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除了热都是好的,又或许热也是好的,正因为热才激发了很多情绪。
夏天充满想象情感疯长,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电影中,都有很多美好的故事...
夏天,真的是一个让人迷恋的季节。
很开心在夏天遇见这样一部质朴的夏日小品:《写给桃子的信》
美丽的乡村,蔚来的大海,可爱的妖怪,三两件日常的事...
简单风趣,如同温柔的海风拍打着我们的脸庞。
有评价说:我又被治愈了,很日式的怪力乱神,江户川时代的鬼怪显形,放在西方它们明明都是守护天使,一个很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亲情故事,很日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什么话都不会轻易的说出来,不言说也是一种真挚的爱
日式动画中有很多乡野中的妖怪,如我们熟悉的《龙猫》《百变狸猫》《河童之夏》《萤火之森》等,这些妖怪们面目丑陋,但心地善良,往往和人差别不大,有些也丧失了魔力,和人类也只是外表不同罢了。
《写给桃子的信》中的妖怪,也是如此,正如电影中的一个爷爷所说:神明落魄了,就成了妖怪。
他们虽然面目狰狞,却又形态可爱,有情有义,可谓是丑萌丑萌的。
阿豆,最小的也是最呆萌的那只,记忆不好,但简单又善良。
他的纯粹和萌点,让他赢得了一大群小妖精的喜爱。
阿岩和阿川是成年形态的妖怪,比稍微有点妖能力的阿豆比,他们更接近人类。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除了旺盛的食欲之外,其他的什么也不剩了。
桃子动画的主角,一个可爱小女孩,因为在爸爸去世前和他发生了争执说了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话,而一直心生愧疚。
爸爸过世后,她随同妈妈回到了家乡的小岛生活。
可妈妈以为一个人了,不拼命努力不行,所以整日忙碌,渐渐忽视了桃子的内心感受。
桃子又因为妈妈的疏远,更加孤单,变得不爱说话,将事情都放在了心里。
这时,三只小怪带着使命来啦。
他们陪桃子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大家一起尬舞。
一起上山寻找食物,大战野猪。
一起挑战不敢跳水的困难。
一起战胜了海风和大浪,成功将桃子患病的妈妈送往了医院...
在与三妖怪相处中,桃子慢慢从过去的阴影里走了出来,笑容也多了起来。
而三只妖怪是帮爸爸来暂时守护她们的,任务完成了也就得走了。
影片结尾处,爸爸借海上许愿的船送回来了一封给桃子的信:
【好好努力了呢。妈妈就交给你咯。我会一直看着你们的。】
桃子和妈妈也打开了心扉,拥抱在了一起。
第二天,桃子站在高桥上,腾空一跃,终于完成了第一次主动地跳水。
跳水的完成,也预示着桃子彻底打开心结,带着信念,勇敢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有时候,最打动人心,可能恰恰是最简单最质朴的东西。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之前桃子因为误会妈妈而对妈妈说了过分的话,她逃走了,患病的妈妈担心她冒着风雨到处找她,结果旧病复发。
桃子冲到家后,帮妈妈做按摩的老奶奶,不经意地说了句:太勉强自己了,真可怜。一定很难过吧!又不好跟家人说,自己更加痛苦!(指桃子的妈妈)
桃子似乎想到了什么,飞快地跑进了妈妈的房间,翻开了抽底,才发现原来妈妈之前是在一个人偷偷的想念爸爸。
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一直错怪了妈妈,原来,妈妈那时候是在哭啊!
而她却一直在桃子面前保持着微笑。
每个人心里都会存在一些痛苦,可能不一定会述说,也可能再亲的人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往往对亲密的人更是容易这样,选择将苦痛埋藏在心中而将快乐呈现给出来。
而我们要学会减少任性和自私,试着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去多一点主动交流。
《写给桃子的信》的故事很简单,但却会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内心,唤起隐藏在我们心中的情愫,带我们一阵阵柔情的温暖。
其实,像事三只妖怪和爸爸的离去,都好。
他们都代表了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而因为一些事情又从我们生命中消失的人。
人或许已不见了,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消失了。
我相信,那些曾经陪你走过一段路的人,那些曾经出现在你生命中的回忆,都不会被抽走,会变换为另一种方式,守护你。
人生无常,但信念无坚不摧。
相信你所相信的,相信那些守护你的存在!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呢!
愿你,也有被庇护的信念,以及被庇护的幸运!
电影的画面是清新日系动漫电影的典型风格,每一帧都十足的展现了濑户内海的风光。蓝天,大海,远看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近看荡漾着层层金光的海。岛上的建筑古色古香,街道干净整齐,每一幢老房子都带着各自的历史伫立在这座小岛上多年,看着一代一代人繁衍生息。
在我看过的每一个日系动漫电影中,他们对画面细节的展现都十分用心,乍一看好像是用相机拍摄的画面,尤其是新海诚的作品更是将这种真实感和细腻感发挥到了极致。虽然《给桃子的信》在画面的真实感上不及新海诚的作品,但是也足够拥有一种魅力,让看过的人产生“想去濑户内海看看”的想法,想去岛上生活一段时间,那里悠闲自在,干净整洁,住在一幢老房子里,就像是《海街日记》里面的老房子。这样的生活一定是很惬意的。
在看《给桃子的信》的时候,在桃子的身上,总能看到千寻的影子。她们两个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沉默寡言,内向,也因为内向,看起来总有些不礼貌,在各自故事的结尾,都因为经历一些事情让自己成长起来。这种成长的方式虽然带着一些残忍,但是还好最后在性格上她们得到的坚韧,足以让人觉得这是一次值得的经历。
成长对于很多对人而言都是变得懂事,开始试着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于桃子而言也是如此。父亲去世之后,妈妈带着桃子搬到了濑户内海的一个小岛上,突然转换生活环境,桃子需要一些时间适应这里,但是妈妈总是很忙,使得桃子总是一个人孤身在家,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变少。桃子在心中对妈妈有很大的怨念,她不应该总是让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待在家中,也不应该和别的叔叔有说有笑。
人们很容易在孤独中滋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何况桃子还是一个刚刚失去爸爸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的交流,往往会让孩子的心形成一座孤岛,这座岛通向外界的路慢慢的被腐蚀掉,最后家长总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神中仿佛在说“她怎么变成这样了?从前不是这个样子啊?”。
因为没有交流,桃子也不明白妈妈的忙碌是为自己将来的生活,妈妈会偷偷的翻着她和爸爸的照片哭泣。妈妈在心中同样藏了很多心事,桃子的心也慢慢的成了一座孤岛。但是他们都忘记了一件事,她们是家人,家人本就是一体,即便一些沉默是本着对对方好的原则的,但是沉默本是就是一种伤害。
她在台风天气中,决心冒着风雨拯救妈妈的时候,那时候她已经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妈妈为辛苦。那一刻桃子像是妈妈的守护神一样,穿行在狂风暴雨中,守护着妈妈。
电影的名字叫《给桃子的信》,这是一封只有“致桃子”三个字的信,这是爸爸出事前留给桃子的最后三个字。桃子在内心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这件事也一直在她的心中搅动,在爸爸出发前,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永远不要回来了。”没想到竟然称为父亲在人世间听到的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
桃子也非常后悔伤害了爸爸,但是这件事就这么发生了。因为这样,看见妈妈哮喘病发,守护妈妈的心就更加坚定了,最后妈妈和桃子也回归到既是朋友也是母女的关系。这是生活出现的契机,再尴尬的局面也会被契机化解开,在至亲的人面前,即便是有没有契机,也会创造出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关系重回从前,只不过可能没有契机出现的这么自然。但是最后的结局肯定都是好的。
桃子封闭的自我也因为三个妖怪的到来,让桃子的内心世界逐渐打开,原本乌云笼罩的小岛开始有阳光从云层缝隙中穿透而过。三个妖怪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他们这种没心没肺的性格恰好是打开这个阴郁少女的心的钥匙。
他们成了桃子心事的倾吐对象,虽然他们并不能说出安慰的话,但是桃子需要的只是说出来的,当她说出来的时候,心理的负担就减轻了一半,在生活上也不会那么别扭。三个妖怪笨拙的表现总是能让桃子开口大笑,不知不觉间他们就成了桃子最好的伙伴,最后他们还帮助桃子带回了爸爸的信。他们虽然长得比较粗糙的,但是作为生死之间的桥梁,他们就像天使一样,守护着要守护的人,虽然笨嘴拙舌还爱偷东西的,但是也是一群可爱的妖怪。
成长真的是一件不可测的事情,不知不觉就会有人走歪了,家长也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说重了怕留下阴影,说清了只是隔靴搔痒。在这个过程中,要家长的呵护,也需要自己去体会,每一人的成长方式都不一样,最后形成了性格迥异的我们。这个夏天对于桃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开始慢慢长大,体验到了成长的烦恼,但是也慢慢体味出长大成人的辛酸和憧憬。愿我们永远保持童真,在复杂的世界里,心地纯净地活着。
在一个飘雪的初春午后,看了《给桃子的信》。
的确,乍看之下,很难说这部电影和日本那些描写乡村生活的清新动画有什么不同,故事总是简单到一句话可以说清楚,一位惆怅少女的夏日物语。
片中处处弥漫着少女微妙的小心情和生活纯净的小细节,画风更像是今敏和宫崎骏动画的混合体,但是看起来就是那么自然那么舒服,如同一丝夏天傍晚的清爽微风。
这样的故事为我所爱,因为我也曾经历过那样相似的年少时光,相信你也一样。
一个夏天,失去爸爸的少女桃子随同妈妈来到了乡下奶奶家,在这个依山傍海的海滨小镇消磨自己平淡无奇的暑假时光。妈妈想念去世的爸爸,而桃子也一样,她总是反复看着那封爸爸写给自己的“半截”信,信里只有仨字“给桃子”,这总是让她忍不住怀想,也许爸爸走的时候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告诉她吧?
在奶奶家古老的祖宅里,她偶然遇到了仨萌蠢的妖怪,妖怪是来人间调查桃子生活的信使,它们最终要把桃子最想给爸爸说的话带到天上,不仅心地善良还和桃子不打不相识,疯疯傻傻打打闹闹,让原本内向伤心的少女逐渐摆脱了失去爸爸的痛苦。它们一起度过了独特而“鬼马”的暑假,还顺便拯救了妈妈的性命。
怎么样,这样的妖怪够酷吧?这样的故事够温馨治愈吧?
看完后自然想起了自己泛黄的暑期生活,那些慵懒的,安静的,缓慢的旧时光。每次和妈妈一起回乡下老家,带着一袋子的暑假作业,明明有很多的事情,心里却在想着会不会遇见神仙妖怪孙悟空什么的。
那样的夏天,习惯对着绿油油的树林草地发愣,阳光掀起滚滚热浪,于是躺在祖屋的凉席上吃着西瓜,拿一本书翻看或者盯着搬家的蚂蚁,满脑子都是不着边际的白日梦。当然暑期从来不会让一个成长中的小孩觉得孤单,在静谧的乡下,总会有很多的同龄小伙伴,一起拉帮结伙四处捕蝉捉鱼玩傻傻的游戏。
从不熟悉到恋恋不舍,从不适应到回味无穷。
而或许那时的暑假,刚好就在隔空的某处,也许是隐蔽的树丛,也许是清浅的河底,也许是破败的屋顶,就有一个两个或者很多的精灵妖怪盯着我,它们时而亲近我时而远远对我笑着,故意把很多的欢乐送给我,哈哈哈。
夏天总是太短,而我们总会长大的,时光流逝,那些悲伤总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屈指可数的暑假也会随着成长的我们不复存在……
可是每每闭上眼回想起那些吃着西瓜听着蝉鸣的绿色夏天,心里还是会不由自主怀念,很想对那些陪伴过我的你好好说声谢谢,谢谢你的赤诚与真挚,你的热情和好玩,让我原本孤单的暑假过得宛如童话一般。
至于“你”到底是谁也许已经不重要了,可以是故乡的山川河流,可以是树木草地,可以是阳光白云,可以是鸣蝉飞鸟,可以是朗月清风,可以是西瓜冰棒,也可以是妖怪精灵……
反正一辈子也忘不了。
冲浦荒废了 十年磨一剑 难服众人矣
有笑到胃痛的、有泪到牙根酸的。对“生死相隔这一亘古的人类困境施与关怀慰藉”永远是题材们中最戳我的温柔一击QAQ... 黄牙怪不用看cv名单都知道非西田敏行莫属XD 像ET+家养小精灵混血的最小那只好可爱>A< 最后的百鬼夜行巴士是在向猫巴士致敬吗TAT
在社會派的「人狼」過去13年后,這次沖浦居然是給自己寫了個少女劇本來導。畫面和鏡頭滿分,可中間劇情的衝突點做得實在不夠好,可以考慮得更加周到的。
温馨治愈系。远离都市的美景、淡淡的忧伤再配上鬼怪传说,想起之前看过的《萤火之森》。西田敏行的声音辨识度真高啊。
【2017.83】太好了呢,在夏天遇到这部电影,温柔的妖怪,美丽的海岛。成长这件小事,就是在眼泪欢笑傻气中,慢慢发酵的,谢谢
西田茄子叔好抢镜,另外人人都说像totoro,看了之后我好想念totoro啊……
治愈系最高。满满的诚恳和细腻。
少女独立自强的主题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哇
鬼怪小清新,比宫崎骏更松散、清淡,但我喜欢。算今年最喜欢的卡通片。“桃子”在日语里的发音是“么么酱”,记下了。还记下一句话,是桃子外公说的,他给外孙女讲妖怪史的时候,说,“神明落魄了,就成了妖怪。”是啊,神明落魄了,就成了妖怪,多有人情味的话。
这类片子都很喜欢,夏日大作战啊,意外的幸运签啊,还有岁月的童话之类的,平平淡淡的,也不多说什么,然后你就感动了。每一部的片尾都很棒。@白小白请求召唤皮卡丘丶
四星半。剧情……基本是《龙猫》加《神是中学生》,这样总结可以么…… 就别说本片模仿吉卜力了,首先,剧组中有部分人员曾参与过吉卜力作品。其次,吉卜力也不过是“世界名著剧场”出身的分支中最有名的一帮而已,这种清新风格并非吉卜力首创,也就无所谓抄袭了。
情感饱和度和剧情内容都要比去年的纯爱动画《萤火之森》丰富。很小的一个切入点,能做足两个小时的动画长片,真是佩服日本动画的想象力 and 墨迹…
在故事的讲述上也略显平淡,既想表达父女之间的感情,又想营造妖怪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怀,导致精力分散,最终缺乏一个主线,让整个故事显得缺乏张力。
又一部夏日神之治愈!台风里的百鬼夜行实在是太太太感动了。。。。好美啊好美啊好想住在画里不出来啊
亮点在妖怪啊3898总是高潮之后在拖一点戏,有种尾大不掉的感觉。
全片最大亮点是西田大叔的配音,一开口就听出来了好嘛!另外深深觉得那个妖怪的人设就是按照西田叔来的〜
我从来没这么讨厌过棒子字…(电话屋—细谷佳正 ←是哪个啊摔!
写实感超赞。有种宫崎骏和高畑勋合体的感觉。三只妖怪很让人想起东成西就里的三只啊,人啊,妖怪啊,原来妖怪怕人,原来人怕妖怪,哈哈哈。
画风太喜欢了,把濑户内海的岛屿风光和悠然治愈的日常,表现得好舒服。在片尾字幕看到背景制作团队里男鹿和雄的名字,有种“啊,怪不得”的感觉,画面中隐隐的“吉卜力风”,就来自与此吧。
果然治愈系啊,好温暖啊。这三个家伙太萌了!大嘴大叔最可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