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BC的一部恐龙记录神剧《史前星球》刚在Apple+上线,获得好评无数。
谁能拒绝恐龙?何况还如此真实。
史前星球
Prehistoric Planet
电视台:Apple+ 集数:5
豆瓣开分就是9.6分,神级纪录片无疑,口碑爆棚!
imdb也给出了9.1分,如此高的分数在imdb是十分难得的。
《史前星球》的团队也是大咖云集,各个相关领域的精英都有参与。
本片导演亚当·瓦德兹曾参与了《奇幻森林》的特效制作,这部电影曾在当时拿下了无数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史前星球》的团队成员有很多参与过《奇幻森林》的制作
本剧的执行制片人乔恩·费儒,他是《奇幻森林》的导演还是《妇联》1-4部的制片人,还在其他的漫威影视中扮演了一个名叫哈皮·霍根的角色。
本剧的配乐也是由行业大神级的汉斯·季默制作,他的作品都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这样的大作,他也是拿下了无数大奖和提名,最近就凭借《沙丘》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原创配乐奖。
还没完,该剧还请来了大卫·爱登堡做主持,我们在许多纪录片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或者听到他的声音,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给这份他所热爱的事业。
有趣的是,大卫·爱登堡当年曾拒绝为BBC的《与恐龙同行》做主持,原因是他不愿意支持一部虚构的野生动物纪录片,而如今,他却来到了这里。
除了这支顶级的团队之外,为了本片的专业程度,还请来了达伦·奈什,他是英国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作家和科学传播者。
还结合了用最高端的CGI技术,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揭开古代地球壮观的动物栖息地的面纱,打造出了一部珍贵无比的恐龙纪录片。
每集首幕就是我们的“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牌面~
第一集第一幕随之最先出场的当然是人气最高的霸王龙。
一只成年霸王龙带着一群小霸王龙在海里游泳,前往海岸另一边觅食,中空的骨骼充满了空气和强力的后肢使它成为了天生的游泳高手。
但在海里潜伏着的沧龙,就算成年霸王龙也应付不了。
现实也很残酷,有一只掉队的小霸王龙成为了沧龙的甜点。
不过幸好成年霸王龙带着其它四只小霸王安全抵达了海岸边。
而为了让恐龙宝宝们学会自己狩猎,霸王龙爸爸就算有900多公斤的海龟大餐也不会和他们分享。
四只霸王龙宝宝拿成年海龟没有办法,但刚孵出来的小海龟刚好适合它们这些狩猎新手来捕猎。
任何有好奇心的霸王龙宝宝都会收获满满,不过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如果毫无收获它们也能在同伴那里偷到填肚子的食物。
霸王龙仅仅是这个大时代的一员,而《史前星球》要说的不仅仅是霸王龙,也不仅仅是恐龙,它还会说到白垩纪同时代的其他物种。
每一种都被打造得无比真实,仿佛是就在眼前,是摄影师们回到亿年前亲手拍摄一般。
《史前星球》刚一上线各位看客们都毫不吝啬夸赞之词,各大媒体平台上更是好评如潮~
建议大家用好设备观看高清版~那是真的爽~
Get解锁追剧新方法!喜欢追剧的都关注了。
最近BBC和Apple TV合作的《史前星球》口碑不错,趁着周末正好欣赏一下。
该剧结合了野生动物电影制作技术和最新的古生物学知识,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揭开古代地球壮观的动物栖息地的面纱。该剧集由 BBC Studios 自然历史部门的知名团队支持下制作。《史前星球》以白垩纪时代的环境为背景,描绘了海岸、沙漠、河流、冰雪世界和森林的场景,展示了鲜为人知且令人惊讶的恐龙生活。
本纪录片通过高科技特效来还原各种形态的恐龙,再配上高清摄影,展现了那个白垩纪时代恐龙世界的生活模样。头一次体验这样特效加持的纪录片,确实挺有恐龙存在于此刻的感觉。
动物世界永远是捕食、迁徙、求偶、繁殖,恐龙也不例外。几十米高的恐龙体型,超强的战斗能力,其实也如同其它生物一样,在地球上更迭。美丽而残酷。
有些恐龙确实能让我感受到演变到现在物种的影子,这种既新奇又古老的体验挺值得回味的。
小学的时候读《十万个为什么》,第一次看到恐龙这类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动物时,少年的求知欲被点燃了。《恐龙特急克塞号》里的白垩纪,成了我最想穿越渠道 时代之一,幻想着可以养个三角龙当牛,然后好好调教一下脾气暴躁的霸王龙该威风呀。
高三的时候带小女友骑自行车穿越十几公里路,上了山,准备给女生看一下自己觉得最酷的东西——泥盆纪的化石群。可惜中科院的山顶研究所压根还没有开放,只有一个看门的大爷在,得知我们的来意,不想让我太失望,然后跟扫地僧一样神秘地说:“去里面地上随便捡几块石头过来。”不明就里地我,随便翻了几块石头,回到大爷身边,只看他翻出一块,“看,这就是三叶虫,这些是海藻。”没想到呀,原来这个山头居然真的都是化石,我喜上眉梢:“那老爷爷,有恐龙吗?!”“有恐龙,这里就没有那么出名了,傻孩子,哈哈哈”大爷把我嘲笑一番,我才知道,澄江发现的这些化石群,根本和恐龙不是一个年代,但更比恐龙的发现来得重要,因为终于有了直接的证据,把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关键链条,补上了。
怀着对没有看到恐龙化石的遗憾和憧憬,大学就读的就是学校最牛逼的专业——生物学动物方向,还得知了有个学姐因为发表了论文上了《自然》,被剑桥给了全额,录取去念PhD了。于是便打着“认真”学习的理由,光明正大地看了《与龙同行》等一众有的没的DVD。当年感慨能把古生物拍得如此惊心动魄,实在让人心血澎湃,还萌生了研究生报读古生物方向的想法了。
迫于未来找工作的原因,最后研究生还是念了海洋生物学,没有走古生物学的道路,毕竟,听了很多前辈天天带着小锤子敲石头的故事,他们长时间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一个比农民伯伯都晒得黑,有的一年的工资还买不起辆车。说实话,我不够坚定,被劝退了,惭愧。
不过,这么多年一直没改变的习惯就是继续热爱着古生物学,为此还延伸热爱了世界上古史,人类学等等。科幻电影、科普影视、科普书籍、各类博物馆、甚至是专业书籍也没少收录没少看。从《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一集没落,还在环球影城《金刚》的3D实景现场体验了一把近距离接触。这份热爱未曾随年纪渐长而消失,反而与日俱增。2022年的5月到6月,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得知《史前星球》和《侏罗纪世界3》的上映,这是自疫情以来最让人兴奋的电影了吧。《侏罗纪世界3》的剧情这里不点评,但里面出现了新的物种着实让人激动——镰刀龙哦。
不过,电影为了刺激,镰刀龙确实是够吓人的,这个环节我们大气不出,憋死了。
当然,其中我对于恐手龙和镰刀龙傻傻分不清出,还专门查了外面的百科寻求真相,这里也分享一些图给大家。
基本都有在蒙古的化石层发现,只是前者集中在白垩纪晚期多,后者白垩纪全期分布较均匀。
不过,《史前星球》里的镰刀龙更显得平和自然,少了很多戾气,多了份动物的真实。尤其是看到了霸王龙不再是动不动把牙齿露在外面,动不动就是吼两嗓子,不禁感慨,原来一直都把“恐”龙错怪了,其实他们并不一定都那么恐怖,只是以前的科学家根据骨骼描绘,缺少肌肉和皮肤组织的实物对照,想象的过于恐怖了。就好像如果有一天,未来的智慧生物发现人类骨骼化石(缺乏化石依据的鼻软骨、头发、眉毛和嘴唇)去尝试画出来的活体人类想象,必定也美不到哪里去吧,估计和伏地魔有的一拼(笑死)。
看看剧照里的霸王龙,因为有了嘴唇,更胖了一些,是不是更像现代爬行动物多了一些了呢?
再看以前的霸王龙形象,这样子,拒人以千里之外吧?
剧里也出现了身披羽毛的暴龙(暴龙和霸王龙统称暴龙了哈,专业一点),这个是很有意思的。
电影里大卫博士推荐了可以到http://www.prehistoricplanet.com/ 查看更多详细的物种说明,于是我打开网站,发现了关于身披羽毛暴龙的一些振奋人心的信息。
于是我就深挖了一些《自然》的论文介绍。
论文是我们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发表的,于是我好奇地查了一下Xu Xing是谁。很快呀,关于他的介绍全网都有,b站上都有。
令人激动万分,原来是母校的古生物研究院院长大人呀。他现在是全世界发现并命名恐龙最多的科学家,好自豪,也很骄傲。希望能有机会见到他本人,膜拜一番。
徐院长不仅在学术上做出贡献,他也为科普一直在输出,我在B站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些科普视频(点击直接观看) 。这一系列的发现,让我回想起当年踩自行车爬山看化石的那个少年,内心不禁又开始热血澎湃起来,当年的那些愿望和冲动还会悸动。
最后,借豆瓣,由衷地感谢这些拍科普纪录片的工作者们,是他们把艰涩难懂而又极度需要想象力的科学知识拍的那么生动吸引,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了解过去,热爱科学。
激励了当年的我,还激励着现在的我。
每集刚刚四十分钟出头,共五集,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名字叫史前星球,感觉有点起大了。“史前”和“星球”其实都跨度极广;而本剧则几乎完全聚焦在恐龙身上。
考古还原,加上一点想象。有人埋怨想象得不够多,有人埋怨想象得太过。既然大家都这么不满意,也许说明想象得刚刚好。
与片中活灵活现的恐龙四目相对,还是感叹的。这进化史上的灭绝款,其身体特征上具有一些似乎在后世不再延续的逻辑,然而其面孔与眼神又给人以似曾相识、直指人心的感觉,令观众因仿佛察觉一丝熟悉而反而倍感陌生,是最大看点了罢。
不掉书袋,完全模拟动物纪录片手法。看过之后反而更令人好奇,诱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科普”得不动声色、不漏痕迹。
那么……不知有什么写给成年人的、优秀的恐龙科普书籍,可以推荐呢?
太好看了,太厉害了,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这种程度的还原了吗。不管是恐龙还是景色,看着都好真实,完全不像是特效。最近压力很大,看着太舒服了。一直很喜欢恐龙,有这种纪录片真的好幸运。
5.25第一集是前几天看的,讲海洋。目前还有印象的是会在海底吞鹅卵石的蛇颈龙,有种非常特别的美感,找到配偶那段真的美轮美奂。还有菊石找配偶发光那一段也超级好看,一个晚上的光芒万丈第二天就消逝。
第二集讲沙漠。无畏巨龙真的超级满足我巨物控,看的好爽。脖子上那个气囊感觉又有点小肉麻看着又有点爽。然后那段巴巴里翼龙,伪装成雌性混入结果被头领看上太好笑了。
第三集讲淡水。迅猛龙好小只但是眼神好酷。有翅膀却不会飞又有点反差萌。霸王龙不愧是恐龙明星,两只从互相对峙到在一起都a到不行,用鼻子互相爱抚简直x张力拉满。恐手龙笑死我了,好长一段就拍了它挠痒痒和拉粑粑,哈哈哈。雌性风神翼龙互相打架那边好紧张,我没想到真的会吃同类的蛋。最后薄片龙在河与海的交汇处,鱼群跃出水面,然后薄片龙出现,场景太美太震撼了。
每次看BBC纪录片,总会出现一个老爷爷的身影,这次史前星球,也不例外,96岁的大卫爱登堡爵士带着熟悉的嗓音给我们解说起高科技还原的史前动物纪录片。
看完纪录片查查资料,整理下所得:
史前动物多为卵生,因为在那个时代地球气候潮湿温暖,含氧量高,很适合大型生物生存繁殖,卵生怀孕时间短,一次性生育后代的数量大,虽然成活率不够高,但在那个时代还是有大量的后代生存下来。相反哺乳动物怀孕时间漫长、怀孕后需要花费大量哺育后代的时间,相比卵生动物竞争一直处于劣势。恐龙时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后,地球气候剧变,含氧量降低,气温降低,卵生动物卵生被哺乳动物量小质优胎生的优势取代,大型恐龙越来越不适应地球气候,逐渐被淘汰。现在剩下的鸟类可看作是恐龙的后代。
另补充一些冷知识。
沧龙和蛇颈龙(两者竟然都不是恐龙,而是水生顶级掠食者。)
鸭嘴龙、甲龙、三角龙、泰坦龙、都是食草恐龙,体型一般较大。
迅猛龙,霸王龙猎食上面的食草恐龙
会飞的龙,翼龙(并不是恐龙,属于飞行爬行动物)
每一个画面经费都在燃烧
谁又能对恐龙没兴趣呢?
有这个还看什么「侏罗纪公园」?4K画面太High了,看了就觉得自己的新电视买得值,谁不喜欢看恐龙🦕🦖🐢
Ross:哪个男人能拒绝一只恐龙?!
谁能拒绝恐龙呢?罗斯狂喜。
老爷子96了还这么敬业。为我们带来跟以前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第一集coasts check✓第二集deserts check✓第三集fresh water check✓
抽屉里碎了块角的菊石也曾在四亿年前的月夜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4.5/5。爱上了爱上了!几千几亿年间,无论哪种生物,都在为生存而奋力一搏。哪怕他们仅是宇宙里微不足道的一角。敬畏
有没有一集讲一下摄影师是怎么拍的,毕竟感觉离这些庞然大物这么近还挺危险的。
看了这里面的恐龙,我已无法直视“侏罗纪”里的怪兽了… 原来蛇颈龙类是胎生的,怪不得前两年新版《大雄的恐龙》会把双叶薄板龙改成了两只长羽毛的…
CG感还是挺强的,虚构纪录片也没啥剧情
二十年难得一见的古生物学纪录片。观看过程中经常让人感觉自己是在看真实拍摄的影片,而非特效。活在这个时代真好:)
影院级别视效,以前说的自然纪录片画面造假这事今天终于有证据了[手动狗头]
菊石如果配对成功,它们发光的频率会同频。美呆,想念没有人的地球。
朋友们醒醒,这不是纪录片,本质上,这是一部动画片,用CG还原真实场景,让你产生一种纪录片的错觉但是内容太空洞,缺少主线剧情,基本上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小孩看趣味性不够,大人看又少了点深度,尽管特效足够强大,足以以假乱真,尽量看4K吧是啊,别人都已经在用CG技术做「纪录片」了,我们还在拿绿幕扣小鲜肉,这,就是差距
牛龙那个萌系前肢真是太可爱了哈哈哈哈
谁能抗拒栩栩如生的史前恐龙鲜活的呈现在你眼前呢?霸王龙宝宝身上的羽毛实在太逼真了,阳光下瀑布飞流直下的彩虹可以说相当细节了,五星推荐啦!
拍摄这么多恐龙,摄影师辛苦了
这个特效真的是太逼真了,尤其是小霸王龙在海边捕捉小海龟的镜头,让你分不清哪个是特效,哪个是实拍。
E1 海岸。霸王龙啃龟,小翼龙学飞,蛇颈龙下崽,沧龙抢地盘,菊石办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