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澄清的是,我清楚地意识到创作者呈现某个特定题材并不等于其认同此种价值观。但是此剧对一个具有现代性别意识的女性观众,的确是提供了被侵犯的观影体验的。
看到部分豆瓣评论竟称此片是女权主义的,无奈之余,只想首先抛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来驳斥此种观点——创作者聚焦和呈现女性(或者是别的群体)不天然构成对该群体的直接关怀,故事怎么讲的依然很重要。
全片的视觉元素和内容叙事无处不在暗示编剧和导演缺乏现代女性性别意识。女性的着装和表演完全服从好莱坞主流的男权审美凝视,很物化女性的审美状态。对于女性角色的勾勒,如果说要有突破,可能对比的只能是那些女性完全是附属角色的作品——在那些作品里,女性是扁平无姓名的状态,连作恶的能力都没有,隐藏在社会主流之外的第二性。
芝加哥里的女性,仿佛是更有力量,敢于作恶的,女子监狱的题材的确是好莱坞主流里比较少关注的。但这种表面的虚掩一枪,在性别意识上与更倒退的那些片子其实大同小异,甚至此处的动机可以更恶劣——挟持弱势群体的故事以博人眼球。目的并非是要激发社会正向关注,而只是利用奇观效应博取观众的好奇心,落脚点依旧是自己的作品能否获得实际利益。
具体来说,片子里的两位女主角,依然是弱势和受害者群体,喜怒无常和过分的情绪化。我们当然可以争辩,喜怒无常和情绪化并非不可以是正面维度,但是大部分观众都可以明明白白产生对这种喜怒无常的负面体验,那么此种直觉式的反应留给观众的负面结果就不可以被忽视了。
反之,片中的男性主角大律师则一直以一种游刃有余自信的状态出现。的确,片子对其的塑造是有讽刺意味的。但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叙述也是明明白白传递出来的。
再次回到开篇抛出来的论点,创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忠实呈现(的确,好莱坞是这么乌烟瘴气的),并非自证其对这种现象的认同,甚至有可能是出于想要批判的初衷。但是,恰恰是因为此种偏见和陈腐的性别观念如此顽固的植入了普罗大众的认知,真正有效的打破方式必须是更决裂式的。忠实的呈现,是不足以激发批判思维的,甚至容易被再次误读。
重述现实的讽刺式的批判在现代女性生存状态没有真正改善之前,很难成为行之有效的发声手段,话不说清楚的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有可能会说,她只是在欲拒还迎,是害羞吧。
此处,亦没有想要赶尽杀绝男性视角的意思,只是希望看到更多女性角度的凝视来丰富主流审美。或者说,无论哪个性别的创作者,都能够审视一下自己故事里女性的状态。
抛开性别意识,放纵自己去欣赏的话,本片的歌舞剧视听语言的确是一流的,其中几段歌舞的形式(个人最喜欢的是六个女子在监狱的探戈和记者会提线木偶的两段)滴水不漏的宣告了形式可以如何反哺和支撑电影的内容意义。
所以最后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只能选一个的话,到底是要好心肠还是好才华呢?
浮华交接,满地昙花。第一部让我有生理反应的歌舞片。与犯罪片的结合很有看头,不脱离“舞台”的歌舞场面让人联想到《歌厅》。区别在于打破了鲍勃·福斯有意制造的割裂感,没有场景上的频繁辗转,呈现方式倾向于外化的精神臆想,加强了外在的紧密联系,但也消解了内在的互文快感。讽刺浅显,好在精彩。
看完《红磨坊》再看这个,立马对比出前者差距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发现……《BJ单身日记》也没法当作励志电影看了!齐薇格根本就是一个尤物啊!!
属于聪明有余但无甚才气的那一类,歌舞部分除了里查基尔比较勉强外,基本把提线木偶似的爱乐之城秒成渣!奥斯卡赢了《钢琴家》也不是它的错,好莱坞体制内敢把讽刺做成这样的也没几部了,用浮华堆砌成腐朽的舞榭歌台,最后还是没能再走一步,索性像红楼梦那样散成一场大荒,多好
200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然则远不能与[钢琴家]相提并论)。影片根据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改编,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歌舞片,兼具娱乐性与社会讽刺意义。剪辑精妙,歌舞与常规剧情交叉并行,不仅外化人物心理活动,还起到象征与补充诠释的作用。三位主角亲自完成所有歌舞场面,不容易。最爱木偶剧段落。(8.0/10)
Renée Zellweger惊艳死
lalaland真的差远了…… Renee很漂亮,舞台感不如Catherine Jones,每个角色都很出色
十年了,仍旧没有歌舞片可以超越它。
虚荣,浮华,财富,偷情,谋杀,情欲,大腿舞,各种浓妆艳抹,美国文化最庸俗物质的元素全部乱炖在一起了。眼花缭乱的歌舞剧效果,大俗中有一点小雅,“无法喜欢自己过的生活,无法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凯瑟琳·泽塔-琼斯的戏份要再多点就好了...
Cell Block Tango六人探戈和提线木偶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两段歌舞实在太棒了!
过分的夸张反而容易产生不真实感,进而使苦心经营的讽刺效果大打折扣,幸好大量的平行交叉蒙太奇拯救了这部电影,在歌舞片的表现形式上可谓一大突破。个人认为本片当年之所以无限风光,很大程度上是学院对上届无视《红磨坊》的另类补偿,矫枉过正的结果便是诞生了又一部相对平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非常美国,非常讽刺主义
娱乐至死的年代一切不过都是showbiz,讽刺法制、媒体、大众,罪犯成了人人追捧的明星。印象较深的段落:六个女犯的独白舞、律师操纵记者的傀儡舞、Renée的多重镜子独舞、东欧移民女的行刑舞(没有话语权就是死路一条)、审判之前的razzle-dazzle舞
可以翻来覆去的看。
凯瑟琳·泽塔琼丝实在好看。只是她很少拍如此压抑的戏。她的眼神始终犀利而不屑,望着那个在《冷山》里放肆大笑的蕾尼·齐薇格。她自始至终都在冷笑,冷眉冷对地嘲笑着自以为能掌控的命运。而蕾尼总是自顾自地纯真着,伪装到世故。她的金发雪肌我怎么看都比不上凯瑟琳的抖擞的黑短发,以及身体健美的她
出乎意料地让我有些震撼的感觉。Catherine的演技远在Renée之上
A-MA-ZING这才是值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歌舞片(对我针对的就是lalaland)
看过的剧情最棒的歌舞片,那段拉线木偶戏很出彩,毕竟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啊~~
大银幕看不断地引发各种生理反应【电影资料馆】
03年在我还接触电影不多的时候,片中那些踢踏的节奏感,美轮美奂的场景转换,雀跃的爵士乐,第一次觉得歌舞片的魅力可以如此撩拨人心。那时候刚高中毕业,看这种片实属过于前卫了,就是那种看的人会面红耳赤、有点罪恶感,同时又坚定地认为这就是高级艺术的荣耀感,想给其他人分享又不敢,毕竟03年还没有豆瓣,那心情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