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好书《邻家诗话》,才后知后觉发现我错过了一个宝藏节目。 好在互联网很恩慈,几年前的节目还能找到。 于是断断续续看了不少。 节目也是同名。《邻家诗话》。 节目的名称就是节目的特点。 邻家+诗话。邻家的亲切加上诗话的专业。 永远是在一个非常家居的优雅环境之中,一群人在一起,有人吟唱。有人配舞。有人聊天儿。
这算是一个综艺节目,但是不求热闹,只求淡雅。我本来准备用高雅这个词儿的,但是这个节目内容的接地气儿,让我更想使用淡雅这个词儿。 音乐声音总是非常的舒缓,吟诵歌唱也非常专业,看这个节目,犹如清风徐来,风中有淡雅的菊花之香。 看着这个节目,不知不觉的就觉得自己的心境非常的平和,想去看书想去读诗,想去和古代的文学亲近亲近。 主持人是王劲松,言侯!《琅琊榜》配角里我最爱的一个角色,王劲松展现了极佳的演技,没想到跨行过来做主持人,也这么成功。他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口才,主要是底蕴,他很自然而然地融入在谈话之中,你能感觉到他对所谈的内容是真有认识,而不是在那里背诵。
王劲松的个人形象也很出色,有儒雅之风,往那里一坐,你就觉得他就是一个文人,而不是像有些文化节目的主持人一样,感觉是在扮演着一个文人。 主持人有时候也会亲自下场吟诵一首诗,唱一首歌。没想到王劲松的歌喉也不错。 这个节目里古风的歌非常多,我最欣赏的是赵景旭,一首陶渊明《饮酒.其五》,李健之后,很少有一个人的歌喉,能让我如此一听倾心了。
看字幕,这个人还同时是编曲和编舞,怪不得这首诗的演绎如此浑然天成。配乐使用的是阮。这也是晋朝非常流行的乐器,据说阮籍的侄子小阮阮咸特别擅长,后人就以“阮”称呼这种乐器。以晋朝流行的乐器来配称晋朝的诗歌,给节目组点一个赞,太用心了。 《诗话》中经常出现一位胖乎乎的音乐家,方锦龙,这个人在乐器上非常多面手,经常能根据不同的诗词,改换不同的乐器。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锦瑟》。王劲松朗诵,方锦龙鼓瑟。
幽静的庭院中,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个人各自凭借自己的声音,完美配合,把人带入到锦瑟的那种境界之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曲终收拨的时候,那种惘然之情整个弥漫在庭院之中,令人久久不能出声。 这个综艺据说已经出到第3季了,什么都不说了,安排起来继续看。
近年来传统文化之美在大众中间越发流行,而我们也需要宣扬传统文化之美。不能让五千年的文明一代一代的衰落,身为中国人理应了解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而骄傲。
说到传统文化,很难不想到诗词。我虽然是一个对诗词不甚了解的人,但是还是喜欢读一些意境特别美的诗词,也对诗词的一些事情特别感兴趣。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了【邻家诗话】这个节目。看了之后简直不要太喜欢,喜欢到想安利给身边所有人。
这是一档诗歌实景雅集节目,这个类型真的超级棒,特别有氛围。第一季一共12期,由王劲松老师主持,方锦龙、郦波两位老师常驻,再请两位明星嘉宾。开头朗读全文,然后介绍诗歌创作背景,讲一讲那个时候的故事,很有趣味性,特别好理解,让人不知不觉陷入其中,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诗歌。了解完创作背景后,现场诗配乐朗诵。不得不说王劲松老师的诗朗诵真的太赞了,能让人身临其境。然后逐字讲解原文,挑出重点字讲解,让人能够一下子就记住这个字的意思。促进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现场还有画师作画,那种水墨画特别美,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然后由常驻老师伴乐,明星嘉宾演唱改编的歌曲。真是诗乐不分家,那时候的乐器的伴乐也是很美的。接下来继续讲解故事,真的是让你了解很多很多的知识。一季看下来,不知不觉了解了很多首诗歌。也是很适合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看。
没看之前我就很喜欢项羽和虞姬,看了以后更加喜欢。节目中引用了【垓下歌】,流露出项羽千古无二的豪气和盖世无双的深情。之所以喜欢项羽,大概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深情的英雄。节目中说,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我想正因为悲剧,所以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吧。项羽除了为江东父老着想,还流传于世就是'霸王别姬'了。我们都向往着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所以我们歌颂着他们的爱情。项羽临死前,想着虞姬,想着他的宝马,这样温柔的项羽,注定只能谱写一曲悲歌!
诗歌诗歌,有歌,当然少不了乐器。中国的乐器真的太棒了!琵琶、古琴、奚琴等之前我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乐器。节目里每一期都有一种乐器,在当时的乐器伴乐下,更加体现了诗歌的情境。让人可惜的是,有很多很多乐曲都没有成功的传承下来,而从古至今都有一些人专门寻找并保存这些乐曲,希望他们能够更好的保存它们吧。
我真的太喜欢这个节目了,果然是央视出品,必是精品!如果你喜欢诗歌一定要看这个节目!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那就去看看同名图书《邻家诗话》吧。去书里体会诗词的美妙,让文字带你遨游传统文化。
和链接下留评的网友们不太一样,我是先入手《邻家诗话》综艺同名书后,才回头补上的综艺,着实相见恨晚。
《邻家诗话》的书很用心(在剧评下面就不多说了),我看到书封背后提到了第一季的综艺,好奇搜了搜,发现腾讯上可以免费看全期,好不容易能薅一薅企鹅的羊毛,立马追完。
我们向来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因为总是忙于生活,毕业后甚少读书学习,更别提读诗歌古文了,平日里打开电视,看的也多是轻松无聊的娱乐综艺和灌满工业糖精的无脑恋爱剧。
请明星,做游戏,演员出身的小花们站在舞台中央随便摆摆手跳跳舞,再买个热搜,呦呵,点击率蹭蹭往上爬,赞助、广告费拉满。
同样的妆容,一样老套没逻辑的剧情,因为有当红小花小生出演,没有演技,大家照样买账。
然而,追完每期节目,看完每集网剧时,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哈哈大笑的你,是否在关掉页面后感到一阵空虚?
别人在努力成长,你在原地倒退,你着急又懊悔,却从不作出改变。遇到某些善意提醒的人,你反而有理有据地说:“我不擅长读书,古文诗词也看不懂,实在是学不下去,还是看综艺追剧更轻松。”
多么言之凿凿?
那么,既然你真的想学习,真的想读诗,却又常因晦涩难懂、不知读音的字眼阻碍脚步时,不妨点开《邻家诗话》,无需会员,全集放送。
打开第一集,几个可爱的女孩子悠悠地吟诵《蒹葭》,稚嫩的童声回荡着,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捧着书本听老师上课的时候。
曲水流觞,蒹葭青青,小桥与亭台,节目组真真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哪怕是搭建的摄影棚,也能看出满满的诚意。古朴精致的构造,生动地将你带到曾经那段美好的故事中。
紧接着,是两位老师搭档朗诵蒹葭,很喜欢张晞临老师的诵读,声情并茂,画面感极强。
读诗,不单单要会读,更要知道诗词背后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蔡丹君老师对《蒹葭》的背景进行解读。
又从诗词的字眼中,进行解析。
诗中有话,诗中有画。
节目组还请到夏老师,结合诗词的意境现场作画。
节目组还请到国际友人,以法语的形式诵读《蒹葭》。
后面是以歌讲诗,现场演唱和诗词有关的歌曲。
就连节目结尾出字幕的时候,还有走心的“彩蛋”。小姐姐在以《蒹葭》为词的唱歌中,跳着动人的舞蹈,舞姿的风格也是和节目讲的诗相契合的。
整期节目看下来,实在是觉得走心。
每一首诗词都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瑰宝,读诗的形式多种多样,节目组用朗诵、舞蹈、演唱、国外翻译、悉心解读等多种方式,演绎一首首值得我们不断回味的佳作。
如果你不愿意自己读书,又想深入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打开《邻家诗话》综艺看看,看的过程很轻松,内容又足够丰富,实实在在的是“在玩中学习”。
很久没看到如此走心的综艺了,希望其他的综艺节目也能学习学习。
第一次看《邻家诗话》第一季,就非常喜欢,同时有一种感觉,这不就是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的雅集吗。
雅集顾名思义,就是专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聚在一起互相议论学问的集会。史上较著名的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雅集”,这个雅集让普通人知道了,一人高的珊瑚不仅是拿来欣赏的,也可以随手锤之用来终极炫富;而平时我们背诵最多最耳熟能详的,则是收入课本,那个在唐朝让王勃一夜成名的“滕王阁雅集”。
还有最熟悉的,则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在惠风和畅,令人微醉的雅集上,不但让37首诗歌结集成册,更熏陶出了王羲之的千古名篇《兰亭集序》,挥笔,一瞬,偶成,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当然,这些雅集无一例外都是以创意诗文为主。
雅集虽然源自于古代,近来,却越来越多的被都市人接受和喜爱,之所以如此。盖因为雅集不仅仅是宽泛的聚会,更是追求生活仪式感,给喜欢雅致的人之间相互促成交流的一个媒介。
雅集其中的关键词是“吟咏诗文”,当时,古代文人创制古体诗词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反复吟咏才能最后成稿的。古代正统的雅集都是吟诗作文唱主角,琴、棋、书、画、茶、酒、香、花等作为配角参与。
《邻家诗话》第一季,将中式演播厅作为雅集现场,因时、因地、因主题 “背诵前人的现成的诗文”,可以说是雅集的另类不同凡俗的表达。
很喜欢这种围桌话“诗”的轻松和惬意,节目将传统文化和综艺元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展现给观众,内容均以名篇诗词为切入点,同时邀请文学、表演、朗诵、音乐、舞蹈、绘画等领域的嘉宾,在庭院里雅集茶叙,随意聊聊文化、看看表演,讲讲古诗词中的优美故事,给观众欣赏诗歌带来“乐”动人心的享受。
尤其喜欢给每一首诗配乐,根据或婉约或豪放不同诗歌的内涵,佐以不同的民族器乐,很多古老的民乐,平时很少见到,更别说现场聆听名家演奏了,观看的过程,真正是身心俱享受的过程。
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立体赏析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邻家诗话》第一季,形式新颖明快,特别适合孩子普及诗词。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层出不穷,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这些节目都在这个泛娱乐化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节目的大火和大热,也足以见得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更是体现了我们人民的文化自信。 除了这些备受关注的大热节目,更是有一些小众的文化节目,有一群人一直在坚守阵地,默默做着节目。《邻家诗话》就是这样一个存在,这是一档诗词节目,节目创作形式新颖且吸引人,更是贴合了我们原本的诗词。 最初,我们的诗词是和音乐相辅相成的,是一体的,只是随着王朝的更迭,时代的变迁,文字留了下来,谱子却被湮没在了时光里。大抵是音乐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旧词新曲,让我们沉睡的诗词又一次活跃了起来。 这档节目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位文学界的教授,在教授们的带领下,对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深层含义进行详细解读,逐字逐句,还有时代背景,都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这档节目也邀请了国乐大师方锦龙,他真的很厉害,什么乐器都能够驾驭。 当方锦龙老师吹起埙的时候,一下就被带到了项羽自刎乌江瞬间,音乐的魔力是无穷的,能够让人身临其境。一下子就明白了音乐和诗词的是浑然一体的,让我们透过音乐、歌声、乐声对诗词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另外,节目也邀请了一些当代演员、歌手,在他们的演绎下,让诗词更加具有灵魂。尤其是《阳关三叠》,阿兰歌声响起,立马让人感受到了空灵,就好似深处山谷深处,宛若天籁。 一档好的节目,不仅能够让人爱上诗词,学到知识,更是能够让观众享受到艺术的美。 期待这样的节目能够越来越多!
2018年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3季总决赛现场,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胜北大硕士彭敏,获得了第3季的全国总冠军。雷海为外卖小哥的特殊身份,以及他信手拈来的诗词表现,让他一时成为焦点。
夺冠后,主持人董卿请他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夺冠之路时,雷海为引用了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里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确,这句诗道出了他真实的人生写照。在获得总冠军之前,雷海为只不过是一个城市里最最平凡的外卖小哥,但如今他却站在了面向全国观众的舞台上,成为了镁光灯下最耀眼的冠军。从外卖小哥到总冠军,是什么改变了这个普通人的的命运呢?
路遥的小说《人生》扉页上写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雷海为的紧要处正是源于对诗词的热爱,他在繁忙的送外卖时间里,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读诗、背诗、解诗,他说:“每当吟诵起古人那些优美的诗句,我心里总是无比舒畅。”在诗词中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诗词不仅改变了他,还指引了他走向了更光明的未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一直是“六艺之一,群经之始。”,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邻家诗话》一书从现代出发将高雅的诗词文化,融合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诗乐同话,穿越古今,诗话传情。作为中国首档“诗歌实景雅集”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的同名图书,它由国乐行者方锦龙带队,历史学者于庚哲专业审定,集合了文学与音乐的无线想象,以娓娓道来的故事,声声入耳的旋律,让“诗”如话,令读者亲近徜徉在诗词的世界里,感受着诗词千年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文化魅力。
01 从一颗光明的“心”里 找到无所畏惧的自己
现代人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内心却常常感到焦虑,不断追逐,心为物役已是常态,以至于人们普遍感觉物质和幸福的增长不成比例。其实我们的心并非如此脆弱,只不过是我们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将其心迷失了。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探寻这位心学大家的人生故事,我们就会发现“心”之力量其实人人皆可坚如磐石毫不动摇的。
《邻家诗话》里,王阳明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为当时明朝状元王华。1493年,王阳明会试落第,三年后原本被视为天才的王阳明再次落第。当时跟王阳明同舍的一位考生也落第了,感到无脸见人,王阳明反安慰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年少即可见其内心的坚毅。
1506年,王阳明因当庭反对宦官刘瑾专权,被刘瑾陷害,廷杖四十,谪贬作贵州龙场驿丞。当时西南地区,乃蛮荒之地,瘴疠横行,毒虫遍地。经历了诏狱之灾,又为了躲过锦衣卫的追杀,不惜跳入钱塘江的汹涌浪潮中才得以“虎口脱险”。
这一路走来,数见生死,让王阳明对“心”的力量又有了新的体悟。“险夷原不滞心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历经了这种种磨难,可是在他看来就如天上飘浮的朵朵白云,都不曾在心中停滞。众生皆以为,是浮云遮蔽了天空,可对于天空来说,这些浮云根本就从来没有遮蔽过它,天空永远洁净湛蓝。“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起自己如海中波涛般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激荡在他心中的还是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他“心”生光明,乘着天地之正气,找到了无所畏惧的自己。循着这颗光明、强大的心,就有了后来石破惊天的龙场悟道,有了“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的阳明心学。
《邻家诗话》还借用古老的竹制吹管乐器“篪”,其音色浑厚、文雅、庄重,再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在名利场中奔波,与世浮沉的现代人,其实只要找到自己的定盘针,去除内心的杂念,心无外物,就不会让自己陷入现实的夹缝中苦苦挣扎。“心”有光明,定能一往无前,无畏将来。
02 守护心中的桃花源
他本是东晋名士,学富五车;
他本可出入官场,锦衣玉食;
他三仕三出,归隐田园,宁居陋室,忍饥挨饿也绝不与卑鄙小人同流合污;
他就是那个“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物我两忘,心境高远的陶渊明。
这一天,他看透了官场的浮沉,辞掉了短短81天的彭泽县令,彻底归隐到了一个山脚的村里。这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尽管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是与农夫野老结邻,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他心中感受着来自山丘田野的自然气息,沉浸在万物流动的生命里。日暮黄昏,倦鸟归林。他采下一束野菊花,笑而不语。
《邻家诗话》还配以恬静、柔和、富有诗意的中阮诗乐同表(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情境交融地把魏晋风骨再次展露在读者面前。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不过都是守护着各自心中的那一个“桃花源”吧。
03 认清生活的真相 依然热爱生活
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是复杂的,生而为人,选择不同,境遇也千差万别。对于“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的李商隐来说,才华横溢使得当朝大学士白居易都想要为他“乐天投儿”,但他也因才华被人欣赏,莫名牵扯深陷“牛李党争”,仕途坎坷。
人生过半,回望自己十岁失父,佣书贩舂,历经艰辛;少年锦时幸遇良师益友,学识精进,及至金榜题名。后来命运捉弄,本是良人相伴,举案齐眉,却被众人指骂背恩叛主,报国无门。《邻家诗话》中一首《锦瑟》,庄生晓梦,望帝啼鹃,如歌如诉,哀怨忧伤里写满了一弦一柱思年华的凄婉,如痴如迷里早已梦里不知身是客了。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一个被生活磨难过的我们都感同身受。
在《邻家诗话》中,除了这三首诗之外,其他精选的9首诗,每一首都有与之对应的乐器和谐共谱,用多元化的立体文学形式再现了诗人的情感,让读者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更直接的体会诗词中的情绪。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百年来历久弥新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福马。
《邻家诗话》把诗词搬上舞台,又把音乐融入诗词,读诗如话,让普通人也能“了解诗、感受诗、拥有诗”。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诗,让诗意点缀美好生
第一次在网综看到这样的文化类节目,新颖新奇有故事。整个节目基调美伦美奂,是诗是歌是舞是琴,有茶有味道。期待精彩继续~
在纳兰的怅惘中结束了第一季的雅集,三五好友,围炉而坐,诗乐舞茶,真美好。
王劲松、方锦龙、郦波这个三人组化学反应是不错的,其他人多少有点进入不了状态,显得比较刻意。开篇的几集不错,后面有点乏力。
聊的水平一般般,幸好有音乐和舞蹈。郦波老师+方大师+古丽米娜,很好看。
可以偶尔追追。
很喜欢,希望多出点这种复兴传统文化的节目,寓教于乐,支持
当嘉宾聊到古诗的作者们想通过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我们当下的心情是可以和他们产生共鸣的。所以说古诗词其实也可以离我们很近。
某些嘉宾千万别开口,嘴巴一动就知腹内空空。
亲子互动,极好
老师讲得好好,没想到远离中学这么久还对语文课津津有味。另外松林cp🔒死。
第01期、《诗经蒹葭》第02期、项羽《垓下歌》第03期、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第04期、李商隐《锦瑟》第05期、李白《静夜思》第06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第07期、李清照《如梦令》第08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第09期、王守仁《泛海》第10期、陶渊明《饮酒》第11期、杜牧《清明》第12期、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国家宝藏外,我看过的最好的文化综艺节目。超爱
讲詩新形式,配合歌舞乐画,围桌而坐,画面像红楼梦里诗社一样。但设计感重,看久了觉得不太自然。国内有这样的节目算不错了。
王劲松老师结合了硬汉爹爹型和儒雅质朴老师型的风雅,真适合这样的促漆吟诗作赋。节目还有不少漏洞,但是请来的这些文学老师们本身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看这样的节目会很愉悦。
第一集不错,但看到第二集预告吹项羽高贵我就呵呵了,项羽这个喜欢屠城的杀人魔都被美化成什么样了,刘邦基本上就没怎么杀过人,比项羽仁厚多了,而且项羽火烧华夏典籍,导致历史记录断层,光是这一点就是千古罪人了,邻家诗话作为一个宣扬文化的节目,却讴歌造成华夏典籍断层的罪人,实在让人无语。霸王别姬也是,充满了对失败者的同情。不就是项羽又年轻又有背景吗?刘邦年纪又大又是平民吗?土老帽上位许多人觉得一定是靠不择手段。认为刘邦是流氓的都是不看历史书的文盲,刘邦不仅相貌堂堂,品格也比项羽高的多,那些跟风黑的人有谁真的研究过刘邦项羽?汉代的开国皇帝被黑到现在,就没有人发现是有势力在背后推动吗,瓦解汉人的凝聚力?这背后都是历史虚无主义,邻家诗话作为一个文化节目,起码应该传达正确的历史观,不能误导观众。
从国乐大典认识方锦龙老师,一手琵琶出神入化,让我对国乐五体投地。这次除开国乐以外又融入诗,赋,舞,画,将民族文化呈现在我们大众眼前。这种节目温润且长,如山间清泉,如古城温暖的光,让人沉浸其中。少些莫名其妙的综艺,多些这种有底蕴的节目,文化自信不难。
嘉宾还是选的挺有意思的,主题曲很好听,支持一下这个有诚意的节目!
形势不错,依旧属于文化快餐那一波
补标# 背景音式“看过”…最动人心是项羽,多亏迷弟司马迁把偶像的本纪写得荡气回肠,完成一出传诵至今的悲剧英雄“叙事”…如今再想,大汉朝容得下这般美化对手的史书,比囗朝多几个自信?…上年纪眼窝浅,不忍再多听范仲淹这个纯粹士大夫的故事…没有伟大的老杜,抗议一下!
王劲松是神仙叔叔啊!这个节目的氛围真的很好,服化道也特别棒,诗情画意。郦波老师讲课很有意思,方大师是真的厉害,而且邻家诗话这个名字也是他起的,几个年轻辈的也特别不错,阿兰的嗓音真好听,米娜的舞蹈也好美。期待后面的(悄悄说非常期待王老师唱歌的那期),最喜欢《渭城曲》,《如梦令》,《泛海》这几期,看完很有感触。另:每一期的歌都特别好听。觉得最好的搭配:王劲松+郦波+方锦龙+阿兰+古丽米娜补:王老师唱歌真的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