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刑侦/悬疑剧几乎算得上是最受观众欢迎的短剧类型,《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佳作频出。我们被这些剧打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共情或者叹息于剧中展露的或动人或阴郁的人性,更是因为这些故事里反映出了真实的社会问题。
最近的新剧《谎言真探》又是一部关注现实话题,充满人文关怀的刑侦短剧。我一口气追了12集,甚至追了点播,实在是因为太想知道案件最终的结局了。在这12集里,《谎言真探》以紧凑的节奏讲完了5个案件,还立体刻画了刑侦小组中各个主要角色。
凌然(余男饰)是测谎专家,这在国产刑侦剧中是一个新的设定。在剧中,凌然可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或者涉案相关人士)的各种微表情、微动作观察对他们的情绪、心理、关系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第一个案件中,嫌疑人周若君与张一唯走廊偶遇,周若君眼神闪烁、脚步放缓,张一唯眼睛看向墙壁双脚并排成一前一后,形成典型的逃离反应。张一唯提起周若君时,微微扬起了嘴角。这些动作和表情,让凌然判断出他们之间时恋人关系,而这一关系成为了侦破案件的一个关键。
当然,测谎专家的工作不光是依靠微表情和测谎做出这些判断,还需要对嫌疑人及涉案相关人士进行多方面的审问,并切实找到证据以帮助破案。
“你只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凌然一次次说出这句话,案件的突破口随之出现。凌然这个角色冷静、理智、缜密,有着极强的工作能力,这些特质不是漂浮在虚空中的,而是通过诸多细节展示出来的。她是强大而有力量感的女性角色,这种特质是特别而有辨识度的性感与魅力。
陈虎(邢佳栋饰)是重案组组长,生活粗糙不修边幅,却有着超强的执行力。凌然与他的组合一静一动,相得益彰。跟着陈虎的警队新人莫晓杰(高玉玺饰)看似青涩、容易紧张,还有轻微口吃,实则业务能力出色;凌然的助手秦心怡(王薇饰)看似单纯、感性,在进行审讯的时候也同样认真严谨。这些人物的刻画鲜明而立体。
而凌然无疑是《谎言真探》的核心人物,破案的关键部分大多由她推动,《谎言真探》也因此成为了独有的、以女性为主导的刑侦剧,在此前的刑侦剧中,哪怕有女性警察角色,一般也多为辅助或调节气氛的形象出现,这一个设定让我惊喜,《谎言真探》非常难得的拥有一种充满悲悯与人文关怀的女性视角。
《谎言真探》的案件均由真实案件改编,这部剧的悲悯和人文关怀更体现在案件选择中,看的时候一边被触动,一边忍不住暗暗感慨,创作者可真敢拍啊。
第一个案件,杀夫案。案件嫌疑人周若君因为经常遭受家庭暴力,出于自我保护杀了自己的丈夫。家庭暴力、忿而杀夫,光这一点毫无疑问就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可随着案情的推进,出现了诸多疑点与新线索。
为什么刺了19刀,且似乎不是一次性连续刺入?在警察局走廊上偶遇的盗窃嫌疑人张一唯仿佛是认识的?而后发现他们是恋人?张一唯是想回案发现场偷什么东西吗?
杀夫这个案件似乎不是周若君激情犯罪?似乎是有计划的?而且……计划仿佛在家暴发生之前就开始了?甚至有可能周若君是为了杀夫且为自己减刑,故意引诱丈夫家暴、引诱丈夫出轨?那么她到底为什么要杀夫?
随着周若君的丈夫、曾经的小学美术老师被学校辞退的原因被发现,周若君杀夫的理由也终于呼之欲出——一切都是为了女儿。
这不光是一个家暴杀夫的案件,还是一个儿童性侵的案件。杀夫是为了让女儿不在被侵害,而不说出真相也是为了保护女儿。周若君祈求凌然不要说出真相,宁愿自己被判重刑也不想女儿收到更多伤害,而凌然一方面坚持了向法院提交关于真相的关键证据,一方面也为她申请了不公开证据。
周若君身为母亲的爱与无奈,凌然作为刑侦人员的专业与正义,作为女性对另一位女性的共情与帮助,在这个案件中同样动人。
这种让人共情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存在于每个案件中。
第四个案件里,进城女工江雅丽被发现独自死亡于废弃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屋子里。究竟是谁杀了她?随着案件的调查,江雅丽进城以后的故事逐一展开。她无依无靠,却是怀抱着希望进城的。经历了直销组织的欺骗、身份证被盗用借高利贷、怀孕后与恋人误会争吵被抛弃、被假药商人欺骗……到底谁是凶手?仿佛谁都是,可仿佛又谁都不是。最后,唯有一声叹息。
第五个案件,杀人骗保案。一位盲人流浪汉是这个案件的受害人。故事是从与盲人相互依靠的流浪小孩小猴展开的。小猴与警队新人莫晓杰偶然相遇,渐渐产生了相互信赖的情绪。莫晓杰有轻微的口吃,从小遭受凌霸,当他看到被凌霸的小猴时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他鼓励小猴去勇敢、去反抗,让小猴渐渐走出凌霸的阴影的同时,其实也是让自己走了出来。可最后,小猴还是因为(疑似)目击了盲人被杀而被凶手杀害灭口了。莫晓杰看到小猴的尸体的时候情绪几近崩溃。这个案件的嫌疑人是连凌然也没有办法的对象,可最终莫晓杰却用嫌疑人与兄长之间的感情让他开了口,这是莫晓杰的成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电视剧看完关掉以后便会忘却,而《谎言真探》却给人更多的余味。让人思考人性是如何让人走到那一步,我们到底要如何让世界更好。我忍不住就在期盼余下的几集了。
从片尾看本剧一共五个案件,一个案件大约一小时多,也不拖沓。
目前来看,案件本身质量挺高,主要围绕着“情”来展开,较少涉及“钱”、“权”,罪犯和死者基本上都是普通人,案情接地气,与我们日常生活接近。案件呈现效果一般,无论是镜头、剪辑还是配乐等都极为粗糙,场景简单,镜头还时不时在晃动,给人感觉有点像“今日说法”栏目剧,只是少了普法这一环节。对案件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甚至不如它,只在案件结束时安排一些“煽情”性的发言,很难触动人心。总体来说,纪实性较强但缺乏艺术性。
破案过程虽形式简单但不乏味,悬疑感较弱,不过分强调和夸大主角推理查案的能力,也不炫智商炫技炫武力,而是合作调查,汇集、串联线索,顺藤摸瓜锁定嫌疑人,再通过测谎的形式讯问和引导嫌疑人陈述作案动机。测谎的应用规规矩矩反倒显得朴实可信,简单心理学的应用也具有极强的设计感和目的性。最大的死穴是有些案件很容易猜出走向,少有出乎预料的反转,但导演编剧似乎志不在此,而注重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刻画嫌疑人的心理转变。
第一个单元案件是坚强母亲为保护孩子策划杀死变态丈夫,很感人啊!
第二个单元案件:富二代因爱生恨起杀心,穷小子为爱痴狂赴死路。保姆与雇主偷情,怀孕生子谋家产,与雇主女儿斗法冲动之下跳楼自杀。
这段让我想起“易立竞”的采访,讯问的时候真的好像啊。
第三个单元案件我最喜欢:农村女赴城讨生活,被卖保健品的拒之门外。找了份送外卖的工作,被骗着借了高利贷,本以为遇到了真爱有了家,没想到怀孕后阴差阳错被抛弃。孤身一人还被卖假药的人追债,最后孤零零绝望的死在集装箱内。
这就是人性。
再一个,几个主要人物倒是不错。两个女性角色凌然、秦心怡冷静克制美丽,凌然测谎手段娴熟,给人压迫感,秦心怡努力也聪明;而两个男性陈虎、莫晓杰帅气搞笑可爱,陈虎虽有些不着调但识时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莫晓杰好聪明内向,好可爱啊😋。凌然和陈虎生活的片段让剧还有电视剧的感觉,不至于沦为破案栏目剧;而秦心怡和莫晓杰的菜鸟身份也挺契合,上庭结结巴巴,测谎手忙脚乱。最好的是人物间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感情,而且几个人相处方式让人觉得很舒服,既不过于温馨融洽,也不格外严格生疏,该骂的骂,该夸的夸。
今年国产剧真的好剧频出,前有《觉醒年代》《叛逆者》《小舍得》,实力派演员云集;六月刚到,又刷到了这出良心好剧《谎言真探》,一口气追看了12集。
《谎言真探》是侧重社会情感向的刑侦短剧,每一集约莫20分钟,节奏明快,情节紧凑,人物刻画得很真实立体,演员的演绎也真实到位。在前12集里,已交错呈现了5个不同案例,全然不给观众喘息机会。
每个案件的作案动机不同,死亡方式不同,测谎采取的问讯方式不同,但相通的是这些案件涉及的都是社会中层甚至底层人民,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带着真实情感的人物。没有绝对的恶人,谎言背后试图掩盖的,有爱,有忏悔,有遗憾。
在细微末节之间寻觅真相,又巧妙地折射出众多灰暗的社会问题。
01
电视新闻里播放着轰动全滨州市的杀人案件二审进程,死者男方朱小东父母以故意杀人罪向女方提起诉讼,期望判处死刑;而女方周若君的辩护律师则以男方作为丈夫经常性实施家庭暴力,女方出于自我保护而防御杀人予以反驳。
家庭暴力,一个社会高关注度的话题。
原以为四个字足以给案件定性。然而在接下来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案件经历了几番反转。
刑警介入,主角相继出场。刑警支队技术科测谎专家凌然(余男饰),一位冷静理智,细腻的观察者;重案组组长陈虎(邢佳栋饰),性格火爆,正义凌然,虽然生活粗糙但执行力强;还有警队新人,“脑子转得比口快”有口吃但思维敏捷的莫晓杰(高玉玺饰)、认真严谨且执着坚持的妹妹秦心怡(王薇饰)。
走廊间,陈虎正押着另一起疑似闯入装修工地偷窃案件的嫌疑人张一唯准备审讯,遇到凌然。仅靠张一唯与陈虎之间简短一两句对话,凌然便知悉此人并无偷窃嫌疑。正准备让陈虎放人的时候,迎面走来了家暴杀夫案件的嫌疑人周若君。张一唯与周若君对视的瞬间,凌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问题,并决定对两人分别进行测谎。
秦心怡问凌然,为什么又把张一唯押回来?
凌然说,“刚才这两人迎面走过来的时候,女的眼神躲闪,脚步放缓;男的眼睛看向墙壁,双脚并排变成一前一后,典型的逃离反应,这两人认识。”
测谎室里,给嫌疑人带上测试心理体征变化的监测工具,测谎审问开始。
每个问题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凌然在不透光的房间里主导提问,其他人在隔壁的观察室里观察。从常规问题开始,判断正常心跳值,到进入案情关键问题,你来我往,若是尝试隐瞒和说谎,曲线便会有大幅度波动,从正常的白色折线变成红色。
周若君与张一唯明显认识,却又互相保护。张一唯在提到周若君时面部微微的变化,便让凌然获悉他们的恋人关系。
是家暴导致的过失杀人?还是早有规划的谋杀?案情至此有了些变化,但又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能不能请你转告我的女儿,妈妈是坏人,但妈妈爱她。”
周若君对连刺朱小东19刀供认不韪,却在提起女儿时留下了真挚的泪水,分明在保护着一个深藏的秘密。
刑侦队沿着死者朱小东的线索持续深挖,终于在二审法庭即将宣布判决前的最后时刻挖掘到了全部真相——朱小东长期性侵儿童,更把对女儿的侵犯记录在相机中,甚至威胁周若君要把这些视频照片传播于众,毁掉女儿。周若君在无法夺回朱小东拍摄的素材,无奈之下制造了家暴过激杀人的假象。
第一个案件结束,家暴、性侵儿童,短短2集,便已勾勒出人性一角。
02
剧情打动人的在于,不是浅白脸谱化的演绎,每个案件都取材改编于真实案例。这些案件背后所揭示的社会问题,覆盖了家庭暴力、性侵儿童、骗保杀人、流浪汉、酒家撞人、援交,无一不是让人凝重的社会问题,却又那么真实地正在发生。
几个记忆深刻的片段:
第二个案件里,贫穷的农村人赵宏四,与富二代朱世豪形成强烈反差;前者作为社会弱者,并无犯事,为了能够有一套房与心爱的女友结婚,被诬陷醉酒驾车杀人;而朱世豪,有钱有势,在倾慕的女生Maggie身上倾注金钱,却没能得到人心,发现对方真实身份是援交女后一怒之下冲动杀人。
第四个案件,不幸去世的江雅丽(演员张月曾在之前大火的《三十而已》里饰演被全网diss的林有有,但在本剧里演绎出了全然不同的角色),从外地来滨州市打拼,在送外卖工作中邂逅了正在低谷期的梁辉,一同经历了一段很甜蜜的时光,却阴错阳差地在江雅丽怀上孩子后分别。江雅丽身体状况并不佳,却毅然希望冒着高风险把孩子生下来,那种对新生命的期盼与为之作出的牺牲,让人动容。
第五个案件,虽然是关于骗保杀人的案件,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副线警队新人莫晓杰与流浪小孩小猴子之间的信任与爱。莫晓杰虽然一紧张说话就口吃,性格也内向,却在小猴子身上看见了自己年幼时的影子。因为弱小而被欺负,不敢反驳反抗,他鼓励小猴子勇敢保护自己,也由此让自己走出了童年阴影。
03
最后再说一下测谎这个题材,很多年前有一出经典美剧《Lie to Me》便是从测谎角度切入破案,是我当年反复翻看的一出侦查剧白月光。一直在期待国内影视剧涉猎,总算等到了《谎言真探》,且在期待之外又多了一丝惊喜。
与测谎紧密相连的,其实是微表情心理学(micro-expression)。每个人的脸部都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因受到事物刺激,下意识的神经本能反应会牵动肌肉作出非常细微的表情变化。害怕的时候鼻孔放大;厌恶的时候嗤鼻;愤怒时嘴唇紧闭;惊讶时眼睛微睁……而当人尝试隐藏或抑制某些情绪时,微表情也会产生与常理反应不符的表现。
这些关于微表情的分析,《谎言真探》都透过凌然的观察来侧面呈现。比如在前面提到,第一个案例中的周若君和张一唯。张一唯在提及认识周若君时,嘴角微微上扬,即刻被凌然识破他们恋爱的身份。
在剧里,对于微表情的分寸感拿捏得很好。演员表情的呈现并不会过分夸大,自然由细微,很多时候一闪而过,却足够让处在上帝视角的我们一目了然。
而凌然亦没有被赋予“天眼”,所有的观察都合情合理贴合人设。演员余男在把握角色时无可挑剔,将一个事业为中心,犀利、敏锐、冷静但不失人情的角色刻画得十分到位。可攻可受,在飒爽霸气与风情万种之间自然切换。
不得不说,今年的国产剧质感真的让人欣慰。
越来越多的题材被挖掘,深入到不同层面的社会问题,犀利拷问间不乏人情关怀。
期待《谎言真探》后续的剧情,也期待看到更多高质量的国产剧。
虽然细节看起来的确是处理了,但是就第一个案件而言,不合情理之处还是很明显的,这个妈妈既然做过律师事务所的办事员,也花一年时间去制造激情杀人证据,难道就不知道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司法案件都是不公开审判吗?她还在顾虑啥?要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司法案件都需要监护人做如此大的牺牲,那谈何司法正义?最后听到合议庭决定要不公开审判并严格保护女儿隐私,妈妈居然会有非常满意的神情,一个自己一开始就可以争取到的结果,结果还需要jc折腾一大圈去为自己完成,你告诉我你这法盲得是有多强啊,但是前面努力伪造激情杀人证据似乎又显得深谙法律之道,感觉这妈妈的智商忽高忽低,没准儿
说到测谎师,貂蝉第一时间便想到了12年前的爆款美剧《Lie to me》和11年前的经典港剧《读心神探》。所以看到迟到了10年之久的题材被冠以“国内首部女测谎师刑侦剧”,还是些许有些唏嘘的。
有人会问:会不会是我国在早些年没有测谎师呢?
追溯新闻,不难发现,至少在2014年,我国就已经有了测谎师这一职业。
当然,『迟到』总比『不到』好。纵观近几年的国产剧市场,真正意义上的职场题材的都市剧并不是市场的主流,刑侦题材更是鲜少出现精品佳作,而无流量挂帅的刑侦剧就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尽管《谎言真探》有不少问题,但观众对摸索期和创新期的国产剧是有辨别力和包容心的。
看完前四集,如果你问我,它值得被夸吗?
我会肯定地说,它值得。
因为它是一部探讨人性、聚焦社会敏感话题的诚意之作。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第一个案件(第1-2集),嫌疑人周若君因长期遭受家暴而杀死丈夫朱小东,一审判决周若君有期徒刑五年,但死者的父母提出上诉,认为自己的儿子身中19刀,周若君应该被判故意杀人,而不是激情杀人。
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激情犯罪的一种,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本无任何故意杀人动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控进而将他人杀死。
迫于舆论压力,警察局指派测谎师凌然(余男饰)对嫌疑人周若君进行测谎,判断19刀的主观恶意有多重。
同时,凌然的同事抓了一个小偷张一唯,此人恰巧是在被告周若君的家中行窃。当警察带着周若君和张一唯在走廊相会,凌然发现两人都眼神逃避,身体转向另一边,做出明显的“逃离反应”,说明这两人是认识的关系。
接下来,第一集最出彩的情节——测谎正式上线。
——周若君记得用电熨斗砸了朱小东吗
——是
——周若君记得用刀捅了朱小东吗
——是
——周若君捅了朱小东多于19刀吗
——不是
——周若君通了朱小东19刀吗
——是
——周若君捅了朱小东少于19刀吗
——不是
——案发的时候朱小军是在家里的现场吗
——是
——案发的时候周若君是在家里的现场吗
——是
测谎师的这段问话很有战术性。连续、类似、闭合式的问法,既排除多人作案的可能,又让被问者放松警惕,从而使接下来关键性的问话更有突破性。
——“案发的时候,张一唯去过现场吗?”
——“不是”
此前周若君的回答自若流畅,从测谎仪的曲线来看,平稳无异,说明没有撒谎。
而这一个“不是”,周若君的声音明显重了一点,似在强调这一事实,但是测谎仪的数据却显示,嫌疑人在撒谎。
这是全剧的第一次专业测谎。
紧张的气氛,缜密的提问,瞬间将观众拉入到审讯室中,感受凌然和周若君一次次电光火石般的心理交锋。
接下来剧情却开始反转。
凌然发现死者在外面的“情人”居然是周若君牵线介绍的。而周若君在第一次被家暴前,就已经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关于“因为家暴杀死丈夫,得到缓刑”的法律条文。
而通过测谎,张一唯也承认自己参与作案。
至此,峰回路转,此案很有可能是周若君和张一唯的蓄意谋杀。
但是作案动机是什么? “我所有的罪都认,但是别再问了,在这样折腾下去我的孩子就毁了。”
周若君和张一唯宁可被判重罪,也不肯说出背后的隐情。
凌然发现周若君在测谎时,谈及孩子情绪变化很大,于是决定继续追查,终于查出死者朱小东曾经因为猥亵学校孩子而被校方辞退。 一番顺藤摸瓜,杀人动机浮出水面。原来周若君的女儿在16年遭到了继父(死者)的性侵,死者还拍下了不伦的照片。周若君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抢回那些照片,才对死者起了杀心。
至此案件真相大白,法院当庭宣判重新审理此案,庭审资料不公开,庭审方式不公开,对媒体一律不公开。
以上是《谎言真探》前两集的内容,剧情环环相扣,细节密布。表面上是在讲一个母亲为保护被性侵的孩子而故意杀人的案件,而内核想要探讨的是两件事情:
一、青少年被性侵,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中国,“性教育”是普遍缺失的,大多数8090后对性教育的启蒙大多来自网络和自己的亲身经历。
所以当这一代人成为父母,她们虽然知道性教育的重要性,也会晦涩地教导孩子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当「性侵」足以毁人一生的伤害砸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时,她们要么选择逃避,把孩子“包裹”起来,把整个家庭“包裹起来,要么用偏激的手段去报复施暴者,最终都导致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由此可见,当自己的孩子受到侵犯时,一味的逃避,和以暴制暴,是不可取的。 该剧的这个案子就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但不是每一个真实事件都有这样的结局。所以该剧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向观众传达向善的、正确的、理性的价值观。
比如,余男在片尾倡导大家:别让孩子的伤成为社会的痛。
再比如,相关权威专家给广大的家长们普及性侵后孩子的健康问题。
看了这两集,相信会让更多曾经受过伤害的家庭勇敢地面对伤痛,拿起法律武器来治愈伤痛和化解怨恨。
二、善意的谎言拯救不了任何人
该剧通过嫌疑人和测谎师的层层心理博弈,思辨的是善意的谎言和无情的真相之间,人情的求饶与法律的铁证之间,警察、被害者和嫌疑人之间,交织在一起的关于『人性与法理』的抉择。
究竟是法不容情,还是法律不外乎人情,也只有在真相全部被揭开时,法官手上的法锤才能敲出公正、正义之声。
从以上这些层面,貂蝉认为,《谎言真探》是兼具可看性、思辨性和社会引导价值的好片子。 但它称得上是非常完美的精品佳作吗?就从目前的4集来看,它的瑕疵还是不少。
首当其冲的就是故事的生活逻辑。
本片的戏剧逻辑非常强,但生活逻辑却严重缺乏。
第一,当所有的线索都没有指向嫌疑人的孩子时,嫌疑人反复说“别问了,再折腾下去我的孩子就毁了“”给孩子一条活路吧“。
既然想藏好孩子,为什么还要反复讲到“孩子”?不是故意暴露给警察么?
第二,当凌然猜测嫌疑人是为了保护孩子才隐瞒真相时,她为什么不尝试说“可以向法院审请不公开审理”来攻破周若君的疑虑,让她说出真相?
凌然是警察,应当知道《刑事诉讼法》规定: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判。(结局二审也确实因为个人隐私,不公开庭审)
第三,既然孩子成为一大线索,为什么警察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去找孩子?这对警察办案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除了情节,人物的设定也是有些问题。除了凌然,其他人似乎都是工具人,只为体现女主的机智而存在。这种为强化女主而削弱男主和配角的办案能力,反而大大降低了女主的真实性和故事的可看性。
个人认为“男女主双强”,或者在警队中安插一个不服凌然的警员,双方从挑刺,不认同测谎师的技术,到慢慢揭开测谎师的神秘面纱,最终彼此认同,故事会更精彩,参考韩剧《火星生活》和TVB《读心神探》。
以上,《谎言真探》还是一部瑕不掩瑜,值得一看的好剧。希望越来越多的专业类型的剧可以涌入国产剧市场。
如有不同声音,欢迎评论区发言哦。
“大哥,我带你到我朋友家去,那边养病不要钱。”
一天早上,交警队的一通电话打到了滨城市刑侦支队。原来,在一个路边发现了一辆被烧焦的面包车,上面还坐着一个人。
“汽车撞树之前没有明显的刹车痕迹,这不符合驾驶的本能反应。”
“车后门是开着的,车在行驶的时候后门不会打开。”
“汽车着火之后司机不会主动去开后门,所以有可能在着火前或着火后,有人到过案发现场,这就属于刑事犯罪。”
经过刑侦队凌然的分析,这起案件有可能是人为的。
这起案件确实是人为的,凶手就是六哥(原名刘一辉)。
六哥从小父母双亡,跟大哥一起长大,他的学费、生活费也都是由大哥承担。
本应相依为命的兄弟二人,却在六哥二十岁时发生了改变。
那一年,六哥迷上了赌博,把家里所有的钱卷跑了,甚至给大哥留下一屁股债。
心有愧疚的六哥感觉没脸再回老家,于是来到滨城打工。
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去年,已经四十多岁的六哥决定直面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想回老家跟大哥当面认错。谁知此时大哥已经得了癌症,做手术需要一大笔钱。
“来滨城十多年,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刘一辉这个人,也没人知道了。后来我就在想,能不能用刘一辉这个身份,骗拿一笔保险?”
对大哥二十多年来的愧疚,压得六哥喘不过气来。为了给大哥治病,六哥决定用被人淡忘的“刘一辉”来骗取保费。
他先是通过工作结识了张晓娟,后来俩人发展为男女朋友。然后让张晓娟在网上为刘一辉购买了一份保险,保额三百万。
由于六哥自己的身份证用在了刘一辉身上,那么六哥就成了查无此人的人。保险的受益人只好写张晓娟的名字。
之后,六哥又找到了盲人流浪汉,作为“刘一辉”的替身。
一天夜里,六哥把流浪汉骗到车上,制造了醉驾的假象,然后放火把车辆烧毁。
计划完成后,六哥让张晓娟用保险的先行赔付功能,拿到了赔偿款三十万。
谁知六哥做的一切,都被与盲人流浪汉一起住的流浪男孩小猴子看在了眼里。
为了防止计划暴露,六哥把小猴子杀害了。
“你为什么要杀盲人流浪汉?”
“没有为什么呀,合适,太合适了。”
面对警察的问询,六哥毫无愧疚之意,甚至说的理所应当。
“你想啊,一个整天在街上流浪的瞎老头,跟死人有什么区别?”
“可是你还没有确定那个孩子就是目击证人。你就把他杀了?他还是个孩子。”
“我没想那么多。我就想,一个流浪的小孩,杀了就杀了,也没什么嘛。”
六哥的思想,很荒谬。
在他眼中,盲人流浪汉和小猴子一样,可有可无,甚至都没有把他们当成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但是他对自己的大哥又有不一样的执着。为了大哥,他可以去骗保,去犯罪,甚至甘愿让“刘一辉”这个人从此消失。
“你大哥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人,盲人流浪汉对小猴子来说是重要的人,小猴子对我来说也是重要的人。”
当年轻警员莫晓杰看到六哥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时,终于忍耐不住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了救大哥,刘一辉可以牺牲两个无辜人的生命。
在他眼中,生命的重量很显然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表面是出于对大哥的愧疚,实际是由于自己的自私。
自私,让他年轻时可以毫不犹豫的卷走家里财产,把烂摊子留给拉扯自己长大的大哥。
二十年后,又因为自私,他用两个无辜的生命去骗保,只是因为年轻时犯的错折磨了他二十多年,这也让他有了“我愿意付出一切去赎罪”的念头。
所有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
至于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多少人,大哥知道这件事后会不会责骂他,他都不在意,只要能获得片刻的安慰,对刘一辉来说就是值得的。
如果说经过二十多年让刘一辉有了一点愧疚之心,还能说明他仍留有一丝善念。那么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去弥补过去的错误,这种行为未免就太过愚蠢了。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ω´・)
余男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大陆女演员,几乎没有之一。邢佳栋也很喜欢,不过他的这个角色,个人觉得更适合雷大头来演。不过要说全片最佳的话,不是余男,也不是虞啸卿(哦错了,虞啸卿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邢佳栋的角色),而是那个结巴跟班,哈哈哈哈,全剧亮点。故事嘛,芒果TV太善于迎合,没有新意,说教意味重,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央视法制频道。
余男好性感!只是可惜剧本不太好,太平了。第一个案子有点扯,国内女性杀夫根本不会轻判只会重刑,所以从一开始作案手法就很有问题,虽然制作组努力做到真实,但悬疑片的受众恐怕不吃这套为了过审连核心事实都扭曲的剧,有点可惜,毕竟出发点非常好,最后的幼女性侵后如何应对的科普很有意义,可惜大家都知道没法实操。
以测谎、观察微表情寻找疑点和方向,在国内刑侦剧里题材比较新颖抓人。前几集不仅关注了社会问题,同时涉及了法与情的深度。环环相扣悬念做的还不错,节奏适中。邢佳栋的喜剧部分略微有点硬,余男的人物依然有魅力。
看海报时的第一直觉,余男这次饰演的是一个很飒,很贴合的角色,但追完更新发现这个剧里的人物跟想象中其实不一样,凌然这个角色走心又细腻,一直在大荧幕呆着的余男,并没有出现电影人转战小荧幕的水土不服,反而是用演技撕掉了所谓性感,冷艳,魅惑的刻板印象,影片节奏和故事走向都很不错,要是之后的刑侦剧都是这个水准那可就太好了。
看了三集,挺失望的。表演差,导演差。不知道是不是拍摄非常赶,全是室内戏,内景大白光。单集掐头去尾三十分钟,然后一场对话戏前面过肩正反打拍五分钟,不带关系正反打又拍五分钟。服了。
——“妈妈,老师说我要再撒谎就把我开除了”——“嗯,那我们就换个学校,我们把他们开除”多么霸气的台词啊!
只能说白瞎了题材和演员了,太粗制滥造了,剧情漏洞太多
短剧,刑侦,测谎,真实案件,这都是热点,可是:标签化痕迹较重,人物较薄。邢佳栋演出游离态,对刑警身份把握不住,余男表演略外化,有些台词不在人物之内,就像编剧在说自己想说的话~用镜和后期喜欢弄成浅景深及强制焦点,室内拍摄都是手持抖动(莫名的偷窥感),很像是拍校园青春剧的班底,质感不太对~还老喜欢对着余男粉嘟嘟的嘴拍,是要卖色号吗?
不算真正意义的刑侦/心理(测谎和微表情)/悬疑剧,20多min一集,人物面具化,更像轻松的小品剧本。更有意义的是这部片子用戏剧性简单的故事,像把社会新闻搬上了屏幕。老婆“扮演”家暴处刑老公/恋童癖,老爷子让保姆怀孕女儿闹房/父亲和女儿谁更自私,网红卖淫+富二代付真心网红说只认钱,一具集装箱里的女干尸/人死了可他们谁都没杀她,杀流浪替死鬼骗保/孩子和老人流浪汉。PS:配角一点都不垮,还有不少惊喜。
可以理解团队想把剧做的有质量,但是粗糙的服化道和像群演的配角着实让人提不起兴趣,主角特点也不明显,看不出演技。我的理解是警察们的吃是为了补充体能,而不是为了吃而吃,犯罪题材的影视剧不一定非得案子有多大多变态才能看,再小的案子都有它的发光点,但我觉得这部剧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不好。
可看👀,案子是今日说法的味道,女主演的是美剧,男主演的是重案六组,不在一个频道。但剪辑和编排都有明显bug。
完结撒花。最后一个案子可能是篇幅原因略显仓促,有些地方没交代清楚靠自己脑补吧。总的来说质量肯定比不上之前的国产悬疑剧天花板,然而这剧是靠女主撑起来的,余男不愧是影后,太能扛特写了,以女性为主导角色的悬疑剧希望多多益善。////一口气追完6集,是近期以来能看进去的国产剧。全程主角都在查案无多余剧情,余男演的警花好飒,邢家栋演的吃货逗比警察大叔太可爱了,案件中的配角演技也不拉垮,好几处都看哭了,尤其是第一个案子。
主题曲好听,余男和邢家栋的演技都很好(可是邢家栋演这个角色真是大材小用了),第一个案子不错,法官判决时真的看哭了,可惜往后几个案子都不尽如人意,最后一案的作案动机也很牵强,国产悬疑剧总有一种尴尬,本格推理山寨模仿,社会推理则煽情大于逻辑,不是说立意好就等于故事好,故事都讲不好那还是影视剧吗,那我还不如看今日说法和法律讲堂呢,起码还能讲清楚,另外男女主各自的家庭线也有点多余
明明可以做成精品剧,却浪费了好故事,很多证据一审前就可以调查出来,也没有好好利用故事的矛盾制造戏剧性,挖掘不深刻,后面强行升华也很尴尬,真的很可惜啊,气死我了,中国编剧究竟在干嘛,芒果你能支棱起来吗,太失望了
虽然有点美剧lie to me的感觉,但是总感觉拍的很奇怪,可能是因为照搬变成四不像了,甚至故事都没讲好。已看6集,后面嘛再找时间看吧。
迷雾追踪之后,又一部大女主刑侦剧,案件也同样都是涉及女性社会问题。甚至连女主的家庭问题和过往身世都惊人的相似。同一个模板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吧。
前两集一个案子,看完完全懵逼,这剧情和测谎、刑侦、探案有任何关系么?没有!勉强是个青少年保护宣传片。4集弃。
在警校的时候对这类片子无感,离开警察这个大环境后又很感兴趣这类题材。电视剧是想走真实路线,但还是略显尴尬
从警官人设开始,每一集都想往爆点上踩,因为工作而导致家庭问题的警察(随时蹦出心理学术语)、儿童淫秽录像、富二代情杀网红美女、老教授恋上小保姆……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没什么问题,就是拿恋爱网剧的景拍的剧,从头到尾透露着不和谐的干净。
emmm,剧本质量不行。案子简单,也没多层次的设计,深度么更是没有的。演员演技被浪费,余男明明可以驾驭更复杂和更接地气的角色!)不过第一单元最后的科普比较不错、虽然我不会因此给作品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