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版的优点是美术,和市川昆是美工出身有关。开篇第一个画面是樱花带雨,一看就是很聪明的导演,和原著四姐妹故事中带点伤感的美非常契合,而且电影的主题在姐妹情谊,以几次赏樱游玩串联,最后姐妹分离,以一个抽象唯美的赏樱画面作结,樱花带雨确实就是最恰当的开篇。
还有一部分的美术体现在服饰装饰上,影片中有不少细节呈现,原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描写的家庭是没落贵族,莳冈家曾经是大阪三大富裕家族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设置,所以姐妹们的赏玩趣味,服饰品味,甚至是为人处事的态度皆与普通家庭不同,表面上当然是由那些精美的服饰等来展现。
当然再深里看去,影片做得还稍嫌不够,比如雪子的婚事是因为贵族遗下门当户对的观念,也是因为出身导致的墨守陈规旧俗,她的温柔内向,除了性格也有贵族风范,比如接受家庭熏染较少的妙子,就是完全不顾礼数的现代女性,比如在影片里很出挑的阿春。因为贵族礼数,原著中诸多描写都围绕事情都利害考量,礼数周全等方面,体现出作者细致的一面。
《洗雪》肯定不是一部电影的容量能承载的,因为这本琐碎的著作,并不想要太强的戏剧性,拉拉杂杂讲述下来,每个人物的轮廓才慢慢清晰起来。正是它的“细”和“平”,才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尤其是安排了一条姐夫和雪子的感情线,倒是和谷崎润一郎其他作品气质相符,但是放在这部里简直莫名其妙。雪子本来就是遵循旧礼的保守性格,况且整部小说完全没有这么荒唐的一个角色,因为它根本就不符合小说的气质。
小说中最离经叛道的妙子,最后遭遇了病痛和丧子,丧子的悲痛和雪子待嫁终于形成最后的高潮,故事结束。而描写中那百无一是的富家公子,即使在被最重抛弃,经济窘迫,希望讨还一些金钱,也说得极其委婉,金额也相对合理。其实并非电影中呈现的索要封口费的无赖嘴脸。
这部电影最好的当然还有巅峰时期的吉永小百合,永远低着头,怯怯不敢说话,独处时感怀花木会自言自语,也会将脸贴近那只温柔猫咪,遇到美好和悲伤都会暗暗落泪的雪子,大概这一版是表现得最好的了。
谷崎润一郎说他一定要遇到一位自己敬仰的美女,才能写出好的文字,也许他当时也遇到了像吉永小百合一样自己的雪子吧。
電影就是電影,拿原著情節比較沒有必要,也自尋煩惱。
雪子標梅已過,仍未覓得如意郎君,卻還漫不經心,部份是性格使然,部份是生活環境造成。別看雪子平時溫婉沉靜,當自身利益受損,還是據理力爭,大動肝火(四妹妙子與人私奔一案,報章誤登雪子名字,影響了她名聲)。出身在褪色的名門望族,爛船尚有三斤釘,留下的父蔭(金錢),不愁衣食,中產的附庸風雅之餘,也多無所事事(四妹想事自己的事業,大姐也對她有微言)。
雪子如此性格,如此環境成長,難怪「享受」那份男女感情的曖昧,享受男性對她的目光,如二姐夫看着她嘴型進食,看着她不經意地露出的小腿,甚至在火車上被小兵哥的靦腆窺看。享受二姐夫對她近距離的接觸,最要命的一幕是在大庭廣眾下,二姐夫坐在小姨的身後,把弄着她的衣帶(可惜這個八三年公映版本片段,在現在版本中被剪去),雪子既意識到卻也享受着。當大姐夫輕傍着雪子離去時,二姐斜眼看着大姐的反應,繼而兩人相對尷尬而笑,難怪做家姐的要千方百計找媒人想把她送嫁,人類進化論所提及,子女長成後必須離開家庭,否則亂倫機會很高,確實不無道理。
末段,雪子終於找得如意郎君,二姐夫卻在居酒屋獨自飲悶酒,情景就很微妙。除非觀者的男女觀是白紙一張,否則看到此中情節一定會心微笑,若不能接受,去看狄狄尼的卡通片好了(現在的卡通動畫情節,也大都不純正)。
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这部《细雪》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典范:春风轻吮的樱雨里,四位仕女袅袅而过,所谓忧愁随流而逝,所谓人靥随花而盛,个人的生命承载着历史奇妙的转折,思想的冲击改变着家族的命运,然而面对改变再不甘不愿,也要一直保持“春赏初樱夏观雨、秋来抚叶冬踏雪”的心情。心头无闲事,人间好时节。
影片改编自谷崎润一郎的文学作品,讲述了新旧思想冲击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落魄望族莳冈家四姐妹的经历,大姐鹤子世故守旧,面对本族大事以家规风俗为先;二姐幸子成熟稳重,为姐妹幸福奔波操劳;老三雪子外柔内刚,涉及原则之事绝不退让;小妹妙子新潮前卫,试图将命运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影片中不乏对当时日本侵略中国市民心态的展现,普通民众的生活里没有对大是大非的辩解,而是将重心转移到如何让自己或家人过得更幸福的努力之路上。
平滑如水的叙事风格既有日式家庭电影的舒缓温馨,更多的是融入了里樱花灿烂与凋零的凄美文化。随着四季变化,四姐妹的心境和感悟也随之波动。波澜不惊之下是暗流汹涌的曲折:大姐鹤子过于看重家族身份、二姐幸子常处于夹缝中艰难维持平衡、老三雪子不善表达屡失机缘、小妹妙子常常遇人不淑内心脆弱。四姐妹的美与泪正如樱花开谢一样并存:在极致繁华的暖春开幕上,等待的无非是寒冬的人走花落万事凉。红颜只落得竭尽谅解与退步的委曲求全,绝色也只能去拥抱被挑选后的幸福余温。樱碎单薄随水流,风泠水寒难惜娇。
含蓄的台词搭配隐约的暧昧最撩拨心弦:大姐无意间说漏了二妹和姐夫的往事、二姐不经意撞破了丈夫正在亲吻小姨子、小妹放纵热情然所托非人。片中多以春夏的浅色调为主,在深沉幽怨的靛蓝色基础下更显俏皮温馨,而柔光暖风之下每当有突兀尖锐的色彩出现必然带着情感和身体上的强烈欲望,本片中以红色尤为突出:二姐和丈夫吵架时的猩红、三妹面对姐夫温柔挡住裸腿时的橘红、小妹得知摄影师重病时的紫红等等,都在奇妙的传达着女性情感面临重大变化时的细微情愫。这偶然出现引人心颤的色彩,属于心有千千结盼君解百优的女子。
身着家常服的雪子倚靠在床边读书,既有大家闺秀的温婉,也有望族之后不可侵犯的尊严,窗外橘红似是女儿家的妙曼心思
突然回家的二姐夫看到小姨子的美状已然失态
雪子用内裙缓缓挡住腿的姿势可以说是全片最令人心动的情景:虽惊却不慌,虽喜但不显。姐夫的突然回来似乎撞破了她的心事,一片雪白而寂寞的肌肤慢慢被挡住,被世俗道德挡住、被羞涩腼腆挡住、被身份地位挡住。而雪子的表情说不上是渴望还是紧张,那只手谈不上是挡住还是为了揭开。
影片的镜头之美使观赏感提高到夹杂欣赏日本文化的高度,在这春日里细细品味那个新旧思想冲击的年代、代表着不同教育和思维的姐妹如何在时代洪流冲击下生存,品味家族的荣耀是否能一直坚守在陈旧规章中,以及最深的,对女性命运悲婉的叹息,一如樱花的绚烂也只能用来回味。
精致的碗具等等细节衬托出了四姐妹一家过去的辉煌和显耀,这份对高贵典雅品味的追求已然溶于骨血
大姐来时身高等看起来明显大于众人,长房的身份压力不言而喻
长幼尊卑有序,众人都等着聆听长房的训导
片名《细雪》,指的就是雪子和妙子二人,日语里最小的孩子有名细子,故然。湖畔边初长成的两位名媛落落大方,雪子淡雅的白装和妙子可爱的黄色互相映衬,本身就是最好的风景
又一次错失良机的雪子难以被众人窥到心事,屋内的黑暗像是家族的重重压力,唯有内心的平静能点亮前路
书中自有谦君子,书中自有红线牵
一个是心头一热要活出真我风采的新时代女性,一个是新旧思想夹击下努力认清自我的内刚少女,庭色凄然,枝头自有俏。
你能想象到这是满满一屋子和服吗?
市川昆的室内调度:通过「人物-前景物-后景」的构图层次构建出一个视觉上极为丰富的景深空间,在柔光光线的发散中完成前后焦点的转移,却又在人物肢体发生运动时切回深焦,摄影机也总是朝向空间斜角处取景,于是观众对人物-空间的观念被进一步明确。但一到室外戏时,摄影机的运动被明显降级/减速,焦点从未变更始终在人物身上,也就不可能如室内戏般创造出更丰富的视觉调度。不过,摄影机其实并未介入影像本身,虽然其在场感是被一直确立的,但所投射的视线却始终站在不同于人物的立场,这也就解释了文本表义象征性与时代性的产生。
儿女情长,家庭琐事,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被放大,可都要事关人生大事。日本的亲情关系与中国无异,辈分与观念的差异造就矛盾,市川崑的镜头好干净,服饰与构图都相当有考究。此外选角,吉永小百合与古手川佑子真的好像姐妹,石坂浩二的女婿却有种梁朝伟的感觉。
1 最喜欢妙子的长相,萝莉控 2 下雪天喝一盅酒,嫁女儿,秋刀鱼之味喂 3 OAO 原来谷崎润一郎也有写纯爱的时候啊,本来想看看口味重的 4 看着看着就下雪了,也是细雪,这个电影打发了下午,很衬
纵然气质美女再多,但没有长镜头的电影不是好电影,细节刻画不多的电影也不是好电影
细雨濛濛,京都赏花;细雪纷纷,大阪送站。细节之处见细腻。
诚如佐藤忠男所言,市川昆是超一流的“演出家”:他并不专注于自身作者气质的建构,而是着力于影像化文字原本的灵魂。本片虽然竭力淡化了谷崎文风中“形而下”的部分,但仍不失为一部视觉化谷崎美学的杰作!【9↑】
极致的优雅也是一种残忍。俏皮的“烟火”,也是另一风情万种。新时代里,女人理性的勇敢,男人感性的风流。有淡墨的长久,也有娇艳的美丽。雪细细的下,我在等你踏雪归来。
布景服饰华美,剪辑笨重,特写突兀。新加入了雪子的暗中情愫与原著人物性格不符。大姐鹤子戏份加重,配角小丫头极出彩。
和服大片。东宝五十年纪念,除了和服和口红品牌的强力植入,估计还有关西旅游局的倾情加盟,确实非常美啦。其实既然拍了这么长,可以说更多战争对时局和大户人家的影响,以及对女性心理的刻画,感觉吉永小百合相亲了一万多次,减少为三次即可嘛,相到后来,她没有崩溃,我差不多崩溃了...
即便主控思想是较为传统保守的家庭团结的"面子",但依旧在四姐妹之间用非常丰富细致的笔触描写别样的矛盾、争斗和利益纠纷。市川昆导演手法稳重老练,2个多小时看下来完全不觉得疲倦,非常顺畅。二本片的"里子"其实已经不像结尾二姐幸子说的"世事常变季节流转,结果什么都没真正改变"那样。大姐迁走到东京,将家族长辈的大权被迫移交给二姐,二姐在没有去送别大姐的前提下到四妹的房间里叹息哀伤,而四妹房里烧茶水连个炭火炉都没有,更别谈四妹将继承的财产放弃。这种此地无银的桥段,正好一刀刀切到了“家族”的命根子上,无比冷血和现实。
“虽然发生这么多事,季节换了又换,到头来其实什么都没变。”该片融合了日本传统家庭文化和服饰文化的精髓,导演将四姐妹拍成了樱花下最美好的景色,实在是美轮美奂。场面调度也同样精彩,三场戏记忆犹新:开篇特写转全景的十分钟、中段两场争吵戏、后段雪子前往贵族后裔相亲。吉永小百合太美了
吉永小百合真是漂亮,又温柔。
嫁女是家庭剧最好看的,就像树木抽芽、开花、结果都有风韵,但暮春落花时最是诗意,凄美有时,明丽有时,叹散也叹聚。雪下了,姐妹分离,规矩破碎,连战争也将有结束,每个人都得到归宿,却免不了怅然若失,或者失,就是得的一部分,惟可惜“明年不能与你在京都赏花。”
细雪过后,春风雨露,已是另一季。
古手川祐子真素太可爱了。难忘四姐妹并肩走在烂漫樱花下的镜头,花落人团圆,雪落人离别。美术设计和场景造型都挺好的,尤其是一套套的精美和服看着就是名家手笔。但是把原著中清清白白的二姐夫改编成暗恋雪子的欲求不满样还是让我很无语。偏偏男演员长得太像梁朝伟加姜大卫的结合体,让我实在讨厌不来
漫漫樱花,灼灼红叶,皑皑细雪,寸寸和服,款款柔情,娓娓道来,笔调细腻而隽永。新加入的情节线使影片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原著。PS:有人说,市川昆的改编让影片浸染上了简·奥斯汀和小津安二郎的风味,例如隐约可见的幽默感,以及新旧思潮冲突对家庭的影响,深以为然。(9.5/10)
空镜头很美,不管是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还是最后的细雪!樱花下,四姐妹,绚丽文雅的和服,犹如古典画卷一样美丽。喜欢大姐二姐,争吵之中突然相对而笑,结尾两人彼此谅解相拥哭泣,总觉得感情好的姐妹就是这个样子。最不喜欢的可能就是二姐夫对雪子暧昧的情感,犹如一副完美的画卷沾上污渍一般。
早上看了papi酱,晚上看这个,语速简直是papi酱的1/10,喔不,1/100。里面的和服太美了啊。
4.5.四种女性是不一样的樱花,华服,美景,美食难掩人生的缺憾,二姐与二姐在各自丈夫面前的失势和埋怨埋下女性意识缺失的伏笔,与其等待对的人,不如先成为对的自己。第一遍看嫌故事推进慢,第二遍才发现各自观念的暗自交锋结合唯美的内外景掩映,看似折衷暧昧实则针尖对麦芒1080p-GCJM
嫁与不嫁,美丽容颜皆如樱花般转瞬即逝;叙事与情韵充满古典伤感味;四姐妹代表的四种女性形象,女人的一生都在操持着这些无关时代风云的琐碎事,但它们是永恒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