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除了结局的五分钟以外,相当真实细腻的电影。被生活抛光了棱角的奔三的各位应该看看,个人推荐。
女主角是北京胡同里长大的普通女孩,一般漂亮、一般机灵、一般温柔体贴;男主角是小城市自己出来打拼的普通男孩,学历一般、收入一般、家庭背景一般。似乎当今社会适婚男女的评价指标就是这些,姑且都算做B等级男女(看似相配,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B女以及B女的父母理想都是奔着A男去的,这是后话)。
中国人普遍认为,结婚就要有房子。B男在饱受售楼小姐的白眼之后,可能依然不能料到,准丈母娘提出的“房子问题”只是生活这张砂纸接触自己的第一步,磨练才刚刚开始。好不容易在父母和女友的帮助下凑齐了首付,月供只能靠开源节流:做三四份兼职的半体力劳动,没时间陪伴女友,累倒发烧做梦都是银行来催贷的情节;晚饭关灯节电、打电话数准秒数、出门不敢打出租车、去看电影在售票口临时决定回家看碟、出去吃饭为多1元钱的餐费跟服务员理论……生活的琐碎,如同沿海工业城市的沙滩,明明自己也知道不能要求太高,但踩在上面还是有想骂街的冲动。
男主角说的也对,“梦想能还贷吗”?作为一个准“凤凰男”,巨大的压力不仅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把压力潜在传递给了另一半。一开始女主角尽量配合着,但不能不说~在面对突然出现的S男攻势之下,思想的堡垒还是松动了,至少是自我质疑——“生活本来就是柴米油盐,可至少应该是快乐的”,吃不敢吃,花不敢花,这样的生活会快乐吗?会幸福吗?男人可以把成功的赌注压在40岁之后,但女孩子的青春只有20~30几岁短暂的十年,能不能浪费在值得浪费的人身上,可以说是永恒的难题。这不是某两个人的矛盾,而是两类人的矛盾,是男人与女人与生俱来的矛盾。
我没能力把这社会命题阐述清楚,只愿天下的男人多点担当,女人多点包容,男女之间多点沟通与理解吧。
生活不是演电影,不是讲道理,很多决定是辗转反侧,更多是一念之差。Sometimes love just ain't enough. 该珍惜的要珍惜,该争取的要争取,当然,该放弃的也要放弃。最后,衷心希望我们都理解一下爸爸妈妈,也包括另一半的父母——他们执着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不受委屈,虽然这幸福的定义或许不太一样,但这份爱是真诚的。
博客原文:
http://isabel-soong.blogbus.com/logs/155741343.html闲来无事看了CCAV的电影《蜗牛也是牛》,这片子说的很直白就是当下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的事情。本来吗既然事关生活我以为应该还是以生活的本质来表现是最好的。但是很遗憾导演犯了我们这个国家的许多人喜欢说教的老毛病,把一个显而易见的小概率事件表现为了一件适用于多数人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慢慢分析一下。
爱情是什么?这个事大家说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过因为许多文人雅士的大力歌颂所以给人的印象是:爱情看起来是很美的。只所以说是看起来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个该死的、可恶的生活经历告诉了我们这个印象有多么的不靠谱。甚至比中个500万的大奖要难得多。难道不是吗?就拿这部电影来说丁伟和冯川的爱情真的是那么纯真吗?如果真是爱的那么纯粹那干嘛还一定要买房子呢?既然已经不纯粹了那又何必再表现的爱情那么高尚呢?面对生活现实一点没有错,爱情当然也一样。再说即便如片中告诉我们的那样他们在一起了,婚后的“房奴”生活也真的会是想像中的那么美吗?我只知道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话我只在给女儿讲童话的时候看到过。况且现在这个世界离婚率越来越高也说明了婚姻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牢固。因此我以为他们婚后离婚的概率还是挺高的,以这个较高的离婚率来含蓄地告诉我们他们的婚姻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这就是一个误导。
我们再说一下剧中的其他人物,其中最真实地就是冯川妈了。做为一个母亲想让自己的女儿生活的好一些这完全没有错。就如剧中台词告诉我们的她对自己老公给予自己的生活是不满意的。这么多年的夫妻生活让她明白了爱情是有保鲜期的,这一点王家卫在《重庆森林》里借金城武之口早已告诉 我们了。因此她才不想让女儿再走自己的老路,这些都是一个现实中的母亲非常自然的反应完全合乎人性的。至于冯川爸为什么会支持丁伟这事情最是自然不过了,因为基本上丁伟正是当年的他自己。如果他否定了丁伟不也是否定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人生吗?那位海归先生最不真实了,不可否认这位很有绅士风度,但是这风度却让人觉得太假。都说爱情是自私的这哥们却如此大方本身这种事出现的机会就很低。至于原因我相信我们男同胞都会明白的,有谁会看着自己爱的女人投入别人的怀抱还这般“蛋定”呢?除非这爱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或者又有了新的目标了,否则这种事很难让人相信。
看了我上面的这些厥词爱情至上人士一定会批判我心理阴暗,要不就一定是在爱情上特别失败导致的心理失衡,其实俺不是俺只是理智的分析一下而已。不可否认这个世界绝对有爱情至上的人存在,也绝对有纯真无比的爱情存在。可我想说的是这种爱情让我们遇到的机会有多大?我们试想一下:首先,你要遇到一个非常爱你的女朋友,尽管面对生活的窘迫和金钱的诱惑她对你们的爱情产生过动摇。但是最后她还是毅然决然的重新投入到了你的怀抱。其次,你还要遇到一个爱情至上的岳父,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无比的支持自己的宝贝闺女嫁给你这个穷小子。再次,你还要有一个虽然十分现实,但是却心肠很软用剧中的一句台词就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岳母。要不然她若是死活不同意你们的婚事看你如何是好。最后,你还要有一个非常绅士有通情达理的情敌。这事就不用多说了吧?记得《围城》的赵辛楣说过这样的话:情敌的互相“思念”要超过对情人的思念。由此可见情敌关系之一般。
综上所述,一个穷小子要以上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了你的这段婚姻才会成为现实,那我们用脚趾头都能明白这种事情的概率有多高了。你说导演通过影片想告诉我们的爱情是美好,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努力一切都会实现的,这有多扯淡。因此,我对此片的结论就是:害人不浅啊!年轻人慎之!
这是一部讲述房奴的故事。男女主角谈了多年恋爱,到了结婚的年龄,但男方因为买不起房,遭到女方母亲的鄙视。女方母亲坚持必须买了房才能结婚,男方没有办法,只能向自己的母亲借钱买房,女方看到男方困难,也把自己存的几万块钱搭了进去。付了首付后,因为月供压力大,男方一个人身兼几份职,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到令人讨嫌的地步。因为太忙了,男方疏忽了感情是需要维系的,男方需要拼命赚钱还月供,女方希望男方能够在生活上给予她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因而在一些小事情上渐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在一次大吵后,双方以分手散场。而在此时,一个海归有钱男拼命追女方,女方感觉与男方结婚后难以获得幸福,所以答应嫁给这个海归。不过,她的心里难以忘记男方,海归男认识到即使得到她的人,也得不到她的心,所以放弃了女方,并鼓励她与男方合好。最后故事以有情人终成眷属收场。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
1、没房子结婚难。社会的现状将男人推向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现在房价那么高,大学毕业后工作没几年就面临结婚,能靠自己买的起房太难了。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在大城市买房只能成为一种奢望。而女方家庭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一个好的归宿,房子成了结婚的基础,没有房何谈“成家”。因此,现实生活中许多恋人到了谈婚论嫁时只能以悲剧收场。
2、拼死拼活有了房子却成了房奴,更难。好不容易付了首付,月供的压力实在是不小,省吃俭用到抠门,让别人鄙视,抬不起头。而男人固有的自尊心让他不能承受别人的冷潮热讽,脾气只能越来越坏。本以为买了房了可以好好地享受二人世界和家的温暖,哪晓得房子却成了家庭矛盾的源头。
故事的结尾是圆满收场,但是现实生活中能以这样结局的又会有多少呢?
80,90,后,我们是一群遇上了蜗居,裸婚的一群苦B。但是,我们就像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一步步地向前爬。或许我们什么都没有,或许我们背负着太多的压力,一段很短的路程似乎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但是我们不应该放弃,任要继续向前爬,要坚信,蜗牛也是牛。蜗牛也是牛,只要有梦想,再渺小也可以很伟大;蜗牛也是牛,只要肯坚持,终会以蜗牛的姿态,完成牛才能完成的事。忘掉你的苦,换一个角度与姿态去看这些压力,你终有一天会爬到终点。
这部电影是在美国的女朋友将要去纽约旅游,推荐给我在她旅游的这段时间用于打发思念她的时间的。女朋友是一个很爱文字的人,她写的很多影评我都很喜欢看,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她对电影深刻的理解。
爱情在现实面前已经越来越不堪一击,可是固执的我依然相信爱情。因为相信爱情,所以看到最后有点不真实但是让人很感动的结局时,自己唯一能给的也之后祝福了。祝福冯川和丁伟及所有相爱的两个人,无论你们在经历什么或将会经历什么困难都能互相扶持坚持走下去。生活本来就会有很多的磨难,为什么还不选择和自己的爱人一起面对呢;除了爱人又有谁能给你那么多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呢。
冯川与丁伟的故事相信是目前很多中国青年的缩影,也许很多人没有丁伟那么幸运,能有这么一个女孩愿意陪着他;也许也有很多人比丁伟幸运,能够在父母或者是女友的父母资助下完成自己的婚姻。可是房子,现在真的成为每一个中国年轻人心目中的痛,那些结过婚或者是没有结婚的朋友,摸着自己的胸口问自己“若果只靠我们自己,我们有实力给自己买一套婚房吗”,我想很多人的答案应该都是否定的。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现状,小时候被认为是最幸福的80后,如今却成了最可悲的一代,我们的幸福在哪里?我找不到方向……
但是生活终究是生活,相信冯川和丁伟以后靠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也相信他们两个会躺在一起在他们那大大的窗户前看夕阳。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一个圆满结局的原因吧,虽然过程会有点辛苦,但是最起码我们还有一个好的结局,还可以去憧憬一个好的结局,不至于丧失生活的信心。
一直在想拿掉背上壳的蜗牛会不会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走的更快一点,可是拿掉壳的蜗牛还会是蜗牛吗,也许连生存也生存不下去了。所以,即使走的慢点,也不要轻易的放弃,因为这是属于蜗牛独有的幸福,任何其他的动物都无法享受到的幸福。
P.S: 已经两天没有联系到去纽约的女友了,为了能转移下自己的担心,不让自己这么着急,所以逼自己写了这篇影评,希望在纽约的你一切都好,更希望你能陪我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走下去……你个丫头,想把我担心死啊!
小成本演到心坎里
结尾吹逼了
在这个社会人活着就是相互折磨
CCTV6播出的,蛮符合当下蜗居的现实。房子真的是当前年轻人追求幸福的最大障碍吗?
11th February 2008, @home, CCTV6, with Mom
现实就像闷棍!
故事开始还算真实,后来就开始主旋律了,没意思
投资可以单薄 剧情不能单薄
说的很现实 虽然结局和摄影我都不喜欢 小制作遇到和谐社会嘛
挺有诚意,就是predictable了点
现实社会啊..一切感慨尽在不言中!
都是房子闹腾的,不过中国人的价值观导向有问题
编得太离谱
相当不错,拍的很真实!
我跟你说 一切都是这社会逼的
现实
这么样的一个社会现状拍了多少类似的片子
你有房么? 你追到我了。我男朋友输给你了。。。
爱情在现实面前总是显得微不足道。
我媽讓我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