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似曾相识,一对男女外出偷情时遇到了车祸,身受重伤,双方的配偶来处理后事时发现了真相。为了报复,为了感动,还是仅仅为了互相温暖?他们相爱了。看似离奇,央视的《今日说法》每天都在报道更离奇的故事,其实老套,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早已在1999年拍就。《外出》的到来让人觉得略显尴尬。
导演许秦豪的作品非常少,之前只有《八月照相馆》、《春逝》两部电影,但就凭着这样两部平淡的文艺片给许秦豪在中国影迷中间留下了相当好的口碑。韩国的许秦豪,日本的岩井俊二,香港的陈可辛王家卫,是影迷入门课,也成为后来一个烂大街的称呼—小资—的标签。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影迷早已经过了盗版DVD的洗礼,网络如此发达,什么样的电影我们没见识过,谁家里没两张小津安二郎英格玛伯格曼?所以不论是李安还是王家卫就算是安东尼奥尼,面对谁的新片仿佛我们都有资格比出中指,然后宣判电影的死刑。既然这样了,许秦豪又算是什么呢?
或许更多人是冲着裴勇俊、孙艺珍来的。尤其是裴勇俊,单凭长相其品牌效应不亚于三星、现代、LG,还有一群日本妈妈桑粉丝团,让我们领略了日本女人的疯狂不亚于日本男人的变态。其实韩国明星都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平和谦逊的感觉,少有中国美国日本明星身上的暴戾之气。有人解释成儒家文化的影响,我说不好。《外出》在韩国定成了18级,在香港也是二级B,于是就有人开始意淫两位男女主角了,其实整个电影相当克制,连接吻的镜头就只有区区两个,女主角孙艺珍暴露最多的仅仅是穿着文胸走过镜头,瘦瘦的,如邻家小妹。
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失望,这种失望五味杂陈,上面漂浮着浮躁。其实《外出》绝对是一部适合你挽着爱人坐进影院,等着灯光暗下,灯光再亮起时拭去眼角浅浅的泪花,再挽着他或者她走进风雪的电影。不求心灵的震撼,不求炫目的幸福,只求想起来时那一声轻轻地叹息。这,对于《外出》就已经足够了。从《八月照相馆》里的韩石圭沈银河到《春逝》里的李英爱再到《外出》里面的裴勇俊孙艺珍,出镜许秦豪电影的都是韩国此时彼时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但在这些电影里我们看不到韩石圭的千面演技,李英爱的内敛大气,裴勇俊瓷器一般的完美肌肤,看到的仅仅是普通人的过往与遭遇和其间折射出的东方式的欲说还休的美丽与哀愁。许秦豪喜欢让他的演员哭,不是默默地流泪、暗暗地啜泣,而是号啕大哭、涕泗横流。在失去至亲之人的时候,孔子说:非夫人之为恸而为谁?
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译名《四月的雪》,虽然不合时宜,但也美丽非常。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引进这样一部片子。实在是没有什么感动可言。题材还可以,但是这样一个题材需要特别强调对人物内心的刻画。而片子中却没有很好的处理。唯一的看点就是接近尾声瑞英在街对面的饭馆中看着对面旅馆里的仁洙这个镜头。更加气氛的是居然把激情戏给剪了,这样一来这部片子就索然无味了。
《外出》(April Snow):非红杏出墙的外遇
(文/火神纪)
别抱怨。也许,幸福正在下个路口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守望着你的不期而遇。
你永远也没有办法预料到,它将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降临到你身上。没有预兆;但你却永远也不会感觉意外。因为你知道,你将得到一切;只是时间问题。——火神纪。题记。
看过《春逝》(One Fine Spring Day)已经很久了,现在还模糊地记得俊俏美丽的男女主角,也还模糊记得某些相关的剧情;然而我却能非常清晰地记得那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觉。许秦豪(Jin-ho Hur)唯美的镜头风格和对声音的细致捕捉都让我印象深刻。
那也许不是一部让人咋一看完就横生许多感慨的电影;很奇怪的是,在看完电影许久之后的某个深夜里会突然想起它来。并且,在开始回忆着这部电影之后就有了一种重看的想法;之后有了许多在首次观影不曾有感触。再之后,开始怀念。
如陈年老酒——入口甘醇,前劲不大却后劲十足,让人回味无穷。我在想,这种感觉是不是会让人上瘾呢。这部电影,带给我一种如此熟悉却陌生的感觉;而我,迷恋这种感觉。
这也许是许秦豪作品所独有的魅力。有人评价这部电影说——很不幸,这是许秦豪迄今最弱的电影(Davide Cazzaro)。我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这部电影葆有着许秦豪作品的许多优点,清净的镜头风格、轻缓的运镜技巧、唯美的构图、舒缓的节奏和简单的人物结构。这部电影的原声也许比不上《春逝》那般细腻,但其它方面却并不比《春逝》逊色多少;假如能够认同他的《春逝》,却为何不能认同他的《外出》呢。
有关于外遇的观点,不管是放在相对保守的东方国家,还是放在开放的西方世界,几乎都是不被允许并且备受谴责的。就算在西方,两个人不在一起则已,不管对方做什么都是可被允许的;但是当两个人确定了关系,则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不得胡来。
谁让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恪守着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呢,虽然有某派观点认为一夫一妻制是有悖于人类天性和本能,这派观点的基石是人类残存的动物性和繁殖的生物本能,但是持此观点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与之相反的论调则强调了人类的理性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所以人类能够超脱于其它生物不仅仅只是被本能左右自己的所有行为。
以一夫一妻制为主流意识的社会里,能把一个庸俗的外遇故事拍得颇具美感并且符合现代主流意识,不让人反感;这部电影显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般不堪入目,足见许秦豪对影迷心理底线的预见能力,在拿捏尺度方面的娴熟,以及驾驭情节的深厚功力了。
四个人,两男两女间,会发生多少种关系呢。两对夫妻,两对情人;这部电影里所描绘的四段情感关系其实并不复杂。尤其是,当其它的三段关系仅仅只是作为另外一段关系的铺垫时,剩下的工作就一点也不复杂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无关于爱情,无关于情欲的外遇故事。如果说,裴勇俊(Bae Yong Jun)和孙艺珍(Ye-jin Son)所饰演的角色确实牵扯到爱情的话,那也仅仅只是后来的故事;在这部电影的大部分篇幅里,他们之间的关系与爱情无关。
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把人拴在一起;而爱情,只是千千万万个理由中的一个。受同样的伤害,因为同样孤独无援,他们也许更需要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有一个同样孤单的人听自己倾诉,他们也许更需要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有一个同样疲惫的人陪着自己躲在角落里舔舐伤口给彼此带去抚慰。换句话说,这样的情感扯不到爱情,而更像是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病相怜。
为什么我们对许多的婚外情少抱有好感,多是不怀好意的批判;可是当我们把同样苛刻的目光投到这部电影里的裴勇俊和孙艺珍身上,我们却没能感觉到半点的不悦或者反感。
谁曾说过——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假如我们先把他们定位在一个“可恨”的位置里,这两个角色在进入到那个位置之前,他们的“可怜之处”却先被无限地放大到了极限成了悲情;于是,所谓可恨,早被我们忘到了一边去了。
我们会声讨那些不遵世俗之道的婚外情欲,可是我们同时会去同情那些被弃而不顾的婚内悲凉。这就决定了我们根本无法把他们两个人放在那个“可恨”的位置上。人毕竟只是情感动物,我们开始谴责那对忘情而放纵的男女时,我们也在同情这对无辜被叛的男女。也许仅仅只是物伤其类,我们所拒绝的情感或者我们所害怕的情感;当有人深陷于其中的时候,我们就再也无法抑止住同情,泛滥成灾。
包括最理性的影迷也同样逃不离这个规则。所以就算同样有人在不停地苛责着这部电影里种种诟病,但是他们同样在数落了某些伤痕后不忘说一句——我也只是吹毛求疵罢了。因为在情感基调上,没有人会去真正地讨厌这对男女;对于他们,因为心生同情也就不忍责备了。
这一点很重要。许秦豪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把一个外遇故事里最难避免的总在招人指责的那个道德上的枷锁给彻底地卸去了。这部带有点情色味道的电影,才多多少少显得有些温婉的圆润和冷调的温情。
一个本来挺庸俗的故事,如何才能不落俗套。我们不能不佩服许秦豪在化腐朽为神奇方面的能耐。正是因为他抓住了我们最脆弱的那根神经,抓住了人性本能里同情被叛者被屈辱者被损害者的悲情,以及谴责背叛者施虐者的无情,这就够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容易头脑发热冲动容易冲动不理智的情感动物;一点点同情心就足以让我们原谅许多我们曾以为永远也无法原谅的一切了。
两段外遇。或者说,一段外遇引发了另一段外遇。
两个结局。或者说,一个结局注定了另一个结局。
两种情感。或者说,一种情感宽容了另一种情感。
丈夫与对方的妻子有了婚外情,丈夫出差的时候带着对方的妻子一起同去。如果,不是因为一起严重的车祸;也许,被蒙在鼓里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真相。
大学同学。想来,他们的往来也并非只是一朝一夕。彼此恩爱,至少是相敬如宾的家庭;以及在家庭之外放纵的情欲。这种看似乎稳固的关系其实脆弱得紧;一场车祸,把这种不够牢靠的关系网彻底地撞得粉碎。
两个深度昏迷的伤患病人,以及两个为了亲人奔忙而来的伤患家属。意外的车祸不只把那辆车撞得粉碎,也把那些隐藏在谎言下的真相都给撞了出来。
所有被掩盖得严严实实的一切就这样清楚明了地摆在面前,毫不加以修饰地摆在面前。这就足以将那些没有昏迷的人们都给刺痛得体无完肤。
一起处理前人留给他们的祸端,一起寻找那个终将他们伤害得遍体鳞伤的真相,一起陪着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一起运功疗伤。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知到信任。从同仇敌忾的报复性的玩笑,到情愫初生的实质性出轨。一切发生得如此自然而然滴水不漏,不带半点矫揉造作的人工修饰痕迹。
无关于爱情,无关于肉欲;这是一场非典型的红杏出墙,非红杏出墙的外遇。
他们快乐吗?他们同样并不快乐,在他们脸上写着悲伤的表情,就算他们在自我放纵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所流露出来的,是另外的一种情感。
与数码相机里那对放纵声色的男女截然不同的是——这个时候他们会想起了那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丈夫和妻子,他们又曾经做过一些什么。
人生,也许本来就充满了矛盾与困惑。不管是谁,总是在这里面不停地挣扎轮回。
深陷,欲罢不能。
对于人物的刻画,这部电影有着极深刻的独到之处。
一方面是对背叛自己的爱人不尽的愤怒,一方面是自己却开始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道德的枷锁沉甸甸地压来,而同时却让他们有一种更想逃脱的强烈欲望。于是一边自责愧疚,一边却更声色犬马地自我放纵。
寻找幸福的路途上永远布满了艰难险阻。电影用了许多的细节刻画了所有那些矛盾和无力自抑的行为。比如裴勇俊和孙艺珍一场床戏后突然间那种让人窒息的沉默,或者毫无来由的突然崩溃,或者突然有客来访的不知所措。
从细节上来看,这部电影的许多精致的镜头那些深入浅出的细致描写闪着细腻的光芒。
昏迷的男人突然死去,昏迷的女人突然醒来。这是这部电影所必须的一个神来之笔。
当所有的一切终于陷入了僵局,必须有什么来打破这个僵局而让剧情继续发展。孙艺珍所承受的情感积蓄到了一个临界点,也需要一个缺口来让她的情感可供宣泄。所有的忍耐、矛盾和愧疚之类的种种,最后却连一句抱怨和责备的话来不让她说,她也永远没有机会再说那一切了。
一直压抑,不如给她一个彻底哭泣的理由。
春天,雪。女人喜欢春天,男人喜欢下雪。然后,一场春雪能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感知呢。女人问男人说:我们这是去哪里呢。其实,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最后,他们还在在一起了。
我庆幸的是,我看的不是一套剧集而只是一部电影,我看的是许秦豪作品而不是其他人的作品;于是,戛然而止的那个细腻而唯美的镜头给我留下了无限的美好情怀。我不需要过多的想像,不需要太多的思维,这样的一个结束,其实挺美。
幸福在哪里呢。也许,幸福正在下个路口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守望着你的不期而遇。不必那么刻意地寻寻觅觅,当幸福降临的时候,珍惜它就行。
2008-08-29;戊子鼠年庚申七月辛丑廿九凌晨4:26。
--------------------------------------------------------------------------------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April Snow》
■译名:《外出》、《春雪》
■编导: 许秦豪(Jin-ho Hur)
■主演: 裴勇俊(Bae Yong Jun)、孙艺珍(Ye-jin Son)
■类型:爱情、剧情
■片长:105 min
■出品国家:韩国
■对白语言:韩语
■发行公司:Encore Films
■制作公司:Blue Storm Production
■首映日期:2005年9月9日(台湾)
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8729363647裴勇俊真是奇葩,戴上眼镜儿斯文无比,摘来下长相凶猛异常。当然脱了衣服浑身的肌肉加粗壮的身体更是把斯文的常态扭曲到一个极致,这才是能文能武的真汉子吗?与裴勇俊对戏的姑娘不爱上裴才怪,她老公在裴面前完全是鸡肋(当然裴的老婆也与女主角差距较大)。《外出》最初的故事设定,即两对夫妻因为伴侣偷情出车祸而聚在一起,是个很出彩的引子。这个引子许秦豪拿它直接抽出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所谓的“完整”上。追求故事的完整会压缩本应该延长的部分,我说过多次电影是短篇小说,不能求高、大、全。
韩国的冬天感觉很好,在远离公路的河边荒地上奔跑,应该是一种能够印刻在记忆里的片段。
影片描述了一个不太现实的爱情故事,但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浪漫偶像剧——暴殄天物,将耀眼的明星仅仅作为陪衬以增加影片的可看性。导演不是别人,就是曾以《八月照相馆》和《春逝》而名闻世界影坛的许秦豪。许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大家风范实在值得嘉许,换言之,这部情节性影片针对的主体应该是那些具有专业眼光,心智成熟的观众。 初春的一场不寻常的暴雪,一场车祸导致当地一名男子死亡,来自首尔的一男一女因伤势严重陷入昏迷。仁书,音乐会灯光师,接到电话说他妻子在某滨海小镇受伤,不得不中途退出正在进行中的大型音乐会会场,当他赶到那个小镇时,他遇见了舒瑛,她来探望昏迷中的丈夫。对两人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们既悲伤又难堪,他们的配偶在同一辆车内,醉意醺醺地驶向不为人知的某个地方。也许他们将永远不知道,如果不是在车内发现他们的行李,他们使用的避孕套。在移动电话和数码相机里,仁书和舒瑛看到了言词肉麻的短信,更为糟糕的是,他们看到了场面不堪的镜头:他们的配偶随意而亲热地躺在床上。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仁书和舒瑛忍受着情感的煎熬,等待他们的配偶醒来或死去。有时,他俩希望能够打破这种沉默的状态。在某个难堪的时刻,应保险调解员的要求,他们出席了车祸中丧身的当地男子的葬礼,这场葬礼因车祸而起,沉浸在悲痛中的母亲初始以为两人是儿子的朋友,他们不得不尴尬地解释他们与死者的关系,之后遭到死者母亲的驱逐和亲属的暴力恐吓。那种特别的罪恶感(仁书和舒瑛有什么过错呢)令人信服地拉近了两人原本疏远而不寻常的关系,他们从无话可说到相互问询,最后走向爱情。
大量的镜头令人无法置疑仁书和舒瑛走到一起的原因,他们从家里出来,来到死寂的医院走廊,漫长地等待着医生最后的判决,他们身心俱哀,在最坏的情况下发现配偶的背叛,换句话说,他们伤痕累累、同时沦落天涯,这些无可争辩地让他们无法忽视对方,进而被对方吸引。但是,这部影片的绝招是:两人心理的情感重负盘旋于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和每一个想法之中。
男女主人公在忧愁苦闷和犹豫不决中逐渐接受了对方,日久生情,这条路走得艰辛,每一步都在影片中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足迹。两个人从最初的行同陌路,到随后一起去安慰车祸受害者的家人,却被无情地驱离,女子无助地失声痛苦,男人心存怜惜却无能为力。他们成
为彼此眼中无处不在的风景,在不知不觉中交付真心,相携散步,共进晚餐……
恬淡而内敛的叙事风格正是许导演的过人之处,在这部影片中,他最大限度地摒除了煽情的台词和解释性的画面,小心翼翼,穿针引线,将微妙的情感掩映于故事情节间,织就了一副淡泊优雅,宁静至远的爱情画卷。他将被各自伴侣背叛的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潜藏的激情,对真爱的渴求,如此感人至深,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观众。与此同时,内心深处的渴望吸引着两人,彼此依靠,许导演却将现实引入这宿命的爱情中,并将问题留给观众,如果如斯的爱情发生于我们的生命中,我们将会何去何从。
同时,真挚,纯良,中规中矩,裴勇俊收放自如的表现可圈可点。而孙艺珍,一贯的优雅动人,将普通的家庭主妇塑造地亲切可信,从《假如爱有天意》开始,我就认同,她是个天生的演员。
老师在放完《花样年华》之后紧接着放《外出》,我不知道这么做是否有深意,但是对于业界的观点:《外出》将永远处于王家卫风格的浪漫悲剧《花样年华》的阴影之下,我想,这是一个错误的推论。从概念上看,这是怀旧影片,但又有些不同,它走出了单纯的怀旧。《外出》现代而风格明晰,王家卫的影片怀旧而表现轻灵;《外出》提供答案,给出结论,《花样年华》模糊暧昧,不予解答。这些特点有意义吗?当然,在你看电影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浪漫的人,就更有意义。
夏季的暴风雪甜蜜而苦涩,这无疑是来自于韩国的又一部优秀影片,它不是以怪力乱神和电脑科技来吸引人,而是以人间条件为卖点,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不平凡,在四月的春天中发现四刺骨的寒冽,也在人性的冬天中发现永不言弃的生命春天。
情感与欲望双重报复的事件设定有点太扯了,一起毫发无损地植物人,什么鬼啊。许秦豪试图把《八月的照相馆》的纯爱与唯美套入“外出”的情欲中,其实有点荒腔走板了,使得影片的叙事在情与欲之间拎不清,情不到位,欲不痛快。床戏拍得扭扭捏捏,跟人物的身心状态一点都不吻合,白糟蹋了两个演员。
孙艺珍咋能这么漂亮呢?
韩版的花样年华,韩国爱情片的节奏让人蛋疼由来已久,为女主的名字加两星
许秦豪的风格,来讲这么一个狗血的故事,裴勇俊唤了一声妻子的名字,然后退出病房带上门,走向走廊尽头的窗户,房间里传出妻子的哭泣声,下个镜头提着大矿在搬家的房间里,妙,从故事的层面是这个分数,但从导演调度技法审美来说,评分低了,五星给形式。
仁书说:不如他们死了的好。
无可奈何的背叛,不是外遇的外遇...纠结的片子,但是氛围代入感不是特别强
小孙的半身裸背就是我看这电影的动力,剩下一星给导演的镜头语言,雾气蒙蒙足够闷骚,我喜欢。BTW:小孙哪,作为一个韩国爱情片来说,你露得太少了,还有洗完澡出来,小内裤就够了,不用单裤,哈哈。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半命题作文,只是不能换两个主角吗?用这两个主角严重让人出戏,出轨的那两个人是瞎了还是脑子有问题?
【补標】韩国情色『2021-2-2重新下载再看』
归根到底婚姻不是个可靠的东西,或早或晚,人类都会想要“外出”(的行为以及念头),去看看四月会否也下雪的风景。
1、许秦豪,你的名字叫磨叽!2、典型韩剧的虐法,是个杯具版的《花样年华》。3、许秦豪已经有风格了,很好,《好雨时节》是失手,不过《外出》的沉默和固定镜头已经足以彰显风格,《八月照相馆》一脉相承。安静或者节制得有点过分。4、床戏:许导原来是恋腰的……
很少很少背景音乐,这样的片子表示:导演很大胆或者制片方没有钱,孙艺珍和裴勇俊的激情戏很唯美
首先表白男主很帅,其实就是典型的韩国电影从开头就能知道结局,情节也是慢吞吞拖拖拉拉的韩剧范
他们的爱情不该来,可偏偏来了。后来他们都走了,他们都在等待着爱情的归来。
她离开房间,到对面咖啡店里坐着,静静地看,然后,看见他走进她的房间.原来,他对她是有感觉的.
纯粹是冲着孙艺珍去看的,可惜内容实在单薄,孙小姐表演脸谱化。依旧是许式安静细腻的缓慢叙述,氛围很有感觉,可是对裴勇俊无感。
那个悬念,不是悬念。如果要走安静的戏路,那么请把“暗涌”这东西练到家。
典型的韩剧类型,一眼就能看到结局。剧情进展平缓,略显单薄。
裴先生哭起来很厉害会流鼻涕。。
韩国版《花样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