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Ben Stiller的时候我才知道当初下载《Greenberg》的原因,从《拜见岳父大人》到《博物馆奇妙夜》一直都很喜欢他~最近集中看了两部和神经性官能症有关的片子,从《Mary & Max》到《Greenberg》,自卑、焦虑、完美主义倾向其实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着放慢脚步,试着让自己不必太顾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许会好一点~小队长的《慢灵魂》,慢慢飞~放慢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因为往往追逐得久了,在过程中会忘记最初的心情~~显而易见的结果易得,难以忘怀的过程难寻。
if you need someone,call me.事实上,我没有朋友我只能重复嚼食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就是我仅有的能随时召唤的朋友。总结一下的话,像主角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是的,就像加工一下前面仁兄说的话一样,这玩意比他们的海洛因更+能救命。这样的神经质碧池毒舌神经兮兮自我保护过度的中年撸瑟,我一度糟糕地感觉到我预见了我的未来。
没有用的,我社恐,我害怕。但是,有人会原谅你,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谅你,也许你愧疚,也许你抱歉,但是知道,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哇?
这部电影给我的力量是,shit我很糟糕,但是我也是能够被原谅的,谢谢你,所有原谅过我的人。
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是也许克制再克制,善意与歉意,笨拙的我能够像格林伯格一样最后还可以博取你原谅的:-D笑,我的所有挚友们。谢谢。你们是最后的,也就是仅有的,我知道了,我要爱你们,小心翼翼地像你们的小心翼翼。
人年轻时的优点会很明显吧,这个男生怎么样,喜欢帅的还是有内涵的,女孩很温柔,不只是脸蛋漂亮,人也聪明...少做点错事,在彼此心里留下点好印象。但过些年要负起些担子再看呢?总有一些电视剧里干净的白领和成功人士令人向往,不过,这些人都大多不好伺候。
到三十没奔头那时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年轻时的优点都褪色了,外面都是自顾自家,事业、家庭、爱情、娱乐,哪样也会叫人没法轻松。会像罗杰这样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抱怨吧。青春的志向没往物质富裕方面靠,怎么看也都是这么个下场,都怪年轻时什么都想的开,现在你想不开才叫正常。如果永远孤独着一辈子,也就不要再想着再怎样活得自我,把剩下的生命时光打发完也就算了。
很想看导演安排这么一个看不出有什么优点的男人和一个还有几年青春正在对放荡生活产生排斥和反思心理的女孩怎样擦出火花:可看到的都是些日常的家务活动。一个女孩帮一家富人干完家务,偶尔去聚会找找刺激;男人来到新城市已经在家呆到不会娱乐了。两人相遇,很简单就可以上床,给看片的人不能带来一点荷尔蒙反应。然后互相个说个的,只是把彼此的话都听了进去。我不记得罗杰哪句话心动到罗伦斯了,只知道两人应该喜欢上电影里也就喜欢上了。
到了那个年龄,爱情应该不是吸引而是需要了吧?两个孤独的人相遇,因为彼此孤独彼此应该需要。人孤独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应该。一个人形单影只,想保持独立,灵魂注定贫乏,遇到一个和自己一样想坚持的人,注定会去爱..
本·斯蒂勒给我的感觉一直是憨憨的那种小人物,今次仍是如此。只不过刻意不搞笑,希求更深刻的表演,却不是那么给力。
把它列为喜剧的人笑点该是有多低啊。看着这心理有疾性格有病的中年男子唠唠叨叨的神经质生活,会有点感触有点思索,但怎么也笑不出来吧?!
Working hard at doing nothing,IMDB有人把它归类为可以救命的电影
You like me so much more than you think you do.
对于角色设置很普遍,我看不出这部探讨爱情和中年危机的电影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太普通了。格林伯格这样的怪人角色和题材重复,让很多人对鲍姆巴赫的这一套路已经审美疲劳了。也许导演想表现的东西更多,可惜我们从影片里没看出来,希望以后发行DVD的时候可以听导演自己好好讲讲。★★★☆
表演真诚,情结炙烈,但结构松散,格局封闭,对话过于自恋,缺乏情感高潮。
电影很闷。中年危机,一事无成,性格怪癖,OST和台词都不错。最后的电话录音表白和OK,It‘s you 把我击中了。
快进看完的、 不知怎么最近很浮躁 不代表这部电影很boring、it's just my problem 很耐人品味的一部电影、有机会会再看看的
又是这种治愈系的故事,受伤的人也伤害其他人,同样是个事事一团糟的主人公。与家人与朋友,与爱人也是一塌糊涂。甚至不如《婚礼上的玛戈》有趣,我能看到本·斯蒂勒的努力,不过这次,实在太平凡了,导演视乎要将这个主题延续一辈子,这实在是太无趣了。
總是嫌鮑姆巴赫太乾巴巴了,或許他還是當一個writer比較可愛。我很稀罕那封用答錄機寫的信啊。
用压抑来掩饰内心不安和暴躁什么的够了好吗?四十岁还没有搞清自己人生的男人已经没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了,而且说真的那妹子能够忍受你真是让我太意外了。
原声很好听。
Life is wasted on people.
影片中的主人公罗杰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严以待人,宽于律己。所以导致他对生活处处抱怨,而从不想自己给别人带来过什么伤害。算一种性格缺失吧,反正就是挺自私的。(想起来我的一位朋友,跟影片中的主人公神似度98%以上)这电影让人觉得就是在照镜子,一些细节,不正是生活中的我们么!?
Ben Stiller就是个别扭攻。不搞笑的时候傲娇程度直线上升。(恩,就快赶上我了…… = = )烦躁时千万不能看的电影之一。
小肚子大的姑娘真可怜 只能跟神经病卢瑟早泄大叔练 练完人家也不高兴
kinda like Ben Stiller for a long time, and kinda like those funny guys try to act seriously like Jim Carrey in the first place...
一个"标准豆瓣青年",10年后可能就变成greenberg......
喜剧明星渐渐都回归正剧了,本·斯蒂勒这次出演一个有点精神障碍的失败者角色,还可以。女主角蕾塔·葛韦格也还不错,挺自然的。
一本正经不再搞笑的本•斯蒂勒让人惊喜,虽然片中许多细节精巧有趣,但总的来说个人不是很喜欢Noah Baumbach这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