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某个冬日,拿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鲜出炉的丹·布朗最新小说《地狱》,就立刻废寝忘食读起来,在书中度过惊险刺激的一整夜。当时就感叹,这书太适合改遍成电影了,活生生就是一部小说式剧本。那个满腹经纶的兰登教授,从拯救自己到拯救教会,这次直接进阶到了拯救全人类。
作为读过丹·布朗每一部小说的读者,窃以为其小说艺术价值的最高峰目前还是停留在了《达·芬奇密码》,随后的几部“罗伯特·兰登”系列,脑洞越开越大,却再也难现那种历史与虚构完美结合的无比巧妙,以及酣畅淋漓的快感和浑然天成的惊喜。好在,作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畅销书作家之一,丹·布朗对于小说创作并没有敷衍以待,在大量实地考查的基础上,《地狱》依然可以为读者补充或巩固大量的历史、艺术知识,甚至可当成佛罗伦萨、威尼斯和伊斯坦布尔的旅游指南。
因此,当这样一部期待之中的小说真的拍成了电影,我迫不及待在上映第一天就前往观看。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著名导演朗·霍华德和传奇影帝汤姆·汉克斯的再次联手,并未遵循原著小说这个“剧本”,大量的改编、重构之下,已将原著仅有的精华部分毁得不堪入目。甚至,唯一没被改动的,只有原著标题“inferno”了,也就是“地狱”。如今看来寻常的一个词,其实包含了人类历史长河之中无尽的波涛与浪花。内地上映时被翻译成“但丁密码”,多了商业噱头,却也少了几分原始韵味。
回顾电影系列前作,《达·芬奇密码》对原著大量简化,使得影片智商直线下降;《天使与魔鬼》竟让原著赖以生存的宗教文化背景沦为摆设,将坏人的“坏”塑造得莫名其妙。如此质量,即使票房合格,也难赢口碑。所以我多么希望这次的《但丁密码》能够挽救整个系列,没想到却成为最失败的一部。
电影的叙事失败,在于反转的生硬突然与缺少铺垫,许多细枝末节在有限的时间里未能清楚展现,于是显得粗糙。西恩娜、佐布里斯特、布夏尔这些人,其实在小说里并不是被当成绝对的恶人来塑造,也并非电影里这般非黑即白的扁平化形象。西恩娜的崇拜与纠结,佐布里斯特的天才与狂想,兰登的追逐与思考,但丁的深邃与宏伟,都被一次不合格的影像化给毁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事实证明,奥斯卡班底也不一定靠谱。本来《地狱》已经让一帮读者大呼不满:如此套路,实在是审美疲劳。但电影的出现,立即让小说显得无比高明了起来。但丁、《神曲》,及受其影响诞生的大量艺术品,数百年的流光溢彩,遗憾地未能在光影世界里完好呈现。影片中“但丁元素”的无限弱化,也将解密的过程分拆得七零八落,似乎兰登教授只要不停地跑啊跑啊,无需查证和思索,就可以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其实,原著中一直在“逃亡”的他们,连找一段《神曲》的原文都大费周折,远不是这么轻易。
还有原本该探讨的那个主题——人口的过剩与环境的恶化,在小说中是一个难下定论、存有争议的结尾,因为病毒扩散的最坏结果是改变人类的DNA编码,使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失去生育能力。到了电影的后半部则直接崩坏,悬念被抛到一边,变成了一部争夺病毒的动作片,实在是了无生趣,缺乏想象空间。
那我还不如重温一遍小说。海明威曾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而文化盛地如佛罗伦萨又何尝不是如此,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乔托、多纳泰罗、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等文艺复兴大师曾呼吸、生活、游历,留下他们的信念与作品,在流动的时间里,宛若永恒的盛宴。
可惜兰登教授偶尔失忆,在记忆的闪回中,不知闪过的是但丁那张略显沧桑的面具,还是年轻女郎西恩娜布满泪痕的面孔。反正不该是辛基姆博士那张风韵犹存的脸吧,因为原本只认识了四天的他们,被改编成一对往事只能回味的昔日恋人。不可思议的尴尬,还不如什么都不记得。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不在别处(dongguazaibiechu)
记得第一次认识兰登教授还是在初中的时候,被老妈拉着去逛街,却在书店发现了《达芬奇密码》,从那时起,罗伯特·兰登这个名字就被我深深地记下了。
《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失落的秘符》、《骗局》、《地狱》都逐一撸了一遍,布朗叔也是没有令我失望。前两部的翻拍电影让我将兰登教授的形象更加具象化了。汉克斯搭配各色男女配,尤其是奥黛丽·塔图(《达芬奇密码》饰Sophie),简直大爱,尽管电影版终归无法媲美小说,却也算精彩,直到这一次…
小说中,兰登教授被世卫组织生拉硬拽的去拯救世界。从一脸懵逼的在佛罗伦萨的医院里醒来,遇上高智商大美女,到发现丢失了两天记忆被人追杀。又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过目不忘的逆天神技,最后找到了释放病毒的“零地带”。过程中教授逐步发现女主其实一直在骗自己,而且也没能阻止病毒的释放,拧巴的女主最后一刻也决定勇敢面对现实,不再逃避。一切安排的恰到好处,反转的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简直过瘾。
再看电影版,除了熟悉的名字和教授的脸以外,突然发现这个教授好像不是小说里的教授了。
同样是一脸懵逼的醒来,不断袭来的幻象,美丽的女主西恩娜,可是马可尼医生,你的大胡子呢,心血来潮给剃了?还有瓦任莎,你的刺猬头呢,留成马尾了?好吧,只是换个形象而已,看剧情,看剧情。杀进医院了,跑吧,美女医生真贴心,生死关头,还帮教授拎着那包衣服。好吧,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回到西恩娜的公寓,教授可是在这发现西恩娜是个拥有高智商的天才,又具有表演天赋,然而这一次并没有;“天堂,25”的线索也不是随随便便就通过邮件发过来的好吧;你们逃命的小三轮呢,我还想见识老司机飙车呢,然而,都没有!
混入“旧城”,西恩娜变装脱身,教授解谜…通通都没有,我到底在看什么?!好吧,就当是一部独立电影看好了,可是你为什么还要拼命往原著上贴?
西恩娜内心是各种挣扎的好不好,教授是不情愿被拉下水的好不好,教务长是不需要下属提醒他遵守原则的好不好…美丽的西恩娜应该是有着高智商但内心拧巴的迷途小羔羊,却变成了被邪教头目洗脑的迷妹子,一心要保证病毒的释放;拉教授帮忙拯救世界,变成了教授与老情人重逢之旅,本来应该运用自己的脑袋破解谜题,寻找线索,却全程智商下线,线索都是直接蹦出来的;运筹帷幄的大boss教务长,却成了冲锋陷阵的变态杀人狂,duang的一下就找到了被抓住的教授,捅死大坏蛋之后又照脑袋补了几闷棍,还说不想见到太多的血,所以就打些脑浆出来么…
即使作为一部独立电影,也实在无法给观众交代,时不时冒出的幻象,或者是回忆,不知道点背景的观众,简直是莫名其妙。
两星分别给美丽的城市风光和最后一幕归还面具的情节,不能再多了,即使你叫兰登…
看书的时候被美丽的佐布里斯特洗脑,超人类主义也无非是激进的进化观点。那时候对FS2080和佐布里斯特的关系十分喜欢,不管是列车上那一段故意的误导还是后面的复述都喜欢。而且佐布里斯特还是绿眼睛。
电影开场佐布里斯特的演讲,逃跑甚至死亡,都没有好好的定格,络腮胡子遮住了本福斯特的脸。大概是他要贯穿全片才这样吧。瓦任莎出场非常帅气,西恩娜还算令人信服。在幻象里的地狱写实度还是可以,血红色喷薄而出还是很震撼的。看书的时候没明白为什么辛斯基对兰登意义非凡,电影给的解释还算圆满。
原著中我记得他们在碧提宫附近转了好长时间,看了好多古迹,电影中有所选择很好。瓦任莎戳破的画很心疼啊。
在追逐过程中的佛罗伦萨真是 绝美之城 。
但丁面具有一点小小的笑点,后面的威尼斯有一种熟悉感。在地道里面的反转我是服气的。西恩娜说的“I loved him”和“你身上还穿着他的西装” 细节生动。后来西恩娜回忆中的佐布里斯特鲜活而温暖,可爱的反派。
但是结尾啊 我想看那个可溶性塑料袋的碎片漂浮在老水窖上 想看那个bad ending。
伊斯坦布尔也挺漂亮。
佐布里斯特美颜。
只有我大firenze好评,维琪奥宫顶画说砸就砸啊唯一心碎。剧情好弱,我汤自己都演得很不耐烦的感觉,装神弄鬼到没谁了
Florence和Istanbul的观光片,ps:组织老大死的好憋屈
既然研究出了病毒,随便找个水厂投了不就得了吗,干嘛要藏得连自己人都找不到,还要设个圈套请专家解密,跟各大名胜古迹硬扯上关系,文艺青年就是作。
哈佛在剑桥市,我也是刚知道的……
覺得三部蘭登系列裡最差的一部....流水帳,Tom Hanks和Felicity Jones就不停在各觀光景點跑動,用台詞一再解釋,但卻缺乏講懸疑故事的吸引力。主演都沒什麼發揮空間了,其他配角更是影薄。"伏筆"講真的電影伏得太明顯,應該很容易察覺到吧。對了,電影把書結局改掉了....
“不用心经营自然会分开” 《达芬奇密码》老一套,世界灭亡论营造的不够紧迫,最后拯救世界的高潮仅仅是两个人在水池里打架,前戏关于人间地狱的铺垫又很浮夸,显得头重脚轻、故弄玄虚。“但丁死亡面具”作为最后一个镜头,倒是挽回了一些分量和回味。“生活中总有些谜题是永远解不开的”
史上最傻逼反派组织。他们把毁灭世界病毒的全部线索全写在一个靠拼字游戏就能找到的小石块上(拿死亡面具做包装立马高大上了),然后把能毁灭世界的病毒拿个小小保鲜袋包着放在水里,然后想着怎么去拿炸弹炸爆小保鲜袋……
欧洲观光片....看完就想去佛罗伦萨和伊斯坦布尔,另外,希望丹·布朗立刻出一本欧洲攻略,住哪个小宾馆、看哪个名画、吃哪些小吃之类的,首印五千万,绝对再次发家致富....
看了才知道:世卫组织具备战斗力,而且实力还不弱。
两个翻译夏恬和张悠悠赚这笔钱也是好挣。。。
Robert Langdon系列最差...而且这个系列一部比一部像观光片,一部比一部强调动作忘记剧情...反正都是什么跟什么嘛!简直是两主角的意大利城市大型Temple Run。。因为全息图+Sully积累的今年对Hanks的(超)好印象,严重被这部拖累!
话题很大,人口过剩,行动目标也很大,拯救人类,可这些都冲淡了这系列最可贵的部分——对嵌套进艺术与历史的谜团的解密快感。虽还在解密,还有名作、城市与历史,但又有很大一部分在拼接记忆外加不断的幻觉,且每当想到他们是要拯救人类时,悬念感就会被削弱,因为人类…终究是会被拯救的。
都是套路。人类都要毁灭了,只有三个人在水池里扑腾。。。
悬念的部分以及解谜的部分还算有趣,不过动作戏比较无聊,尤其是看到变老变胖的汤姆·汉克斯一路狂奔,没啥美感
没看过前作,期待值一般。看下来觉得真心不错,算商业片中的水准之作。良心2D!虽然都是套路,不过能一本正经地把淡扯好,把故事编圆也是需要用点心的。幻境场面和一些动作、坠亡桥段设计得很好,节奏也不拖沓。还看了些艺术作品,听了点虚实结合的艺术史,挺好!只是…教授那偷东西的基友哪儿去了?
又是一部欧洲观光大片,兰登教授一路气喘吁吁的导游+解说。丹·布朗的故事永远同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的忠奸反转,人物翻脸跟翻书一样,看得我一脸漠然...
电影版,天魔>达芬奇>但丁。在没有敏感宗教元素情况下还畏手畏脚也是醉了,佐布里斯特批判WHO的部分没了,超人类计划也没了,改编得相当粗暴平庸。原著千方百计与但丁硬扯关系,电影解谜部分乏味无趣,魅力尽失,节奏失控,沦为走马观花看古迹顺道拯救世界,看过就忘的二流冒险片。5.8/10
暴君对这个世界都有大爱。可是好歹考虑下人种优化和智商分级,不然每隔几百年就得灭一半人吧。
我都不好意思给这片打上悬疑的tag!那些嚷嚷着这个月为了好莱坞片子要睡电影院的,这第一桶冷水请你们接好了,浇醒这帮装逼的!
原著小说就很精彩好看,改编成电影虽略逊色,但是2个小时电影真的是不错眼珠看完的,汤姆汉克斯表演惊人,恰到好处,简直完美。和合作演完配合默契。不懂为啥那么多人吐槽,个人觉得非常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