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完第一部007转型片《皇家赌场》,我还是挺期待下一部的。糙汉克雷格岩石一般的面孔冷峻有余,俊朗不足,跟布鲁斯南和长着美人痣的罗杰摩尔是不能比,这一点导演心知肚明,于是曲线救国,十分司马昭之心地让克雷格来上一段海滩戏水——清水出芙蓉,邦德秀大胸。看看那走起路来波涛汹涌的D cup、碗口粗的胳膊和树桩粗的大腿吧,有这样的火辣身材,脸蛋平庸一点,我们擦擦鼻血,也就忍了.........背负重重质疑,克雷格总算无功无过,最后一个镜头,单手执枪,俯瞰坏蛋,但见小眼神寒光一闪,Biu地一声,邦德大人的神韵总算回来一点了。 但看到《量子危机》的海报,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海报也太敷衍人了,好像只是一张拍摄现场抓拍的照片。俩人似乎刚刚匪巢脱险,衣服倒很搭配,黑西服、黑礼裙,美女有点异域风情,晒得比邦德都黑,有点像徐静蕾又有点像苏菲玛索,首如飞蓬,一脸拧巴,一看就是不好泡的辣椒妹,邦大人似乎刚经过一场打架斗殴,脸上有伤,还是那个以不变应万变、没表情的范儿。 从前的邦海报都是很酷的,精致的构图弥漫神秘惊险气息,看着海报,我们就开始期待一次邦式美梦。而这张海报,既不香艳,也不精致,果然这部《量子危机》也是如此。片名加上“大破”,就更可笑,像是评书回目——这一回,讲的是白眉侠大破九龙山..... 看007电影图的是什么呢? 詹姆士邦德是个梦一样的人物: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一朵梨花压海棠压芍药压牡丹压茉莉,见花必采、见草必踩..........他开最帅的车,泡最辣的妞,用最酷的招,杀最狠的人。军情六处的M大妈像溺爱的父母一样,虽然从来不短了骂他,却还是纵容着他花天酒地、上天入地、胡天胡地,要飞机有飞机要游艇有游艇,把妹通吃黑白两道,马提尼酒一杯没喝完,有着马里亚纳海沟的女人就主动偎上来,销魂一夜之后,再携手去拯救世界。 他是所有男人的梦中境界,所有女人的梦中情人。 邦德有些像楚留香,因太完美而不真。但是,电影本来就是每秒24格的梦境,卢米埃尔兄弟造这个东西不就是为了让人类做白日梦的吗?(将来有一天外星人莅临,说地球已经被人类糟蹋得像个垃圾场,需要人道毁灭,我们怎么办?——当然是挑几张碟,配上外星语音轨给它们看!外星人绝对会因为看到了宇宙中最美妙的东西而放过地球。) 第二十二次,邦大人出任务了。可是看完我真的认不出詹姆士。一个网友说:这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开场就是追车的热辣镜头,情节紧接上部,连前戏都省了,直接大干快上。可惜现在连chick flick(娘们儿电影)里都是追车戏,这场追车的设计亦新意欠奉,过于“凌厉”的剪辑风格只让人觉得琐碎缭乱。之后有段小巷和室内追逐戏。邦德在屋顶上上窜下跳,在居民的屋里钻来钻去,这,这太眼熟了吧?这不就是拍《谍影3》的那幢筒子楼吗?真怕邦德跟波恩撞个满怀:“呀,邦大兄弟!你也跑这屋里来啦?忙着呢?”“哟,波大兄弟!久仰!回头请你吃饭啊!回见!”.......不过大钟下的滑轮绳索一场打斗尚算亮眼(又是“最后一秒、坏蛋打倒”)。 第20分钟,邦女郎开着一辆很cute的小车出场。为了追妞(好吧,他是为了追线索),詹姆士先生打倒一个摩的司机(好吧,那是跟踪的坏蛋),一蹁腿,上了小摩托!骑摩托本来也是有审美价值的,布鲁斯南也骑过小摩托——后座坐着杨紫琼,“鬼面骑士”凯奇也是顶着呼呼冒火的骷髅脑袋骑摩托,只能说帅哥干什么都很帅,而当时克雷格同学穿了黑上衣和一条白裤子,裤子怎么看怎么像我家附近超市里三十块一条的工人裤(其实这集007男装全是Gucci 前任设计总监设计的),所以他骑上摩托就真的像个摩的司机了。现在好莱坞大片流行到第三世界国家取景,如果下一部007到中国拍上一段(就像阿汤的上海狂奔),邦德会不会随手抓一辆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工具来跑路呢——比如,三轮车!!!穿旗袍的邦女郎就可以坐在后面的车斗里,邦德一边猛蹬三轮,一边回头说:“honey,我刚才一捏闸,闸线断了,所以我们可能会超速哦!”............ 邦德救美,在海上快艇追逐,也是《黑日危机》里玩儿过的套路。比较成功的是歌剧院一场。各位坏蛋大佬在歌剧院开会,邦德捣乱,找出线索。最后一场熊熊火光之中打boss,拳拳到肉,惨厉有之,格局嫌小。 武戏平平,文戏呢?导演马克福斯特肯定这么对克雷格说的:“我们一定要狠挖内心戏”。不得不说要石头脸克雷格同学做出摇曳多姿的表情是有点苛求了。 邦德大人上房揭瓦,落地揍人,定点跳伞,煽风点火,再加上打飞机,弄得浑身大汗,气喘吁吁,可是他里里外外忙乎了一小时四十分钟,还是没有高潮。我还在等血脉贲张的时刻,他忽然就安静下来了,说:骚瑞,that's all。 要看臭汗英雄我会去看“撞·麦克雷人”(布鲁斯威利斯),要看沉默寡言小巷肉搏背着小包孤身走天涯的没表情小子我会去看波恩。那个风度翩翩、在水下还要整整领带的邦德大人可是独一无二的。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007,我们都还是会去看,只因为他是007(这对别的片子多少有些不公平),就像无论最新版的《红楼梦》受到多少诟病,它播出的时候必定还是会“掀起收视狂潮”,毕竟我们只有一本红楼梦嘛。 ——我们也只有一个邦大人。梦一样的邦大人。幸好这是前传(这两年前传真流行啊!今年,全球影迷们一起回顾了蝙蝠哥和邦德叔的青涩年代)。凄清苦情的前传们终于结束了,英雄们抛掉初恋伤痕,再一次做好了成为救世主大情圣的准备。我还有盼头,盼着下一部里招牌的邦德式潇洒微笑复活在丹尼尔的冰镇苦瓜脸上,盼着他以标准的邦德姿势把邦女放倒在海景房间的Queen size雪白大床上。这一集邦德忙得连跟邦女云雨的时间都没了,但愿下次他能腾出一个晚上,照顾一下我们对香艳情色镜头的隐秘渴望。 P.S.“Green的大坝倒下了,人民的大坝就会立起来”,让我们记住这句和谐的台词。 再P.S. 阿斯顿马丁只在片头露了一小脸。大概是为了贴近克雷格塑造的民工形象吧,007这回一直开的是陆虎。 再P.S.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镜头是:M大妈在自己的公寓里,正要洗澡,手下喽罗来电话汇报邦德的问题,M罕见地睡袍出镜,一边用卸妆棉抹脸一边从容交代手下办事。在这部片子里,我觉得朱迪丹奇有说不出的性感,甚至超过了这次的邦女,乌克兰超模欧嘉。
还记得在上一集【皇家赌场】剧组敲定继任邦德后不久,曾有大批影迷建立起一个名为 " Daniel Craig Is NOT Bond " 的网站,旨在诋毁新任的演员 Daniel Carig,虽说在这之后又有一个 " D.C IS Bond " 的网站出现并与之抗衡,但相信那时候大部分影迷对于新邦德的不信任还是存在的。不过,就在这一片骂声的最后,Daniel 却不负众望,不仅延续了 007 不死的传奇,同时还带来了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 James Bond,可谓博得了所有影迷的认可。他的突破,在我看来不是成功的的效仿了 Pierce,而是打破了此前由他所建立的风格和印象,使观众能开始近距离体验 Bond 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不是他玩弄女人伎俩的提升,因此,新登场的【皇家赌场】便回到了最初开始说起,而 Daniel 饰演的第六代 James Bond,则以一个刚刚获得 Double O 资格,却又缺乏经验、易于动情的特工问世。
还记得在【皇家赌场】中,当邦德知道 Vesper 就是背叛他的人时,脸上流露出的不仅是仇恨,同时还有着些许伤感 (或许 Vesper 死后邦德坐在一旁的那一段就是最好的证明),那是因为邦德的确爱上了她,而且甘愿为她辞去工作,付出一切。然而,Vesper 最后畏罪自杀,所有与幕后有关的线索也因此全部断了线。就在希望即将破灭时,邦德却在 Vesper 的手机上找到了她留给邦德的信息,对于他而言,这是唯一查明真凶的线索,与此同时这也告诉邦德,Vesper 实际上还是对他存有爱的 (即便这爱来的并不现实),她很想去救回自己的男友,但又无力去面对邦德,矛盾的心里使她最终选择以这种方式去帮助邦德,希望能以此换回原谅,挽回一切。正是靠着这条线索,James Bond 找到了Mr.White,并把他抓了起来,而这 007 系列的第 22 部【余温之恋】,也正式从邦德带他去见 M 的路上开始... 由于邦德成功抓到了 Mr.White,惊动了幕后真凶,于是在刚一上路便遭到了其手下的疯狂追杀 (要知道,【余温之恋】的故事就是接着上一集结束后几分钟开始讲的),或许是上一集【皇家赌场】里的DBS还没尽兴就连续空翻7周成了废铁,因而这回的导演Marc Forster把不可或缺的汽车广告放在了开头上演,短短四分钟的追逐戏虽然不及【碟影重重】系列中的那么令人血脉膨胀,但靠着那辆四百万元跑车的架势以及影院震耳欲聋的声效,不得不说这场开头大战地的确使观众很好的热了身,从而重新拾起了其应有的感觉。 接下来,镜头随即来到了一个镇上古老的锡耶纳田野广场里,一场声势浩大的赛马活动正吸引着上万名平民聚集在一起观看,而在场地不远处的一间小古堡里,邦德与 M 正审问着 White。由于 Dominic Greene (即此片的反派) 的势力无处不在,因而连 M 一个最为信任的手下也难逃诱惑,他在 White 开口的同时扣动扳机,打伤了 White 并匆忙逃走,还好我们的邦德身手不凡、穷追不舍,最终一枪干掉了他。这一节的打斗主要是在房顶上进行,而预告片中两人同时从屋顶摔落的那个镜头也正是在这里上演的,此前曾闻说剧组这一次还会继续加入“跑酷”元素,在我看来,其效果根本不如【皇家赌场】里的精彩,与此同时它还兼有效仿【碟影重重3】中丹吉尔那场高潮戏的嫌疑,不过,这是否就是败笔,我们稍后再谈。 随着层层线索的递进,邦德来到了南美的海地,并邂逅了这一集里的重要人物 Camille,也就是邦女郎一号,她算作是整个影片当中一个较为独立的角色,但随后又与邦德的内心世界交织在了一起,并最终影响了邦德。Camille 的背景我想有必要在这说的详细一点: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 Medrano 将军杀害了,母亲和姐姐的下场则更是惨不人睹;Medrano 不但杀掉了她所有的亲人,还一把火烧了 Camille 的房子,使得 Camille 不但家破人亡,同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而,这恐惧背后便深深埋下了强烈的复仇欲望。由于 Medrano 将军与 Dominic Greene 存在着利益关系,所以 Camille 便一直想借助 Greene 来达到其复仇的目的,不过事情往往出人意料,就在 Camille拔枪的一刻 (预告片中的水上大战即在这一部分发生),邦德突然插手使她未能杀掉 Medrano,正因如此,我们的邦德才与 Camille 走在了一起,直到最后影片的结束。 故事的大概就是如此,不过我想即便说了这么多,我们心中还是会产生一个疑问 ── 邦德的内心到底是被复仇驱使,还是被责任?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答案还是算比较明显的,邦德由于此前被 Vesper 狠狠的刺了一下,因而他很想设法找到幕后的真凶以及 Vesper 曾经的男友,但在这个过程当中,邦德显然变得有些重蹈覆辙了,连续杀人的同时又导致了女二号的惨死,这正是邦德被复仇欲望所逐渐吞噬的结果,而在我看来,他的这种复仇心理并没有延续到最后,而是随着 M 的教导既及 Camille 的影响产生了转变 (即片中他被 M 手下押入电梯前后的举动,想必这一幕应该算作是和上一集结尾那句 “ The names Bond,James Bond ” 相媲美的出场了)。 至于最后,邦德的内心世界显然是和 Camille 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互换,邦德最终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不应该带有私情,而是应该像 Camille 所说的那样 “ But your prison is in there ”,不折不扣的去完成任务;而 Camille 则除掉了心中过多的仇恨,把杀掉 Medrano 当成了一种使命,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纯粹是私欲,而后者则是带有正义的,因而,我认为两人相互给予的帮助以及最后的那一吻恰恰正是片名 “ Quantum of Solace ” 所要表达的含意,而这当中其实并无爱情可言,所以,邦德最后也或多或少改变了 Camille,使她可以全神贯注的去完成任务,并且能敢于面对之后的生活。至于 Vesper 的那位 “ 男友 ”,影片最终也有了交代,果不其然,他是属于恐怖分子一派,靠骗取各国机构女职员手中的情报来获利,包括 Vesper (这也使邦德和她之间的爱情有了价值)。在告诉了 Bond 真相后,他被抓了起来,而邦德则扔掉了那条项链,这证明,邦德已经从真正意义上抛去了杂念,告别了过去,告别了 Vesper,果真如此的话,在第23集的电影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个更为强悍的 James。
其实我在一开始便想说,虽然 Daniel 和 Martin 等人成功地使 Bond 过渡到了第六代,但和 Pierce Brosnan 的那四部作品相比,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坚定的认为,【皇家赌场】和【余温之恋】感觉上是逊色了许多,其实我也承认,【余温之恋】从娱乐的角度上讲的确今非昔比,和【碟影重重3】相比就更不用说了,但它附有了内涵,这也是应当肯定的,众所周知,上世纪 90 年代正是电脑技术最具革命性的阶段,单从这点来讲就足以使导演和幕后人员们想方设法用画面来吸引观众,因而,Brosnan 就正好赶上了那个时代,并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经典形象,而如今,绚丽的画面已成了家常便饭,几百万元的电脑特效早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当然,我们的 James 也就不能再风格依旧地炒冷饭了。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经典的 James Bond 始终只能是 Sean Connery,始终只能是他只身一人从屏幕旁走出后再开枪的那个经典噱头,那是最忠于原著的,也是后人无法替代的。而至于【皇家赌场】和【余温之恋】,我想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是两部电影,而应看作是一本经典地不能再经典的小说的头两章去欣赏,这样比喻,不知大家是否会接受?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今天的 007 电影怎样变化,我还是会翘首期待下一部的横空出世,因为,想必我们都是同属于这个时代 Double O Seven 的忠实影迷!
虽然非常新鲜的动作场面缺乏,但是这部电影比皇家赌场更出色的完成了让邦德形象更加圆满的任务。谁会想到,007系列电影也会具有人文关怀?节奏很不错,比皇家赌场掌握得好。不断地使用平行蒙太奇来渲染动作场面。有情感深度,甚至感人。。。总之,这是一个更加不一样的007,007的初期形象完全立体化了
1.剧情承接《Casino Royale》,邦德的感情完整延续,这在系列里非常少见,此作里的邦德在进行的任务的时候,总让人感觉带着复仇、冷血的意味;2.欧嘉·柯瑞兰寇造型不好看,但更符合角色设置,没记错的话,可能是第一位没被邦德睡过的邦女郎;3.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系列,剧情更具可看性,其中最为精彩还是动作场面,延续前作的跑酷开头,以及结尾沙漠中央的旅馆爆炸中的打斗场面,肾上腺素飙升的激烈。
大呼过瘾!!!紧凑!张力十足
邦德不要盲目崇拜伯恩!还是走风流路线好!伯恩才是那种拳拳到肉的风格!ps,但是果然缩短了时间就容易出气氛!而且007有面部疤痕快速自愈特异功能==
导演怎么能去掉爱情的篇幅了?上一部邦德多温柔、多有爱,这一部只剩打打杀杀了,没有亮点,没有爱。
呃,杀戮不少;脸上受伤的bond一点魅力也没,就是一个猥琐打手
看后即忘
本期邦女郎不错~同意的举手
满眼都是穿什么都好看的你,一手打翻别人骑着的摩托的你,调皮地问Camille"Is that a compliment?"的你,在床上轻吻Fields背肩的你,抱着Mathis让他在怀中死去时都帅得毫无人性的你……2019年11月26、28、12月4、10重刷,和Vesper这段爱真太伤了,所有最美的爱果然全是幻觉。Vesper这个角色的力度就体现在她在这部续集里无处不在的存在感。于是邦女郎Camille只能傻得虎逼做Bond的sidekick才能反衬007心中Vesper形状的大窟窿。Quantum of Solace好名字。四星半
导演是跑酷迷么
皇家赌场里摸清楚的方向在这里完全被打乱,制作者们不惜成本让邦德从头打到尾(甚至不顾形象灰头土脸贴身肉搏),却忽略了007电影另一大最迷人的地方是在人物的塑造,只能说太可惜了。
第一部和前作联系如此紧密的007,几乎可以叫做《皇家赌场·下》了,所以整个故事的目的还是在圆场与做局——当然《幽灵党》的破局被证明是一场大灾难——显得没有独立性;不过也有些有趣的点:《唐人街》的影响、《海底城》的沙漠行和对《金手指》的另类致敬。
007系列的第一次剧情衔接尝试,太……没劲了。
克雷格神似普京。。。
007:大破锤子危机?整个剧情跟量子有毛线关系哦,老三样了,开最帅的跑车泡最多的妞打最拉胯的反派。打斗和各种爆破大场面还是挺好看的,及格分吧!
007大破自来水公司!
曾经的观影,模糊的回忆。—— 2021.11.22/23:在「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007》系列电影中,目前豆瓣评分最低的是《幽灵党》,而IMDb则是《大破量子危机》。与之前的「007」相比,《大战皇家赌场》和《大破量子危机》的他有好些转变,如从花花公子变得深情款款,也难怪《无暇赴死》会编写那个从未有过的结局。
个人认为是007最好的电影,完美的继承了英国国宝希区柯克的衣钵,邦德被置身成为“错误的人”,而影片并未在“凶手是谁”上下工夫,反而在“邦德应该怎么办?”上做足了文章,悬念感十足,影片中断歌剧院那场戏,直接致敬了希区柯克《擒凶记》中结尾的刺杀大戏,非常精彩。
邦德严然是进化成了死神.最会丢枪的邦德.现在的系列电影真的是越来越有拍电视剧的倾向,第一部基础,接着推出的就好发挥了.
Craig,集野性与优雅于一身,力量与智慧的完美化身!动作场面少用一点手提摄影,情节的交待再清楚一点就更完美了.Craig长得确实像普京,邦女郎像徐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