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
薛兆丰:市场化是孕育多元化的最重要的一个温床。
蔡康永:这是一个文字跟语言被运用得非常厉害的舞台,所以有人带着虚字来的时候,会被拆穿。
选手:新鲜的血液一般来自于其他领域的跨越。
✨第一期:
冯骥才: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辩题:男孩子想穿裙子去幼儿园,父母该不该阻止)
正反TK:我们期待父母在没有能力保护好我们的时候,他可以帮我们预估风险和承担后果。
TK:当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融入这个社会又有什么错呢。
TK:孩子不应该是我们对抗这个世界的试验品。
(TK才18岁!)
陈铭:行为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老在困的时候学习,未来你一学习,就困!
(早睡啊朋友们)
蔡康永:爸妈不用替孩子做每一件事情,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知道他的人生是他的。
✨第二期:
薛兆丰:如果表白被拒绝,的确是痛苦的,但痛苦本身不是成本,少了一个机会才是成本。 冉高鸣:帮扶亲人是一种本分,但一旦成魔就掌握不好分寸。
✨第三期:
马东:你说对方就是在混淆概念,废话,辩论就是混淆概念。 蔡康永:她根本没有概念,她只是在混淆而已。 (哈哈哈哈哈哈) 傅首尔:如果你信任、认可一位领导,当他敬你酒时候,你看到的不应该是流淌的权力,那只是一杯酒而已。如果他不配得到你的信任和认可,那更只是一杯酒而已。
傅首尔:对待领导应该平常心,在身份上尊重他,在人格上平视他。 刘风:一个真正的硬汉,也许会时常低头,但他的脊梁骨永远是直的。他撑起的是对生活的担当和家庭的责任。 席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但是理解你不是任何人的义务,学会把自己变得更好的被理解,才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 席瑞:人和人之间的边界互动关系,有他的试探,还得有你的反弹。 席瑞:如果我们不去撕一个混蛋,我们就是在塑造一个混蛋,在承认一个混蛋,在培养一个混蛋。那些一撕就破脸的人,他也许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你的生活里。 席瑞:比起和所有人都能够好好相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去筛选那些值得我们相处的人。 陈小雨:我们可以改变世界,但我们无法创造一个人人都是赢家的世界。 陈小雨:毁掉人类的不是灾难,是人类之间的互动与博弈。 刘擎:人之所以勇敢,有勇敢这个美德,是因为有未知的风险要回避。 陈小雨:只有十八岁,愤怒无力的你,是你二十八岁、三十八岁成为更好的人的全部原因。
✨第四期:
苏眉月:我们希望这颗星球上的网络社交媒体是什么样的?它一定不是一个情绪永远比事实有力量,极端永远比客观有流量的地方。 臧鸿飞:实名并不能让恶意消解,而是藏的更深了。 熊浩:在幸福这件事情上,不要低估自己的勇敢,你有一万个理由做自己的英雄。 (杠:你就该把公司当成家) 陈铭:家里的钱我可是想花就花。 (杠:为什么别人都行,你不行?) 席瑞: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别人都行了,为什么还需要我行?
✨第五期: 小鹿:妈妈为了我们做了十几年的妈妈,现在我们成长了,她也可以做回她的少女了。 毛冬:家人应该是彼此的安全网,而不是束缚的缰绳。 黄执中:健康的热情应该让你看得更多,而不是看得更少。 黄执中:如果热情带来的是排他,是嫉妒,是怨恨,是觉得别人在占我们的便宜,给别人压力或者给自己压力,那热情就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了。 (👆🏻粉圈女孩都应该看这一段啊!关于健康的热情,讲得特别棒) 蔡康永:如果一个人只能拥有回忆的时候,他就只好陶醉在回忆里面。所以很多老人家除了跟你讲他以前的回忆,他没得讲。因为他既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 (👆🏻蔡康永关于妈妈的这一段真的很好哭,共情太强了) 刘擎:允许他人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犯错,才有可能让极端行为边缘化。
✨第六期(非常好看的一期,从三辩开始全程高能): Shary:我发现了,你是秋高,因为我被气爽了。 冉高鸣:在一起时,我们面对,面对的是携手前行的誓言。分手了,我们是背对,背对的就是不再打扰的承诺。 陈铭:那一瞬间当他看到桌面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人类雷同的悲欢,在各个城市车轮般地绽放。没有那么孤独的痛苦,就是释然的第一步。 (听陈铭老师这一段就像他说得那样,你没有哭,但眼泪自己往下流) 梁秋阳:如果移动互联网在任何维度加速我们的生活,那么唯一仅剩的一个岛礁我们应该让它放过,那就是我们的感情世界。我们保留的不仅是应该停下来好好享受的地方,更是一个让我们有一天还能够记得我们的生活应该慢一点的理由。 (秋阳的part,我觉得打败陈铭了) 刘擎:不是所有需求都具有合理性。 宋丹丹:我认为真正的隐私都守住了,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的都是疑似隐私。 (宋丹丹这一期太精彩了!每次发言都想为她鼓掌👏🏻)
✨第七期: 野孩子:生活啊,好比那黑夜里漫长的路,走过的人,他从不说出来。 熊浩:一颗会哭的螺丝钉,会生锈啊,他(社会)怎么会允许你生锈呢。 熊浩:永远不要在别人生命的废墟上,冷漠地呼啸而过。
奇葩说第七季,某个角度来看,开始把舞台开放给各种普通人,让他/她们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内心状态,让大众看到,理解,以及宽容别人。
这不是喜欢奇葩说的全部理由,比较重要的原因是,这档娱乐节目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自己的存在。
子寅,接地气的奇葩说新人,长着一张北京西二旗地铁站常见的,年轻的,带着长期和电脑打交道的,被互联网浸泡透的,干净人畜无害的脸,嘴角带着点笑,眼神直接,不打量人,一张嘴就是实话,不拐弯,某种程度上信任机器多过信任人。
他的语言就是源于他的生活,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小黑和他站在一起,衬得他好扎实,像一个实心的苹果,看着拿着都合适。
大概是从奇葩说第五季开始,这档娱乐节目吸引了很多低调的,闷头过日子,逻辑性强的理工科背景的人,他/她们开始关注,开始考虑要不要去参选,他/她们开始觉得自己也可以去和辩手,段子手,乐手,等等以前自己不靠近的人群接触,通过奇葩说这个舞台,通过辩论这个方式,可能不会那么直接,但这正是自己想要的,稍微有点距离,不用太狭路相逢吧。
舞台不是完全拿来看别人的,自己也可以尝试上去体验下。
这一季的子寅靠朴实的陈述,清晰的条理,人间烟火气质站稳了。
整个过程就是实诚,把心里话一五一十,有理有据说出来,贴心贴肺感染人。
表情有点害羞,有点豁出去又担心自己太飘,带着本能一口气不停地说啊说,一点都没跑,发自肺腑,透着视频都替他高兴,太爽了。
不仅要从厕所间走出来面对现实,还要从写字楼格子间里走出来面对镜头,以及镜头后面无数双眼睛,并且告诉他/她们,请听我说,我不仅能说清楚,还能言行一致:直视生活,正面刚。
看完了最后一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是决定打一星,并决定写点什么来记录一下打一星的原因。
当初因为《康熙来了》停播而无综艺可看,因为康永哥而开始追《奇葩说》,时间真快啊!没想到一追就是七季,七年了!到现在还有个习惯:没什么可看的时候,打开b站,看《康熙来了》或者搜“奇葩说 马薇薇”、“奇葩说 肖骁”……
那时候是当神综艺看的,而且我觉得即便是去掉粉丝滤镜,前几季的的《奇葩说》也确实是精彩绝伦。
可直接跳到第七季的《奇葩说》的话,你会觉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目。
完全不同!
当初的马薇薇的一针见血、肖骁的出其不意、黄执中的沉稳、宝贝的一辩论就“换脸”,还有陈铭邱晨姜思达董婧范湉湉花希柏邦妮李林陈咏开詹青云等等等等,不仅仅是有趣,更震撼于辩题的全新解读和想象不到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不用说综艺效果是满的,即便偶尔“笑果”平淡的时候也会认真的听(以黄执中风格为代表的略显枯燥的)观点。
好像前两年《奇葩说》的前几季还不是会员可看,于是不断的在回看再回看中还会发现新的理解:啊原来之前听起来有点迷糊的那几句是可以这么理解的啊,好像又懂了辩手的的一层深意……
不知道大家最喜欢的是哪个辩手,但前几季,只要是坚持过几期节目的,真的,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能力!个人尤爱肖骁!每次“贱兮兮”的说些让人惊掉下巴或笑掉下巴的观点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这是什么神仙脑回路啊?!你丫儿咋想出来的哈哈哈哈哈哈哈但是好有道理啊真有你的!
还有那些真的算“奇葩”的各式造型和着装,当然这都是锦上添花的边项,但也都是前几季《奇葩说》的精彩之处。
但到了第七季,就如鸡肋般食之无味,而且是从一开始就让人无语。
我指的是陈铭输给颜如晶那一段。甚至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荒唐。当初那个人人喜欢的视辩论和鸡为唯二爱好的辩手宝贝“油腻”到我忍无可忍,包括导师们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的倒票,观感差到爆!
《奇葩说》不惊艳我可以接受,枯燥我也可以接受,辩题没新意我都没有意见,一来节目和观众也有倦怠期,不可能指望第七季了还是各种合胃口,二来七季加起来也确实做了一两百期了,辩题什么的也确实说了很多了,求新求变不易,老观众也愿意看个情怀。
但,一副莫名其妙有黑幕的样子不如不办了吧!??
于是后面各种毫不意外的破坏好感的“套路”都来了:莫名其妙的哭点,我是指大王冉高鸣李佳洁;不用算都能猜到的煽情,我是指大王冉高鸣李佳洁。
老奇葩们的“疲”,新奇葩们的“菜”。这一季综艺效果拉满的是脱口秀演员小鹿你敢信?而全季论观点输出,虽然热搜不少,但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都想不起来。没有犀利和惊艳,没有稳和奇,只有不停的讲故事、回忆、抄段子、哭!
到现在都还条件反射般的反感大王那个没几句就硬挤眼泪的样子,冉高鸣街边卖艺一样的插入式抛歇后语的样子,简直倒胃口!不行了就走么!何必硬赖这儿败好感呢?那你既然呆着你就认真备辩题啊!结果一张口就是鸡汤和煽情!真的,硬忍着听完都不知道听了个啥,啥深刻观点都没有,撑死就蹦个为金句而金句的烂金句,比毒鸡汤都不如!
还有个人看了七年《奇葩说》唯一一个讨厌到会发弹幕开骂的臧鸿飞!跟个泼妇一样话都听不懂结结巴巴就知道泼妇骂街!明明自己有团队,难道没一个人长眼睛告诉你在节目里是什么丑样子吗?!还是被马东叫回来的,我???马东明明段位那么高,回回发言都是深刻的道理和满满的人生感悟,比之导师蔡康永高晓松都不落下风甚至常有更精彩之处,结果请回来这么个货!还毫无进步,继续泼妇骂街恶心人!观感差到爆!什么鬼啊???
还有傅首尔这一季开始的时常眯着眼那副趾高气昂的主场样儿,颜如晶不知所云倒退明显还被硬捧,黄执中为辩而辩的硬找角度,熊浩新鲜过后只剩“孤天里的鹤”不断回响再无值得鼓掌的表现,老奇葩稳定的也就欧阳超和陈铭了。而新奇葩更是看得出来主办方努力了但实在是没人了于是只剩下些网红段子手了,还水土不服看的人各种尴尬抠地堡。
哦,傅首尔还BBKing了……想起来都是那个无穷号眼镜框后面眯着的傲慢双眼,一副阿姨撕逼的样子……最没有风度的一个冠军。
真的,或许是前几季的《奇葩说》太精彩了,或许是我太爱(有马薇薇肖骁邱晨姜思达范湉湉李林等等等等的)前几季的《奇葩说》了,或许是我粉丝滤镜太厚了,也更可能是我水平不够眼睛没水儿吧!《奇葩说》做到这份儿上,末路无疑了。不行就不行了,留个好印象吧,别再为了挣广告硬办了!《康熙来了》停了我到现在都是不舍和怀念,我也想《奇葩说》想起来都是不舍和怀念啊!
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奇葩说少了谁,这个节目办不下去?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马东和蔡康永必须同时在。少了他俩的一个,节目就办不下去。
马东是主要负责人,同时用幽默做掩护,杀伐决断,保证节目精彩之余,在一个轨道范围内不出差错。
蔡康永是最好的补充,永远能get马东的意思,当理性多了,他也用智慧补充理性面的虚伪,补上强大的共情。但幺蛾子拿感情牌打的时候,蔡康永又能快速地下刀点破里面的巧取豪夺。
同时康永哥有时候因为人好也会放行部分娱乐化的人群,但他们通常表现一般,此时马东就会下刀。我找不到放之天下,还有比他俩的情智更高配合如此默契的CP,由他俩1+1大于2才可以让奇葩说运转如此顺畅。
是不是高晓松本来也很重要?其实不重要,他也志不在此。我们不如说点真话,高晓松翻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任何人,只要愿意信任,有马东蔡康永在,总是能发挥人生最好的状态的。
同样起到跟他们互补搭配补充的,是李诞。可惜李诞自己也有江湖。那么这季的奇葩说,在这个基本配备之下,还是补充了薛兆丰和刘擎老师,这些老师自己有自己的优点,但短板也不见得不吓人,类似于薛兆丰的情商和傲慢可不轻松。所以薛兆丰总是在状况外,这样挺好。有两个护底的导师,我们也需要不断加入新鲜花样。所以我总是更信任他俩。他俩如果觉得许吉如不合适,那其实就是给许吉如的台阶,她不适合这里,可惜她不懂。
马康的配合不是为了统治江湖,而是有他俩在,期待江湖不是死水一片。永远有未来新鲜的东西进来。今年目前看下来,其实新的东西不多。但基底还是扎实的。在一个飞速消亡又艰难的时局,奇葩说已经愈发往纵深方向去探索了,他可能在主流越来越不重要,但对我们这些始终在思考和渴望人文之光,渴望新奇突破的人来说,它始终是一个自觉迭代的向往之所。
接下来陈铭可能是接班人。
正方,要。
反方,不要。
真的看不下去了,洗脑的手段都用上了。
韭菜真是谁都能割了。
如果是有些东西不能过审,你就别做了。
有毒的地里长出有毒的食物,还给我们吃,怕我们死的不够早吗?
忍着看了几期,更热闹更丰富了。
仅限于人设。
但是脑子变得水更多了。
奇葩不是因为想的不一样才奇葩吗?难道是故意想的不一样来冒充奇葩比较好看吗?
那干脆叫冒充奇葩说得了。
人还是那些人,输出的观点变得可笑,像闹剧。
唯一值得探讨和反思的是这部综艺这样下去还有必要存在?
在娱乐舞台上,眉眼精致体态活跃服饰靓丽,加上能说会道的经验,多少会占点优势,这样的形象在缤纷的环境里融合度高,相互衬托的力度也大,说白了就是养眼。
君不见薛兆丰教授也开始适当加入内敛的亮色服饰,相对有点舞台设计的发型,即便稍有损耗他儒雅的气质,毕竟到什么地方首先是求同存异。
黄执中熊浩陈铭三人本身长得就比较温润,加上前几年的舞台经验积累,已经具备了微调自身与环境融合度的能力。
而姜振宇本身气质里有比较阳刚的一面,在奇葩说花花绿绿的现场还是很像个异类,似乎现场的氛围对他有一种底层架构气场的解构,即便他自制力很好,也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能量来稀释环境对自身的消耗。
这些在他和冉高鸣的辩论中体现得很全面,就是那种在很短时间内,逻辑遇到不确定的感性,还要以理服人,还要不冷场,还要说服现场的观众和导师。
理性,逻辑是偏冷偏硬的,是情绪的反方,一般情况下,两者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打动人心。
然而在奇葩说的舞台上,作为一个新人,一个偏逻辑和理性,需要用长一点的语言才能说清楚自己想表达思想的人,不仅面临场景错位,对方的挑衅干扰,还有如何在陌生的情境里找到自己的定位,把握住并且获得外部的认同。
扶弟魔这个标题很情绪化,理性解析伤感情,感性选择伤公序良俗,某种程度上偏向于惹不起躲得起,同时又不得不正视这个千年历史遗留现实问题:
当代男性如何面对自己还爱着的,同时被原生家庭洗脑,控制不了会伤害自己的女性?
在几乎已经落败的情况下,姜振宇用理性和逻辑来说明:唯有爱是救赎之道,在他的语言里,有清晰的可执行的方法,有理解,有信任,有包容,有妥协。
一字一句讲出来,说服的力量在叠加,共情的感染力在蔓延,他的发言过程中,语调在一个幅度内下沉上扬,语速没有什么变化,内敛的情绪表明选择的态度,身体语言简单有力,眼神平稳。
诚然,这样的形象仍然不那么搭和现场氛围,他只是传递出了自己的声音,选择,理由。
现场观众和导师做出了认同的选择。
杨幂可以的
“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清醒的人都是在努力活着的人”,看到了杨幂独立和温暖,又能输出犀利观点,被大幂幂彻底圈粉了。刘擎教授的加入多了很多理性的观点,马东改不了调皮,康永哥还是这么暖心,薛教授还是如此呆直男,刘薛教授二人辩论实在太搞笑了。看到这群you can or u cannot whatever u still bb 一年一度的快乐互怼,近来日渐阴郁的日常烟消云散。奇葩说又让我开心起来了。
辩论应该是“我觉得A绝对正确,B不可理喻;听完你们发言A仍然绝对正确,B大概可能有存在的部分意义”,《奇葩说》走到今天,渐渐丧失了这种功能。
选手们的思维和脑子可真快啊,是怎么做到有想法又能说得有趣的?
为刘擎教授,一定要多一星。
这个节目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审丑,做节目的人拼命想消费别人的丑态,上节目的人没有丑态创造丑态也要急着被消费。怎么着?现在的人都不喜欢聪明的人是吗?
真的过于强调奇葩 哪有说?这都什么大杂烩现场 也没有看到什么有价值的观点输出
球球女性选手们不要加深女性刻板印象了,特别是撕绿茶那个
救命,安全且无聊,媚粉且低级
杨幂的清醒学金句是比郭敬明的诡辩术更高明的话术,去掉高大上的表达方式结合实际翻译过来就是“随便你们怎么说我是不会改变的”、“拥有钱和名气就是我最初和最终的目标”,但是明面上却教人一时无法反驳——全是空泛的大道理。她唯一的破绽是无法知行合一地成为“人民艺术家”而成为了“微博流量家”,现在也只能让金句在社交平台上空余回响了。
都是社会上反反复复讨论的那些,缺乏节目本应突出的新意,甚至连筛选后的有趣的表达都很刻意,就像宣读一份想要标新立异却滥俗的文书。没有好的评审机制,只有主观的且傲慢的“打动”。杨幂备受褒奖的犀利,实际上是刻薄吧。
肖骁思达回来的那一期好好看,原来大家都还喜欢以前的《奇葩说》,以前的老奇葩。虽然傅首尔得bbking也可以,但是更喜欢小鹿。
刘擎教授是我看第七季最大的收获。
太尬了(12.17)//多看了两集,基本上找了一堆自以为深刻的浅薄小孩儿,美其名曰多样性,刻意标新立异本身就透着庸俗劲儿,“勇敢做自己”这种话听得多了就感觉还不如“早睡早起多吃蔬菜”这种话管用。(12.30)//都特么演了半个多月了,海选还没完,沃特则法克。(01.03)
薛兆丰明明是个演员 装什么经济学家,第一集居然说“哲学是门语言的艺术”,也是代表了薛这个层次的人的认知,你就是个演员
结果整季下来最舒服的一集是肖骁和姜思达回来的这一期。
这季奇葩说只做对了一件事,就是请来了刘擎教授。刘教授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台上一群擅长投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真实面目,也因此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既希望刘老师能把政治哲学带给大众,又担心这个节目仅仅是在消耗他。
作为奇葩说的老观众,节目能不改名办下去挺欣慰的,只是这一季目前看来过于强调奇葩属性而没有什么有价值奇葩观点输出了,而导师阵容里真心不建议请薛教授来当导师,无论什么辩题都能扯到经济学上面而且还没输出过什么有价值的观点,再谈到他北大教授抬头这个事,本身就很扯了,当年用这个抬头去卖网课后面被被北大解雇了才发现是个挂名临时工,这个人本身就很扯淡了,可以说是一本正经在综艺圈里当教授啊,一个敢说一个敢捧,服了。
前两集毫无《奇葩说》的灵气,想从网红堆里找到下一个肖骁、马薇薇、陈铭、傅首尔太难了,千人奇葩捞看上去更像是无人可用的无奈。
杨幂真的对这季奇葩说增益不少,能说会道非常有自己的观点又很温柔。真的有很大的改观。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