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低估时期,烦心事颇多,家庭,工作,事业,金钱,感情让我焦虑烦躁难堪,终日失眠。偶然点开这部片子,本意只是图一笑耳,却未想看完此片后竟收获了在一笑之外的更多的东西:信心,慰藉,感悟皆有。被片中华仔那自信,知足,踏实的笑容和态度所打动,特摘录以下片中引起我共鸣的片段和台词,新年,应当有新的开始,期待2020年,过去两年的颓靡,相信我能走出来。
摸几次烂牌有什么关系啊,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就快了就快了
大房子被查封了,回去公屋住了,像回到过去一样,两兄弟躺在铁架床上下铺上。
“哥,我觉得你很乐观哎。”
“摸几次烂牌有什么关系啊,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你呢,找到工作没有?”
“我只担心妈会不习惯。”
“哎呀,妈妈怎么会不习惯呢,妈以前呐,靠缝衣服做塑胶花,把你们养大的,早点睡吧,明天上学别迟到了。”
“妈,帮忙关一下灯。”
师奶上了计程车
“哎,大侠!”
“哎,婆婆!”华仔笑着说。
“你现在开计程车啊。”
“是啊,开计程车自由嘛,没客人的时候就打打牌。”
“最近手气好点没有啊?”
“就快了,就快了。”华仔笑着说。
“加油,加油啊!”
“好!”
咏琪和华仔在计程车上
“我做什么都不对,改了你也不喜欢,做这样也不对,做那样也不对,你到底想要怎么样嘛?你到底爱不爱我啊!”
“有时候爱有时候不爱。”
“那什么时候爱啊!”咏琪擦着眼泪。
“看你为我哭得又惨又可怜,又帮我打扫,我怎么会不感动,这个时候就爱呀。”
“那什么时候不爱啊?”
“看到你把擦过眼泪鼻涕的纸巾丢出车外,从沙发底下大批大批把垃圾帮你扫出来,还有鱼骨头招来蚂蚁的时候,这样就不爱。”
“我哪里有啊,鱼骨头我扔出窗外了。”
“扔出窗外不好吧?”
“那边只是草地嘛。”
“可是有人走啊。”
“那我不扔出去,扫进沙发底,你又嫌脏又怕惹蚂蚁。”
“你可以把垃圾袋扔进垃圾房啊。”
“垃圾袋很容易破嘛。”
“可以用两个啊,不要用拖用提的。”
“你这个人真的太挑剔了。”
“我当然要挑剔,找老婆不能开玩笑,是一生一世的事。”
两口子打牌输钱了。
“我在想打哪张牌会输少一点。”
“赢钱未必会开心,有时候打对了才会有满足感。”
“越烂的牌越要用心打,发脾气是没用的。”
“记住人品好牌品自然就会好。”
最近跟着电视重看了好几部银河的喜剧,真是厉害。《孤男寡女》杀人无形的办公室八卦流言,女性家人以女儿换取社会地位的急功近利,男友对女友的操控,杀机裹糖浆。《钟无艳》将爱情的自私和占有讲到齿冷。千古文人侠客梦,梦中的大团圆都是给观众看的。批判同情或者揭示都细致入微,顺着故事情节的脉络细密布埋,并不尖利刺痛。
以前看这部并没有那么喜欢,本身是个游戏不动脑的北方佬,没有麻将氛围,这次看完回头给好几部杜韦喜剧升星。刘华特首型适合教化人间。难得古天乐的尴尬用得其所,天乐就是按照主流声音的晋升渠道,用功读书,考取名校,创业做老板,晋身中产,然后,破产,被骗,感慨“什么都不用做就有钱赚,你看打牌多无聊”。但是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讨钱也不变通,不肯骗人。
梁咏琪这个角色写得真好,亲密关系中翻来覆去,执念改变的只是外貌,时而歇斯底里时而楚楚可怜。这里当然没有探讨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安导致失控。但是看得出,男人创业或破产,跌入低谷,也还有女人接着。结构性问题,却也逼出一种力量。人得意时能体谅失意人,便是了不起的力量。
期望落难公子成状元,也实在是自己无法进京赶考的无可奈何。浪子未回头,霸道总裁折堕时,底层女性才有机会与之相遇,奉献便当与清扫的爱之关怀,母爱泛滥。一旦男人成长,女人便配他不上。男人送她读书(想到民国有些知识分子送包办婚姻的太太念书),教牌育人,父爱天下。天乐和采儿一对,天乐坚持自己的原则,采儿被他感化,包还是要买,反而没那么肉麻。
面对“你到底爱不爱我”的送命题,韦家辉给出了恰如其分的回答“有时爱有时不爱”。无奈,几十年港女建功立业,喜剧结尾还是“嫁得”为最终奖牌。当刘德华说挑剔因为娶老婆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的时候,你就知道“一生一世”也是枷锁。
“牌品不好就是人品不好”,性格问题还是人品问题的讨论。性格问题也可以“积劳成疾”。如同“刀子嘴,豆腐心”,可以用作体谅他人之语,切不可来自我安慰。
打牌越顺,牌品就越好,牌品越好打牌就越顺。觉得自己幸运的人,就会有好运。心态玄学,日日想破头未必能“想通”,还是要做。
好牌烂牌都这么打的。。。时运高低可以摆正心态,但如果赢了钱要提防后巷伏击,死里逃生靠警钟,命运便不在牌桌之上了。
最后,刘青云穿皮草,毛茸茸大黑熊,好想rua。
观看杜琪峰的爱情喜剧时,总是会注意到角色间均匀、互补的角力,《钟无艳》三人关系流转,《孤男寡女》到《盲探》的男女对峙。会浸入粤语语境蕴含的饱满能量,在华语电影中体会到情境的生成。会被真挚纯朴的人物关系和流动的情节打动,只消看他的电影,就知道一个导演有多爱他的演员。
而在《呖咕呖咕新年财》中,杜琪峰一反往常的调度方法。
“郑秀文”-梁咏琪:一个神经、任性、“痴迷”爱情的角色,很容易让人讨厌(角色或创造角色的导演),本该郑秀文,疯狂背后藏着冷静和聪慧,观众会喜爱。却让梁咏琪出演,并对于女性主角采用了男性的调度:变形,增大胸部。《大只佬》《盲探》《我的拳王男友》都增加男性的生理变形,《钟无艳》直接将男性角色形变成了一个女性(性转出演)。唯一一次女性变形在于《瘦身男女》,但男性也接受了同等的变形。杜琪峰的爱情观是男性需要更多的附加条件,以平衡与女性间的魅力差距、掩盖单调的同时丰富形态,女性本身就是美丽的、像孩子一样,无需赘述;蛮横,动不动掀桌,做事粗糙。“刻板”的男性特征。
衣架-刘青云:一个不停更换服饰的衣架,是刘青云留下的。每当这个角色抵达将被塑造成“人”的转折点时,刘青云就会辅以“做作”的表演刻意暴露“业余感”,而刘青云(其实)毋庸置疑是卡司中最会表演的演员。
工具-古天乐:角色在前半场都是以喜剧形象登场的,贡献了大量笑点,突然就变得无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又拿起话筒,成了主持人,最后竟然开始开开心心地打麻将。
花瓶-应采儿:作为电影的第二对情侣中的女性角色,应采儿扮演了和古天乐重叠的角色:工具-花瓶。当一对男女关系中双方都是纯粹的“配饰”时,该如何成立?即便他们不是主角。
“戏中戏”-黄文惠:一直到电影结束观众都不知道黄文慧是真傻还是扮傻,事实上根本不重要,导演根本不关心这个角色,观众也不关心。更像是黄文慧自己闷头执着于“扮演”这个动作。
明星-刘德华:刘德华是一个依赖外力的演员,《暗战》《全职杀手》双男主互动,或是(戴上盲人眼镜、大块肌肉)与郑秀文(女演员)形成融洽的银幕情侣,组建“CP感”。《呖咕呖咕新年财》中没有人和他对戏,甚至他用作伪装的道具都被梁咏琪拿走(梁咏琪更像是“男性”)。于是刘德华失去了着力点,最终饰演明星——刘德华。
有趣的是,无论是古天乐还是刘青云,都至少比刘德华高5厘米,但在电影里却常常同等高甚至矮于。但梁咏琪却会比他高,在电影中的“男明星”,在男女关系中其实其实偶尔饰演“女明星”。
当刘德华第一条说话声传入耳朵时,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他的声音,很轻,辨识度低,像配音。麻将桌上,明明是明确的四方形却总是听到与距离感不匹配的音量。打麻将时不断的单字发音(碰、吃、东、西)与麻将砸在桌面的声音此起彼伏。“错乱”的音轨建立起了不可信的情境,这与杜琪峰拿手的“粤语构建情境”完全相反。
综上可见杜琪峰“混乱”的演员调度及声音设计。演员们的方法、诉求各自为政,像是在各演各的,没有两个人是可以链接的,人物(群像)不存在(却可以轻易贴上标签),倒是像被搓成了一盘麻将,看似并排列在一起运动,其实是制造纯粹喜悦的材料。杜琪峰在随意的“贺岁片”中建立起严苛的秩序,整部电影是一个虚拟的麻将桌,我们看到的“混乱”背后都是符合(预设的)规则的。
想起《旋转木马》。只不过《旋转木马》是进入游乐场自行探索的过程,而《呖咕呖咕新年财》中,当观众望向麻将桌,“麻将”已被快速盘玩在导演手中,不停下。因此依旧是情节高速流转的、目不暇接的,但被剥离了人和观念的存在。倾向于认为对本片的价值取向和人物分析难以成立,是只需观看生成、发现相信的简单喜剧,如果了解麻将会获得更多的体验,可惜我没有了这部分体验(待学习)。
一切都变得合理。空间被压缩,闯入是简单的,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足以一颗麻将在麻将桌中遨游一圈。人数被压缩,一组麻将136个“人”。相遇是简单的。
古天乐说要(游过海)步行回家,当然是滴水不沾也不感到疲劳的走进了家门。在前一段,上一个镜头还在公车上远去的应采儿,下一个镜头立刻回到了起点。
黄文慧出门就遇上了多年不见的刘德华,其中她(可能艰辛)的行程被压缩成了一步之遥。
刘德华做的士司机,遇到了牌友老太太,好巧啊。
两次查封,同样的人员配置径直地走进来。从第一场戏(刘德华挑战王天林)起,杜琪峰展现的,与其说人在场景中碰面,不如说两颗“麻将”相撞的结果,快速、直接、不假思索。
古天乐与医生、应采儿见面,都是直接在场景中展开对话。
刘青云拜师,毫无征兆地到来。
应采儿打扫刘德华住所的家务,“破门而入”。
麻将侠大赛上,都是熟悉的面孔。最后一场俗套的贺岁片段,也变得无法指责,因为至始至终都是同一套麻将,不断地打乱、重组。
变换职业是简单的。梁咏琪轻松地在警察、税务主任、空姐间转换,刘青云尝试变成一个rapper(而他又借机表现自己的“劣质演技”),是这样的,粘一颗随处可见的饭粒,就会让一颗“麻将”变成另一颗“麻将”,不是吗?
这是一部关于打麻将的喜剧电影,虽然没有特别炸的笑点,但是整体很轻松,而且主演们用的都是自己的名字,这个想法特别好。每个角色我都很喜欢,比如胜券在握的德华,不停变装的咏琪,流落街头的天乐,笑容灿烂的采儿,尤其是迷迷糊糊的“老妈”,太可爱了。最后上牌桌说“我要替我儿子报仇”,结果连着上桌两次给青云气坏了,哈哈哈,太萌了。
运气真是很玄的,运气好的时候真的是怎么打都能胡牌。
“牌品即人品”这句话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我遇到过有牌品不太好的人。比如偷看牌,先看一眼自己下一张该摸的牌能不能自摸,如果不能自摸就去胡别人打出来的牌,生活中真的比较爱算计。还有那种把会儿打了但是又捡起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的,从来不觉得自己做错过什么永远都是别人欠他的。
Jep的第1篇影评
1. 我与这部经典的若干情节
第一次看这部片是在2003年,碟片时代,那时我和几个哥们看完后只觉得很开心,印象最深的就是刘青云吃完那颗米粒后的那句"还是热的",戳中了那个年代我们莫名其妙的笑点。在那个港片巅峰的时代,年少的我只沉浸在无厘头的段子中。
四年后我已经成年,上了大学,高考成绩并不好,妥协上了不理想的大学,读了很烂的专业。我清楚的记得,一个十八岁的爷们竟然大过年在爸妈面前哭鼻子,觉得自己没有读好的专业未来就肯定充满艰难,前途难料,弄的爸妈一脸懵逼…
也正是在那样的心情里,寒假过完我坐上火车返校的途中,无意中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也许是遇到了挫折,所以当看到华仔的牌不再好,他慢慢去适应,慢慢去想如何先不输的很惨的片段,听到华仔在片中说"好牌有好牌的打法,烂牌有烂牌的打法"时,我感觉顿时虎躯一震,菊花一紧,醍醐灌顶!想法的改变就是在那列绿皮火车车厢里,巨厚无比的联想笔记本电脑前开始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不再灰心丧气,遇到不顺就会想起那句烂牌的打法,只想对策,不再抱怨。学业上,自知专业的劣势,我下足了功课,学好专业的同时,也修别的学位;能力上,深感与别人的差距,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举办活动,积极实习。终于一步一步成长为现在的样子。
有些电影出现可能只是博人一笑,然后沉没在人们的记忆中,但是有的电影,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都有精神的内核在里面。
2. 一手烂牌如何打?
好牌有好牌的打法,烂牌有烂牌的打法,牌越烂越要用心去打!
华仔在剧中是一个牌运亨通的专业麻将手,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未输过,他靠着一身的绝技与牌运还有东西南北白板中这些老朋友拥有了大房子,帮人打牌治病,帮人出手教训老千,一副盖世英雄的人设。
很多的人在遇到挫折时,都会想象自己会像他这样一路顺风顺水,牛逼上天。但是人生漫漫几十年,总会经历风风雨雨,就算比尔盖茨也有睡不着的时候吧。挫折,有大有小,也许只是一次考试的失利,也许是事业的失败,更糟的或许也失去亲人,失去健康。无论多严重的困境,都有人坚持住挺了过来,但是有很小的逆境,有人就选择了轻生。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要积极上进,好好学习,却很少告诉我们,遇到阻碍,该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
华仔一家在他牌运掉入低谷时,拿到了他十年前申请的公租房入住通知,竟然开心的像一群小孩子。从别墅搬入贫民区,他们依然能够泰然自若,老太婆为他们盖好被子,淡定地关上灯,说有什么不习惯的,以前我就是这样卖塑料花供你们读书。淡然看待得失,让我回味很久。
华仔带着咏琪继续打牌,面对极差的牌运,他们想的不再是如何赢下这局,而是想如何输的最少。虽然输了,他们却比以前赢钱的时候还开心,这时,赢了一小把的牌友气急败坏的样子真的让人沉思良久。这不就是生活里很多人的样子吗,顺利地完成一个小目标,却总是很贪心地关注那个本可以取得的更好成绩,反而过的不开心。遇到一点挫折就扶不上墙。
所以华仔说烂牌有烂牌的打法,不一定赢,但是只要打最正确的牌,就能很开心!
梁咏琪说牌越烂越要用心地去打!
想想我们生活里知道的,遇到的事情不就这个道理吗?
力克胡哲,生下来身体残缺,一生下来就是烂牌,无比烂,但是他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态度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学校里的烂专业的学生,却往往比好专业的学生更优秀,就是因为他们牌不如人,更不能技不如人,花更多的时间努力,用更好的心态面对,一切都可以回归到一样的水平线。
3.我爱这部电影的其他元素
作为一部贺岁片,它的人物刻画可谓卓越,每个人的形象都很典型。
刘德华从头到尾的淡定,用平稳的心态告诉年轻人们,稳住,仔细分析,平静对待,你就能赢!
梁咏琪一个傻傻的情痴,从交警到税务主任,想尽一切办法在喜欢的男人面前刷存在感,但是又有蠢萌,幼稚邪恶的一面,两个鲜明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揪住衣领威胁小学生带饭,拖破的垃圾袋还有一言不合就掀桌的情节真的承包了我大部分的笑点,这部剧,对于梁咏琪来说,当时应该算很大的突破了吧?
刘青云,一个反派,但是又像个没有长大随时需要老爸抱抱的智障。在水果店里抢甘蔗,然后满马路吐甘蔗的片段也是足够深刻!
古天乐,演技绝对一流,把一个老实人演的惟妙惟肖。不不不,这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不不不,这不是面子不面子的问题,这的的确确是原则问题!哈哈哈
应采儿,这个角色,单独拿出来也可以写一部电影了吧,在栏杆那里抽烟的戏,把一个骗子内心的纠结与忏悔演的很到位。点赞!
老婆子,那句我要提我儿子报仇,真是笑道我了!
感谢杜琪峰!感谢香港电影!
人生就如打麻将,有好牌当然好,有烂牌,摔桌打人一时爽,同样要认认真真地对待,只要脑子还在,牌品还在,烂牌终会变成好牌,它配得上香港最好贺岁片的称号,这样时而大笑时而小哭最终顿悟的好喜剧,真的越来越少了
【B+】喜爱《左眼》《盲探》的观众自然也能从这部麻将贺岁片中获得乐趣,其核心基本一致:重角色状态,而非情节逻辑。依旧是那套熟悉的浪漫主义,韦家辉的剧本真是行云流水毫不拖沓,高密度快节奏,几圈牌局下来,观众早已自然融入这种过火的怪诞情境之中。再看看大龄孩童刘青云,天真老实古天乐,为爱痴迷梁咏琪,傻傻可爱黄文慧,以及万能天王刘德华,这一套演员组合牌打下来,又有几个观众能拒绝这份幽默?同时,杜琪峰还把麻将局拍成了西部/警匪片的感觉,最后还特地用了《黄金三镖客》的配乐,生怕观众没看出来。不得不说银河映像真是华语类型片领域的王者,哪怕是贺岁片都比别人有趣一大截。
对港人在逆境中打拼精神的另一种诠释,只不过是用打牌的方式展现而已。 起点很低,立意却很高。
人物细节妙趣横生,商业中混杂着银河的艺术追求,用娱乐的载体讲述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价值观的传递自然流畅,丝毫不影响影片娱乐性。叙事张力十足,麻将桌上的大量人物特写和高频率剪辑,将每个人的心理变化捕捉的惟妙惟肖,决战时的磅礴配乐更是将宗师的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沉着烘托得恰到好处
虽然也是麻雀电影的跟风之作,但细心观察后发现,作为一部纯粹的商业娱乐电影,《新年财》对麻将的态度与其他几部恶俗的麻雀电影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其中几场麻将赛的设置十分考究精妙,对人生哲理的分享更是对正能量的传播,很优秀的贺岁喜剧。
1.饭粒五筒变四筒的片段原来出自本片,不知在各种场合看到多少次这个片段;2.基本上又是刘德华个人秀,外加刘青云耍可爱,古天乐卖萌,梁咏琪痴情无限,问一句,没改变之前的梁咏琪这样性格的女朋友,你喜欢吗?
其实我觉这个才是华仔几十年的困境,竭尽所能摆出一付很淡定的君子像,最后也确实成功了,但是各种酸辛谁人知晓啊。
韦生的片子总是有种让人向善学好的心意,即便是热闹的喜剧也会编得生动复杂一波三折,人物丰富且一个个都立得住。很多小病态,恶的祛除磨光好的逗笑取乐。笑点太契合了。人都好看得想摸。爱情不是被对方做了什么而感动而是跟对的人踏踏实实在一起,牌品看到人品,就跟观影风格大体能看出是个什么人一样
李安拍完《色戒》说麻将戏是最难拍的,杜琪峰用19场眼花缭乱的麻将戏教你做人。全世界都知道杜琪峰信运,运的背后是对良善规则的尊重,所谓“人品好牌品自然好”,输赢有时,最重要是要好好打,顺景不傲,逆势不倒,这样的香港怎么会死。
無論是勵志片到賭片這是巔峰之作!! 這部在豆瓣評分低都是水土不服之故, 大陸文青會打麻將很少, 可能影響了, 其實我不會打從未打過, 評分為何高, 因為這是講人生, 牌品好人品好, 這句傳誦到現在都有人在講, 這部香港票房也很好, 真有點無奈.
“人生即如一场场牌局,不止要懂得如何打手好牌,更要懂得如何打一手烂牌,成功时不满不傲谦逊待人,挫折时不急不燥不怨他人,有好的人品就有好牌品。刘德华用一部电影其实呈现了他的人生,里面其实也有青云,是好是坏,打牌的自己最重要。”那年这部作品没有被提名,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庄文强
杜琪峰的流水线商业电影。杜琪峰拍这种电影赚钱是为了拍更多的《枪火》、《黑社会》,我非常理解。
重温。能在一部无脑牌片里看到母子情、兄弟情、男女情,就已经知足了(虽然我完全不会打麻将)。
「呖咕呖咕不是出自广东话,是台湾麻将的一种牌章。台湾麻将玩16张,有别于港式麻将的13张。“呖咕呖咕” 胡牌时,共有8组两只同样的牌,全部是自己摸回来的。胡8对里的其中一只牌。」杜琪峰的导演作品补遗,2002年喜气洋洋的贺岁电影。人品好牌品自然好,烂牌也要认真打。这确实很杜琪峰,有艺术性的夸张和精妙的人生哲理暗喻,真的比同时期拍赌博系列的王晶好太多。印象最深是梁咏琪去财神庙求了一个写着「两亿」的彩头红包给刘德华,从此他就真的顺风顺水,但是当他真的在现实生活中赢到两亿之后,他的牌就开始变得很烂。他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因为他相信潮落之后就会是潮起。最后,梁咏琪又为他求了一张「八亿」。我很少赌博,因为好运气很珍贵,要留给每次的考试,后来即使毕了业也很少上牌桌,因为不想好运气太早被用完。
原来刘德华在春晚唱的“恭喜你发财”的暗面是呖咕呖咕港澳台美国麻将,一边看春晚一边打麻将真的是很精彩啊
人物依然纯真,动力依然充沛,但对动力之源的产生机制不做揭示,调度也未出奇招,于是牌桌决斗降格为常规的剪辑魔术,太多好牌的堆积也将神迹退化成寻常。德华口中的老友(麻雀之神)始终没有现身,但“牌品反映人品”的说教苦口婆心,终究能显出几分真诚,在结尾《家有喜事》式的恭喜中,仍能感受到银河映像溢出传统港式合家欢的魅力所在。
在手氣差的時候,知進懂退停一停,不怨天尤人亦不急不躁,慢慢由小數目打起;一手爛牌嗎? 放輕鬆,提醒自己輸少當贏。「摸咗幾年好牌,摸幾次爛牌有咩所謂?總有一日會好嘅」,比起盲目的樂天,我更喜歡豁達。 豁達就是清楚明白自己手持的就是爛牌,爛牌就是爛牌,不自欺不掩飾不抱怨,安然面對自己的爛牌。另一句好喜歡的就是「愈爛嘅牌愈要俾心機打」,梁詠琪指責劉德華一輩子都幸運,要甚麼有甚麼,脾氣人品當然好。直到她見到劉德華一手爛牌都可以好好地從容不迫地打,甚至更俾心機去打,她才覺悟到手持甚麼牌真的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每副牌都有當下「最好」的打法,要做的就是比心機打好當下那副牌。新一年,希望大家都有這種豁達和智慧,一整年流流長,總有高有低,但願在逆流的時候,能夠好好順住逆流,感受它、享受它,並且運用它。
顺境不骄不躁,逆境心平气和,手上烂牌也要用心打,自然会变成好牌——理是这么个理,逆境牌的部分,士多里面如何输少既是赢,最后如何利用贪欲和疑心逆风翻盘都设置得非常好。赌台之上,一命二运三风水,手风顺全靠女朋友扑心扑命用火热爱心抢回来的各种神器,只好安慰自己运气走了也会天无绝人之路,否则这要如何励志呢?嫌弃女朋友人品不好,又要靠她起家;学霸女主随便考上空姐JC税务官,却非得将人生吊死在一个三更穷五更富的男人身上,韦杜的爱情戏从来没法戳到我。
很有意思的一部贺岁片,很好看!杜琪峰作品,果然是不一般的~~
90分钟电影,80分钟在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