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最后一段,这只是普通的身残志坚的鸡汤故事。所以主题不是“纸牌”,而是“人生”。 只是想用自己的努力获得认可,而不是生理缺陷博取同情,倔强而敏感。直到长子离家求学才开始正视自身。 和视力障碍的小女孩交流有点戳,小妹妹真的好聪明啊,早早接受现实积极面对长远规划。可是呢,没有之前的执拗也不会成就现在的特纳。因为较劲才会练就绝神神功,然后才能有最后的和解。好像是个悖论哦。不然就和妹妹一样早早妥协了,也就泯然众人矣。
电影的前半段讲的是老爷子的倔强,坚持不承认自己blind,倔强去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去冒险,去征服,儿子的离开,是老爷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吧,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搭档的离开,老爷子从正常的生活和心理上都有点接受不了,但这也是新生活的开始,后面的剧情开始转向温情,又是一个不一样人生的开始,人总是在重重困难之下开始被迫选择,并与最终的状态,和平共处。
“somehthing i've learnt is to accept your weaknesses, and accept help from others. cause we all have weaknesses, when you accept that, you are then able to move on with your life. believe that you are special. you have to love yourself. i think the loss of my vision turned out to be a blessing. it made me who i am and i' m thankful for it. i like the way i see. ”
前几天看吴晓波采访潘石屹,老潘一口土味普通话时不时还有些结巴,但一点也不妨碍他周身散发着一股令人信任的魅力。
当然,这和他现在很有钱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不想谈钱,我想说说老潘对生活的感叹,这也和这部迷你纪录片有着重叠的印记,那就是前半生和自己较劲,后半生和自己和解。
吴晓波问潘石屹,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老潘说,感觉他们这波人快要过去了,他最大的变化就是不能吃苦了。
1)
不能吃苦,并不是一件坏事。特别是人到中年,终于明白,人生的篇章里,很多时候努力并不具备意义,它不过是让自己内心踏实好过些的自我安慰罢了。
年轻的时候,对于自己的认知特别模糊,等待我们探索的疆域也特别宽广,所以我们很焦急。当大家都是无头苍蝇的时候,乱飞成了唯一的出路。所以我们吃苦,我们努力,我们试着去做一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它们好像很酷。
在电影《纸牌人生》里,主人公Rich要比一般人更无序和用力,因为他在年少时,就失去了视力。可他的性格很要强,其实哪有人愿意被视为弱者呢?所以,年轻的他,几近疯狂的去做一些让自己看起来特别“正常”的事——基本上等同瞎子的自己在高速公路上开摩托车,在各种悬崖上翻跟头,跳来跳去,还不顾一切的去考了空手道黑带。即便是走上了职业魔术师道路,他也拒绝blind这个标签去吸引观众的眼球。
事实就是事实,我们干嘛拼了命去否认一些东西的存在呢?
因为我们不能原谅无能的自己,不可以接受一个没有认同感和存在感的灵魂。所以,年轻时,我们的脑力在和我们的身体拼命较劲,我们意识在和我们灵魂抗衡。我们远远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见识,而对于自我的准确判断从来都不能不经历一些磨砺而获得。
2)
《纸牌人生》只有很少的部分记录了纸牌魔术师Rich高超的技艺——扑克牌在他的手里,仿佛听话的侍从,要什么来什么。即便非常少的镜头展示Rich的魔术师生涯,仅仅是看他摸过的成吨的扑克牌,和每天训练的时间,也还是能感受到他靠这手活儿混饭,绝对实至名归。
我一度很羡慕那些很早就知道自己目标的人或是打小获得贵人的点拨找到人生方向的人,他们可以省却大量“找寻”的时间,只要专心致志一条路走到黑就好。
近两年,这样的羡慕感在逐渐减少,可能这也是我和我自己达成了和解吧。我觉得“找寻”的过程即便边际效益非常有限,但它能够让我们全方位的认识自我,活出更多可能性。
电影里的Rich不断尝试着各种疯狂的事,直到发现纸牌在shuffle的时候的沙沙声,能让自己安静下来,逐渐的他能坐在那里一天16个小时去聆听这种声音。想想看,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去练跆拳道,他不会知道自己有着强大的意志,16个小时仅仅去洗牌,这种毅力之爱绝对不会再开始时,就异常甜美的。如果他没有试图和年轻的“狐朋狗友”厮混掩盖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又哪里会换回人到中年身边的一群挚友?
我不信佛,但却越来越感受到,有因必有果,但我们活着,却要努力忘记因,才能收获果。
3)
儿子18岁上大学后,Rich失去了自己魔术生涯最好的拍档。之前有儿子在身边,他所向披靡,各种表演和演讲,指哪打哪。因为儿子就是自己的双眼,他总是给予Rich最漫长的耐心。
而这一切,因为儿子要去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开始转变。Rich当然很难过,他也不掩饰失落和沮丧。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多年来一直强迫自己加装”我不是个瞎子“的盲人,决定用导盲犬,用手杖,还跟着同样有视力问题的姐姐开始用科技来帮助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
Rich一板一眼的学习怎么用听觉导航发邮件,怎么用智能手机来规划生活。手杖和导盲犬逐渐成了他生活的新伙伴。
告诉全世界,我看不见,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啊?
即便被看成弱者,需要帮助,似乎。。。也没有那么不舒服啊?
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学东西没那么快,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啊?
没有六块腹肌,体重一直超过100斤,怎么P图都没办法让自己看起来很好看,似乎。。。也没有影响到我们可以选择快乐的活着啊?
和自己较劲的意义,在一段日子过后,忽想起来,似乎幼稚的可笑。较什么劲,抬那么多扛,证明自己很厉害,全都对,并不能赢来周遭你在乎的人对你的尊敬。
我们内心的虚荣仓储箱,其实地步有个洞,很难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来填补。但是这个道理却要在追求了一圈华而不实后,才能全然理解和吸纳。
人生真的很像很像一副牌,有的人一手好牌,却因为出牌顺序可以打得很烂,有的人一把烂牌,却可以笑到最后,这其中的秘诀,在我看来就是,了解自己和对手。
接纳自己,才能改善自己。原谅自己,才能翻到下一页。烂牌打出去了,手里好牌的比例也就自然升高了呢!
年轻时的我,好喜欢Mc Hotdog的《九局下半》——
就在青春的九局下半转啊转 我把帽子反戴还会不会有大逆转
当我不在年轻的局里打转时,仍坚信,人生啊,时刻会有大逆转,嘻!
看到这部记录片,第一个让我想到的就是古龙笔下的花满楼,对,就是那个虽然从小眼盲,却从未对人生失望和妥协,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恩超出常人,一双巧手使出的“灵犀一指”,可以夹住任何攻击来的兵器。
而本片中的主人公如同是真人版花满楼,同样年少眼疾,从弱视慢慢成失明,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从未认输过!
他讨厌别人给他贴上盲人的标签,他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要让别人视他为正常人一样,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比赛中。
他自己也从未拿自己当弱势群体看待:
用锤子钉钉子(会有多少次打到自己的手呢?)
在海上钓鱼,钓上来后一定要吃掉鱼的眼珠(是对上天的一种报复吗?)
游泳、健身另其拥有健硕的身体,跆拳道(黑带),普通如你我的正常人,都未必有这么多的爱好和荣耀吧!
这就是他的完整技能包了吗?
没,我们还没到本片的正题,他是世界上最强近景魔术师之一,纸牌大师!
为了更好的“玩”好纸牌,他可以一天16小时的练习,思考时、走路时、锻炼时、甚至做爱时...当他睡觉时,手中要拿一幅牌,而当他醒来时,眼睛还未睁开,手却开始机械的开始摆弄起牌来了!
也许,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让他成为了最伟大的近景魔术师之一!
他想告诉世人,正常人能做到的,我可以做到,正常人不可以做到的,我一样可以做到!
人生如牌,看局面,出牌的心态,没有所谓绝对的“好牌”,也没有绝对的“烂牌”,每个人都有缺陷,不要去害怕面对它,而是正面的去接受它,从另一方面去弥补自身的不足,不要被标签化,不要让那些看法将自己定义,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握好手中的牌,百般变化,给自己一个不认输的“王炸”。。。。。。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而满血战斗,结果活成了独一无二的传说。当他终于放下面子,拥抱缺憾,老爷子却说"其实每个人都独一无二"。"You can't conquer what you aren't willing to encounter." #2017SIFF
老头子有股倔劲,人生绝不认输,且要活精彩!他比常人都更努力,你一个健全人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松懈和放弃!
很强的强人...佩服佩服...电影原声很棒,加半星。4.5星推荐
真-牌不离手,就是喜欢这种触感。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不是魔术师,而是牌术师。人生给了他最烂的牌,而他却化烂牌为神奇,炫目表演背后是超卓的毅力和疯狂的练习。“不管你拿到什么牌,都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能玩。”
人格特质十分鲜明 精力充沛 高自尊 自律 容易入迷 某种意义上说能一天练16小时的牌也是拜眼疾所赐 偏重传记 牌术细节讲的不多 师承dai vernon(竟然是胡迪尼同时代的人)
唯手熟尔?!
人格最后都升华了。6
电影节翻成世界顶级牌术师。字幕没出来看了场原音更入心了。最终还是会和自己和解。才成真正传奇啊。一家人真好
十分佩服这位大师的技巧
这四星不是为电影打的,是为这个王者打的。失败的人都是因为对自己逼的不够。
自尊的魔术大师,他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弱者对待,不需要他人的怜悯。特别克制、每天练习14个小时,对自己有极高的要求,跆拳道、健身上也是如此,常年坚持不懈。令人尊敬。
接受自己的弱点才是真正的强者。
因为不服输才使他拿到了空手道黑带成为魔术大师 也因为不服输使他在接纳自己这个环节上做得特别差 很开心最后他打破了这个怪圈 成为强者接纳自己才是最让人动容的部分
一个带着宿命般缺陷的魔术师,倔強的自尊心和疯狂的执着皆令人惊叹,最后一刻学会的却是「放下」,动容。
一个盲人居然可以通过苦练成为厉害的牌术大师,人生拿到一副烂牌,但也不能气馁,努力让自己处于劣势也能继续努力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一手烂牌最后打出“王炸”的效果。人生没有烂牌,不打到结束,谁知道是好是坏,认真打都将是好牌。
三半。最后片子找到了一条线,自尊心极强而为之努力练习的魔术师在六十岁开始有所改变,这对纪录片是可遇不可求。太太真是美,白色短发美极。妹妹也是强者,比大多数人都自由。觉得这个中文名熟悉,细想想起20年前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
纪录片最后渐渐的主题变成了与眼疾的抗争,然而特纳这位顶级魔术师却不喜被人称人“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