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脉络很清晰:两个青年响应祖国号召援疆,一个带病坚持,一个畏葸不前,伪造疾病证明以享受个人的安逸生活。这样的对比手法在六十年代有关革命接班人的问题中屡见不鲜。让我联想到《千万不要忘记》,故事中也是两个革命后代青年的人生道路选择的故事。
一边是革命遗孤这样一个身份,一边是追求物质享受、个人幸福的新社会青年。两重矛盾的碰撞大概就是人物思想感情转折的一个动力。其实林育生的格局放在今天的社会来讲并谈不上坏。影片里他说的有一句:“我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想法。”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在革命浪潮退去之际的那一代年轻人也常常容易陷入这种空虚茫然中。当然, 这种空虚的原因各有不同。可能当年是一种在为集体谋幸福和为己谋私利的矛盾徘徊之中,而我们现在大概相去甚远。
影片在情节上除了对比的常规处理以外,就是革命家庭对年青一代的思想教育,这一点和《千万不要忘记》不约而同。我发现那个年代呈现的家庭氛围还是很值得欣赏的,父母也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鼓励孩子吃苦耐劳,在孩子误入歧途的时候语重心长有理有据地教导,那个年代的父母更像老师,循循善诱。
什么是幸福?其实更准确来讲应该是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幸福。影片中小李子提到“知识分子不愿意流汗干体力活。”我发现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放在当下也似乎如此。而整个革命培养接班人的故事就是在传达出,新社会里成长的知识分子何去何从?答案显然: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而且这种为国献身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那个年代,除了言谈上不离阶级斗争,在其他职业方面,只要是为祖国建设服务、为新社会努力的人都是普通劳动者。就像林爸爸说的那样,“厂长也是普通劳动者。”我觉得这种认识和态度是那个时候很可贵的地方。这一点上,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里丁师傅念儿子情书时提出对儿子的那种“世上不同的职业本没有什么质的不同”的质疑批评,我觉得可能倒有点矫枉过正,用力过猛了。
当然影片为当时政治服务,有其局限性,也是一个那个年代的作品的一些共性特点,在此不多赘言。
最后,老电影最动人的地方莫过于那种毫不克制,用现在我们的眼光来看甚至有些张扬的热情了,演员的神情、话语都是那样简单纯粹。
天马厂1965。无产阶级完备自洽的逻辑体系,十七年社会主义建设影片都通用这套话语。写观念若有正反对比角色,作用越强烈。号召到边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剧作出了问题重大情节设置堪比肥皂剧车祸,结尾身世之谜用处在彻底转变反面人物。一切情感都是阶级情感,一切矛盾都是阶级矛盾。这部太钢了,那时候人也是真的钢,一门心思百炼成钢。片中一人说“一学数理化脑袋就爆炸”一门心思就去考电影,这倒是真话。冲着赵明来,结果压根不知道阿基已经开始了?加一星吧,镜头语言还可以的。
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职业?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幸福是否应该坚守?真正存在于构思中的理想社会到底值不值得追寻?这部片子在当年的价值是给了人们答案,在今天的更大价值在于,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曾经作答的那些人。
电影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最后扯到“人有没有择业自由”的问题上,把本来清晰的问题搞模糊了。实际上,这不是什么择业自由的问题,而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社会责任问题。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各工业部门都急缺建设人才。国家培养大学生就是为了搞建设的。当时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贝,不仅不收学费,还领高额补助,数额相当于一个刚入厂的工人,差不多可以养家糊口了。而且,食堂有细粮,还有肉有蛋。用当时的话说,国家是在用几十个农民来供养一个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建设人才本来就应该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果不接受这一点,他完全可以不上大学,随便找个工作。以免浪费国家的资源。
杨在葆演得真好!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青春。
选角比76年版的好一些,曹雷作为女二表现抢眼,杨在葆形象也尚可,达式常比11年后更适合诠释男二的角色。这个小资产阶级青年在故事里成为众矢之的,被亲友爱人合力批评教育。但时过境迁,完全可以反过来写一个以他为男主的人道主义故事,讲他如何在扭曲的社会里艰难保持人性,追求爱与美与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