白痴1951

HD

主演:原节子,森雅之,三船敏郎,久我美子,志村乔,东山千荣子,柳永二郎,千秋实,千石规子,高堂国典,左卜全,三好荣子,文谷千代子,明石光代,井上大助,爆弾小僧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白痴1951 剧照 NO.1白痴1951 剧照 NO.2白痴1951 剧照 NO.3白痴1951 剧照 NO.4白痴1951 剧照 NO.5白痴1951 剧照 NO.6白痴1951 剧照 NO.13白痴1951 剧照 NO.14白痴1951 剧照 NO.15白痴1951 剧照 NO.16白痴1951 剧照 NO.17白痴1951 剧照 NO.18白痴1951 剧照 NO.19白痴195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白痴195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后的某个冬夜,在北海道的渡轮上,性格张扬的复员兵赤间(三船敏郎 Toshiro Mifune 饰)遇到了宅心仁厚的龟田(森雅之 Masayuki Mori 饰)。赤间被龟田的简单真挚打动,于是二人成了朋友,赤间对龟田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旧日恋情,博得了龟田的同情。在某商店的橱窗口,两人驻足停留,只为一幅女明星的画像。赤间觉得女人笑得灿烂而阳光,龟田却说从中看到了她的苦闷。龟田来到大野家寄宿,得知大野即将成婚。事实上,他真正爱的是新娘的妹妹绫子,但为了60万日元甘愿违心接受婚姻。绫子的性格直爽,爱憎分明,她通过大野托龟田传来的书信认清了对方的本质,转而对善良的龟田产生了好感。在大野夫妇上门认亲的时候,赤间意外邂逅了旧日恋人妙子(原节子 Setsuko Hara 饰),一场没有硝烟的情感战争从此打响……两个爸爸一座城池粉雄救兵 第五季函馆咖啡幸福转身诡眼逃学威龙2国语版幼儿园再见了,橡果兄弟!黑钱胜地 第二季滴水之恩特种少年团之生死营救加美拉大怪兽空中决战僵尸世界大战(粤语版)宇航员2023朝鲜名侦探:奴隶的女儿糟糕历史第七季铭心岁月他们也许是巨人姐妹2022无法避免的战争西部世界第一季玫瑰花床金斩,有何贵干?圣诞出逃记十三个原因第四季羞耻第二季(挪威版)古墓迷途2极地熊踪沙雕兄弟打丧尸 5替身纸人天天有喜DVD野蛮的骄傲沉睡的人鱼之家量产型璃子-另一位模型女子的人生组装记-我家那小子第二季爱战也梭吞3惊曝内幕太阳海岸谋杀案蜡笔小新:呼风唤雨!金矛之勇者V8:雷霆卡丁

 长篇影评

 1 ) 随风飘渺的保丽龙


    当初读陀公的《白痴》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这故事改编成一电影或电视剧应该挺带劲的,爱恨情仇外加香艳、革命与病态,所有戏剧要素都齐了。于是刚读完第一章我就开始动手干这事了:故事设定在民国,军阀割据时期,各路人马纷纷上场:有大帅、有贵族、有遗老、有交际花、有学生派空想革命者、有任性大小姐……可是写着写着我就烦了:拾人牙慧,有意思吗?

    我真不是在说大师也拾人牙慧,我只是想说我跟大师想一块儿去了。不不,也不是,是大师早我50多年已经把这事付诸实践了。

    黑大师把《白痴》这故事解构了,然后揉合进陀公个人的故事,再加上日本元素与50年代黑白片的特质,就这么起锅了。

    怎么说呢?一般吧,以我这种想把这故事庸俗化改编的人的角度来说,兴许是原著太满或者陀公太狠导致的。黑大师并没有讲出这个故事的恶毒,被解构后的《白痴》呈现出一种阴柔的感觉,几乎像是个爱情片了,或者叫“花痴”更适合些。没有大时代背景,没有社会动荡,只有感情纠结,北海道的雪下得再大也像是随风飘渺的保丽龙。

 2 ) 白痴

梅诗金公爵是个没落的贵族,也是个癫痫病患者,故事从他回国开始。他在车厢结识了罗果仁,之后结识了叶班钦一家和加尼亚。卑鄙的地主托茨基愿拿出一大笔钱将收养的孤女娜斯塔霞嫁给无耻的加尼亚。在娜斯塔霞的生日宴上,被人们看为白痴的梅诗金公爵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就在婚礼的当天,娜斯塔霞觉得自己配不上公爵,最终选择了罗果仁,最后被罗果仁所杀。 梅诗金公爵又称为“基督公爵”,他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也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他纯粹的爱别人,然而他却无力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公爵虽然也爱上了叶班钦的女儿阿格拉雅,但他对娜斯塔霞的是怜悯式的爱,是拯救式的爱,或者说是基督式的爱,他想拯救她脱离罪。娜斯塔霞虽然也深爱着公爵,但是她内心中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仍持续性的陷在罪中,内心充满纠结和痛苦。娜斯塔霞被杀后,公爵彻底变成了白痴,以爱拯救世界的梦碎了。

 3 ) 《白痴》——文学和电影有别 [猫]

                                   《白痴》——文学和电影有别

         我一直很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看黑泽明自然会先从这部下手。这部电影就像书一样,不像是预备给你一口气看下去的,书,你要能一口气看完,我算你心肠硬,扛得住。而这部电影,的确比较拖沓,气氛也极阴郁。大师砍掉了众多人物,只剩下核心的四角、甚至五角恋关系,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建议不要看。
         原节子在这部戏里突破了小津安二郎和成濑已喜男的电影中那种温柔、隐忍的传统日本女人形象,变成陀氏笔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美丽女子,冷艳,高傲,孤绝,脆弱,神经质,纯洁。纯洁,还有善良,也许是《白痴》的关键词。一个从小就被人“禁室培育”的美少女,长大了,被玩腻了,又得遭人抛弃,她该怎么决定自己的人生?如果不是命运的愚弄,她的出身本可以令她过上女二号那样的大小姐生活,女二号,代表了她心中理想的一切。黑泽明版的男主角说,“对于一个敏感的小女孩来说,有人抢走了她一颗糖果,她就把所有糖果都丢掉。”他对她这种自暴自弃又刚烈纯真的性格倾向概括得极精准,所以他可以像耶稣爱一样深深爱她——据说陀氏的本意便是要塑造一个耶稣般的圣人。可惜男主角选得太失败,陀氏写的是个宽厚纯真的善良人,依本能行事,不通世故,内心却有复杂的思绪和情感,黑泽明选的男主角从举止到表情,都更像一个真正的“白痴”,处处不知所措,经典动作便是将双手放于颈部,全是身边人说他多么好,多么高尚,他本身倒缺乏说服力,毫无性格魅力可言,估计没有人看过此片后会爱上这位“白痴”。
         三船敏郎被用在最合适的角色上,他看起来本能大过理智,凶悍,霸道,神经质,随时可能爆发可怕的力量,他就是那个可以扔一大捆钱来买美女的男人,就是那个可以为了一个女人(女主角)对结拜兄弟(男主角)起杀心的男人,就是那个可以在实在得不到那个女人的时候,杀死她,又像个孩子护着宝贝一样与情敌为她守灵的男人。
         至于那个同样爱着男主角的大小姐,我一如既往地讨厌——顺便说一句,大小姐是我最讨厌的女人类型。她倒也符合原著,是男主角心中纯洁、光明、正面力量的象征。对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女人来说,她没有能力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命运和无奈,不能理解心上人对不幸女人真挚的同情,更不能理解不幸女人那种痛苦地将心上人拱手让她的绝望心境。整个悲剧事件中,她是最难以遭受伤害的,陀氏很巧妙地让她退出故事的舞台,为她安排了一桩同样叛逆、同样满足其女性英雄心理的爱情婚姻,在黑泽明手里,她成了为悲剧做总结陈词的人,告诉我们,“白痴”实在是世上最好的男人。何必呢?她根本不配。
          对女主角我的确满怀私心,她这样的女人,陀氏在书中说是“有病的”,我却能理解她一切反复、反常的行为,厌恶自己到极点的女人,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白痴”的爱,最不敢拥有的,还是这份爱。也许她死去,“白痴”癫痫复发,这个不幸结局,对所有人而言,是一个解脱。原著里,他们这几股激荡的清流消逝后,身边诸人还是继续过自己的日子,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不得不说,黑泽明把握到了原著的气氛,估计他看书的时候,脑子里就出现过这些具象的场景,所以他能成功地把故事背景从宗教信仰动摇的俄罗斯搬到日本社会。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确实不容易改编成电影,在当时的条件下,黑泽明已经尽力了。另外,人物夸张的表情一定会让没看过原著的人匪夷所思,可是如何能表现得更自然些呢?黑泽明的人物,表情、动作是否都这么夸张,这么戏剧化?
          最后,对于同样喜欢或熟悉此书的人们——黑泽明、塔科夫斯基、Iggy Pop、David Bowie,致以我心绪复杂的微笑。

 4 ) 一次遗憾的改编尝试

(本来想写短评,结果写到半长不短的,索性加几个字充数一篇~)

观前提示:提前了解原著《白痴》,最好先读一遍。 这部作品应该算是黑泽生涯中非常独特的存在,这位“电影界的莎士比亚”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面前貌似稍显水土不服,就连他本人也承认失败。 而我们今日再来观看这部电影,不得不承认是一部野心非常宏大的作品。里面可以说融合了妥翁原著中纯洁的基督式博爱和黑泽一向的人道主义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原著发生在俄国农奴改革时期,而黑泽则将梅诗金公爵这种理想型人格置于战后日本,对于一名一生致力于反战和平的导演而言,其想法不言而喻。 与妥翁原著相比较而言,黑泽仅仅提取了原著的一个大致框架,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戏剧化改编。因此相比于原著也许会更具观赏性,毕竟妥翁的文笔下具有太多百科全书式的社会议论,就连人物角色的每一句独白都可以写上满满一页纸,而这一切在电影里则被简化为更通俗,常见的生活式独白,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将原著的神韵丢失殆尽,但是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只能这样子来拍了。而谈及具体观感,其实影片整体的氛围塑造还挺优秀,缓慢低沉的音乐搭配压抑的气氛,十分契合作品本身原有的悲剧性。其中的第一部分个人感觉十分完美,人物塑造方面该有的都有。顺带着也说说演员的演技吧,应该可以说是全员在线,特别是原节子,和小津镜头下的贤妻比起来,这里面的娜斯塔霞形象简直是颠覆,美得惊心动魄。森雅之的稍显唯诺以及三船的霸道也挺还原原著的。 但同时这也是黑泽作品中最为人诟病为拖沓与说教的一部。十分直观地能感受到,影片从第二部分开始叙事明显开始疲软,无力,到了后面四分之三几乎完全已经充斥着各种神经质的呻吟和慢节奏的对话。理论上讲影片最大的戏剧张力应该是在结尾处杀妻一段,但是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一最具爆发力的戏剧点在前半部分其实就已经被施展得所剩无几。对于了解妥翁的读者而言,不得不说十分遗憾。 仔细想想,也许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要将妥翁原来那种“复调式”文学改编成电影难度之大吧。那种只可用符号式文字进行传达的哲学思想搬到影像中自然会沦为更为感性的情感认知,所以电影会更为强调两条爱情主线的感染力,这也从侧面说明,有时候文学艺术是无法而且是没必要强行改编成电影,否则,二者得以区分且并行不悖地发展下去的意义何在? 总而言之,这远远谈不上是黑泽生涯的污点,大师依旧是大师,里面几处景深运用所强化的群像描写依旧令人惊叹,但可惜,这只能说是一次“尝试走向伟大”的改编尝试。

 5 ) 看你们的评论真不知道你们体验过什么是爱情没有。没有体验过爱情的就不要瞎扯淡。

一开始看的时候确实有点拖沓的感觉,但是看到后面会感觉很揪心。

这电影我是分为两天看完的。两个小时确实有点拖沓,但是后面看的的也很揪心。我们能够看到人物表情那个刻画啊那个表情啊那个眼神啊。真的是刻画到心里面了的那种感觉。

你们看凌子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不高兴,很有意思,就像真的一样。所以抛开什么专有名词来说你们自己的感觉吧。我感觉你们的评论就是扯淡。

 6 ) 一刀剪下了一半。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短评

黑泽明的现代都市电影,当核心角色遭遇事件的矛盾属性达不到足够力道,只在面临诸如婚变造谣等民事纠纷而非自杀复仇或绑架等刑事重案,那么其古装武士片里特别出彩的演员情绪化表演与导演风格化运镜(比如配合演员走位的重新取景动推镜头)就会显出一种“大材小用,施力过度”。这在本片和丑闻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8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很不错的片子,并不像说的那么糟,但还是希望能有完整版,黑泽明非常用心的作品

13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赤间-张扬-三船,龟田-仁厚=森,大野-妹-绫子,妙子,香山,东烟。纯真,诚实,和善。于奇正白痴比你还那个,即使是残花败柳我也会照顾你,我不在乎全世界笑我我认为你冰清玉洁,为何为了100万臭钱出卖自己给一个男人,把报的壹佰万日圆扔进火炉里了,冰上嘉年华那段跟鬼片似的,从没见过那么亲切心又纯洁的人,原节子被杀三船疯了森雅之推倒。

15分钟前
  • 小哒1
  • 较差

嗷,这个怎么办。我还是去找俄罗斯人拍的吧。

16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剪得支离破碎,估计没看过原著的很难理解

19分钟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还行

没耐心一点点看完。像是在天龙看地戏,戴上脸谱,摆好姿势,情节和台词都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发出随便什么声音的借口。最后一段梅什金和罗戈任的夜谈处理得还不错。

20分钟前
  • 失忆名侦探
  • 还行

一刀剪下一半,也是杰作!日俄混血气息,也是经典!很喜欢两幕末尾借助旧宅阴暗底色,利用光线明暗变化投射人物心理的手法。另外,绫子与龟田的约会蒙太奇也是超赞的。【★★★★】

23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黑泽明的改编电影是改编片中一种独特的类型,不管是《乱》《蜘蛛巢城》对莎士比亚的改编,《白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改编,还是《罗生门》对芥川龙之介的改编,他都提供了把异质性资源进行本土化、当代化阐释的能力。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中堂吉诃德和耶稣合体的人物,成为日本传统中带有一定伦理规约的“好人”(龟田)。水墨画般的色彩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冷色调有一种极强的还原和对应能力。《白痴》实际上还算陀氏抒情色彩比较浓重、格调较为徘徊沉郁、愁肠百结的作品。其实从《生之欲》《罗生门》等带有存在主义视角的作品,可以看出黑泽明和陀氏天然的近亲性,因为陀氏也被认为是文学中早期的存在主义作者。

25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2019年4月21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致敬-摆渡西东:黑泽明」-中国电影资料馆-166分钟版】善人多磨难,好人不长命。从整体剧作角度来说,节奏缓慢且情节点设计平庸,人物情绪的发展完全是刻意而为之,剧情推动没有起到帮助。作为黑泽明这样一位名导,基本的导演思维水准依旧保持清醒,调度依旧精准,但实在是太平庸了,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有着《罗生门》、《七武士》、《乱》叹为观止的调度。

26分钟前
  •  
  • 还行

2008-10-15 20:46:20 哪天有兴趣看原著了再继续

29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还行

原片4个半小时,硬生生砍成了3个小时,电影后半段砍的几乎惨不忍睹,每隔20几秒一个镜头切换,剧情几乎要靠观影者自己猜测,这部改装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是我看过的黑泽明电影中最水土不服的一部。

33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38分钟前
  • 润物
  • 还行

估计大家看的都是166分钟版本,电影被剪切得太明显。名著改编风险极大,黑泽明也承认失败。整部电影神神叨叨,一股怪异之感,与黑泽明气场不合,原节子、三船等人表演也有别于他们在其他电影的感觉,看下来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40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黑泽明究竟是抽了什么风非要整出这么个畸形儿来?且不说故事改得支离破碎,场景氛围完全不对头,人物还原度也太低了,梅诗金公爵居然就被拍成了一个傻子(相比之下两个女性角色还算靠谱)......这么乱来的翻拍让我这种原著党怎么忍!!!

45分钟前
  • 卡列寧吃着🥐
  • 较差

好长好长好长好长好长,但我想看更长更长更长更长的那个版本。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50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让日本人演陀剧,实在是忒牙碜了。好在黑泽明还是从骨子里把握了原作的精髓。

51分钟前
  • 枫露茶
  • 还行

有点像《雷雨》,一种舞台剧感...黑泽明的镜头下,原节子美得像妖精,她果然还是适合在黑白画面中啊...

5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整体不太完整流畅,戏剧式的场景和表演可能让人不太习惯,不过影片中还是有大量让人赞叹的场景/构图/镜头设计。黑泽明努力营造原著中的情感和氛围,将俄罗斯的贵族式崇高创造为日本式日常化生活中的情境,让人想到法国电影《天堂的孩子》及费穆的《小城之春》。虽然不如它们完美,但内核相通。

57分钟前
  • xīn
  • 力荐

【北京电影节展映】黑泽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嫁接到战后的日本,再加上舞台化的表演调度。使得部分角色性格转变、情节推进有所突兀。但仍有生日会等几场戏在出色的表演下爆发出动人的张力。可惜4小时原版已彻底遗失。男主角犹如一张白纸,任由世间污秽浸染。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丑恶与善良。还是第一次看到原节子几乎整部电影都维持在面如死灰的阴郁状态

1小时前
  • 汪金卫
  • 还行

黑泽明试图借助陀氏文本讲述一个战争阴影下的荒诞寓言,《白痴》确有很多巧妙之处,有时甚至好到令人震惊,森雅之最后对“疯癫”的呈现也很到位,但就现存166分钟版而言,它没有呈现陀氏应有的疯狂与纠结。过分利用深焦镜头取代镜头运动和蒙太奇的它仿佛一部过度符合“三一律”的家庭伦理舞台剧。

1小时前
  • 墓岛GRAVELAN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