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从剧情上说,是一桩平淡的改编案(即使是由奎因担任编剧)。揭底时难以自圆其说就随意糊弄,侦探故事注重的“解密”在本片中几乎奄奄一息。但看场景、演员和台词,又不乏诚意和俏皮。
最近开始“精卫填海”补豆瓣条目,按顺序肯定无聊,抽着看还是找到了很久以前许的愿的踪迹:对我而言,这位遥远的侦探已经成为“家”一样的存在,总会在思念中留个地方。
这部片的悬疑性真的很一般。前期给的条件太少,对观众确定凶手身份几乎无作用;最后的反转又真的很扯,最后十几分钟“糊弄”个结局过去算了。高潮的火场追凶本来是期待可以展开的,那段对手戏莫名想到道林•格雷与自画像对峙的场景,连楼梯都烧塌了,但突然就按下了终止键。也许是为了维护本片一直塑造的“体面”侦探形象,毕竟坚不可摧的侦探除了跳窗,也难以乐趣地享用美味的鹌鹑了。哦!一位绅士从着火的房间的窗子跳下,没有帽子、乱了发型、甚至还有扭打的痕迹,也许还摔了个趔趄!可是什么美好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想象。(仅代表本人不负责任的“恶意”观点)
遗传精神病史搭配卡尔法克斯赶尽杀绝式追凶我可以勉强接受,一是福尔摩斯第二次去找奥斯本公爵,当说明其长子已经精神失常后,公爵的态度明显缓和了,眼神中透露一丝宿命,甚至让次子将长子送回以前的房间。是一个非常含蓄的病史的暗示了,但也只能在复盘时才有“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二是契合了“越体面的人越阴暗”的一般期盼。就是揭露过程实在太仓促,败坏了可能出彩的伏笔。
对永远充满雾气的街道的复原着实圆了我一个小心愿,我还是希望能见到侦探生活过的地方,给思念打上坐标。煤气灯、猎鹿帽、礼服、手杖、约翰•内维尔瘦削颀长的身材……和书中描写的太像了。安吉拉的角色,从书来说致敬(或是借鉴?)了《戴面纱的房客》,其遭遇比照如今的社会新闻来看也是很值得探寻,露出魔鬼的半边脸时的特写很有冲击力。片中福尔摩斯与哥哥见面讥讽互嘲的对话也写的很妙,刻薄不失诙谐,乱弹的小提琴更是最佳助攻。还有一些很出名的台词改编,化用的也是俏皮。
影片结尾的帽子伏笔也不知有无下文,但在合适的时候结束,不至于过于冗长,也是很明智。历史上的遗留悬案,由福尔摩斯来探破,拍出来,就是一种特别的纪念了。
"Why wasn't England's greatest mystery solved by England's greatest detective...?" 相信1888年白教堂谋杀案发生后一定有人这么问过柯南•道尔,然而在那个各种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案件一直没有能侦破的情况下,把虚构和现实相融合无疑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质疑的声音。虽然之后有一些福尔摩斯仿作经常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但是直到1965年,电影《恐怖的研究》的上映,才第一次把福尔摩斯与白教堂谋杀案的有机结合付诸影像化。 最近我针对一些以前没有弄懂的问题,重看了遍《恐怖的研究》,也有些新收获 以下内容有剧透,未看过电影的朋友请绕行 ……………………………………………………………………………… 电影与时代背景的嫁接: 不得不说,电影在还原时代风貌方面做得很好,维多利亚时代的老雾都,阴冷晦暗的白教堂在我心中就是这个样子,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也注重与维多利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处理得不错。 1、片子刚开始不久,酒馆里的歌女唱的那首歌叫”Ta-ra-ra Boom-de-ay”,虽然这首歌有记录的第一次公开演唱是在1891年,但其版权所有者 Henry J. Sayers声称自己并没有写过这首歌,而是在19世纪80年代听到一位黑人歌手Mama Lou演唱并记录下来的,因此放在这部背景为1888年的电影里还是可行的。后来片中还出现了一首” Guide Me, O Thou Great Jehovah”则貌似年代有误。 2、片中遇害的妓女使用的都是当年真实遇害者的名字,比如"Polly" Nichols、Annie Chapman、Elizabeth Stride,第一位和最后一位遇害的那位虽然没提及姓名,但应该就是指Martha Tabram和Mary Jane Kelly,因为历史上Martha Tabram是因穿刺遇害,而非勒死或割喉。而Mary Jane Kelly是唯一一个在室内被杀害的妓女。这样来看,时间先后也与历史背景吻合。 3、福尔摩斯根据手术箱上用粉笔写的当铺编号推断出当铺的主人是外国人,因为数字7中有一横,这种写法在片中被称为”continental manner”,为此我也求证过几位友邻,虽然不是很肯定,但从一些历史文献上来看,当时英国人写7时似乎少有加一横的习惯,可能这种写法主要在欧洲其他国家流行吧…… 4、迈克罗夫特来找歇洛克时,雷斯垂德探长拿着一封署名“开膛手杰克”的信赶来,开头的称谓是“亲爱的老板”。信件的内容是真实的,1888年9月27日,中央新闻社(Central News Agency)确实收到过这样一封用红墨水书写的信,不过后来的调查显示这封信也有可能是好事者伪造的。电影里信的内容有删节。 5、当年的久未侦破的白教堂谋杀案也惊动了英国高层,电影中出现了英国首相和内政大臣,开膛手杰克案发生在1888年,时任英国首相的是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Robert Arthur Talbot Gascoyne-Cecil),对比照片你会发现,电影里的首相的模样完全是按照他的样子来还原的,这一点不得不称赞制片方的细心。 ……………………………………………………………………………… 关于演员: 扮演福尔摩斯的是约翰•内维尔,准确地说我是从这部电影中才认识这个演员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搜集了不少他演过的影片。他是继Jeremy Brett和Peter Cushing后第三位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的福尔摩斯。他修长的身形,英俊的相貌,犀利的举止,Very classic very handsome……为了能说服他演福尔摩斯,制片人费尽心思地劝了他一年,最后他虽然同意了,可是依旧在电影片场和剧院之间飞来飞去,谁让他是”The man of the theatre”呢。约翰•内维尔演了一辈子戏,但始终以舞台剧为重心……不过在一个多月前,2011年11月19日内维尔老爷子在加拿大去世了,享年86岁。 唐纳德•休斯顿展示了一个忠实可靠,但又不是过度愚笨的华生医生,但并不是很出彩。倒是罗伯特•莫利扮演的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不得不让人惊呼与西德尼•佩吉特的插图太像了,而且演得很到位。一开始对首相和内政大臣那般妙语连珠的嘲讽和推理足以令人佩服不已,可惜在后来没有更多的展示空间,但是他临走前还不晚提醒自己的弟弟“以后不会有更好的为国效力的机会了”。这就是迈克罗夫特,对于他弟弟他就像“英国政府”一样。 其他配角相对而言名气不是很大,除了朱迪•丹奇,当时她还算是个新人,现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饰演卡尔法克斯勋爵的约翰•弗拉瑟,曾经的英俊小生,演过王尔德的波西。芭芭拉•温德索,曾经的性感女星在片中出演了遇害的妓女安妮•查普曼。当然要是仔细的话你还可以看到科林•雷德格瑞夫,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的弟弟,在开场不久演了一个极小的角色。 有趣的是,扮演马里医生的安东尼•奎勒和扮演雷斯垂德探长的弗兰克•芬利后来另一部讲述同一题材的电影《午夜谋杀》里再次出演,弗兰克•芬利甚至演了同一个角色。 ……………………………………………………………………………… 个人认为电影中的不足之处: 1、虽然白教堂连环谋杀已经引起了福尔摩斯的注意,但是真正让案情调查获得进展的是一个被寄到福尔摩斯住所的外科手术箱,而到后面我们得知,这个手术箱是安吉拉•奥斯本寄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福尔摩斯的注意,为了提供暗示,还取走了手术箱中的一把手术刀。安吉拉也许预料到了连环谋杀案的凶手是冲着自己而来,但用这种颇费周折的方式来提示福尔摩斯是不是也太繁琐了? 2、影片最后福尔摩斯才说出在调查奥斯本家族时发现有四代精神病史?这一重要的线索在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暗示,直到结尾才交待,显得非常突兀。(或者精神失常的迈克尔•奥斯本和外表儒雅内心疯狂的卡尔法克斯本身就暗示了他们家族的病史?) 3、就算卡尔法克斯勋爵是为了维护其家族名誉而决定杀死安吉拉•奥斯本,但他并不知道安吉拉在哪,于是他就用排除法把遇到的妓女一个一个地杀死?这无疑是本片中最没有说服力最失败的地方了。卡尔法克斯不去调查安吉拉究竟身处何处,而是如此盲目地去杀死无辜的人,或许这只能归结于他的疯狂了…… 很奇怪的是,尽管《恐怖的研究》有着“柯南•道尔爵士遗产基金会”的支持,甚至柯南•道尔之子艾德里安也在剧本里加入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作为一部侦探推理片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电影对于伏笔和动机的设置竟然如此地弱,这是这部影片最大的遗憾了。 《恐怖的研究》后来又被写成同名小说,Donald和 Derek Ford兄弟写的电影剧本被送到Paul W. Fairman那里改编,与此同时Manfred Lee和Frederic Dannay(即著名的“艾勒里•奎因”)也参与了创作,书中奎因用其他的方法证明了福尔摩斯的推理,虽然我没读过这本书,但想必比起电影里的交代肯定会更合理一些吧~ ……………………………………………………………………………… 影片向原著致敬的地方: 这部电影本身是一个福尔摩斯仿作,而且其出品公司就是“柯南•道尔爵士遗产基金会”为将其作品搬上银幕而设立的奈杰尔爵士电影公司。因此片中出现一些致敬的桥段也就不足为奇了。 1、电影片名就是在向福尔摩斯的开篇之作《血字的研究》致敬 2、福尔摩斯所说的"It is a well-known maxim of mine that 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solution"这算是福尔摩斯的一句名言了。类似的话在原著《四签名》、《绿玉皇冠案》、《布鲁斯帕廷顿计划》等很多故事中都出现过。 3、在华生赞叹福尔摩斯的推理时,福尔摩斯笑着说”Elementary, my dear Watson.”这句话非常著名,但原著中并没有这句,虽然 "Elementary" 和"my dear Watson"都在原著中出现过,但并没有连起来使用过,但是这句话在很多福尔摩斯仿作、电影里都引用了,甚至比许多原著里的话语的知名度还要大。 4、福尔摩斯对手术箱进行推理时对华生说的那句” On the contrary! You see everything but observe nothing.”其实就是化用《波西米亚丑闻》中的”You see, but you do not observe. The distinction is clear.”以及《蓝宝石案》里的”On the contrary, Watson, you can see everything. You fail, however, to reason from what you see. You are too timid in drawing your inferences.” 5、福尔摩斯乔装打扮跟踪杨格小姐到了卡尔法克斯勋爵的住所,他和杨格小姐的那段” I followed you”的对话出自《魔鬼之足》。 6、在电影中客串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一角的是著名的喜剧演员罗伯特•莫利,而他的样子和西德尼•佩吉特(《海滨杂志》为福尔摩斯原著故事创作插图的画家之一)为《希腊译员案》和《布鲁斯帕廷顿计划》里所画的迈克罗夫特的画像几乎完全一致。 7、在迈克罗夫特离开前,华生说了句"Carring gladstone bags",然后迈克罗夫特对着弟弟歇洛克重复了这句,起初我觉得很莫名奇妙,因为这句台词前言不搭后语,但后来经草长姐提醒,在《歪唇男人》一案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就是带着一个格拉德斯通包去看守所的,然后他用装在包里的海绵擦去了克莱尔先生的伪装,这里应该是一个双关语。 8、在施泰纳的酒馆里,福尔摩斯对华生说:”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women I ever met was hanged for murdering three children for insurance money.”这句话也出自《四签名》。 9、福尔摩斯和华生拜访安吉拉•奥斯本,很有可能是在致敬《戴面纱的房客》 10、片尾福尔摩斯对于帽子的推理,致敬《蓝宝石案》 我只发现了这些,不过相信片中还有更多致敬的细节……
和后来改编的书相比,还是有颇多不同的,但是还算可以吧,不过凶手设置上更喜欢书里的那个
Sherlock Holmes meets Jack the Ripper! Here comes the original caped crusader!
射手网上已有字幕,原著小说未有中文版……
三星半。作为一个新创作的故事还是大体能得柯南道尔风味的。缺点在于伏魔的不聪明,感觉嫌疑犯们还是比较好剖析的;另外太拖拉,慢镜头多。六十年代彩片仍非常清晰,所反映英式起居的镜头语言很朴实,不似近年拍的古典英剧如菠萝马普尔等调色调光后暖暖内含光的精致。开膛手杰克真是百年不衰的题材啊。
虽然在动机解释方面有些牵强,但电影对维多利亚时代风貌无可挑剔的再现以及这个演员阵容让人惊喜~
坏人总是长得最帅的那个。虽然一早猜到,但是看英俊坚毅的福尔摩斯总也是享受。Mycroft好像胖胖的金鱼,很可爱的。我说路人甲怎么那么眼熟,原来是Judi Dench。
60年代约翰·内威尔扮演的福尔摩斯只拍了一部,感觉是赶着64年BBC拍的那套彼得·库欣版福尔摩斯,再借开膛手的故事改编的,约翰·内威尔的表演倒是中规中矩,有瘦削偏执的老派气质,但其它肢体语言上远远比不上杰瑞米·布雷特,这个剧本毁在了对广为流传的外科医生版开膛手的沿用,但没有给福尔摩斯多少演绎推理的空间,对于妓女群像的塑造,迫于生计下的无赖与无奈,对华生这个有妇之夫的诱惑,倒是比其它开膛手电影要有趣,而不说不知道,这是第一次看到007的M女士早期参演的作品,当时她才30岁,她扮演的是那个在福利院里的教穷人唱歌的老师。
有点牵强,但迷雾中的伦敦总有致命吸引力
挺好,有点前紧后松
动机略牵强,不过挺喜欢这个福尔摩斯。
除了英伦风对我还有点吸引力,这个白教堂的故事实在太让我失望了。
前面铺垫都还好,可是这结局也太快了吧。。
这应该是福片中最具艺术价值的几个之一。说JN的福神采不足的果然是咳的脑残粉,浮夸民科戏剧化以及最重要的,中二了,就神采足了。还有那个说咳从中汲取各种梗的,显然是只看过咳,又疯狂迷恋,所以看什么都有咳的影子—咳之前的就要捕风捉影到咳从中汲取所谓的梗,咳之后的就要牵强附会成它在抄袭咳。
背景还原超带感,但是剧情槽点……其实不多,可惜全死在了重点上。John Neville好。帅。
我热爱福尔摩斯及其衍生的一切。本片质量不错,选角贴合,剧情能找到原著的影子。全片最帅最迷人的人是凶手。
结尾不好,太快了
It is an old maxim of mine that 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solution. | 风貌
完全冲着John Neville爷爷来的。
福尔摩斯的哥哥演了一版黑斯廷斯奎因编剧怎么这么弱
人物性格刻画,叙事风格,推理路数均是最贴合原著的.影片的细节很有趣,凶杀场景的配乐和气氛都营造得很不错;唯一觉得不足的是这个福尔摩斯被塑造的不够犀利,华生也有点太娘娘腔了...不过既然出品自腐国,这些善意的恶搞还是很能够收买观众心的.由于这部是最靠近原著的,所以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