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很无聊,总体来说就是把日本当战争受害者来看 宣传平民无罪论,认为一切都是军国主义者的错。
但据我所知,南京被占领时,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走上街头庆祝来着,而且笑得很开心啊。我可不是胡诌,不信自己去查。
两弹之下无冤魂,我一直都这么觉得。有些人那么喜欢从一堆老鼠屎里找一粒粮食,他顿顿老鼠屎吃得都挺香吧。
对于日本来说,这不叫反战,叫反炸,不接受任何反驳。
再说了,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对日本难道没有任何好处么? 在这装可怜给谁看啊,你们主动发动战争还有理啦?
有些中国人真是博爱又伟大,自己被杀死的同胞不去同情,在这同情罪犯被炸死的亲属,他们当年可是支持罪犯杀死你们同胞的人啊。
这里面的小孩子死之前还在喊天皇万岁,他们真是又可悲又可怜,但没有什么值得同情。他们长大了只会是另一批军国主义者。
平民不无辜,平民是共犯。
1.不再相信“观众的想象力”的电视业——是枝导演于《石碑》中承托着反骨
一开始重新制作《碑》的时候是决定像原版一样“只用声音去呈现”。在观看50多年前播出的《碑》时,我的感受是“电视台还真做了这种节目啊”。
这个节目只是用了在录音棚收录了声音的内容,完全建立于对观众想象力的信任基础之上,令人叹服。在接受制作这个节目的时候,感到在现在的电视业中制作这样的节目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现在电视上的大多数节目都建立于对观众想象力缺乏信任的基础上。大抵是怀揣着“不全部加以解释,观众就无法在脑海中做出想象”。我最初进入电视行业是在1990年前后,就存在这种倾向了,而将采访的全部内容都打出字幕,这个极端的手法是在约15年前开始的。
在《石碑》的播出前,电视台方指示说要在画面中加入字幕,而我坚持“不加”。要是打出了字幕观众就会去读字幕,就没有朗读的意义了。《石碑》看重的是现今电视界缺失的“如何传达”,并真挚地去直面这一点制作出来的。
——朗读原版《碑》的杉村春子和这次重制版的朗读者绫濑遥一样都是广岛出身
虽然是读着同一篇文章,两人所传达出的印象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杉村春子的版本中,很多段都能让人感到她是以失去孩子的母亲的视角读的文章。
而《石碑》则更直接些,我设想的是,在朗读时不能站在被害者的位置,而是要求绫濑遥小姐朗读的时候要有“作为当时广岛二中的老师,对于将孩子们卷进战争中,有着罪恶的意识,有着自责的想法”这样的立场。所以她的朗读中,底部流淌的与其说是悲伤,不如说是对自己,对时代的愤怒。
制作出由圆柱围绕的空间意在使人联想到原爆点,其中放置的木箱代表了教室的椅子与河流,棺木和石碑,不断变化的舞台道具也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因为决定了要信任观众的想象力,这样一来,要做到只凭借声音来让想象膨胀,在摄影棚内搭景就显得多余也不需要了。这时我想到了负责美术的堀尾幸男先生。
他在野田秀树先生这样的一线舞台导演的演出中负责舞台美术,做出了以大胆省略来达到抽象化的布景,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
在观看野田秀树的舞台剧时,一直都希望能和他合作一次,但我制作的电影都追求真实感,所以没有什么合作的机会。
戏剧的舞台为了让布景抓人眼球,很重视空间表现。简单的箱子能让人联想到河流和棺材,这种想象的快乐,对于制作方和观众是共通的。但是现在很多影像作品都忽视了这种激发想象力的表现。
很多节目都充斥着悲伤,要制作让人流泪的节目是容易的。然而,要用笼罩着悲伤的情绪讲述战争这种行为,在我看来,伦理上是错的。《石碑》是由愤怒包裹着的战争口述节目,而我平时在制作电影的时候,也不轻易让故事去凭倚悲伤。
是枝导演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以“留存者接下去的人生”为主题。在这次《石碑》中也包括了记者池上彰去采访旧广岛二中幸存的学生
这次可以说是自然而然做的采访吧。一开始向制片人说,不能只讲述被害,在加害这一点上也要加以讲述。我传达了去投原子弹的美国取材,以及采访因为原爆迎来日本战败后得到解放的在日韩朝人的愿望。这一点正是原版《碑》所欠缺的视点。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得知了在广岛二中相传全员覆灭的321位学生中,有着事发前转校,和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上学的学生。这样一来,进一步采访他们才是和原版《碑》切合的做法。
——电视制作中是否存在与电影表现一样的课题呢?
不只是电视节目,制作电影时要是也带着“观众去想象会很累,去呈现什么都不用思考就能看完的轻松的作品就好了”,作品的内核就会歪曲了。
他说实际上从3D电影到4D电影在电影院看的观影体验就和东京迪士尼和大阪环球影城的项目体验差不多。
这些娱乐作品,动作作品很有人气也很好。但是不能作为观影体验。所以我就一直在制作与之不同的作品来抵抗(这个风潮)。
CG的技术不断提高,,可以呈现出“血肉横飞”的场面,体现出战争的悲惨。不久前的好莱坞电影里,开头的10分钟一镜到底拍摄弓箭齐飞,血浆飞溅,战士阵亡的场景,十分真实。在身临其境上的确做得很好,但我并不喜欢这样。
我喜欢的是黑木和雄导演的《Tomorrow明日》,非常平淡地描绘了原爆前一天长崎一家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叙述原爆所造成的丧失,而是通过想象来描绘。我比较喜欢这种表现手法。
比如说在看当时广岛街上的照片时,会发现很多都只有被爆人的背影。我想是因为要绕到正面,就会看到惨不忍睹的光景,所以摄影师都是在远处拍摄这些人的背影罢了。这种事实也能传达出悲惨。这其实是相信观看者的想象力,也是一种表达手法。
———————————————————————
2. 附译是枝导演的历史观:
关于是枝导演获得金棕榈奖后的作品,他是这么说的:
“我想拍规模比较大的,比如说二战题材。我手上有好几个悬而不决的预算庞大,主题复杂的题材企划。
“一旦说出口,很多时候就会无法实现,但我很想将伪满洲国作为舞台。”
是枝导演说的“以伪满洲国为舞台”会是怎样的电影呢。毫无疑问的是,和百田尚树原作的《永远的0》这部右翼电影会是180度完全相反的作品吧。
“共同体文化与家庭都走向了崩溃。越是接受多样文化越是无法多样化,愈加向地域主义发展,所剩的只有国粹主义。日本无法承认历史的根源就在这里。对亚洲邻国们真的太抱歉了。日本也必须像德国一样谢罪才是。但是,同一政权长期执政,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希望。”(是枝裕和,2018)
是枝导演批评的情况,在安倍第二次建立政权以来的近几年愈发糟糕了。一方面时常主张日本是太平洋战争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压制日本对殖民地进行侵略伤害的主题。别说这个了,还闹出了“南京大屠杀子虚乌有”的历史修正言论,堂而皇之将以宣传。不必说,煽动这一切的是安倍政权即安倍应援团们。
是枝导演前述的“我手上有好几个悬而不决的预算庞大,主题复杂的题材企划。”不单单是资本的问题,也是近年日本历史修正主义气焰高涨的影响。实际上,舆论在向保守化发展的同时,要拍摄将日本方作为战争加害方进行描述的电影,是一年比一年困难了。
塚本晋也导演通过改编大冈升平的名作《野火》,对这一点进行了批判,这部电影的制作发行都是导演自行筹资的,在当年旬报年度电影中获得了第2位,评价很高。
这部作品描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菲律宾岛上日本兵杀害前往教会的当地人,忍不了饥饿的人吃起了人肉,因为这个原因电影制作很艰难。(略)
像《野火》这样以战争的现实为主题的电影遭受冷遇的同时,还出现了建立补助金来拍摄宣传(propaganda)电影的情况。比如说,安倍政权制定补助方针来拍摄明治时期建国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节目,对于以这样的形式来支援国家电影产业,是枝导演是这样一针见血评价的。
“虽然有补助金,但一旦接受就会受到意见的左右。在考虑为了电影能做到什么之前,先想到的是电影能为国家做到些什么。这不如说只是在破环电影文化吧。
比如说,在东京奥运会申办活动中有着“现在这个国家需要的是奥林匹克的力量”这样的标语,但我觉得奥运是体育大会,而不是发扬国威的地方,我很看重这个价值观。
安倍首相在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致辞,让我觉得这是在利用电影节宣传日本。所以我希望能得到支持,这种事情一个人说也没用。”
要举出同时讲述参战者的被害身份与加害身份的反战电影,不能不提的是小林正树导演的《人性的条件》,在以伪满洲为舞台这一点上,就和是枝导演展望的下一部作品有相似处了。但是,这种电影在近年基本销声匿迹。(略)
————————————————————————
石碑或许有很多局限性,但感受着其中愤怒看完本片着实是一场精神浩劫。
在了解了导演面临的创作环境后,更是产生了由衷的钦佩。
非常期待导演的下一部满洲题材作品,希望他的信念,良知,勇气和社会责任感能被更多日本人接受,并加以反思。(私心希望再带上我们绫濑遥)
1. 类似纪录片,但是镜头中会出现那些搬箱子的工作人员从叙述者、镜头前走过,很不好。不懂是枝裕和为何允许。
2.不知道日本人是否时刻记得这一颗原子弹的降落结果的原因是他们发起战争。他们在看到那一枚原子弹降落后毁掉的整座城市,那些被燃烧的建筑,被烧伤的孩童时,是否会想一想,他们在中国大地上八年侵略时光里,遭受他们残害的中国百姓?他们是否有反思一下建设在哈尔滨的那几栋秘密建筑里,他们制造了什么?给当地人带来了什么?
3. 影片里被采访的那些因为生病休息、电车晚点、一周前转学而未去集合幸存的人们,说他们有一种内疚,会想“为什么只有他们活着?” 对于这种内疚该如何理解?
4.通过影片里被采访的幸存者们,能够看到他们面对这一历史的不同观点,甚至是相对的观点。有他们对军人的责备,是军人们派这些小学生去上工。
5. 当时广岛二中的一位老师,之前是教授英语的,但因为英语是敌人的语言,当时英语不再教学,这位老师转为音乐老师。但是,他有在偷偷的教学生英语,因为他认为战争一定会结束,会迎来和平。
6. 当天,原子弹降落的地点就在这群学生(320人)上工集合点的500米之外,他们第一时刻感受到这枚战争武器,当时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人当场炸死,其他人纷纷跳入河中,虽然当时幸存,但不知整个城市已经毁掉,幸存的他们也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死去。
7. 石碑刻录了当时所有学生老师们的名字。
?- ?
最后的军国主义熊孩子团灭记。PS.脱下中国身份看日本人舔伤口1个半小时,超道德的要求,当做看discovery频道吧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日本是战争的发起者,不过战火下的学生们老百姓们也是无辜;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是枝裕和想用纯粹的形式来表达原本的文字,可惜这样太无聊了。
昨晚看了一多半睡着了,今早接着看完,如果不是绫濑遥在读,估计很难坚持。这些因原子弹死去的小学生当然很可怜,但如果没有原子弹让日本尝到战争的苦果,估计不会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也不会意识到对别国造成的苦难。孩子没有死在课堂,而死在了为军队做事的路上,死的时候有人喊着妈妈,有人喊着万岁。
我真的是无知者无畏打开这个看。比较深刻地能感觉到战争和引发人们想要发动战争的思想的有害。那些瞬间逝去的、硬生生坚持到回家后逝去的、以及孤零零在疼痛中逝去的生命。这些生命无关乎哪国人。由于我本身的无知,所以会觉得这个记录很好地让我知道了这些人和事。另外好的地方在于在快结尾时的发散。机缘巧合活下来的人会疑惑为什么只有自己活下来、逝者的父母也不能接受他们的出现、拦住母亲让母亲活下来而没有去救姐姐的人内心是怀着多少痛苦读过这一生?而她那活下来的母亲不觉得活着有什么好并且怀抱巨大的后悔。想起《日轮的遗产》。那部歌颂个人英雄的影片大量展现学生工的生活,“为什么美国十几岁的少女在读书而我们在做这个?”这部影片里也提到想要仇恨军人的心情和当时军国主义少年一心想杀敌的记录。这样的记录和展现也是好的。我们呢
原子弹下无冤魂
在广岛的原子弹纪念馆看到介绍才找来看的
厚重的历史需要纪念、解读、聆听。
朗读剧,徘徊在纪录片的边缘
整个朗读都非常多余,用这个形式想做到的是克制?还是动人?都看不出来,还不如全都用当事人采访
微博收藏。大概看。任何战争都是残酷的,战争中,平民都是无辜的,珍惜和平!(标记看过的第4110部电影)
日本人不说战争的起源,只谈死人的悲哀。
片末还看到松山善三的名字(编剧)。最难过的两个地方是,老师送完孩子们后住到友人家里,当晚便去世了;勋的哥哥带着记者去看勋的那件小小校服。绫濑遥是广岛人,而这个城市曾经毁于一旦。原爆瞬间的处理个人认为野田秀樹的“EGG”更震撼些。
搞得像央视拍的,寡念85分钟,还不如做成一期期短小主题的电台
其实对于原子弹这件事情,国际的态度真的很奇怪。明明是为了停止战争的行为,现在反而变成了发动战争的人成为了受害者。
Make love make no war
1.7
因为编导都是是枝裕和,于是就花了一个半小时时间去听绫濑遥讲述广岛原爆321名学生的遗言。观影过程中不乏有杂念生出,一方面,认为战争过于残酷,原子弹在一瞬间就让很多人烧成碳;另一方面,作为战争的侵略国,这样的惩罚是因为他们发起了战争。实际上,庶民是最无辜的,军国主义的统治者才是祸首
绫濑遥朗诵将近一小时,后半插入几位幸存者的采访。由广岛电视台制作,翻拍自1969年的朗诵剧。原子弹爆炸中心处的广岛二中,乍一听还以为那些师生是无辜平民,但听听他们临死前还同唱“海行兮”军歌,高喊“天皇万岁”“要杀了敌人”。而这些学生是在军方指派下做着军工厂的工作,从思想到行动都服从军国主义。这种片子估计主要是拍给美国人看才有效吧。
军国主义的错,普通民众来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