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受雅人叔和麻酱的宣传影响,在每周的期待熟肉中观看了人生第一部大河剧。故事的主线从武田家的衰败到大阪夏之战的结束,集中演绎了真田家在安土桃山时代到德川第二代将军秀忠期间的命运纠葛,更是描绘了主人公真田幸村精彩的一生。 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自然只是记得大概,但在大概中还是有些镜头是历历在目的。仿佛在历史的洪流中总会漂过几舟侧帆,仔细观察不禁感慨万千。源次郎当时作为上杉景胜的人质,向上杉景胜学习为人治世之道,对于幸村以后的价值观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然后在上洛后遇到了改变了他一生的男人——豊臣秀吉。今后的绝大多数时间是留在秀吉公身边的,与石田三成结缘,与大谷吉继结为亲家,还有与茶茶夫人的隐情史。在小田原战役中,北条氏政的英雄落幕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真的想打一场将日本一分为二的大战啊"。他的愿望没能在有生之年实现,忠诚专注的石田三成实现了却因为性格因素未能成功,隐忍狡猾的德川家康实现了也在临终前成功了,宁为玉碎的真田幸村实现了也牺牲了。他妄想与伊达政宗一起联手对抗关白,他为氏族声望而骄傲也为氏族声望而灭亡,如果他上洛与太阁守君臣之道,估计开幕的是其他人了,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关原之战虽然短暂,但在描画石田三成时却是非常成功的。西军的军心不稳可能早已注定了家康的天下,三成公依旧试图力挽狂澜,岛左近依旧拼死为主,大谷吉继依旧守义之道,宇喜多秀家依旧为报太阁之恩。在认清大局后的宁宁夫人,带着她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们只能鞭长莫及了。九度山的岁月熬死了真田昌幸,熬熟了真田信繁。当明石全登前来召唤时,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之心跃上心头。真田丸的建立抵挡了家康和前田利常的大军,大阪城内的宫斗把豊臣家送上了绝境。大阪七将星在夏之战英勇就义,耳边却缠绕着"关东雄兵百万,竟无好汉一人"的撕喊。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真田幸村活出了上杉家推崇的大义,被岛津义弘称赞为"日本第一兵"。剧中许多镜头足够我参透一生,为英雄不惜,为自己指明道路。
金戈铁马,转瞬成空。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生命最后的时刻,马蹄声疾驰而过,恍惚是信玄公的召唤。昌幸老爹的最后一幕呼应着开篇时真田乡原野上信繁跪别胜赖,表里比兴不过是为了生存,武田才是唯一的主公。这样的处理真是妙笔。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蛰居十余载而落寞告终,这结局着实太悲凉。三谷编写的信玄公桥段,让这场戏有了跳脱出悲凉之外的一些东西。似乎一瞬间,老爹还是那个狡黠多谋的老爹,披着皮草,跟随武田军团出征,维护着真田家在战国乱世中的一席之地。 //zhuanlan.zhihu.com/p/22665315?refer=ShiXiJieShang
大阪夏之阵是这部剧早已预设的结局,燃烧的大阪城、突入敌阵的幸村、仓皇逃窜的家康,这一切是早几百年就写好的剧本。我不喜欢三谷幸喜给到的这个最后一集,不喜欢把历史的偶然性就这样给了一个带着复仇怨念的厨子和唠唠叨叨的女人,不喜欢幸村和家康在千军万马中关于历史和宿命的从容对谈,也可能我对真田幸村的想象来说,堺雅人演什么觉得都带着的那份狡黠有点不搭调,但一想到早几年的大河剧里他可是握着天璋院笃姬的手说要一起守护德川家,又觉得很有趣。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3位战国时代的霸主之后,真田幸村应该是最为我们熟知的战国人物,有人认识他是战国无双,我是更早一些的太阁立志传,游戏里真田家的人,数值都好高,有个叫真田昌幸的,数值几乎都是80朝上,真田幸村偏科了点,内政只有50,但其他都朝100去了。 如果是用猴子玩剧情,一般触发了大阪建城之后就是去统一全国了,也不太明白真田幸村人物卡上的大阪冬夏之阵是哪件事,为什么这个人的面板数据这么惊人,竟然还有“真田日本第一兵”这么厉害的名讳, 虽然出生的有点晚,但每次把他延揽到自己麾下必然是绝对的统兵主力。 后来解锁了幸村的人物卡,太平之章用幸村玩大阪冬夏之阵的剧情,才开始了解战国时代的尾声,在信长的桶狭间奇袭、秀吉的墨俣一夜城、半兵卫的智取稻叶山、光秀的火烧本能寺之外,那些依然惊心动魄的历史。 看到坐拥不落之城小田原的北条氏政,对着秀吉二十万的军势说“生而受辱,非我所愿”,最后在黑田官兵卫的劝诫下剖腹开城,丰臣秀吉赢来了他的天下。 看到三献茶惊艳于世的石田三成,执拗地守护丰臣的版图,最后众叛亲离,在三条河原拒绝了用来代替清水的柿子,从容地说道“胸怀大志之人,即便濒死,也一如既往珍惜自己的性命。” 看到那些曾经在秀吉的庇护下大名一个个和大阪城渐行渐远,最后守护着丰臣家千成瓢箪的竟然是一些名不经传的浪人。真田幸村、后藤基次、明石全登、毛利胜永、长宗我部盛亲、大野治房、木村重成,这些名字成就了战国时代最后的波澜壮阔。 而真田幸村更是因为突入家康本阵的伟绩并传颂至今,虽然关于这个人是真实存在还是野史杜撰都还在研究,但并不妨碍大家对他的热爱。 今年夏天去了趟大阪,看着难波站的小广告,从南海线走访高野山的行程顺道去了九度山,小镇上《真田丸》的海报比居民要多,新修了真田博物馆,除了战国文物,还有《真田丸》全体演员的签名,真田父子在九度山蛰居生活的还原,和大河剧每集结束时候的介绍一样,大家对这些乱世英雄的向往,总能带动一方经济。 有部坑掉的国产动画电影《魁拔》,虽然越拍越不行,但当初的野心和视野还是很让人憧憬,它有一本叫《魁拔之书》的小说,用来完善整个世界观,其中关于魁拔的设定很有趣,其实这场席卷世界的战争并非是因为魁拔的出现,而是因为大家想打仗了,魁拔三并非消失而只是出现在了一个不需要争斗的年代,而战争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对耀文等级制度的反叛只是组织高层赋予这场战争的意义而已。 更多的人,那些投入这场战争,却没有留下任何姓名的人,不过是渴望在乱世谋求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轰轰烈烈地存在过。 提到魁拔是因为这让我突然就觉得能理解真田幸村这么受欢迎的理由,其实我们就像剧里的上杉景胜一般,看着在德川阵中冲杀的真田幸村,赞叹着“那个人,活出了我一直梦想的,人生的样子”。 这些愚直地抗拒时代的家伙都很讨人喜欢,真田幸村、土方岁三、西乡隆盛,都是如此。历史剧最不爽的地方就是已经知道了这些家伙注定的结局,不论他们多么努力,所以阿越才有如此强烈的冲动写《新宋》。 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关于新宋的评语是“阿越写的并非来到北宋的石越,而石越来到的北宋”,一部历史架空小说优异在于它是想描述一段YY的穿越还是一个依然严谨的时代,一部历史剧也是如此,在注定的结局前,去填充那些让我们着迷的细节。在已知历史的舞台上,《真田丸》给到了一个关于战国时代的有趣想象,即使最后一集的剧情,在开播之时,我们便已知晓。 谁只想过蝇营狗苟的人生啊,谁不想有真田幸村一样荡气回肠的结局啊!!! 作为长宗我部家的后人,长宗我部盛亲的梦想一直都是成为四国的大名,所以他才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大阪城。幸村把四国计划给秀赖做退路,想和长宗我部盛亲探讨他在取胜后的要求。 “若是德川再攻过来,我们就没指望了,这我也明白” “反正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夸下海口也无妨吧” “若不是四国” “那就称霸九州” 是啊,既然是梦,不妨就做的大一点啊,三途川的船费是六文钱,我们这就去千军万马中走一遭好了。 作为一部电视剧,要追一年确实够漫长,漫长到都有点忘了之前那些早早离场的家伙们。故事的最后,真田幸村在功败垂成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眼前浮过的净是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锦衣玉服的秀吉在德川家康的面前说“我乃关白太政大臣,丰臣秀吉” 德川臣服秀吉之后,上田城中的真田信幸对幸村说“我们的出生,可能太迟了” 秀吉露出昏聩之象后,石田三成在自己屋中彻夜独饮,几年后,他说“今生就此别过” 在上洛之后的深夜,伊达政宗举剑起舞“如果我能早生20年的话” 在大阪城依然安宁的那段时光,丰臣秀次问阿桐“你可愿今后永远伴于我左右” 关原合战前的上田城,真田幸信说“你和父亲大人去追随丰臣方,我留在德川,如果丰臣方取胜了,你一定要倾尽一切来救我性命,如果德川方取胜了,我也会不惜一切地保你和父亲周全,无论哪方获胜,真田家都会得以延续,才能再次有机会像这样促膝长谈的妙计啊”。虽然自此之别,父子三人再无缘相见。 天下初定的大阪城,屏风后等待召见的真田幸村看到一个穿着睡袍的男人朝自己跑来。“你是真田安房守的儿子吧,过来。我就是秀吉,我一眼就看上你了,我最喜欢聪明的年轻人了”。 再之后的故事,真田幸村用一生来回应了这次邂逅。 2016.12.20 凌晨 无锡
写这篇影评的目的是为了给莲々讲真田幸村与伊达政宗的故事,由于史料对他们的记载是一定有缺失的,所以就借用16年大河剧《真田丸》的创作,完善我眼中的浪漫。
真田氏起源于海野氏后代幸隆继承的真田乡松尾城的真田家,1543年爷爷真田幸隆出仕武田家,户石城攻防战一战成名,同时也让真田家获得了诹访方的领地。
片仓氏起源于诹访下社神官支流,1575年片仓景纲出仕伊达家,成为伊达政宗的侍近。
1567年 真田幸村、伊达政宗出生。
1615年 大坂夏之阵,道明寺之战,伊达政宗未攻击进攻的真田部队,反而灭了友军。当晚,三女阿梅、六女阿菖蒲、次子真田大八被送往伊达军中,受片仓重长庇护。次日真田幸村与长子真田幸昌战死。
(以上事件异说纷纭,真田家宣传网站 //sanadada.com/ 上的材料似乎采用了《仙台士鉴》的观点,如“真田给片仓写信请求收留儿女”等,反正没有相对官方的史料,所以我只列结果)
1620年 片仓重长纳阿梅为侧室,六年后,娶为正室。阿菖蒲则嫁给片仓家臣田村定广(伊达政宗正室爱姬正是田村家独女),真田大八改名片仓守信
1636年 伊达政宗病逝
1670年 片仓守信去世,与姐姐阿梅葬在一起,作为战犯的儿子,他在墓碑上刻了象征真田家徽的一文钱
1712年 片仓守信死后43年,时任伊达家家主为其恢复了真田的本姓,至今,真田幸村的后代都生活在旧日伊达藩领仙台
以上便是史料中两人的全部交集:
真田幸村在世时,没有伊达政宗与真田幸村会面的任何记载,
真田幸村战死后,真田伊达两家从此密不可分,
更准确的说,围绕诹访湖的这段故事,是真田片仓两家,他们发源于诹访,共同信奉白鸟大名神。乱世分仕二主:真田协助武田攻略信浓;片仓辅佐伊达一统奥州。他们都帮助各自的主家开创了历史最大版图。战国最后一战,片仓重长与阿梅这对恋人,重新将两家血脉联系到了一起。
历史这只看不见的蛇,悄悄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总之,历史残存的这一点结果就已经足够浪漫了,但史料的缺失导致有2个问题无法解释:
既然史料注定遗漏了他们生前的故事,不同历史小说、影视作品甚至游戏都给出了自己的猜想来完善这两人的故事逻辑。
《真田丸》第24回【灭亡】虚构了两人在小田原城初见的场景。1569年这个时间点,两人确实都在小田原城,只是没有会面的记载。
这一年,伊达政宗刚刚从人生最风光的一年骤然跌入低谷;而真田幸村作为传奇真田家的次子,一直默默无闻,似乎永远与“传奇”二字沾不上边。
两个除了年纪相同没有任何共同点的年轻人,意外能在月色下坦诚地聊起来。
伊达:之前北条约我造反,我不敢,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怂
真田:······(你知道我爹有多希望你带头搞事吗?)
然后编剧给伊达安排了一段豪言壮语:
もし、わしが、もう20年早く生まれておれば、
もし、わしが、もう少し京に近く生まれておれば。
大広間の主座に座って人は、秀吉ではなく、わしであった!
翻译一下就是:我怂了,你加油
《真田丸》在这里补充的逻辑就是:伊达表明了自己的壮志未酬,同时半开玩笑地希望真田有勇气反对当前的天下人,两个人都明白了对方的心志。所以到大阪夏之阵,伊达发现真田还真的一直没有向命运屈服,真田在做他自己不敢做的事,所以放了他一马,没有攻击。伊达的放水也让真田明白,伊达对自己的行为是赞赏的,所以敢在决战前夜把妻儿送到伊达军中安置(历史上只送了孩子过去)。
我觉得这种猜想挺不错,既然史料中记载的交集只存在于真田幸村一生中最绚烂的一刻,那么另一个交集就补充在伊达政宗一生中最低谷的小田原城。
《真田丸》倒数第二回,伊达政宗在道明寺之战中放水后,望着真田幸村向家康本阵冲去的背影,飘浮出一点空洞的笑,有不甘,有羡慕,有成全,
这样的羁绊,爱情两个字都显得浅薄了啊
我见过很多赞美他的文字,都是佩服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守几近渺茫的希望进入大阪城,同许多日本武士一样,徒桜般绚丽的谢幕。
所以说伊达遇到了在他生命中闪闪发光的人呀 o(*////▽////*)q
之前我喜欢片仓景纲,没怎么关注过伊达,但我23岁的时候读他的史料突然非常有感觉。
1584年,17岁,继承家督,伊达家40-60万石。
1589年,22岁,折上原之战,艰难消灭芦名,伊达家达到鼎盛120万石。
1590年,23岁,秀吉即将把天下收入囊中,而远在东北的伊达彻底明白自己的一手烂牌打不下去。无奈臣服于秀吉,拿命拼来的领土只剩58万石。
1615年,48岁,大阪夏之阵,当他见到有一个人逆流而上,将要燃尽生命最灿烂的火光时,选择成全是应该的吧。
事后诸葛亮很多,现在我们总能翘着脚讨论伊达政宗如果早生20年是不是真的可以和家康一决胜负,分析结果往往是东北贫乏的物质条件与对中原太弱的控制权导致东北扛把子注定得不到天下,他放弃扩张选择臣服秀吉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之后的伊达政宗至少表面上消停了,抽烟做饭,平平淡淡。家康死了他还没死。
不知道他何时会想起儿时的梦,当他的名字还是梵天丸时,那个属于天下的梦。
他的不幸来源于他没有与梦相匹配的天时地利,他的幸运来源于人和。即使拿着一手烂牌,也有那么多人陪着他默默打完,战国时代再难找到哪一方势力能拥有众多个性鲜明的NPC了:
奥州第一酒窝美少女 奶奶久保姬
战斗力爆表的母亲 最上义姬
战国第一妹控的舅舅 最上义光
一起搞事的表弟 伊达成实
“天下两陪臣”之一,绝世靠谱好男人 片仓小十郎景纲
文武双全爱看兵书的乳母兼启蒙老师 片仓喜多
战国第一萝莉控+第一美男子 片仓小小十郎重长
(你们是承包了多少第一啊)
政宗其实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兼顾搞事与时代潮流,他活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解。有成实、小十郎这样优秀的左膀右臂陪他走过大半生,他还遇见了那个在他生命中闪闪发光的人!
每次想到这一点,我都会暗暗羡慕,命数不足算不了什么,政宗还是很幸福的。
莲々有时给我发月亮的照片
那天傍晚我也曾抬头看过这弯三日月,脑子里想的是伊达,还有幸村。
我无数次地想过我为什么如此喜欢这两人的故事:除了他们自身的传奇,还有,他们是各自走完了自己完整的一生,无论他们生前生后,两家有着如何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这一辈,两条同样精彩的旅途,只在史册中留下了一处交点。
两个有趣的灵魂,其实不需要太多交集。
每年一月的必追日剧。。。雅人叔42岁演15岁。。。笑死了
古美门先生,您指定的长泽雅美已上线,请订阅。
尽管缺乏雄浑壮阔的战争场面,部分演员的演出依然难以理解,但是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的故事却相当出彩,真田昌幸、本多正信、上杉景胜以及北条氏政也非常传神,应当是我看过最精彩的大河剧吧。
画面精美,历史感虽强但又不失恢谐.节奏快且引人入迷.特别是B站高手众多,弹幕补充了很多日史,让第一次看大河的我完全无压力.
此生无悔入大阪 来世再战真田丸
哈哈哈哈 不愧是三谷幸喜 大河剧拍出喜剧的效果 哈哈哈哈“只要浅间山不爆发,我们武田家就不会灭亡!”
第一次追大河剧...感觉好激动...看着这集数也是很激动...
家康还是很厉害的……果然熬死所有人才是正确的路线……
打四分五分的都是去年上半年打的吧???这剧后面明显烂尾的厉害呃。。。话说三谷幸喜比较适合小场景,家庭朋友小人设,丢些小包袱的剧。因为是话剧编剧出身,所以台词特别重视,台词梗水平很高。but大河剧尤其战国背景,小而美风格明显不适合,后面十几集减分的厉害。当然,主角先天就不够精彩,很难
拍摄很细致的历史剧,想我泱泱天朝可拍的朝代比倭国多得很,若能谦虚学习他人所长,不至于目下烂片遍地的局面!不过该剧部分角色的选用不太符合史实,堺叔担正那囧样就难以和幸村联想到一起,信之的戏份也不少,但气场太弱,暂时觉得形象最贴近的还是昌幸。剧中出现局势大地图该是用了《信长之野望》里的。
堺雅人看多了表情也就那几个
这一年里每周末都能看到堺桑哇哈哈,op第一遍十分嫌弃现在已中毒,小提琴太骚😂
想知道打五分的人里有多少是冲着雅人叔去的,然而讲真,作为看过雅人叔两部时代剧的人,并不觉得他的演技有什么长进。三分给配乐和始终严谨的考证,一分给昌幸精湛的演技
三谷幸喜,奠定了这部大河剧既逗比又热血的风格。笑点恰到好处,中和了正剧的缓慢和气氛沉闷。当然,各种村战械斗,连一场大型战争都没,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们被明朝杂牌军打到落花流水……
国人众是真正的土豪 昌幸表里比兴不过戏耍诸侯 不过小聪民而已 关原站错队还能保命 要感谢封建制度刑罚适当而非本多高达的求情 面对同时期连免死铁卷都视若空气的🐷明神君 未来的真田幸村们恐怕早已被凌迟扒皮 满门抄斩 又怎有机会去高野山疗养造人 为大阪崔璨发挥养精蓄锐呢
讲道理,4星改5星和主角真的没什么关系,乌龟猴子老爹这些老戏骨才是精华
可见制作团队的努力和诚意,可惜剧本只是三谷序列里擦过及格线的作品,堺雅人演的很卖力但总觉得无法进入角色。坚持老久结果还是弃了。
堺雅人演得不出彩,更何况被老戏骨们无情碾压。但我还是想给五星。幸村从前期游走于诸大名夹缝之间的小人物到后期壮志未酬的死士。有过悲情英雄梦的人都会为之扼腕:造化弄人吧。
看完了,首先战争场面太次了,基本全程大地图无手合啊,仅有的几个打斗场面也太小儿科,动作戏放国内基本被秒杀,不过是服装道具还是做的挺用心的。剧情感觉也一般,大河剧中流吧,可惜了一众卡斯。
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