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易,不要笑话别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寒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奈难处。谁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于笑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谁的人生十全十美,谁的生活没有薄凉,谁敢保证一直都是人生得意。早安。时间过的飞快,天气变得好坏;气温下降迅速;出门记得衣服;多吃素食蔬菜;夜晚记得多盖;健康时时补钙;快乐保持心态;朋友常常关爱;倍感舒心愉快; 早上常常关怀;人生充满真爱;这条祝福不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已在3G,你还在2G ;我在发微博,你在码祝福;我在看大片、你在等图片;我用手机导航,你打电话问路;我在玩手机,你被手机玩。早安,亲~
是在北京上学的山东人,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老乡:奥密克戎靠静默是防不住的,新疆封了三个多月,到现在还是每天都有新增。即使侥幸防住了,在全国各地到处开花的情况下,用不了几天就会卷土传染性几乎是疾病中的天花板,同时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无症状,隐蔽性极强。但这个病毒致死率非常低,只要你接种了三针疫苗,不论是国外的mRNA疫苗,还是国内的灭活疫苗,它的致死率都不会超过流感。所以对这个病毒一定一定不要恐慌,从长远来看,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放开几乎是必然的选
[cp]#济南疫情防控#
我是在北京上学的山东人,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老乡:奥密克戎靠静默是防不住的,新疆封了三个多月,到现在还是每天都有新增。即使侥幸防住了,在全国各地到处开花的情况下,用不了几天就会卷土重来。
奥密克戎R0>10,传染性几乎是疾病中的天花板,同时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无症状,隐蔽性极强。但这个病毒致死率非常低,只要你接种了三针疫苗,不论是国外的mRNA疫苗,还是国内的灭活疫苗,它的致死率都不会超过流感。所以对这个病毒一定一定不要恐慌,从长远来看,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放开几乎是必然的选择。[/cp]
影片结束后,我本想就这么关了暴风,转身写我的日记,都尼玛00:21了。看到字幕里In Memory of Harland “Bud” Curtis,我想着电影里Curtis不是被德军干掉了么,就随手搜搜吧,尊重下过去。结果搜出来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分享给这部电影的观众。
首先是关于Curtis本人,他不但没有死在法国,还在2004年参加了法国政府的纪念诺曼底60周年的仪式。有文字记录如下。作为一名航空爱好者和业余战史泡妞从业人员,我今天就做回好事为大家翻译下吧。啊不要谢我,谢谢谢谢。
Bud Curtis, KD6UIF, recently attended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World War II Invasion of Normandy as a guest of the French government. He was inducted into the National Or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r for his 1944 participation in the liberation of France from the Nazi Germans.
巴蒂-柯蒂斯,KD6UIF(懂无线电的朋友知道,这是他的HAM呼号),最近作为法国政府的客人参加了二战诺曼底登陆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他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奖章,作为他1944年参与从德国纳粹手下解放法国的报答。
Bud’s 517th PRCT
巴蒂的517伞兵团
Bud is a member of the 517th Parachute Regiment Combat Team (PRCT), Headquarters (HQ), 1st Battalion (Bn). The 517th PRCT was established in March 1943 as one of the U.S. Army's first elite combat units. The 517th saw most of its combat in Italy, southern France, and the Battle of the Bulge. In its 33 months of activity, the outfit of 2,500 men endured some of the heaviest fighting of the European campaigns - from Italy through the invasion of Southern France, then the bitter winter in the Ardennes during the Battle of the Bulge, and the final thrust into Germany. The 517th was formally deactivated on 25 Feb 1946.
巴蒂是517空降作战团部直属1营的一员。作为首批美军精英部队,517空降作战团成立于1943年3月,也因此见证了意大利,法国南部以及凸出部战役(1944年德军最大一次规模反击,俗称阿登战役,二战转折点,译者注)。在33个月的作战中,该团2500多名军人经历了欧洲大陆部分最激烈的战斗 – 从意大利到收复法国南部,然后又是阿登战役的悲苦冬天,以及最后的德国本土战斗。517团于1946年2月25日解散。
This year the French government selected 100 American veterans for the Legion of Honor. These soldiers served during the liberation of France from June 6, 1944, to May 8, 1945, and they all participated in one of the four major campaigns – Normandy, northern France, southern France and the Ardennes.
这一年法国政府选取了100名美军老兵授予荣誉军团勋章。这些士兵来自于从1944年6月6日到1945年8月5日的作战单位,他们都至少参加过四场战役中的其中一场,诺曼底登陆,法国北部战役,法国南部战役和阿登战役。
The Legion of Honor
关于荣誉军团勋章
The National Or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r was established by Napoleon Bonaparte in 1802 and recognizes eminent service to the Republic of France. President Jacques Chirac personally honored these 100 American veterans with the Legion of Honor, the most prestigious award that can be granted by that country. Coming 60 years after the Invasion of Normandy, this particular award speaks to the continued honor and respect that the French have for the American forces that supported France during the dark years of World War II.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是由拿破仑-波拿巴在1802年设立并专门授予法国杰出事迹的主人翁。希拉克总统亲自把这代表法国最崇高的勋章授予这100名美军老兵。在诺曼底登陆60年后,这枚独特的勋章将向后人讴歌着在二战黑暗的岁月里美国军队曾经为法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史诗。
翻译完了。困屎我了。以上文字的来源资料在这里,
http://www.aralb.org/kd6uif/ 这里还有他和别人写了本书,叫《家信:一个伞兵的故事》。
http://www.amazon.co.uk/Letters-Home-Paratroopers-Story-ebook/dp/B003Z4K7UQ关于Curtis的呼号,我也好奇的搜了下。原来这老东西在2003年才拿下的呼号,有效期到2013年截至。还搜到了Curtis的住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给他写封信问个好。加州住址如下。
CURTIS, HARLAND L
4367 PARAMOUNT BLVD
LAKEWOOD, CA 90712
最后,上面那个网站有他的照片,影片结尾打出这样一句话,我猜老哥可能已经在呼号过期之前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想每一个军人都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愿望,也许死在电影里的battlefield是导演最后的一点心意。
Veteran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老兵不死,只是消逝。
本片是加拿大导演瑞恩·特雷尔上一部大热之作《圣战士》的续篇,亦是他导演生涯的第二部战争电影作品,虽然剧情人物较之前作都更丰富但反响平平没有多少成就。本片讲述1944年8月盟军对法国南部实施的“龙骑兵”登陆行动中,几名掉队的美国伞兵帮助一名法国女游击队员去援救她被俘的战友的故事。“龙骑兵”行动是盟军在西线继安其奥登陆、诺曼底登陆后发起的又一次大规模海陆空配合登陆作战行动,旨在歼灭盘踞法国南部的纳粹德军,配合诺曼底登陆盟军解放整个法兰西。这次战役行动在战略上意义较小,加上德军大部分有组织撤退了因此有关此次战役行动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见。
导演瑞恩·特雷尔,还是一名电影摄影师,曾因作品《The Last Good War》获学生艾美奖最佳戏剧奖,之后仅仅四年,其导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圣战士》(又译作《冰雪勇士》)获得了当年影界多项大奖,成为小成本战争影片的经典代表作。但之后的作品又大都反响平平并不出彩,作为时隔九年之后的第二部战争作品,除了导演还是他外,从编剧到演员到制作公司再到剧情,与前作都无任何联系,之所以冠名《圣战士2》显然有借前作炒名气之嫌。
本片的主人公是几名掉队的美军伞兵,近来很多西线战争影片的都以伞兵为主角,包括经典战争剧在《兄弟连》,以及去年上映的《ALLIES》等,严格的说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时间伞兵都在被当做步兵使用,伞降也就开头一点点部分而已。和前作的单线剧情相比,本片的剧情也显得更为饱满,人物形象也更丰富,除了主角盟军伞兵外,还有嫉恶如仇的法国游击队员、狡诈的德国特工与牵挂家人的德国军官。可以看得出作者是在尝试融入更多的风格与元素,如果说前作只是一个关于大屠杀过后的美军士兵如何顺利逃生的简单故事,那么本片所想交代的则更为复杂。本作中,身为主角的美军伞兵们反而成为了打满全场的走过场人物,虽然参加了全片的各场战斗,但人物形象并不突出丰满,并未给观众留下多少深刻印象(除了那个崩克头的发型),几个主要配角,俊美的法国女狙击手、牵挂家人的德国军官反而成了看后能让观众记忆深刻的人物。
本片主要剧情推进过程是盟军伞兵帮俊美的女狙击手拯救战友并顺便端掉了德国军官的部队,但推动这一切发展的则是德国军官和女狙击手之间的恩怨:德国军官枪毙了女狙击手的家人并囚禁了其战友,女狙击手要拯救战友并找其复仇。作为正面人物的女狙击手被塑造成一个外表冷酷的战士,出于家仇国恨面对德国士兵能毫不犹豫得扣下扳机,对盟军伞兵的追求置若罔闻,但她内心其实又并非毫无情感的,当战友被救出后绷着的脸才露出欣喜,最后在医院再度遇上追求她的盟军伞兵终于露出了爱情的微笑。另一个配角德国军官,虽然在处决游击队俘虏时冷酷无情,但他每天都在思念自己的年幼的儿子,不忘写信给他,最后由于受重伤看着儿子的照片无奈死去。导演在本作中力求把这些个配角的性格都塑造丰满,这样细节处看似完善了,但殊不知却牺牲了整体效果。
前作因为结构简单主线单一,所以显得剧情紧凑,获得好评。而本片则显得较为松散,主线不突出,前半部与后半部风格不同,几个小支线剧情联系不紧密。如果说有比前作确实好的地方,那就是战斗场面更激烈和可看了些,装备道具的多样性(出现了道具坦克,而前作只有几辆运兵车)和战斗战术的丰富性,对于二战影视爱好者来说还不失为一部可观的普通之作。
最后想说一句那个法国女狙击手实在太美腻了,连一向不喜欢欧美风情的我也动心了
3.18战争 人性
比第一部阿登森林传奇还好些。中国制道具好于去年的寻路者。
额 很垃圾、。。。。
闪回闪回闪回,闪瞎你的眼闪乱你的心。战斗战术也偏儿戏。鲁格手枪加星。
不如第一部
2013.03.14
我觉得后半段蛮有泪点的·········怎么评分这么低····日
编剧应该是想通过这平淡的故事来表现人性的深刻,可惜火候不到。
相比第一部逊色太多。
不就是说农夫和蛇成为好朋友了吗。#20121211
No.542 平淡的让人提不起兴趣没有刻画出任何的信仰
随便看看
十年后,再拍续集,导演对此题材可见多执着。叙述手法和第一部极为雷同,尤其闪回片段,首部因为是创伤分裂还值得新颖,续集还沿用此法,并加诸在每个人身上,了无新意。战争场面减少,坦克战还不如爱情戏多,安排失衡。
越来越不知道所云了。。。
依旧是那一句:战争是政治家让无辜的人去死的一种游戏。
那个思念家人的德国军官孤零零一人死在异国的一个小房中,手里是家人的照片.这就是战争.
感觉和第一部相似度极高
叙事框架和第一部一样,几个士兵的一路却竟是回忆闪回,节奏和故事被破坏的七零八落。第一部不同国籍和敌对双方普通战士的人性之光再次成了升华影片主题的情感高潮,除了这些上一部留下的衣钵,这部续集毫无亮点,而且连战争场面都跟着大大的减少,还用一个愚蠢的爱情故事打散了一切。★☆
还是战场上个人人性题材
直接忽略前面90%烂尾剧情...异国小破房子里的德国军官和美国下士,只有这情景让我真正感到这是部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