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道出了一个关于刻骨铭心爱情的universal truth. 那就是无论当初有多矫情,无论在得不到和失去了的时候掉了多少泪,到最后只是归根结底一句话,“敌不过现实”。
男生没有认清的现实是:女生当下需要什么样的爱情,怎么样才算对她好,她要苹果就不要给她梨,她需要的你的时候你不仅不在,还因为自己的幼稚而小气猜疑才是女生认为你和他不同步的原因。
以为只要送了那只猫女主就会快乐,以为只要第一时间出现甚至连个拥抱陪伴都没有就是女主所需要的;以为女主的学长,哪怕所有和女主稍有接触的男生都是情敌;以为只要记住了女主说的每句话就是爱她;以为一个无关紧要的鼓励就是承诺,以为这一切就是爱了。你以为你一直在,但你不在。
而女生没有认清的现实是:你以为他配不上你,他的价值观跟不上你,处处不如你,和你不是一类人;但你未曾想到这辈子再没人会给你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也不会有人爱的这般纯粹,却以沉重的方式离开你。
以为男主打趣了西雅图咖啡馆就是没有把你的话放在心上,就是不认真,就是不如你上进,却看不到他在考微积分前一天还在背单词,为了和你的梦想更近一点;以为在他连夜赶来出现在你宿舍面前是想要得到什么,却没发现他是连手都不舍得牵你的人;当你以为在你身边的人给了你你要的关怀,却看不到男主为你放弃了什么,走了多远的路,付出了多少辛苦。的确,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呀。爱情从没有公平,后悔总是来不及,结局只剩遗憾。
你们再没有联络。因为从前的执念,欠彼此的一声对不起,从未说出口,也再没有机会了。“残缺的诗篇,遗忘的誓言”。
而电影里的两个人,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彩蛋里的那只猫终究起名叫小绿。而对着无际的大海跳舞的男二号,才是真正懂得爱的人吧。男二对男一的那份兄弟情,对女二的欲擒故纵,一定是懂得爱的艺术的人。
青春落幕。孙燕姿的歌再合适不过。
“怎么不放,早是过往云烟。
越想遗忘,越是仿佛挂牵。
而你在心里面,要怎么道别。
说这半句再见,已过了多少年。”
最近撸小董的兴趣,直逼当年不舍昼夜地追科恩和昆汀。
这个颜值姣好,年轻会演的鲜肉实在爱不释手。真的不是因为像初恋啦
昨天白天要上班,前一天晚上还坚守小董的《青春派》到2:30am,绝对是对皮肤和老板的双重不负责任。
而今晚,天地良心本抱着把玩小董青春美貌的预谋,却被《六弄咖啡馆》的故事催泪出人生体悟。《六弄》当然无法抗衡寄托了一代人drama梦幻的《那些年》《少女时代》相比,也许对和我一样的部分观众而言,沈佳宜和林真心在一步步顺理成章的人生打击后,顺利涅槃,成为顺应时代掌控人生的赢家ending,本身就是一个雾里看花的局——主角光环从来都不是人生标配,有些人生出厂低配,而且注定残生暗淡
小绿肯定没有。
在标准的儒家道德观中,小绿无法从接连的人生遭遇中如期康复,剽悍值不够,只好接受大自然的物竞天择——离开人生舞台,祝你潇洒byebye
小绿只是无法对你们说的“长大”妥协,我懂。
小绿&小智,小绿&心蕊,小绿&绿妈,小智&小绿,每一组都是满满的戏。根本不会有人考证在小绿的人生中,遭遇源何:成长缺失(单亲从寡母),成熟缺失(不学无术的高中和不负责任的大学),感情缺失(异地深恋暴露起点差距)。
小绿的善良,小绿的努力,小绿的勇敢,一切都确是抵挡不了残酷的人生浑浪之于他。
小绿不习惯责备他人。当离开象牙塔,走向社会后,人逐渐长成的坚硬面具,和利己为上的私心,让他的真心受到一次次的冷遇,观点的交锋变成一次次的自省。
可为什么都是小绿在孤独地自我反省?!难道反省太多你们的坚硬面具会松弛,私心会垮塌吗?!
小绿不习惯推辞和拒绝。一个穷逼对台北的女友随叫随到,一个弱逼为了朋友砖头也敢上手拍。绿妈和小智对小绿的无私的爱,难道不需要偿还吗?
当小绿还有深爱的心蕊时,他接受的爱可以被转移偿还;而当心蕊离开,绿妈离开后,小智真心的关爱要如何偿还,偿还给谁,又何尝不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小绿不是在通过死表达什么,只是人生路远,偿还沉重,漫长无期,能短则短了。人生啊,怎么这么难
很开心又有机会参加小格家的新放映活动,第二次了,谢谢小格。
说起青春,大陆略束缚,欧美太前卫,日韩要么鸡汤要么伤,虽然都有很棒的作品,可湾湾的台式青春一直是我所相信的关于青春最好的模样。或是晴空映碧树,或是骤雨不及防,少年之间清澈而莽撞的情感就这样蔓延开去,不论结局好坏,那些时光都会成为心口朱砂痣,床前明月光。
这次的电影开场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男生明确表态,女生积极响应,这就直接导致前半场虐狗不止,我又不争气地甘之如饴。是嘲笑你幼稚却还会跟你打勾勾的羞涩,是听到他说出喜欢自己而拒绝别人的笑意,是被喜欢的女孩拥抱后站立不稳的空白,也是吃醋懊恼又不想显得自己小气的制造动静。。。
甜得我蛀牙都长出来了,「歪妖妖灵吗?嗯,有人在公共场合虐待人类最忠实的小伙伴。」
后半段剧情急转直下,远距离让未知数更加未知。女孩的心里除了男孩,开始有了世界和未来,而男孩的心里仍然只有女孩。差距慢慢显现,不测突如其来。好了,这里要跟男生备个注:女生反常的时候,要关心;女生不想说的时候,要陪伴;女生在抱怨的时候,要同仇敌忾。千万别递上一杯水,再补刀「你不说我怎么知道要怎么做」,这几乎就是在起草分手协议书。
后来看了些影评,很多人骂心蕊渣,我倒觉得不需要这样苛责。不是说你非得做错什么才会导致情感破裂,可能只是话不投机,或者因为力不从心,没办法说服自己继续维系这段感情。所以在咖啡馆的分手,两人都哭得乱七八糟却各怀心事,男生是爱而不得又委屈,女生是伤感最好的青春终究谢幕。
至于母亲,小绿确实是太过注重爱情了,愧疚理所应当,只是不该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是一个温柔的严母,每天三菜一汤的守护,对他品行的严加管教,都是为了让他能好好的积极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想说,小绿的世界体系似乎脆弱了点。通常我们遭受打击,会产生很多消极情绪,就算打击叠加也悲不致死。就像大部分人都会经历失恋,可能比小绿的失恋还恶劣;当然也有很多人面临失去至亲,可能更措手不及可能更抱憾终生。
但就因为人生好难,就不过这一生了吗?失恋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失去至亲的痛苦让你愿意加倍珍惜身边爱你的人,这样不好吗?你看,僵尸片都可以这么励志,少年你为什么就不能勇敢一点呢?
去爱,去失去,去成长。
PS:阿智这样的朋友,请给我来一打。
PPS:好想吃冰。。。「来两碗红豆冰,一个汤匙」
2016-07-26
电影来说,剧情比较老套,有亮点,也有勉强的地方。应该说整部片子平庸了一点,最后男主角小绿跑去自杀,因为老妈病故、女友分手也是莫名的,老妈都绝症了,小绿竟然死后才知晓。
不过,里面的兄弟情,令人向往,小绿和阿智,互相打闹,情意相挺,不管怎么样,都要为兄弟着想。台风天两个人从乡下开摩托到台北找女主角心蕊,阿智都感冒了还这么帮兄弟。情节蛮多的,我看得公映版本已经没有戴立忍,我想戴立忍扮演的成年阿智可以还有一些可以交代的细节吧。
这里重点谈谈几个演员,我觉得颜卓灵扮演的心蕊这个角色相对人设比较平淡,主要的两个发挥点,在咖啡馆两个人痛苦分手告白、烟火下的思考成熟后的一次告解。
林柏宏扮演的阿智,男主的好兄弟,演得也非常不错,玩世不恭却也非常心细,可惜他和欧阳妮妮这根线没有详细讲清楚。
董子健真的太牛逼了,好多演技时刻,他的细节太赞了,眼神、嘴角,特别是咖啡馆分手那场,演得太好,最后跟女主告别的也是太赞了,我完全被他的情绪带动我都掉泪了,不是因为剧情煽动的,完全因为他的演技,他的眼神,他的嘴角抽动感染的。
董子健未来一定是影帝级的人物,希望他坚持下去。不拿影帝天理不容啊!
奔跑的太久我们总要休息,在用力跑过一段路之后,我开始了几天工作之余无所事事的生活,渐渐的我觉得即便是用心的去玩去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业余生活的主旋律。看书看电影的爱好在这时便被捡了起来。(题外话)
在17年1月7日的晚上,我在家观看了《六弄咖啡馆》,看着电影的名字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以为是青春题材的台湾偶像剧,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便看了起来。起初还真是轻松愉快,男女主人公帅气甜美完全符合预期,阿智和小绿的兄弟情,小绿和心蕊,阿智和心怡简简单单的爱情。台式小清新包裹下的是男孩女孩自然而然的情感发生,一如你所知道的每一个暗恋故事。
类似的青春,不一样的人生,故事中途直转而下,令人猝不及防冷冷扑面而来的是前所未料的现实。我们终究期冀着一个美好的结局,等待王子公主的幸福故事。不过,成长向来不如我们所料之圆满,人生六弄,和你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却仍然对这段回忆甘之如饴,充满感激。心蕊说人长大了就会改变,如果时间可以停留在这里多好,小绿说,那我在这里等你回来。但他们终究没有没有走到一起。
贯穿于电影之中的,是小绿和心蕊的少年爱情。成绩不好但是心地很好的腼腆小子一路追逐在成绩优秀长相甜美的乖巧女孩身后,为她做自己一切能做的事。他愿意为了心爱的女孩子改变和学习,只为了与她更近一分;他坐着火车打着零工疲于奔命来往于两个城市,只希望能够更多的陪在身边。爱情来得那么理所当然,少年的身影一遍遍在女孩的心里留下印记,终于心安理得的安营扎寨。然而,心蕊到底不是那么笃定的女孩,她有自己的“未知数”理论,更有自己的敏感和不安,问题随着成长一一暴露,你说不清谁对谁错,但毕竟无法一起走到尽头。
“我与你同在”,这句话对小绿和心蕊来说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小绿尽全部的努力只希望两个人能够窝在一起,而心蕊想的则是怎样一起进步共同成长。他们的矛盾那么真实。或许吧,从来就是不一样的人,所以注定分道扬镳。小绿的心里有那么一个心蕊,每个默默在电话亭打电话的时刻,分手的时候怒摔咖啡杯,悲伤得不能自已,仍然选择回来抱住女友连说好几句对不起,让人看得心里酸涩不已。同样也反映了在这段恋情的一开始,他们就不平等,他太爱心蕊了,而心蕊更爱她自己。心蕊心里也有小绿,最后的那个夜晚小绿一直牵着心蕊的手,心蕊说这是一种熟悉的感觉。可心蕊的心里还有一座咖啡馆,一个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比爱情更深刻的,是小绿和阿智的友情。他们是真正一起成长的兄弟,少年意气能为彼此两肋插刀。阿智帮小绿追心蕊,小绿为了阿智用砖头打人。阿智因为和小绿考上同一所大学而开心,陪小绿风里雨里千里摩的寻心蕊。真是,人生得友如阿智乃幸事也。在遥远的未来里,阿智为小绿完成了他所不能及的梦想,心蕊会固执的探讨小绿的“变与不变”,从而确定彼此的关系是否能够长久的继续。而对阿智来说,小绿只要还是那个小绿,就是那个和他一起跳着舞蹈,永远认定的兄弟。阿智的坚持和怀念似乎让人觉得小绿从未离开,有些愚蠢,有些笨拙,但却是影片给我最深刻的感动。此处故事情节描述部分借鉴了白衣小楼(来自豆瓣)
最后小绿因为愧对母亲的离去和失去心蕊的伤心,而走不出这第六弄选择离去,让人心酸。小绿在给阿智的信中说:可人生真的太难了,直戳心窝和泪点。人生确实很艰难这点我们都感同身受,但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阿智的包容陪伴和温暖,才应该是你人生的第六弄。如果你愿意多想想他,想想你们的兄弟情,或许你就能找到出口,而不是走进了死胡同。你的离开,最伤心的一定是阿智。阿智独自默默的在海边跳他们共同的舞蹈,那身影如此孤单却又诉说着什么......原版小说中关于六弄的解释:
“六弄”是小绿人生的六个阶段,也是六次选择,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
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
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
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
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
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
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这个故事它让我明白人的脆弱与无奈,希望我们都能认真爱别人,也记得认真爱自己,更要懂得珍惜那些爱自己的人,人生的六弄,总能找到出口,别轻易放弃。人生真的还有好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等着我们去发现,就像现在我会在看过这个电影后久久的思考,并且很想写点什么,就是那种所谓的笔尖上的躁动,我觉得不写些什么,思绪就理不清就会一直纠结在这些情节里,一种不写不快的感觉,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当然第一次写稍微长一点篇幅的影评,很多东西还是想不明白,也借鉴了豆瓣网友的一些观点,当然都是我内心的感受,被他们很好的表现了出来,我很想不通的通过看大家的评价也都通顺了。这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思考的不周全用词的不到位。
《六弄咖啡馆》是很少让我在观影过后会思绪良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深深被其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所动容。自然生动的笑点和泪点,有温度有氛围的画面和情绪,有那么一次,你想要去思考点什么,写点什么。
我觉得自己是个不安分的人,内心总是躁动的,会被各种因素影响,会被种种感觉困住,总会思考做人的道理,总在寻找普适的准则,想不通就出不来。暂且把他理解为一种求知的渴望,一种对生活热爱的方式,一种永葆热忱的良药吧。
董子健,很看好他!真的,人家这表现力完全不用靠妈,毕竟靠爹妈的人多了能出来的又有几个哟?可能我有个偏见就是,太过出类拔萃的容貌,会阻碍对人物的呈现。就非常湾湾的青春片,感情清澈,有点浅。跟爱情线相比,最后的友情部分更打动人心,而男主的选择不算意外。
他的人生比我勇敢。此外,我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永远。(PS,推荐看完整版的)
就影片大陆上映版本来说,好于绝大多数内地公映的青春题材电影,不矫情不做作,是高中生挺正常的生活,没有打鸡血励志,也没有特意安排的各种巧合,片子看起来是写爱情,其实是在拍一个单纯普通大男孩的短暂的人生一瞥。可惜因为某些因素删掉了戴立忍和张溶容的戏份,导致片子的友情线到后面有些断了。
完全就是用难看些的演员把那些年的故事重新演了一遍,唯一不同的是男主在最后忽然莫名其妙自杀了……另外,法律规定只有帅哥才能在青春片里打架,丑逼和丑逼打架,还给慢动作特写,it's not 青春 at all ,okay?
前面比较 一般,后半段拍得还不错,男主角演技演的很好
又有人扯台独 真无聊
刨除其他因素,从电影本身看就一堆问题!还有说台独的麻烦政治不要绑架艺术,那是民粹!
故事简直就是普通青春电影老桥段大集合,可以看到很多影片的影子,要不是演员非常有灵性,很难看下去。感觉这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感受事物的敏感度不够想象力也欠缺,尽是套路。结尾有种“不来点猛的不行“的感觉。摄影还算用心但也没什么新意。几位演员都很喜欢,演得真好。6分处女作,以后加油啦
几位主角的表演撑起了这部滥滥的台式小清新片。
男主来自大陆,女主来自香港,就这么拍了台湾本土的小清新片。故事情节平实,没想到自己会哭,而且泪点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兄弟。当男孩长大成了中年男人,面朝大海一个人跳起那支不害臊的舞,我突然觉得很悲伤,你说生活那么难,留下来的人更难吧
所以董子健最后是变成那只猫了?还是被太平洋洋流卷到了澳大利亚跟张艾嘉阿姨在《山河故人》里缠绵了?
友情比爱情动容。戴立忍的戏删掉之后直接影响了整部片的结构和削弱了结局的冲击力。号称不一样的青春片其实套路还是那些套路。只是男主角的结局和女主角的属性和以往青春片不一样而已。董子健和颜卓灵真的好适合青春片的男女主角,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最后观影结束和颜卓灵玩了自拍,开心!
前三分之二非常棒,流畅真实,虽然都是俗套,但董子健颜卓灵林柏宏甚至欧阳妮妮的表演都非常真挚自然。男女主一个北京人一个香港人,居然都在努力地说着台湾腔,而大陆人民却在一头抵制着集体劳动成果、一头争看草包鲜肉们的恶俗ip。
我怀念的,是我俗套的笨。
“类似的青春,不一样的人生”即便有努力读书、打架、考上不同大学等台式青春的俗套,或是一个小时后才又贴近“咖啡馆”主题的硬伤,这一部仍可被看作2016版《那些年》+《我的少女时代》+《青春派》。林柏宏在片中就是柯震东、王大陆、任贤齐合体啊哈哈。“说这半句再见,已过了多少年”
真的爱她,你不应该打那么多份工,只为了赚那么点车票钱,月光,甚至把妈都送进去,而是把打工赚来的钱好好理财,翻一番之后再翻一番,挣得第一、第二、第三桶金。这,才能叫做妈蛋的成长。他的青春年华都花在了日复一日的恋爱费用上。她已经用了同样的时间去学会展翅飞翔。所以,关键还是蚂蚁聚宝……
好好的一个人,有啥想不开要去谈异地恋。
喜欢男女主和男二,加分。故事俗套的很,好在选了一帮会演戏的人。
最可怕的是,在一部青春片中,最值得称道的居然是演员们的表演。相比那些小花小鲜肉吗,片中董子健,林伯宏,颜卓灵的表现简直是老艺术家啊!
剧情很俗套,后面转换有点突然,个人比较喜欢男二。听说本来电影的结构是倒叙的,后来因为戴立忍删掉了。倒叙的话,电影应该会加分很多,可是现在观众看到的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