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香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励志佳作!影片以非常细腻的镜头感觉为我们展现了娱乐圈的星海浮沉及人情冷暖。它没有刻意地奇情戏剧化,而是在简简单单中把故事讲的引人入胜。但它也折射了演艺圈中一个不良的生态问题,就是无数渴望成名的年轻人为了入圈而前仆后继,却忽略了这个圈子的资本属性,钱,才是至高无上的King!有钱就有规则,有规则就有了背后的故事…… 刘家昌对剧情总体的驾驭能力可谓如火纯青,影片情感线的设置,摆脱了所谓娱乐圈潜规则的条条框框,平平淡淡却能够做到细水长流。殊不知,老实本分地讲好一个故事,才是电影艺术最大的初衷。 刘青云的演艺之路也算辛酸,虽然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实力派,却总得不到金像女神的垂青,在这一点上,我想成龙大哥也深有感触。影片的细节处理和结构安排都很顺畅,潘家辉和吴晓菲殊途同归的经历让人倍感温暖。吴晓菲的不懈努力也激励了中年消沉的潘家辉重新振作,找回方向再上路,而两人的爱情也在相互扶持中生根发芽,单纯而美好的东西总是最容易打动人。 刘青云勉励霍思燕的那句励志珍言让我感触最深,“当大家都想让你离开的时候,你一定要留下来,并且要奋力踩水,这样头才可以露出来让大家都看到。”或许这也是刘青云想说给自己听的,并不是你做的对,就一定会有人欣赏你。人,不一定是为别人做的,但一定要为自己活着。也不需要盲目的奢望得到社会的认同,社会的认同是需要时间的,心急,你就等不起,但它一定会来!今年,刘青云终于捧起了金像奖,“轮也轮到我了吧”! 因此,我们也有了更充分的理由让自己过得充实,努力工作,认真做人,我们就已经成功一半。
写于2007年5月7日
看过很多港产片,但励志题材的并不多,我觉得《我要成名》应该是最经典的一部。好的题材加上自己喜欢的演员,《我要成名》就成为我最喜欢的几部港产电影之一。 潘家辉是一个很有天份、大器早成的演员,一出道就得到了“最佳新人奖”,但也许是因为恃才傲物或者成名太早,他因为不通人情世故且脾气暴躁,而逐渐被大部分行业中人所排斥,渐渐沦落为无戏可演的末流演员。机缘巧合之下,家辉遇到了吴晓菲,晓菲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临时演员,但她对电影非常热爱,充满了成名的渴望,不管什么角色都全力以赴。晓菲的这种态度打动了家辉,他决定当晓菲的师父,教她如何演戏。 在家辉的悉心指导下,晓菲进步很快、演技日益娴熟,名气也日渐看涨,最后,晓菲得到了一个决定自己成名的机会,并已经可以离开家辉独立发展。晓菲去日本独自发展之后,家辉既高兴又失落,后来,家辉遇到了圈内好友、影帝“梁家辉”,在梁的鼓励下,家辉萌发了东山再起的念头,他开始积极地锻炼、积极地与外界联系,最后凭借他的天份、努力、执着,家辉获得了最佳男配角,而给他颁奖的人正是晓菲… 这部片子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够产生名人,因为并不是只有男主角才有最佳的名号,配角也有,配角做好了也能成为最佳。可见,最佳的不是岗位,而是个人的态度与能力,只要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超众的业绩,只要你是自己岗位上的能人、强人,那你也会“成名”。能人一定是名人。 人生没有主角和配角,把自己做好就没白来世上走一遭,你就是自己的最佳主角。
励志电影拍得好并不是件易事.
三星半。刘青云 第26届(2007)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演员之路 充满机遇 更充满坎坷 要懂得知遇之恩
我还是感动。
霍思燕土兮兮的
适合现在低谷中的我
背井离乡时的温暖敌不过浮华社会的光鲜。
跑龙套的故事
霍思燕真的有C咩
其实挺窘的。男女主角不搭啊!
平装老男人
还不错
中国香港
没完整看
小霍演技还是欠雕琢~
刘青云称帝之作,小制作,但蛮好看,可能是因为真实~~
3星半 故事一般,带着些少天真、平实,倒也蛮励志的,结局很喜欢,几组戏的处理也很不错,整体下来非常流畅,比起雷洛那种喧杂的商业片,刘国昌的风格其实更接近细水长流型。可能女主演技并不怎样好,但就角色而言,这种程度的演技恰到好处,但影帝凭这片获影帝则着实可惜,明明很多次的表演都比这里好
老演員勸説“我們這一行的,留不住人,也養不到人,任得他們自生自滅吧。跟他們説話都費勁。”"寧為車房犬,不作戯中人"“在香港做女演員,瘦就可以了,不用演技。”
悄悄地说我挺喜欢这个烂片的....
不过拿这个得影帝可真是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