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回到过去,可以去到未来,实际上自己的时间没有增加,只是相对其它物体慢。所以还是要珍惜宝贵的时间,在基因工程发展到让人永生之前。 越接近质量大的物体,时间越慢:于是高度越高,离地球越远,时间越快。 接近的物体质量越大,时间越慢: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质量大(相当于400万个太阳),被自身重力挤压成一个点,接近它会被万有引力吸进去(光也不例外),是一个天然的时间机器。 越接近光速,时间越慢,此法将来可行。 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互相毁灭释放能量闪光,大约十亿分之一的物质微粒幸存下来,构成了如今的宇宙。 大爆炸之后宇宙只是一团气体(主要是氢气),之后200亿年万有引力将气体集中起来,产生了最初结构。 氢气不断压缩升温至临界的一千万度,核聚变开始,氢气聚合生成一种更重的物质(氦),由于撞击和摩擦一些物质转变为纯粹的能量,第一颗恒星爆发出蓝色光芒,随后如雨后春笋。 氦比氢略重于是沉入恒星中心,继续聚变生成碳,产生更大的能量,该过程持续循环使得恒星像一颗洋葱,距离中心越近,元素质量越重,最后是铁。 铁在聚合时不释放能量,于是燃烧停止,万有引力使内核越来越紧密直到温度升至太阳的100余倍,恒星塌陷爆炸(超新星爆炸),重金属由铁元素生成于爆炸中。 当一颗超大恒星开始灭亡时,没有力量能阻止沉重的内核不断向内坍塌,体积越来越小、温度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外层在超新星爆炸中解体,内核不断坍缩变成一个点,形成引力势阱,黑洞诞生(黑洞越小 辐射越强)。 银河系大约包含两千亿颗恒星,太阳系位于以黑洞为中心的银河系半径2/3处,地球以星尘和碎片为材料由万有引力组建而成。 大爆炸有可能源于暗物质,如果暗物质逐渐变弱,万有引力占据上风,空间大收缩,所有物质被一个黑洞吞噬,整个宇宙变回大爆炸前的一个小点;或者更有可能暗物质使宇宙永远膨胀下去,最后宇宙变得冰冷漆黑,一切都会相距甚远以至万有引力都起不到作用。
1.太阳系八大行星:气体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岩石行星--水星、地球、金星、火星
2.宇宙大约有140亿年的历史,而且还将继续存在至少2倍的时间(约280亿年)。银河系是一个古老的星系,已有大约130亿年的历时。地球已有50亿年的历时。
3.关于宇宙大爆炸
宇宙在大爆炸之前不存在光,也不存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只是一个炙热致密的能量团。宇宙只是在一瞬间爆炸,伴随着巨大的辐射,从比原子还小到一个苹果的大小只用了不到万亿分之一秒,已经远远超过了光速,宇宙就是这样膨胀起来了,永恒的伸展、变大、变冷。只用了不到100秒就变到了太阳系的大小,直径达到了万亿英里级别。宇宙在膨胀的同时,纯粹的能量开始降温而形成物质。形成了以万亿为单位也数不尽的亚原子的形态。然后这些亚原子里有一半形成了物质,另一半变成了和物质相反的东西--反物质。物质和反物质相遇会泯灭为能量。幸好物质要比反物质多,十亿个亚原子里只有一个能得以幸存。亚原子变为原子接着变为氢气。
光也会发生多普勒现象,当物体向我们靠近时,它的颜色会发蓝,而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颜色会发红。我们在地球上观察遥远的星系,发现这些星系颜色都发红,据此推断出宇宙一直在膨胀,星系一直在运动。就好像在吹气球一样,宇宙在所有方向上扩张
4.关于引力
引力的概念起源于牛顿,但相对论并不认为引力是一种力,而是源自于存在的质量对时空的扭曲,也就是物质的质量引起时间和空间发生形变。物质的质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
宇宙大爆炸初期,烟雾均匀的散布在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但宇宙有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不完美。正是因为宇宙空间存在的一丁点不平坦导致了引力把它们拉动到了一起,组成了宇宙的初期结构。
宇宙能形成如今的样子,甚至孕育出生命,应该归功于不规则、不完美、缺少秩序。
5.关于恒星的形成
宇宙初期只有氢气,氢气是最简单的气体,存在巨大的能量。在引力数百万年的压缩作用下,当氢气被压缩到能融合的时候,纯氢气在1000万°的时候开始产生令恒星发光的能源,为宇宙提供光和热,也就是核聚变的过程,氢元素变为更重的物质--氦,在此过程中部分物质转变为能量。这就是太阳释放光和热的原因。在恒星内部,由于氦的质量比氢要重,所以都沉到恒星中心去了,当氦融合就变为了碳--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比氦还重沉到氦的中心,它们也会融合形成新的物质。层层融合下来,恒星就像个洋葱,越靠近中心的一层质量越重,像氖、氧最后是铁。铁元素融合不再产生新的元素,于是越来越多的铁积聚在恒星核中直到燃料接近耗尽。引力开始发威不断的压缩恒星,当它的内核不断收缩,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高到太阳核心温度一百倍时,恒星再也无法支撑自身结构最终会崩坏爆炸。这就是超新星爆发。恒星死亡爆炸发出的冲击波十分强烈,强烈得将铁变为更加重的元素,金、铂、铅等重元素在爆炸的恒星核中锻制而成。恒星爆炸产生了组成生命体的全部物质
神奇的是,在恒星发光发热的同时,意外的形成了氧、碳、铁等物质。
在大爆炸过了3亿年之后,早期的恒星开始组成了星系,令人费解的各种形状和大小。
6.关于黑洞的形成
黑洞的形成需要一个大约20倍太阳大小的正走向终结的恒星。当恒星燃料耗尽开始收缩,越来越小、越来越热,宇宙已经没有力量可以阻止这种坍塌。恒星核因为自身的重量而不断下陷,引力变得疯狂,15秒就可以把直接数百万英里直径的恒星压缩到12英里大小。核心温度上升到1亿°。外层部分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被抛离,但在最深处,在核心收缩处形成重力井,它把自己压缩成一个点,于是一个黑洞就诞生了。在它周围没有东西能摆脱它的引力就连光也不行。黑洞内部并不是黑色的,它在不停向外辐射,黑洞会发光。宇宙空间有很多个黑洞,这些黑洞有大有小,最小的质量也有4个太阳大小,大点的有上千个太阳的太小。但它们都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下引力作用下绕它旋转 ,这个黑洞是各个星系包括银河系的中心,是它维持着星系的外观。
7.关于生命的起源
最有可能性的解释是我们的诞生是由于巧合。小分子再液态水中随机地互相碰撞,最后一种结合形式使之能自我复制,再经过缓慢的变革,产生了物种多样性。45亿年后,人类诞生了。
8.关于多个宇宙的假设
霍金证实了可能存在多个宇宙,每个宇宙都由大爆炸产生,有着不同的物理定律和不同的环境。比如可能有些宇宙不存在引力,也就无法有生命存在。而另一些氢元素不能融合,也就无法形成恒星。甚至可能有的宇宙压根就不存在任何物质。
宇宙与宇宙之间充斥着什么呢?我觉得目前还没有专属名词去描述,称之为虚无吧,或者混沌。
9.关于宇宙终结的假设
完全了解宇宙的起源就能了解宇宙的终结。宇宙的命运由暗能量决定。宇宙终结假设目前有两种说法:大冷却和大坍塌。
如果暗能量慢慢减弱,引力就会接管,在大约200亿年左右的时间内宇宙会出现转折,所以物质都会被带回到他们来的地方。在奇怪的倒退式大爆炸中,空间本身会收缩,这个过程称为大坍塌。这个结论正确的话,300亿年后,所有的物质都会被一个黑洞吞噬,整个宇宙会收缩成一个点,就好像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个点。
另外一个观点可能性较大,就是暗能量会一直推动宇宙永无止境的膨胀下去,所有的东西都会分散,直到整个宇宙变得又冷又暗。所有物质都会相距的很远,连引力都会因此失效。
10.宇宙为什么会不停的膨胀
暗能量推动,一种神秘的能量形态使得空间分裂,就算引力将物质拉到一起也无法阻止。
1.生存不过一场掠夺资源的进化游戏,和平起源于资源充足且均衡,不同幅度的动荡也许才是常态。
2.小时候期待能够穿越回到从前,以前怀疑穿越时间是否会导致世界混乱无序,现在认为穿越时间(回到过去)也许是不被宇宙运行法则允许的,因为穿越时间即违背因果定律。哪怕人类哪天真的拥有了穿越时间的技术,也未必能够自如驾驭,穿越时间是否凌驾于宇宙运行法则之上了,很担心会毁灭人类自己。
飞船围着黑洞飞行五年,回到地球已经是十年后,个人感觉与其说是穿越时间,倒不如说是遵循了另一种时间规则,导致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
最后也确认了人不能回到过去,只能借助光速、黑洞去到未来,感慨古人能提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3. 最后人类真的能逃离临近生存尽头而被毁灭的宿命吗,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向该往哪里,真的能走到去往另一个宇宙那一步吗?
每一次认清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都会觉得,有限存在于无限里,而自己是如此有限。好在哪怕最后宇宙可能也会有尽头,自己也还能做很多事,渺小也要足够丰盈。
比科幻片好看:1.霍金好会讲故事,生动浅明幽默,宇宙学的普及入门由他来做,最合适不过。2.人类果真收到过外星文明发来的无线电波,我只想说:WOW!3.世界上从不存在完美,因此也不存在瑕疵。4.诞生不是必然的,而灭亡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存在,都是渺小中的渺小,也是奇迹中的奇迹、幸运中的幸运
能少给点Dr. Hawking的特写么...
原来穿越时间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这可真让人伤感。
真的很经典,必收
一切又宇宙而来,一切随其而去
浅显易懂,不乏深度。广阔和未知的宇宙所带来的恐惧感比恐怖片给我带来的恐惧感要强好多倍……
后面跑题了
不同空间的时间差异就真实的存在在我们不远处 很震撼
很严谨,对于存在外星人,甚至地外文明,我一直都是深信不疑。霍金的理论依旧竟然那么简单,但也足以成为最有利的证据。★★★★★
就看了外星人
与霍金同游宇宙!!!
1、门捷列夫太牛逼了。2、霍金研究时间旅行的最大动力是去拜访玛丽莲梦露。3、无论人类造出多牛逼的时光机,也永远不可能回到过去,只能单程去往未来。4、科幻片比任何文艺片都文艺。
太好看!!!!!
如果你能够达到一秒钟绕地球七圈的速度,连续不停跑上一周,那么停下来时就发现你所在的这个时间线已经是百年之后了。
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渺小,不值一提
绝美的视觉盛宴。最牛掰的旁白就应该是这样深入浅出,可惜对于我这种理科白痴来说还是太太太深奥了。相对宇宙这样高科技高智商的论点,自我渺小感奋然袭来,毫不留情。原来自己渺小到连一粒沙都不如,最终一切都将消失在浩瀚宇宙中。这样的记录让我叹为观止,让我看到了最美的幻灭和最绚烂的碰撞。
21世纪最优秀的哲学家肯定都当科学家了:)
物理之美,科学之美,想象之美
哈哈,我也看这个了
都开始研究星际移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