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权力顶端的故事永远是吸引人的,因为处于这个层次的人的野心、欲望都达到极致,拥有推动事件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并引发无数让人震惊、咋舌的戏剧性情节,人性在这里得到十分充分的展示。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艺术作品表现的都是这个阶层的故事,黑泽明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原型的《乱》、以《麦克白》为原型的《蜘蛛巢城》,还有《影子武士》、《战国英豪》等都是。可惜,在中国政治基本上是个管控严格、禁忌极多的领域,所以有多少故事不能光明正大地化身为戏剧、电影、电视剧。一个政治上被阉割的国家是很难出现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因为只有明白政治,才会真正明白自己与他人,也才能更能用艺术去表现人性。
优秀甚至说天才的作家、导演,在宏大的场景、上层的权力斗争之下,表现的都是最普世的人性,能让每一个观看者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思考一些平时不会去想的问题,比如活着的价值、自己在人世扮演的角色、所处的位置。
比较悲哀的是,影武者代表的人不是少数,我们大部分人活在世上都是处于被强者、被社会结构阶层、被组织、被体制支配的地位,一个出生平凡、天赋与能力平庸的普通人能够活出自我是一个奇迹。所以“做真实的自己”这个主题能够支撑起庞大的鸡汤产业,因为它背后有最广泛人群的一个很强劲且永远不会满足的需求。再跑偏一句:为什么鸡汤是虚幻的?因为它是你非常渴望得到但永远都不会实现的东西。但为什么鸡汤的市场这么大?难道还不允许我们这些可怜的普通人做做白日梦、在悲惨的现实面前自我麻痹一下吗?
七十年代是黑泽明的低谷期,和三船敏郎不再合作、被《虎!虎!虎!》剧组开除(电影开头山本接任的镜头是黑泽明的手笔)远赴苏联拍摄的电影又受意识形态掣肘,回国后陷入无戏可拍的境地。他的两位粉丝,科波拉和卢卡斯为偶像拉来了投资,帮助黑泽明完成了这部他一直期盼拍摄的电影——《影武者》
故事并不复杂,战国大名武田信玄意外身死,遗命停止战争并隐瞒死讯三年,这三年由相貌与信玄完全相同的影武者代替信玄。三年后,武田家发丧,信玄之子胜赖发动战争在长筱被织田信长击溃,信玄手下宿将们也一同陨落,武田家不久覆灭。黑泽明从第一秒三个面 貌相同的男人对话开始就把观众牢牢抓住了。接着信玄身死诸侯狐疑,影武者接替信玄不仅要骗过敌对的大名也要骗过自己人,观众也跟着担心影武者的身份会不会暴露。三年过去,胜赖出兵,黑泽明用一场自杀式的殉死冲锋作为电影结局,同时也为武士时代落幕。
黑泽明极为善于处理群像戏,开头穿梭人群奔走的士兵,信廉等人的商议、武田家群议、信长出兵、攻打高天神城、电影结尾风、林、火三次冲锋时胜赖本阵众人的神态动作等等都可见黑泽的功力,尤其结尾胜赖等人在高岗之上,惊恐、无奈、不甘、愤恨、山字旗摇曳,山却已不在。
仲代达矢饰演的武田信玄(影武者)是电影的灵魂,不过相信很多观众也会觉得这个角色让三船敏郎来演会更好(后面的《乱》也是)配角上山崎努的信廉出色,山县昌景和织田信长的两位演员惊喜,现在一想到信长就是隆大介的脸。人生五十年,如梦似幻。电影中德川家康不可置信的问,信玄怎么会死呢,他才刚过五十而已。家康公命是真好,另外一个压他一头的男人连五十岁都过不去。
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我的第一感觉!
真的算是一部言语难以描绘的巨著!我此刻说的巨著,不仅是它饱满而层层推进的剧情完美的填满了这180分钟的时长,更是因为给我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和无尽的留白空间。
电影的剧情其实易懂:一位与武田信玄长相极似的窃贼被选中成为了影子武士,在武田信玄去世后的三年里,完美的骗过了自己和敌方的所有人,最终随着事情的败露,影子武士自身与武田家一同走向了终焉。
剧情看起来简单,而且合情合理,但在黑泽明的手下,因为交织起了影子武士自身的『成长』与改变,变得绮丽起来。黑泽明同时代的名监督极多,但在我看来,黑泽明恐怕是最懂武士道精神的日本监督了。片中的武士,为主生为主死,尤其在片中的两场战役里体现的淋漓精致。影子武士原本只是一窃贼,在日本当时的社会下,与武士家的隔阂可谓天地,在片头时的信玄和信廉处在绝对的高位上,而窃贼则在角落里尽显丑态。随着信玄的离世,武田家遵从其命令在接下来的三年间秘而不宣,这要骗过众人的重担无疑落在了影子武士(后面直接称其为影子)的身上。影子起初自不愿意,但随着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影子发生了第一次的改变,开始认同自己作为影子武士的身份。而这时的大环境是怎样的呢,织田家和德川家的联军正是起疑之时,小心的忌惮着这个最强的对手。影子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飞速的接受着武士家的洗礼。先是对内,影子在各位重臣的帮助下变得愈发自如,以至于在重要会议中面对信玄之子胜赖时也能从容应对。其中有一幕,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是当影子初入信玄居室时,本来四个小厮都能训斥影子,可是在影子摆出和信玄一样的神情时,小厮的态度迅速转变,眼中只有尊重与顺从,我想这也是黑泽明想要表达的重要的一部分,说到底,下层对上层的服从,绝大部分皆是建立在社会阶层与制度之中,使小厮屈服的不是影子有多神似,而是影子所代表的人,即信玄的权利与地位。在我看来,黑泽明的电影一向是以观感为最先,与同期导演最大的不同,我觉得就在于黑泽明的影片一直带着一种『爽』的感觉,臻至化境的镜头调度和极富戏剧冲突的剧情,都是黑泽明与其他同时代日本监督的不同之处。
然而,影子终是影子,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激怒了胜赖,胜赖出兵攻打高天神城,影子和一众忠臣随后赶到,影片在这里开始转折,节奏开始加快,影子与武田家的命运在这一刻来到了顶峰:影子宛如信玄附身,武田家也成功克敌。如果说,在这次战争之前,黑泽明的镜头宛如一副叙事长卷,细腻而平稳,那么从这一刻起,我只能用赞叹与惊人来表达黑泽明所带来的视觉冲击:绿的风、篮的林、红的火以及安坐的山,在烟尘与马蹄中,黑泽明将兵的阵式与人的情感完美的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当敌人火枪进行远程狙击时围成的那一堵人墙,当人墙中的一个小厮被击杀时,以及击杀后影子的反应,黑泽明的镜头在这一刻我想是可以有极多的解读的,你可以说是残酷中的一丝丝人性,也可以说是生命在战争中如同草芥一般,这个简单的镜头,在我看来拥有极佳的留白意义。至此,影子完成了最大的一次蜕变:不动如山,这也是信玄死前所期望的,只有山不动,武田家便能安稳下去。
骗过家内家外的影子最终还是无法骗过一匹马,随着影子从马上跌落,他的影子生涯也预告着结束。失去影子武士身份的影子又回到了影片一开头那般,落魄卑微,连最低位的足轻都能肆意的欺辱他,因为他脱离了这个原本就不属于他的阶层,他失去了他曾经『拥有』的权利与意味。
影子游戏被揭穿,胜赖上位,『山』动了。
最后一场长筱之战,在日本的历史上无疑都是一场拥有重要地位的战役,这是武田家的挽歌,更是旧时代的挽歌,武田家一次次的冲锋在织田和德川联军的铁炮下显得如此无奈。在黑泽明的镜头下,将这场战役拍的简短有力。没有直接交战的画面,只有老臣们最后的告别、武田军一次次的冲锋以及藏在战场中的影子的苍白与无力感。战争之后,黑泽明将很大的镜头用在了对战场残余的描绘上,这让我想起了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残破的旗帜与染红的尸体,武田家走向了终焉。
最后一幕,影子捡起来身边的长枪,像一个真正的武士一样冲向了织田和德川的军队,战死。
风林火山旗在水流中缓缓的漂走,绮丽,漂亮。
日本电影对于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几位日本名导演的名字对我来说还是如雷贯耳的,比如黑泽明,光看过他的《影武者》后,对这位导演的“功力”就已经深为叹服了。黑泽明的电影我只看过这部《影武者》,所以我无法将它与他的其它作品比较,但是这部剧情上并不紧张刺激的影片却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紧紧抓住了我,让我目睹了一个家族的衰亡,以及一个影武者的无奈。
所谓影武者,即替身,但是这不像演员的替身那么简单,多为重要人物的替身,作为一个影武者,你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你要近乎忘记自己本来面目的去做另一个人的替身。剧中的影武者则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武田信玄的替身,在武田信玄意外死后,其重臣为了遵守三年不发丧的诺言,让一个影武者以武田信玄的姿态支撑了武田家族三年,然而正如信玄的弟弟所说的,本体都去了,影子如何存在,终究,三年之间,一个家族的背影随其本体的逝去而渐渐消逝,直至无形。
在这部以风云变幻的日本战国历史为背景的影片中,导演表现出了很强的掌控大局的能力,开场不久就将当时的整个格局交代的非常清楚,让我这个对日本战国史并不十分熟悉的人也立刻明了的背景,进而可以迅速进入到对剧情的关注中。我看过很多历史体裁的电影或电视剧,经常发现在剧情进行了很长时间了,都让人对其背景不甚了解,以至于很多片子看完之后,也觉得迷迷糊糊,还要再去网上狂搜一番背景资料。影片对人物的刻画也很到位,让我感觉既个性鲜明又无甚个性,片中的人物形象从言行中都将其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同时导演没有有意无意的为其增添固定的形象表征,所以让我无法判断各个人物究竟是奸雄?能臣?贤人?看惯了往往将人物形象定势化的中国历史剧后,再看黑泽明的这部影片,他更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事件,揭示人物性格,显得更大气,而其对影武者的刻画更显出了他的一种人文情怀,将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都出色的予以展现。
影片最让我叫好的还是它对战争的表现上,据说拍摄这部影片时,黑泽明的资源并不丰富,从影片几处本应展现大场面的地方显得过于稀少的人群多少可以看出。但是,黑泽明没有刻意通过“人海战术”来展现一场场大战,我们看过太多以全景时的千军万马的场面来展现战争的影片,其中达到良好效果的并不多。黑泽明的展现手法显的很老成,比如,不断通过快马加鞭的士兵传令渲染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而在影武者以信玄的身份参战的那场战斗中,在黑夜里,通过哨兵不断传令右处来敌,左处来敌来展现战势的紧张激烈显得很妙。到了片末武田信玄之子与织田信长一战显得尤为精彩,当“风”、“林”、“火”三支部队不断出战,又不断失败时,导演没有直接展现他们在战斗过程中的惨状,而是每当一支部队出列后,都会伴随一阵激烈的枪声,将镜头对准战争的目击者:被驱逐的影武者和武田一方的惊愕、痛苦的表情上,这样不必直接展现战场,观众也可以从那痛苦的表情中知晓战争的惨烈和结局。而后,又是长时间的展现战后战场的惨状,血肉模糊的士兵,挣扎着试图站起的战马,加上挣扎着冲进战场的落魄影武者,都为此战抹上了更悲壮的色彩。过去学古文时读《左传》,其表现战争便是着重描写战前策划和战后总结,对战场只是以精辟的文字从侧面略作描写,但是这个战争大势却跃然纸上,黑泽明在这部片子的战争拍摄上便很有此特点。在最后一站前,当织田信长听说武田家族出兵时,一句“山动了”这三个字就已经将武田家族败亡的前景予以揭示,可谓精妙。我想如今,单纯再试图以“人海战术”来展示一场浩大的战斗已经很难给观众留下印象,黑泽明在这部二十多年前的影片中展现的战争表现手法值得更多的导演去借鉴。
武田信玄的影武者的命运充满了戏剧性,他本来只是一个将要被处死的盗贼,只是由于被信玄的弟弟偶然发现长的与信玄相象而被培养成一名影武者。他的命运就此改变,他从此要做一个“他人”,影武者起初充满了不愿,但是或许出于东方传统的报恩和忠心,他成为了逝去的信玄的影子,也成为了一个衰落家族的最后一抹背影。他成功的扮演了这个角色直至三年期将满,但是最终一次马上意外使他被识破,只能落魄的被放逐。但是他自从成为影武者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自我,他无法做回自己,失去了本体的他失魂落魄,所以他要远远的望着“他”的继承人,他要痛心的目睹“他”的军队的失败,他要挣扎试图去扶起倒下的“他”的旗帜,直至死去,完成一个“影子”的使命。黑泽明没有将“影武者”这一身份传奇化、浪漫化,而是深刻刻画了一个只能扮演他人的武者的无奈,特别是他在被放逐后的那种失落将一个失去自我的人的辛酸自然展现。
黑泽明没有让我失望,一个大师成为大师是有其原因的,《影武者》确实是部出色的电影,也激起我对黑泽明及日本电影更多的兴趣,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优秀的日本电影,如果这样,《影武者》对于我来说将不只是部电影那么简单。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081065.html1980年,黑泽明已经五年没有拍片了,五年前的《德苏乌扎拉》普遍评论不佳,又因为《虎虎虎》和电影公司闹得很不愉快,没有电影公司愿意投钱给他拍摄新片。黑泽明正处在他人生中的最低潮。
这时候,他遇到了来日访问的科波拉。对于科波拉来说,黑泽明是偶像级的人物。所以他又拉了他的好友,另一个黑泽明粉丝乔治卢卡斯来和黑泽明见面。
此时的科波拉刚刚拍完《现代启示录》,之前还有《教父》《教父II》和《窃听大阴谋》。乔治卢卡斯拍完了《星战:新希望》,《星战:帝国反击》也正要上映。这正是这两个人最春风得意的时候。然而他们崇拜的大师却走到了穷途末路。
于是他们决定帮助自己的前辈,帮他筹款拍摄新片,他们作新片的监制,由Fox向东宝投资拍摄。
然后,黑泽明就拍出了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影子武士》。一部伟大的电影,即使在黑泽明本人的作品中,也算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在《影子武士》中,可以看到自《七武士》(整个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延续而来的品质。
黑泽明始终强调,好的电影必须首先是有趣的,易懂的。《七武士》是这样,《影子武士》也是。电影故事精彩,很吸引人,让人欲罢不能,只能一口气看完。而且他用来抓人的,不只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更重要的是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命运的波折变化。在人物性格与命运的突现上,《影子武士》比群戏的《七武士》做得要更好。
黑泽明是画面的大师,是节奏的大师。《影子武士》中,镜头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无可挑剔。
然而更重要的是,黑泽明在电影中所表达的思想。伟大的电影常常有不同的解读角度,不同的人可以在同一部电影中读到不同的东西。《七武士》和《影子武士》都可以从个体到政治的作出不同的解读。
影子武士本来只是一个没有教养的窃贼,被判了死刑。因为容貌酷似枭雄武田信玄,被武田收作贴身。武田意外身亡后,众家臣为了维持巨大的帝国,隐瞒了领主的死讯,用影子武士替代武田信玄,瞒天过海。巨大的帝国和军队就如同一个机器,已经没有了人操控,却还能如常运行。
影子武士本来只是一个无赖小偷,但是被精心打扮以后,装腔作势也能震慑群臣。只有未成年的孙子和骠悍的战马才能识破他的身份。
满朝之中的能人异士都不如一个小孩和一匹畜生吗?影子武士虽然容貌酷似武田,行动上也处处小心,但也不是没有破绽。只是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就代表了无上的权力,掌握座下众人的生杀大权。众臣连正眼看他都不敢,又怎么敢怀疑他。所以,权力才是最好的掩饰道具。
影子武士虽然貌似掌握大权,其实却只是虚张声势。不仅最内层的家臣知道事件的真相,他身边的侍卫和小厮也清楚他的底细。实际上影子武士只是按照身边的侍卫小厮的交待行事。
于是整个庞大帝国唯影子武士马首是瞻,而影子武士却听侍卫小厮安排一举一动。这是对巨大官僚组织的权力结构的绝妙讽刺。整个帝国就靠这样一个虚伪的假象维持她的强大。而傀儡一旦被揭穿,整个帝国也就随之崩溃。虚伪,彻底的虚伪。
然而《影子武士》并非单纯地嘲笑权力的虚伪,电影更多地是展示权力对人的异化。小厮们最初对影子武士颇不恭敬,可是影子武士一摆出不怒自威的神情,所有的小厮们全都正襟危坐了。
这种恭敬态度与其说是出于对影子武士的敬畏,不如说是对整个组织架构的敬畏。这种敬畏使得他们把组织的稳固看得远高于自我个体。所以红甲侍卫明知道影子武士是假的,明明一边对影子武士低声呵斥,一边擅自向军队传达命令,但是一出现危险,他还是立刻档在了影子武士之前,因为组织的存在远比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这种权力或者说组织对个体的异化在影子武士自身上是最典型的。他本来是个自由自在的小贼,行为举止不拘小节,打算捞一票就走的。可是他却莫名其妙地服从了这个集体组织,自愿地留了下来,不苟言笑,装腔作势,忍受变成他人模样,迷失自我的精神折磨。
这种自虐式的行为没有任何好处,实际上到最后,他很可能还会被杀掉灭口。可是他却为了维持整个虚幻的帝国而坚持了下来。并且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如鱼得水。最后他的身份被拆穿而赶出城堡的时候,他反而不能适应自己本来的身份了。
这个人已经完全被组织给异化了,他的个性,他的生命目的被完全地抹去。最后他甚至单枪匹马地冲向帝国的敌人。他的生命已经和帝国融为一体,都如同水中的大旗一样,无可奈何地随波而去。然而黑泽明不动声色地指出,那个他拼命维护地帝国其实只是一个一戳就会崩溃的幻影。
似乎这种为了集体而放弃自我在东亚有根深蒂固的传统。今日还有很多人以为舍弃个体利益换取集体利益是一种正确而光荣的道路。很多地方还能看到在这样妖魔化的思想指导下的非人性行为,例如比赛中安排让球,或者例如某军事狂人号称牺牲半个中国打核战争的提法。
黑泽明的《影子武士》提醒我们,维护的帝国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而抹杀的人性却是不能弥补的伤害。
另外,和《七武士》不同的,作为黑泽明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影子武士》的色彩非常大胆而富有冲击力,但又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样的色彩和他作品中经典的镜头运用,平实的故事叙述方法,感觉上颇有不同,然而巨大的冲击力是相同的。之后的《乱》《梦》等片,在用色上也有类同之处。
IMDB得分7.9(5886人投票),我打9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影子依附人而生,若没有了本尊,影子意义何存」武田信廉、武田胜赖又何尝不是屈就于武田信玄威名下的傀儡?骗过了敌我,却骗不过一匹马;影武者反而是武田精神的正统传承(水中叩拜(武田附体)、草丛中呐喊(武田悲悯)、水中死亡(武田离去))。风林火山,黑泽明那霸道磅礴的色彩啊!
“我经常想放弃自我,恢复自由,但实在是太自私。影子是离不开人的…有了真身,替身才有意义。” 最精彩是中间替身装真身的桥段,荒诞又合理,忍俊不禁。不动如山的精神气,看得我也不动如山,腰酸背疼,但无疑仍是一部经典。
1980年戛纳金棕榈得主。黑泽明对色彩、光影和调度的掌控已臻化境,固定长镜头起势,梦境一段绚烂迷人,似是为《梦》作预演,配乐以军鼓为主,氛围营造极佳。全片细看均得益于"侧面"二字:两场战争戏避实就虚,充分利用画外空间;影武者命运烘托出家族和时代的悲歌;看似摹替身,实则写主公。(8.5/10)
有些地方张艺谋的画面摄影高于黑泽明,但是黑泽明的场面、氛围调动远胜张,尤其是更为深刻的东方人文情怀。在本片里面,视觉系形式化风格造成节奏的拖沓,武士的信义的表达,还有战争场面调度上,黑泽明无疑是大师。中间的那段梦境真是惊艳!日本人认真起来,确实是世上无双!8.9
虽然不算黑泽明最好的一部电影,但,作为武士电影来说,是最好了,没有之一!
张艺谋的影是讲影子的故事 黑泽明的影则是用影子来讲真身的故事 相比其中牵扯的家臣爱妾子孙仇敌折射出的宿命感 张艺谋蹩脚的爱情亲情戏就显得格外蹩脚和表层了
颜色像血是南蛮的酒,容貌像王是阶下的囚。影子假扮真身仿若蒙受钉刑,傀儡成为霸主吓退十万精兵。影子一夜领悟了不动如山,将军半生却未懂。敌我双方都没有看穿的傀儡,却被一匹宝马识破。真身不在,透过釜瓦传递恐惧;毛将焉附,借助虹光返照悲鸣。须臾钟鸣鼎食,转瞬丧家之犬,诹访河影子终成真身。
如果不总跳出来唱人生五十年,信长还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这样一部电影出在,在那个没有什么特技的年代,在那个“小规模”械斗就算战国时代的日本,而吴宇森把三国时代的赤壁排成了圣斗士,甚至剧中历史人物的名字都弄错,他已毫无节操,只是捞钱而已。
黑泽明的代表作。仲代达矢在片中一人饰两角,将武田信玄的气度和影武者的尴尬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尽管武田信玄在三十多分钟左右就死亡了,但他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此后的剧情信玄的阴影无时不刻地笼罩着敌对双方。本片的国语版虽然配音不错,但用词不够典雅,这点是遗憾。
东方出了一个黑泽明,绝对是日本之幸啊!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电影开头一段信玄、信廉及其影武者的戏就直接超神了。黑泽明用一己之力就将日本电影的战旗直接插在了亚洲巅峰王座上,是影迷含佬量最高的导演了,以至于这部电影竟然是由科波拉和卢卡斯亲自投资,黑泽明才得以拍摄生涯第一部彩色电影,就将色彩运用得极为出色,各种大场面调度结合独特的美学风格显得宏大而又精致,视觉感丰富,绝对是古代冷兵器战争的顶级演绎!仲代达矢的表演甚至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让人都想惊叹一声Pentakill。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孙子兵法中的风林火山千百年来灌溉了日本文化滋养出黑泽明这样的大神,重新反哺了张艺谋之《影》,武田德川织田在战国时期的村长械斗也因其塑造而如雷贯耳!另外像月代头、殿上眉、能剧多方面展现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日本文化。
「影子」是什么?决不是生死置换,一个具象的替身而已,而是旗帜,是血液,武田一氏共死的信义和忠诚。被驱逐的影子正是武田不安的灵魂,见证宿命降临,见证时代终结。山林将倾,生者无常,南柯一梦,幻境一场。
主公大病初愈,不能骑马
影子依附人而生,没有了人也就没了影子。风林火山一场战争戏很有气势。中间那斑斓的梦是在给之后的《梦》做演习么
心服口服的好片子啊。讲到个人成长、宿命;讲到诸侯割据,英雄相惜;讲到作战方针治国之道;讲到以静制动,不动如山;讲到影子和本尊的凄凉关系;讲到体制离开领导者之后的续命和衰落……34年前就有如此好电影,真心牛逼!
2019/08/25 二刷。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怪信玄自己,非要去草原音乐节支个帐篷听笛子独奏。文艺是种病啊。
以小人物命运书写大名家族兴衰,黑泽明才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他比张艺谋《影》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技法的纯粹,清晰主题之下,用向心力做减法,探讨“生之欲求”与“死之余音”。伟大的精神在肉身陨灭后依旧影响他人,可惜离了主人的影子终究无法力挽狂澜。“风林火山”出自《孙子兵法》,此四字真言浓缩了武田家族的军事策略,可惜铁骑难敌火枪,在“不动如山”中悲壮而亡。到底是坚守旧的光荣传统,还是向流行趋势低头?这是晚年黑泽明的创作困境,亦是张艺谋陈凯歌一辈当下的困境。
没想到其实拍得很实在啊,要当好影子,要骗过敌人、孙子、侍妾、马,一关关都得过,仲代达矢演得真真好,最后真让人悲从中来。喝着红酒说着阿门的织田信长可爱了,唉,“人生在世五十年,大千世界一瞬间,人生不过南柯梦,幻境一场,生者无常,终须尽”
三个小时的电影,分了三次才看完,果然经典。结尾的故事早就知道,真正看到结尾风、林、火部队先后做决死冲锋的那一段只有马蹄声、枪声和配乐的镜头,还是震撼了。黑泽明不愧是大师,他不但讲好了一个故事,还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用运动的画面和歌剧般的音乐留在了观众的记忆中。
仲代达矢中途坐在了我的座位后面,大气不敢出也不敢扭头看他。灯光亮起,恍如隔境。跟银幕中的人一同观看三十年前拍摄的关于五百年前的故事,最奇特的观影感受,人生圆满了。吴宇森你抢了我们粉丝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