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儿朵朵意外身亡,家庭随之破裂,悲痛欲绝的刑警队长张海峰开始浑噩度日,躲进人海,独自舔舐伤口,却怎么也无法挣脱自暴自弃的心理陷阱。出乎意料的是,报复者赵彬彬正不断逼近,因张海峰的前妻乔昕被赵彬彬绑架,在老同事们的帮助下,张海峰重新出山……
这便是爱奇艺悬疑剧场的第四部——《在劫难逃》。该剧的“核”在于:
其一,赵彬彬如此年轻,他和张海峰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会如此不依不饶?
其二,为了逃避女儿死亡的事实,选择了暴自弃的生活,张海峰还能重振旗鼓吗?
其三,张海峰的女儿当年是怎么死的,真的只是意外身亡?
这三个“暗扣”看起来都不算太难解,但又足够引人好奇:这么少的故事量,能否撑起12集的剧情?情节会不会因此变得拖沓、缓慢?显然,靠“设套—解套”的传统悬疑手段,根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令人震惊的是,在看完前三集《在劫难逃》之后,发现这部剧的节奏异常的爽快、利落,犹如美剧般水银泻地,12集一气呵成,再加上王千源、齐溪等演员的精彩表演,夸它一句“优秀”并不算过誉。
同样穿越,看你用在什么地方
在当下影视剧中,在不同时空之间“穿越”已是常见的桥段。而“穿越“真的只是一种低级的影视手法吗?真的只是“开玩笑”吗?对于“穿越”,不同观众的看法截然不同。
其实,在文学领域,穿越已存在了几千年,最早将穿越手法引入影视作品的阿兰·罗伯—葛里耶已做出榜样——在《去年在马里安巴》《欧洲快车》等片中,穿越是作为结构因素而存在的。亦即:在细节上,忠于常态时间线,但在因果设置上,则颠倒时序,以启发读者思考: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既有认识,是否正确?我们所理解的因果关系,真的存在吗?
阿兰·罗伯—葛里耶是“新小说派”的开山鼻祖,且是享誉全球的名导演,他的作品曾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阿兰·罗伯—葛里耶喜欢穿越,因为他在挑战“必然如此”“这就是真相”等世俗观念。我们姑且将这种手法称为结构性穿越手法,因为在他的影视作品中,穿越是结构性因素,而非叙事元素。
而对《在劫难逃》这样一个原创故事来说,它的创造性正在于,将这一手法引入到了类型影视剧中。
单独看《在劫难逃》中的一集,几乎看不出穿越的内容,但每次张海峰历尽艰辛,成功破案,赵彬彬束手就擒时,意外便会在结局处出现。随着灾难发生,一切努力清零——张海峰犹如正在经历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苦刑,一次次将巨石推向山顶,又一次次看它滑落。生命被无用功所缠绕,永难解脱。(有趣的是,《在劫难逃》英文名字就是《西西弗斯》)
于是,张海峰与赵彬彬穿越回故事原点,重新展开博弈。而每次新博弈,都会有新的信息产生,带领观众一步步接近真相,直到案情彻底破解。
用好穿越,有三大好处
在《在劫难逃》中,穿越并非一个可有可无的、炫耀性的因素,而是基础框架。如此设计,至少有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首先,全新的串联方式:悬疑连续剧的困境在于,“暗扣”总是一次性的,遇到新案,又要重新设置新“暗扣”,可每个新“暗扣”,都在挑战观众被挑逗起来的、更高的需求。其结果往往是:主人公不得不像机器人那样,一个接一个破新案,可观众的兴趣却越来越低。而《在劫难逃》利用穿越,将“一个接一个新破案”,转化成“一次次破旧案”,从而打开了一座全新的叙事宫殿。
其次,容易理解:这种不断Game Over,又不断重来,最终通关的叙事方式,与电子游戏的逻辑高度契合。对于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而言,这个叙事模式实在太亲切,因每天接触,已成他们理解生活的基本逻辑,根本不用解释。
其三,弥补了悬疑剧闭合叙事结构的短板:在重视“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文化氛围中,国产悬疑剧的结局往往是固定的,即:坏人必须失败,好人必须成功。中国观众对闭合式结局有相当高的期待,可观众喜欢悬疑,正在于它是不确定性,如果已有答案,观众何必再看?在过去,悬疑剧只能采取过程多变、结果固定的叙事策略,颇显斧凿痕迹。穿越结构恰好突破了这一困局,在《在劫难逃》前三集我们清楚看到,每一次穿越之后得到的结局都是变动的、开放式的,这样也会更吸引我们这些观众更专注于故事发展。毕竟,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悲剧。
在这样一个故事过剩的时代中,“讲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讲”,正确的叙事策略会使熟悉的故事陌生化,产生新的审美空间。
《在劫难逃》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恰好就在于它知道“如何讲”,能把一个似乎已被很多人用过的穿越手法,玩出了新高度。
节奏快才是王道
《在劫难逃》通过结构性穿越手法,很好地解决了“如何讲”问题,所产生的最直接的红利是:叙事节奏异常明快。
在我们的美学教育中,对叙事节奏缺乏足够重视,但对当代观众来说,叙事节奏可能意味着一切——真实感是通过叙事形成的,电视剧中的“事”都是虚构,“叙”才是重点。对于悬疑剧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悬疑剧讲的是两个故事:犯罪的故事和破案的故事。故事量天然大于普通故事,想把这两个故事都讲好,必须情节推着人走,而不能像文艺片那样,为了塑造“人”,不惜让情节慢下来。
换言之,只有快,悬疑剧才能给观众以真实感,才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非是编造的。
国产悬疑剧往往忽视节奏,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太重意象性,而非具象性。
所谓“意象性”,其实就是用外部环境来表达内心感受。比如:主角出现,必然风景如画;情节转向低潮时,必然电闪雷鸣……虽然很抒情,却因创作者太居高临下,自以为拥有燮理阴阳之能,反而使观众无法进入股市。
《在劫难逃》好看,在于具象性的力量——镜头中出现一把刀,这把刀在情节中就会发挥作用,而不只是搞搞气氛。在《在劫难逃》中,看不到烟波浩渺、仙风道骨,只有器物坚硬的表面。
在《在劫难逃》中,叙事呈现出加速趋势,即情节变化越来越快,这正是结构性穿越手法带来的优势——无需再介绍案情背景、人物,特别是每次穿越回来,张海峰的信息都会增加,他能预知案情的走向,他只需拆解新困境,以及解决根本之问:赵彬彬为何如此纠缠他。
穷尽一个个案的所有可能,比大杀四方、无案不破,在叙事上,实在从容太多,只需看过《在劫难逃》三集,必然会被它的节奏所打动,大呼过瘾。
这部剧站在了三位巨人肩上
在《在劫难逃》中,结构性穿越手法还产生了另外一个红利,就是给人物塑造带来更多空间。
一般来说,悬疑剧最易落入人设黑白分明的窠臼中,只能塑造“扁平人物”,很难呈现“圆形人物”。“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是著名作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概念,所谓“扁平人物”,指“某种单一色彩或特质”的人物,即漫画式人物,其优点是便于记忆,但更适合戏剧。至于“圆形人物”,则具有多面性、复杂性,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
在很长时期,人们认为类型影视剧只应塑造“扁平人物”,所以“扁平人物”又被称为“类型人物”。悬疑剧尤其如此,因它对叙事节奏要求太高,人物只是情节的一个因素,而不能相反。
然而,《在劫难逃》中的张海峰与赵彬彬都带有“圆形人物”的色彩:
张海峰屡战屡败,他不是英雄,他是被赵彬彬拉入案情的,他依然无法摆脱曾经的折磨,所以他与老同事间合作不默契,经常沉入自己的天地中。
赵彬彬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他衣着楚楚,相貌阳光,他并不老谋深算,甚至会被乔昕打晕,却能几次笑在最后。他所怀的怨恨如此之大,与他的经历、形象很难匹配。
然而,《在劫难逃》也给演员设置了巨大困难:毕竟不是人人能演好“圆形人物”的。好在,王千源与鹿晗的表现堪称精彩,尤其是鹿晗,一改习惯的表演风格。在《在劫难逃》中,观众将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鹿晗,一个让人敬重的、会演戏的鹿晗。
穿越人人会,但如何把穿越玩好,《在劫难逃》这个原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一个典范。这个典范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站在加缪、阿兰·罗伯—葛里耶、福斯特的肩膀上,厚积薄发而成。从一部悬疑剧中,品味出人文精神,这可能正是《在劫难逃》魅力所在。
前段时间,企鹅的网剧摩天大楼火热开播,天宝凭借自己的演技三天两头上了热搜,更甚至被影后国际章点名夸,让人匪夷所思。纵观全剧,虽说天宝的演技放在一众演技派里,并不显眼,但至少还算是合格,虽然常常让人觉得浮于表面,不够深刻,但也不至于太出戏。
但是到了这部在劫难逃,豆瓣评论区里,一水地夸,当然也少不了夸鹿晗演技的,虽然目前还没上热搜,但也能看到遍地夸鹿晗演技的。但是如果说天宝凭演技炸裂上热搜,我还能接受,虽然在看剧之前,可能觉得这是一个这辈子都看不到的奇迹,但是看了剧之后,还勉强可以接受,虽说不上炸裂,但对于天宝来说,也算是进步真的很大了。
可是鹿晗呢?这部剧开播一半,总共十二集的体量,目前已经六集了啊!鹿晗的表情特写,几乎很少看见!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戴着墨镜戴着帽子,头发很长,把脸都遮住一大半,哪里有演技发挥的空间?你们是从哪里看到了鹿晗的演技炸裂?是从他身体的剪影吗?连表情特写都不敢给,好意思说演技吗?我觉得他的表现,还没有多年前我是证人中惊艳!当然了,穿越火线没看,或许另一部里才真正是炸裂?
说回这部剧,不论评论区还是短评区,全都是一水的夸,我不禁觉得,可能我们看的根本不是同一部剧,这部剧从演技,到剧情,再到片头等细节,几乎每一处都很差好吗?那么多人真的能夸得出口?闭着眼夸的吗?
前面也说了,鹿晗的演技不过关也就算了,关键是我们的影帝啊!看了六集下来,全程一副没睡醒在梦游的感觉,我怀疑,拍摄的时候,导演是不是要求王千源不要表情,就丧着一张脸就行了,因为完全看不到他的演技在哪里!
至于吴越吧,也只能说是正常发挥,毕竟演技一贯的好,这部剧感觉好像也只是重复以前的角色,演技也只发挥了百分之八十,中规中矩,完全没有任何惊喜。而齐溪,也马马虎虎凑合。
几乎可以说是全员演技不在线!就这样,这部剧也好意思提什么演技?跟隔壁摩天大楼比一比,无悬念实力碾压!隔壁随便拉过来一个,演技都碾压这部剧所有人,当然了,天宝除外。
看到评论区前面的一篇,提什么新颖的时间循环设定,我都懵逼了!新颖的……时间循环设定?确定吗?真的新颖吗?93年就有土拨鼠之日了,98年就有罗拉快跑了……我们到了2020年,将近三十年以后拿过来,说是新颖?这是对国产影视行业的侮辱吧?再不提国外的,我们国内大幂幂17年的逆时营救呢?我最爱的徐克导演95年的花月佳期呢?更别提还有其他我暂时没想到的,更早的多的同样设定的影视作品了。
大家都说,把这种结构玩出了新颖感,可是新颖在哪儿了?人家忌日快乐是一层层剥开,查出自己的死亡真相;人家忽然七日,是一次次死亡,发现要珍惜身边的人,这部呢?目前我还没看到有任何创新的地方,反而看到了一大堆模仿!
连片头镜像的四屏同开,都和摩天大楼如出一辙!同样的还有,一个演技重灾区选手,天宝和鹿晗,被安插在一种演技派中。朵朵看到赵彬彬推人下山,这不就是隐秘的角落的剧情吗?更别提最重要的设定,时间循环,已经被模仿到烂大街了……套路般的时间循环,套路般地回到以前发现事情真相,套路般的失去女儿就颓废……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影视形象的重复叠加!这叫新颖?这叫好看?我拜托你们去看看365:逆转命运的1年好吗?、
乔欣扮演的那个花店少女,唐探里有,365里有,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角色!这部剧几乎可以说是一大锅乱炖了!什么都似曾相识,什么都能找到熟悉的影子,熟悉的时间循环,熟悉的穿越办案,熟悉的失去女儿颓废刑警再次破案,熟悉的花店少女……这也叫原创……
本来看到第一集那个五指山钟表店,我还满怀期待呢,这也太妙了吧,五指山钟表店哎,表示谁都逃不出时间这座五指山,所有人都像西西弗斯一样,徒劳地奔波着,到最后不过还是一场空。还有花店那个三复仇女神的油画,是不是暗示有三个复仇的人?赵彬彬?孙晓萌?和刘雨奇?但是接下来一直刷完前六集,真的很失望。
这样的剧,你们叫惊喜?叫好剧?那我觉得失踪人口的前六集,比这部剧简直好好几倍了!失踪人口开头两集惊艳,到卢敏那一集,再次惊爆!越往后看越牛,直到最后一集,彻底崩塌,但也只是因为结局是没有结局!这一部呢?平心而论,连失踪人口的一半都比不上!
演技也全员拉垮,我从来不敢相信有一天,影帝王千源会让我出戏!这是被鹿晗全员带沟里去了吗?
还有无处不在的广告,剧都还没做好呢,广告倒是接的溜,劣品铺子、三六感冒灵、宾果消消哭……无处不在,硬得不能再硬了!
别尬吹了,真的别尬吹了,不管是鹿晗的演技,还是这部剧的质量,真的都不行,一水的五星,真的很吓人好吗?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的微笑娃娃,太瘆人了,就不能说实话吗?这么烂的剧,真的好意思夸出口?流量啊流量,真的怕了!
敢不敢超前点播见真章?这部剧为什么不敢超前点播,一口气放出来?我估计也和失踪人口一样,会彻底大烂尾,爱奇艺也不敢超前点播,因为一一口气放出来,所有人都会被恶心到,瞬间就没人看了。而摩天大楼为什么有足够的底气,可以超前点播,我相信也是鹅厂对剧集本身质量的自信!
我期待后续剧情让我打脸,但我觉得这种希望很渺茫,毕竟目前为止,不光剧情,演员演技,还有剧作的整体质感,都让我觉得这部剧很差。本来还想凑合给个三星呢,鉴于目前评分超出我心中预期的评分太多,一星拉平均。
我其实是因为鹿晗粉丝+木鱼+小片片说大片三者强推才硬生生看完的。
结局来个这个,真的像是吃了坨💩
一开始看到第五集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因为剧情推进的很不合理,即使看到第三集我还不太明白几个主人公的逻辑关系。觉得这个剧情的水平不值得那么多up强推。 但由于木鱼和片片两个up那么强力推荐,我一直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直到看了结局才觉得可能是这俩up出了问题。
看看最后影视up们对这个片子的评价是什么吧。结局都这样了应该圆不了了。硬圆的不是怕被粉丝喷就是拿了钱8。
接下来说一下剧情的几个重大的问题
第一,张海峰第一次复活后,天台和赵彬彬飙对手戏的那场戏里,付吉亮被赵海峰从天台上推下去刚刚好落在气垫上。excuse me?赵彬彬为了确保张海峰没有警察跟踪没有市交通要道上安装(破解)摄像头,怎么可能忘了在和平大厦楼下可以说最危险的地方安装(破解)摄像头?
第二,张海峰二次复活后,朵朵看到UFO(有人说是无人机)后,不停乔欣的叮嘱追飞碟。而且追着追着,没有其他人推,自己竟然能掉下山崖。这里就是对剧情的强行推进,和丧尸片尸潮来了,主角团藏起来,可孩子非要哭一声把丧失都招过来一样。都是极为低级的剧情推进手段。
第三,赵彬彬前后性格反差太大。2017年的赵彬彬是一个“隐忍,克制,但又心怀善念的杀手”,而2019年的赵彬彬则是一个“张扬,不择手段的冷血变态杀人魔”但剧情对于赵彬彬性格变化的部分没有给到丝毫伏笔。第十集刘雨奇对赵彬彬说出的那句:“如果我换成你,做了同样的事,他爱的还是我。”我一度以为赵彬彬和刘雨奇在重生之后进行了魂穿,或者说2019年那个疯狂的赵彬彬身体里住着的其实是刘雨奇的灵魂。
其实我觉得编剧在剧情后半部分把赵彬彬刻意的美化,就是为了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更立体。可惜用力过猛,忘记塑造赵彬彬身为“杀人者”冷血的一面。
最后想说最烂的就是结局,我想说编剧只要能给个自圆其说的结局,把前面挖的坑填一半,基本的逻辑只要能顺下来,评分不会低,因为这个题材在国内太少见了。
当然,这个还得另起一行吐槽
首先,这个“记忆实验”的结局一定是编剧挖的坑太多填补不上才写出来的。而绝不像网传的“为了过审”,因为前面埋的疑似是伏笔的地方在后续剧情都没有找到能够对应的点
(为过审而删减剧情的典型是同栏目下的《非常目击》,其中剧情前半段埋的伏笔,在剧情后半段大多都有呼应。但整体剧情混乱,剧情推进一半会冒出来一个前面没有提过的设定,有兴趣可以对比看一下)
其次,看到最后记忆实验部分我就像是吃了💩一样。虽然“记忆实验”的结局可以解决一切剧情的bug(遇事不决,量子力学hhh),但也让故事丧失了最大的卖点——悬疑。这部片子可以说就是一个包裹着悬疑外衣的科幻片。如果导演把“记忆实验”的设定放在开头就告诉观众,并用这个设定讲好一个宿命论的故事,口碑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
悬疑类影视作品的主要受众,一定是所有类型影视作品的受众中对剧情的细节,严谨性,逻辑性最为挑剔的一群人。既然演员和剧组选了这样一个类型的片子,就要做好一旦拍的不好,就会被喷的很惨的准备,连控评都不管用。
最后问一个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第九集中乔欣和多多到底是谁杀的?”
就剧情的合理性来说一定是赵彬彬杀的,因为如果是刘雨奇杀的,那么只要刘雨奇把这件事说出来,孙晓萌就可以理解刘雨奇。也不会手刃亲夫了。
可赵彬彬并没作案时间,照剧情交代,朵朵与乔欣死亡时,正是赵彬彬做手术的时间。
所以只能归结成孙晓萌杀了乔欣和朵朵,但这又和孙晓萌的人设不符(她是怎么弄来挖掘机和高科技远程操控的ipad呢)
合理探讨,不说演技,只聊剧情。
顺便劝劝某家粉丝,我对鹿晗的好感度不错,人帅,综艺感不错,唱跳也好。但我在播出了6集的时候,提出来剧情有问题,却被按头成黑粉,心里挺不舒服的。我们很多人不喜欢的不是鹿晗,而是你们这些无脑吹的粉丝。
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又上一部新悬疑剧《在劫难逃》,选在9月2日,即传统的“鬼节”开播,仅一天就在豆瓣获得3000多个短评、100多篇剧评、600个小组讨论话题,虽然才播出四集,无法预估后期口碑和评分,不过这热度,话题度肯定是够的。
随手翻了几篇长短剧评,发现呈两极化的:爱的夸上天,讨厌的看谁都像水军……
本剧用演技派王千源搭配流量鹿晗,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组合,不只是人设与演员固有形象的反转度,关键是,如果有人替实力派王千源搭流量明星惋惜,就会有人跳出来为爱豆鹿晗疯狂安利,仔细想想,其实两组人又有共同之处。我们都在自己的傲慢中,选择不听不看,只相信固有印象,对另一族群抱有执着的偏见。哪怕,实力戏骨跟你印象中的他已经完全不同了,爱豆也不再需要靠脸吃饭。
我不想剧透太多,也不想挨个去找剧中埋的暗线,毕竟这才是悬疑剧最好玩的地方。如果看一部悬疑剧,一开始就剧透给我,你要留意留意哪些细节,哪个哪个人后来怎样,这种感觉就是街上买一杯甘蔗汁,虽然省事,但是我更倾向于自己啃的乐趣,哪怕会咬到虫眼,会味道很怪。
看到很多人写剧评,提到月亮杀,提到穿越手法的叙事结构,又提到主角好像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传说,或者用0.5倍速发现剧中犄角旮旯出现一幅画,原来也大有来历,是来自希腊神话的什么复仇三女神,叫欧墨尼得斯……
作为一个上了一天班,只想躺在沙发上刷部剧轻松一下的社畜而言,这些都离我们太远了。很多人可能狼人杀都没时间玩,根本不清楚什么太阳月亮星星杀;也分不清西西弗斯和茜茜公主的区别;更没有时间去啃大部头的希腊神话,因为明天还要早起搬砖;能够1.5倍速看的剧都是好剧了,还0.5倍速……
如果真想安利,不用扯太多,就简单粗暴说,这是不是一个好故事?就跟向你父母介绍女朋友一样,别东扯西扯她贤惠聪明上进温柔,简单粗暴说一句,我爱她,非她不娶,就完了。
《在劫难逃》对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第一,是个好故事,悬疑够,看起来有意思,不是一味炫技,看完还能留点什么;
第二,看起来不费劲,一集30分钟,总共12集,追起来没压力,不会逼死强迫症,也不耽误早起搬砖。
我最喜欢这剧的一点是,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关于“如果可以回到从前”,回到我们人生最关键的一刻,去改变最遗憾甚至是最痛苦的那件事,你会怎么做?
我有过这样的一个阶段,有几年沉迷于一段毫无结果没有出路的感情,那时候就想,假如可以回到过去,我可以做的更好,我不要无理取闹,不要作,我要在还有机会的时候,认真跟他说,我爱他。我要跟他去游乐场,要在月光下深吻,要感动的时候用力抱他而不是躲避大笑,去改写那关键一天的所有行程,或许,我们不会这样。或者,直接回到刚认识的那天,我没有笑,他也没有伸出手,就这样擦肩而过,变成不会痛苦、没有遗憾,不会多年以后的深夜,还想着那些未完成的心愿,在微信里永远头像模糊的人,哭成一个傻逼。
早睡早起,活到99,它不香吗?
而有些人,有些事可能就是注定的《在劫难逃》,如同家破人亡的警察,每一次穿越回去,用尽全力,看似避开所有的危险因素,但总有意想不到的坑在前面等着他,最后还是宿命般的悲剧收场。剧中这个傻瓜一次次地做着无用功,但是,当他站在台上,不再羞于表达,他大声背诵着死去好友的警号,说很想他们,说会保护好现在的战友;他回家紧紧抱住“死后重生”的女儿,他不再缺席她的成长,不管多忙,都要下厨做两碗牛河给妻女,他开始主动询问妻子,“你有没有事”;这是一个关于执着的故事,也是关于如果可以补偿和遗憾的故事。
而剧中死追着他不放的变态杀人犯又何尝不是一种执着。警察是明面上的因爱而执着,站在反面的杀人犯,他执着杀戮的驱动力是什么?是恨吗?那恨的前身又是什么?
这要在未来短短8集,4小时的时长中一一填坑,期待“一千头鹿”的表现,希望不要烂尾。
高开低走的年度大戏
第11集:结尾说孙晓萌的父亲孙晨陷入时间轮回无法自拔,我一看,诶呦喂有内味儿了,激动的搓搓手,广电总局放手就给我一个耳光🤬
结果,第12集:结尾画风一转,说这是记忆实验??wtf?你就给我看这个?一会说陷入时间轮回但急死你也不解释,一会就啪啪打自己的脸,说这是记忆实验?!
大结局:男主回到自己的记忆里,2004年,先安抚了女主,同时收养了男主。请问这有什么意义?自己的记忆咋改变有什么意义?只要他回去现实,一样悲剧都发生了。难不成这是意淫治ptsd大法?
昨晚上朋友圈里有四个人在刷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在劫难逃》太刺激了,迷雾剧场稳了。”
我也赶紧熬夜看了前四集,没有出乎我的意料。
和很多人一样,我关注《在劫难逃》是在《隐秘的角落》正在热播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隐秘》的浩大声势,同为迷雾剧场出品自然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是这部剧的阵容真的让我有点好奇。
来来来,用四个字形容一下你看到这张剧照时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太刺激了。
如果这是王千源和廖凡面对面站着,我大概就能琢磨出来对手戏的样子。但现在你把王千源和鹿晗放在一起,一个是演技早就已经被证明的戏骨,另一个是舆论风口浪尖上的顶流,我是真不知道该往哪琢磨。
这种搭配,技术上来说属于赌博,操作不当就成了关公战秦琼。这还不刺激?
看过四集之后,让我欣慰的是,王千源的表现自不必说,鹿晗演的赵彬彬是一个张东升般的阴狠角色,居然也是可圈可点。而且赵彬彬还不是张东升的翻版,他身上有一种懵懂无畏的少年感,居然也被鹿晗带出来了。
如果你知道我以前有多不屑于流量明星,就应该知道我此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演员是需要被调教的,恰当的外部环境,才能激发一个演员真正的潜力。
但是跟剧情的刺激相比,上面两位的搭配已经不算什么了。
怎么说呢?你看别的剧时候是“放心”的,因为不管怎么样,一旦主角确定了,尤其主角还是个警察的时候,那起码我不用担心他会死。最多经历了刀山火海,但他最后肯定是逃出生天,这没跑。
可到了《在劫难逃》这里,第一集结尾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赵彬彬竟然把张海峰(王千源饰)给一枪毙了!
张海峰,老警察,男一号,拜托!就这么毙了!
这种惊讶,持续到到第二集开头我才缓过神来,合着前面那段全都是张海峰做的梦,他在梦里预测到了赵彬彬即将实施的犯罪,并且醒来后跟着回忆去找,还真都对上了!
编剧一看就是老《死神来了》粉了,行,那咱就破案呗。
可剧情推进相当之快,没有太多耽搁,到第三集结尾赵彬彬就已经被抓着了,梦里被他杀的两个人也都让张海峰救了,一切看来都圆满了。
直到赵彬彬向张海峰问出那句:“你觉得我还能再杀你一次么?”的时候,事情不太对。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救护车炸了,张海峰又死了。
得,这下我没法放心看了。
还没有什么国产剧我看到第三集仍然摸不着头脑的。《在劫难逃》不仅跳脱了犯罪剧、或者说悬疑剧的一般套路,甚至连《死神来了》的套路都跳脱了。
张海峰死一次可以解释为做梦,心灵感应,死两次怎么解释?关键是,赵彬彬是怎么知道张海峰已经在梦里死过一次的?
“在劫难逃”这个名字起得好,不仅是张海峰在劫难逃,横竖都得死,而且观众也是在劫难逃,你开始看这个剧就得一直看下去,别妄图看个一两集就摸清底细。
这都是命。
看到第四集,似乎事情多少有点眉目了。
第四集非常关键,因为它出现了“时间”的概念。张海峰穿越回了2017年,也就是他女儿朵朵死之前。此时的他还是刚刚破获大案的功勋名将,手下口中的张队,女儿眼中的好爸爸,他有了一个重新观察过往人生的机会。
重要的是,他的过往人生中埋着赵彬彬案的线索。
中山广场有人闹事,他赶去处理。闹事的人拉着横幅抗议老板,而横幅上的名字“李澜”,正是赵彬彬杀的第一个人。朵朵上了雾灵山,也就是当年出意外的地方,同样地出了意外,却被一个男孩救了。那个男孩,正是赵彬彬。
剧情大概是要往平行宇宙那个方向去走了,张海峰一次次的醒来,其实是在不同时间线中穿梭,每一条时间线中都等着一个赵彬彬,在一点点给他答案。
但赵彬彬是怎么随着张海峰一起穿梭的,他怎么知道张海峰在哪条线上?赵彬彬究竟是不是杀害朵朵的凶手?他到底杀没杀过人?他和张海峰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他俩是同一个人?
大脑高速运转起来,这个剧看得我有点上头。
想必随着剧情推进,后面会有更多剧情分析和解释出来,我在这里只能做个抛砖引玉。
但不得不说,不论从阵容的选择、到剧情的铺设、到每集的节奏,《在劫难逃》都在试图“玩票大的”。
在观众口味越来越刁钻的今天,怎么让看过无数悬疑剧,心里有了无数套路模板的人们再次感受到刺激。这对于每个创作者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挑战。
而对于《在劫难逃》的创作者来说,这是必须要完成,而且能完成的任务。
另外再补充一点,我觉得齐溪在剧中的表现非常亮眼。
尤其第四集,张海峰穿越回2017年时,那时候的赵敏(齐溪饰)还是他手下一个快乐的女警察,笑得特别无畏。
而到了2019年,随着张海峰的颓废和退出,赵敏开始挑起了刑警队的大梁,她的脸上开始挂着忧伤和决绝,这在前三集能明显看出来。
这其实是关于赵敏这个人物的一个隐藏剧情,跟主线毫无关系,甚至跟故事本身都毫无关系。但这是这个人必将经历的转变。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齐溪敏锐地抓住了,没有通过台词,而是通过微表情。
这是一种相当高明的功力,之后有机会的话,我再单独展开来讲讲齐溪。
就说这么多,既然已经上了这艘在劫难逃的船,要做的,就是一直追下去了。
这都啥呀。
选角真敢,鹿晗的变态有点意思。连看四集,节奏把控也不错,俩男主已经死两次了,霓虹、魔幻山城,时空迷局,有质感有意思,希望圆的好。(完结更新:前后仿佛两部剧,崩得厉害,以为是时空刑侦题材,其实只是治愈系,白夜行2.0,暗夜的两个人总要有一个走在光里。)
开场王千源一点烟一抬头,我的脑袋嗡一下,这tm的就叫演技啊,绝了绝了
这营造的氛围,有点意思啊。
居然提前半小时上线了……原本看到鹿晗还有点担心,结果是我唐突了,和王千源真的有化学反应,真香...不需要倍速看了
一个奇怪的自首罪犯,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一声枪响,一切又回到一个破败的牛河店… ...在我看来,所有的时间循环都是另外一个恐怖现实,那就是你会被永远困在某一种困境里,无聊的生活,失望的人生,而绝望的是,你把这一天循环了一生。不过也不必过于悲伤,因为每个人都在劫难逃。
鹿哥真的很好啊,某些粉丝真的很…一星送给粉丝
鹿晗演技还是掉链子 不太🉑
演成这样都能过?抢时间还是没导演?演员都快使出吃奶的劲儿了,完全失真,看不下去
真的不想说啥,反正我是看不下去
乏善可陈。
今年好多悬疑戏啊,悬疑再加科幻时空交错的元素,看起来很吸引人
很一般
“迷雾剧场”就这样统治了今年夏天...《在劫难逃》的噱头更大,层层叠叠的时间循环陷阱,国内的犯罪剧集好像还是第一次讲述这样的故事。而且看到鹿晗演反派和王千源对戏竟然也很有化学反应,有赖于赵彬彬角色的特殊性既有理智又有疯狂,王千源负责“动”,而鹿晗就负责“静”,动静结合竟然很搭,赵彬彬的疯批眼神也挺吓人。期待后续更新!
鹿晗是接了秦昊的大恶人接力棒吗?张东升2.0?看这种人畜无害乖乖仔的脸演歹毒变态格外爽哈
和是不是鹿晗的粉丝无关,只是很想看看是不是一个艺人走到过巅峰之后会不会用作品来重新证明自己的实力。在上一步看过的穿越火线中,鹿晗其实就有点颠覆我对他的固有印象,没想到这一轮如此负面的形象会显得相对游刃有余。果然,在好的导演和对手的调教下,艺人的潜力会被无限放大……才看第一集,目前高分预定,值得一追
时间轮回,记忆重塑的设定很新颖,这类题材在国内其实还蛮少见的,不管好看与否,导演的创新和大胆设想就很值得鼓励!目前整体感觉还不错,剧情烧脑又会迷惑人,这种时间迷局,梦境追凶,在记忆中不断寻找真相源头的设定太带感了。ps. 王千源的演技真的好好!
节奏快,剧情紧凑,演员演技好,不错
西西弗斯式救赎与复仇,到底什么样的结局才是终点?张海峰到底能不能救回女儿?赵彬彬为什么要不停杀人啊?我的天啊我脑子不够用了…
说好评太多所以评一星二星的麻烦看看比例,再看看其他剧的一星二星比?说这话不觉得心虚吗?评剧就好好评价剧,你能讲出个剧情来吗?这剧怎么着也不可能一星二星。目前看这剧设定框架比较大因为看到八集还得观望,目测结局也不是真的结局。但是看到突然多吃这么多一星二星还大部分都隐藏评分,我就先打个四星观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