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风云》是香港导演林岭东“风云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为黑暗和冷门的一部,上映于1988年。因为在当时太过反应现实,所以遭到了删减,在台湾上映时更是被删减到了全长不满一小时的地步。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里面的故事已经有些老套,但是由于故事情节较为精彩,尤其是张耀扬饰演的潇洒哥最为深入人心,这也使得这部34年前的校园电影如今依然不算落伍,甚至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校园题材电影。 但也很可惜,目前为止在国内的在线播放平台上的《学校风云》全是101~102分钟的删减公映版,而在一些国内盗版网站上的1080P修复版也只是105分钟的剪辑版,《学校风云》的原片长度应该在110分钟左右,目前只能在油管上面看。但是网上还有138分钟甚至158分钟的说法,这两种说法都不太合理,不过也可能是审核之前拍的原片,但很显然已经无法看到了。
所以,想看《学校风云》完整版并且有条件的话,去油管上面看110分钟的原版吧。
张耀扬以演恶角出名,从成名起点、监狱风云中的滥用职权杀手雄,到更多人都熟知、不让小弟吃一顿饱饭、古惑仔3中的东星帮乌鸦,他贡献了许多香港影坛中的经典恶人荧幕形象。而本片是林岭东执导的风云三部曲最后一部,张耀扬再次出演片中大反派潇洒哥。虽然角色本身恶事做尽、欺男霸女、连同门话事人都看不下去,但是似乎林岭东格外偏爱张耀扬,不仅故事表现上尽力轻描淡写潇洒哥的作恶,更是让张耀扬连换数套时尚造型,在镜头里无死角地展现自己高挑紧致的模特身材。纵观香港电影,应该找不出比潇洒哥更会打扮的黑帮老大了。下面让我简单盘点剧中潇洒哥登场的几套造型。
潇洒哥初登场,身着森绿色垫肩oversized长款西服,和白色棉麻西裤,内搭竖纹白色针织短袖,配饰那必然是黑社会必备的大金链子和大金表。给张耀扬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他一米八的大长腿从奔驰车中跨出,然后下车潇洒地点了根烟,和小弟去谈判。啊喂林导,这真的是反派待遇吗?
潇洒哥接着去找自己大佬喝茶,内穿紧身黑色灰色块短袖针织,下着灰卡其西裤,外套是深灰色西装,酷酷地搭在肩头。走进茶馆,在一票老弱病残中,张耀扬的大长腿显得如此突兀。
又一次潇洒哥出场,还是穿着一开始的森绿垫肩西服,只是内搭换成了黑色紧身tee,脚穿黑色乐福皮鞋,注意,时尚的人从不穿袜子。
黑帮老大去夜店蹦迪,依然是休闲西装西裤。太黑了看不出外套具体颜色款式,但内搭无疑是纯白一身。白tee白裤总是给人以一种清新纯良之风,哪怕在夜店里瞪眼也感觉完全没有威慑力呢。
潇洒哥去查房自己小弟,穿得就相对比较随意。上衣乍一看平平无奇黑T恤,镜头拉近一看,是YSL的墨绿色坑纹针织短袖,下身棉麻系卡其阔腿裤。松垮的裤子更能凸显该凸显的地方。
潇洒哥的倒数第二套造型,上身是同款的YSL针织短袖,只是换成了蓝紫色,可能黑社会老大买衣服也喜欢凑齐同款不同色(和我一样)。下身是纯棉灰白条纹阔腿裤,看着很像睡裤,但腿长穿睡裤也好看。打电话时左手不经意露出两条手镯,或许是宝格丽咩?
平平无奇的YSL,在潇洒哥被捕后裂开了口子,变成了时髦的露肩装。实在想不懂导演为什么要在这种正义没有被伸张的严肃故事节点,让反派在警察局里穿着蓝紫色的露肩针织。又一次想问,反派为什么要打扮得这么漂亮。
潇洒哥的最后一次登场,穿着之前穿过的灰白条纹裤,白色镂空针织衫,以及浅灰色西服。一身浅色系,无疑是为了让后续被砍出血出得更显眼,以及镂空针织在和英叔打架期间被撕裂,不禁怀疑导演可能有裂衣癖。
最后本片大恶人潇洒哥,一身白衣被染红,成功被主角反杀。后来潇洒哥投胎转世成为东星乌鸦,继续干着他的坏事,只是时尚品位大不如前。
谁是凶手?
-——浅析影片《学校风云》
到底谁是杀人凶手?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系列的杀人事件?谁要为这一起又一起的伤人,杀人事件负责?
影片一开始,由一个拉镜头交代了这所学校建在了一座机场前头,如果说在一所建在街边的学校里上课早已被汽车的鸣笛声,人群的嘈杂声,商店外的广告声所扰乱,而一所建在机场前面的学校更是要忍受飞机起飞 降落得极大轰鸣声,这样看来,这是一所被遗忘的学校。
校园铃声响起,等待老师的却是秽语,被书包砸头,黑板上画出的避孕套,也许是青春应有的叛逆,又也许是没有人让她们真切的感受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成了不能再平常的做法。
小珍与婉芳是一对好朋友,影片在一开始给予两个角色的定位明显不同。甜美,纯真,大概是观众看到婉芳所能联想到的词,穿着白色的校服裙,有着标准的学生头,手中抱着几本课本,可以说,她满足了人们对于一个中学女学生的幻想,它有着青春本该有的样子,她本该拥有着青春的美好。当那名男同学死亡,白色的校服沾染上了血迹,纯洁上有了血迹,这样的青春便发生了改变,而这件事情发生的的源头是婉芳,一名最不知情的事件引发者,自此之后,婉芳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婉芳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也发生了改变。
婉芳相信老师,相信警察,所以她忘记了爸爸说的话,抛下了黑势力的威胁,最后指认了人,在放学后,黑社会截走了婉芳,身旁的温老师只能看着自己的学生被带走,正义感无法抵抗武力,当婉芳被迫脱下那一身学生装时,她也就开始少了些许的东西,她不再相信无所谓的正义。直至好友小珍的离开,她辛苦建立起来的自我的观念一下子全部分离崩析,他剪短了头发,她做了应召女,她仿佛成了小珍。
与婉芳不同的是,小珍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偏离学生轨道的女学生,她交混入黑社会的男友,泡吧,做应召女,这一切都与她的年龄不相吻合,尽管是这样,她依旧保存着内心那份对于友情,爱情的真诚,可以说她偏离学生轨道做的很多事情,为友情,为爱情。而这份爱情,终是幻灭。可以说造成小珍的死忙导火索是男友的背叛,但最终让她确实放弃生命的是来自学校的压力,母亲的不理解,外界给予她的种种挫折,影片在塑造这一段故事时,几乎是爆发式的,压抑内心的怨气在她骑上摩托车的一刻终于全部爆发出来。寂静的夜晚中,摩托车的声音尤为刺耳,刺啦声音正是沉默后的爆发,他发疯一样的驰骋在大街上,她拼劲全力的与婉芳对话,刺啦的摩托声止于那一声爆炸声中。她还没看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就走了。
婉芳选择相信温老师,而在快要被耀哥带走时温老师却没有办法拯救她,在一定意义上,婉芳的转变,温老师有一定的责任,在我看来,这场“风云”其实是一场黑社会与正义,与法理的对立,熟赢熟败都不应涉及到学校这一教育领地,而导演偏偏在此问题的探讨中加入了学生这一角色。学生,还在成长的群体,在影片中也是一群正在选择的群体。想让大家选择法治,那么法理必须要战胜黑暗势力,显然,这部影片中,法治,大多是无力的。也是社会,让婉芳一次又一次的改变。让学生这一纯洁的群体加入法理群体与黑社会群体孰胜孰败的问题中,增强了影片的张力,也切实的反映了当时香港法治社会的混乱,很多学生,成为了混乱法治中的牺牲品。
影片中也不乏温和的语调,在婉芳,小珍,刀疤哥三人开始因为每个月还五千而开始各种兼职工作时,那时他们的生活是温和且有趣的,尽管是为了还律师费,却也算是风平浪静,音乐也变得欢快起来,友情之间的打打闹闹,懵懂爱情中的互诉情谊这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纯洁美好。而这与影片中大篇幅低沉节奏形成鲜明对比,青春不应该在黑暗中度过。
在影片结尾似乎对于法理和黑社会熟赢熟败的斗争给出了结果,而温老师所代表的正义知识分子依旧在法理的行列中,故事起于学校,故事也终于学校,如果说校外黑社会组织有黑社会的老大,那么校内的老师便是学生们的老大,面对校外的黑恶势力,老师也许力量弱小,但却依旧不忘保护好自己的学生。(此处我没有把校长罗列进去,在我看来这位校长谈不上不正义,但一定是个能少一事就少一事的人,有着些许软弱),法理希望学生这一正在成长,代表未来的群体选择的是他们,不是恶势力,影片最后的爆发充满血腥,带来视觉刺激的同时也揪着观众的内心。法理赢了,只不过赢得也不是那样的大快人心
所以,凶手是谁?我只能说每个人即是凶手也是被害者,而造成这一次又一次的杀人悲剧的不是那些着刀杀人的人,而是当时的社会。
最后字幕出现时的结束曲,朋友,世界在你手,听得我产生幻觉!~
8/10。朱婉芳性情大变的段落处理极佳,公理难寻愤而逃课的她孤身经过隧道,严重的暗光形成一个剪影似的轮廓,稍后以长发弄短的形象出现在男友刀疤家里。林岭东的作品母题是角色在友情、爱情的羁绊下陷入悲剧处境,无法逃避只好舍命抗争,结局一场众人与潇洒帮派的殊死斗残酷逼真又大快人心,煽动性强。
过火,癫狂,压抑。
这才是港片。25年前的香港电影不知道甩当下的中国电影多少条街。耀阳哥说,有强权,就没有公平。导演也在回答,靠法律?那是约束弱者,要报仇要尊严,还是一把刀,几发子弹。
袁洁莹我爱你,从《太极张三丰》那年就开始了
温sir离职后影片情绪整体爆发。“如果不是因为你是我学生,比我年轻,我早就打你了!”林岭东的确是个特别会煽动氛围的导演,当然“暴力”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
林岭东80年代风云三部曲的异色之作,通篇带有绝望色彩以及极度剖析社会现实的写实风格。这该是香港最早讲述黑社会入侵校园的主题电影了,暴力血腥渲染下的残酷青春,最后在刘松仁的一刀、林正英的数枪之下,极度的愤怒才得到释放。张耀扬这部片的表现不错,把潇洒哥的狡猾狠毒与奸恶演绎得令人心寒。
重温。林岭东最出色的群戏。袁洁莹固然是故事主线,但李丽蕊(作为袁洁莹的对立面和催化剂存在),刘松仁(从相信警察公义到拿起大刀),甚至是刀疤仔(身处黑社会却无法保护女友)的视角也别有风味,这点是另外两部双雄戏为主的风云戏不能比的。
节奏好快
惨烈
太惨了,每个人都好惨,说到底其实好像也没做错什么,很多事情都是年轻人恋爱、较劲争面子,但是警察无卵用、老师也怕这怕那的根本管不住学生,所以什么都只能靠暴力解决了。另外林岭东是不是跟张耀扬有仇呀?!每次都是让他很帅很拽坚持到电影结束前十分钟然后咣当一下惨无人道地[剧透消音]?!
上学那会,学校门口总有一帮小流氓在那晃悠,可能他们前几天还是我的同学或校友
“我们去了两遍,差不多要给人跪下来才能通过,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他们砍了它36刀,如果我把作品看作是我的孩子,我不愿意他给人家砍三十多刀,不行,我不拍了!
林岭东的风云三部曲,逐渐树立了自己的黑道风格,张耀扬、何家驹、黄光亮、吴志雄类似人物都鲜明了特色,本片将黑道引入学校,糟蹋了未成年少女,逼急了温雅的老师,搞得一方净土乌漆麻黑!
那时候的香港演员都是拿命去拍戏啊,各种血性大爆棚,看得我瞠目结舌!在这所学校里发生的群殴、胁迫女生、拉帮结派等极端事件也曾真实的发生在我的初中时代,当年我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袁洁莹从柔弱学生转变成不良少女的心路历程简直是把活生生的美丽一点一点地撕碎给你看。
义愤填膺。暴戾控诉。
学校风云可以说是风云三部曲里最黑暗的一部,没有了前两部周润发饰演的英雄的角色,只有血淋淋的现实,就是讲小人物如何被一步步逼上绝路,乃至最后的大爆发,三部中最喜欢,也是最震撼的一部PS配乐同志世界在你手很好听,和电影气质也很搭
群像出彩,气势过人。各种群K血拼,打不死地打,暴力得很过瘾啊。没有人绝对黑或白,人性的泯灭,抗争的觉醒,人格转变有说服力,也有社会讽刺性。镜头和调度也用心,比如阿芳父亲去求人引内斗那场,一只只鸟唰下从笼中飞走,还有标志着阿芳走上反抗道路、烧图书馆那铿锵的配乐,还有最后漫长的大乱斗
全片演员都非常敬业甚至卓越,故事充满张力和写实风格,太过现实和暴力以致应归类为三级片范畴,哪里都是战场,甚至是学校。两位女主太拼了吧~
本片无疑是[风云三部曲]中最为突出的,也是林岭东导演生涯中最特别的,不同于其余那些走商业路线的片子,它在社会反映以及人性的挖掘中都很具深度,而这些是林导影片中极为少有的。可能故事如今看来就有些普通了,但里面的人物却永远不会是普通的。片中的每个人物及其行径,都有值得深思的理由,他们所引出的社会现象直指每一个身处于社会的人,而各种身份的人在碰撞后也各自受伤,没有一个能身处事外。如果有人回过头去反思这些事物发生的根本理由,往往都因找不到理由而不了了之,只能说或者在一个时代的更替点中,总少不了那重生前的牺牲,就正如黎明前得度过黑暗一样,只是有时你得自己挣扎一下,才可能抵达那所谓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