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6刊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
原文转自《外滩画报》
就像时而握紧时而又舒缓的拳头和音乐,开幕片《昂头挺胸》向我们刻画了一个挣扎在爱与规训之间的当代少年。导演艾玛纽尔·贝克特将目光投向更为复杂的社会议题,虽然其中包含暴戾和荒谬,但她仍然善良乐观地让故事最终走向爱与希望。昨天,《外滩画报》记者专访了这位美丽的法国女人。
B:在《昂首挺胸》里,你再次邀请了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出演女主角,这是在与她合作上一部《她在路上(Elle s'en va)》的时候就决定下来的吗?
E:事实上,我在开拍《她在路上》之前就已经着手筹备《昂首挺胸》的剧本了,邀请凯瑟琳出演法官也是在那时就定下的计划,但最终我发现这部电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就先合作了《她在路上》。
B:这部电影包含了你个人的经历吗?
E:电影里并没有带入很多我经历过的事、也没有放进我的熟人,而是结合了一系列我所关注的话题——一是何为司法公正,二是如何保护孩童。《昂首挺胸》关注的是涉及弱势群体和儿童的法律审判体系,它将这两个议题都囊括其中。
B:你这两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多次问到“女性导演”这一身份,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E:确实,这不是什么好滋味。我总是不能谈及我的电影为戛纳开幕这个事实,而是必须花时间对“女性导演”这个身份展开辩护——这对我来说根本毫无意义。
B:这部电影里的暴力镜头都非常真实,你是如何进行拍摄的?
E:确实都非常真实,因为我不喜欢在电影里使用替身,所以每次拍摄动作戏的时候我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否则会感觉很假。这样拍下来演员身上可能会有淤青,但我认为那其实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我知道有的演员不喜欢,但这就是我的处理方式。
对主演伯努瓦·马吉梅(Benoît Magimel)来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他很强壮所以打戏并不成问题。至于其他年轻演员,他们本来就会互相打打架来消磨时间,拍的时候他们也就和平时闹着玩一样。
B: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你是如何在这两种身份间取舍的?毕竟拍摄《昂首挺胸》这样一部电影需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你会减少作为演员的精力。
E:我本质还是个演员,永远都会以出演角色为优先,在那基础上,当我有时间才会从事拍摄工作,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B:你这次选择了作为非职业演员的罗德·帕拉多特(Rod Paradot)担当男主角,你觉得启用非职业演员有什么好处?
E:职业演员呈现给你的东西,取决于他想要给你什么,而非职业演员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对我来说就更容易“偷取”我所需要的东西。
职业演员身上的很多技巧,都不会在这些新人身上看到,他们特别纯净。我认为拍戏就是应该放开手,让演员自己去发挥——专业演员很明白这点,而这就是问题所在。
“昂首挺胸” 写了一个问题少年的改变过程,思想教育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了全过程,但是一次次的教育一次次的失败,问题少年蛮横无理,放荡不羁,从少教所出逃升级进监狱,唯我独尊,看不起所有人,仇恨管教所,仇恨法官,动不动拳脚相加,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孩子。
在一次性冲动的行为中,使女孩怀孕了,女孩妈妈送女孩去人流,问题少年冲进医院把女孩抢了出来,小孩生下来了,他抱着婴儿温柔体贴,他的眼光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安定爱抚,终于显露了人性的光辉。
思想教育从未做到点子上,或者火候不够,或者老套教条,我们对此有所熟悉。
人人都有自尊,思想教育的实质是不尊重受教育者的自尊,高高在上的对待被教育者,认为自己是个牧羊人,羊应该随着羊鞭转,然而,人的思想不是羊群。
一个孩子的出生给予问题少年的应有尊严,一个父亲的尊严,从而完成了教育工作无法替代的任务。
教育工作必须低下头来。
问题少年 略赶
故事除了转折没讲好,其他都很好。但是对于这个故事来说,转折太重要了!
不好不壞,看過也就過了。
在最后一个镜头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三色旗在空中随风飘扬,对此艾玛纽尔·贝克特自然有她的解释,但这却不免令电影陷入了落入主旋律的窠臼。这也许正是可圈可点的《昂首挺胸》唯一令人惋惜的地方。
开头好烧脑,想不明白为啥要这么拍。
跟「妈咪」类似的主角设定。以旁观的角色接核心角色,似乎不站立场,却在求学面试,啪啪啪还有他对法官的暧昧中温柔。人物塑造真实准确。角色互动细致可信。情节铺排合理。剪辑利落。可惜结局这种「世界充满爱和希望」的画风瞬间让前面的剧情都成了童话。PS:观完此片我森森觉得「繁殖」绝不是天赋人权
生动地展现不讨喜人物和行为,贝克特其实就是在阐述人性本善。[B]
可以加入#社会学专业必看#和#法兰西精神#影单了
对待问题青少年的方式似乎只有教育和感化才是政治正确的。这种政治正确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尊重人权,很好,代价却很大。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付得起这昂贵的代价。片中两次提到进青少年感化院的青少年一人一天花了纳税人几百欧。这种政治正确昂贵到在负担不起的人们看来只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矫情和虚伪。
艾玛纽尔·贝克特直接同时不乏柔软的笔触,罗德·帕拉多特太有潜力了。
小男主的长相 以后能有出息
#戛纳电影节#大约真是肯洛奇大量珠玉在前,看啥问题少年片都觉得有问题了。女性导演的女性角色应该更有说服力才对啊… 不过本土电影做开幕,还是当代社会题材,倒也比大片合适的。
平实,感人
导演调教表演有一手,剧作结构虽然时间跨度大但非常紧凑。医院堕胎那一段的视听语言很出彩,许多小细节的铺设也很好的维持角色间的情感纽带。
不如《妈咪》···
人少得可怜。可以说在电影院看的时候超级想离场吗?吵到不行,而且越看越会觉得能够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类真是万幸。也总是会想到《妈咪》,但是又在形式上差的太远。先前看到导演在首映礼上大笑被吓了一跳,电影又将其风格一并继承。看完低气压。
跟装逼的妈咪完全没有可比性好么!还是舒伯特好听~ 我也想被扔到她办公室,也想被她关心,也想有她给我庆祝生日,也想偷偷拿走她的丝巾,也要给她寄”轻轻一吻“的明信片... 嗯~Gérard Depardieu was considered for the role of the judge finally played by ... Catherine Deneuve.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还挺惊喜的,比预期好多了。
有一些小问题。片中大篇幅展示Malony的艰难成长和暴力问题,而缺少了些关于惩教系统的反思(比如,它们真的花了大家不少钱...而一味的感化和支持的有效性令人存疑)。但还是注入了温暖的元素:用一个新生命的出现去帮助他融入这个世界。(观影过程一边想怎么不把这小子揍死,一会儿又想要抱抱他..)
一开始不好的对待,就会有一个过不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