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侠僧探案传奇
李少白说:“我从小在少林寺长大,看遍了藏经阁里的经书,可现在对世俗间的故事更充满了好奇。”对于一个沉浸于青衣古佛中的少年来说,人世间的繁华种种当然充满了诱惑。有的修行千年一心向道,事到临头尚且把持不住,何况他只是肉身凡胎呢?所以,主人公理所当然地下山,于是故事开始了。
起初,李少白只是俯视人间烟尘的观望者——一个在闹市中算卦的先生,终日听各色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与祈愿。也许他是想通过只言片语来感知别人的悲欣冷暖。
关于探案的小说,或者是影视作品,主角作为侦探必须自己独到的一面。比如常人难以企及的知识量,敏锐无比的洞察力,丰富而跳跃的想象力,这些是技术层面的硬件要求。最好还要善于察言观色,懂得一番“心理学”,方能火眼金睛看出嫌疑人的破绽。偶尔还要附加几项人无我有的特殊技能,例如逆天的嗅觉和听觉。最重要的是,任何一个侦探,都不能单枪匹马——要有合作搭(ji)档(you)。夏洛克有华生,包拯有公孙策和展昭。李少白如果没有几个小伙伴,如何能愉快地组团打怪呢?
第一个朋友是狄八方,这个故事中第一个出场的核心人物。官府背景,开封总捕,兼大理寺少卿,直接受命于太子。开封总捕,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北京市刑侦局局长,大理寺少卿,也就是中国人民最高法院副院长。这么大的两个官衔,真能压死人,也难怪狄八方说自己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虽然从外表上看来,他是一个面冷心硬雷厉风行的铁汉,但实际上却有着一颗朴素而文艺的心,比如经常凝视着狱中烧的暗红的刑具,长吁短叹道“想得明白就好活些,想不明白就难活些。”这叫反差萌。
女主角赵菱儿,是一个脾气火爆古灵精怪的女孩儿。偶尔卷入了“聚义钱庄”案,认识了少白和狄八方,便成了朋友。相处久了,难免生情。甚至到了“十指不沾阳春水 , 今来为君做羹汤”的地步,想她长在富贵之家,能亲自下厨,不论厨艺如何,这份情意总是难得。
最后一位是龙九,在整个故事的四人核心中属于比较酱油的角色,主要负责搞笑和打下手。他自称地龙一派的传人,说白了就是盗墓贼,所以为了方便跑路,练得一身好轻功,奈何是个路痴。性格上萌萌哒,人贱嘴贫,喜欢吐槽。由于他“贼”的身份,和为“官”的狄八方有些“火花”。
四人行成功组,接下来要去刷副本了。
探案or侦探类的作品,完全可以走单元剧的形式。比如柯南,成为名侦探之后,他在全日本随时随地地破案,所到之处,无不死伤,至今已有二十年。或者同一风格,也是朝廷台出品的《陆小凤传奇》系列电影,一集打一个boss,可以一直这样愉快地玩耍下去,续集或前传也可以无线拓展开来,只要编剧愿意写。
但第一集“聚义钱庄”案被破之后,凶手陈奎在牢中的种种言行,显然不像是一个boss该有的风范。他只是一枚棋子,受命于真正的幕后黑手。《侠僧探案传奇》一共有十个小故事,其实也是一个大故事。
尽管很喜欢这个系列,但是不得不说,在破案方面,推理显然不够细致严谨。遇到疑点,全靠主角一张嘴。这也使得故事结构多少有些头重脚轻,而节奏也因此略有松散。比如“大兴赌坊”案。大兴岛岛主,尔康他爸,哦不,韩天佑,就是天下赌王,不仅赌技了得,而且会做生意,自己不赌,反而专门开赌场,赚别人的钱。这可是一本万利,朝廷当然要查。在这一集的开头,导演特意渲染了欠债不还的人被迫卖子的悲惨场面,血亲相残,惨不忍睹啊。我想这里面一定有天大的阴谋,谁知到最后是韩天佑搜罗了这些被卖掉的孩子来培养杀手的原因。可是,这一集里哪里有杀手出现啊?这难道不是虎头蛇尾吗?女N青青姑娘也是被父母卖掉的,她怎么就成了赌徒,说好的培养杀手呢?这样不明不白的事情,几乎每一集都有。
这是单集里的漏洞,还有更大的疏忽之处。比如,大夜叉,作为本剧的终极boss,他早年入了佛门,犯了色戒,生了儿子,死了老婆,然后转身黑化,成为一代夜叉门主。但是,刚出生的儿子怎么就仍在少林寺了呢?难道他不怕那些将他赶出少林的弟子再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做出什么事情来?还是他打定了念头,少林寺一定会将儿子抚养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少年?如何确定二十年后能顺利父子相认呢?人人皆学萧远山,留个儿子在少林。
大夜叉没有抚养自己的儿子,反而收养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儿,视若珍宝,又拜名师,宠爱异常。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养女偏偏和亲子混在了一起,虽说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你这做爹和干爹的的,至少也要表示一下吧?
还有一点,我必须吐槽。关于武林中各个门派和高人的排名,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这部戏里,也有五大门派:少林,丐帮,华山,恒山,点苍;五大高手:慧仁大师,笑书生,燕十三,庞将军,丐帮帮主乔上舟。笑书生与绣娘效力于夜叉门,李少白与绣娘交手后称其武功深不可测,笑书生曾经以一招震慑庞虎,而慧仁大师又瞬间秒杀绣娘和笑书生。同为武林前五,这彼此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这么轻易地碾压对手,其实是不断推翻了前期的设定,也让戏中的武力值的对比没有可信度。同样可疑的是剧中的各种招牌,比如天下第一神医裘善德,不仅治病救人,还修了一门武功的双学位,甚至超过了许多正经的江湖人士,当然,他也免不了被秒杀的命运。还有天下第一毒王莫千里,天下第一赌王,天下第一剑客……
容我吐槽了这么多,但我还是这部戏的真爱。在国产剧江河日下的现在,还能有这样内容翔实耐看的古装武打剧,而且并非翻拍金庸古龙,我已经很满足了。上一次这么满足,是《绣春刀》。如果要整体评价,那就用“不俗”二字。
哪里不俗了呢?首先是文艺的镜头。第一集《聚义钱庄》案的开篇,雨夜电闪雷鸣,镜头跟随着凶手的身影,从山丘一跃而下,踏枝穿林,急行而入。整个动作流畅自然,干净利落,一气呵成。这才是一个杀手该有的轻盈风范。再如《洛阳花会》中,女主角赵菱儿以身试毒,其实是为了刺探少白对她的感情,验证了心上人也如此在意自己时,想必喜不自禁。镜头通过了赵菱儿面前的粉色珠帘,摇摇晃晃,朦胧一片,恰如她此时的小儿女心意。电影中像这样的镜头很多,作为观众我能透过屏幕感受到摄制剧组的用心揣摩。
动作设计方面,几位主演分别有自己独到的长处。李少白武功并不高,但他往往能巧中取胜,四两拨千斤。狄八方用的官刀,招式厚重凌厉,大开大阖,也与他硬汉的形象相符。龙九轻功最佳,赵菱儿灵活活泼。这一点与《绣春刀》亦不谋而合。最精彩的当属最后一场十八罗汉围攻大夜叉的武戏,真是前所未有,大开眼界。从前的电影电视剧中,也出现过罗汉阵,但大多都是花拳绣腿式的车轮战,摆几个姿势而已。这里的武打设计却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据说是少林寺武僧团的弟子出演,难怪有如此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武僧的跳、腾、转、挪都是实打实的真功夫,三人一组急攻,九人一合围攻,各式各样的阵型,真让人看花了眼。
对于考据狂来说,本剧中的道具场景也是颇得我心。李少白半个出家人,蓑衣麻鞋,质朴无华。赵菱儿作为女主,妆容清淡,衣衫素雅,总比其他武侠剧中的红绿配要好得多,只是台词掩不住的港台腔调,略显出戏,要是能配音就更好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醉仙楼上的随风转动的屏风,精致可人,添了几分北宋的风流韵息。
值得一提的还有演员的表演。几位主演可圈可点。笑书生尤佳,将一个略带病态,时而安静时而狂躁的武林高手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饰演莫千里的是大家熟悉的猪八戒,马德华老师。
这种电影虽然不是投资巨大,明星云集,也不是无可挑剔。但是它有品质,有追求,不流俗,不媚俗,作品中流露出的是真心对待电影的工作态度。结合最后一幕李少白醒来的癫狂大笑,和太子即位之后的病重吐血,希望这一系列电影能够再出前传和后续,将这十部戏没有讲完的故事继续下去。
2 ) 个人视角看《侠僧》,阴谋论,不喜勿喷(严重剧透)。
背景:
仁宗禅位,但是子嗣尚在,被封王,庶出登帝,而这个故事而后就变味了。
从二十年前说起:
大夜叉的父亲,也就是齐王的爹,作为皇室嫡传,被上一代皇帝逼死,年少的齐王被迫躲进少林寺避难,用惠清的话来说,齐王是三百年来不世出的武学奇才,学成逆天武学,这个时候,一个惊天复仇计划,就开始酝酿了。
首先为了回到政治权利中心,精心策划了一出苦情剧“被慧仁告密的孽缘”,后被逐出少林,大夜叉选择妥协假意投靠皇权,封齐王,深居简出,诵经念佛,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暗中培植夜叉门势力,另一方面隐藏子嗣于少林。
这里说下少林与夜叉门、李少白紧密的关系。
第一:如果少林是皇权的势力,那么慧仁、慧清是知道齐王有绝世武功,不说肯定知道齐王大夜叉,猜也能猜到一二,所以没理由保全李少白。
第二:七十二绝技是不传俗家弟子的,李少白作为一名俗家弟子,却略通少林七十二绝技。
第三:当皇权势力感到威胁,安排狄八方查案的时候,慧仁不安排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却安排了一个俗家弟子李少白去配合查案。
第四:李少白龟息功假死不可能瞒过慧仁,慧仁当时流出的眼泪也许是因为齐王真的死了。
第五:庞将军说笑书生功力在慧仁之上,笑书生不可能一招就被慧仁打到爬不起来,那么我想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告诉太子少林寺支持你,而且我们很厉害,你就放心继位吧。其二是夜叉门的人都要趴地,甚至去死,除了莫千里要完成下毒的使命,然后给齐王出手的机会,才有机会使出父子双簧戏。
第六:二十年前齐王都能险破十八阵,没理由二十年过去了却拿十八阵毫无办法。
夜叉门的谋反:
某种意义上说,夜叉门的谋反,就是个骗局,从一开始,齐王要做的,其实就不是谋反,而是名正言顺的血统论,要杀太子,易如反掌,参照各种王爷的结局就明白了。所以他们真实的目的只是为了树立李少白的威望与仁义!骗过了所有的人、太子、狄八方,当然还有李少白自己。
首先斩杀所有忠于皇权的官员和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王爷,只是为了扫清障碍,强行造反夺来的江山未必服众还使人惶惶而不安。但是,要做名正言顺的皇帝,需要人心,那就用佛家的大慈大悲和夜叉的大凶大残来衬托这世人眼里的仁义,就如同最后上演的双簧戏也好苦肉计也罢:父子断义,舍身取义,阻止杀戮的是李少白,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世人看在眼里,百官看在眼里,江湖看在眼里。
世人看见了仁义,却始终看不穿这代价。
因为,看,一个纯正血统的王爷末日前疯狂的宣泄今生仇怨,一个大仁大义的皇族嫡系子孙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止轮回的杀戮。
太子没明白,所以他笑了,老皇帝明白了,所以他临死前疯狂的哀嚎:还我江山!
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血统纯正;李少白在雨天挣扎的回忆里,早就该想明白了。
3 ) 啊!有毒!
这年头,站BG,多悲剧。虽然站错CP给我造成了至少一万点的伤害,可既然站了,好歹得留下点什么。怎么说呢,毕竟爱过(抠鼻)。
洛阳花会
笑看洛阳花满城,铢衣携手意正浓。
谁知绮陌芳菲处,已见香消日日空。
【叨啵叨】这首送给女主。其实一开始看剧的时候,觉得女主并不漂亮,普通话讲的也不好。可是越往后看越顺眼,可爱又娇蛮,像这部系列电影一样,看第一集,觉得也没有说的那么好看,但又忍不住点开了第二集,然后越陷越深,彻底爱上。啊,这样看来,这部电影和里面的女主一样,都有毒!
乐极易生悲,甜极必大虐,真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唉,想念那碗带毛的鸡汤。
蓬头僧
荒林古刹断疏钟,泪眼问天悟未通。
血骨朽身终腐土,如何今世恨难穷。
【叨啵叨】这首送给男主。看到他一身颓唐的面壁怀人并痛苦的向师父表示看不透悟不通放不下的时候,不知怎的心里就是一阵暗爽,看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然深深的爱上了女主,是的,堂堂中国要让四方------百!合!
牡丹花开
倦春楼上独凭栏,不见洛城两少年。
富贵牡丹今又绽,共谁谈笑对尊前。
【叨啵叨】这首送给观众。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嗯,大概就是这样,白云黄鹤千年也不过就是一瞬间,潮浪逐寰宇,世界虚空哪。
最后。
古人云,墨子,见染丝也泣,以丝帛之可黄可黑;扬子,见歧路而哭,以道路之可南可北。
我说观众一定得见编剧给跪,以主角之可生可死啊抹泪。真的,这部剧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有主角光环护体,说死就死,嘎嘣脆,不留情。
顺便来一发安利。人物立体,演技自然,画面有落拓江湖的质感,几处官方吐槽萌的飞起,有粉红有虐心,最后一部简直九曲回肠痛泪两行令人病中垂死惊坐起,嗯,良心剧。
4 ) 被结局噎死了!
不吐不快,噎得难受!
我也不知道这部没颜值,配音怪,台词少的电影是什么支持我津津有味看到完的?!
结局真心没看懂,我得自己捋捋,不代表任何观点。
首先,男主老爹,当年应该也是受皇室迫害的吧,皇室绝对不允许他有后代,于是小白和他娘肯定得死。有可能是方丈和疯老爹偷偷救下了小白,亲爹未必知晓。后来亲爹有了自己夜叉门的势力才找到小白的吧,也乐得小白过几年无忧无虑的日子。
第二,亲爹的布局了9集,最终目的大概是让小白知道世事险恶,而不像方丈和疯老爹教给他的那样佛门慈悲。但如果第一条推测成立的话,亲爹为啥会改变对小白的态度?不甘心,想报仇?还是什么?
第三,太子让小八去祖庙,还说李卫死了,是故意陷害小白吗?如果是,为啥绣娘和笑书生会跑去杀人?直接让小白看见是太子陷害他不更好?也有可能是亲爹顺水推舟,既然太子抛出了鱼饵,那就干脆做得更绝,把小八干掉。
第四,小白黑化了没有?这个真的只能见仁见智了,经历同样的这些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可能明晰世道人心之险恶后成为大boss,也有可能大彻大悟抛却一切。小白跟亲爹打前那抖三抖,到底啥意思?真是什么龟息功吗?
第五,菱儿是变成僵尸了吗?
求编剧和导演来填坑!
5 ) 黑,真黑,真特么黑。李少白当皇帝了,多少人看懂?
侠僧探案传奇?这名字是给广电总ju看的,是给打开第六频道打发时间的观众看的,是给想看另一部陆小凤、镖行天下的武侠电影爱好者看到
这片真他妈该叫《怎样摧毁泯灭一个侠客》
我先在此哗众取宠地说一句:可能有七成甚至更多的观众,没看懂大夜叉的结局,至少从影评和b站弹幕来看,大抵如此
赵菱儿为何没死又为何欺骗李少白?太子继位为何吐血?李少白为何没死还在狂笑?再往前了说,大夜叉一向深谋远虑,难道真的会以为在文武百官面前杀了太子就能当上皇帝?惠任方丈对齐王的过往如此了解,却丝毫没有猜到夜叉门的真相,甚至不对李少白进行提醒?白发老爹为何在李少白向他大喊的时候,止不住的颤抖并说:“喊吧喊吧喊吧我才不可怜你呢”?李少白是齐王亲生儿子,却交给他无比仇恨的惠任方丈抚养长大?
其实,当我看到莫千里对“门主李少白”提起七十二绝技的时候,我以为我看懂了整个故事。
李少白是齐王儿子——皇室玉佩、菱儿身世等线索早已暗示,狄八方更是直接怒吼道出真相
太子一脉来位不正,齐王有谋反的动机,所以我以为整个阴谋是
齐王串通少林寺,合谋造反。事成之后,佛教为国教、少林为国寺、李太白封为太子
然后在大结局部分,我在一头雾水中被狠狠的打脸了
不是,齐王你要找慧任方丈寻仇?他帮你养大了你娃诶!你俩有仇的话你孩子为啥交给他抚养?
啥?你还要当着这么多文武百官的面杀了太子?这么做你就能当上皇帝?你当大夜叉只要武力值不要智商了?
卧槽你还戴面具??你戴上面具就能闯得过罗汉大阵??你的面具是有什么BUFF加成吗?
啊李少白你要自杀对不对,这确实也是唯一的办法了,问题是你死了前面的坑呢!!前面的坑呢!!!谁出来解答下啊!!!
然后我一脸蛋疼地思考问题,直到我看到最后两分钟
最后两分钟,就两件事
1.太子在登基大典上,咳嗽,再咳嗽,然后吐血了
2.李少白,躺在少林寺中一个小屋的床上,醒了后先流了一滴泪然后狂笑,守在旁边的小沙弥去通告方丈
这两分钟交叉剪辑(注意这两件事是交叉剪辑)把我看得是鸡皮骤起,冷汗不止、恍然大悟,大呼真他妈黑
一个个解读下
首先太子吐血了,可能是得病了(但之前剧情没有提到太子有病),也可能是中毒了,但是不管怎么看,都活不久了
李少白这个尤其值得解读,请注意几个细节:
1.李少白躺在少林寺屋里的床上
2.旁边有小沙弥在看着,醒来后去通报师父(也就是少林寺方丈)
3.李少白醒来,流了滴泪,然后狂笑
这三个细节我觉得想想的话很简单了:
1.李少白知道自己不会死(不然重伤醒来后会是其他动作 )
2.方丈知道李少白没死,所以在他旁边安排了小沙弥,让他在李少白醒了后通知他
另外请注意,刚才说了,太子吐血和少白狂笑这俩事,是交叉剪辑的,是交叉剪辑的,是交叉剪辑的
你仔细看的话就会注意到镜头是这样的顺序
太子吐血后,惊慌地向左右看了看
文武百官开始下跪
李少白开始得意地狂笑
这他妈就是镜头的魅力啊,导演用镜头把一切都告诉我们了
李少白早就知道自己不会死了,更知道了太子会吐血,也就是太子会死,而文武百官跪下的对象,是那个知道了一切并狂笑着的李少白
懂了吗?李少白要当皇帝了
你也许不相信,但是想一想,如果说太子死了而且无后(电影里没提到太子有儿子),而李少白有皇室血统,皇位本来就是他们家的,李少白更是用自己的英勇献身阻挡了一次谋逆案,这他妈的真是要血统有血统,要身份有身份,要大义有大义
真他妈绝
这就是整个阴谋,这就是故事的结局,这也完美的解释了之前的太多太多疑点。
整个齐王针对太子的谋杀,不过是计划的一部分,甚至慧任方丈和齐王的对打,李少白的大义献身,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这场完全合理的谋逆大案,也许从十几年前齐王被逐出罗汉堂,就开始进行了
夜叉门,就是少林寺
金佛,就是夜叉
大夜叉,不止一个
-------------------------------------------------------------------------------------------------------
觉得我是阴谋论的可以去翻下我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了,那些都是根本性的问题
下面我说点散乱的思绪,对照前面的剧情,也可能有错误,却是我觉得比较合理的解释
1.太子要死了,死因中毒,下毒者可能是莫千里或赵菱儿,总之是夜叉门人为李少白登基铺路
2.赵菱儿是夜叉门人,身份以及心思过于复杂,后面说四大人物的时候再提她
3.片里面提到了“达摩闭息功”,陈奎、李少白应该都是用的这招假死的
4.慧任方丈也是大夜叉之一,齐王负责作恶谋逆,慧任负责洗白立牌坊,他和齐王,各自作为夜叉门的光和影所存在。
5.白发老爹早就知道了前因后果,所以才狠下心来不回答李少白,他也可能是大夜叉之一
6.这场谋划,可能在齐王“叛逃”少林寺的时候就计划好了,这是一场长达二十多年,纵贯李少白一生的“皇帝养成计划”,李少白就是最重要的棋子
7.李少白是什么时候醒悟的呢?大概是莫千里提醒他门主、七十二绝技的时候吧,至于李少白的心路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我不得而知,只有莫千里的一句话,说的着实没错:李少白,你心里的魔性已经滋生了,和我们一样
-------------------------------------------------------------------------------------------------------
写着写着是真心累,就这些吧,最后说下几个人物,实在是令我唏嘘
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个像陆小凤一样的故事,就像陆小凤有花满楼西门吹雪司空摘星
第一集里,李少白交了几个朋友,狄八方、赵菱儿、龙九
结果几乎个个不得善终
狄八方,捕头。忠厚精练,执法严苛,结果兄弟副手惨死,结果在和李少白交战后被杀死。就像他说的,他只是一枚棋子
龙九,摸金校尉,性情潇洒,最后被逼得谋杀命官,盗取玉玺,更是在大夜叉利用完之后,被一刀滑喉而亡,而他曾经的朋友李少白,没有回头
赵菱儿,毒王弟子,夜叉门人。我想她开始接触李少白,应该是出于师父莫千里或者父亲齐王给予她的任务吧,但是在中途慢慢地喜欢上了李少白,最后不得不诈死,只为了让李少白坐上皇位。她应该是爱上了李少白,她的两次眼泪应该是真的——我宁愿这么相信。她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他了,毕竟亘在二人中间的,是一次期瞒
李少白,少林俗家弟子,侠僧,聪慧机警,古道热肠,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全然已经被人写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朋友被抓,被杀,最后堕入心魔,彻底沦为一个阴谋家
-------------------------------------------------------------------------------------------------------
我看完电影后,去B站看弹幕,去豆瓣看影评,却鲜少有人提到最后的阴谋,短评中有几位显然是彻底看透,然而长评中,竟然还有期待拍续集的
可惜故事已经结束了,结局就是——
李少白当上了皇帝,至于原先那个热血侠义、怜悯生命的侠僧,已经死了
活着的是懂得了人命轻贱、不甘为棋的帝王李少白
他躺着床上狂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今后的道路,然后他的笑声逐渐消融
是因为帝王不能喜形于色?
还是他想到了从前的自己?
我不得而知,只知道一件事:
侠僧故事系列,正式完结
方丈曾言:
世人更多是如此,只相信双眼所见,却以为这狭隘的视野,是唯一的真实
6 ) 伟大父亲传奇之助君登基
本来不想写这篇影评的,电影这个东西看完了就是完了。只是心中一团不明气难散,大体善感的人都不决断,才累及自身,如男主一般,没有脱胎换骨怎么能拨云见日。不同的是即便是被动的,有前人指路,到底明了洒脱,哭着笑出来。
这个电影看清的人都知道是不会与第二季的,虽然名字和狄仁杰等等什么都是探案传奇。但开始的名字最能说明问题——《少林寺探案传奇》,故事开始在少林,结束也在少林。再后面的故事就和少林没什么关系了。
少林寺:全程参与了整个事件。好处大大的,武林的地位,少白摆平了武林各种风波,政治的地位,皇上是我们家的。联系电影说的背景,宋代道教国教的地位,佛教要扬眉吐气了。一个普通的俗家弟子是方丈的弟子,能看到七十二全卷,并且熟识了。后山还有个各种对其好的义父,可以天天出世下山玩,喝酒喝鸡汤。命运真是眷顾,各种巧合与一身。
赵菱儿:活体人药瓶。她是注定的牺牲品。李少白在收养他的李氏夫妇家门前将整个事件回想串联了一遍之后,他顿悟了。但是极为痛苦,那就是 赵菱儿。这一天缠着他的骄横小姑娘。不能不说这部电影真是个好故事,但是各种条件受限,如果能资金演员更到位,观众能更好理解电影。不过电影嘛,对于导演来说本来就是拍给能看懂的人的。现在这个程度瑕不掩瑜。继续女主,体质奇特,血被蛊虫咬了能成为万能解药。联系她的台词:我走了谁救你(大意),第一部的开头制僵尸。女主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才那么怕那只虫子,那是宿命。注定有缘无份,注定成为行尸走肉。所以她最后的两行清泪,大约就是编剧和导演的同情。
含笑:这个才是人家爹给儿子安排的佳偶,所以收尾工程的时候又回来了。身份尊贵吐蕃郡主,样貌绝美,参见面纱拿下来之后,少白感叹好看好看的花痴状。再次感叹资金问题,换个知名小花来演,估计大家秒懂。好像电影里也的确没夸菱儿的样貌,估计主要还是性格讨巧。
狄八方/龙九:必须死。人家爹花了20年,计划天衣无缝,怎么可能留下遗患。绝对不能留下玄门、陈桥这类的口实。人家要的就是完美无瑕的、品德、学识等等等各种美好的皇帝。皇帝身边不能留下知道我发家史的人。并且爹爹让你知道,帝王本来就是孤独的,这是代价,你早点知道为好。
太子:too young too simple的代表。你在少林大殿的邪魅一笑,你以为你赢了。人家爹说了今天谁谁我决定,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莫千里都到了,一屋子的文武百官,各个给你们按上不定时炸弹,不听话,886。
皇帝:还我江山,还我江山。当爹的都是明白人,老子当皇帝容易,问题是要让我的子孙世世代代坐在这个位置上。(这不是我国第一位帝王想的,可是第二代就嗝了。)没错拼爹不但拼身份才学还有寿命。没爹的孩子也可怜啊。老子身体不好,没能力保住我儿江山。
齐王:哈哈哈,好孩子,果然是我的儿子。当少白说出父子相残的时候,当爹的脸上却露出了大喜的颜色。没错,我孩懂我,我做的一切果然值得!至于他到底是死了还是也是假死,没关系了。
义父:哈哈哈,好孩子。跟我厮混,给我带酒,都是为了你,不然当了皇帝酒色不沾真成和尚了可怎么办呦。
方丈:哈哈哈,好孩子。你就是咱们这的,少林一直这么帮衬你,你当了皇帝看着办吧。
少白:世上本来就很黑暗,让他们胡搅还不然我来。菱儿~先完成我早先的抱负再说,哇哈哈
这结局是还有下集的意思吗?
这结局,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它的确是真的!前面那些案子都只为了铺垫,一切只为最后的结局;如果这个系列拍成电视剧其反转程度绝对不亚于舞乐传奇
原来是第十集,看不太明白,而且演员都好丑,场景也简陋。
就我一个人觉得李少白黑化了吗?
最后一集略屌。然后第一次看到良心版本全套的少林18罗汉阵,好爽!
大夜叉也是个悲剧。可能是投资限制吧,最后少林寺这一段打斗,夜叉门和少林寺的高手都提前死光了,就这么两个半人怎么来争皇位控制武林。
李少白仰天狂笑,显然已是黑透,看似死了一地,其实就是父子对了出双簧戏。皇帝驾崩,太子毒毙,夜叉门成了最后赢家,一切尽在算计。菱儿也隶属夜叉,从开头的对话看她的死并不是计划一环,但显然也是算好了有救,而且卓有成效。被卷入这些个真假做戏,当李少白的朋友也是可惜了狄捕头,可怜了龙九。
皇上跟太子说,想当年仁宗无后,你曾祖父被接入宫中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如此推算,太子的曾祖父是英宗,祖父是神宗,剧里面的皇上也就是哲宗,而太子继位后,该是徽宗。这一年是1100年,27年后徽宗与儿子钦宗一起,被金人掳走,史称靖康之难。李少白,历史终将证明,这个皇位,你不要,是对的。
这集很有意思,我大概看懂了。首先太子要跪这点是肯定的,然后有着嫡亲皇室血脉还挫败了一场谋反的李少白没死,这也是肯定的。齐王说了李心不狠难以服众,所以杀狄和龙还有菱的诈死是为了黑化李。所以还不清晰吗,李要在太子死后当皇帝了,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包括太子,谋反的大臣们,武林,甚至夜叉门都是炮灰,这些全部是为了让李名正言顺登上皇位。齐王真是用心良苦啊,最后李少白醒了过来,先是哭,再大笑最后表情慢慢凝固,我想他应该也是想明白了这一切
乍一看我以为是:《侠僧探案传奇之犬夜叉》。吓我一跳,还以为犬夜叉还出名字这么奇怪的剧场版了呢
起了一个烂俗到家的名字,却装X装出了境界,国产良心之作!
其实电影封面已经说明了一切
是因为片子的稳重评分高了?
拍出了我心目中的武侠世界。结局嘛……
“佛一无所有,众生却拥有一切。拥有的越多,妄想就越多,欲望就越多。世人皆有欲望。” 可怜的龙九和狄老板。
莫千里是猪八戒演的吧?
【十】终于补完全系列。人之所以为人,皆因爱恨嗔痴不由自主。好想念第一集的李少白,在最繁华的市井摆上一个小小的摊位为人测字。那时候影片的色调还是那样温和高远,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显得明亮又温柔。我不去再想后来的故事,只因我如何舍得、如何舍得让他难过苟活呢?
这剧少林寺鼎力支持了吧,十八罗汉阵很精彩。少白的笑是黑化了?没有续集有点遗憾。
菱儿是不是只是一具被他师傅保存的肉体了啊
第十部大夜叉出场一点都不惊艳,而且二次败于罗汉阵(打得有模有样,加分),期望着实过高了。本以为李少白看破红尘缘起缘灭放下一切,一心求死,太子平叛成功继而登上皇位大赦天下。哪知太子刚登基就要吐血挂了,一下子推翻了之前所想。导演临结束前给挖个巨坑,有点意思,管挖不管填,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