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志怪奇典、掌故遗闻,颇有意思。
如徐珂创作的《清稗类钞》,共九十三类,其中“棍骗类”专记骗局,如仙人跳、冒名顶替、采生折割。
大多骗局,都被沿用至今,如采生折割便类似今天的残疾乞丐。
其中有一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刚过三十、身高一米八的帅哥,承诺一位尼姑,只要自己事业有成,必将其明媒正娶,只是,现下手头吃紧,搞事业缺钱。
恰好,尼姑动了凡心,积蓄也不少,便倾囊助之。
帅哥资金到位,从此便将尼姑拉黑。
不同于《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名声在外的小说集,《清稗类钞》常人多有不知,羽士以情骗财、尼姑甘之如饴这一“杀猪盘”故事,本也就沉于野史烟云,但幸运的是,如今一部古装短剧集《山野异事》,却将这些故事声色俱蕴地呈现了出来。
《山野异事》是不思异团队新作,共13集,每集6至16分钟不等,恐怖、惊悚、科幻、喜剧等凡类皆出,唯形式统一,即“古装志异”。
“羽士骗尼”便是其第三集内容,题《思凡》,意“动了凡心”。
近年,短视频之迅猛发展有目共睹,从最初人人皆可入场,到如今“柳夜熙美妆捉妖”、“张同学290个分镜”等对创作门槛的技术性提升,使其正逐渐成为影视新领地。
短快勿平,要有风、有浪、有潜、有藏,这是短剧集的魔力所在。
从2017年《辞典》,到2019年《电台》《录像》,再到2021年《异常物种》,以及如今这部《山野异事》,不思异一直在一种“奇妙物语”的方向上,探索短剧集的品质极限。
这几年中,不思异的确拍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如2019年《电台》中便有一则《寻隐者不遇》:一名樵夫入山寻不世高人,再从山中出来,已是时空漫变、天地不同。
短短几分钟,道出“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之国风禅蕴,不得不说,这比那些动辄拿出数万年来谈情说爱的架空古偶剧更具风味。
虽则有味,不思异过往的拍摄中,却只此一集古装佳作,自不过瘾,对于不思异的粉丝而言,《山野异事》算是弥补了这一遗憾。
异事十三则,分题《夜路》《大胆》《思凡》《一诺》《荧惑》《报恩》《一念》《猜疑》《报仇》《狸奴》《妻约》《珠泪》《遇仙》,裁自《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清稗类钞》《搜神记》《唐国史补因话录》《醉茶志怪》《笑林广记》《聊斋志异》《河东记》等九部志怪之作。
暂且不提《山野异事》故事水准究竟如何,先谈谈这部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两点。
其一,剧本创作和影视规则之间的博弈。
现在流行一个词,“顶级拉扯”,我愿以此形容这种博弈。
显然,这十三个故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大量志怪故事的阅读、分析、判断、筛选中最终底定、拍摄。
这个过程依靠的,也许是一种模糊的标准,即故事吸引力和影视规则之间的平衡。
我读过剧集文学策划西门瘦肉部分原创小说,惊悚为核,猎奇为志,但那只是文字,一旦付诸影像,就不得不考虑相对严苛的创作规则,基于此,《山野异事》便呈现出一种诡异气质——它介于写实和超自然之间,说是志怪又不完全志怪。
剧名中“山”、“野”、“异”三字,于观众而言,应极尽诡异、神秘、野性之能事,然而《山野异事》未能全然放飞志异想象,而是最大程度将灵诡之事控制在一种健康的精神维度内。
如第1集《夜路》,虽有女鬼伏地探爪而出,亦有鬼母掌灯引路之情,但本质上,其故事介于灵异与非灵异之间(因女鬼乃伪装,鬼母或出自女鬼想象);
又如第12集《珠泪》,讲山中一女尸流出珍珠眼泪以救善心人之贫病,这该是绝对的灵异设定了,然而,故事对女尸遭遇及来历的不谈,使故事本身停留在“善恶终有报”的是非观层面,珠泪女尸便也只是一件“道具”,其灵异成分也就威胁不到故事的价值观了。
在此基础上,也能体会到编剧在尽力令故事更具冲击性。
如《思凡》一则。
原著写到尼姑相赠金银之后,久待帅哥然其不至就结束,但在《山野异事》中,增加了“尼姑苦等化为枯骨”和“帅哥与尼姑弟子私通”两个情节,一面增添志异之味,一面令故事更致曲折。
其二,即剧集在拍摄艺术上的用心。
规则限制之下,故事多少会有遗憾,于是,在拍摄上极尽心思,也是一种补偿。
《山野异事》的选景、服装、灯光、构图、音乐等,作为短剧集而言,几乎无可挑剔,做到了古色古香又气氛异极,甚至可以从影像色调上,感知到故事本身欲传达给观众的温度。
最典型的一集,《大胆》。
一富家公子买房,此人胆足,饶是鬼屋亦照买不误,镜头框出大宅外墙,繁树掩映之中,日光洒然,翘檐飞角之外,蓝天隐现,本是日暖天清时节,但《山野异事》偏在此处酌用阴冷之色,使这大宅莫名渗出鬼气。
第10集《狸奴》更甚,6分钟内,画面由黑白变为淡彩,色调由低冷渐于暖温,因应的,正是主角以为见鬼,再到遇见狸猫而抚之慰之的心境。
基于以上两点,再来看《山野异事》这部剧,就能明白,它在古装剧耽于“仙侠师徒恋”、“探案悬疑”等固有类型的如今,代表一种可贵的探索性。
如第5集的“古装科幻”。
古装科幻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新鲜,远至春秋战国便有对火星的想象,今则有钱莉芳《天意》、张草《明日灭亡》等,都是古装科幻小说,甚至,网文也在兴起科幻修仙流派,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影视涉足于此。
《荧惑》一集,正是基于“荧惑守心、世有战乱”的古人观念拍摄的故事。
荧惑即火星,取火星荧荧似火、迷惑不定之意,古人认为,火星侵入星宿,便有战乱发生,《山野异事》中,一名少女为避战火,逃入深山,遇见火星来的小孩,并央求小孩带自己离开地球,去火星生活。
此集结尾场面殊为奇异:只见火星的巨大球体前所未见地逼近地球,映得山中草木似枯又燃。
这一故事,虽选自东晋干宝《搜神记》,却同公元前就根植于古人观念中的“荧惑近、战乱起”如出一辙,也算一种奇想文化的传承了。
正是这种创作过程中的冥冥贴合,才使得探索更具意义。
《山野异事》只有13集,内容却涉及亲情、爱情、友情、婚姻、承诺、猜忌等多个层面,观感而言杂于惊悚、喜剧、温情等几多滋味,最后一集《遇仙》更探寻了生命意义这样的话题,所以堪称真正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身为不思异老粉,我知道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在短剧集领域深耕细作、拓宽边界,至于下一次会带来怎样的题材与作品,就拭目以待吧!
追够了几十集的墨迹大制作,讲真还是这种小短剧适合我。
改编志怪小说的想法不错,志怪小说历史称得上是源远流长了,改编的剧也是我打小就看过的,只不过那时候不懂情爱只看个皮毛,现在再看,发现它是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老祖宗的话放到今日也依然经受得起推敲。
说来古文也是奇妙,开篇短短数字就交代了大致内容,很有古代说书的风趣,接下来娓娓道来故事的情节。《报恩》可以说是目前看下来最短的了,但是令人印象挺深。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这道理在古代的侠义里比比皆是,片子里的“斗米恩,升米仇”更像是现实。。。像资助很多学生上学的丛飞、孙俪等,也没少被忘恩负义寒了心。短短小片,把人物刻画的很到位,刚开始对恩人受难的痛苦和无能为力的愤怒感,在妻子对张某内心的步步紧逼下激发了内心最阴暗邪恶的一面,面部表情的狠戾、那种下定决心太反转了,大雨更增强了这种氛围感,声光可以加鸡腿咯。手起刀落才是常态,再次反转的是,夫妻最后都没有好结果。坏人终将受到惩罚,这才大快人心,可见宣扬正能量才是这剧的主题吧。
《思凡》和《猜疑》都是讲男女情爱的,两者还是略有不同。思凡里,女住持从开始的梦环节就在铺垫剧情了,贪恋凡尘的念想在后续的套中套很快沦陷了,自己还觉得是机会机缘巧合呢,也是挺可悲的一个角色。导演在刻画女主的心理状态花了很多心思,恐惧渴望的矛盾感交杂,最后完全放弃作为住持的立场和信念赌上一切,被发现马上收书正襟危坐、初见男子的少女初心萌动、后来全部交付的真诚与期待刻画的淋漓尽致,保有天真幻想一直在等对方回来接她,也算得上是痴情女子了。就挺让人叹息的,他路过,却误了她的一生。可能比起寺庙的心无旁骛和枯燥,这种等待让她在孤寂生活中坚持下去的勇气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自己认为值得就行了。
再说这《猜疑》就更令人唏嘘了。狐妖和书生的搭配,古往今来也是拍了不少,但是和前者又是不一样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实在令人唏嘘。狐妖在传统志怪小说里要么是痴情角色要么是狠戾魅惑,一开始从“又一个臭男人”就看得出女子被骗很多次,从想对男子下手到后面卸下防备,书生的真诚让狐妖感动,情绪转换得很到位,日久生情两人相处的瞬间也很温情,来了,反转又来了,前面狐妖说过有办法能医治书生,偏在这一天书生误信奸人,狐妖到底还是错付了,如果不曾有爱还不会那么伤心,男人果然都是大猪蹄子!!!最后书生自缢随去,不知是愧疚还是真爱呢?
目前看下来每集都经得起推敲,一看看情节,再看看门道,三看看内涵。希望这样的剧可以一直坚持拍下去,原著改的合情合理,比起口水娱乐片,耐人寻味的好片更显难能可贵。
中式奇幻来源于古代志怪,奇闻异事源远流长。我们看过的志怪,总是与人相关,可怖中富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每一个志怪故事都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趣味和瑰丽想象。小时候看的是妖魔鬼怪,大些时候看的是情窦初开,再大的时候看到的是悲悲戚戚。深山老林诗,缱绻人间事。最近看的《山野异事》击中我内心,是它展现出来的不再是情爱,而是符合国人千年来伦理道德的文化内涵,剧中的道理浅显易懂,又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印象较深的是两集,第一集的《夜路》,主打的“母爱”引起了我的共鸣。即便母亲故去,也一样换了个方式在守护自己的女儿,感人至深。女主迷路在森林中,那一道光打下来简直太绝了,直接照亮人心,母亲更像是我们的引路人。同样离家在外的我,很能感同身受出事不能在家人身边的那种焦灼。家人呢,就是双向奔赴无私的爱,要珍惜!
还有《思凡》,是目前看来篇幅最长也最让我回味的,看了几遍每次都发现藏了微妙的细节。大抵就是一位凡心未尽的女住持爱上负心汉为其倾其所有的故事,小情绪都拿捏得很到位。开头女住持看的书就是幻想自己变成书中的武则天,而后玉佩的出现、雨中来客与其幻想对应,凡心动分寸乱,满心念想到底是被辜负了。细思极恐的是,这一切都在下一任住持小尼姑的掌控之中,凭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就洞悉女主的小心思步步为营,比起情感本片感悟更多的是对权势的欲望,无论是小尼姑还是国王。而身在高处的住持也为自己对情感和王后位的贪念付出了代价,成为了一个等到枯槁的悲情角色令人叹息。
其实比起西方的生冷“奇幻”,中式的志怪更有温度,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情节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充满想象的魅力更符合我的审美,潜意识中附加的是我们对生活美好、人与自然生灵和谐相处的希冀,牵动着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比较令人惊喜的是,虽是短片,但是看得出剧组的用心,画面很有质感。通过志怪题材,来展现温情和道义。演员没有熟悉的面孔,演技略显青涩却也真挚,看得出是有对角色的揣摩在。
再者说,一诺只为践一约,无论生死。真的每篇都是小而精美,虽有点匆忙感觉有点意犹未尽便终了,但是也算难能更贵的诠释了主题!每个故事都非常值得玩味和深思,期待接下来的更新。
不思异新作品《山野异事》已经推出,我每天都在跟进,于今日完播。
作为单纯的古风志怪作品其独特性脱于如今爱情和仙侠剧的剧情风格结构。
专注于古代志怪奇闻异事,改编众多具有独特东方审美的故事,现在我来为这个月对于此剧的观感做出客观评价!
第一集:《夜路》(5/2.5)
很经典的温情故事,描述从古至今所有亲情和血脉都具有独特的力量能令人起死回生甚至回魂救人,感人至深。
就像不思异开山作《辞典1》的《车祸》那集一样,但《车祸》留下了无限的懊悔,而《夜路》留下了无限的感动和力量!
第二集:《大胆》(5/3)
不思异一改之前鬼的恐怖难捉摸的形象,转而畏惧书生正气于淡定从容之态而离开,颇有定伯捉鬼之智勇谋。
整体风趣幽默,书生几次不按套路出牌验证了身正不怕影子歪的通古道理,且三次斗勇的设计都恰到好处,所以能给予较高分。
第三集《思凡》(5/5)
看过原著的我对还原度表示高度肯定,这算古代奇闻中设计较复杂的故事,整体就是一盘人财两空的杀猪盘。
所以人啊,还是不能抱有太大对世俗的痴心与执念,特别是身为心无杂念看破红尘的住持却听信一块破牌子之言,最后活在执念和泡影中郁郁而终。
第四集《一诺》(5/3)
原文是某个被迫打工的古人利用棺材和假死回到家乡的智慧故事,到这里改编成2位因为承诺而相聚的鬼魂。
就像第一集一样,亲情可以令人死而复生乃至回魂显灵,自然友情也可以令2位因为一诺之故死而复生,表演真切,看的令人心疼乱世中亲人朋友相聚之难,友谊之真切而更感到唏嘘。
第五集《荧惑》(5/2.5)
荧惑在古代就是火球般的球体,女人为了不被乱世所害甚至愿意去众人皆惧的火球上,表明了乱世之恐怖以及身处此代却没有希望可言的绝望。
第六集《报恩》(5/4)
短短几个小场景,一个惊悚的故事已经展现,由好突变至坏的瞬间暴露了报恩者本意,背负的精神负担使其突然对恩人起了杀意,就像农夫与蛇般令人发指。
当然我更觉得像是一出东方的麦克白。
第七集《一念》(5/5)
一念之差,生死两道。
《报恩》也是一念之差,但《一念》更为可怕,男主人公因为没有沉迷其中而免于堕入畜牲道的经历更是细思极恐,不过因为原文流传较广于是令此短片的故事更加深刻。
东方瑰丽的异常美令人窒息之余还有一种别样的风味,改编的很好!
第八集《猜疑》(5/3)
很经典的因为爱恨猜疑而发生的故事,道行极深的狐狸最后因为参与人间之爱而失去了一切,表明古代人心难测,战争动荡摇摆不定的现实含义。
第九集《报仇》(5/3.5)
这可能就是古代的微型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吧哈哈,男人把不满发泄在对女人的性欲上结果被女人反其道而性之……
只有秋名山车神才能看懂和体会其乐趣的搞笑故事,结局睁眼应该是欲求不满罢🐶
第十集《狸奴》(5/2.5)
还是和第一集主题一样,母爱令其死后幻化为妖领人找到可怜的狐孩。
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时间是现在,恐怕找到的人要么虐狐狸直播赚钱要么吃狐狸肉还扒皮扯毛做大衣呢……
第十一集《妻约》(5/3.5)
因为被爱缠身而失去主观判断违背诺言的男人,结局的那一下似叩非叩再次制造了一个开放式结尾,符合不思异的作风。
古代的狐狸精(人和真妖)故事可能算志怪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十二集《珠泪》(5/4)
很经典的善报分明故事,一心向善者得到恩惠和馈赠,心术不正者则得到可怕的惩罚甚至成为山野之间的怪物和传说……
第十三集《遇仙》(5/4.5)
仙人向凡人请教,凡人无欲无求,清闲自在的心态和处世之道令仙人都不禁感叹。
古代可有此等处世之道,但如今工作压力和社会之变更都缩减了我们对于这种精神的向往和实现的可能性。
可悲,可叹,可赞,无可盼呀~
完/END
好了,点评做到这里,希望各位喜欢,本人所有点评都是客观角度,若有不喜,那你来打我呀~~(不正经评测😁)
第三集《思凡》太有现实意义了,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杀那什么盘啊……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某道观里的女住持,平时喜欢看些武则天、杨贵妃的小说话本之类,总幻想自己也能做个女皇、帝后。
某一天,道观来了几个行迹神秘的人借宿,开口就是出重金,引发了她的好奇心。
她趁夜间去这几个人借宿的房门外偷听,还听到了惊人的对话,更让她怀疑这些人的身份。
于是她等到他们外出的机会,溜进房里,翻出了一封信,果然印证了她的怀疑:这群人来自异国,要阴谋攻打一座岛。
刚看完信,就有人回来了,表示你看到了我们的军事计划,不能让你活着。
但这个人看了看她,忽然又说,他是扶桑国王,出行前国师卜卦,说他这一趟出门能捡个老婆回家,按照国师的描述,他未来的王后跟住持长得差不多。
说来也巧,这伙人来之前,道观里动工修缮,从地里挖出一块牌子,大概意思就是有人会来到道观,改变住持的命运。
住持就心动了,也相信了自己是这位“扶桑国王”的“命定之人”,两个人就此发生了不可描述之事(别问我具体是啥事,这段剧里跳过去了,没播)。
贤者时间,“扶桑国王”开始叹气,说他们要打的岛离他们国家太远,粮草供不上,愁得很。
住持说这有什么难的,我有钱啊!“上代住持比较会理财,攒了很多钱,观里反正也用不掉,你要多少我借给你就好了,你打完仗赶紧回来。”
然后她就真的给了这个人一笔巨款。
然后这个人真的把钱拿走了。
然后这个人说岛打下来了,我去处理一下,回来娶你当王后,你等我。
然后他当然就没再回来了……
住持在盼望和苦候中,终于故去,化作白骨,她的女徒弟做了新住持,真相才揭开——这其实是女徒弟伙同外人做的一个局。
那帮人是她勾结的,那块“泄露天机”的牌子是她埋的,目的就是骗师父的钱,夺师父的位子。
抛开设定不谈,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很常见的情感骗局吗!
先拿爱情的幌子唬住你,说些“命中注定”、“一见倾心”的甜言蜜语,等你全盘相信了、全心爱慕了,就假装经济困难,或者“借我周转、等赚了大钱风风光光娶你”,从你手里骗财(有的顺便也骗色)。
目的达到了,就先用“一定不会辜负你”、“一定会给你回报”的说辞稳住你,最后找到机会,迅速脱身。
剩下你一个,人财两空。
更要命的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骗术,偏偏总是能成功。
毕竟,在世间不遗余力的“洗脑”下,女性多多少少都对爱情有过于美好的幻想,一旦动了情,便不容易走出来,哪怕旁观者一眼假的东西,还是会有人当作宝贝。
从这个角度看,《思凡》这个故事真的非常值得女孩子刻烟吸肺,就应该当作当代人的感情教材来宣传。
至少可以警示女生们,第一不要做什么一夜富贵的春秋大梦,万事都是有成本和付出的。
第二就是不要轻信男人的鬼话。
就像“女性必读篇目”,《诗经》里的那首《卫风·氓》一样,虽然肯定不是人人都想骗你,但男性所谓的“爱情”,从古至今都是一种虚无缥缈且朝不保夕的东西。
爱你时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不爱你时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过于轻信爱情会导致什么后果,从古到今,都说得很清楚了是不是。
《思凡》这个故事改编自《清稗类钞·棍骗类》中的《羽士以国母骗尼》,相比原版的直白和讽刺意味,剧改动后含蓄了一些,对白不多,但情感上工夫下得很足,给人的感触也更深。
整个《山野异事》都是类似的短小故事,短的六七分钟一集,长的也就十来分钟,“不思异”团队的最新作品,有的直接改编自古代的话本、小说,有的是从志异故事中获取的灵感。
虽然是“古风恐怖”主题,但并不吓人。虽然看得出来成本不高,但质感、风格都还挺精致。
有一些是轻松有趣向的,比如买了个闹鬼的凶宅、最后靠胆子大把鬼都气跑的《大胆》,“新婚之夜我被娘子捆在床上”的《报仇》,还有“救命啊我被流浪猫碰瓷了”的《狸奴》。
有一些是发人深思向的,比如上面提到的《思凡》,看得人目瞪口呆的《报恩》。
唯一的缺憾可能是,实在是太低调了,要不是朋友拉我入坑,我都不知道还出了这么个短小精悍的古风单元剧。
就现在的国产剧市场,能做出来实属不易,埋没了就太可惜了。
很短只有13集,追到完结了。嗯,这是我为数不多看到意犹未尽又嫌篇幅太短的剧了。 想了想,志怪文学应该是我在小时候比较流行,多以情爱为主,《倩女幽魂》《聊斋志异》《新白娘子传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贯穿了我的整个青少年,人妖鬼神真是古人充满想象力的智慧结晶了。后来大抵是宫廷剧和偶像剧的出现,再加上各种审查,志怪题材的地位便被篡夺了,大古装也从二十多集翻了两倍不止,更有甚者七八十集,虽也好看,但追起来是真的好累。《山野异事》,完全摒弃了现在占据主流市场的商业化剧种,篇幅短而精,且内涵在,可以说是影视界的一股清流,这种剧我反而希望能拍个七八十集别停。 《山野》选材均来自古书的改编,如《笑林广记》《清稗类钞》等等,在保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再提炼创新,开篇的寥寥数语就道尽一个故事的精髓,着实令人讶异于文言文的巧妙精辟。 千万不要被剧情开始紧张恐怖的氛围声所迷惑,十三集下来你会发现这是调动你大脑思考的“引擎”,温情与哲理才是剧方要传达的。 小小剧透一下! 《夜路》和《狸奴》旨在亲情,表达母爱的伟大。《夜路》篇章中,女主不顾危险奔赴故土只为见母亲最后一面,迷途中却见到母亲在林中为她提灯指路,一路保驾护航;《狸奴》篇章中,母猫担心幼崽无人照料,魂化女妖寻到可以收养小猫的善心人,心愿已了悄悄离去。人与兽,虽非同类,但是母爱感人至深这件事上众生平等。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我们,亦该深刻反思如何与动物自然和谐的相处。 《一诺》和《报恩》旨在友情,讲的是道义。讽刺的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做法。《一诺》篇章中,将军即便身死也要履行和书生的约定,雇棺相会。《报恩》篇章中,用此标题也是耐人寻味了。中国古代版的《农夫与蛇》,救命之恩,当杀之。这是什么道理?恩将仇报放到如今也是该唾弃的,交友不慎代价可怕,警醒大家眼睛要擦擦亮。 《思凡》《猜疑》《妻约》旨在爱情,遗憾的是黑暗的一面。一句话总结:大猪蹄子不可信,千年道行也认栽。姑娘们动心需慎重啊! 《珠泪》《报仇》《一念》《遇仙》等其他剧集也涵盖对人性的拷问,无不引人遐思!贪嗔痴慢疑,恨爱恶欲七罪八苦,短短十三集均有涉及,比起其他系列可谓是精神升华,剧方野心大大的有。看来不思异是在布局,下一季犹可期! 客观说说不尽如人意的,演员的演技略有青涩还需打磨。再有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上一集里还是个苦大仇深的囚犯,下一集就变成搞笑老道,重复使用演员未免会让观众感到跳戏。 但总归来说,还是好的。用心做出来的东西,总会更让人喜欢。对于小众剧来说,剧方是迎难而上。短小的甚至还匹敌不了某些广告,这让商业如何插针?对于我们这些观众来说,恰恰就是福音了。好过被当下无脑剧荼毒,不如好好学学我们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吧。惊奇的是《山野》低调到搜不到信息,我这小小好评,算是一点点的鼓励,希望能够继续出新。有缘,我们下季再会!下季,不思异如果能看到你懂我意思吧!
短小有余,精悍不足,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没几个,很失望。
不得不说快手小短剧还挺好看 至少比注水几十集那种好很多
不思异是彻底放弃编剧了?一个比一个难看!再好的古韵文化也要好看的故事包装啊,华而不实1氛围是真美,摄影画面简直国产古装大片质感,就是这故事……有故事吗2人把鬼吓跑,没意思3不过是美人遇人不淑的杀猪盘,后面怎么就变白骨怎么尼姑就变主持了,起码得好多年以后吧……拍十六分钟,就这?4送棺归乡,死而复生……无聊5拍着拍着又成外星人了,故事一样无趣6???人心险恶7怪物造型很棒故事拉垮8故事没什么新意也没什么转折,但拍出了聊斋般痴男怨女的人生,还不错9以欲制欲,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无语10拯救生灵有些悲悯,凑合11后面几个有点聊斋的意思,这个拍的好可以拍成画皮,可惜结局12本季最喜欢,有以前看聊斋贪心不足的感触13探讨佛理人生不顾叙事,很不可剧本都是这的话不思异完了
故事太短了
今天更新了三集,一口气把三集都看完了,符合心中志怪剧的预期。尤其是第三个故事,思凡。女主角的表演,尤其是眉梢之间的小表情,很有意思。
画面真的太美了
配乐灯光服饰全都好过剧本,旁白也多余,只有EP03《思凡》还行。
这才是我心目中古装剧该有的样子。
三星半,我觉得有古代志异故事的底子,甚至要比最初的几个系列好看了。
中国历史上的恐怖、惊悚、悬疑题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短平快方式拍摄短篇集电视剧,十分合适。古代的杀猪盘故事、狐妖书生传奇,真真假假,难以辨别,也充分凝结了古人的智慧。放在2021,都是推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好素材
能拍这个的真的太酷了
7分。泡面番。画面质感很好,一查,导演是摄影系出身,怪不得呢。
《虫师》风格。蛮好的。
说不上精彩,但现在能找到个不搞太多滤镜+不天天恋爱+猜不到全盘剧情的古装剧,不容易了,我还挺爱看这种一个个志怪故事,聊斋志异啊这种
比那些个穿着古装的妖艳贱货强,东方式的留白,最喜欢最后一集《遇仙》
boring
没必要跟他们以前的比,类型都不一样,这一季明显是换了风格路线
超低成本 不错了
《醉茶志怪》,《聊斋志异》,《子不语》,怪力乱神,古装奇幻迷你剧。大胆书生吓退仨鸭怪古代女住持思凡被杀猪盘《清稗类钞》赶考苏生艳遇白衣狐妖,道士骗内丹庄生观弈一梦理智戒色
志怪奇谈,古韵悠长。摄影打光在短剧里是第一流,《思凡》、《报恩》、《遇仙》尤佳。有点不足的是配音不算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