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回圈》 看完这部电影,有比较大的触动。电影讲的是外星人入侵?然后选择50个人,每个人都站在一个小圈子内不能跃出来,不能碰别人,不然就会被电死。每个人都可以投票,可以选择投谁死,不可以投自己,投票是匿名且别人不知道,得票最多的人死,出现同票的(默认?)其他人再投,选择最终谁死,如果还一样或者没继续投票,同票的一起死。 从电影开始部分人开始苏醒,就有人开始摸索(有个细节,最先醒来的是之前没有玩过这个死亡生存游戏的),然后就因为对未知的惧怕和好奇,就违反了规则死了一个。然后玩过这个游戏的(或者智商高的),就开始提醒所有人游戏可能的规则。(这叫良知?人性本善) 随着慢慢摸索规则,所有的人开始认为规则就是我上面描述的那样,并推演出最终的结局是只有一个或者都死。这种情况下谁都想好好活着,于是,人性的丑恶开始慢慢展现出来,明着的暗着的,都有,很齐全。 有自愿死为了大家多一点时间的,不想再杀人的,为了集体利益的。有激发人求生欲望达成暂时利益联盟,而杀了别人或者被反杀的。不论怎么样吧,每个人为了自己可以多活一轮游戏时间,不惜侮辱别人或者转移视线蔑视人权等等。 但是仔细看电影之后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就是每个人投票的时候会有独特的声音,在为了独活争论不休的时候,有几次没有任何人投票(就是没有投票声音),突然死了一个无相干的人。有人说是系统自选的。但是电影里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不投票就会杀死一个累计票数最多的人?(记得应该有这句话吧,还是我带了个人情感进去了) 所以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结局,如果大家都是林黛玉呢?而不是这个浮躁社会的都争相发言的人,甚至是无知却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发言的人呢?从第一个游戏开始,每个人醒来都不说话,都很好奇,但是陌生却不敢动,希望有个“路熟”的人先做,自己像刚进贾府一样,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跟着做。50个人都这么想这么做,那应该会出现两个情况,一个就是50个人都慢慢等,等一个人率先打破了规则。一个就是50个人通过了考验,都活下来了。也许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的就有这样一个道理。 可以发现,游戏中,话说的最多的,个人观点越突出的,危险越大,被票死的几率越高。集体观点发表者,虽然没有那么危险,但是也在风口浪尖上。自始至终一句话没说的人,反而活得很久。 当只剩下4个人的时候,一个是最有心机的心机男,一个是十岁小女孩,一个是孕妇,一个是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人。小女孩和孕妇,是良知导致的结果,但是也几经波折。心机的人是废了很大的力活了下来。一句话没说的人是真的什么都没做就一直活到现在。你要说他是因为心机的人认为他好控制,所以留到了最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从始至终,每次越争吵的人,“说话”声音越大的个人观点越鲜明的人作为看官的我感觉他离死就越近了。那些不争不吵的人,反而在后面越安全。 影片的最后,心机男活到了最后,他走出去发现一群人都在等待。可以发现其他游戏活下来的人,很多都是小孩,有孕妇,也有像这个心机男一样的成人。但是小孩和孕妇还是占大多数的。 我想,影片的亮点不仅仅给我们展现的是人性丑恶,还有良知。当然还有我解读的就是,在这个特么的都认为自己了不起的时代,你这个特么的认为自己了不起的人特么的能不能安安静静多看看,少特么的说几句话少特么的给别人贴标签替别人做决定,少特么的展现自己的无知,谁特么的没长脑子,要你特么的来秀优越博存在感。 毕竟,在这部电影里,话说的越多离死也就越近了。
因为规则里面孕妇是算作两个人的,那孕妇怎么能活到最后的?最后一轮就是自己和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互投了,所以只可能说孕妇们在最后都把自己的孩子投死了她们才可能自己活着出来了!
其实那个从头到尾不投票的人也有点BUG,最后两边站队投了那么多轮,一直少票,票数居然也对得上号,除非每次都有另一个人也没投票……
快节奏死亡,剧情一点没耽误,直到最后不可避免的要进行选择,是自己死,还是别人活?这是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这部电影的结局,让人出乎意料,看起来整部电影太过沉闷,但是最后的那个结局,我感觉这一两个小时值了。
发人深省的同时,还带给人刺激的感官,死亡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干净利落也能提现人类的生命微不足道,而这微不足道里,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东西。
太击中我的点,满分五颗星送上。
先不说别的,就这一个场地,一群演员,靠剧情本身到结局,这难道不才是电影的一种最本质的体现吗?想对比豆瓣某些被无脑吹的故弄玄虚的作品,这样的电影,出多少部,我看多少部。
抛开“狼人杀”游戏的设定给人的代入感和爽感,本片真的是以小见大,不用隐喻(很多无脑吹的评论特愿意用的一个词汇),直截了当展现人性个体与群体的冲突与矛盾,不同人群的误解与偏见。
想必每一个人都能在本片找到类似自己的人物,在心里翻涌起惊涛骇浪,有太多太多反思,会咀嚼很久很久。甚至这些人物的思想就是好多社会学派主张的部分体现,若换成中国版,估计就是诸子百家思想大乱斗了吧?儒家的仁慈,对老人小孩子的保护;法家、道家等等…
对我来说,有几个形象比所谓的正能量电影更触动到我——
1、那对黑人恋人,虽然出轨,但一起携手主动赴死的选择,起码对得起这份爱。
2、叫做肖恩的男孩,虽然小孩子可能还对生死体会甚少,但性本善的体现,无疑令所有“大人”汗颜。
3、保护肖恩的黑人大叔和只会西班牙语也保护小孩子的大叔,虽然不一定保护小孩子就一定是多么伟大的正确,但够男人。
4、全程似乎没投票的沉默大叔,是全片我认为最复独特操作的存在,独立思考,默默坚持自己的选择,即便最后被投死,也不吭一声地坦然面对。
5、最后选择牺牲自己的小女孩,或许因为小女孩颜值的加成,虽然最后被活下来的“男主”套路了,但保护孕妇的那颗纯真的心,令人惋惜。
更佩服导演的在于印证了那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残酷背后产生的“赢家”,不论卑鄙与否,达尔文主义下适者生存的结果才是真相…
最后活下来的“男主”走到围观外星人飞碟的那群人,应该是别的游戏里活下来的吗?果然孕妇还是占据了更高的比例?或许算是导演暗中保留的人性之光吗?
浪费时间
完全可以作为《鱿鱼游戏》的一个环节,50人匿名投票杀人游戏,一次投票死一个。惹众怒的必死,口才太好惹人烦的也活不了,种族歧视政治正确也是。超低成本封闭空间话剧电影,一点也不闷,各种理论偏见大全,推荐,值得一看
其实我挺喜欢这类题材,能看到各种人的心理,心机婊互撕,自私自利、想当老大、挑拨离间的其实目的很单纯,而有时候白莲花圣母却城府很深,笑到最后。不过从恐怖片角度看本片比同类片少了恐怖的气氛,而且最后一幕是想装逼但适得其反。
屁啦,设定不错,演技对话真是有够烂
我要在游戏里面,肯定是属于最早挂掉的那群人。
说话政治不正确的人全部都不被接受,但原来说话政治正确的人只是口头上骗骗你的
小成本片只能玩心理战。基本把美国现实人权问题说了个遍。
以说教为宗旨的巨型狼杀
不喜欢这种为了表现问题而直白地讲述问题的类型。另外有个点,参军的小哥说,我过去两年都在打仗,前两天刚回家,孩子七个月了都不认识我。我一脸懵?(小哥你自己都不好好算算时间吗?)
人性的恶与美在这场游戏中尽数呈现。让人震惊的结局。小成本电影的优秀之作。
黑化之后大家都好面目可憎,节奏不冷场,美中不足是小女孩表演较差
当选择越来越少的时候底线越来越低。
傻逼和好人先死,最坏的人留下,最坏的人就是伪善者。这个游戏太单薄,略显片面,人最后的信仰是 活,但是 活 和不择手段的活 是两码事 后者在信仰里等同于死。外星人最好是在选无耻之徒。毕竟这是人与地球。
还挺好玩的,很喜欢这种单一空间小成本的嘴炮片,虽然基本只能靠一个创意撑过90分钟,但至少没有崩盘,没有令观众生厌,还或多或少地涉及了一些人权问题和价值判断,这就相当不错了。
毫无理由的生存游戏,极限情况下的人性考验。一两分钟死一个,节奏紧凑,故事紧张,反转合理,实乃居家休闲打发时间之佳作。
除了外星人目的没交代清楚,本片可以说是部好片。圈里的人恰好覆盖了美国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一起玩一局关于人性的狼人杀。规则的试错与冲突,领袖的树立和打倒。出头与苟且,残忍和奉献,秘密与谎言。真小人和伪君子,没人样与有尊严。节奏控制很到位,看得很过瘾。很难不去想当自己身陷其中会做怎样的选择,有一点可以肯定,良心无法允许我牺牲掉孕妇和小女孩让自己苟活。(我会永远记得你在我耳边说的话,❤)
人性题材和小成本并不是那么好驾驭的,拍得不深刻、不写实,很容易让人感觉生搬硬套,毫无说服力。在一个生死游戏里,没有人试图破译,没有人发疯,没有人讨论前因后果,而是按照非常政治正确的顺序从年龄、性别、种族、国籍、家庭、职业、人品等排个序,最后丢一个外星人的局的包袱,好不负责的剧本。
点子和本子都很赞,小哥这个心机耍的给满分!
给你2分钟时间 告诉我们一个你必须活着的理由
超级小成本《天黑请闭眼》大电影,故事不错节奏过关,藏拙也蛮聪明的。黑暗的结局却闪着希望之光,中间志愿者们慷慨赴死的时候竟然还挺催泪……虽说这个结局似乎有跟前面的设定有矛盾,但可以看出这片还是相信人性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