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陈旧的名字。那个名字很长。为了念完这个名字,需要某个人的一生。 ——《沉默的未来》
从看完到现在,都没办法从这场风暴中抽出神来。120分钟,魂飞魄散,上次这么恍惚应该是看完《小姐》的时候。太多微妙的感触交织在影片藏匿的细节中,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精准捕捉。 整部电影的节奏像极了一幅画的创作过程——
第一步,找背景底色。 这是一座被海环绕的孤岛,让极简的人物关系以及缺位的男性视角得以顺利承接。
第二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人物出场。 继承父业的画家玛丽安来到岛上,为被迫继承姐姐命运的埃罗伊斯制作出嫁画像。值得一提的是埃罗伊斯的出场,揭了五层面纱才让电影的凝视主体出现在观众面前:画中燃烧女子的背影-女仆口中的描述-被涂掉脸的油画(但这幅画究竟是谁我还存疑)-披斗篷的背影-奔跑时露出的金发,把神秘感做到极致,诱惑观众也与玛丽安一起参与这场盛大的观看,或者说,沦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米兰的出场也使用了这样“层层遮挡”的处理)。
第三步是勾勒细节。 当埃罗伊斯询问什么是交响乐、什么是爱的感受时,我一度想到《小姐》。以欺骗为开端的陪伴,却无意间打开了两人都未曾涉足的麗地,一场冒险之后,彼此教会了对方自由和爱。 特别喜欢那场互相揭露对方外化动作的戏。玛丽安说:当你害羞的时候,你会咬嘴唇。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不眨眼睛。 埃罗伊斯让她过来,站在自己的位置,循着自己的目光看:当你在凝视我的时候,我也在凝视你。并告诉她,当你不知道说什么时,你会按摩自己的前额。当你失去掌控时,你会扬起眉毛。当你困扰时,你用嘴呼吸。 在这一刻,电影同时完成了两人性格和关系的细节描绘,无比高级的情欲。 真好啊,在那个没有相机的年代,得以让目光合法驻留在爱人脸上;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孤岛,火光可以勾勒出唯有爱人才能注意到的绒毛。每一帧、每一个镜头,每一声树枝在炉火中的噼啪炸裂,画笔与纸张的摩擦,耳边缠绕的呢喃,都是带着温度的爱抚。
第四步是上色。 篝火那场戏,阿黛拉的裙摆在暗夜里静静燃烧,伴随律动的节拍,两人的目光在腾空的火星里相遇。风暴来了。电影开始用更浓烈的色块盖住粗糙试探的线条,在空白处填上色差形成的褶皱,在阴影里藏满迟来的对视、情欲的绞索,尽可能追回所有被浪费的时间。随之而来的却是巨大的悲伤,画作终会完成,每一个落笔都是送给爱人的嫁衣。 可能是瑟琳·席安玛特有的耐心,她的电影从来不急于解释什么。因此前半段还会因为过于空旷的叙事而对两人的感情处理抱有怀疑,后面渐入佳境,层层攀升。因为导演深信,她们终会相爱,我们也终会理解她们的隐忍和选择。
最后一步是收笔。 埃罗伊斯问:我们什么时候知道画好了? 玛丽安答:到某一刻,我们停止。 如同爱的谶语。多年之后,两人在展厅再次“重逢”,玛丽安凝视着画作中熟悉的面部纹路,得以窥探她们分别之后埃罗伊斯的一部分人生:皱纹、孩子,以及那个唯有对方才看得懂的暗号情书。 电影结束后,和朋友们讨论起最后那一幕,埃罗伊斯是否也看到了玛丽安。我下意识觉得,电影结束前是没有的,埃罗伊斯独自一人坐在靠近舞台的位置,真正听到交响乐《四季》时,也许想起了当年玛丽安用旧钢琴向自己慌乱解释风暴的场景。镜头代替了玛丽安的眼睛,长久注视着爱人思念自己的样子,已是绝美之笔。但后来又想,也许在熙攘的画展厅,埃罗伊斯已经看到了玛丽安。她在心里默念那句“转身”,却不敢发出声音。在交响乐大厅,她坐在她的对面,知道爱人也正像当年那样凝视着自己,但她已经不敢把目光移过去了。
他选择留下关于她的回忆,所以他才会回头。 他做出的不是爱人的选择,而是诗人的选择。
近来好迷Adèle Haenel。本来很美的人,非要把自己搞的这么汉子。。有种可爱的孩子气,但是又特聪敏。母语是法语,会说不错的英语和很好的德语(因为爸爸)。
阿黛尔:恶魔的孩子-水仙花开-每分钟120击/女战士/医生/自由了-燃烧女子的画像。
恶魔的孩子没有找到资源。Celine说Adele在这部片子里面就像被附体incarnation一样。
2007年的水仙花开看了几遍,导演Celine真的是爱她啊。Adele在采访中说,演戏的过程中会听Sia的breathe me。这部片子里她很魅惑,很不像平时采访中的她。
在试镜中,她和Paulin对戏,她说:希望自己比较胖,那样就guys will leave you alone。Paulin说:我想过更坏的,我希望自己是残疾,那样就什么也不用做好,还有人能照顾我。我真是horrible。Adele说:那只是different,不是horrible。Paulin说:Being different is horrible。
Casting Naissance des pieuvres / Water Lilies (Sia - Breathe Me)
Celine似乎在采访中说想要拍一个非常女人味的人物,有点bitch但又不完全是。她的对标对象貌似是沙朗斯通。。。我因此看了沙朗斯通的《本能》。斯通在里面演了个迷人的双性恋女人,巅峰颜值的Adele和她有点神似。
阿黛尔出生在1989年,Celine出生在1980年[后来查了下其实是1978,我给自己跪了…后面那堆28都不成立了]。
2014年阿黛尔第一次因为苏珊娜这部电影(也没有找到资源)获得凯撒奖的best supporting actress,她在最后说,我…还要感谢Celine,因为…因为…我爱你,voilà。漂亮的高个子,就这样满不在乎磕磕绊绊的讲出这番话来。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2018年他们已经分手了。我很怀疑他们可能2017或者更早就分了,因为似乎在拍《每分钟120击》的时候看到过Adele亲吻新女友的照片。[好吧2016年4月前她和Lanoë就互相认识了]
2019年初(大约2月份)的凯撒奖,阿黛尔带了自己的新女友参加。高个子,瘦,音乐人,剪了一个瓜皮头。Julia Lanoë,稍微看了下她的访谈,这种人估计就是Adele喜欢的那一类——略微腼腆,笑容温柔,讲话也温柔,但是有些男孩气,对人真诚,脸瘦,有才华。
然而,2018年9-12月份,Adele和Celine又在一起拍了燃烧女子的画像。2019年5月这部片子已然参加了戛纳的主竞赛单元,并且Celine获得了最佳编剧奖。Celine说这部片子是为Adele创作的。Celine说这部片子已经构思了5年。我的天哪。
无比期待燃烧女子的画像,估计最快10月份能有资源。
我看了看它的简介,里面讲到了俄耳甫斯冥府寻妻,如果回头,就再也见不到妻子了,但是俄耳甫斯还是在快要走出冥府的时候回头看了妻子,妻子消失。
据说影片的最后,画家穿过长长的黑色走廊将要离开,Adele在后面喊,回头看。于是,“俄耳甫斯”回头。此生不复相见。
这种小片段简直让人心痛。
Celine在戛纳获得了最佳剧本奖,Adele在观众席特别蠢萌的鼓掌,Celine说要感谢她的两位演员,她们比自己小10岁,她们让我看到了电影的希望。Adele一时间也是满眼含泪,估计也是百感交集吧。毕竟是真心相爱过的人。
小时候我不懂,但是大了些我能隐约感受到——有些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会走向令人心碎的结局。当时的感情是真的,但事已至此,便再也回不去了。
看Adele的采访觉得真是个特别的女演员,极其真实、莽撞、富有活力。似乎她在有意让自己变丑,以便不需行使女性的“特权”便可在世间行走。有人说她的眼睛是turquoise,绿松石一般。
说话的声音比较粗,走路大大咧咧,肩膀晃来晃去,想问题的时候会挠头,回答问题的时候会用食指抵住鼻尖。小动作特别多,一点也不优雅。但是在她低头走神的瞬间,还是能感到某种动人心魄的美丽。
她说在塑造Heloise这个角色时,有三个阶段,从object到subject,从带着面具(日本面具)到面具裂开。她说(在TIFF)这是kind of an inner kitchen, I don't know if you can get it. But I worked before。全场大笑。她穿着白色的西装,脸红的厉害,手紧张的冒汗,回答问题后在后面跳了两下,听问题的时候眼睛微微张大,眼神犀利。
Adele在戛纳的时候手上写了个28,在电影中似乎有个28的梗。不知道28在现实生活中对她俩有没有啥特别的含义……
也许2008年Celine在28岁的时候爱上了19岁的Adele;也许2017年28岁的Adele和37岁的Celine分手。总之。总之。不管是Muse还是collaborator,希望她俩都各自安好。
总有屁话说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宽是没法完全的宽的,欢喜也肯定说不上,但是在不宽和不欢喜之中,也许会有艺术诞生。我们称她们为:poor artist,可怜的艺术家。
一个人是自由的,开怀大笑却要两个人才好。
告别前夜,埃洛伊塞说自己会记得第一次想要亲吻玛丽安的瞬间。玛丽安问她是何时,她却不答。起初我以为,那个时刻出现在她问玛丽安是否尝过爱之滋味的夜晚,后来却觉得应当更早,早至玛丽安得知她只听管风琴不闻交响乐之后,一边努力解释,一边弹得有些不成样子的《四季》。那时的玛丽安慌乱弹着,怎么也记不起谱子,而一旁的埃洛伊塞却是怎么也不愿将目光从她脸上移开。
所以她才会在独自出游归来后对玛丽安说:
“一个人的时候,我感受到你说过的那种自由,但同时我又想念着你。”
此处“想念着你”为俄版译法。私心更偏向英译:"In solitude, I felt the the liberty you spoke of. 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
我又想起你说的话,可它们却提醒着你的缺席。
-
那时的埃洛伊塞在外表的冷漠提防下,内心或许早就相信了玛丽安只是一个散步的同伴,且是一个总在忐忑不安地关注着她,为了缓解她的焦虑而讲述米兰曼妙生活的善良美丽的同伴。
所以当玛丽安向她坦白自己的身份时,强烈的被欺骗感让埃洛伊塞再一次披上冷漠愤怒的外衣:难怪你会有那样的眼神;难怪你那么努力地说服我相信“流放”遥远城市的美好之处,原来只是出于负罪感。而她面对第一幅肖像的不以为然,也更多是同样情绪的流露。陌生失真的不仅是肖像中的自己,更是几日来朝夕相处的玛丽安。曾让她觉得那么亲近的人,忽然如此遥远。
可还是喜欢她啊。所以才会叫她留下再画一次吧。
接下来便是甜与心碎的混杂。小心翼翼又难以遏制的愿望与冲动,就像埃洛伊塞熟睡后,玛丽安悄悄拿了纸笔坐下来为她画像。在单向的注视猝不及防被回望的无措和喜悦里,在几度戛然而止的克制之中,观者感受到的却是久久难以冷却的炙热。
除却两人作为画家与模特交替改换的位置、彼此抛掷的目光,更难忘是她们的接触——海滩上手的缠绕、礁石后唇的紧扣、脸颊与脖颈的相嵌、拥抱与贴耳的衷情。
交合过程本身被最大化地隐去,没有炫技,没有妖冶,没有失真呻吟,唯一有意给人误导的特写镜头也只是玛丽安用手指向腋下涂擦不可言说的药草。取而代之是看上去有心无意的暗指——比如镜子将爱人面庞映照在下体,又比如手指在书页间穿梭拨弄。
-
影片的古典油画质感从设色到构图屡屡让人屏息。纵使前半程玛丽安凭记忆作画艰难迟疑的笔触偶尔会导致分神,孤岛般的叙事空间还是让人始终深陷。
到了全片灵魂所在的篝火戏,火堆两侧的玛丽安与埃洛伊塞望向对方的目光专注到失神的地步,脸庞却在火光中摇曳。她们笑,又收起笑,惊觉彼此的探询在此刻得到确证。而表面安静平和端坐在观众席的我,觉得自己也几乎要随着那段阿卡贝拉简短反复的唱词与逐渐攀升的旋律,燃成一场熊熊大火。
可她们究竟在唱什么呢?
"Non possum fugere." 我无法逃脱。
-
无法逃脱爱意痴缠,也无法逃脱孤岛外的世界。影片只有在提及这种联结的时候才会象征性地引入男性的实体,其余男性形象几乎都只是话语中的能指。就连致使女仆怀孕的人也从未被问及;那枚精子是他留下的唯一痕迹。
第二幅肖像完成了。一幅画什么时候算是画好了呢?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就只是停笔而已。两个人并肩沉默,无措又失落。玛丽安不能再将它毁掉,只能任由它将心爱之人带离自己身边。
这一幕,情绪的弦在紧绷后终于断裂。她们争吵,像是质问对方为什么不够勇敢,却也在责备自己。或许埃洛伊塞多少还有些天真果敢,愿意放弃婚事,捍卫深情。或许玛丽安拥有不同于寻常女性的自由,应是有更大的反抗空间,可她怎么敢拿埃洛伊塞的未来做赌注。沿着既定的轨道,埃洛伊塞至少会在米兰过上富裕安乐的生活;若是反抗,她不知道等在尽头的会不会只是万劫不复。
很快,这肖像就会在遥远城市一户陌生人家的墙壁上等待埃洛伊塞,像很多年前玛丽安的父亲为埃洛伊塞的母亲所画的肖像一样。(与此相对,埃洛伊塞的母亲恰是要借着女儿的远嫁,找回自己婚前生活的世界。)
“不要遗憾啊。你要记得。”
她们也不是没有勇气,只是。
就这样,一对从不曾企望回到“人间”的恋人,一个成了为留存记忆而作出诗人选择的俄耳甫斯,一个成了在黑暗中主动叫爱人回头的欧律狄刻。但当离别在即,女仆面前的花束枯萎凋零,她手中刺绣上的图案却鲜艳挺拔如初。
-
后来我们得知埃洛伊塞珍存着玛丽安的自画像,也看到她在音乐厅独自听着玛丽安最初弹给她的旋律流泪。她幸福吗?不幸福吗?是不是真的只能偶尔,在能与玛丽安建立联系的事物上,找到一些自说自话的安慰?玛丽安似乎是更幸运的一方,在告别埃洛伊塞后的若干年内,两次确认这份记忆仍被爱人留存。但欣慰和心痛究竟哪个更多呢。
所幸影片像是留了扇窗户似的,让这份成全与心碎不至无人知晓:画室的女学生似乎隐约觉察了什么,先是无心地取出那幅被玛丽安放进储藏室的《燃烧女子的肖像》,又在绘画习作之中感知并描绘了老师压抑的离愁。
她看到了老师的心事,又或是,想到自己的。
就像我们在片尾长久地看向埃洛伊塞哭泣的脸,或许也会流泪,却说不清是谁的眼泪模糊了谁的视线。而在玛丽安的视角之外,我们又何尝不是想起了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人。
P. S. 为之后查找方便,附上近日陆续所做的功课:
·关于口袋历史与女性着装革命的日记《玛丽安的口袋》 //www.douban.com/note/741271187/ ·关于俄耳甫斯神话的日记《欧律狄刻的声音》 //www.douban.com/note/740751104/ ·关于影片取景地的日记《布列塔尼的海岸》 //www.douban.com/note/740982976/ ·关于片中画家之手实际主人的广播 //www.douban.com/people/44987965/status/2684395448/ ·收集了部分电影推广小卡片的广播 //www.douban.com/people/44987965/status/2680731828/
期待相逢。
作者:Amy Taubin (Film Comment)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记者:有许多电影都聚焦于男性艺术家和给他带来灵感的女性,你在多大程度上考虑过这些作品?
瑟琳·席安玛:我不必考虑太多这方面的事情,对于你说的这种故事,我们基本上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我没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要讲述的是另一种故事,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非常情绪化、感性、政治性的方式。这部影片的核心概念是,不存在什么「缪斯」,或者说,「缪斯」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词汇,它被用来隐藏事实的真相,妨碍我们去认知女性与艺术家合作的真正方式。我想要描绘那种智性的对话,不要忘记,在一个房间里同时存在着几个不同的大脑。我们看到,艺术史减少了艺术家及其搭档们的关联:从前,缪斯是坐在房间里的那个女人,她静默、美丽,同时还受到他人的迷恋。而现在我们知道,毕加索的「缪斯」多拉·玛尔是一位伟大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弗朗西斯·毕卡比亚的搭档加布里埃尔·加布里埃尔·布菲-毕卡比娅也积极地参与了他的变革。我想要描绘这样的现实,同时,我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也想要与我的女演员们产生强烈的联系。
记者:与你此前的影片相比,这部作品里的合作是否有所不同?或者说,你是否更有意识地在进行合作?
瑟琳·席安玛:是的,这主要是因为,在这部影片之前,我都只和很年轻的非职业演员一起工作过——孩子啦,少女啦,我会让她们在摄影机前成为女演员。和非职业演员合作,完全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因为你必须全权设计她们受到的限制,此间没有谈判的余地,所以你就得背负起沉重的责任。但是,如果你和成年女性、职业女演员一起合作,就不存在这些限制。甚至在你与她们合作的过程中,她们会使你感到惊讶,所以这完全不是同一种合作模式。这确实是我想通过这部电影迈出的一大步。
记者:这是一部伟大的爱情故事——而且很少有电影论及成年人之间的女同性恋欲望。
瑟琳·席安玛:好吧,《卡罗尔》算是一个例子。不过当我在这里(指戛纳)发现它的时候,我的感受和你描述的一模一样,我觉得自己很少看到这样的电影。
记者:这部影片中的性场面,以及它们与这些女人的心灵生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它要比《卡罗尔》复杂得多。这更像是一种互让式的性爱。
瑟琳·席安玛:是的,我痴迷于某种想法,而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这种想法变得越来越重要。演员们也真的让这种想法成为了影片的核心:我想要一个平等的爱情故事,你很少看到这种东西,但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因为她们的故事中存在着某种「酷儿性」。我知道阿黛拉·哈内尔会参与其中,但当我在选角时见到诺米·梅兰特的时候,我完全被这种平等性所震惊了——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身高、同样的气质——我心想,嗯,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平等性。即使是在友谊中,甚至是在与艾洛伊兹的母亲的讨论中,乃至是在满怀爱意的交谈中,也存在着某种横向的对话。此外,这位艺术家并不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她投出的凝望,与她所受的凝视可以说是一样多的。
记者: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在这座岛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由女性组成的社群,在这里是没有男性的。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吗?
瑟琳·席安玛:不是说这座岛上没有男人,实际上,他们只是不在画框中而已。我不是要描绘一座《神奇女侠》式的岛屿,但从历史上来说,如果我们在海边的话,那么男人就会是领航员,而女人就可以独自一人。我读到(有人说)这是一种「不可能的爱情」,但我并不想把它描绘成一种不可能的爱情。我将它看作是一种可能的爱情,当我在展现这个爱情故事的时候,我已经给出了它的所有潜力。因为这部影片的基础,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的记忆,而即使是在描摹失落的时候,我也想展现一条光明的道路。事实是,这种感觉是活的,它不是悲剧性的,它也并没有终结。这种爱就是解放,这部影片想要表明,它只会继续生长,而且它是有未来的。我不想携带着边界、冲突或是羞耻来描绘它。我甚至不认为这些因素在当时是存在的——那时候,甚至连一个定义女同性恋的词语都不存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男人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这不过是个画框,我们知道他们就在那里。
记者:另一场引人注目的戏,是那场床上的堕胎戏。女人们照料着彼此的身体,以那种独特的方式对彼此负责,与此同时,床上还有孩子。这实在太令人惊叹了。
瑟琳·席安玛:我们拍电影就是为了那几个场景——那些驱使你构建一切的场景——当然,这场戏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再一次意识到,我并没有(在历史中)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当我研究女性画家的时候,这是最令人不安的事情:我知道那些明星——伊丽莎白·维姬·勒布伦、安吉丽卡·考夫曼——但我没有意识到的是,她们的数量是如此之多,甚至存在着某种蓬勃发展的艺术场域。当我发现那些被艺术史抹去的画家们的作品时,我感到烦闷与悲伤,这也是因为,她们笔下的景象,也因此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这些关于亲密关系的故事,这些女人们在画中呈现的心灵、欲望、身体和私人生活,也与我们切断了联系,所以我总是想要让这些散佚的图像得到重生。这并不是说,这只是一张简单的插图——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堕胎场景,它也在促使你找到自己的独特影像。当她堕胎的时候,那些慰藉她的孩子,并不仅仅存在于一张插图之中——那是一幅已然散佚的图像中出现的新图像。
记者:你为什么在影片中使用维瓦尔第的《四季》?一段音乐的发现,与发现自己坠入爱河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
瑟琳·席安玛:我本不想在这部影片中使用配乐,这可能有些恐怖,因为拍摄一部没有配乐的爱情故事,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我希望观众们和角色们处在一样的位置,和她们一起体认艺术,体认恋情的无望性——体认到那种沮丧,以及艺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当然还有「美」的来源。所以,当音乐出现的时候,我希望它要引人注目,并让观众意识到,它有多么珍贵。我之所以使用维瓦尔第,是因为我想要选择大家都知道的音乐,我想要一首热门乐曲,这样就能更快地让观众产生认同感,并再次聆听它——这是维瓦尔第,但它同时也是对维瓦尔第的记忆。这部影片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它能够慰藉我们;同时,这部作品也告诉我们,爱如何能够引导我们去热爱艺术。最后一个镜头包含了上述的所有层次。
记者:哈内尔是一位如此令人惊异的女演员。
瑟琳·席安玛:她是最棒的。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彼此非常了解,所以我们有这个自信,可以冒着风险为阿黛拉·哈内尔打造一些全新的东西——她如何发音、如何移动……都是一些全新的任务。
记者:她曾经很好地处理了那些当代的角色,而现在她诠释了一部时代剧。
瑟琳·席安玛:是的,这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她确实会让这个来自过去的女人起死回生,因为她是一个如此「当代」的女性,所以这一切都会在我们眼前爆发。当人们知道阿黛尔位列演员阵容的时候,他们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还预测她会扮演一位画家,因为他们不会想象到这一切……有些人试图说服我说,她应该是画家,但是我拒绝了。
记者:你会不会觉得她的角色的那身绿色的连衣裙,与《迷魂记》中玛德琳的那件绿裙存在一定的关联?
瑟琳·席安玛:我不这么认为。但是,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艾洛伊兹的面庞时,我会联想到玛德琳的发髻。在(《燃烧女子的肖像》的那场戏的)编排的过程中,我们随着她进行一场长途跋涉,在其中的某些时刻,我们会从身后看着她的头发,这时我会联想到那发髻。这种幻象当然是被《迷魂记》所唤醒的。
其实还可以有另一个层面的指涉,这与用多种方式解读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神话的那场讨论有关。俄耳甫斯可能宁愿拥有她的记忆,而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因为俄耳甫斯是一位艺术家——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我想,很少有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但这同样是一个很残忍的思路,因为这意味着他愿意牺牲欧律狄刻来换取记忆。
确实如此,但也存在着另一种视点,正如艾洛伊兹所述,或许欧律狄刻也说了「转身」。我无法决定谁是对的,但我真的希望她与玛莉安进行激烈的、智识层面的辩论,(让我们)看到她们在一起思考,这种思考内在于她们(艺术上)的合作,也内在于她们恋爱对话的核心。因为我想非常准确地描绘——调动所有的电影艺术——那种延宕、挫败与一步步坠入爱河的过程。我想描绘那种坠入爱河的、智识层面的过程,她会对面前的那个人感到钦佩、惊讶,接着,她会突然创造出一种语言,她的心中也会燃起一种火花。这也是我无法在俄耳甫斯的论辩中做出选择的原因。
朋友圈看到朋友晒票根,英文名《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中译名《浴火的少女画像》,
姬达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部看起来像它的法语名《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一样的文艺片,它可能是一部有颜色的姬情电影。
于是在这个自然醒的周末清晨,冒着挂科的风险丢下复习花了2小时看完了这部口碑超高的姬片《燃烧女子的肖像》。
影片果然不负姬达,不仅有颜色,而且五颜六色。
美丽的风景,美丽的主角,美丽的感情,
唯美,细腻,隽永,
导演 瑟琳·席安玛 抢了女神塑造机吕克贝松的活,塑造了新一代女神——姬圈天菜——Héloïse艾洛伊兹。
电影女主角是一个比时尚先锋香奈儿还要先锋的是cool girl 。
1883年出生的香奈儿,后来成长为女权设计师,让女性穿上了原本只有男性能穿的解放女性自由的裤子。
而我们的女主角Héloïse艾洛伊兹在比时尚先锋香奈儿早100年的1760年就以比穿裤子还自由的灵魂给半边天的女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1.面对自己的命运,Héloïse艾洛伊兹选择了迎风奔跑,而不是像她姐一样一走了之。
2.普通人认为修道院是一种禁欲单调的生活,Héloïse艾洛伊兹却在修道院里唱歌,听音乐,读书,过着一种当代90后向往的退休生活。
3.别人去教堂是寻求救赎,她去教堂是K歌。
4.不顾禁忌,勇敢撩妹,金句频出。
——【我没有无聊,我在对你感兴趣。】
——【我在孤独中体会到你所说的自由。也体会到你对我不可或缺。】
——【并不是世间的一切都那么的短暂,譬如一往情深,发自肺腑。】
5.穿衣自由。(修道院的院服可比勒断腰的绿裙子舒服)
6.在篝火会上买大麻,在床上飞叶子,感受双倍快乐。
海边撩妹:
在海边快速抽离拉过画家的手,在画家还来不及感受她的温度时,孤傲的走进隐蔽的岩石洞,让画家循着她的身影落入她精心编织的温柔网里。
卧室撩妹:
”是否所有坠入爱河的人都认为这是新奇体验?在每一个等待你的长夜里,我都想象着,情人间的一举一动。无需做梦,我时刻都在想你?
1. 在目睹了女仆的堕胎经历后,她拉着女仆一起行为艺术重现堕胎的场景,并让画家画下来,以此铭记痛苦,警告其他姐妹不要随便和男人纵欲。
2. 坚持自然美,不脱腋毛。
3.直视自己的欲望,有想法,有行动。
4.要求画家留下自己的裸照好让自己在想她的时候可以YY。
5. 生完孩子依然保留自己的生活,时不时回忆一下P28。
1. 引起兴趣
——神秘的身世加故意的沉默,引起画家强烈的兴趣。在细细观察她的时候,不知不觉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2.互相了解
——海边聊天,吐露心声,向画家借书,制造下次见面机会。
3.加深感情
——约散步,一起弹琴,一起吹海风,在相处中慢慢的产生感情。
4.大胆表白
——看到画家向她描述音乐时开心的状态,听完音乐会回来立刻趁热表白——【我在孤独中体会到你所说的自由。也体会到你对我不可或缺。】
5.营造氛围
——知道画家音乐听的多,在篝火晚会上,提前安排人声阿卡贝拉乐队现场表演,让晚会的氛围达到高潮,在快乐中画家寻找制造惊喜的Héloïse艾洛伊兹,却不知自己的双眼已充满欲火,女神也用裙子着火(I‘m on fire too) 回应画家,两人顺利回家相亲相爱。
6.情话高手
——知道两人分开的结局无法改变,Héloïse艾洛伊兹和画家互诉衷情,让对方记住这像烟花一般美丽又短暂的感情。
7.好聚好散,思念不断
——表了白,睡了人,说了情话,画了YY画像,穿上婚纱见了最后一面,也把这段我和画家不得不说的故事留在了双方心里,在漫长的平凡生活中,触景生甜蜜。
电影在Héloïse艾洛伊兹在音乐会上听着画家曾经给她描述过的管弦乐而姬情起伏到流泪的画面结束了,
而Héloïse艾洛伊兹女性先锋姬圈天菜的形象也被导演借画家之手留在了荧幕上和小姬佬的心中。
【随意码字,不喜轻喷,谢谢大家】
《燃烧女子的肖像》,故事标题预示着破坏性,关于有情人不得不分离,以及由戛然而止激荡起的诗意。
1.注视
画家第一次正面打量埃洛伊兹时估计就被击中了。眼前神秘的金发女人,瞳色,呈现出与背衬着她的大海相同的色调,蔚蓝,纯粹。画家观察她,她也回瞪画家,一言不发,疑窦重重。
从海边回去,画家细数今日观察成果与目标的距离:“我得与她靠得足够近,才好描绘她柔软的耳垂,以及掩住耳尖的发丝…它们呈现出一种温暖透明的色调。而中间的耳孔,色泽更为厚重… 在光线下,她的双颊便成了面容中最为明亮的部分…” 随即,猝不及防地承认,“(她)使人移不开视线。”
在鬼鬼祟祟的注视、假装不经意的观察中,
画家果然还是丢掉了基本的职业素养,即不应对自己写生的对象怀有某种感情。
一种戏剧性:由“眉来眼去”“大眼瞪小眼”开始,坠入爱河。
似乎又无可避免:灼灼目光。画家直白专注又小心翼翼的凝视也好,埃洛伊斯纯粹、略带高傲的回望也罢,人类怎样承受目光的重量?一切都会从眼睛里溜出来,魔力,秘密,诗。
2.回头
夜晚,女仆苏菲、埃洛伊兹、画家,三人围坐桌旁。埃洛伊兹捧书读一则古希腊神话,俄尔普斯与欧律狄克
——痴情的俄尔普斯来到地府中哀求众神,复活他的亡妻,
众神动容,答应他的了请求,但有一个条件:
在离开阴阳交界之前,绝不可以回头看他的妻子,否则承诺失效。
“在即将碰触到边境之际
满怀对妻子的思恋与不舍
痴情之人心怀爱怜回头望去
…… ”
苏菲打断:“不,他不能因为思念和不舍就回头!这理由不成立,别人特意跟他说了不可以回头。”
埃洛伊兹反问:“他情深意重,怎么忍得住?”
这时,画家插话了,她抛出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
“他可以忍住,只是回头另有原因。
也许是他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了欧律狄克的回忆,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回头。
这不是作为爱人的选择,而是作为诗人。”
埃洛伊兹若有所思,瞟了一眼画家,继续念下去:
“她最后一声轻声道别已然是永别,几乎传不到爱人耳边,随即同她一同,再次坠入深渊。”
紧接着,出乎意料,埃洛伊兹给出了更大胆的解释,她说:
“也许是她说的,‘回过头来。’”
(Perhaps she was the one who said,turn around.)
画家面露错愕之色,正如埃洛伊兹质疑为她画的第一幅肖像“在您眼中这就是我?它并不鲜活,没有生命力”时,似乎被动摇与震撼的神情。
若音乐于高潮处戛然而止,留下余音绕梁或可绵延一生。
未完成情节,一个心理学效应:人对已完成、终结的事情容易忘怀;而对未完成的、未实现的事往往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用科学解释浪漫爱情故事,也许就没那么浪漫了。
这类爱情故事,譬如,《廊桥遗梦》里弗郎西斯卡与金凯德,《call me by your name》里艾力奥与奥利弗,在最纯粹爱情的高潮处定格,舞台帷幕放下,演员谢幕,观众唏嘘,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方式——在爱情转化为亲情,转化为柴米油盐,转化为日复一日的习惯与平常,或转变为厌倦、割裂、对立之前,这样收尾也许是爱情实现最美好的方式——以艾伊洛斯与画家诠释神话的思路来认知的话。
若不曾被迫分离,或许走到最后,一切归于平淡索然,“掀翻雪白锦缎,却发现下面只是一碗汤。”(《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埃洛伊兹了解画家,甚至,她比画家更了解画家的艺术、画家所说的“作为诗人的回头”。她知道。画家与诗人,艺术家的使命大抵相同——抵达极致的诗意。
就让故事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就让美的东西破碎,诗意诞生。
就让肖像完成,有情人就此别过,故事终局。
埃洛伊兹对她说,
“您是否知晓爱何滋味?”
埃洛伊兹对她说,
“并不是世间一切都那么短暂,
譬如一往情深、发自肺腑。”
鲜活的、心碎的爱情,
动人心魄、生机勃勃。
现在,俄尔普斯已走到冥阳两届的分界点
——画家的手已推开门扉,推开隔着她俩现在与将来的门,
埃洛伊兹,忽然从她身后唤她:
“Turn around”
画家转过头来,
埃洛伊兹身着画家幻象中出现过的那袭白色纱裙,他人新娘的嫁衣,最后一回,凝望她。
门扉迅速关上,一如深渊黑暗吞噬。
她成全了画家的诗意。
因为她爱她。
向来好动的她宁愿乖乖像小白兔,按画家作画的要求保持别扭的姿势岿然不动。
在陪同苏菲去接生婆那儿,靠原始工具流掉腹中胎儿时,她叫住因不忍目睹而别过头去的画家,“好好看看”。
回到寓所,她带着苏菲重新还原流产的情景,让画家用画笔记录女人受难的景象。
3.告别
若干年后,一场名流汇聚的画展,画家守在自己画的油画前,画中两人正是欧律狄克与俄尔普斯。一位老先生走上前来,笑盈盈地告诉画家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人们习惯于描绘俄尔普斯回头前的场景,
或他在妻子死后的悲容,
而在您的画中,
他们只是在道别。“
他们只是在道别。画家画出了埃洛伊兹和自己对这则神话的理解:它并不全然是恋人因意外诀别的悲苦、心碎,而是讲述了欧律狄克与俄而普斯的心照不宣,两个灵魂默契达成的约定。一次告别。
所以,
在音乐会,画家没有走上前去,向昔日爱人问好。
她只是坐到对面的观众席,沉默地注视已然一名盛装少妇的埃洛伊兹:
埃洛伊兹,抽离坐满人的看台,隔着众人几米距离,独自端坐着,听,曾被画家笨拙演绎, “不快乐,但充满生机”的管弦乐曲——
暴雨来袭
百虫齐鸣
蛙声鼎沸
暴雨倾盆
电闪雷鸣
……
“我在孤独中体会到您所说的自由,
也体会到您对我不可或缺。”
埃洛伊兹,
侧身端坐,
泪如雨下,
这一次,视线没有交汇。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转瞬即逝,比如一往情深” 如此缓慢、纯粹,却又如此撩拨、醉人。“当你注视画中人,我又注视着谁?” 对白如诗、情义如画,深情就是自己被火焰吞噬,而眼里全是你。篝火短短那一幕,便值5星。这个年代还能出现这么一眼万年、优雅复古的爱情,那是连《阿黛尔的生活》《卡罗尔》可能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你可记得爱人滋味?我会回答,记得,而且从未是过去时…”
女同电影的开始,大多源于共担苦难;男同电影的开始,大多源于分享放逐。有的人被赋权,有的人被剥权,没有人自由,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凝视惊涛骇浪,不够勇敢,蜷缩回庸常的生活,然而不自由的生活,安逸也如坐针毡。祝每一个你,你们,携手乘风破浪。
2019年度姬片,看完了久久回味余波荡漾,满脑子都是诺米梅兰特的帅美脸(划掉)其实是电影的油画质地,像看了场画展,很高级。营造这种氛围的是全片用光都是自然光和烛光,以及清晰的音效和环境音(一定要在影院看)阿戴拉哈内尔最后一场戏直接个人整崩了,在影院大哭bravo!说女版CMBYN不太懂 ,难道因为都有钢琴戏和借书戏?有人说电影有厌男情节,完全不同意,厌的难道不是包办婚姻?不就是没有男的出现吗?很多gay片也没女的。
这可能是《阿黛尔的生活》以后我看过最好的女同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每一次情绪的波动;古典如油画般的质地,渗透着绵绵爱意;两个精致到不可方物的主人公,即便不说话只是四目相视,都让人心里仿佛燃起一团火焰,久也无法熄灭。
“I felt the liberty you talked about... 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 “Maybe she was the one who said, ‘Turn around.’” “Don’t regret. Remember.” 去往诗人的故事尽头。
摄影真是突出,自然光和烛光的内景戏,美到不行。甚至外景也很漂亮。同时。阿黛尔的表演也很棒。故事胜在情感细腻真挚
这片子好欲,后劲好大。不知道是不是法文暖气开太足,看的过程中一度热到浑身冒汗,总是想起一个人,连呼吸都变得很急促。虽然戛纳拿了最佳编剧,但觉得最出彩的反而不是剧本。对于这样一部都情绪共振的片子,任何情节上的硬设定都会让它变得匠气,只需要跟着氛围走就行了,just go with the flow,那种美是渗透银幕直击内心的。导演真的太温柔了,看到这样一封写给前任的情书,我真的要现场表演一个猛汉落泪,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72nd Cannes# 今年戛纳的第二部满分作品,又送给了一部赛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影片!影片在极小的格局里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大文章,有着高度集中和戏剧化的结构,大部分时间仅有三个角色(画家-女孩-女仆),而且全片男性出现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分钟。主要内容都集中在画家和女孩的关系上,写得细腻至极。阿黛拉·哈内尔贡献了极为精湛的演技。影片有着极为美妙的画意摄影,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峭壁,波涛汹涌大海,对应着人物内心的荒凉与社会环境的压抑;而室内的烛光则被以古典主义绘画的方式细腻地捕捉。影片初看就是一部古典风格的室内剧,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历史中被压抑的女性的声音与身体”这一主题浮现出来。人讨论俄尔甫斯冥府寻妻故事的那个段落可谓是中心思想。结尾处的凝视,恐怕是维瓦尔第的音乐在电影中被用得最为催人泪
难得看到一部如此女性向不消费女同的女同电影,更倾向于当作一部女性电影来看,无处不在解构男性话语。女人之间的爱恋是了解、触摸、缱绻和理解,几乎不见男性凝视的处理看得太舒服了。女主赫敏本敏。
不要轻易观察一个人,因为太容易爱上她
#Cannes19# Celine是那位从没让我失望过的导演,看过这个彻底爱上Adele Haenel了。拍的无比的细腻,绝不是某某的女版。
我并不觉得一个不存在男性目光的电影就会是一部女性电影,同理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也谈不上是女性主义的。这部电影的某种封闭和狭隘,不仅限制了其中情感进一步发酵,也把某种观看(观点)局限在了表层。而它本拥有如此精确的视觉设计。
篝火阿卡贝拉 人群中对望 迟来的吻 油画 无男性乌托邦的崩塌 四季四季!被一切设计精准打击 恋爱 一场热病(并且美丽女孩没有剃腋毛!fascinated
这片最成功的地方大概就是把一个差不多的故事用“我比你们高贵”的法式风格拍了出来,衬得【Call me by your name】廉价而且粗糙,尤其是结尾音乐会维瓦尔第《夏》响起的那场戏,跟着飙泪完了之后回想起其中的妙处,就本能地觉得另外一片结尾用口水歌煽情之低端。类似的妙处还有很多(比如那场裙角着火的戏),得益于强大的编剧功力,整个文本充满了古典小说式写法的隐喻、互文(比如“你看我时我也在看着你”)和双关(其实片名就是个双关),而且用一种高语级的文绉绉的法语呈现出来(没有字幕我已经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加上切合剧情的纯自然光和烛光布光和古典式画面构图和运镜,整部影片的气质把握是十分精确的。然而,影片内核其实就是两位女主一次人生交集,用这么多精美高雅的包装反而减弱了代入感,也注定了它曲高和寡的命运。
Marianne弹大键琴的时候 Heloise一直盯着她看 眼神特别亮 我猜那就是她第一次想吻M的时候
拍得挺好,但就是无感惹
爱是你凝望我时,我望向你的目光
预定年度最佳。三个人一起读Orphée和Eurydice在冥府那一段绝佳。“Entre amour et souvenir, il choisit souvenir”, “c’est un choix poétique.” Eurydice灰飞烟灭那一刻和之后告别时关门,回头,白裙形象永远消失互文。为什么画家之前没有见过她穿白裙的形象,却能想象那若隐若现的画面?答案就是她在人工制造永远的告别、想象分离,只有带着这种痛苦欲裂的想象,爱情才到达一种不可能的顶峰,从未有过的深刻。爱的顶峰是一种燃烧和灰飞烟灭的欲望,是拉康的死亡驱力。只有永远的失去才能锁定爱情里长久渴望的“永远”。油画、节日仪式、歌剧、裸体与铜镜,为的都是——只书写诗意的爱情,绘画在这个故事里代表着logos蕴含于pathos。
能够搞定难缠甲方的唯一方式就是爱上他/她
最后那一幕,不就是正在影院无声流泪的自己吗。看与被看之间,皆是情欲,皆是妄念。再次印证,深情即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