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如果以艺术家和专家为正面,以他们讲述的时间为反面在证明政治宣传无处不在,且艺术家和专家都是看透这些伎俩,并以自己的创作作为反政治宣传的政治宣传,那可能可以给4.5星。
由于片名太吸引人了。本以为会讲的比较深入,比如如何创造一种政治宣传,并且记录它慢慢发酵。但本片一大部分是如何用政治宣传来抹黑敌对势力和如何用政治宣传来巩固己方势力,但另外一部份是怀才不遇的所谓“艺术家”,如何被政治打压,甚至没有政治打压。前面一大部分的,我认为拍的很好,很切题,让观影者很清楚的区分,并且觉得这片子很不错。但另外一小部分的我觉得素材选的有问题。
如64:31,讲到用懂王的面具做成ISIS的斩首,“艺术家”说自己被政治宣传了,被打压了。哪个国家希望自希望自己的国民故意拿在本国内已经是恶名昭著的isis来类比自己的总统?这个已经不叫讽刺了,这叫故意激起国民的愤怒,因为在米国内的宣传已经是ISIS代表恶魔。国内的确是政治宣传,这也是为了方便国防开支的获批。但这种以一人的“创作”来激起民愤,这在哪个国家都是打到死的。这位受采访的“艺术家”不是蠢就是坏。
又如40:28 开始的模糊画面和阴间背景乐,真的是,同样举牌子,为啥其他类型的画面和背景乐是相对清晰和朝气蓬勃的呢?这不就是明着黑吗?后面的受采访者艾未未,讲述自己的身世,如果后面那段用的是他父亲的素材。我还觉得OK,毕竟那段混乱的时期。就这么拍完结束,但非要选汶川的事情。电影的素材运用的是艾未未博客的创作素材,首先是否失真这还不说,就抓着房屋质量问题,加入汶川是像日本这样的,常年地震的,说当时比以往稍微大点,还情有可原,问题是汶川那地方没这么大地震过,至少建国后。这就类似于今年(2021年)2月在美国德州由于大停电,导致很多人受冻,报道的画面都是尽量把家里能烧衣服,木头,书籍都烧了,全家人都在火堆旁睡觉,我一朋友还很奇怪,“不就停电嘛,不出门不就不会冷了,干嘛还搞这么夸张?”,我查了点资料和他解释“因为今年德州的暴风雪是创了30年来最大最冷,虽然德州冷,但这么冷这么持久的是极少数,并且在供电取暖的情况下,还行。但这次不供电,把德州房屋木结构不隔冷的缺点完全暴露了,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德州居民家里电风扇上都结了冰”。把突发事件混淆成普通事件来责问政府房屋质量问题,这不可笑吗?那不就是为了喷而喷,只要我发现没做好就是当政的问题。还有43:20这里黑屏有语音对话貌似是"police"来抓艾未未并且打了他,然后画面一下子切换到在一个英语国家,旁边说他被打的脑出血了,然后一个女性声音说“他现在很危险,需要加护病房”,然后艾未未一边在病床上插着管,各种仪器加身,一遍双手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很坚强。但我的问题是,如要我国警察要执法,那必定是在国内,即使他朋友立马把“受伤”的他带去英语国家治疗,那是否是坐飞机?是否需要耽搁一天以上的时间?飞机上是否需要特殊护理?如果他朋友在他“受伤时”为了他安全,是否应该就近送医院立马治疗,待差不多伤势稳定了,再跑去英语国家,那在英语国家这段影片就是伪造咯?无论哪种可能都是伪造无疑!以这种来捏造事实来说我国政治宣传,是否有点太不切题了?这位“艺术家”就是坏。
综上所述,3分,不能再高了。
自从人类有了语言系统之后,语言就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后来在语言的基础上,人们发明了文字。
从这时候开始,文字就成了人类传播自己思想的主要传承工具和记忆载体。
这种载体的意义在于将原本不能通过介质进行保留的东西,可以很好地保存下来,然后供后世查看。这就是文字的记录作用。
而语言和文字,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载体,自诞生之日开始,一直以来也承载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语言可以为文字增加很多种解读的方式,而文字可以将不同的语言进行保存。
因此,语言和文字作为两种非常重要的记录工具被人们很好地传承了下来。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对于这两样东西有着很好的诠释。
《政治宣言:谎言的艺术》,这是一部纪录片,它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记录一些我们平时不多见的东西,比如说宣传,比如说针对某一个特殊群体的宣传。
本片对于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宣传形式进行了挨个解读,并将其中的道理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总结的结果很喜人,同时也很无奈。所有的宣传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这些盲目性的背后,则是很多人对于真相的了解程度。
为什么在前文我们要提到语言和文字的意义以及作用呢?其实就是为了对于本片中包含的那些内容进行解读。
前文提到语言和文字赋予了人类传承的意义,因此,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传承的内容,或者说传承的最初始的内容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抛开意识形态以及别的什么因素,我们单单来看这种被记录了的事实,我们其实就会发现,真正的对与错永远都无法判断。
这还仅仅是两个选项进行单选的情况下我们面对的境况。
抛开一切人为因素,我们其实可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简化为对错各占百分之五十的选择题。
当每一个人面对这个选择题的时候,总会有自己独特的答案,但是当所有的答案汇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事情的答案,或者说很多事情的两面性都是存在的。
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两面性总是各占百分之五十。即使是你认为一定属于某一个答案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提出来以后,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这就是文化差异下全球各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多样性造就的结果。但是现代社会却赋予了我们一种一概而论的思维。
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没有人会很坚决地告诉你,他们只会给你一个价值观,然后让你根据这个价值观去判断。
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价值观的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谁提出了这个价值观,他提出这个价值观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他提出的这个价值观在任何的时候,都是正确的吗?这个问题没有人思考。
当我们决定反对一种现象的时候,一定是有着另一种现象作为自己反对的依据。我们之所以对某种现象进行反对,一定是因为某种现象的产生威胁到了我们为之认同的另一种现象。
因此,反对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当我们评价某一种现象是错误的时候,那么我们为之依靠的另一种现象就一定正确吗?或者说这种正确的依据是什么?这种依据正确吗?
这个问题可以进行无穷无尽的思考,当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没有答案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接受这个世界的规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经常是流动性的,当这种流动性的变化开始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的时候,人们都会感觉到恐慌,因此,人们才会衍生出来各种各样的观点或者是信仰来维护自己的下、观点和信仰。
接纳和包容一直以来都是两个不那么绝对的正向词汇。而本片中的观点则是对于这两个词汇的恐慌。
正因为人们对于这两个词汇的恐慌,才会衍生出来大家对于真相的追求,以及对于谎言的揭露。但是真相和谎言真的是绝对的吗?这个可不一定了。
前文说到当语言和文字开始承担各自的记录以及传承意义之后,就不可避免的诞生出来很多谎言,谎言一直以来在人类的时间轴上是绝对存在的。
我们热衷于揭露谎言,其实是在逆向着做一件事情。因为谎言是普遍存在的,而真理才是稀缺的。
但很遗憾,没有人能真正具备辨别真理和谎言的能力。你觉得这部纪录片说明白了?其实它代表的只是拍摄者观点而已。谎言作为千百年来人们传承的最好秉性,其实从未改变。
……
你好,再见
4.5
保持警惕
我觉得这个扯得比较远。面太大了。政治宣传和媒体,谎言和事实,权利与利用等等,最后都不知道要表达啥东西了。媒体是啥?事实又是啥?权利是啥?民众是啥?信仰是啥?没有这些会咋样?政治宣传是谎言,但说事实民众就满意吗?政治就能拯救世界吗?
必要,但是,就这?
疫情期间观看 更有一番滋味 观看与下载 http://www.qhdi.com/c15/55039.html
除了每一段开头引经据典的开篇词没有提供太多新知和新意,可能我不是目标观众。
从影片内容一看就是自由主义风格的影片,当然,对于一个保守主义者来说,很多自由主义的东西看起来是太幼稚了;不过,在这个极左盛行的国度,自由主义,已经是难得的一针清醒剂了~所以,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来说,此片还是比较推荐的~何况此片里还有一些在天朝难得看到的东西~
切格瓦拉广为流传的画像,是一个爱尔兰艺术家做出来的。
看得很爽,但有些地方觉得极度混乱,极度吊诡,甚至就像它的言说对象“宣传”一样黑白颠倒。比如把前法西斯乐队引到北韩、用来说服北韩人的理由居然是:你们被西方认为是法西斯;这乐队也被西方认为是法西斯,所以你们共同被“误解”了。还有结尾处把“社会运动”推到至高无上的理性/民主/正义位置,用概念/理念寻求解决方案只是在制造另一个Icon而已
非常表面。
The need to belief, story, narrative, hero, enemy, believe in me everything is gonna be fine, emotional appeal, how much selective attention is required to go on believing
摧毁人民最有用的方法是抹去他们自己的历史——乔治·奥威尔这部纪录片将揭发那些寻求权力的人,如何透过政治宣传手段达到其目的。导演除了分析当前的政治社会情境,同时也爬梳了政治宣传的历史,回顾过往历史上几个关键时刻,揭露当时政治宣传如何被当成巩固国族及控制人群的工具。就当今的情势而言,本片绝对是一则必要且警世的寓言。
1.21想起传染病人祸时期的官媒话语令人作呕,预支一下“看过”3.31“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说出事实是革命性的创举。”
8.4分。整体观感还不错 也比较中立 北韩的共产主义有政宣 美帝国主义也有政宣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宣 有政宣的地方就有集体。 能联想到的影片《意志的胜利》最具艺术化的…,《太阳之下》最具引人深思的…,《政治宣传:谎言的艺术》最具解说性的…。预:8.5分“做一只独立思考的猪到最后还不是案板上的肉”
1.ppg可好可坏,看它服务于什么目的 2.艺术是最具感染力、煽动性的ppg方式 3.人会选择性注意,也会选择性无视 4.对你所接收的一切保持怀疑,警惕”集体叙事“,了解真相永远不是一条舒服的道路。 5.延迟反应,延迟判断,diversify信息源,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政权的武器VS民众的武器
感谢新闻学老师,最早从<报刊的四种理论>了解propaganda。可能广告传媒从业对此习以为常。消费主义又何尝不是一种propaganda
政宣通识课,,可惜沒能再插入一點,應該做成劇集,娓娓道來。aiww真的很活躍。居然能咋豆瓣活這麼久
片子是一个还算有趣的“剪辑实验”。首先以欧威尔之言“艺术都是政治宣传”作为立论,之后将各种艺术形式(虚构)与真实的新闻史(包括假新闻)剪辑穿插起来,,以作论证。个人喜欢选取的老电影,比如战舰波将金号、1984等等。一方面,这种学术的讨论——关于政治宣传的艺术起源——似乎没有特别多的用处,论点本身已经 removed from my reality。但如果从一个西方观众的角度来看(而非我们现在的处境),这种对“政治宣传”的再定义是有必要的——并非只有传统“独裁”国家才采用这些手段,事实上仅仅是这些国家的手法更明显、更生硬而已。反观发达社会,“艺术”作为广义的政治宣传手段同样无处不在。学会识别,才能免疫,后边的话就不说了。(个人看法而已)
我来传点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