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在经历数日的短暂失联后,光之巨人页面回来了!
【2021.04.10】这次重温后收获的「新感受」出乎本人意料地丰富。一部分和本帖楼主搬运总结的内容不谋而合,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就是:“其实宗方根本不会喝酒”(呸呸呸)
还有一个就是:几乎每一集各自的情节、主题、矛盾,在后来二十多年包括现如今许多全球性最尖端制作(不单是日本、还有头牌好莱坞以及兴起的华语)的电影里对应地找到类似的探讨与表达甚至如出一辙。
举一些例子:E36穿越时空的少女,用一个莫比乌斯环结构讲述野瑞在时空扭曲下所面临的情感与责任间的冲突。是否觉得这与去年公映的《信条》有类似之处?E45永远的生命,全世界都被欲望和梦境缠身,迫使大古要站在主流对立面去战斗。《神奇女侠1984》也能找到非常相像的故事框架。以及E42少女消失的街道,AI因人类有缺陷而视其为阻碍需要抹去(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E39你好奥特曼,自我能力的厌恶与接纳(X战警:黑凤凰)等等.....
举例并不是为了要论证“特摄吊打超级英雄”、“日本影视吊打好莱坞”等浅显的比较层面。只是让我很惊讶地两点是:①迪迦几乎所有探讨表达放今天都还是非常新鲜不显过时;②在后来二十多年里,不仅是日本影视行业,就连头号工业大佬好莱坞,以及近来新兴的华语影视工业,在进行类似地挖掘时,几乎都是在玩以前完剩的,甚至在叙事能力上还存在明显地倒退。武断一些地拷问:为何人家迪迦等90年代作品都做过的事情,如今全球各大影视公司们重复也就算了,还越复刻效果越弱,甚至都快连形都模仿不出来了?
我没有系统全面地去深究寻找答案。不过它的确再一次反映了一个现状:目前影视行业创意过于枯竭。这个“创意”并非是要编剧导演去讲一个谁也没讲过或听过的故事。虽然很多我们称赞故事好的影视作品,其情节内容也不都是原创(即使迪迦,也有参考克苏鲁神话),但由于融合了显著的时代色彩,它们最终都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阿凡达》早在90年代的《与狼共舞》甚至更早的作品和历史中就能找到大同小异的故事模式,但凭借更新的技术去表达更符合该时代思想价值观的内容,最终给观众的感觉即如其宣传标语所说:走进全新的世界。
同样,上述提到的《信条》等大片,在技术资金上都有着比《迪迦》显著得多的优势,但是它们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都不及预期,无论是在叙事流畅度,还是主题挖掘深度,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与《迪迦》既紧凑又强烈的观感有明显差距。我知道把控2小时时长电影比半小时单元剧剧集要复杂得多,不一定能说明什么。但我认为这种差距形成的原因,很难被主要归结于“是时长提高了讲个好故事的门槛”,更多是当下创作者思考和表达不及前人。上述列举的大片都不乏好的立意,但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总让观众感觉有些不对劲,如《信条》费尽周折玩弄结构最终事倍功半,《神奇女侠1984》在编排情节时不太懂得取舍,《复联2》草率收尾让许多人感觉差口气。
当然为了摆脱过分厚古薄今的嫌疑,举一些当代成功的例子:《信条》导演诺兰的《黑暗骑士》系列,反映了当代法治与人治的矛盾;第一部《神奇女侠》与近来兴起的新一轮女权思潮融合、几部《X战警》电影里变种人与人类之争,也算是一种对种族、LGBTQ平权之路的写照。
我对影视作品里的故事一直有那么些“敏感”,一般不怎么能像许多观众一样随意将自己看影视作品时的预期控制在“看看特效就好了,剧情直接忽视”。在后来的重温过程中,我意识到很可能就是因为《迪迦》是自己最初最初接触的作品之一,于是很多影视作品在得到许多观众肯定的同时都不太能轻易打动我这类。这也导致自己会有一种矛盾:有时候鄙夷不屑地觉得那些人“品味捉急”,有时候羡慕对方希望自己也能这般轻易收获满足。不过我始终很庆幸,自己童年时幸运地接触到《迪迦》。
时隔多年,机缘巧合之下我重温了迪迦系列,不禁感慨万千。 真是后悔啊,小时候只顾看那些皮套的战斗,错过了太多太多。但是我又在心底庆幸着,能在童年有这部特摄剧的陪伴,夫复何求。 记得很多年前,第一次看迪迦的时候是个夏天,天是真的热,我还小,急着回家,却在一个售卖电视机的专柜里偶然暼见了一台正在转播迪迦的崭新样机。我忘却了炎热的天气,在阳光下站了一下午。直到那一天的迪迦全部放完。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特摄,也是第一次接触奥特曼。童年的我们都一样,喜欢热血的战斗,喜欢先进的武器(虽然那些武器大多数时候都没什么用)。但是当奥特曼出现时,那一刻仿佛真的是神明站在我们面前,用伟岸的力量击败象征邪恶的怪兽。小时候无论何时,面对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巨大化,总是为之深深地痴迷与崇拜。
小时候看迪迦看到的是神,或者说迪迦身上的神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迪迦是不可战胜的,所以在大结局的时候我痛恨那些孩子,凭什么你们要去添乱?大古他不需要我们。
但是大古真的不需要我们吗?
我突然发现,迪迦是神,但是大古是人。迪迦赋予大古神性,让他无所不能。但是大古也赋予了迪迦人性。让奥特曼也会脆弱,也会愤怒,也会失败。
于是我回顾了这部经典之作,再看它时,真的熟悉又陌生。
迪迦为什么经典,为什么圆古那么多奥特曼系列,唯有它获得了星云奖?我想我找到了原因。
回到大结局。加坦杰厄的出世让迪迦整部剧中地克苏鲁文化氛围带到了高潮。那是真正地末日,倒吊者支配人间。世界重归混沌。刚刚击败怪鸟佐加与丽娜相认的大古顾不得品味来之不易的爱情的温馨和甜蜜,就被队长紧急召回了基地。这次是真的世界末日。
我从未在其他的奥特曼系列中感受到如此压抑和窒息的末日景象。怪鸟佐加群袭击,择人而噬的黑雾侵蚀人间。这一次,连TPC总部都沦陷在这种超自然力量下。所有人都在撤退,那是本能,是人类对于未知源自本性的畏惧。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即使大古变成迪迦也未必赢得见眼前的敌人。先前那么艰难才战胜了一头佐加,这一次是一群,还有那尊来自太平洋深处的邪神。我也以为大古会和丽娜他们一起坐上雅格迪斯号。然而出人意料,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大古选择了留下来承担一切。我不知道是不是迪迦的神性战胜了大古人性的恐惧。让他做出这个绝望的决定。
如果说姬矢准的最后一战,是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精神。那么大古于黑雾中变成迪迦的那一刻,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和决绝。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对命运最后的抗争。
这个世界哪里有神,迪迦只不过是大古,或者说人类身上神性的化身。所以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情况下,只有大古不能绝望,因为他就是希望,迪迦就是最后的希望。迪迦不能改变过去,但他能引导未来。
大古一个人的希望之光太微弱,无法战胜灭世的黑暗,那么全人类的希望呢?迪迦奥特曼到底想要诉说什么呢?是神性的伟岸吗?是人性的光辉吗?都不全是。他想表达的,是奥特曼与人类之间深深的羁绊。是神性与人性的交相辉映。这也就是每个人都能变成光的真正原因,每个人的身上,其实都拥有神性。每个人,都是光。
迪迦用极具浪漫主义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其深刻的内涵。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在迪迦系列上所感悟到的精神都是不同的。孩子们崇拜迪迦的个人英雄主义,大人们则能从中看到其影射的社会方方面面。
托摩与真由美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什么爱能比生离死别更沉重。
野瑞和少女手冢百合是超越时空的眷恋。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玛雅和他的哥哥是分离多年深烙于血脉的羁绊。生死难抵亲情之思念。
根津博士与希拉是横跨十载的爱恨情仇。博士有他的坚持,希拉有它的夙愿。
……
纵观迪迦全剧,没有一个人的形象是扁平的,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最鲜明的,他们将人生百态潜移默化地输入到我们的心中。
那么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老龄化,殖民战争,毒品,邪教,核技术的滥用,这些教科书上有的,没的,老师讲的,或没讲的,几乎所有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那些隐藏在最深处的黑暗面,迪迦这部剧都为我们深刻地剖析了出来。那我们需要因为这些的存在就对生活绝望吗?当然不,每个人不是都能变成光吗?
迪迦最后消失了,再战胜一切之后,这位光之巨人也完成了他的使命。消散于平静地海面上。大古也终于不用再熬成汤了,他可以放下一切去享受他的人生了。
我也放下了遥控器,轻抿一口热咖啡,心里暖暖地,轻轻道了声“再见”。
看《再见了奥比克》这集,觉得奥比克就是个小孩,一个不论世界怎么变永远怀念当初的小孩,一只不相信自己村庄变化而吓唬村民的怪兽。看到迪迦和他打架的时候,没有以前那种保护人类消灭怪兽的感觉,完全就是一个理智派在劝慰一个感情派,他们打架给我的感觉就是萌,于是脑补出一段对话——“啊!!!你走开!走来!!我不相信,我要毁了这个村!!”“乖,你能不能别闹了,清醒点好么!!村庄不会回来了!!你能不能成熟点!!”“啊!我不要我不要,你给我走开走开”。。。。。。最后新城那句话让奥比克不得不接受现实,虽然还是不愿相信……所以才故意假装攻击迪迦让他杀了自己。。。不过最后迪迦抱着死亡的奥比克消失的那个片段,让我觉得有点和谐……莫名的和谐……就是那种关系的和谐🤔 🤔
光回来了,但乌云仍在,寻光之路尚未结束。
小时候看的打怪兽真人动画,回头再来看,发现它每一集都有对弱者的同情和保护,对极端主义者的纠正和引导,有些故事情节也很温暖感人。。这部融人文情怀和正确价值观的剧集影响力那么大是有原因的
童年记忆,最帅的一个奥特曼,从此以后再也不看奥特曼。
如果只是为了删片段所以豆瓣下架迪迦干啥,所谓的删减要大动干戈到把条目都给下了吗,真的气人。而且删的部分根本就没有删掉的意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真的离谱。
“你想用强制的手段控制群众吗?这简直是独裁!”——第38集
不给5星,我都对不起我的童年
迪迦是奥特曼系列最出色的作品,没有之一了。也不怪为什么总有人酸,然而人家就是人气最高受众面广,你不服气嫉妒死也没办法。
信任一旦毁掉了,就不是还回来就没事了,何况阉割是最无耻的行径。上面的别总是试探人民的底线,这次欺负多数人,下次欺负少数人,不能总是着了急就用转移对外矛盾这一套吧?啊?
变身,打怪兽
刚进初中某段时间电视里突然就放起来的!良心的国语译制配上原创国语片头片尾曲印象很深!成为咱童年美好的记忆。就算现在看来也是很经典的一作。在那之后几乎就看不到国内引进的日本动画和特摄片了,将以往引进的几部反复播到没人看为止。而最惨的是现在,少儿频道直接被国产弱智动画占领了
五星。无法想象我小时候是多么喜欢看奥特曼,那时候我觉得奥特曼就是贴近人类生活的神灵!我一直到高中的时候还在看奥特曼系列,现在也会看……光明必然能战胜黑暗。
奥特曼打小怪兽
银河唯一的秘密天际最强人物正气朋友 性格忠实英勇未变质世界第一 打怪物将恶人 重罚厌恶邪恶 哪怕冲突邪恶马上消失护卫人类 挽救地球看守这宇宙这进行曲 一高奏妖怪便逃走奴隶兽 奴隶兽东一只 西一只东一脚 西一脚给批斗 抱着头退后十秒便失手
长野博真是帅。
这部剧的迪迦还是塑造的很有深度的,也是最有情感的一个奥特曼,既是奥特曼也是人,让人联想到耶稣的身世,印象深刻的有模仿圣经故事的审判的一集,致敬圆谷导演的一集,最后一集也没有宣扬平庸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将全人类的爱和勇气联合起来面对挑战,可以说在剧情设定上已经用心良苦了,还是在预算紧缩的情况下,用心地为孩子们传递爱和勇气,值得5星
全方位的杰作。以克苏鲁神话为底色,融合基督神话、和风民俗、特摄致敬等元素,在配乐、美术、镜头等方面都有极高造诣,当真不负童年。
有时真的希望胜利队的组成人员和迪迦这部剧集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起码播多几年也好,就这么52集和几部剧场版,完全不够看,尽管后来又出了一大堆新的奥特曼,有些甚至把迪迦放进新剧集里客串,但我都找不回当初看迪迦的感觉了
刚刚在b站看到了一个迪迦感动我们的片段,本来以为已经不会再感兴趣了,结果却全部都看完了,慢慢回忆起了小时候,很感动,这部剧每集不拉的看了,小时候还买过奥特曼的周边,这部剧真真是童年,是美好的回忆。
梶井基次郎的意蕴 樱花下埋葬着尸体 浓重的和风迷幻气息 実相寺昭雄的风格依旧唯美妖异 飘落的樱花 诡谲的神道教雕像 倾斜运动镜头 跳跃的剪辑 以能剧方式展现的格斗 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奥特曼剧集的美学氛围
=。=其实看日语原版的话效果会稍微好一点,提了很多光之巨人的事情,不过总的来说和昭和系奥特曼是两个世界观。。。平成系比起昭和系单纯的打怪兽不同,迪迦、戴拿、盖亚三部都很直接地在片子里讨论地球的能源和环保问题,这也算是“奥特曼”这个词在现代想打造的新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