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一部当时比较多的被译为《天煞》,后来更多被直译为《独立日》的电影让我看的目瞪口呆,人类和外星人打的天昏地暗,很是撩人。而那段美国总统决战前的演讲,让我这个中国孩子听的热血沸腾,最近看的动画片《泰若星》则是对《独立日》的逆向思考,或者说反讽,从主体剧情,到一些桥段,都可以看到《独立日》的影子,只不过,这次,狰狞的侵略者变成了人类,他们妄图征服,更准确说是毁灭一个性情温和的外星文明,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这部动画我颇为喜欢,倒不是说它品质如何优良,而是它的一些认知和价值观跟我的想法很契合。
本片一大成功之处,在于对泰若星文明的构建,对于涉及大的文明交互性的电影,如何构造一个独特的,同时充满说服力的环境一直是这类电影的关键因素。《星球大战》的一大瑰丽之处,就是它成功营造了很多外星文明形态,同时将其交互的政治外交关系勾勒的很真实。而卡梅隆让万千拥趸翘首以盼的《天神下凡》,大家也无比关注他会献上如何的文明。泰若星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平和的形态,他们以一种以地球眼光看显得像来自于古代的交通工具、服饰、屋内陈设等,却形成上天入地的高雅感生活方式,同时还有带有宗教意识的群体仪式。而这一平静的生活,很快被一场人类的小规模试探式进攻打断,而人类进攻武器和失事飞船中飞行员的装束,也表现了当时人类的文明形态,它是机械的、冰冷的,同时显得高效的、强势的,这样的对比,多么像武装到牙齿的早期殖民者们,对当时“落后文明化”的恬静生活的异族的眼光。
本片有一点很得我心,就是让泰若星的人们呼吸顺畅,自如生活的环境,却让地球人会窒息而亡。记得当时读生物,在阐述外星存在生命可能性时,就反复以地球标准讨论,比如氧气,比如液态水,我当时就想,或许,外星生物需要的恰恰就是呼吸二氧化硫,啃冰块,而在本片中,看到确有此类畅想,难免心有共鸣。而正是泰若星的生存环境,引发了人类征服的方式就是,释放氧气,彻底改造泰若星环境,而历史上的征服者们,无不对“落后民族”试图进行着改造,他们本质是想把环境改造的让自己生活的跟舒适,却常常说些提升“落后文明”生活品质的大话,而这种改造常常破坏原住民的经济、文化,甚至如西班牙人带到美洲的天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存。而本片正是这种改造的极端化表现,殖民者从来不带无利益的仁慈,维护其利益永远是第一准则,他们对于被征服者充满了上帝视角,可以将其随便抓来实验,随便灭绝,甚至彻底毁灭。而随着本片泰若星人马拉跟着她救起的人类飞行员来到人类大型飞船找父亲的过程,也引出了人类一方的生活形态,有些类似《Wall-E》,这也是些无根之人,在太阳系人类的自相残杀中,地球毁灭,他们只能随着这一漂浮的文明去寻找新的居住地,但是与《Wall-E》不同,这个过程是残酷的,在《独立日》中,曾将外星侵略者比作蝗虫,来到一个地方,消耗尽资源,便又去另一个地方毁灭,而地球人中,以鹰派将军为代表势力正是这样的代表。飞船中的人类政治角力过程与现实没有什么不同,战争的发起也是常见轨迹,内部出现了危机(飞船氧气即将耗尽),鸽派拿不出可行性方案,然后鹰派煽动群众,同时夺取政权,接着以战争转移矛盾,他们以目标为导向,冷酷无情,却常常在危机时刻更容易被迷茫的人们拥戴,于是,一场毁灭性的侵略开始了,而这个过程还是地球政治惯有的过程,让人感觉绝望,同时也揭示出,对于掌权者常常振振有词的“危机”、“生存空间”、“背水一战”之类的言辞,我们应该抱有多么大的警惕!
或许是个人口味的缘故,我不喜欢本片的人道主义泛滥的结局,当然,我认同本片表现的温情,特别民间,那个飞行员与马拉的友谊。沟通的隔阂常常还是导致仇恨与战争的原因,飞行员被长期洗脑,初次见到马拉也充满了高傲和警惕,但是目睹了现实后,他的思想的转变也体现着民间交流的可贵。常常,在舆论狂呼的紧张之下,排除偏见,真诚的沟通,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真相,而这些微薄的沟通,常常汇聚起来就可能改变历史走向。本片以一种英雄主义的方式来扩大这种沟通可能带来的转机,当地球人的巨大的氧气制造机,以很像《独立日》中外星人航母飞船的姿态来到泰若星,而泰若星的人也以很像《独立日》中的地球人战斗机的姿态进行无力到眼看要绝望的反抗时,一种自杀式的牺牲出现了,只不过不同的是《独立日》中是一个平日废材的父亲,而《泰若星》中是飞行员自己反水摧毁了这台巨大的毁灭机器,他是一个被战争撕扯心智的典型案例,曾经被洗脑式教育,接着眼见真相,结交了来自对手阵营的朋友,眼见战场上,两方厮杀,他不知该站在哪边,最终精神失常,以一种自我毁灭来总结自己的痛苦,也将战争给人的痛苦渲染到最高潮。其实,当氧气制造机被摧毁后,导演本来可以顺势来个更具思考性的悲剧性结局,那就是让人类就此毁灭,让我们看到,如同《独立日》中那样被侵略会带来生存危机,我们需要团结,需要强健自己。同样的,强健自身后,贪婪的、无度的扩张和对外侵略,同样会给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导演留下了一个合家欢的结局,或许,也是想告诉大家,一切其实没那么复杂,恐惧和敌人常常是自己制造,乃至于朋友也成了敌人,换个角度吧,本来大家可以活的都挺爽,何必非玩零和游戏。
这是部充满幻想和反思的动画片,但是也充满了现实意义,比如对于中国人,在反思类似中日战争上,我还是我的观点,我们要看到曾经的伤痛,强健自身,但是也要看到日本侵略他国最后,带给自己的如核爆的后果。那些边高呼富国强兵,又叫嚣要报仇雪恨,把这炸平,把那血洗的人们,醒醒吧!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f5ce002424cebb21d50742dc.html
呵呵,适合小朋友看的,意义还是有的,共享不是满好吗,为什么要杀人灭口霸占别人的土地。最后很雷,一起生活了,这个空气变成了两者都能生存的了吗?嘎嘎~~
一部《独立日》反向电影,也可以解读为反战电影,我喜欢它,更多在于它和我的一些认知契合,结局太过善良,可能让人类灭绝更有反讽效果。
阿凡达的主题+变1、瓦力的场景元素+神秘村的乐园情结+天袭的人设+全面失控的技术支持~ |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还是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但是造型设计还略显稚嫩。
结局非常不喜欢,人类为什么没有灭亡?
这电影在主题,情节和人物有点模仿AVATAR,Wall-E,不过山寨的还可以,除了结尾台仓促提笔,需要改进。
什么时候你们才能用严肃的态度来创造科幻的世界?这种低劣的理论系统真的很让人觉得傻逼透了,还有那个造型,那叫什么玩意儿啊操。低劣至极的设定。好吧是我错了,我认真了,还算将就,3星。
美好的画面,很棒的想象力
都拿这部和阿凡达比..好吧,阿凡达我还没看过~但从人设上看来这部要纯净很多,让我想起纯净美好的游戏<<植物精灵>>,虽然是动画,还是容纳了很多科幻在内,尤其是地球人的历史,试图用一种简洁的风格来阐述一段漫长的演变,还是很成功的. 尤其是在主角牺牲的那一刻, 不输其他电影的感动.
片子很不错值得给5星,不知道还有一这么个电影啊,之前也没什么宣传啊,最后的结局很圆满也很感人,很可惜那位飞行员牺牲了!
这个息事宁人的结尾真的不能说服现在作为一个伪现实主义者的我,真的。
基本上就是一部动画版的阿凡达,但人设实在不讨喜,说教意味太浓,没有这种动画片应该给人的放松感觉。
无论哪种生物终究也是自私的,这样所谓的和平能持续多久呢,最终还是war的可能性比较大
按人类贪婪的本性(地球金星火星资源都耗尽了)泰若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然后泰若星人喊:把地球人赶出去!然后阿凡达就第九区了
和平太美好,结局太美好。相信后来人类和Terra星人一定还会为争夺地盘和资源进行大战的。。。
高中时候看的,如今最有印象的他们在天空飞翔的镜头!—— 2016.10.20:重温后才发现这片子和《阿凡达》有些许像,不过比起《阿凡达》强大的视觉效果、壮观火爆的动作场面和更严谨些的科幻设定,《泰若星球》还是显得有点小儿科,但整体而言还是足够娱乐小朋友的。P.S.:片头尾的配乐挺好听。★★★☆
令人深思,依照人类的本性,真的我们会真正的实现和平共处么?暂时的是为了未来的扩张,人类本性的一贯作风
不愧说是动画版阿凡达;地球人侵略和呼吸问题各种像;但比阿凡达还是弱了太多主要是时间太短进度太快没有特别动人的细节也谈不上趣味性什么发展都是意料之中包括最后的大团圆结局;其实演得最好的是机器狗;泰若人长得像龙骑士,又像是草菇和蝌蚪……
我总觉得“阿凡达”和这部电影很相像。
这部电影负担了过多的东西,最终不可避免的用力过度,否则这又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