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热的剧情,道具的设计,简洁的对白都是本片的特色。故事的创意有一部分出自经典的童话故事“睡美人”,只不过这一次劫持少女不是魔法,而是一个叫做“云雾人”的读心术。这个几乎比吸血鬼还强大的反派控制着女孩的全部梦境,并通过卑劣的手段胁迫女孩爱上他。而男主角Danny是一个文艺青年,酷爱60年代的老摇滚。他有一个戒毒的朋友在医院。在一次探视中他看见了“睡美人”Laura,这“病”在现实中的解释是“异常睡眠”症,也就是一刻不停地睡觉,偶尔醒过几次,又猝然倒下。而邪恶的“魔法师”——“云雾人”在现实中也以一个危险的变态狂的身份监禁在医院里,他戴着镣铐,布袋蒙头。几乎浑身不能动弹,却对外面的世界了如指掌。他总是模仿闹钟的声音,具有相当深厚文学修养。他的气质更是“德古拉伯爵”的翻版。
喜爱哥特文化的人一看就明白了——纯洁相爱的少男少女,善良与邪恶的角力,强大的阳性的力量、施虐者。极度宗教色彩的高潮体验、仪式般的死亡场面。这一切元素在本片中几乎都有体现。其中最有隐寓意味的是:当警察在电话中问及“云雾人”真实姓名的时候,“云雾人”居然称呼自己为“拜伦”?!没错,历史上第一部关于Vampire的文学作品,就是拜伦写的,尽管他神秘地声称并不是自己的所为,而是他的秘书的作品。但电影在此处提到拜伦,无疑是在暗示本片那看似小制作的外表下的宏大主题。如此类似的细节充斥电影的各个段落中。包括童年的回忆,以及Laura那纯洁的眼神,天使般的容貌(本片女主角的气质,是我所过的女演员中最接近于天使的)都说明了这一点。影片的最高潮成了哥特氛围的滥觞,大段的弦乐,精巧的机械设计。完全是Tim Burton风格的重演。特别是爱情部分。我相信凡是喜欢《剪刀手爱德华》的人都会被它的“黑童话”一般的情绪感动得落泪。绝杀时刻,魔鬼诬陷Laura作为天使已经堕落,并控制了Danny的灵魂,并假借他之嘴巴,倒出了一番卑劣的说辞,这些话几乎伤透了女孩的心。但是,聪明的Laura却从Danny反差极大的表情中读懂了他的真义。正如本片少之又少的台词一样,魔鬼永远不会明白真正的爱是不需要语言证明的。它的力量可以战胜任何拙劣的魔法。不过,电影如果真这样处理,艺术价值无疑会大打折扣。因此,在“云雾人”貌似被杀之后,一声意外的抢响,Danny倒在血泊之中,而可怜的女孩再也没有醒来。我们的王子与公主永远得生活在他们的梦中,悲喜间阴阳交错……
电影很好地诠释了哥特文学中“残缺之美”的原则。总之,无论是立意、结构、还是表现方式上、从内在的精神到我们看到的情节编排统统是“哥特式”的。这也无疑注定了不是所有人都会给这部电影打高分。因为在某些没有这方面审美志趣的人眼里,以上描述的这一切可以说是一个“大俗套”。可是,我却认为正因为如此,电影才涉及到了一个关于悲剧的永恒主题。所以它才值得我打五星。另外,在人物的塑造、细节处理、电影语汇的运用上,本片也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细心的观众可以自己去发现。在这里我要说导演是有野心的,尽管,它是低成本的制作,但它更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诚意之作”……
看到对本片大段的解构与褒美,不禁感到如今看电影也太累,这只是一部简单的电影,再多的哥特标签并不能掩盖本片编剧的不足,我只能说这是很cult的一部电影,剧情实在不值得一提,但其中的闪光点不容忽视。
Danny在地下室的一段处理的非常惊悚,老式恐怖片的经典再现。
尾声的高潮非常精彩,弦乐与机械人混合出极为邪恶的味道,那个男机械人简直就是剪刀手爱德华再世,太神似了,可惜这段短了点。在一边自杀的警察令我好几次笑场,这家伙的命太硬了,早生几十年去越南参加轮盘赌比赛一定发大财。最后的借尸还魂有些离谱,简直比Supernatural里的Lucifer还要强,Lucifer附身还要别人说一句yes,而我们的反派竟然可以将死人复活,并附上去开男猪脚一枪【你说警察没死透,我就无语了】。他一枪开好,我诧异很久。
结尾有些造作,但总得有个结尾不是吗。
男主角很肉脚,睡美人很强悍,别看只有萝莉的智商,但杀人又快又狠,直中要害,下手极黑,而且小手不抖、粗气不喘、面不改色的,真叫人惊叹萝莉危险不是玩笑,如此神通的云雾人也被活活插死了,水果硬糖不仅能磕掉你的牙,还会要了你的命。
Billy是我最喜爱的角色,看到他家的摆设,以及带着硕大的金属面罩焊接机械人的造型,就觉得他好像黑店狂想曲里的小丑路易。
- 类睡症(Parasomnia):睡眠時或前後出現異常的行為,例如:夢遊、惡夢驚醒(夢魘)、遺尿、夜驚。
这些症状女主角片中都出现过(在男主角的车上遗尿那一幕有点囧)。
- 影片海报可能改自阿兰.麦吉的作品《死神的情人》,该图片曾经刊载在《科幻世界》中(搜索而来,无法确认)。
- 片中男反派名为Byron Volpe,而英国诗人拜仁就是因为和吸血鬼小说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出名的(说来《吸血鬼》的原作者波利道利有点冤)。而当年一起的好友玛丽.雪莱(诗人雪莱的妻子)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恰巧在本片中也被Byron Volpe提及,有趣的巧合(或许不是巧合)。
- 本片的诞生源自于导演William Malone在拍摄《Masters Of Horror》时的一个念头,或许不足1个小时的电视系列剧不足以发挥他的创意吧。
- 影片十足的歌特风,观影时我一直默念的名字就是“Tim Burton”,黑暗忧郁的气质,尽量简短的对白,凄美的爱情故事,简直就是另一部《剪刀手爱德华》。而且Malone终究是一个擅拍恐怖片的导演,丝毫不吝啬于血腥场面的使用,用最血腥的方式表达最唯美的主题,重口味者大爱(比如我)。其实影片的情节很简单,理论上说与经典童话《睡美人》别无二致。Laura是一个患有重度类睡症的女孩,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刻处于睡眠之中,偶尔醒来却只有区区几分钟。男主角Danny因为机缘巧合遇见病床上的Laura,不堪医院对其粗暴的治疗方式而救其于水火,并在此过程中暗生情愫。另一方面医院囚禁着的邪恶催眠师Volpe同样倾心于她,拥有超能力的他在梦境中操控着Laura,意图完全霸占她的精神和肉体。最终结果自然是邪不压正,Laura毁其双目(因催眠师以眼神控制他人),Volpe最终被Danny捶击致死。被Volpe蛊惑的警探枪伤Danny,男女主角昏死过去,被保存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维系着生命。最后的结局有点狗血,不过男女主角在容器中伴着60's音乐宛若起舞,真是很美;二人在梦境中回到了一直萦绕脑中的童年时光,手牵手感叹 “It's a Beautiful Day”,果然完美只存在于梦中。
影片对于梦境的营造很成功,Laura的梦中旋转的镜子,感觉像反映强迫症的短片《Dix》中的场景(仅仅是感觉),很有让人窒息绝望之感。导演在最后还用到了很多精巧的机械装置,还有类似于《Saw》中的木偶,和着古典音乐,结局真是大场面。选角也挺到位,男女主角虽然都是籍籍无名的新人,但是Danny很面善很Nice,Laura很Hot很Angelish,Volpe太眼熟了,大概在很多罪案剧里都饰演凶手角色。
- 作为一部小成本影片,自然不可能去找Hans Zimmer这样的大师来配乐,所以找了很多现成的经典作品渲染气氛,很少遇到一部恐怖电影会引用这么多古典音乐的选段。Danny在病床前唤醒Laura用的音乐是《Fantasia On a Theme by Thomas Tallis》,结尾中女孩大提琴演奏的是Prokofiev的《Romeo and Julie》中的《Dance Of The Knights》,片中听起来有点诡异。后来是Gustav Holst的《行星组曲》中最著名的《Jupiter》,合适的背景音乐真能为影片加分不少。
(注:影片下载自磬灵风软论坛
www.1000fr.net)
深色的基调,模糊的影像,饶有意味的编剧,算是美好的结局,难免悲伤的情节,恐怖的画面,这就是看好Parasomnia的感觉,我不能评论里面的有些地方是否合理但是电影有时候未必需要合理,表达了导演想表达的就好了
其次重点想说的是本片的音乐很好,无论是乐手演绎的还是导演刻意安排的情节上都能看出较深功底,比如刚开始男主角去唱片店和一个碟片爱好者聊天提到了很多四五十年代的摇滚专辑,我对音乐不是很了解,但明显这几部专辑告诉了我们很多信息,《Take a look》、《Here's congratulations》、《You're the girl》、《Wait and see》,还有些底特律摇滚,感觉都是重金属音乐,然后男主角说他觉得该听《You're the girl》,并且请那位收藏者帮忙留着,影片最后那位收藏者拿着碟在男女主角旁播放,音乐起影片结束,还有里面有两位女乐手演绎的曲子我不知道叫什么,很好听
心理未发掘到位,漏洞太多,无聊的蠢片。
构思还蛮有趣的,关于发作性睡眠和催眠的题材还有奇异梦境以及关于地下乐团的讨论都是我感兴趣的,可惜后面就又陷入传统套路。
很哥特,威廉马龙的片子很小众,片中妖怪的造型是他在恐怖大师重生中用的,女主角太靓
光线和镜头的把握很好,勾勒出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感觉,但剪辑把故事拼接的有些支离破碎而且节奏缓慢,比片中的催眠师还能催眠观众。结尾很美,男女主角演技欠佳。
最后让男女猪脚在一起了,那个人很讲信用的拿着那唱片来看他们....曲子在欢快 的60年代blues中结束(三颗半星儿)里面的道具不错氛围也好
比较一般的片子,剧情中的催眠有点没来由的厉害. 但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手法还表现的马马虎虎. 之前看过"cell",比这个更华丽一些吧..
没看懂是真的 但是Danny爱Laura 很感动
一些场景布置得很出色 闪光和血液的运用恰到好处
片头跳楼视觉个人很喜欢,整部电影氛围都蛮诡异,boss战那段设计很带感,结局有点催泪撒,不过好歹也算是HE
你不能每次杀人都他妈晕过去啊.......太lame了!不过音乐和某些死亡镜头表现相当令人印象深刻。故事线还属于一般。
。。。 摇晃的镜头,不断闪现的画面,旋转的眼睛。。 难得美国佬能拍成这样~ 阿我想说催眠是真的这么屌啊。。 最后的结局让人深思了。。。 其实那样一直在梦境中不是更好么。。?
场景枯燥故事扯淡。最后男女主角赤身裸体在水中好像实验品全无美感= =因为他们是在容器里。。。只有在海中才美。
怎么会有这么烂的电影
我覺得反派誇張得難以接受。
tick tick tick电影怎么还不完。。有点儿莫名其妙的电影
唯有梦境才能守护他们澄澈的爱。
哥特风格的cult片,但是还是说剧本差了点,说不通的桥段,狗血的结尾,命大的警察,借尸还魂以及无所不能的催眠师,让人想认真都难。
虽说有旧宅、睡美人(当然可以把迷恋睡美人的故事也看作是Necrophilia)、有邪恶的催眠师和食尸鬼的梦境、有机械木偶人、拉大提琴的古装女人、也有带着罪恶感玩俄罗斯轮盘的警探、有男女主角最终有缺憾地在一起,只是觉得若作为好电影不够到位,恐怖不够恐怖,歌特不够歌特,描述梦境也不如《细胞》
喜欢故事开头那女人跳楼那儿,好自然从容迅速的连贯动作。还有后头后面哥特机械古典大提琴小提琴演奏那儿,感觉像是《尽情游戏》和《梦之安魂曲》的结合。画面剪辑得也很梦境。
哥特恐怖小成本佳作!而且真的吓到我了!PS.女主角很像斯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