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一种惯性思维,也爱做比较。刚开始看到《断箭》简介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守法公民》这部片子,但内容却大相径庭既没有激烈的好莱坞式的正义审判,也没有开挂式的主角光环。
本片把故内容主要放到了庭审环节,但也不像《辩护人》中饼叔一样激烈的甚至咆哮式的申辩那么大快人心,导演没有刻意的用镜头感去衬托其中的黑暗和无奈,虽然只是普通的叙事手法,但是也能深深的体会整个故事的“虐心”。
法律是健全的,但是执法人员就是腐败独裁睁着眼说瞎话,想起地痞流氓的理论:“没有为什么,就是要弄你!”你有脾气吗?哪怕男主跟辩护律师把法官等人说的哑口无言也无济于事。
此类型片的关键并不是说什么不好,而是教育意义,可能对已经定型的成年人们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一些人会噗嗤一笑。但是会给坐在屏幕前的青少年一种潜意识植入,特别是以后会从事法律行业的潜在从业人员,在你们看完此类电影被虐心过,甚至破口大骂其中的黑暗过后,当你面对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会怎样处理呢?
最后不得不说整个电影行业,不是我们的编剧或者导演不行,我们其实不乏好的题材好的内容,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涌现出大批的好作品,但现在的审查制度大家都懂得。所以我们只能谈谈情说说爱,恶搞完了卖情怀,笑了乐了挣到钱了就行了,剩下的事就让其他国家做吧。
看了这电影也想写个影评了,韩国总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从《熔炉》到《断箭》《杀人回忆》《孩子们》《那家伙的声音》都是真实故事改变的,不论电影拍的好坏,故事本身就震撼到你心底深处去,我们国家难道就没有这种事吗,不是我们中国导演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广电总局那就过不了关,有鬼的不能拍,拍个恐怖片最后除了主角精神病就是做个梦,要不就是吃了某种产生幻觉的药物导致的,坏人永远不能有好下场,正义永远战胜邪恶,就算是好人失手犯了错,结尾一定要去自首,杜琪峰在香港拍了那么多好电影,都是反应人性的,没有一个去自首的,到了大陆来拍,被广电总局整的所用片子结尾都是主人公去自首,气死你。宁浩拍个《无人区》好几年不过审,就因为片子里没有好人,逼的导演把徐峥的角色由一个坏人变成了好人。《天下无贼》过个审多难,原因不能把賊当主演,逼得冯小刚让刘德华刘若英去拜佛才过审。我们中国导演想拍些有批判性的电影就只能拍些古装的,讽刺一下清政府无能了,或者拍些日本鬼子的,讽刺日本人了,就算拍打鬼子电影也必须把中国人拍的很牛逼才行,姜文拍个《鬼子来了》,把中国老百姓面对鬼子懦弱一面体现出来了,最后也没能上映,虽然被禁也牛逼,放眼中国电影史哪部抗日电影敢跟姜文《鬼子来了》比肩,多悲哀的审查制度。就说烤问现代社会的电影,中国电影拿的出手的有几部呢,就算有最后还不是都去警察局自首了。也就是陆川的《可可西里》最后坏人扬长而去了。
会观看此电影的主要原因是封面的一行字:轰动韩国的真实案例;近几年,韩国的电影很是敢拍、敢放。
在前些日子的小学生教材插画事件之后,观看此电影,心中不胜唏嘘。
审判长高傲的走进电梯时,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本片所要讲述的主题—权利。
看着一个个审判长辞职,是欣慰的,亦是愤怒的。欣慰来源于,他们知道被告是被污蔑的。愤怒来源于,他们不敢站出来,用法律给被告公平、公正的审判。
朴律师眼里的正义之光一点点的消失,一度想要放弃当律师,他拼尽全力用毕生所学去帮助劳动者声张正义,维护权益时,一次次地打压,他成为出场时日日酗酒的酒鬼。他的妻子出场次数唯一两次,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在他家,他妻子拿着法院的传票,告诉他,房子要被收回。第二次是在海边,她说:电视里的你有点帅。第三次,是判决前的一通电话,他说:今天在法庭上可能会被拘留;她的回答是:我知道了,我会照顾好孩子。换个角度想想,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如此?我想,我做不到。为了别人,不惜毁掉自己的前途与自由。
金教授一直都是理智的,提前写好各种上述材料,太多案例,让他知道司法部门的常规操作,一直手捧法律,却一直被法律制裁,直到被犯人强奸,他的短暂的消沉,然后再次站起来,与司法部的独裁作斗争。
艺术加工的是不太历害了,漏洞太多,如果有倾向性的去展示很多内容或证据,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判断,导演和编剧正是这样做的,金教授拿着石弓去威胁审判长,只因为他自己觉得不公正,总说韩国是法治国家,这不是对司法最恶劣的挑战,箭射出去了,伤没伤着人,都不能掩盖金的犯罪行径,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由文人展开生花妙笔,导影甚至也可以拍一个维护法律正义并顶住压力的审判长形象的电影,里面最大的反派可能就是个无赖律师形象
相比起来,《圣诞玫瑰》拍得就跟渣一样。
Dreyfus事件
我觉得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电影,这种事可能每天都在天朝发生,但我们根本发不出声音。给五星不是因为电影拍得多牛逼,而是因为电影之外的触痛。别总拿一次别离来说有审查也未必拍不出好电影,因审查而被阉割掉的血性和现实属性是中国电影败局中的关键一环。
87 许多台词都可以广为流传。。。
真实事件改编,平铺直叙的现实路线,不像华盛顿的史密斯先生那样高潮迭起和理想主义,面对独裁法权基本就是死磕。吊儿郎当的助手,借力正义媒体套路常见,“韩国哪有专家,只有骗子”。司法不公、为下一代移民直戳天朝软肋。梁朝伟再老几年就安圣基那样,片尾曲很热血少年漫
对韩国的司法制度依然无语,枪打出头鸟,敢和司法部叫板的人,就算能掀起社会各界关注狂潮,结果依然无法撼动!整部片子98%是在法庭上的戏,这样庄严肃穆的场合,上演的均是闹剧,谎言、伪证是作料。这样的片子人家能拍、能播,搁咱这,难!
《熔炉》后又一部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以坚持正义的公民对抗腐败肮脏的司法的韩国电影!安圣基老爷子又帅又强势!大段的法庭戏不仅毫不枯燥,反让我不忍暂停一口气看完!畅快!面对如此是非不分的审判,主角感慨道:在这样的国家养我们的孩子真悲哀!天朝人民泪流满面。目测天朝20年内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非常精彩 今年看的最後一部電影 法庭戲真心精彩 最心酸那一段莫過於“我們移民吧 讓孩子們在這樣的國家長大真的是罪過啊” “移什麼民 我們國家現在很好啊” 有如《熔爐》般看完憤怒無比但又想拍手 今年的《辯護人》也是這樣的戲吧
越来越看韩国这种照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了呢
很简单的案子,也没有什么悬念。偏偏始终无法寻得真相,矛头鲜明的指向整个司法体系。与《熔炉》一样,借电影拷问社会。安圣基的角色非常吸引人,绝对的死硬理想主义,又撅又严谨,形象也好。即便如此黑暗仍要感慨人家的进步,起码可以据理力争且有这样的作品出来。我们却始终在泥泞中混着
好故事,可惜改得太平淡了
好看。
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牛B!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拍这样的电影?金教授我崇拜你!最后的镜头太帅了!
很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法庭戏了,司法的腐败独裁,个人的渺小弱势,即使真相显而易见,律师和被告人义正言辞,法律依旧换不回公道。简单的剧情,从一开始被告人就摆明了无罪,好在法庭戏的咄咄逼人更深得人心,让正义重燃。很羡慕韩国电影人,可以拍这样的题材。★★★☆
这类电影就是要给高星
就像老晃说的,诸如恐怖直播、辩护人、断箭这类影片,韩国电影人的牛逼之处不仅在于影片水平本身,还在于他们一直在拍摄这样的电影。。。
3.5. 法律跟数学一样,白纸黑字。对的当然要坚持,“纯真的信念与野蛮权力的斗争”,这份纯真和坚持跟肖申克是相似的。精神可嘉,不过略略觉得这么简单的案子Kalinda半天就能查出来了嘛!
倒模般的法庭戏,新意少少,只是,广老大们是否有胆引进这片给中国民众们开开眼呢?
没想到韩国片还有这样的高度,更没想到这是真实事件。好吧,司法腐败,是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着一切,我们,我们无话可说
安圣基真是个天才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