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到阿拉伯沙漠地质占国土面积的90%,去赶集集会的人要骑着骆驼穿行几百里无水补给沙漠,心里很难过,为生活在那里的人感到担忧
到后来镜头移到“杜拜城”,这座城市据说是全球摩天大楼密度最高的城市,因为石油富的膨胀,自己也不吝使用,人均使用能源说是全球之最,他们还每天还有水秀表演,用的水也说是全球人均之最
因为战争,伊拉克军队烧毁几十亿石油,漏油导致污染,过度燃烧燃油也是致使气候恶化的罪魁祸首
然而未来几十年后,波斯湾说会枯竭,地下水用尽,杜拜人工洒水供养的植物会枯死沦为沙漠,这真是不作死不会死 镜头的最后,呈现的是新型环保低碳建筑,通过屋顶轻洒水可以减少地表温度15度,这也说是全球之最
题外话:对于没去过阿拉伯的人,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个在镜头前穿着白长衣,披着头巾国民的国家何以如此富有奢靡现代化——骆驼比赛用机器人技师,训雕无人机
|风沙星辰:90%沙漠;阿拉伯大羚羊;白毛防炙烤,眼周黑毛防日照;贝都因居民,饲养单峰驼(50天不喝水沙漠行走),一千零一夜故事,阿拉巴沙鼠,角醛,野山羊;纳巴泰王国,树脂(乳香);世界最大沙漠区,黑蜥蜴,与蝎子共处,快速呼吸以降温,沙下30cm温度下降30℃;沙狐、跳鼠,“沙漠生存需要一双好鞋子”,阿拉伯肥尾蝎;人工水渠,由一位老者控制水闸,计时日晷;绿洲,蓝颊蜂虎&亚洲蜜蜂,椰枣(糖分高,耐储藏),供给站,骑骆驼大赛,沙漠聚会
|阿拉伯之珠:阿拉伯半岛南端,佐法尔海岸,阿拉伯豹。黑雕(组团猎捕大象近亲岩兔,扇尾渡鸦维护地盘),花头鸺鹠;印度洋,阿拉伯座头鲸,全世界不足百头;贾巴利居民,山羊,阿拉伯狼,缟鬣狗(更强),蜜獾,阿拉伯豹(濒危);绿海龟产卵100枚/次·年,狐狸偷蛋;丰富食物链,吸引阿拉伯座头鲸,海带每天可长50cm,可适应温度降低;季风,五月雾带来水分,六月雨季,附生植物众多,阿拉伯变色龙用皮肤吸水,蜗牛树干交配,八月地面形成溪流,十月旱季,等待明年的恩赐。本地生物学家红外探测仪:阿拉伯豹,金钱豹,斑纹鬣狗,阿拉伯野狼。这个生态系统建立在这片山脉的精巧构造上。
|沙漠巨变:石油,高科技。高科技赛骆驼(机器人操控:传感器、自动挥鞭器),胜者赢一百万美金。古地中海,海湾石油,黑金财富,提供世界三分之一石油;钻井平台成为小型鱼类聚集地,鲸鲨,鮣鱼、胭脂鱼以鲸鲨粪便为食;海鸟聚集地,90%索科特拉鸬鹚,繁衍聚集地,振动喉咙降温法;小火烈鸟,上下颠倒喙。石油泄漏,迪拜城市发展,迪拜塔,棕榈岛。海草,蓝色扳机鱼,海蛇,穴居鲶鱼,绿海龟&鮣鱼;儒艮(大象近亲)吃海草,安装卫星跟踪器,皮肤DNA取样。阿拉伯猎鹰,无人机驯鹰。迪拜夜间的喧嚣,全球最高用水量,人造巨圆玉米地,大型灌溉机,黄莺、鹡鸰改变迁徙路线,吸引迁徙猛禽。十年内,石油枯竭、地下水枯竭,如何可持续?太阳能发电厂,新能源建筑,风力发电,无人驾驶地铁。
如果能延续阿拉伯人与野生动物的情感,大自然就有一席之地,in the heart of Arabian.
阿拉伯的男孩儿们从小就玩儿鹰和骆驼,怪不得一个个身材都那么壮实。。迪拜和阿布扎比真是顶级土豪都市,一座座钢筋水泥之间又有着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技术,人造绿洲棕榈滩,海洋里的鲸鲨和各种沙漠各种动物,让人感觉阿拉伯除了钱之外还有如此繁盛的生态系统,真是好地方。
感叹于BBC在摄影技术和画面处理上的出色表现。
冷水
好像除了中国,其他的著名古老文明都在力图与当地自然相融共存。。。再瞧瞧我们的三峡、葛洲坝、各地PX工程、津京唐一代的重污染、两桶油的各种泄漏和爆炸、地下水污染,只让人心痛和憎恨。
依然拍得非常精美,很多场面和场景变化让人叹为观止,但3集就来概况阿拉伯,实在有点大而化之,不够过瘾了。
带着《拜占庭三城记》的余温去看《狂野阿拉伯》,以为是一部关于阿拉伯世界格局的纪录片,没想到是阿拉伯人与自然
我承认我主要是看迪拜.....
一般般啊 迪拜真他妈_'__'''_______
世界上最有財力去優先創造未來城市的富裕國度,同時他們也過度消耗自然資源,石油和水。最讓我心動的是阿拉伯金錢豹,嫵媚至極。這就是貓科動物的魅力吧~
简单地说,这部纪录片绝对值得一看,你认为阿拉伯半岛只有荒芜的沙漠和石油,或是那座黄金之城?看看这部纪录片吧,它会告诉你大自然的魅力绝对超越你的想象。
BBC的纪录片总会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倘若挖掘一下,各地均有各自的富饶,只不过人家阿拉伯石油丰富,钱多呗,淡水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只可惜你现在拥有的资源不可再生。大漠很美,骆驼的眼睫毛很长。
沙漠、绿洲和城市,一切太壮美了。★★★★
像一部动作大片,又像一部抒情片★★★★★
进一步在wild nature上刷新了我对阿拉伯半岛的认识。不要只看到阿拉伯人有钱烧钱,他们也用那些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1
不是“狂野非洲”,而是“狂野阿拉伯”,以某个特定族群带出人与自然的某些脐带似的关联。不过,一拍到自然,看多纪录片就会觉得都一样…… 倒是人文相关的会有意思些,印象最深的当属骆驼竞赛和迪拜。
忽然听上去阿语和德语都有很多近似“喝”“德”“阿”“托”之类的同音,难道是穿越了。
相比荒芜的半岛与贫瘠的物种,阿拉伯人烧钱烧出来的未来都市雏形更具观赏价值。Ps:这里的物种少得可以,BBC工作人员都无聊到要拍老鼠了……
优秀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