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很平淡很粗糙的剧情,但是又处处能激起浓烈的情绪~
看完《矮婆》,又补了导演的《路》和《村小的孩子》,越是这种现实主义的片子,看完越是有种深深的无奈感和无力感。想必跟拍了这群孩子多年的主创团队情绪更加复杂~
我小时候也在村里跟爷爷奶奶生活过几年,虽然条件不似片子里这么艰苦,但有些细节也能引起共鸣(只有老人和小孩的村子、学校老旧的桌子和没有塑胶跑道的篮球场、狭窄的公路和一过车就会扬起的尘土、农忙时一声招呼就来帮忙的邻里……)这是不是全国农村生活的统一写照……
对于那些早早辍学离开家乡出去打工的小孩,他们算不算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打工”喃~他们有没有为过早的需要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而后悔~他们是进了工厂,还是拾起了学业,还是抓住了风口~希望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看完导演留守儿童三部曲之后我最感慨的是:
农名工父母哭着对孩子说好好好读书,不然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只能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可是当代年轻人,读书10余载,考了大学,甚至读了硕博,有多少人不是打工仔,又有多少人在两点一线得996 007……
在车间流水钱上打工和在办公室电脑桌前打工,从体力到脑力,似乎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这一代的我们未来教育小孩该怎么说?(要好好读书,不然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只能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没有休息时间……)是读书吗?好像又不止是读书……
不是读书没用,读书当然有用!只是用感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下一代会是什么样的喃?
#9.12蒋能杰导演《矮婆》放映会成都站 作为蒋能杰拍摄的首部剧情长片,《矮婆》是青涩的,它身上仍然带有强烈的纪录片影子,长镜头的使用和调度偏向于纪实性而非情绪性,调度上也缺乏戏剧性,全片传递的情绪略显单薄与无力;但《矮婆》的青涩是可贵的,中国电影行业一直缺少真正反映农村生活的叙事电影,在《矮婆》之前的农村题材电影大多都将农村设作一个奇观化的背景以满足荧幕前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怜悯心,或是讲述一个不管发生在哪儿都足够优秀的故事让观众声泪俱下。但农村文化置于中化文化到底有何意义?宗族血脉的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到底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农村和城市身份不断割裂,这些都是值得叙事电影去演绎和探讨的,这些是我认为剧情电影这一类型的影像的艺术价值。遗憾的是,这些问题目前只留存在少数纪录片导演的镜头中,剧情长片在这方面受限于资本投入和中国电影行业浅薄的认知,在这些方面鲜有导演敢去尝试。蒋能杰导演在拍摄《矮婆》时能冒着商业投入的损失,以亲切和客观的视角去直面这些问题,从社会意义上来看是可贵和勇敢的,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也承载在《矮婆》的叙事之中。并且我认为在精英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需要更多的《矮婆》,用叙事唤观众们对农村文化本真的认识,对于故土的认识,让观众去审查自身所处的社会,脱离城市化产生的道德凝视,抹去符号化认知,不落入浮华、激进的漩涡之中。
《矮婆》这部电影以农村留守儿童“矮婆”为主要人物,讲述“矮婆”作为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整个电影非常的写实,我甚至不觉得这是一个电影,而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电影里面人物的对话和发生的一些故事,都给我极为真实的感觉,演绎当地人物的演员几乎都采用方言的形式,更使得我觉得这非常的真实,而且影片中所展现的一些故事也非常贴合现实,我不清楚这个电影是不是真的就是拍的真实的故事,然后通过电影制作手法将镜头组接起来构成了这么一部电影,但我是基本不怎么感受不到编排的痕迹,我一度怀疑这根本不是一部电影,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可以说他就是一部电影。当我大致了解到这个影片是讲留守儿童的故事的时候,我就对这个影片有着兴趣,这部影片的确也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导演在镜头运用上还是很讲究的,整个电影画面偏暗,多采用长镜头和固定镜头,虽然感觉镜头语言很简单,但整个故事情节并不枯燥,非常能引起共鸣,看到“矮婆”,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小学基本都是奶奶带的,还有个比我小一岁多的弟弟,生活也过得很拮据,每年爸爸妈妈就只有过年才回家,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在家干农活的时候从一个高坎摔下去,手骨破裂,门牙断裂,从那以后,我妈妈担心我们,就回家一直带我和弟弟了。后面我和弟弟的生活就好很多了。就是和奶奶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她也在今年年初离开了我们,所以看到影片中,奶奶去世的片段时,我感受极为深刻,我的奶奶虽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但她非常注重我和我弟弟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我和我弟弟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年奶奶的教育。相比影片中的主人公的故事,我感觉我还是更幸福一些,但刨去导演采用一些艺术手法突出某些问题呢,我感觉也是差不多的。
以上都是一些结合自身情况的观影感受,下面说说从这个影片中反应的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由于贫穷的经济条件、频繁更换的教师、不负责任的教师等等因素,使得这些儿童更愿意去打工挣钱而不愿静心在学校学习,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这个 “早当家”只是说农村小孩可能会更早的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但他们也应该明白,他们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但起自己的责任,但他们更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热爱学习,不要把学习想成一种负担,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习惯,这将使其受益终身。
如果非要给这个电影一个评分,我会给9.5+,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这部影片非常真实,一直想看西南部农村题材的电影。 之前毕赣的《路边野餐》就非常喜欢这种带西南部风景的电影。可能。可能院线大片一直关注的都是城市或者古装题材,这种电影看多了有一点腻味了。像这种农村他们没有发言者,他们一直都是失语者。 我们国家发展,城市化进程造成这样的留守情况是非常多的。 影片非常的真实。 很多场景都非常有感触,比如说地窖存放红薯,不停的农村的鸡鸣狗吠和鸟鸣,放了牛不敢回家,下雨屋子漏雨用盆子接水,孩子对离婚家庭的孩子的攻击(这种攻击是孩子本身,不知道会对另外一个孩子造成很大伤害的。)还有在池塘里玩水丧命的,还有烧柴火灶做饭,奶奶的热嘲热讽(时代原因,上上一辈没有受到教育,并且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活苦闷,发泄生活苦闷的时候,不经意转移在孩子身上。本身就是非常悲剧的)同班的童鞋不愿意读书,早早的跟父母外出打工。老人有病舍不得钱去看病拖着挨着等自身恢复,再次严重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
老人病危,让孩子把新衣服拿出来穿上。这个时候她预感到自己的死亡了。
记得小的时候爷爷死亡,然后出殡。孝子贤孙跪了一地,请的人在上面念字文(记录逝者的生平事迹)。前面叔伯跪一排,孙子辈跪一排。
矮婆穿上孝衣抽搐流泪的时候想起当时姑姑跪下前面流泪的场景,那时候小对对爷爷没啥特别感情,也不太明白和敬畏生死。我没看见姑姑流泪,只是因为当时是跪在铺开的草纸上,看看一滴滴泪水滴在草纸上快死的洇开。我现在大抵是能够明白姑姑当时的心情了。就像我看到矮婆苦的时候也忍不住想哭。时间会教给我们感受之前忽视的感受。
矮婆从学校出来坐在草垛上眺望远处的大山的时候,真是让人很心疼,她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上上一辈的人真的是非常的辛苦,一辈子都没享到富,真的是苦了一辈子。(我一直在想,就是导演在找演员的时候就是说要拍一个死亡的场景,是怎么说服演员,还是这个演员,本身就非常配合和理解。我大概是相信这个演员是素人演员。在农村里,这些观念还是非常守旧的。这非常难得。(本人看到一部好的电影,我很少去挖掘演员或者导演后面的故事。我只关注影片本身)) 我小时候也是在农村,很多场景都是的确是这样。 像矮婆这样,性格内敛,心事想法找不到发泄口,文字就变成很好的工具,导致语文成绩会非常好。我也一样,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堂宣读。
到城里那一段矮坡的表现真是真实的让人发指,可能我自己有自己的代入,记得刚到南方城市的时候一样的表现。手不知道往哪里放,眼睛不知道往哪里看。哈哈哈。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的,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一代会好过一点。
另外最后两个镜头。
是矮婆初潮了?导演一直也不给守一个镜头。不是右手上面是什么?
清洗(内裤)?看到洗脸盆里面种的多肉笑的时候,我就知道多肉活了,这里意味着希望。
题目源自前两天朋友写的字,不过他写的是下面两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看完电影,忽然又想到这首诗。
好了,这是我在大银幕上看过的,第一部,全片以新宁方言对话的电影,虽然是一渡水下半县的方言,但电影一开场那种扑面而来亲切感,如果你不是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或者你没有浓厚的故土情节,大抵是体味不到这种感觉的。
片子总归是完整的说了一个故事,当然瑕疵很多,比如:演员的不专业导致很多时候显得刻意,邻里乡亲聊天那样的不自然感(我大新宁大家聚在一起涩白话不会是这样子的);作为剧情片,太过于平淡,虽然影片的主体矛盾一直在那里,但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总体来说剧情有些平淡,没有什么剧烈的矛盾冲突,不是说没有,是总体来说;我就觉得里面小孩的溺水死亡以及奶奶的离世给我的观感还是很平淡;诸如此类,等等。当然,也看得出来,导演看过很多台湾的电影,片中很多镜头类似侯孝贤和杨德昌,风格也很像他们的,浓浓的乡土气息。
所以你能看到,新宁的山,新宁的春夏秋冬,新宁的真实生活,我甚至觉得每一帧里都是浓浓的味道,故乡的味道,那么浓烈,仿佛近在眼前,我触手可及。木板搭起来的两层的房子,土砖垒起来的墙,八仙桌,长板凳,开水壶,神龛,堂屋,瓦片,蚊帐,木床,门槛......一切的一切,重新浮现在我眼前,可,仅仅也是在眼前。
小时候,我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小时候总觉得上楼的楼梯好陡,好长,每次上去都战战兢兢,但是小男孩总会挑战自己,试着一脚跨几个梯子,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可以像大人们那样不怎么费力气的爬上去,等到了二楼,窗棂外还可以看到燕子筑的巢,春天的时候可以看到嗷嗷待哺、叽叽喳喳的小燕子。
影片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今时今日真实的落后地区的生活,在湘西南山区,在新宁这个落后欠发达的县级区域,在落后欠发达地区更不发达的落后地区的生活。发达城市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诗意,在这样大自然是能够开一场所谓的“心灵旅行”的。我个人也不爱看乡土小说,因为太苦,太悲,里面的人过得不像人。(此处为脱贫攻坚鼓掌)每念及此,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幸运的,比生长在这个地方的很多人幸运太多太多太多乐
不想谈论剧情,谈谈这部影片的另外一个名字,《云在故乡等我》,我看完电影后,脑海里会想起两首歌,一个是《故乡的云》,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以及《那就是我》,我思恋故乡的小河,我思恋故乡的炊烟.......(都是八十年代的歌,好老啊,为什么我脑袋里一开始想到的就是这种歌)。故乡里的群山,群山之间的云,群山之中蜿蜒的河流,以及世世代代靠山吃山的山里人。整个影片的基调是静谧的,色彩偏冷,就是在不急不慢地讲一个故事,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画外音在说,这就是我家乡的故事,普遍而又平凡的一个故事,也是发生在许许多多人身上的故事,可能也是一代一代的宿命。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本是首乐观、积极向上的诗,可就这个影片而言,白日不到处,青春真的会恰自来吗?影片末的留白,是青春的恰自来,还是又一次外出打工的轮回呢?
这部电影在我心里是三星的电影,但是冲这份情怀可以加一星。
PS;有些农村生活有些太苦的意味在里面了,在农村孩童之间就没有一些快乐的事情,这有点太可以了。作为小孩子,瞎开心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起码我就看到了,有电视机然后从来没开过,到后面才有电视。
最后,作为全篇都是新宁方言的电影,怎么能没有粗口呢,怎么能没有脏话呢,导演,你会看到这条的对吧,一渡水那边的经典粗口怎么能不反复出现呢?????出现的次数太少了啊,很不贴近生活(笑)
拍摄历程与技术问题:2012-2017年导演留驻家乡拍摄素材(包括但不限于这部),2016年完成拍摄,2017年送审,2018年上映。因此虽然先前积累了独立纪录片的制作经验,但这是首次拥有40-50人拍摄团队、资本与市场力量介入的经历,所以在剧本写作时需要参考、迎合各方意见和价值,在现场需要进行各部门(灯光、录音、镜头)协调、沟通,前期需要拉投资,后期也得跑宣发。但所幸是出镜的所有演员都是彼此熟悉、信赖的村人,习惯于大型机器与镜头生硬地插入日常生活。而且虽然剧情是虚构的,但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真实的(比如聪聪哥哥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的意愿和真的就在拍摄一半的时候走了,虽然最后又叫回来了),唯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需要在拍摄前告知演员们镜头的位置、大致的剧情,剩下就是相信他们的能动性、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取消剧本的限制和复杂的要求,那么在前3、4条的状态和效果都是最自然的。拍摄完毕后,因为受到侯孝贤的影像风格和长镜头影响,所以请了两位台湾的后期,另外迫于之前选定的一首歌高达10万的版权费压力,林峰也负责了这首报恩民乐片尾曲的编曲。制作完毕后,送审环节的修改意见比较仁慈,除了要对上述片尾曲的歌词进行政治脱敏、加上歌词字母后,还要改动聪聪哥哥作为童工的打工镜头和广东求学的红包情节。导演持续专注、记录云洁和蒋恒蒋鑫之后的状况,已跟拍十多年,目前云洁在高三,也因为影片获得了不会过度的关注和刚及所需的资助。
拍摄独立纪录片与剧情长片的态度:纪录片的成本低(2-3人、10-20万)、技术性低、自由度高,表达上更为私人;剧情片完全相反(这部拍摄团队40-50人、总成本100多万)。两者的诉求完全不同,但需要平衡,以拍剧情片补贴纪录片,但相同的基础是技术要求,有了技术也可以接商业短片恰饭还债。但导演之后应该会专注于纪录片拍摄。
社会关怀与从影心路:作为乡村留守儿童,生于斯长于斯,因为身份原因天然地熟悉、关注家乡、乡人,喜欢和儿童接触,注重教育,尤其是通识、常识教育,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这些关怀在他的儿童题材、乡村题材中得到了表达,近两年的也转向了退伍老兵、性少数群体的议题,正在筹备的是农民工题材(农民工、随迁儿童、留守儿童长大后)。导演的孩子也来了现场,他希望可以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电影的方式给社会注入更多无论正负的能量与声音,也庆幸自己童年受到了文学和电影的影响,在大学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也因为这份热爱和心愿不会被既定安排所左右。虽然前几部的成长是艰难且缓慢的,但现在有可以立足之地,也在慢慢还清友人的钱(泪。在谈及这部分的时候,特别感受到了一份坦诚和真诚,感受到了与现场所有的联结。
出来后在楼下转了转,发现清仓区又补了很多书,而且质量比上次好了很多,激励了购书欲,重回十年前,上头买三本,顺带结交了一个新的法社会学研究计划,希望别烂尾了,也希望之后在闲来没事摸到这些书来调剂的时候,也能记得我今天对它们产生兴趣、希望得到的阅读体验。
1.一部质朴、真实而细腻的生活片,关注留守儿童的日常,同时还涉及空巢老人、乡村教育(村镇学校留不住老师)、进城务工潮(连少年与代课老师也无法免俗)与矿工职业病问题。2.固定机位长镜头贯穿全片,中远景为主,冷静克制,同时也让影片仅有的抖动镜头(孩子们坐上卡车离开家乡)与寥寥几处特写(如在奶奶葬礼上啜泣不已的云洁)显得更为动人。3.众位非职业演员实名本色出演,朴实可感,两姐妹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4.西南云雾缭绕的淡青图景让我想及[面纱][那山那人那狗],乡野山水的空镜太美,室内戏布光也绝不粗糙,廖庆松的剪辑与林强的配乐更是品质保证。5.打弹珠,放炮仗,被同学集体扣留扔传作文本与起绰号,令人忆及童年往事。6.生活是苦涩的,故乡终归要离去,在都市中也注定漂泊,所幸,总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花儿也会再开。(8.0/10)
在對非職業演員的指導和調教方面有所缺欠,但同意惠子的觀感,影片於“糙”中有余華小說般的利落的力量。2021年9月8日(農曆生日)20:50於百川荔灣3號廳,當日全市僅此一地放映。
当代中国留守儿童电影有两种,一种是《米花之味》,另一种是《米花》以外的全部。
一副留守儿童的生活画卷,质朴的影像中透露着生活的无奈,平淡的叙事里掺杂宿命的轮回。
远离故乡的车窗,最后又成为无奈的归家之旅,然而对于「我不知道怎么描述我的母亲」的女孩而言,家已经不再为家,奶奶的房间作为一个留守的空间在剧情中的不断变化颇有深意,收尾相当之好。影像非常之克制,所有的最大信息量的部分,皆是点到为止,让人想起张爱玲的小说。
特色的“青春残酷物语”,是历史进程里的阵痛与个体的命运定型,与个体的成熟、变化几无关联,毕竟中国的孩子太早熟,又必然要认同命运的安排,过早的见识到了庞然大物,太可悲,电影是这段特殊时期的有力见证。
给自己打个分吧!虽该片让我最近这四年都处于一种负债几十万的状态。但电影《矮婆》作为我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我想要的故事,感觉,风格基本都有了。虽过程痛苦,也有快乐,梦想已了,所以给了四星,三星是电影本身,一星是给自己的鼓励和认可。感谢幕后支持我的亲友,还有家人。 - 蒋能杰
沉默的云洁也是成熟的矮婆,故乡与远方都摆在眼前,命运的牵绳左右摇摆,她却没有选择的权利。一个和一群留守儿童的日常,戏剧性较强,但表现自然加上真实人物,是有很抓人的点。几处相对轻松的乡间儿童群戏,略有日影的格调,不过整体色彩偏艳。北影节百老汇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和走丢的黄牛告别,和喜爱的代课老师告别,和溺水而亡的伙伴告别,和外出打工的哥哥告别,和相依为命的奶奶告别,和曾经的自己告别,于是简单的小云洁便成长为装满心事的「矮婆」。PS喜欢影片另一个名字「云在故乡等我」,并且希望片方换一个好看点的海报。
懂事的孩子真让人心疼。「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
用过于“电影”的镜头企图表达非常“现实”的记录,在我看来就是充斥着调和不当的生硬和尴尬。
没有达到个人预期,有一种隔靴挠痒之感。蒋能杰拍纪录片出身,这为首部剧情片,多多少少带着纪录片的感觉去走。作为一个湘娃子来说,也许这种点到为止的风格是他的本意,也许去掉了某些为了拿龙标而妥协的素材,不得而知,对这点,他在深圳首映点映场里也没做正面回应。语境禁锢下,太多无奈。Let it be。#深圳海岸影院20180717导演见面会场
3.5。纪录片的形式风格拍的剧情片,与导演本人有关。去情节化的叙事和去戏剧性的表演,但事件足够紧密,整体较为流畅。大致是散文电影的语法,结尾惊艳。乡村生活,留守儿童,死亡,离乡务工,亲情疏离,现在这种题材有点多啊
很踏实,规避了很多戏剧性的东西,选择了日常的片段。最后收在一个少女的成人礼是个有意思的选择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我还是挺敬佩蒋能杰的,除了愿意掏出家底去坚持自己的电影梦想关注边缘人群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在这样一个文艺片、纪录片极为艰难的市场困境下,开展自救行动。包括早先主动发布自己的网盘资源,然后进行销售,成为豆瓣乃至整个电影圈中的热门事件,再是这次费了这么大的劲终于将电影送上大银幕,利用各大城市众筹点映的模式让想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看到,即便排片票房非常有限,也已经非常不错,值得鼓励和敬佩了。如果我们的文艺片、纪录片工作者们都能更加积极地去面对和开拓市场,我想对于市场环境的培育也有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期待蒋能杰可以有效缓解经济压力,拍出更多更优秀的纪录电影吧。
奶奶去世那段合上了心理节奏,而且我切实摸到了成绩进步了奶奶却不在了的那段难过。到广东入学失败的情节也很准,所谓被遗弃和损害的。整体来讲对非职业演员的调教还是做不够好,说方言都没免得了尴尬,然后剧本还是太重了,调色也略过。廖桑和林强这两年在内地青年导演的片子里出镜率真是高啊。
待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云洁默默的看着同龄的男孩子逃离乡村去打工,默默的接漏下来的雨水做家务,默默的与奶奶日常相伴,默默的随父母到广东又回到家乡,她经历着这一切,在其中,又仿佛不在其中。
作为剧情片,剧情很尬很尬,人物和故事都很模式化。看得出来导演对于农村和留守儿童有很深的关怀,把影像作为一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社会抱负的工具,非常的实用主义。但这不是真正的电影,更不是好的艺术。
矮婆其实是个留守小女孩,湖南乡下,很多女孩子被叫“婆”“姑”,据说是好养的意思。故事本身很平淡,就是讲一个矮婆和两个妹妹跟着腿脚不好的奶奶在家,父母在外打工,后来奶奶去世,父母想把矮婆和妹妹接到广东读书,未果,矮婆妈妈只好回家带矮婆,全篇完。所有的角色都是村里的村民,矮婆也在导演多年前的纪录片里出现过,所以演员好像都习惯了摄像机,演得特别好,甚片子里那些点到为止的乡村霸凌,看起来平淡的生离死别,都是透过矮婆的眼睛很自然地出现,平静克制里是时代的暗流奔涌,实在是比纪录片还纪录片,甚至有点《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影子。
个人生命体验的完整纪录,散发着木头味的房屋,路边摘来即食的“pao”,项上铃声清脆的水牛,以及美丽但噬人的池塘。关于留守儿童问题,影片呈现了方方面面。PS,摄影真的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