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ishness is not living as one wishes to live, it is asking others to live as one wishes to live.
-Oscar Wilde
自私不是随自己的意志生活,而是要求别人按你的意志去生活。
这句话送给影评《除了极少数人生赢家天生不需要婚姻,其他人不结婚大部分是因为人生有硬伤》。
20年前,有人说,大部分人喜欢同性是因为感情有障碍。
30年前,有人说,大部分人婚姻破裂是因为性格有缺陷。
40年前,有人说,大部分人婚前性行为是因为道德有瑕疵。
50年前,还有人说,大部分人未婚谈恋爱是因为品质有问题。
......
这样的句子结构有多么的唯我独尊,我应该不用解释了。想想如此稀松平常的生活方式曾经或许至今仍在被污名化,只因我们认为“寻常”才算是“正常”,而“不同”就等于“畸形”。但正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如此“不同”的人在勇敢地抗争,选择少有人走的路,社会才不断在进步,而生活在21世纪的你,也不会在结婚前连自己的老公长得是人是鬼都不知道。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如今能享有自由开化的社会生活的基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对于支持那篇影评的人,我想说: 各有各的活法,请你对与你不同的人善良一点,若坚持思想专制,也许穿越回封建社会会是你更好的归宿。 “那感觉就像是在深海里溺了水,永远在孤军奋战,即使你每次都打赢了。舆论也会提醒你不要得意得太早,有人随时等着看你跳楼甩卖或是晚景凄凉的笑话。”自以为洞悉世事的发言者们,你的人生观绑架曾经让一些女性如此无助。2020年了,我国社会舆论对未婚女性还是如此不友善,有你的一份功劳。
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
对于看完那篇影评后感到被冒犯的人,我想说: 你绝不是少数,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是自信、清醒的选择,是很多人羡慕而又不可及的人生体验。你对自我的坚持,正在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如果你已经过了30岁但仍是未婚,不代表就被判了死刑。结了婚还有再离的,谁规定了20岁开始的婚姻就比40岁开始的更幸福。买双鞋还要挑挑拣拣,可能消费几百双鞋后,才发现最舒适的款式,更何况婚姻。朋友的姑妈人到中年,离异带娃,最后兜兜转转与自己的大学初恋走到了一起,那甜蜜的滋味胜过初恋。爱,不是年轻时的特权,爱,不是青春退场后就不再拥有的感觉。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实在无心恋战,以片中女律师为例,能够快速结束战斗的打法就是移居国外,直接换一个舆论场。
对于所有读到这里的朋友,无论你是哪一种生活方式,愿你认真生活的心永远不受委屈。
在中国,如果谁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将意味着什么?
家庭的“耻辱”?人生的“失败”?“不正常”人类?
说实话,都有可能。
那到底什么是“剩女”?
官方的定义如下:
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
划重点,就两方面:
一是高龄(虽然提到“三高”,但本质是高龄);
二是得不到理想的婚姻归宿。
一很好理解,我们需要剖析的是二。
尽管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很多元,可应时代出现的“剩女”一词,本身就预设婚姻是女性的必然选择。
而且悲惨的是,她们之所以“剩”,根源是对婚姻的理想化追求。
再说透些,剩女之剩,责任在自己。
事实果真如此?她们“剩”了,就可以被歧视或“羞辱”吗?
这样扎心的灵魂质问,让每个人不得不思考。
夫人今天要说的,是一部名为《剩女》的纪录片。
34岁的邱华梅,出生于山东农村。
因考上北京名校,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蜕变。
毕业后成了知名律师。
这个事业上光鲜亮丽的精英,本已活成了众人艳羡的职场女强人。
可一到共有5个孩子的老家,她怎么也抬不起头,就因没有结婚。
邱华梅忍受不了家人异样的眼神,被迫想通过相亲改变现状。
不料被婚介所的红娘各种嫌弃,年龄大,又不美,还性格太硬,标准太高。
邱华梅很不爽,她觉得自己的要求很“低”,无非:
受过好的教育,尊重女性,能共同分担家务。
可这样的合理诉求,换来的是别人的冷嘲热讽。
连家人也吐槽她“上学上傻了”、“你太自私了”云云。
姐姐的话,更是站到家族荣辱的道德高度,且毫无情面:
你不想想,以后别人得怎么议论我们家,你怎么还不走?
别在这个家待了,直接让我死心就好,你不回来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咄咄逼人的话语充斥着强烈的耻辱感,活脱脱一派不逐出家门誓不罢休的气势!
别人回家是欢天喜地,邱华梅却是伤心欲绝。
回京后她接连相亲,只为做个孝顺女儿,不让家人蒙羞。
可惜努力并未有回报。
虽然邱华梅深知,家人看似“不近人情”的逼婚,出发点是对她的爱,但她也不想随便找个人就嫁了。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对婚姻是有期待的。
正是对婚姻的重视态度,所以宁可单着也不会稀里糊涂就结婚。
邱华梅的原生家庭价值观很传统,当她的现代女性意识遇上千年保守思想,冲突就在所难免。
她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等待不知何时会来的“胜利”。
邱华梅决定去法国读研,也算是达成了与家人的某种“和解”。
她深爱家人也不想委屈求全,“逃离”是最好的归宿。
也许在浪漫的法兰西,她会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
片子拍摄于2015-2017,如今她已结婚并定居德国。
夫人想说,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女性进行道德绑架。
当爱变成伤害,因血缘所缔结的亲情也不再美好和坚固。
邱华梅们不是不想结婚,她们只是不愿意随随便便结婚。
如果社会施加的舆论“暴力”难以避免,那么家人就请放过她们。
要知道,她们是你的亲人,不是敌人啊!
和邱华梅“相似”,28岁的北京女孩徐敏的剩女之路,也和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徐敏是主持人,就职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为脱单她也在积极相亲,甚至还牵手了一位对眼的男生。
他是公务员,也是海归硕士,30岁,正适婚。
但这样的优质男因没有北京户口,被“准岳母”刷掉了。
徐敏母亲对未来女婿标准很高:
家庭情况好,人品正模样俊,要有车有房,当然还得是北京户口。
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要样样优秀才行。
如此的母爱,既是为女儿的幸福着想,替她严格把关,可也“拖垮”了女儿的婚事。
恋爱很多回,但全部夭折于面见母亲大人的路上。
乖乖女徐敏,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恋爱,又一次次错过婚姻,硬是把自己给剩下了。
悲剧不至于此,徐敏在妈妈的“魔掌”之下,显得全无反抗之力。
她对心理医生是这样说的:如果不听妈妈(的话),就会被抛弃!
也就是说,独立这种事和徐敏无关,她是在妈妈控制下长大的。
不是不想独立,而是已经被操控得失去了独立的能力甚或意识。
说不好听点,到了唯妈妈是从的地步。
徐敏想和母亲沟通,希望她能放手。
可话到嘴边说着说着就“变了味”,她忍不住控诉起母亲的“原罪”:
你太强势,什么都管!不尊重我和爸爸,我有时候觉得,我爸凭什么找你啊?
这样饱含情绪的言辞,猛烈地刺激了母亲,令她很是伤心。
此时她自然不认可女儿的一面之词,反而觉得她是白眼狼。
沟通不仅没解决问题,还上演了一场彼此之间的深度伤害。
家庭教育中的过度控制,在徐敏心里留下了巨大阴影,压抑了太多太多的不满与愤怒。
母亲一厢情愿地活在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执念里,像是打了个死结。
如果徐敏多点耐心与包容,如果她母亲能懂得放手,或许她们还能够和谐相处,也或许一生都走不出困境。
毕竟妈妈习惯了控制,她为女儿买房买车,她太想要女儿听话了!
《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里,左师公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不要一边催婚,一边“毁”婚了。
好的婚姻靠的是经营,而不是严格把关高标准制定出来的!
相比前两位被原生家庭不同程度的套牢,片中第三位女性仿佛要“幸运”得多。
39岁的北京人蔡琪,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
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共同生活,也许是朝夕相处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婚恋观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向来理性的她最终做了个非常“疯狂”的决定:
在迈入40岁“高龄”的关口,一年内“解决”恋爱、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
听着像赌气,实际她很冷静。
此时的她,认为婚姻就是人生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它,而不是想太多,要求过高,她只求拥有最世俗的幸福生活。
就这样,她和比她小的农村人艾山结了婚。
即便这不符合许多人信奉的“门当户对”的原则,毕竟两人在年龄和文化教育背景方面也差异明显。
可她的确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蔡琪在三个人里年龄最大,也只有她步入了婚姻殿堂。
结婚时最高兴的是母亲,女儿出嫁让她多年悬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身为家长,能看到子女结婚生子,才算是尽到了责任。
这也是无数中国父母坚守的理念。
蔡琪的选择很符合东亚儒家文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
这个“当”,是“应当”,是“必须”,是成为“正常人”。
也许,不少人会被蔡琪教授的举动迷惑:
她为何会这样?值得吗?结婚生子就那么重要?
蔡琪是个特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她不想做剩女,对婚姻没有过多“奢望”,她要的只是一份平凡人的现实安稳。
正所谓有舍有得,失去一部分就能得到另外一部分。
对她而言,结婚并非迫于无奈的妥协退让,恰是了结一桩心愿。
婚后蔡琪和丈夫在广州生活,工作也调到广州大学。
相比以前,她的日子“无趣”了很多,不再那么五彩缤纷,无非是在工作、孩子、丈夫所构成的三角形里打转。
但岁月静好的平平淡淡,又何尝不美好,不幸福呢?
所谓幸福,不是别人眼里看到的“符号”,而是你心里真真实实的感受。
一句话概括,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
不管做不做“剩女”,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以色列导演从异域文化的视角,花4年时间拍摄的这部《剩女》,较为中立地透视了大众极关注的中国问题:
我们该怎样认知大龄单身女性所遭遇的无奈现实?
本片共记录了三位北京女性,她们无不在竭力寻求自身出路。
观众也在此过程中,“亲见”了“剩女”们的诸多隐痛。
对女性来说,生命就像有一个无形的“时间轴”在暗中操控。
你不得不在某个时间点做该做的事,否则就会遭受歧视和羞辱。
片中华梅的姐姐认为:没有结婚的女人就是不正常。
殊不知,如此理所当然的共识,恰是一种极大的误识!
这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训,是莫须有的惩罚机制。
它要求女性遵循传统观念的教化,否则将面临身份认同危机的严峻现实。
包括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舆论的“迫害”致使其身心俱疲。
可能还要背负“不孝”的道德谴责。
徐敏便是典型例子。
她条件优越,本可以早早地获得幸福,但自小被母亲的控制欲操纵而不得解脱。
更悲哀的是,即便家庭内部的亲人,也很少对剩女们投去同情和理解的眼光。
综合不同资料的数据来看,中国“剩女”预估有3000万左右。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人的想法观念也要跟着进化。
是时候抛弃对“剩女”的偏见了!
李诞说,不结婚不是病,那些想要别人都结婚的人才是病!
既是病,就得治。
颜宁的话很霸气,她说:
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是,结婚与否,是个人选择,不是说非得结婚。
结婚对有些人是天堂,对多数人是柴米油盐的日常,对有些人则是火坑。
婚姻中什么样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都有!
如果你想单身或是不想降低择偶标准,或是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就别再委屈求全。
和一个不喜欢、凑合的人结婚,就像是抓虱子在头上挠一样,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光棍和剩女这样的词该消失才对,要说的话也是单身(男/女)。
延申开来讲,生育与否,是夫妻双方自己的决定。
不过,任何选择都得付出代价,承担对应的责任。
总之,尊重别人!尊重每一个人!不嘲笑不歧视不调侃!
这才是现代文明该有的样子。
中国女性面临的压力是多层次又密不透风的。它来自国家,文化,社会,家庭。在国家层面,少子化、老龄化的社会趋势影响着国家政策导向,女性和她的子宫不再属于自己,而是白皮书里一个数字,是内参里的一个指标。当这种政策导向变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混杂着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如涛涛江水般淹没了我们的媒体环境,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话语中,我们不自觉地大规模地生产着”单身狗“ ”剩女“的叙事。这种压力变为结构性的压力,是个体无法孤独抵抗的巨兽。Hongmei在面对心理咨询师时,有一段倾诉非常具象地描绘了她所面临的结构性压力:我在大海上,有时我觉得我成功战胜了它(剩女审视),但海浪还是不断涌来,我担心自己随时有可能再溺水。面对奔流不息的浪潮,Hongmei选择出走,Xu Min选择反抗,广州大学的那位老师选择顺从。当Hongmei离开滨州的土地时,她眼里饱含泪水。那泪水是复杂的,她要离开她极度厌烦又充满情感的原生家庭了,她要在法国开启新的人生,一个不再被剩女审视的人生,也是缺失原生家庭羁绊的人生。Xu Min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声泪俱下换不来母亲一句妥协,母亲再一次摔门而去,这熟悉的一幕让我想起我和母亲的争吵,相信也在无数中国家庭里上演——长辈用生育付出作为要挟,要求子女一辈子都遵循自己的人生经验活下去。直白一些说:你是我生的,你是我养的,你的房车都是我买的,如果我错了,哪有你的今天。最后那位广州大学的大学老师用有趣和无聊,不幸福和幸福来区分单身和妻子这两个人生阶段。”婚姻是无聊的,但是幸福的“,这个话语是多么熟悉。这一定性反映出来一部分事实:稳定的家庭结构和上升的抗风险能力确实能给原子化的个体以安全感;但它也掩盖了一部分事实:走入婚姻之后面临的家庭关系风险,比如买房购车,赡养双方父母,养育子女,伴侣忠诚度,夫妻感情变化等等。三人的命运看似迥异,但都是相似的:缺乏对个体多元化发展的尊重,这种无处不在的婚恋审视将一直继续下去。
这也是个人视角有没有可能抵抗并冲破集体视角的故事。
1 教授姐姐是集体视角下的顺从者。她决定服从集体叙事,“人生在什么阶段就要完成什么事“。最后被追问你认为结婚才代表好的结局吗?她的回答是结婚比单身要无趣,但是比单身幸福。她的幸福首先要屈从于集体视角,所以对于她,迅速“下嫁”,生子,安居,是自洽而唯一的选择。
2 广播台MM似乎是一个反叛者,她反叛的具体对象是作为集体视角代表的母亲。但是她的反叛做不到彻底,因为她的经济利益同父母是捆绑在一起的,学校一路都由父母安排,车、房都由父母买好,想来工作应该也有父母的参与在其中,这就决定了她在对抗中的劣势地位。
3 律师姐姐是着墨最多的一位,我想导演似乎想要呈现她为一个成功了的解放者,她出逃了。在西方视角下,这通常代表了胜利。但是我感到的却是集体视角的强大而不可战胜,她想要自己定义自己,却只能靠出走才能实现。
在不同的时空里,个人视角对抗集体视角的事一直在发生,那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被渺小成了“螳臂当车”,“蚍蜉撼树”,而只剩了庞大的机器继续高歌猛进着呼啸而过。这样的片子记录下了至少具体成了堂吉柯德们的努力。大战风车本身,其实就是多么勇敢多么美丽呀。
结合自身经历,还有近期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前两部,律师姐姐很像莱农啊,努力考出去,离开贫穷的家乡,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如果没有做到世人眼中所谓适龄结婚生子,就好像一文不值,你所努力达到的一切、取得的成就都没有价值。也想到了我自己的未来,虽然我才不到27岁,但是想着未来我可能也是这么一种世人眼中的“剩女”,一种带着悲剧、鄙夷色彩的种类。连我爸在电话中都在说学历高的女性不好找对象,我爸妈聊天时候开玩笑细数我们小区还没有结婚的“大姑娘”,也许不带恶意,但是我觉得有歧视在里面。都觉得人生的幸福在于找到一个爱你的,你也爱的,结婚,然后happy ending。然而,我的现实经历,父母作为第一个婚姻范本的耳濡目染,长大以后看的书,纪录片,更加现实的电影,实际婚姻情况根本不幸福。真正幸福的婚姻少之又少,心灵相通的,不会因为贫穷而吵架,不会因为三观不合而争执,我现在的标准,对于另一半,只期待不要有任何暴力,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不经意的冷暴力,都不要有。女主所说的尊重,举例为家务,我真的很赞同。在中国,女生无意间遭受的恶意还有限制太多了,包括自己对自己的限制跟贬低,哭也不行,别人当着你的面说黄段子,吸烟,还有很多偏见。我内心的幸福结局真的不是不婚,只希望在还没有找到理想的那个他之前,无论我多大年纪,都不要有人对我的年龄说三道四。我自己也不要觉得自己不珍贵。律师姐姐真的很了不起,我也是。
这部由以色列女导演拍摄的中国大龄未婚女性的生存困惑的纪录片,其实早有耳闻,只是想来不过是老生常谈也没想去看。前些天朋友邀我看一看,说明十年前的适婚争论到十年后依然。文化改变总是漫长,而涛声依旧的是,女性从来被夸为能顶半边天,却不被允许撑起自我的小世界。 影片虽然呈现的是三位女性面对的婚姻压力,但我们不难在那背后发现更深刻的矛盾,即是中国父母子女之间从来极少完成分离。 所谓“分离”,不是指地理位置,不是说你出去读大学了、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了,就叫分离。而是意识形态,能够形成自我判断,能够脱离父母给予的奖惩机制,能够分辨孝心和听话、关爱与顺从、是非判断与舆论导向等概念的区别。 这其中,很可悲的,和父母也有关系。绝大多数中国父母并不下力气培养和鼓励子女人格独立,而是期待子女永远是听话的乖孩子,有时甚至会以断绝关系相威胁,这种终极惩罚却不是出于对子女人品道德或其他成就的是非判断。结果就是,子女花费很多心思讨好父母或在挫败中努力挣扎,却来不及认真思考自我生活的选择,更别说为此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中国社会一大特色救赎为他人而活,重男轻女是这样,不结婚是这样,结了婚不快点生孩子是这样,有了一胎没二胎也是这样……还真是没一件事重要到能让人当首富呢~ 这次新冠病毒在国外肆虐,欧美人大喊让他们戴口罩是侵犯人权。我就觉得好笑。当初被赋予人权是为了让个体生命向好。这群人倒好,只盯着自由,不管是非对错。我们中国人害怕的舆论也就这个质量,那些吵闹的声音没一样关乎人文关怀,就是碎嘴。 其实结不结婚都是可行可不行的选择,关键是你要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很反对影片中那个最终结了婚的女人对大家释放出“结婚你才会幸福”的信号,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同样,我也不会鼓吹不结婚才幸福一说。因为结婚与否,并不是寻宝游戏,你要在生活中摸索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更适合自己,然后培养相应的能力。要结婚就要培养经营中国式婚姻的能力,不结婚就要培养经营自我生活的能力,总之人不能抱着憧憬做选择,只想着不让自己吃亏后悔,然后选什么都有得抱怨,那结不结婚都幸福不起来的。
生了个闺女,丢人。但是闺女上了大学,增了点光。但是闺女不结婚,丢人,简直是抬不起头的那种丢人。但是闺女出国了,那就又增了光,结不结婚不重要了。反正村里人问,就说闺女出国了,你闺女能出国吗?
对女律师的这条线铺得最细致也探讨出了足够多的问题。“走出去”很难,但可能到了某个节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走出去”。
给了一条明路:只有逃出国才能摆脱逼婚。但问题的根本在于我国未婚女性得首先弄明白一件事:是向往单身不想结婚?还是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还是想结婚但找不到合适的?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再谈女权比较有说服力。显然,我国同性恋对于此事的思考要比异性恋女性全面得多。
第一次看国内电影展上的电影。很难想象一位以色列导演能把《剩女》这样的中国题材拍的如此接地气。电影中的众多细节都让场内的观众开怀大笑,只是随着剧情的深入,那些笑点却尴尬的让人笑不出来。其实影片里的主角都还是有能力做自己的选择,现实中有更多女性在被贴上剩女标签后,婚配的选择权是被全部剥夺的。即使文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中国人眼里,婚姻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与爱情却是难以直接划成等号。电影结束后主创留在场外让观众答疑。讽刺的是,大部分观众仍然关心影片中最终选择去欧洲留学的女主角是否还是单身,听到她有对象的消息后,发出了欣慰的感叹...
看看热闹,感叹女律师的行动力,唏嘘大学女教师的伪善。
适龄中国女性看得话总能找到一些感同身受。虽然三个女性戏份不太均衡,但是都有其典型性。“剩下来的”果然是“条件”够好的都市女性或是自食其力的知识女性。
2019.6.15 SIFF 最最印象深刻的是播音主持那个28岁的姑娘说,妈妈绝对不接受(包括她自己)来自农村的对象,然后下一秒就是律师姐姐出现在老家棉花地的镜头,蹦完迪去法国开启新生活,真的是开挂的人生了!导演最厉害的一点在于刻画了律师姐姐在不愿意否认原生家庭的期望与展开自己人生理想的矛盾(包括对浪漫恋爱关系的向往),教授的婚姻观念也非常欣赏。ps导演在现场,大家的反应她应该hin满意,respect!
三星全给律师,不容易而且极其有胆量。我挺喜欢大学老师的老公,坦诚,可爱。不喜欢大学老师,你抉择都做了,你干什么还要贬损对方抬高自己呢,什么叫“比他小的追我的也有”“想着给他生个孩子糊弄糊弄他”,你可配不上人家。
唉 女孩子不应该为这种事掉这么多眼泪
虽然话题性很足 但全片显得 律师这个人物真的太有冲击力了 更想看一部只有她的纪录片
胜在真实,败在表面。三个剩女(其实只有两个)形象明显着墨不均,只有女律师是完整呈现了中国剩女群体的真实处境:一面抵抗,一面撤退,在随波逐流中心有不甘。我想我能理解女律师的泪水...
这么有特色和地气的题材竟然是出自其他国家女导演之手(当然也可以理解本土制作的困难可能有无敌的多)。它最宝贵的在于没有单纯贩售这个术语背后的社会恶意与体系漏洞,也审视着三人彼此自己的困境(母女关系和困在安全区;家庭责任与独立意识;“将就过过”和不安分),使得“剩”不再停留在状态和字面上的讨论,跨越了文化语境已实属难得。Hua Mei的故事真的感动了,我希望她能够获得无数的成功。
真实。缩影。看着想哭。从父权大男子主义爹味儿浓的山东农村走到京城的律师,从小处于母亲控制欲之下的京户独女,还有一个学文学的高校工作者,三个典型,很多话大家都听过,多少人处于一样的情境。山东女最压抑,某种程度上也最自由最没有妥协,去法国是个不错的选择,逃开这个千军万马千夫所指的大环境,她很勇敢。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说白了一切都是落后没文化引起的,其次还是国家个人都不够强。发展才是硬道理。其实大家都势利。很好奇山东女去了法国之后的境遇。
赞赏那位律师,从农村到北京,最后为了坚持自己的标准也为了逃离社会的婚姻压力选择去法国留学,还是法语授课。家里人不理解的催逼,但父亲还是个明白人,说“你为我争光了”。女性身份要从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开始。
只看了看开头结尾。那个女律师让我感同身受。家同样在山东,这些话听过很多次,或是别人对自己说,或是别人对别人讲。女律师要去法国前夕,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万般牵挂,让人感动。最后爸爸说,你让我争光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面子问题。不结婚要催要逼是因为面子问题,现在去国外读书很高兴也是因为面子。一声长叹。最后爸爸放鞭炮那一块,笑死了,很山东了!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以色列导演拍的。真的很真实了,边看边哭。律师姐姐的爸爸妈妈说的话,每一句都和我爸妈一样。律师姐姐就是那种一边期待爱情和婚姻,一边又在嘴上说没有婚姻人生也不会怎么样的人。大概很多人都是这样矛盾的存在吧。幸好,她还是勇敢的那个。她去法国前对心理医生说的那段话我都快背下来了。“我还是要奋力奔跑。就好像逃生一样。社会很安全,但还是很不安,要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去打仗,剩女也好单身狗也好,别人的催促也好,你要不停地去和他们战斗。你打胜了一个,打胜了一个,但那个地方有千军万马。最好的办法是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好端端的人生过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不结婚的问题。我过着一种战斗的生活,逃亡的生活。”2020.02.25
一回头导演和女主坐在后面一排………
以色列导演拍的,挺杂乱的,有些流于表面了,但看问题却很准:痛苦的女孩都是因为被束缚在亲情中,看不得亲人难过,所以才会愤怒又无奈,所以才会一边撤退,一边战斗。
当被他们千军万马所包围,唯有且战且退
#19 SIFF 第六部#我给我爸妈拍了主创的照片,分享我激动的心情,他们没一个回复我,我去问我妈,为什么,她说不要被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影响,洗脑…你就知道看这种东西…我能说什么,我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