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集,深深觉得再见爱人的好看是个意外,再见爱人的三对特色的情侣也是意外,大陆大部分离婚或者结婚的其实都是这个节目上的这种。全职妈妈好几年突然觉得自己大女主了,用在家对着镜子排练了好几天的虚假眼泪来装真实,满嘴都是从公众号上看来的最新潮的两性观点,把自己过成了故事,一句实在话没有,说了跟没说一样。 男的根本就不爱你,短信发他爱你那只是因为他会说话而已。男方爱你的话,他会因为你生不了孩子就离婚?你还留着他的羽绒服,是不是在找伴侣之前先考虑下自己的脑子问题? 我只想看一个双方相爱,但是因为各种人性上的困境或者人类永恒的悖论,所以离婚了的那种离婚。而不是看你们这帮连爱都没有的婚姻在这给我上课。 对,离婚也有高下之分。 对,你们甚至都没办法赢得我的一声叹息。
我热爱这档综艺,因为它不包含演的成分,任何一滴眼泪,任何一度嘴角的上扬都来自内心最深处。这是一档由3男4女离婚素人组合在一起治愈过去的伤痛,为下一次与爱情的相遇互相打气的节目。
由于他们的人数是7人,是奇数,让我不禁多想,我多想作为一个离异家庭孩子的角色作为那第八个嘉宾加入,不为别的,想让他们7位嘉宾甚至还在为孩子犹豫分离的人们看到,我很开心可以脱离不爱的家庭,我现在生活的很幸福,很开心,热爱生活,热情向上。
我想带你们进入一个全新的节目,一个有我这样角色的节目:
我们生活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看到,让观众看到,我的开朗活泼,我的生活态度,我掌握了甚至超越一些年轻朋友们的生活技能,我会主动去炒菜,煲粥,烧烤,火锅,等等等等,这些,我都学会了,这都源于我对生活的热爱,源于我对生活不断充满未知的探寻。我会为他们到来欢笑,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被幸福,被欢笑,被热闹压垮沉寂,埋没悲伤的大家庭。现在的我,一切都源于妈妈带我脱离了那个无爱的家庭,在无爱的家庭中生活,我不需要掌握任何技能,不需要做饭,不需要做家务,只需要认真学习,独独这一个任务,其他的会有爸爸妈妈做,但我没有快乐只剩悲伤,我眼中星光黯淡,我每日不安寡欢,这比一个孤儿的生活还要艰难,还要难过。还好 那已成为过去~
妈妈带我离开,我为帮助妈妈分担,学习做饭,会在妈妈下班前把饭做好,纵使我前期也会害怕,炒菜时会将自己全副武装,但我的心情却从之前的不安变得热烈,从之前三个人的不幸变成两个人的幸福。我享受当下~
妈妈找了一位叔叔,他会将工资上交,会给妈妈买爱吃的食物,会把他的手机给妈妈玩,会跟妈妈一起窝在被窝里刷同一部手机,会带妈妈丰富生活,陪她傍晚散步,陪她一起小酌。我很开心,妈妈再次找到幸福。而我现在要做的,快乐幸福的完成学业,开开心心的回爸爸家,回妈妈家,我再也不是他们某次吵架的源头,而是两个家庭的宝贝。
希望7位嘉宾甚至更多的哥哥姐姐,敢爱敢恨!
瞻前顾后的成年人,要如何坠入爱河?”
这里是GQ报道的“关系”栏目。每一期深入一组关系,典型或非典型,在相互对照的讲述中,形成完整的故事。与他人的联结,确立了我们的世界坐标。
刚刚过去的春天,《再见爱人》团队推出了新节目《春日迟迟再出发》,八位离异的单身男女,结伴进行连续四个周末的“限定旅行”。节目想要进行一场实验:瞻前顾后的成年人,历经失望的婚姻和伤痛的感情,是否还有心动的可能?节目想要成为一个心脏起搏器,让死掉的心重新跳动起来。
刘乐和Rock是这场亲密关系实验的制作人和参与人。如果有一个能量测试表,他们刚好处于两极——导演刘乐是一个电量满格、十分快乐的人,尽管她的节目总是围绕破碎的人、破碎的情感。她擅长挖掘人的心理深度,像解谜一样探究人,编织故事。这让很多观众从中看到了自己。
而嘉宾Rock是一个敏感、时刻在校准自己言行的人。在他以脱口秀演员的身份为人熟知时,就有着非常标签化的“丧”。在采访中,我也体会了刘乐向我描述的Rock,长久的沉默,反复的斟词酌句,对举止得体、精准表达有着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
而当这场实验结束后,Rock成为了变化最大的人。从顽固的被动人格习得主动,从紧张变得松弛,这让他收获了友谊和心动。他说,我们都害怕再受伤害,但不再受伤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恋爱、结婚、离婚、重新出发,婚恋综艺逐步将私人生活和私人情感“公共化”了。公众的观看、解读、代入、评判同样成为了实验的一部分。它像一扇洞察社会的窗口:我们渴望亲密关系,但又害怕它带来的痛苦与风险;我们渴望被他人理解接纳,但又恐惧袒露的自我被审视、被评判。
这档节目中最高频出现的一句话是,成年人,很现实。这场实验近乎真空,它剥离了现实世界中更为复杂的维度,让成年人卸掉防备与重负,体验生活还存在另外的可能。刘乐说,真人秀只是一个发生机制,重要的是去过好真实的生活。
我们从这场实验的制作人和参与人两方视角,来呈现他们和一档真人秀的“关系”。
制作人刘乐:
构建一场亲密关系的实验
在《再见爱人》中后段,我们想要开发《春日迟迟再出发》。
当时《再见爱人》的嘉宾们来长沙来录制最后一期“返场”节目,那晚大家聊了很多,我拉着郭柯宇和王秋雨,开玩笑说,你俩凑合凑合得了。后来往深里聊,俩人都说,现在谈恋爱真的太难了,不愿再进入一段关系。当时我就觉得,如果真这么难,是不是可以再做一个节目?
我们做了一些离婚人群的调查,也从《再见爱人》的选手池里找了一些人来聊。共同的反馈是,谈恋爱特别难。有些人还会特别直接地说,我没有时间和精力,我只需要快速的陪伴,比如社交App上短暂的约会。而对于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没有精神气儿再去建立,认为这是一个困难、耗时、风险极高的大工程。
《春日》想构建一场实验:你能不能再进入亲密关系,而不再把婚姻作为必选题。这个过程很像解谜,是氧气含量不足,还是温度不够?是不是某些条件同时满足时,人才会心动?
选人实在太难了,我们设定了几个条件:离异,但你这一方不能有重大道德过错;有相对较好的外形条件;有正当体面的工作;有清晰的表达能力,以及最重要的,目前单身。满足了这些条件后,TA还单身,TA一定有很多自我坚持。我们找的这八个人都是“心动困难户”,他们的铜墙铁壁比一般人更厚。
我第一次见David,我说应该有很多女孩喜欢你吧,他说没有,我问他的生活轨迹,才发现他每天就是上班下班。他用了非常大的精力在搬家上,一个月要搬一次家。
第一次见Rock,在笑果文化的会议室。那个房间有一面荧光黄的墙,每个人都明晃晃的,我们节目组4、5个人坐一排,Rock和经纪人坐对面,他非常拘谨。我们试图打开局面,闲聊了一些他的兴趣爱好,但最终还是要聊到,你为什么离婚,离婚之后你有没有谈恋爱?他肉眼可见地戒备起来,两只眼睛瞪着你,全程都在深呼吸。
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小时,我觉得这样不行,提出一起抽根烟,到外边你感觉他松弛了一点,他开始跟你分享上海的天气、树、咖啡馆,但回到会议室又变回原样。我当即决定带他去喝一杯,我还打电话给《再见爱人》观察室的嘉宾胡彦斌问他要不要一起坐坐,聊聊你们男人的爱情观。
我、总编剧、PD(跟拍导演)聊各自的感情,胡彦斌跟他讲,你别有太大负担,机位都架得很远,你看不到他们。后半场,Rock开口的次数越来越多。那天晚上之后,他对我们的信任度高了很多,他主动给我们发微信了。
在Rock开放麦后台,我们遇到了周奇墨。Rock说要去参加一个节目,是《再见爱人》团队的。周奇墨说,那你应该去,我如果在街上碰见《再见爱人》里的六个人,会感觉像家人一样。
Rock是一个极度纠结的人,他没有办法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做《再见爱人》和《春日》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你不知道这个嘉宾到底想不想来,不到开录那天你根本拿不到答案。签了合同他们也有可能撕了不来了,我始终保持不安全感。
在说服嘉宾上,我们没有其他方式,就是靠长时间的倾听,以及把自己抖出去的分享。我们团队对于各自的情史都非常了解,因为经常要自己或带上伴侣来测试节目里的环节设置——你上一次失恋是为什么,最痛苦的经历是什么,守护星游戏,匿名提问游戏。就是把自己作为方法,把自己作为靶子。
在倾听中,我们要做判断,他们对“再出发”是否还有期待?我要在他们对爱情的失望中感知到期待,你是不是真像你说的那样坚定?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果这些人如此心灰意冷还有心动的可能,那我为什么不相信爱情?
全世界的恋综,男嘉宾都比女嘉宾更难找,离婚综艺尤甚。我们从大几百人筛选到最后一轮,符合条件的女嘉宾有十几个,男嘉宾只有三四个。我接触很多离异男士,有一些条件不是特别好,但他的口吻充满了傲慢,比如我年收入多少,有多少女的求着上门,我去你们节目能得到什么好处?也有一些男性,又自我又易碎,什么都撼动不了他,但说起某些事情又突然暴怒。我们不会选择这样的人来上节目。
女嘉宾上节目特别干脆。她们会表现出很飒的一面——离婚是我的真实经历,对我造成了影响,我愿意分享。她们只对谈恋爱拧巴,不要给我搭CP。男嘉宾正好反过来,他们在录节目之前有特别多现实的顾虑,工作会不会受影响,家人朋友怎么看,录制会不会特别麻烦。
但是节目播出之后男生特别坦然,女生压力非常大,她们会被恶评围绕,绿茶、矫情、做作......最常见的就是直接攻击外貌。这是她们人生中第一次这么密集地听到负面声音。我们花大量时间劝解,你真的非常棒了,只要你真实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就有被骂的可能。公众对女性的苛求远远高于男性。
《再见爱人》前期王秋雨被骂上天,他一次都没来找过我们,那时我们真的每期都非常紧张,但也不敢主动问,后来老王说,我觉得那些声音压根说的不是我呀。
我们会告诉每一位嘉宾,播出后你将面对什么,你们一定会被很多人认同与不认同。比如《再见爱人》里KK说“不做饭是想给老婆一个机会”,他被骂上热搜第一,挂了一整天。他的私信收到了很多诅咒。这句话日常生活中也会听到,但放到公共语境就成为了舆论现象。
这是做素人综艺比较难的地方,你要让他们接受公众的审视,你的情绪价值要提供得更长。
参与人Rock: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要参加恋综
最早是同事推荐,说有个节目想找你聊一下。第一次面试是线上视频,那天很仓促,我刚出差回来,家里乱糟糟的。他们说,我整个人不太精神的状态吸引了他们,觉得我特别适合参加这种治愈节目。
他们一开始可神秘了,就主打治愈,旅行,交友,说你赶紧来治愈一下。后边慢慢接触,到了第二次、第三次,信息就丰富了,知道有可能会启动心动模式。
我之前完全没有看过恋综,出发之前我恶补了一下,看得我头皮发麻,我不需要这样吧?上来就给对方写信,喂饭,特别吓人,特别夸张。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要参加恋综,简直触目惊心,但旅行和治愈这两个点非常吸引我。过去一两年,我在一个不太好的状态,再加上疫情,非常想去旅游。不管怎么着,出去玩一玩总是好的。
第一次和刘乐见面,那个场面我一下子就蒙了,他们问的都是特别私密的问题,我需要舒适的环境,面对信任的朋友才能慢慢谈。我和刘乐在外面抽烟,她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有什么标准,她反复提问,希望我给出具体的东西。最后我说,我对有纹身的女生有好感,她马上亮出了自己的纹身。我开玩笑说我收回刚才那句话。
制作人刘乐:
他们不产生火花就见鬼了
做《再见爱人》《春日》很像赌石,一旦打开石头,里面有没有玉,是未知。Rock和王秋雨都属于有玉的。
我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对冲”。Rock很愿意输出自己的世界,但又害怕带给别人困扰,这是他最有意思的地方。喝酒喝到酣畅处,他曾短暂流露出动人的一面,这一面能不能在真人秀里释放,我不确定。他和我们分享了他和前女友的故事,问能不能不要在节目里讲,我说如果你不舒服就不要讲,但后来他主动在节目里分享了。
前几天打开他们都挺难的,刚上来七个人不知道聊啥,就各自分享我的PD跟我说了啥,你的PD是怎么跟你说的。我想天哪,如果你们聊天局限在这个,节目没办法录。 我当时火挺大,进去现场之前我深呼吸。他们看见我怒气冲冲地走进来,说乐姐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我们很糟糕啊。我马上变脸,笑着说,怎么会,你们特别棒!当时导演们全在监控室狂笑。你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我说,只有一点提醒大家,希望你们专注于彼此,这段旅程是你们七个人一起的,我们只是工具人。
他们似懂非懂,七个陌生人,我干啥要对你感兴趣?我要求节目组所有人不准和他们讲话,只让他们七个人之间交流。我对PD说,开录前你和嘉宾是最好的朋友。一旦开录,你不能再跟TA有交心的行为。如果TA有情绪过来找你,你只能让TA自己解决。
我一直认为,暴露脆弱是很快打开自己、增强信任的方法,不是先告诉你我有多好,而是先告诉你我有多糟。一上来为什么要让所有人把自己的过去铺开?这是最本能的吸引,最快速增进了解的手段——TA为什么有这样的故事?
录制前几天,我们发现Rock戴上麦就不说话,他经常去厕所抽烟,我们就让PD跟进去和他聊天,播出的很多采访是在厕所拿到的声音,没有画面。Rock的备采(注:真人秀当天录制结束后的采访)时间是其他嘉宾的两倍以上,他有大段的空白,每一个问题他都揣摩很久,一定要找到最准确的语言,他极度恐惧表达不够得体。只有一点一点追问,他才有详尽、细腻的表述。
Rock像被困在一个壳子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向内探索的人,不停探索,不停内耗。他有自己的生活秩序,对入侵非常敏感。《春日》是第一个真正走进他生活的节目。他的经纪人非常惊讶,她第一次见到Rock哭,第一次见到有人进他家里拍摄,Rock对在家里安装摄像头很抗拒,他担心暴露隐私,还会打扰到邻居。
在前半段,他对真人秀的不适感非常强烈。Rock最早发生改变是在长白山,陆莹主动选择David,他不明白为什么人可以这么直接地表达情感,而且其他人对这样的行为是赞赏的。他深深地被震撼了,他会想,是不是我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Rock害怕在节目里失态,更怕失态不被理解。有天他分享了一个压在心里很久的和前任的小故事,在后采的时候,他突然崩溃了,跑到外面大口地深呼吸。我们跑过去问,你还好吗。他说,我要自己待一会儿。那个瞬间我觉得非常动人,我以为他会要求我们剪掉,但他没有提。后来他说,说出来他也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为什么这个节目能把这个人打开到这样的程度?本质是因为人有失态的需求。哪怕我知道我不该这么去讲,这样会显得我很失败、很失态,我应该做一个更体面的人,不断有这样的声音规训着你,但你的情绪出口在哪儿呢?当一群有同样伤痛经历的人汇集到一起,这个出口就会很容易被打开。
这个节目做的最大努力,就是促进这七人之间互相影响。我们明确规定,导演组不做中间传话。如果你们不能在这个场域里依靠自己认知、喜欢这个人,而要靠幕后的推力,这个关系是假的,有速成的成分。
早期莫非和Rock互相感兴趣,但我们从来没有传话,Rock和荔枝的推拉纠结,我们也只做呈现。七个人中,雅婷经常扮演传话的角色。
《春日》与其他恋综相比,最成功之处是友情的浓度高很多。他们之间产生的情感联结是真实的,录完节目后八个人经常聚会,关系非常好。
我收到很多反馈,《再见爱人》不以劝和为目的,《春日》却想拉CP。实际上,CP的诞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们选了八个面容姣好、工作较好、人品不错的单身男女,让他们极度舒适地一起旅行,不产生火花就见鬼了。
我们造了一个非常空灵的场。如果在你在平时的土壤里很难发芽,那移植到温室里,是不是有可能萌生出心动?《再见爱人》我会让他们吃点苦,在悬崖上支帐篷,做沙漠里做饭,房车一路颠得要死,在极端情境下激发他们互相倾诉和沟通的欲望,但《春日》永远是好看的房子,宽敞的商务车,精美妆发,打扮得漂漂亮亮。
《春日》的设计感比《再见爱人》更重,环节也更多。《再见爱人》带有原生关系,看向彼此的一个眼神,观众都能脑补很多细节。但对于《春日》这群人,观众不认识他们,也缺乏婚姻里另一个视角的讲述,如果不设计,他们会彻底躺平。当然我们问话很隐讳,不会问你喜欢谁,而是问你对谁好奇,想了解谁多一些,谁会让你觉得特别?
设置心动模式是我们想解决一个悖论:离婚的人为什么只能找离婚的人?所以治愈伤痛是第一层,你有权选择是否进入下一层。节目中所有单线约会,都是嘉宾自主触发。包括第一周周间,我们的用词是“你有权和一个异性约会”,而不是“必须”。这是一个很好玩的心理触发,可以主动行动,又被规则保护,不用害怕丢人,就像那句歌词“幸好,只有游戏规则知道”。
参与人Rock:
我好像又变回有血有肉的人
我去之前挺慌的,一些朋友告诉我,真人秀挺暴露人性的。还有朋友给我做了培训,关于“在女生面前你要怎么去表现”。我以为有什么呢,说了半天就一个点,你要有眼力见儿。
但我真的反应太慢了。这边嘟嘟(陆莹)稍微一噘嘴,眼泪还没下来,David就已经唰地过去了。有时候大家聊天突然都哭了,我局促不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节目播出后,我们几个人经常聚在一起看,我发现只要别人哭了,我就会非常傻地呆在那里,显得很冷漠。
我一直说我要去节目积累脱口秀素材,但其实没积累到,我没有想通这个问题,可能自己太投入了,我抛弃掉了职业身份,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首先真人秀剥离掉了创作焦虑,剥离掉了抛梗的焦虑。它和脱口秀节目是完全不同的录制氛围。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说法,节目录得越痛苦,播出效果越好。但这可能只适用于脱口秀,因为压力越大,竞争越激烈,行业整体水准越高。
所有脱口秀演员都有抛梗焦虑。我甚至觉得,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我身边很多朋友的人格都受到了影响,不会好好说话了。你跟他正常地、严肃地聊点事,他会无意识地不停打岔、抛梗,大多数人接受不了和我们这个群体在一起聊天。
在《春日》,我会刻意在抑制自己抛梗的冲动。大家在说悲伤的事情,我不想岔开。只有实在受不了这种沉重时,我才会那么做。
七个人刚认识的时候,都很尴尬。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特别能耐受尴尬,我觉得人没有必要为所有尴尬负责,一碰到尴尬就使出浑身解数来化解。这可能和我的经历有关,你在舞台上只要忘词停顿2秒,你是不知道那有多尴尬。经历多了,你就会脱敏。
真人秀也剥离了我“必须准备好”的焦虑。我是一个“把所有菜备齐才下锅”的人,所以我总是想知道明天要干嘛,我要做好准备。在准备的过程里,我会想很多,内耗很严重。但真人秀要的就是你的临场反应,你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很多时候都很仓促,你也表现得很狼狈。后来我慢慢习惯了这种狼狈。
现在回想,这对我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也是我逐渐轻松的原因,我再也不用去焦虑明天怎么样了,我再也不用为明天做充足准备了。当你完全放弃,你发现其实也不会更差更糟糕。你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做事效率都会好很多。
之前我把离婚经历写成段子在舞台上表演,心理建设了非常非常久。这件事的难度不在于袒露自我,而是会不会侵犯对方的隐私?会不会打扰到对方?
在镜头面前,我会克制。我会把情感克制到一个我认为表达得体的范围内。如果我遇到喜欢的女生,我也会稍微收着,这可能跟我从小受到的规训有关。
我离婚后来上海,已经有四五年了。这是我第一次交到非工作、非脱口秀相关的朋友。来上海之后,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割裂,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管我叫Rock,没有人知道我是杨磊,生活非常单一。我一直在一种悬空的状态里,好像在扮演一个叫Rock的人,一个脱口秀演员,一个大家眼里站舞台上讲笑话的人。但在这个节目里,我用回了本名。
这个过程很神奇,我见到了我发小,我找回了很多过去,好像和之前那段断裂的生活重新联结上了。这是一种不太一样的安全感,很踏实,好像又变回有血有肉的人。
制作人刘乐:
成年人瞻前顾后,要如何坠入爱河?
真人秀本身是一个缓慢打开的过程,你必须尊重一个人打开的规律。
第一期讲到离婚理由,Rock分享的是他讨厌过生日的故事。到了后面,在给莫非过生日的场景里,你才知道他畏惧过生日的缘由。我们当然知道所有的故事,但会先给线索,再补足拼图另一块。
对于Rock喜不喜欢荔枝,荔枝喜不喜欢Rock,我们内部始终都有很大的分歧,很多导演录到倒数第二站都不确定。节目组也在解谜。
我坚定不移地站在他们互相喜欢的那一票,有时候旁听他们各自的备采,我都憋出内伤,恨不得冲过去跟Rock说,你现在就去草坪上给她表白。Rock是一个非常有边界感的人。他最看重的是,我千万千万不要给别人造成任何困扰,以至于他的行为极其隐蔽,而荔枝又需要的是你主动、热烈、明确。她所有的备采都说的是,我感觉不到。而Rock一直觉得我这样太over了,会让人家有负担。
这就是我的开篇立意:成年人瞻前顾后,要如何坠入爱河?这是和年轻人恋综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年轻人上来就一往无前,我没有什么要担心的,十分钟之内我就能喜欢上你,我和你说两句话,你就明白我对你有意思。
心动会随年龄变化吗?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我不再表达了,我全收起来了。
当然也有我们揣摩不到的地方,我们判断失误的地方,比如男四号李雅男的中途加入。本来这是传统恋综常见的设置——“万人迷”“魅力者”加入,搅动关系线,带来新的看点。但放在《春日》,我必须说这是非常失败的尝试。年轻人会被新的荷尔蒙所左右,但对于这些苍老的灵魂啊,新来一个人,他们只会觉得别扭(笑)。
我不知道该拿李雅男怎么办,他融不进去这个场子,同时还有一些社恐。但综艺之神意外降临。李雅男加入的第一天,固定环节是给前妻打电话。拨通后,前妻说,如果你没找着的话,咱们还可以试试。我非常震惊,导演们不能出声,只能彼此揪住对方的大腿。李雅男也呆住了,起码愣了两三秒,他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就问她为什么会这么说,前妻立刻把话收回去了,随便这么一讲,别放在心上。
我当然要抓住这个信息,我去联系了前妻,后面“最了解我的人”这一环节,她会不会有一些话想要去讲。最早她是拒绝的,但当她知道李雅男没有融入这里,也没有心动女嘉宾的时候,她答应了。没想到她坐下来第一句话是,我不想让你录了,你跟我回去好不好。我当时在帐篷外戴着耳机监听,非常震惊,同时立刻做预案,如果他走了怎么办。节目组内部很快达成共识,如果他最后选择走,我们接受。
这就是录制中的意外状况。我只能说,我对她的认知是准的,她敢讲,是一个大胆的、比较自我的人。只要遇到,我一定能识别出来。
参与人Rock:
敏感真的看起来好烦啊!
上海没有封控之前,我们经常约在雅婷家一起看节目,在大家的感情线没有那么清晰之前,这个过程是非常开心的。越来越清晰之后,就有点尴尬了,后来因为疫情也聚不到一起了。
录真人秀,很像一次精神裸奔。观看节目的过程,也是一次客观地、旁观地审视自己的过程。
以前不太好意思承认,我完全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能做脱口秀演员是因为我可以写,它是一个准备充分的舞台表演。经常有人说,脱口秀演员嘴上功夫厉害,快来热一下气氛。我完全不能,我的口语表达磕磕绊绊,我不希望这样的自己被看到。但节目真的播出好多我在思考、在斟酌用词的画面,显得我不仅不会说话,看起来还有点智力缺陷(笑)。
创作的时候,敏感是天赋,帮助你抓住很多细节。但当你到了真人秀的备采环节,敏感真的看起来好烦啊!荔枝给我反馈的时候,我在后采里一本正经地分析,好像自己多么能捕捉细节——我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反应的,她的心理状态可能是什么样。这么一点事无限放大,整个过程磨磨唧唧。我现在特别后悔(笑)。
弹幕全在说,哇这个人也想太多了,和他相处太累了。我看的时候,和观众的感受是一样的。如果你觉察到这些心思,你放在心里直接去做就好了,说出来就显得很麻烦很不体面,我痛下决心要改。而且我再也不想叹气了,我今年要立一个脱口秀表演的flag:不在台上叹气。
我们几个最早都没有强烈的愿望要心动,这个过程挺自然的。一个真空的环境,所有人都在给你制造恋爱的机会。而且一上来就互相袒露了最痛苦、最不堪的经历,你也见识了每个人痛哭流涕的一面,这种反常规的设置,突破了很多平常交往的规则。第二天大家再坐在一起,好像就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我的性格非常被动。我在节目变得主动,是一点一点发生的。比如,守护星环节去找呼兰帮忙,最后主动去找荔枝摊开聊我俩的关系,这都是我之前不太可能做到的事。但在节目里,这是一个很独特的社交场,当你做到后,你会收到正面反馈,每一次主动都能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
被动真的很愚蠢,尤其是在感情里。被动是不负责任,是懦弱的表现,你单纯在保护你自己。我要写一个段子,“被动的人不值得被爱”,你们都给我主动起来。
李松蔚在微博转发了David和雅婷表白的过程,我看了确实惊叹,他的表达非常清晰,而且很主动、愿意承担责任,同时又很得体、没有给对方造成压力,完全是一个表白范本。
不管爱与被爱,你都要负起责任来,当我作为观众看到节目中的自己时,我真的想痛改前非。
制作人刘乐:
真人秀只是发生机制,重要的是过好真实人生
《再见爱人》之后,有同行问我,你不觉得有些转折特别硬吗?比如老王和朱雅琼吵完架,为什么第二天又可以手牵手去爬山?我说这一点都不硬,你和你的朋友出去完,前一天吵架了,第二天一早对方主动问你吃早餐不,你还跟他僵着吗?退一步讲,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转折硬,人为地干预,你的节目会无限地假,因为你传递给嘉宾一个信息——我在演戏,我要配合节目组做他们认为我应该做的事情。
在真人秀的录制过程里,一旦你有创作者的自负,节目就会变形。人的反应带来的意外永远高出你的预计,只要你花足够的时间去倾听、去观察,他们一定会回馈你的。
很多时候嘉宾拧巴、不推进的时候,我真的非常冒火,但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在《再见爱人》之前,我做了十年《快乐大本营》,棚综有时会打断录制,给提词板。第一次录真人秀之前,我告诉团队,如果我有这样的冲动,请一定拉住我。
录制《再见爱人》第一天,郭柯宇觉得冷,一直裹着头巾。后期总监找到我,这个画面太难看了,你过去让她取下来,不然观众跑光了。我说再等等。当时他们在聊天,那个场是不容破坏的。你必须让渡导演的操控感,大幅度地让。录制的时候,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尽量不要打扰任何人,一不打扰我的嘉宾,二不打扰我的导演。
《再见爱人》以后,我参加过一些分享会。有的人四十来岁,从来不看综艺,但他会愿意看《再见爱人》。他以为综艺市场完全抛弃了他们这群人,但是《再见爱人》他可以看完一整期,他愿意消磨这个时间,他发现也有给中年人看的综艺。这个市场是不是长时间被人忽视了?
《再见爱人》的画风很冷峻,山、石头、路、太阳照下来的角度,打在脸上的光,都是非常硬的。当时内部也有过讨论,会不会跟观众过于疏离。《春日迟迟再出发》这个名字,广告商很不接受,太拗口了,不适合传播。但我觉得每个节目都有一个匹配主题的调性,如果为了拿到更多的流量、关注和话题,而去改变调性,最后可能什么都拿不到。
《春日》可能是史上成功率最高的恋综,成了好几对儿,但顾忌他们现实里的困境,节目最后选择呈现开放式结局,而不是给出一个直接的结果。
我们复盘过恋情成功率高的关键。首先互相兜底,离婚、有孩子不再是阻碍;二是减少干涉,他们相信对方的反应是真的,好感、犹豫、不安全感也是真的。
《再见爱人》也好,《春日》也好,有点像给亲密关系障碍动个手术。你知道自己有个槛、有个结过不去。你有解决的愿望和诉求,那么参与节目有一点像治疗。但动刀之后,你能不能好,你要花多长时间好,我们都是未知的,真人秀只是一个发生机制,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真实人生。
这两档节目都需要别人暴露伤口,我自我质疑过为什么要消费别人,为什么要把别人血淋淋的过去剖出来?我至今也没想明白,但至少第一,我确认TA有倾诉的需求;第二,我尽最大努力让TA从节目里获取一些力量。
我非常开心看到Rock整个人松弛下来了,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情绪,能主动地去找荔枝说开。他不再觉得表现出这一面显得自己特别差劲。Rock是喜欢思考的人,他的成长是最突出的。
这个节目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婚姻不是必选项。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非常向往婚姻,我一直认为我会结婚,如果将来我遇到很好的人也会考虑婚姻,但我不再抱着憧憬和期待了。人比我想象得复杂,互相理解非常难。我是一个快乐的人,传说中的“社牛”。很多人没有想到我这样的人可以做这么破碎的节目。当然也有人说,刘乐能做,因为她谈恋爱谈得多。我说,也对也对,怎么不是呢。
我有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父母很恩爱,直到现在我都能从他们相处的细枝末节里感受到爱。我之前不解身边朋友为什么会为情所困那么久,陷入失恋走不出来,直到我经历了一次伤痛的恋爱。《春日》开头强调,你要原谅懦弱的人,TA整个人碎掉了,世界坍塌了。
《春日》结束那一刻,我们在三亚海边,所有人一起在沙滩上跑,一起疯,Rock把我整个人举起来,往海里冲。在杀青宴上,他只说了一句,乐乐,谢谢你。但他的眼神很感性,那是我和嘉宾难得的共情时刻。
参与人Rock:
第一次到达忘我的状态
节目杀青,收拾行李准备走的时候,就像《楚门的世界》最后一幕,我突然不想走出来,舍不得走出来。我希望以后每个周末都能这样,和他们一起出去玩,确实太放松了。
节目组对于让别人谈恋爱这件事,非常有激情。我能感觉到他们在为每条感情线的一点点进步而欢呼雀跃,他们也非常努力地为你制造机会。
我这两天正在写一个段子,我说我也没搞懂,节目组大部分人都是单身,但是对于恋爱婚姻这件事却很有看法,这么说不会听起来像讽刺吧?
对于观众嗑CP,我不理解但不会不爽。那个感受很微妙,他们真的会抓每一个细节,你在哪看了谁一眼,你有什么小动作,有时候甚至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为都会拿过来解读。他们非常投入,这是大家的娱乐方式,已经脱离了我这个人本身。
我是节目中变化最大的人,这可能也是我没有积累到脱口秀素材的原因。录制时,我好像在参与一场社会实验。
节目结束之后,我们几个人经常一起聚。有一次我们去蹦迪,之前也有脱口秀朋友邀请我去,但我从来没有真的全身心地享受过那件事,那么多人在那么吵的环境,很难不去顾忌周围人的眼神,虽然我知道并没有人在关注我,但我总觉得在被看,被审视,被评价。从小我极少受到父母夸奖,大部分时间在被打压、被否定,哪怕在家跳舞,我都会觉得有几双眼睛在看着我,在说这也太丑了。我好像无法关闭脑海里评判自我的声音。
但那次我特别傻地和他们在里面跳,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到达忘我的状态。
采访、撰文:康堤
编辑:李纯
图片:受访者提供,《春日迟迟再出发》官方微博
运营编辑:同与
看完刘乐和Rock的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吧
很好的节目!《半熟恋人》之后的熟龄社交观察节目,(我真是好喜欢看这种节目!观察别人可以成长自己),这俩都不是普通冲动上头的恋综,且这个是第一个离婚人士的节目吧。加更版也要看!很多交谈!节目里有Rock还有王栎鑫的前妻雅婷,大张伟真是对爱情婚姻想法很好的好男人诶!据说芒果还有个《再见爱人》的节目也不错,是讲几对婚姻危机的夫妻一起房车旅行最终做出决定的。另外还有《半熟之后》是《半熟恋人》嘉宾脱离节目后再聚他们也会有更多的谈话。看成熟有经历的人谈论自己对爱情恋爱婚姻的想法,还是会不一样,有收获。 节目里有些人的婚姻结束得还挺遗憾的。看到David的物件是个莫比乌斯环戒指,他写“莫比乌斯环,也有尽头”,被这句话戳到了。他对前妻是超级好,说自己宠坏了惯坏了前妻,对方当做理所当然,其实很多女生都会这样,要经历过才懂得珍惜。David说自己完完全全是付出型人格,Rock一语中的说你这是在考验人性,莫非也说全都会恃宠而骄,Rock说你付出可能是为了自己,确实有很多人喜欢付出只是为了自己会幸福。然后前妻出轨 他放弃所有只身来上海,但是节目的心理咨询专家有提到“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他就属于被动攻击这种。还有 陆莹的前夫在她生病后觉得不能生孩子抛弃她,把人工具化也自我工具化。降低预期,主动沟通,不要觉得对方能懂自己全部的想法之类。大多数男性对另一半对感情和婚姻都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出事情就觉得不合适要换下一个,Rock其实很懂,他说没有天生合适的两个人,都是需要互相妥协理解磨合改变,人很难改变 但是有人会愿意让你为了ta改变,也会在经历过痛苦后成长,人都是一点一点在变化的。亚楠提出如果自己工作特别不开心回家想和另一半抱怨问女生们怎么看,我是喜欢保护和关爱对方 让对方在精神上可以依靠我的 所以完全没问题,但是雅婷也指出,关于情绪管理,成年人必备技能,有人一辈子都不会控制情绪,可以偶尔丧 但是不能让别人来承载你所有的负面情绪,这种处事态度是不对的。在节目里有学到一些知识~最近也看了很多书和文章,发现心理学是很有意思很有必要了解的学问,不用很深的研究一些浅显的还是需要的,更懂别人和你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这节目的治愈之旅会看大家是否心动,半数以上心动还有可能变成心动之旅,很有意思。 我现在共情能力太好了,看到这些很理解很懂,之前不屑去想或者无感的东西很多都能共情,很欣慰自己现在有这样的能力。现在不是菠萝头了,之前是铁菠萝头是自己生活太顺利幸福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和挣扎。原来看东西会哭不是弱者,而是温柔会共情的人。人越长大成熟越容易流泪。
找到一个轻松治愈又真实的综艺并不难,找到华语的有点难。想舒坦的窝在卧室里,开着暗黄色台灯,毫不费力的看或者听一部综艺。我的大脑里常常是片荒两个字。
点开综艺视频的动作看着机械简单,却暗藏很多内心的小期待。春日迟迟满足了我的期待,也打破了我的期待。
有点明白流量是怎么一回事了,Rock是我来看春日的流量。脱口秀大会5我照常观看,Rock他不叹气了,紧接着大张伟问他上恋综到底喜不喜欢人女孩,他支支吾吾笑着答了个嗯。
我好奇,为什么不叹气了?惊讶节目对人生活的影响,好奇情感的流动。
边界在日常交往和社交平台被反复提到,边界不可打破,边界感成就成年人社交生活的体面。可是不打破,要怎么认识真的你?春日迟迟第一期更像是我把我掰开了,揉碎了,给你们看。对朋友或许都很难做到这样,素未谋面的节目嘉宾为什么能够做到。
节目泡影?相同境遇?人际场域的恰到好处?
不管出于什么,隔着屏幕这头观看的我很感动,看多了插科打诨、哗众取宠式的社交场合,便觉得这里十分难得。常常以边界感强自诩的我自己,在观看的瞬间发现边界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我们要在生活里丢掉一些,才会更可爱。
节目呈现出来的日常相处,特自然和真诚。因而节目中的一些反转时刻才会让观看的人更加惊喜,因为我们知道那演不出来。
David 绅士又体贴,温吞吞的,很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感觉是非常恰到好处的人。一位周到到让周围的人都感到舒适的人。但是他因为喜欢雅婷,在一对一问答环节冒失的用其他女孩的名字做挡箭牌;在房间反复不安和犹豫过后,勇敢的送出了画像礼物。
雅婷 同样很会照顾人,更像这个聚会攒局的那个人,像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节目过半的时候,感觉她来公费旅游顺带嗑cp,殊不知她才是cp女主角。被当众起哄后她的反应很有意思,再无公费旅游主持人的感觉,反倒像班级里被起哄的小女孩,很是可爱。
在David和雅婷这里,勇敢有了不一样的诠释,对David来说,勇敢是从周到绅士变成敢爱敢恨,对雅婷而言,勇敢者也有畏。
Rock 一位非必要绝不主动的男士。“我没感受到”是荔枝后采时我听到最多的话。
荔枝 一位非必要绝不接受帮助的女士。不知道该怎么办是rock后采时我get到最多的意思。但结果是在节目呈现上,他们是唯一成功的一对。
Rock非必要不主动男士主动的打破他俩的沟通障碍,学着以荔枝舒适的方式进行交流和相处;荔枝非必要绝不接受帮助的女士帮助Rock实现他的新年愿望。
这二位,很难不说一句绝配。反转就是你们二位。
亚楠 是非常日常的一个人,感觉在平日生活里就可能会接触到的那种男生类型,明目张胆的搞暗恋,抓住timing大胆追,会体谅女生但又稍显笨拙。很不意外亚楠喜欢dudu,因为dudu看上去从性格和外形就非常贴合他的理想型,活泼开朗非常爱笑,看着非常小白兔小女孩。就在我以为dudu已经对亚楠回心转意,她给我来了个反杀,她说“这是感动 这不是爱情。”把亚楠留在原地痛哭。很绝,dudu压根不是小白兔,她是猫咪,接受四面八方传来的爱意但是丝毫不乱,因为她知道她值得。
莫非 所有嘉宾中我觉得莫非是最理性的一个人,很理性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少见到她犹豫不决,可以争取就绝不放弃,时机不对也绝不再游离,她给节目其他嘉宾的意见,也非常的中肯又合适。而且把自愈之旅变成心动之旅,是她勇敢的开了头,她是节目进程上的大反转。夸莫非一句人间清醒不为过,节目里没有情感结局不代表生活里没有。
亚男 恋综中传说的男四。其他恋综节目,男四一上场原有的情感线都要震一震,而亚男他刚开始好像多余的。后来才发现原来他有别的女主角,美丽腹黑前妻搭飞机在追夫火葬场的路上,只能说一句节目组太妙。
节目组的干预痕迹很轻,看多了太多综艺的尬和闹,便觉得这份有的放矢实属不易。整档节目给我的感觉就同它的名字一般,春日迟迟再出发。我们迟迟出发把故事娓娓道来,缓缓的跟上镜头脚步,等待气候变暖,春天会来的。
感谢造梦,写到这里。
David的不幸让人觉得他有一种经历过人生苦难之后的善良更加不容易,也太温柔了……雅婷一定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人,但她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只能自己过去。Rock和刘力绮前几期两个人太像了,回避,逃避,不确定又不敢明显试探,对很多人来说这种类型的人很容易错过,但是还好是两个相似的人,他们都愿意给彼此机会。
虽然说还没结婚,但离婚的经验先攒上…带着再见爱人的滤镜,先四星观望一下。
人间精品大张伟!又浪漫又清醒,又温柔又犀利,爱死他了,他的超话粉丝有剪大老师cut,谢谢豆友告知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父母在我小学四年那次可以真的离婚。而不是母亲一直在委曲求全,互相消耗、埋怨、指责地走完婚姻,父母的婚姻和子女没有关系,我很确信即便如此,当我长大他也是我的爸爸,她还是我的妈妈。所以,朋友们想离婚,不要担心孩子,因为当你的情绪是正向的、健康的不是在阴郁的婚姻里疯狂滋长,对于你的孩子来说,才是幸福的家庭!
最精彩的部分是观影棚的大张伟和傅首尔。
因为雅婷点亮第五颗星,理解她的泪点,烧完美好青春没换一个老伴,还有什么资格和信心再去接受别人。结婚做出承诺、再推翻一切离婚,这种撕裂无异于杀死了一个人,一个少女的消逝。———好喜欢雅婷,失去她的人 人生很瞎。
在有限看过的恋综里都是工业糖精,恍神觉得看《春日》就是在看日本爱情电影,respect这份细腻、通透和人生厚度特供。
看完《再见爱人》,意犹未尽之下,就再看下这部同样编导合作的真人秀节目《春日迟迟再出发》,可惜看了第一集正片,个人观感有些失望,不打算续追了。附注:郭柯宇也只是简短亮相而已。
民政局门口可不可以循环播放《再见爱人》和《春日迟迟再出发》这两档综艺啊,奉劝所有上头结婚的新人冷静思考自己有没有具备与爱人沟通理解的能力以及抚育新生命的责任和使命,觉得嘉宾很幸运的同时也在惋惜世界上还有多少对水深火热之中的男女不能像他们这样被动地坦诚相待(刘乐团队真的好厉害,很久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美的综艺了
在倒叙里看到了郭柯宇,那么从容也那么有生命力!佩服那个女生,就算在前一段感情里健康工作与婚姻同时受挫,度过生命的至暗时刻后,却依然天真和活泼。“我离婚我没有觉得自己做错,我也不后悔”。如果说再见爱人展现了爱的反复无常,脱离婚姻契约之外爱的可能性,那也希望这档节目可以诉说人人都有爱与不爱的选择权,无论心动时刻是否到来,都能自己为自己写下结局。(求求不要走互相配对的剧本恋综路线)
全国对人理解得最深、也是最有善意的制作组了吧。
男生虽然不够爱却可以作的自我感动,女生哪怕再爱,也要把自己放的低微,还好这个社会会对女生越来越友好的吧,你我之辈、都需努力
大张伟真是个妙人儿
因为有大张伟和王菲菲才决定看这个节目。大张伟的爱情观是我欣赏的。细水长流相互陪伴有责任有乐趣。我想对吴雅婷说,忘记王栎鑫吧别再提王栎鑫了。你可以爱上一个人,你也要学会忘记一个人。没有谁规定爱情和婚姻只要来了就不准离开。洒脱一点。
强行配对的走向,其实真的没必要。
女生啊,首先得是自己。
哈哈哈雅婷姐好清醒!明智地放弃好过盲目地执着。。亲们,在婚姻里永远把幸福当目的,而不是把自己或对方仅仅当作工具,无论是生殖的工具或是生钱的工具都不要。我们需要伴侣是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中一拍两散。
恭喜吴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目类型,主持张弛有度,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救命 没等到再见恋人等到这个综艺也蛮不错的
第一期的主题叫“伤疤”,嘉宾挨个讲过去。同样是熟龄人群,从现实层面来讲,信息密度大概比隔壁《半熟》一整季的呈现都要多,当然也因为《春日》的主题不可避免得探讨这些。另外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后续规则,当超过一半的人按下心动按钮,治愈之旅变心动之旅,有点好奇主创团队是不是得准备两套方案。
看完第五集我想说:再见爱人的好看不是巧合,这个节目组就是有一种魔力把人立体复杂的面都展现出来,我们中国的PD终于能独当一面用自己的创意和细腻打造出丰富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