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转载:柏邦妮
我非常非常喜欢洼冢洋介。天才在任何时候都发出漆黑的光。龟梨和也非常非常努力,松本润常有灵光一现的表演,但是洼冢洋介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毫无真实感,却那么有存在感。极具爆发力,让人血脉喷张,但是安静的时候,无辜得要命。所有这些帅哥我都喜欢,但是唯独他是不可替代。
2 ) 氣短情長
令人羨慕的家庭教育,是有選擇的,父親問年幼的晉浩,人一生只拿伸手可及的東西會非常安全,但用拳頭打出去可以奪取更多,你選哪個呢。
但晉浩沒有企圖攫取。他一直在自衛,拿民族學校的歷史課本當護心鏡。
我沒看過李小龍電影,但非常不滿意大部分武俠片,因為沒有拳拳到肉,唯獨當年看到徐克的新龍門客棧讓我好一陣讚嘆,因為最後的打鬥竟有森森白骨露出,向來我們覺得中國的俠客都好虛無飄渺似乎不是用血肉之軀在毆鬥。GO這點也並沒有做得很好,雖則動用了這一派動作電影慣技,如隨時慢進遙控暫停無BGM等,削弱血腥程度同時增強暴力現場體驗級數。但最血腥發生在父子間(除對方沒有別的厲害對手)難免欠缺緊張,多了對兩人間親密感的揣度,因為知道誰都不會有死的隱憂。
和柴崎幸的戀愛故事有些英雄氣短。但沒有又彷彿不行。愛情橋段最麻煩。要怎樣點綴而不顯得喧賓奪主呢。
夜半腹餓時候看,看到韓式烤肉不得不反復回倒,和晉浩一樣喜歡正一,他死前幻視到晉浩跳入地鐵軌道奔跑勝出的可喜可賀一幕,想來也是晉浩的崇拜者,這處理比由那警察直接說你是個好人強多了。晉浩後來在聽落語時撒淚,泰半也因瞄到了正一生前所圈劃的莎翁名句,玫瑰沒有名字,不叫玫瑰一樣是有玫瑰的好處。
最後由晉浩吼出對標籤理論的抗議也算合情,因為他畢竟讀過很多書啊。
3 ) 唯有爱才是宇宙灵魂世界语言
前几天在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为文字外貌协会成员,其实并不太喜欢。但看过之后,的确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
唯有爱,才是宇宙灵魂世界语言。
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又该如何解释呢?于是又想到了07年陈绮贞发行的EP《Pussy》文案中的一句话:
“在恐惧之中,也不会失去爱的能力。”
是的,这一切都是上帝的考验。唯有经得起恐惧考验的爱,才可称为真爱。
那么,在我回过头来思考这部高中时看单单为洼冢洋介大人的美貌所绝倒,大学重温一遍又被感动到内牛满面的电影时,我才又一次,被深深触动。
看到豆瓣上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讨论。有人坚持认为这不是一部爱情电影,有人却又偏爱杉原不断提起的那句台词:
“这是我的爱情故事。”
(我喜欢这样的讨论。现在在豆瓣,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的讨论,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的内敛起来,藏着掖着,生怕出错招人笑话。可其实每一种想法,无论对错,都是很好的思考素材。脑残人人有时,只要你不是脑残的心安理得明目张胆,那就是心平气和的讨论和切磋。就像梭罗说的那样:
“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末就把那真正
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
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瓦尔登湖》徐迟译。原文: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the marrow of life…if it proved to be mean, why then to get the whole and genuine meanness of it, and publish its meanness to the world; or if it were sublime, to know it by experience, and to be able to give a true account of it.)
扯远了,说回来。
其实这样的心路历程最好的体现就是电影中樱井椿这个角色。
我一直不太喜欢柴崎幸,老觉得她有些像郭晶晶。虽然这不是我不喜欢她的主要原因,反正就是不萌。而且,眼角稍有些上扬的外貌,总让我联想到心计和勾心斗角(凤姐?)。可樱井这个角色着实可爱。故弄玄虚的占心术,觉得酷到极致可以令人发笑,固执的要沿着白线走,还有,一本正经的声称:“女人成熟很快的。”真是灵。
她只是普通的日本高中女生,还有个仇中仇韩的父亲。
我后来陪同学再看一次这电影。当演到樱井裹着白被单,在斑驳的黑影中说出“爸爸告诉我中国人和韩国人的血是脏的”的时候,同学“呲”了一声,觉得恶心厌恶。我不知道这位同学之后对樱井是怎么样的想法,可即使是在当下,我也仍然没有讨厌她。
不过是个小女生,脑袋里装的是功课、男朋友和漂亮衣服,谁能因为她从爸爸那儿得到的并未经过思考的种族歧视观念而给她扣上种族主义者的大帽子呢?
(想想我小时候真是幼稚得可以。初中的时候刚知道了文学大革命,就回去审问爸爸妈妈,指责他们为什么要参与这样的活动,为什么不反抗。并且觉得他们都是胆小鬼,是坏人。却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伤害了他们。这也就是小孩所谓无知的残忍了。)
我甚至是同情甚至心疼樱井的。
已经和男友来到旅馆,可竟然就在紧绷又恩爱的过程中,听到他说出颠覆自己接受能力的真实来。
“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这些来了?”
可是小椿啊,若是你之后才知道,会不会觉得他骗了你,并且由此怨恨他,后悔自己的付出?
电影中没有描述这个晚上之后的三个月樱井小朋友是怎么在固有的偏见里挣扎,把爸爸教给她的那一套怎样推翻了又重建,重建了又摇摇欲坠,坍塌后甚至又再阴魂不散的。
或许整夜整夜的哭湿了枕头,跑去图书馆查阅亚洲史,还和父亲大吵一架。
可最后仍然是爱,冲破了成见的束缚,把她和杉原带到了那个小操场。
这是杉原以前就读的民族学校的小操场,充斥着民族主义的味道。
可就是在这个小操场上,一对年轻男女,曾经因为互相吸引而相爱,又由于各自有意无意的种族成见而分开,却又再一次因为爱走到了一起。
所以,这其实真如杉原所说,是他的爱情故事。
是一个跨越了种族、成见、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爱情故事。
要斗争要革命,可更要有爱。
杉原的爸爸从小教他打拳,告诉他:
“圈子外面还有许多强人,他们也想突破你的范围,要把他们全部击败。”(山崎大叔打拳的样子真是太消魂了!)
可在电影最后,杉原伸出他最在行的拳头,念出了爸爸曾教给他的这句话,却终于是因为爱,也懂得了,对于圈子外面的人,除了拳头,也可以是拥抱。
但又不只是爱情。还有更大的爱。
正一的角色我也很喜欢,它代表着生命中貌似沉默却又最为有力的力量。
虽然也羡慕杉原在地铁轨道上热血奔跑的那种青春(直到现在,每当在等地铁的时候,我都还是会忍不住想到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画面),可不管怎样说,正一也只是世人眼中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好学生。
可就是这样一个貌似不出格没什么性格的好学生,在面对暴走的男教师时,喊出了“我们根本没有国家”;又在阻止一名日本男生欺负一位韩籍女学生的时候(水川MM真好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杉原只是想要逃,逃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而正一,却选择留在民族学校。这便意味着他选择的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去改变这种民族主义的狭隘,用一言一行去影响身边的人,让这些ZAINICHI,或者甚至是那些从未谋面的祖国同胞,都能像杉原一样,最终想要去见识更大的世界。
他想要让他们被世人所了解,也想要他们去了解这个被称作“万恶的资本主义”的日本中其实也会有的温暖与爱。
然而,正一却死在了这个他仍然相信友爱和温暖的国度,死在了这样一个国度中,一名少年的手中。
正一的死给杉原带来非常大的冲击。
悲剧发生前的一个场景,是正一在天桥上踢开一个破皮球,然后学着狗丧前辈的口吻说:快跑(我不懂这里日文的原文,看的字幕版本有英文的翻译是用的get it,感觉更为贴切一些)。
那时候,曾经把狗丧前辈踢出的球接过来的杉原,面对正一,只是笑笑,并没有跑过去。
而终究,他还是接过了正一的球。他决定考大学,继承正一的遗志。
到底国家是什么呢,种族又是什么呢?那次在韩国料理店,杉原自顾自的大发感言:
“通过追溯日本家族的母系DNA,母亲、祖母、曾祖母、曾曾祖母、曾曾曾祖母……一直上去,很多人来自中国和朝鲜;然后再向上,曾、曾、曾、曾、曾……发现我们其实是2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的猿猴;然后再向上,曾、曾、曾、曾……”
就在这时,那位漂亮的服务生小姐打断了他:
“不好意思,你到底要说什么啊?”
可正一是懂的。
正一死后,杉原曾一人去听落语。日本传统艺术的剧场里,杉原一个人坐在前排。
他低着头,读着莎士比亚的句子,眼泪狠狠地砸落下来。
名前ってなに?バラど呼んでいる花を別の名前してみても美し香りはそのまま。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名字又算什么呢?玫瑰若不叫玫瑰,可芳香依然如故。
民族,祖国,国家,爱国主义,歧视,统治,排斥,国民,混血,纯种……这些又算什么呢?
只要有爱,就如玫瑰一样,一定会芳香如故。
4 ) 无国界
下好很久了,却一直没有心思看。
终于看了,不愧拿下日本影艺学院八项大奖。
片子讲述的是留日韩国人的故事,他们在日本的处境很尴尬,而他们的后代甚至比他们更尴尬:生在日本,长在日本,却要到民族学校读书,对日本的传统了解不多,和日本同龄人的关系更是微妙。很容易联想到《燕尾蝶》,岩井虚构的那个由多个国家流亡者汇成的Yentown。电影中留日韩国人在根本上已经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他们已经离开北韩好多年,而日本社会在观念上对他们有歧视,不予接纳,他们没有了自己的国家。作为年轻一代,他们的未来,他们的爱情,会遭遇什么呢?
“名字是什么?玫瑰就算换了名字,也依旧芬芳。”名字或许真的不重要,国籍或许也真的没那么重要。
电影开篇的一段剪接的相当精彩,配合摇滚配乐,快慢镜头交错,节奏感强烈。整个片子这种快速切换镜头的画面并不多,还是比较舒缓的。其中男女主角去开房的一段,用了蒙太奇,把两个人准备去、去的路上(在地铁站)、到宾馆三个片断交错闪回,让人一时忘了时间的顺序,很妙。
我对柴崎幸始终不来电,我觉得她似乎就适合成熟的角色,这里边饰演女高中生真的好像扮嫩。窪冢洋介我是第一次看他演的片子,羡慕他的小脸,嘿嘿。我还看到了金玫,那个《爱在哈佛》中的成熟女人,鼻子和下巴有着明显的整容痕迹,好像还演过《特务迷城》,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她在片中演了一个小配角,说日语。真的是很佩服她,掌握这么多语言。
5 ) 如果我们还拥有他
非常喜欢窐冢洋介,他就象我心目中永恒的少年,清俊,倔强,而聪明
他顶着蓬乱的头发,双手插在裤袋里,似乎什么都不在意,似乎随时都可以迎着风狂奔而去,嘴里还发出骄傲的呼哨声
可是我知道,这个少年是如此脆弱而羞涩,他外表的与众不同只为了掩饰自己青春的苦涩,他站在那里就有种瘦弱的美,他闭上眼睛,就有了天真的期待,他向远方的天空伸开了双臂,你就看到了他心中固执的纯洁。
他是那样的一个少年,不是绝对的英俊华美,却又不能停止欣赏的清秀自信,所以,我搜集所有他的镜头,包括这部《大暴走》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大暴走》很不错,故事流畅,角度新颖,电影画面从开篇就很赏心悦目,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三年前窐冢洋介在跳楼自杀前,我看到的最后一部电影。听说他没有死,听说他只是毁了容,一想到我的少年要带着伤痕活下去,我的心就很难过,快点站起来吧,快点象《大暴走》里面一样极速的奔跑吧,能够跃过死亡之关的少年,想必会比任何人都要坚强。
6 ) 小洼那样的男人
因为他的眼神爱上他.
这是柴说的.
只是因为这部影片而喜欢上了洼冢,瘦到暴唳,眼神伶俐的男人.
姑且不论这部影片本身如何,光是他,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小洼是个天才.
喜欢他怒吼的模样.
喜欢他赤裸上身站在月光里头彷徨失措的模样.
喜欢他流着血还坚持战斗的模样.
喜欢他伸出右手握拳的模样.
喜欢他紧紧抱住她的模样.
......
这是部什么片子呢,主题不那么清晰
但是依然狠庆幸能看到他,看到当年那个凭借它拿了影帝的小洼.
但是如今,小洼好像变了,无论如何,希望他都能象当初一样坚强得生活
政治片,主要内容是民族歧视问题。。慎选。
行定勋有在努力试图摆脱陈腐的煽情描写,比如对流星和白色圣诞夜的吐槽,还有出租车上父亲感伤怀旧时的bgm随着儿子的开口讽刺戛然而止等。但是他自己最后也不得不陷入这一圈套,以一种看似新颖实则老套的青春、热血、纯爱、浪漫的形式贯彻始终。关于在日朝鲜人题材的表象,行定勋用力过猛的隐喻直白到甚至让我觉得有点可爱,“想到你进入我身体这件事,就突然觉得很害怕”,一个过于日本的名字和一个过于朝鲜的名字,包括最后那番赤裸裸的说教,抛开日本人韩国人朝鲜人之类的身份单纯作为一个人这种不是屁话么,就算你这么想,社会也不会这么想,各种标签最后还是会飞回你身上,这就是为什么这世上会有“歧视”这种东西啊,连这种道理都想不明白的话还是不要拍类似题材了吧?思想的肤浅让最后男女主角的醒悟和结合有多美好就有多虚假……
即使有民族歧视异乡漂泊等社会背景,这依然是一部单纯到像西瓜一样的青春片,而所有的青春片都说着成长的故事。日本第七的拳击手父亲对儿子说,伸直手臂转一圈,这就是你自己的范围。打架,朋友被杀,女友退缩,身份是问号,世界在飞速旋转,男子汉慢慢成熟。洋介的雀斑和杀死人眼神最高,柴崎幸真丑。
这种民族的人不纯,那个地区的人坏心眼比较多,这种腔调充斥于我成长的所有阶段,回头想想这种事多么荒唐,往深里说民族认同这种东西得是一群多么孤独的人琢磨出来的点子,面对这种先天的,断然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电影开头时的暴打令人酣畅淋漓
对我来说是没有国界的。你说我没有灵魂,我20块卖给你一个##国的灵魂,你买吗?名字又算什么,给一朵漂亮的花换一个名字,它还是一朵漂亮的花……太多经典桥段了,正适合我现在看,但是一听到洼冢说“都说了这是我的恋爱故事”就想砍人啊。
少来明明就是青春片!官藤风格好明显,喜欢!就又是受伤又是去伤害别人,听着爸爸醉酒后讲述人生一边流泪一边瘪瘪嘴吐槽老土,和喜欢的女生做爱失恋再在平安夜的下雪天拥抱,经历生死离别两肋插刀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名叫青春的东西混账到只能让人拼命点头哭着表示理解。开头独白太棒!洼冢帅到爆炸!
他在轨道上拼命的奔跑,鲜血染红了他的喉咙和胸前的白衬衫,他临死前想说的话究竟是什么呢?“你去了日本学校以后就出卖了灵魂!”“如果我有北韩人之魂的话20块钱卖给你你买不买?”
宫藤官九郎的剧本很现实很深刻。窪冢洋介的表演很到位。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电影人。爱情故事外表下,讲的是民族问题带来的故事。窪冢洋介很适合这样的角色。看此片一直让我想起《池袋西口公园》也是宫藤官九郎的剧本。此片反应的现实更残酷些。
移民问题,异族融入与本土接纳的问题是背后的核心,外加青春暴走的畸形与理性的交叉感染。有暴力的喷发,如家庭父辈的拳脚,亦有博弈,内心的,行动的。第三幕有对父亲和女友的进一步描写,升华。
为什么那些有才又BT的青少年,最后总是被生活碾过一遍又一遍= =
正一死掉的时候出现了杉原跑步的幻觉内里很感人 | 洼冢洋介在这部里特别有爱
那些日本的郑大世们,身份的问题令他们暴躁,好像《血与骨》。不过抛开这些,这确实是一部爱情电影。开头比较漫画风,动作戏如今看比较假,也缺乏动感,不过仍然是一部可以一看的日影
谁说这不是爱情片啊~洼冢洋介帅到爆!
咦,都跟你说了这个是我的恋爱故事了啊。
洼冢阿!!!!!!!!!!!!!!!!!!!!!!!!!!!!!地铁前的奔跑阿!!!!!!!!!!!!!!!!!!
yosuke好萌.宫藤君很腐...里边儿暧昧很多..比如yosuke和内个老大的儿子...看到老大的儿子拥抱着yosuke的时候简直只想说.喂..到底在干什么啊...女主蛮雷的其实.以及.我实在不太明白对方是什么国籍的很重要么...
没什么感觉 看到纯情的柴崎幸 我一时有点无法接受
柴崎幸怎么越长越难看了。与其余描写移民文化的电影不同的是,本片没有着力于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带来的隔阂和不适,而还是描绘了一个青春期少年似曾相识的内心世界,而加了一层外来民族的外衣,这段青春更加孤独和不羁,对爱的向往也更加狂热和赤诚。日本拍青春片总有一种伤感但温馨的调调
异乡客的归属感,男人与男孩的界限
靠!看到后来是政治片!天,多亏了洼冢洋介有张韩少的脸。不然叫我如何看得下去日本人的自以为是和胡乱揣测其他国家的人民!真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