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点映归来。 第一部《志明与春娇》是在家里电脑上看的,当时觉得好喜欢啊,OST好听得飞起。(这两天重看发现有些咸湿的梗我当时没懂…) 第二部《春娇与志明》上映的时候我高二,上映当天抱着手机偷偷查了市区所有电影院的排片时间,翘了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和第一节晚自习,拖了一个后来毕业前已经和我绝交的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坐情侣座看的电影,然后在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的空档赶回学校。时间凑的刚刚好,当时觉得我真是天才。 记得2014某天杨千嬅在微博上po了一张紫色的头发,余文乐在ins上po了一张写着「张志明先生收」的酒店便条,我当时挺激动的,想说不会是要拍第三部了吧。 又过去了两年多,我都快忘记了,真的有三啦。
这系列电影还有一个很妙的地方就是英文名。这次的love off the cuff,导演的官方解释是说一段感情走了好多年到了一个困局,变成一个枷锁把两人绑起来,要往下走必须打破这个枷锁,就是love off the cuff。
个人觉得虽然这部电影里部分人物和桥段还是有点尴尬,但总体上已经比第二部好太多。在保留彭浩翔的恶趣味和冲击内地院线的基础上能有这样的完成度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这个故事和第二部的北京太水土不服了)虽然用了很多老梗,但粉丝看会超级开心的啊。我这么难笑的人基本上从头笑到尾。 标题这句「寂寞是浪漫地断气 我与你与我快枯死」是《志明与春娇》的OST里的《如烟》如烟,看春娇躺浴缸里体验窒息(预告片里有)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首歌,形容当时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也满恰当的。 连夜复习完前两部去看的点映,不敢说是满分学者的我来试着总结一下彩蛋好了。【剧透预警】 1 第一部的表白短信 n 55!w !倒过来是 i miss u
2.电影开头的故事里的小女孩是彭浩翔前作《人间•小团圆》(《香港仔》)里古天乐和梁咏琪的女儿。 曾国祥(本片中饰演春娇的弟弟)导演的《七月与安生》中的苏家明在本片中出演了一个摄影师。 导演彭浩翔本人也有出镜。最后唱歌场面人群里那个举提词板还举倒了的。其实导演在第二部里也有出镜,是志明找同事们帮他做视频的时候桌子右边边上那个。所以人设还是统一的,就是志明公司的一个同事。 3.系列三部电影的开头都是叙述的恐怖氛围故事。第一部是空后备箱里的求救声。第二部是春娇的一个朋友三任男友都意外死亡。这一部是吃小孩的怪物。导演说这些都是他听来的故事,这次的故事是彭太小时候听她妈妈讲的。 4.UFO事件是最早第一天认识时张志明问余春娇要电话时的借口,当时说回家查了再告诉你。这一部里两人真的半夜去等UFO了。 5.然后在看UFO时遇到的那个阿sir是第一部里志明丢烟头被逮到之后装外国人时同个阿sir,很悲剧地被认出来啦。(所以被扭送警局也是没办法,有前科啊…) 6.春娇说他们确认关系的纪念日是朋友春春生日那天,就是第一部里她带志明一起去了KTV庆生那天。这次过生日的蛋糕和第一部里一样还是胸部,而且切蛋糕也是从中间切的。(来自评论 连背景音乐放的歌都是同一首《牛郎织女》。 7.第二部里出演过的杨幂、黄晓明、郑伊健还有王馨平在台词里都有提及,串联的还挺好的。 8.张志明最后唱的那首歌原曲是五月天第一张专辑里的闽南语歌《志明与春娇》,据说是导演的灵感来源。这次也请他们重新唱了国语版,作为电影主题曲。导演说他早就想用五月天这首歌了,但是没钱,第一部的时候钱都用来买烟了。志明与春娇 9.那一本拍摄每天拉的屎的拍立得相册,是导演本人的杰作(。) 10.张志明买的Supreme的那块砖真的满贵的,是2016年秋冬的产品,售价$40美金(约¥270人民币)。当时炒的挺火的,不过等升值换楼还是没可能吧233
还有张志明用牙刷刷的,供在盒子里的那双鞋,查了一下应该是这个Nike Air Mag / Marty McFly’s Sneakers 好像要人民币几万块吧…有没有虎扑直男解答一下2333 (评论有人说80w 看来这个是比达利手办贵多了…
电影里张志明收藏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导演自己的。包括九万块的达利。导演说张志明购物狂这一点是他本人的投射。
11.拍第三部的灵感来源是去年彭导和太太聊起在东京遇到的311地震,觉得可以用在这个电影里,从而开始构思了整个剧本。
【*偷偷加一个bonus彩蛋 424导演知乎live里说到brenda那个角色的演员本来不是演员 被他拉来演了第一部之后一直埋怨他说演了这个角色被人笑 要求补偿 于是导演第二部就给她配了个大帅哥黄晓明hhh】
———————————————————————
416去了杨千嬅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路演 结果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电影的东西嘛(摔
差不多就是杨千嬅粉丝见面会啦(+情感问题讨论大会) 同学们都很敢啊……感受到了自己的苍老 但是听杨千嬅唱了几首歌 非常好听了 (´ε` )♡
看《革命之路》的时候,觉得Jack和Rose活下来的话,就是这种婚后生活。所以,有情人短命最好。但是,死这件电影里最稀松平常的事,却没有发生在张志明和余春娇身上,一段感情,老而不死是为贼。
拿《春娇救志明》和其他都市爱情电影相比的话,可能也不差,旁座的女生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笑点,我猜她的朋友圈配图一定是电影开头巨大的“n 55!wi”,至于文案可以是“成世流流长,我同你哋一起,一路哭,一路笑”。但主要是笑,影院里很多人被咸湿段子逗得大笑,表达出一种成年人之间的挤眉弄眼惺惺相惜。余春娇被求婚时掉了眼泪,却没有人跟着一起,因为那场戏实在太尴尬太套路,我们心里想的不是扎心了啊张志明,而是你可长点心吧余春娇。
跟《志明与春娇》甚至《春娇与志明》相比,第三部显然有失水准。续集当然是难的,但也不是没有标杆,爱在三部曲就挺好,人物在成长,故事在继续,没毛病,乘胜追击拍个五六部我们也认。但姣婆遇到脂粉客拍到第三部这份上,就叫我们为难了。余春娇说张志明永远长不大,这个梗玩了两部了喂,他是巨婴这件事我们很清楚了啊,你不要给我们啊,我们胸怀大痣可以奶大他。倒是你余春娇,在一起这么久了,怎么还在幻想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改头换面。
第三部的乏味在于没有新冲突,男仔贪玩,女仔没有安全感,永远是这样。七年了,北京房价都涨上天了,香港特首都换了几任了,还在老生常谈责任感安全感,有这功夫多喝点水好么,不行就分。而且地震来的时候,是你死活要拉住把手不肯躲到桌子下面去的好吗,智障当然没有安全感了,总有刁民想害她。地震走了,反咬一口说对方永远只想到自己,张志明真是一脸黑人问号,我都把桌子拉到你身边让你躲了还要怎样啊,我还能怎样。
就算这样,张志明还是认了怂,搞出个band来求婚,口口声声说你余春娇救了我。这首歌曲的背景歌曲应该是“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从发型看张志明都长大成陈奕迅了,余春娇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而且,余春娇你爱的不正是孩童般玩闹的张志明么,他要是不爱玩了,你们俩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闷的时候想要个憨豆,嗨的时候想要个爱豆,港真,太难了。
为了让余春娇的作显得不那么无理取闹,请来了秦沛出演抛妻弃子的余爸,期待观众能理解看似独立的港女为何要死磕安全感。可是,知道你为什么要作跟同意你作这不是一回事啊。在我看来,长不大的人其实是余春娇,她一直都没能从被抛弃的早年经历中走出来,她所谓一个人也能活的挺好,并不是自立宣言,而是我可不能被男人再次伤害的自绝宣言。遇到问题就逃避的人也是她,“不如散了”、“不如放手”,最先抢占道德高地,却也最早丢盔弃甲。
当然,故事不灵是编剧的问题,跟导演也有关系,但是演员不用背锅。这部电影里依旧是我们熟悉的志明和春娇,熟悉的都市男女。志明升职做CD了(我以为以彭导爱玩的天性惊悚片杯面广告会拍出来),他不会说余春娇我好爱你,而是贱贱的说你就是贪恋我的美色。春娇唱小飞侠的时候,能感受到她想要分享童年回忆的快乐,就像她分享跟郑伊健发生恋情的少女心一样。扮护士玩制服诱惑的时候,两人一唱一和,在床上滚来滚去煞是喜人。所有这部电影温馨可爱的地方,都是延续之前两部中观众所feel到的甜蜜回忆。所以,《春娇救志明》唯一一场濒临泪点的戏,是春春再次生日会时候,包厢电视画面回放的第一第二部中的片段。巷口借火、便利店买烟、漫春天开房、北京复合……
艺术创作的灵感往往是一刹那的灵光,志明春娇系列的灵感来源于禁烟条例后的街头社交,是都市男女偶遇相知的故事。第一第二部中这对男女的分分合合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类似的心境,从张志明身上看到懦弱,从余春娇身上看到妥协,各种随意洒脱撩骚往来看出爱情里的举重若轻。但角色性格成型之后,彭导的小机灵在《春娇救志明》中不能给人物带来更多面向,只是在人设上原地踏步。所以,并不是张志明需要长大成人,而是整个剧本需要长大成人。假使第三部集中呈现的是接受对方缺点的情况下如何相处、相处够久的情侣要不要结婚、过了审美期限的感情如何维系等等,都可以使这一部更贴近当下生活,从而完成所谓的成长。
最后,我只问自己一个问题,要是再拍第四部还去看么,答案竟然是去。对,就是贱,就是被你欺负我爱你。
我觉得不论如何,我都必须给这部片子写个影评。
时间倒回到上周五,我在出租车上,突然收到一条豆邮,是制片方的工作人员,说在豆瓣看到了我之前给第二部写的影评,,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第三部的提前观影。 然后,我他妈的当天整个晚上笑的跟傻逼一样。朋友说,剧组真的好走心啊。
真的对这个系列蛮有感情的。
很少能有把爱情拍出烟火气的片子,没有车祸,没有失忆,没有堕胎。 充满了情侣相处琐碎的小桥段,逗趣而又暖心,就像你我相处的日常。 有小聪明。一个词,一个梗,一包干冰,相视一笑的默契与亲密。 有折磨。挣扎,纠缠,冲动,失望,想要改变一个人,却发现他怎么也长不大。 有同化。开始讲鬼故事,开始变得有趣。我努力的想摆脱张志明,可是在不知不觉见,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了。
每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或多或少都看到自己了,或多或少都看到遗憾了,或多或少都看到期许了,然后都记住了这部片子。于是,它火了。
今天在上海影城看了提前场,提前场看到了余文乐和杨千嬅,以及,导演你真的没什么存在感。
电影笑点很足,整场都不乏笑声,作为一部喜剧来说,应该能算成功的了。 中间玩了很多一二部里的老梗,这样的设计也让各路老粉们觉得十分亲切。不过作为一部感情片来说,总觉得感情线上还是显得有些铺垫不足,而过于零敲碎打的片段的堆砌,也让整个故事主线的连续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蒋梦婕最后的解释,就显得很生硬和勉强。
不过这并不影响片子的可看性,聊一聊剧情。
故事到了这个阶段,恋爱谈久了,新鲜感消磨干净,只剩下日常琐碎中的摩擦与争吵。我们总是自以为了解对方,总以为卧槽都处了这么久了,他下面几根毛,喜欢什么姿势我都一清二楚,他是个什么什么样的人我不清楚? 可那些自以为是的了解,也是自身固执的偏见。春娇最后在台北爆发,觉得志明总是逃避,觉得志明总想着自己,觉得志明总是心血来潮。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摩擦,磕磕碰碰形成了心结,形成了偏见,让她会忽视张志明的改变,会放大他的不足,会不停去找实例印证并加深自己的偏见。讲真很多分手都是自己吓自己然后就分了,春娇也是,她忍不了了,她逃了。
要知道在生活中,男人跟女人对事情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男人倾向于解决问题,女人倾向于表达情感。“亲爱的,我又怎么了”“你没怎么啊”。“我真的没有XXX,你想多了”。男人们很容易惹女人生气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加上不善言辞,无非是越描越黑的状态。 我觉得地震那段拍的真的非常好,志明真的没有不管春娇。我们来抽象一下,春娇遇到了困难,志明做了什么呢,给了鼓励,给了解决方法,反复尝试都无效。春娇始终因为自身的原因,不愿意接受帮助,也不愿意自己突破。然后志明选择了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去帮助春娇。最后,事后,春娇一句责问,你为什么不管我! 真的没有丢下你啊。当我伸出手的时候,你也要试着突破下自己看看?如果能一起努力就能把问题解决的很好的话,那又为何要以爱作为束缚,强迫两人都深陷于困境中?
然而,他俩就这么分手了。很可惜呀?志明错了吗?春娇错了吗?他俩都输了,生活赢了。我觉得可惜,却很正常。
讲真,我都以为这次圆不回来了。比起第三者,比起新欢,生活才是感情最可怕的敌人。铁杵磨成针啊兄弟们,情比金坚都能给你磨成金粉。。
然而,他还是做到了,因为他是她的张志明。
张志明,有颜(遛狗被妹子搭讪),有钱(开路虎,买达利),有才(广告公司高管),有趣。活好不好不知道,但占足前面四点已然是极品男人了啊,各位哥哥们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谁做的到啊。 而且这样一个人撩妹套路玩出花来,简直是一本标志性的教科书。 有趣的最难境界是如何将枯燥的生活玩出花来,就好像即兴魔术一样,你不知道你能拿到素材,但你要用这些素材让观众惊呼,amazing ! 达利那一段,春娇明显是生气志明乱花钱的,可是志明,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每一个男人都要有一个达利),然后开始跟春娇调情(把首饰放在雕塑上),中间夹杂着插科打诨 ,随机应变。能在做了一件女人嫌弃你的事情上,把女人哄开心,真的非常考验撩妹的综合素养。 最后求复合的那一段,志明在ktv里先是一言不发(忍耐力惊人),随后突然消失(了解女朋友性格),再后找朋友演戏(肯为女朋友花心思),尬歌(脸皮厚,行动力强,心思巧)。套路之深,手笔之大,真的是撩妹教科书,并且这些套路,没有一定心性的人,根本执行不了,肯定在ktv里就痛哭流涕:我求你留下来好不好TAT,我不能没有你TAT。 然后GG。
我还真不相信,这等风格,是处女座。
我觉得张志明象征的是,我们每个人念念不忘的那段热恋,好玩,有趣,好像被带进了新世界,好像对方整个人都发着光,并且,跟之后的每个人都不一样。而这感情,炙热耀眼而又短暂。关键词是喜欢。
春娇穿小护士装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变得越来越像张志明了,第一部的时候,她还不能算是个有趣的人。第二部的时候,她只是重复着张志明的习惯。到这一步,她终于把他的有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小护士装也好,还有前半段跟志明拌嘴的回复方式。两个人相处久了,真的会越来越像的。
总觉得春娇象征的是,成熟了之后,包容的爱,不是阳光那样强烈,更像夜晚路边的路灯,不炙热,温暖,却又经久不息。她愿意去陪志明玩干冰,愿意对志明扔小球作弊这件事情详装不知,她在生活上的很多方面对志明忍让,包容,陪伴。很多人到最后都会变成这样的感情观,不追求感情上过度的冲动,细水长流。这里的关键词是合适。
庆幸的是,两类感情,最后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了。喜欢的感情,开始变得慢慢合适。合适的感情,又慢慢多出了几分有趣。结局不能更完满了。
以一个男人的角度感慨两句。 男人真的挺难长大的,要失去一些东西,被很多事情,很多人打磨,才能变得成熟稳重,老练世故,却又不丢失灼灼真心。 然而完美的人谁不爱啊。风情万种的老司机当然知道这一点,平心而论,又有谁不希望,另一半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能够包容并善待,而不是冷眼厌恶,自己心底的那个躲在角落里懵懂幼稚的赤诚少年。
这个系列不希望有4了,到此结束我觉得蛮好的,千万不要为了吸金而烂尾了,不值得。真的。
========================4月30日分割线=====================================
早晨起来刷到了昨晚五月天在大连请志明与春娇当演唱会嘉宾合唱的视频。 喜欢五月天超过15年,喜欢志明与春娇5年,突然发现,人生中那些喜欢过的各自为战的事情,就这么突然的,串在一起了,还真是蛮神奇的。
生命里的那些不可替代呀,都只不过在恰好的时间,恰好的地点,恰好的故事,恰好的感动。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好,早一点迟一点都不行。
“偶尔想起来,还真的会嘴角带笑呢。”
记得曾经有一种说法,在一起很久的情侣大多会有两个结局:结婚,或是分手。 八年,我想这段爱情跑的足够久了,久到好像已经忘记了,爱情最初的模样。 春娇已是过了35岁的“中女”,而小她四岁的志明却正是遛个狗都能“沟到女”的大好年华。 于是春娇变得敏感多疑,从发现志明手机上有陌生女人的短信,到主动求欢被拒,再到跟闺蜜抱怨自己下面毛都白了,一场“中女危机”正式来临。 志明不太懂,他还是会一次性花掉所有的bonus再加刷卡去买一个九万的达利; 春娇也不太懂,为什么在一起这么多年,志明还是个只会把事情推给别人的少年。 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实的最能打动人心。每个人,大概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 拉着几个闺蜜数落男朋友,但当别人说他不好的时候又拼命维护的那个余春娇; 跟死党一起看美女泡酒吧但又时刻记挂着要回去陪女朋友的那个张志明; 想安定下来又怕对方不够成熟给不了自己安全感的那个余春娇; 看到可爱的小孩子突然有冲动想自己生一个来玩但明明什么都还没准备好的那个张志明; 是我,也是你。 其实影片的中心是成熟的春娇“救”了长不大的志明。然而在我看来,让春娇那么喜欢他,跟他在一起那么开心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志明的那份“长不大”。 每天想着怎么挣钱买楼的男人是不会想到把首饰挂在一个装饰品上的;尽管英雄救美的苦肉计用多了让人觉得幼稚,但若是两个人的日子只剩柴米油盐,估计最后的的结局会是分手而不是结婚。 私以为,生活是需要一点“幼稚”来调剂的。况且志明也会陪春娇的妈妈买菜,耐心教她用微博,陪她爸爸泡吧,给他找婚纱摄影师。 当然,要做到该浪漫的时候保持童真,该现实的时候又理性睿智,我想……此男只应天上有吧。这世界上的男人啊,很多还不如张志明呢。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剧情从未经历过跌宕起伏,就是这个世代,最平凡的爱情的模样。会有误会,会有争吵,会有猜忌,但你忘不了,也戒不掉。那些小插曲,只是为了让你看清楚爱情最初的模样。 关于电影本身 惊喜颇多,尤其开篇就给观众一个大悬念,现场大家都直呼“真的不是恐怖片?”尽管明知道不是梦境就是传说,但能把这段呈现的如此完整细致,看得出是颇费工夫的。(个人非常喜欢开篇“趷趷刚”这段和ET那段) 整部片子基本可以说是全程无尿点,且笑点不断,作为一部爱情喜剧,完全对得起它的名字。比之前看过的某些电影里面让人猛犯尴尬癌的段子强太多。 当然,笑点有不少是靠白话粗口带出来的(我尤其喜欢春娇那几个闺蜜,说起粗口简直一气呵成毫不做作),不知道国语版会被改成什么样,希望不会让原版的精髓丢失太多。 p.s.据说片尾有四个彩蛋,但是因为今天片方要放ID所以提前掐掉了,我想我不介意为了彩蛋再去二刷一下。 关于音乐 五月天的国语版《志明与春娇》昨天就已经释出了,主唱偶像黄伟文填的词,之前大家期待颇高。然而……怎么说呢,这首歌只在影片最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段,配合经典的"i miss u"带出整个故事,还是蛮自然的。 但个人觉得,既然片子有一段台湾行,为什么在春娇与志明大吵后坐上出租车,背景音乐不是闽南语原版的《志明与春娇》?多符合台湾的小黄和夜景啊~虽然那英的《梦一场》也非常切题……也许导演是为了让电影多一个卖点吧。 说真的,对比下来,我更喜欢片子结尾张志明唱的那首粤语版的《志明与春娇》,虽然押韵什么的并不专业,但却是最呼应这系列片名的点睛之笔。 关于演员 余文乐就是张志明,杨千嬅就是余春娇,END。 关于自己 那天收到片方的豆油,说看了我写的这系列之前两部的影评,想邀请我作为豆瓣粉丝提前观看第三部。于是翻了翻之前那两篇影评。 第一篇是2010年3月27日,7年前。 志明与春娇爱了这么多年,而我,经历了从香港搬回内地,结婚生子,在哄睡了两岁的女儿之后,敲下这些字。 好久没写东西了。 最早会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五月天。让我习惯于用文字去表达一些东西的,还是五月天。 也正是这些,让我今天有机会跟院线和媒体一起提前看了这场电影,回忆满满,感动满满。 我想,因为喜欢一些人和事而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p.s.真的不太希望这系列就这么结束,如果继续拍生娃带娃的故事我也还是会去贡献票房的:)
期待值有点高,失望有点大,我可能看了一个假的春娇志明系列。
开场叙述了一个小时候的“嘎嘎怪”的故事,我以为跑错影厅了,等到春娇和志明出来后我才确定自己看的是对的,说实话挺喜欢余文乐,也挺喜欢春娇志明系列的,但这部电影真的让我失望,没有前两部的温暖感动,整部电影都在以低俗的情节来充当笑料。
春娇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莫名的烦躁疑虑,志明在经历失去后才学会了成长。
其实女人要求很简单,希望自己的另一半给自己安全感,无论是表白还是做重要决定,至少让对方感觉到你是认真的,是深思熟虑的,不是随便说的,志明在经过失去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结局两人在一起了,但我却没有感动。
黄段子、异想天开与奇趣的细节情感。所谓彭浩翔又回来了,其实就是他终于又回到那个将细腻混合于没羞没臊的彭浩翔了。虽然还是有很多有趣的小心思,不过也都是些小心思了。
这个系列的英文名一直都超有梗啊。第一部,男人把新欢当Puff,Love in A Puff。第二部,女人将旧爱当Buff, Love in The Buff。第三部发现“我爱你”在余春娇和张志明心里,重量是不对等的,爱情成了Cuff,扑街啦你!
太丧了...春娇和志明遇到所有的问题都是无解的,虽以一个浪漫的结尾做解决,但现实中的情侣大多数还是选择分手,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须楚楚可怜...上班都那么累了,下班我还要看那么丧的电影,我宁可看《喜欢你》这种童话梦,也不看被浪漫包裹的炸弹....
开场十分钟,我一度以为是放错片子了,能把一部爱情电影拍成惊悚片的开场我也是服了这位导演了!全片感觉内容空洞,笑点很low,很多搞笑话题都是典型的港式幽默,污感十足,导演应该是个有年代感的人,歌曲串烧老掉牙了!无厘头式的港式幽默让我看到了星爷的影子,不过差了十万八千里!很失望的电影
我這輩子參加過的所有映後QA,就屬本片的最有趣:當彭浩翔緩緩說出,片中那數百天份的大便高清照是他親力「製造」、每天紀錄,包括鑲滿玉米粒的那一顆,在場的所有觀眾都沉默了,鼓起的掌聲與其說是讚揚,更像是想消解這一份空氣中的尷尬。真是一場有味道的QA!
彭胖子你终于找回了自己 让我在笑成傻逼和哭成傻逼间疯狂切换 志明你终于成熟了 激动地流下老母亲的眼泪 志明你比黄晓明帅太多了好吗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续集
第三部又名:志明和他的早更女友春娇
三部曲自有呼应与递进,第1集春娇问“为什么香港看不到UFO?”,94'22''处两人彼此眼中拥有对方,所以错过了一闪而过的UFO。这回,春娇考虑分手,所以能看到UFO。但外星人几百兆亿次运算都无法回答人类的感情问题,因为“Love off the cuff”—“off the cuff”是随性,“cuff”又是手铐,全在自己。
三分之一处开始崩,小桥段完全拯救不了。彭胖子看起来像是要努力叙事但讲着讲着又觉得自己讲不好,扔了七七八八一堆线索和情绪后放弃了。片方邀请的第一次看片会,标记一下。未播放粤语版,这点挺遗憾。
这个系列又回勇了,港味、黄段子一个不少。能轻易戒掉手中的烟,却很难改掉性格中的缺陷。渣男贱女终究也得长大,当我需要安全感的时候,你依然幼稚的像个孩子。爱情是几兆亿运算都无解的问题,每一次自我怀疑都能将我推向谷底,还好你让我看到,你愿意做出改变的决心。
你从来没想过一个爱情故事能如此的拍。我们关注爱情的美好,彭浩翔关注爱情的真实,一堆实际的问题不禁让我思考,真的是这样吗?春娇的问题,不正是男人们都会忽略的?第三部不仅没烂,反而让我重新审视和思考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
春娇80%台词来自彭嫂日常
很直男癌,又很现实。#没了杨幂果然好看多了#
余春娇倒数十分钟的时候还在嫌张志明没长大,哇张志明上去唱首烂歌就算长大啦?
彭老师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未来几年的影片已经确定。2018《志明救春娇》2019《春娇怼志明》2020《志明怼春娇》2021《春娇*志明》2022《志明*春娇》...........
我替彭导想好了下个一百年续集的名字 志明砍春娇 春娇恨志明 志明气春娇 春娇烦志明 志明弄春娇 春娇恋志明 志明剁春娇 春娇怕志明 志明找春娇 春娇躲志明 志明擒春娇 春娇跪志明 志明玩春娇 春娇----大家继续
“两个人维护关系真的很难,不要因为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而去破坏它。”
比第二部好太多 还是回归香港更有味道 喜剧元素最佳 只是故事后段有些乏力
人设都有点崩了,志明渣春娇作,情节不够音乐凑,最后尬唱真是看得尴尬。
当剧情流于套路 香港仔和普通言情戏混在一起 真的再好笑我都打不下高分 听到志明与春娇的前奏我他妈快哭了 后面林日曦改的歌词也是够 成长和信任的主题败给了散成一滩的结构 曾国祥帅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