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来和朋友复述了一下电影的剧情,还查了下维基补充了点背景知识。电影的最后,屏幕上出现塞尚的画作和评论的文字(有人说塞尚是绘画界的上帝,毕加索说塞尚是所有画家的父亲,等等。),我居然流泪了。
先说说电影观感
1画面特别干净,没有多余的色彩。特别喜欢塞尚和左拉在小船上的对话,率性自然,好像在另一个世界。
2剧情感觉有点散,但是可能就是片子的格调,两度掐掉手机回过神来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错过。
3缺乏法国艺术文学史的知识,一开始出现在酒馆里的人名字挺熟,但是具体也想不起来是画家还是作家,塞尚和马奈的冲突电影里没太看明白。
再说个人感悟
1每次在电影里看到法国的风光都非常怀念,看到电影里塞尚上楼去找左拉,那个楼梯,和当时蜗居在rue de babylone的那户人家简直没差。
2好像被认可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可是沉默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是大部分都拥有着左拉的“身体”,却鲜有人想要去追逐塞尚自由的灵魂。
所以还是要先自我强大吧。
不管是有左拉还是塞尚这样一个性格鲜明的朋友,都令人羡慕。
以上。
要不是一开始在b站了解过塞尚的一些经历,这部电影看起来将会云里雾里。
影片前面一直在不断地和过去穿插交代塞尚和左拉的情谊,以及塞尚的暴躁脾气。
我是很平静地看完整个电影的,直到最后塞尚跑着去找左拉又一个人走在圣维克多山上,突然就委委屈屈地哭起来了~
或许是为塞尚的纯真流泪吧,感觉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们天真纯真极了,即使朋友在背后说他们,在书里指桑骂槐,他们或许会大发雷霆,但是他们会一直珍爱他们的朋友~你说不清为什么,但是真的有那样的朋友。
电影里的塞尚脾气暴躁刻薄,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但是他对艺术的追求又不是世俗人能了解的,可惜是他遇到的好朋友没有和他一样的灵魂,感觉左拉是一直嫉妒塞尚的,从小嫉妒家庭,长大嫉妒他对艺术的热情纯粹,虽然他极力想纯粹地对待塞尚,但是天生的环境他做不到。
看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塞尚和梵高成为朋友,或许他们就会很幸福了…可惜梵高遇到的是高更…
第14届法国影展《我与塞尚》#这部电影不是传记片,也没过多表现塞尚的艺术审美和绘画流派,一部剧情片。据说导演是在杂志上看到作家左拉和画家塞尚持续35年的友谊最终决裂,当时很动容,于是拍了这片。 作家左拉,只记得那时看过《娜娜》,在电影里听到雨果,莫泊桑,莫奈,也算是亲切。抛开名人的光环,其实电影讲的是好朋友之间才存在的绝裂。路人,普通人对自己如何,是不值一提的。只有挚友对自己的论断,才是致命的。感慨ing…… 塞尚暴躁,易怒,不善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人际沟通较差;左拉理性,坚韧,随和,温文尔雅;多年的恩恩怨怨,嬉笑怒骂,最终导致35年的友谊被彻底毁掉的是塞尚受不了左拉以自己为原型写的《杰作》。里面有他们儿时、青春时期的快乐回忆,也有塞尚的各种隐私。虽然改头换面,但作品散发出的刻薄、犀利、只有当事人明白。左拉无疑把塞尚的伤口撕开,消费了朋友的信任……虽然塞尚落难时左拉确实各种接济,帮助他。但人性使然,没人能接受一个所谓挚友对自己的各种负面评断。人性中那么多的不完美,真正的包容,好难。 晚年的塞尚,基本不出门,不与外人交际。只为自己作画……
说起苹果能够联想到许多人物,比如白雪公主、比如亚当夏娃(亦有说禁果是无花果)、比如牛顿、比如乔布斯、比如筷子兄弟,还有一个人也许不被大家熟悉,那就是保罗·塞尚。
1.为苹果代言的男人
保罗·塞尚(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现代艺术之父”。他一生当中画过 270 多幅静物画,其中一大半都是水果,再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苹果。他的名言是:“用一只苹果,我就能让巴黎震惊。”口气很大是不是?可是实际上他确实挺厉害,他通过苹果的描绘,展现出对静物体量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创了思路,也就是第一个把苹果画出3D的效果的人。
然而这并不是保罗·赛尚与苹果的全部情缘。如果把绘画放在第一位,那么在塞尚生命中第二位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爱情。作为塞尚的模特、塞尚孩子的妈(直到孩子六岁,依然没有名分)曾抱怨过,“你看我像看一个死人,你爱的是画上的人,你给她涂胭脂时眼睛里有光,你给她头发涂上金色,这让你兴奋,你让我觉得自己羞耻。”他的前女友说过,“你永远不能让一个女人幸福,我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不再爱你。”就连他自己也说过,“背叛的爱情可以原谅,而友谊就没那么容易。”是的,除了绘画,塞尚最最在乎的就是友情。
2.缘于苹果的友谊
而塞尚说这句话的对象是他相爱相杀的朋友,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爱弥尔·左拉(1840年4月2日-1902年9月28日)。他们的友谊正是缘于苹果。
1852年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银行家的儿子保罗·赛尚在一场校园群架中保护了一个单亲借读生爱弥尔,隔日,爱弥尔抱着一篮子苹果上门感谢塞尚。
于是少年间的友情便在普罗旺斯的阳光、清风、山林、河川中生长。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冒险、一起探讨梦想、一起分享隐私。他们如此亲密,甚至被人称为连体儿。他们更彼此欣赏,保罗·塞尚欣赏爱弥尔的文学才华,称他为“诗人”;爱弥尔最早发现了塞尚的绘画天赋,称他为“早产的精灵”。
3.巴黎的邀约
1860年20岁的爱弥尔在巴黎一边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打工苦苦维持生计;一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伴,追逐着艺术梦想。他写信给艾克斯的朋友塞尚:“最近我做了个梦,我写了一本美妙绝伦的书,你为它做的插图,美妙的版画,印着我们金光闪闪的名字,象征天才版的兄弟情谊,永世不分开。”
对巴黎艺术氛围的希望、对朋友热情邀约的回应,让塞尚不顾父亲反对,奔向巴黎,那里有他的艺术、梦想和友情。
4.巴黎并非天堂
然而现实并没有他想象的美好。巴黎小酒吧里年轻的艺术追求者们(包括莫奈、雷诺阿联等人)探讨着现实与前途、生计与梦想。临摹是年轻画师们生活保障和选择画派的通途,然而塞尚却对此嗤之以鼻。而他貌似滥用色彩、用力过猛的画风被印象派所嗤笑。
与外界的格格不入,让塞尚终日在屋子里埋头绘画。直到1862年塞尚的父亲切断了生活费,加之1863年塞尚的作品被“官方沙龙”拒绝,好友爱弥尔与塞尚女朋友加蓓儿走到一起,这接连的打击让他决定回到艾克斯。
5.返回艾克斯
回到艾克斯,塞尚整日沿着少年时代走过的山林、河川,一路取景写生。不变的风景时时提醒着往日美好时光。些许隔阂和距离挡不住两个朋友之间的思念,他们通过书信倾诉着鼓励与支持、艺术与理想。
书信:“亲爱的保罗,我专心为你写这几页信,我知道你会全心全意读完,明天还会更加爱我。我们的友谊不适于巴黎,也许它需要普罗旺斯的阳光来存活。你来信说有时会扔下画笔,因为画面不遂你愿。气馁时,笔也不从我手中滑落…保罗,你是我整个少年,你在我的每个喜悦里,也在我每个悲伤里…设想我们又再次与世隔绝,老朋友还是会心灵相通。请你鼓起勇气,再次握紧你的画笔,任想象翱翔,我对你有信心。——爱弥尔”
书信:“爱弥尔·左拉,你知道,所有在室内即画室里完成的画,都无法与室外完成的作品比美。当你画出户外的那些景色时,人物与大地间的对比会令人吃惊,内景也会显得格外美丽。每当我见到美的事物,就下决心非在户外画下来不可。——保罗·塞尚”
6.再入巴黎
1867年保罗·塞尚再次带着画作来到巴黎,参加官方沙龙。此时塞尚的画试图用大片的色块来突出轮廓,但与当时推崇之画风严谨、细腻的新古典画派、逐渐兴起之追逐光影美感的印象画派所背驰,塞尚被批评说只喜欢脏兮兮的画。
此时爱弥尔·左拉的《娜娜》已经取得了成功,爱弥尔以帝国即将在普法战争中崩溃为背景,借娜娜一生的兴衰,刻画第二帝国腐化堕落的社会。
两个朋友在游船上推心置腹的发表对艺术的见解。爱弥尔希望塞尚摒弃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画风,融入主流画派。塞尚反驳爱弥尔不懂绘画回归自然所产生的情感和灵魂,并指责爱弥尔的作品看似批评,实则越来越迎合资产阶级口味。两个人都为彼此不懂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懊恼。
7.艾克斯的重逢
1870年为了逃避征兵(普法战争),塞尚携爱人玛丽·奥尔唐丝·富盖隐居艾斯克。同年,爱弥尔和爱人加蓓儿也为躲避巴黎动荡来到艾斯克。那是一次美好又短暂的重逢,他们像少年时代一样一起踏过山林,坐在山顶亲密地倾诉,塞尚为爱弥尔在林中画肖像。但是此时的爱弥尔已经积极的投入政治之中,时局的变化牵动着爱弥尔的政治神经。当在报纸上看到巴黎暴动,爱弥尔将妻子和母亲留下,果断只身返回巴黎,投入运动。
8.巴黎的困顿
因为父亲对塞尚绘画和爱人的不满,塞尚选择在巴黎继续绘画生涯。在此期间,爱弥尔回帮助塞尚的母亲带些钱给塞尚,以填补塞尚一家的困顿。大约1877年,同一时期的画家马奈、莫奈、小雷诺阿、卡米耶·毕沙罗等人都入选了沙龙,爱弥尔的《小酒馆》销量也非常理想。只有塞尚依然坚持着自己才懂的艺术追求。
9.巴黎梅塘的冲突
1880年以左拉为首的六位爱国作家:保尔·阿莱克西、昂利·塞阿、莱昂·埃尼克、于斯曼和莫泊桑创作的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完成(包括莫泊桑《羊脂球》)。
塞尚也参加了他们的聚会。塞尚对爱弥尔看好马奈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刻薄、不体面,让在座的作家们难堪。塞尚故意激怒爱弥尔的行为是出于打击爱弥尔降尊纡贵的礼节。塞尚在爱弥尔这里已经感觉不到朋友的亲密了。而爱弥尔当众评论塞尚绘画作品的失败也寒了塞尚的心。
10.惹火的《杰作》
1886年爱弥尔的《杰作》问世,这部书中的人物克洛德·兰蒂尔,事实上是以塞尚为原型的。爱弥尔引证塞尚的生活痕迹来描写克洛德·兰蒂尔作为无艺术能力者的可怕心理和异常精神下对梦想的畸形追求。
触怒塞尚的不是爱弥尔对克洛德形象的塑造与命运的安排,而是爱弥尔·左拉,塞尚最好朋友终究不懂他努力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他恨他在朋友眼中是个失败者、无能之辈的形象。
11.朋友间的摊牌
1888年收到《杰作》的保罗·塞尚再次到访梅塘,满腔怨气的塞尚指责爱弥尔将克洛德写成一个窝囊废、失败者、疯子、怪人,而这就是爱弥尔眼中自己。
爱弥尔痛苦地坦言,他并不认为克洛德是失败者,在他眼中克洛德是个坚持艺术的理想主义者。而失败的人恰恰是他自己,他再写不出满意的作品,他无法直面艺术、直面生活,更没办法直面自己爱上了小自己27岁的女仆。爱弥尔抱怨塞尚不理解自己的内心,说他成不了艺术家的原因就是铁石心肠。
爱弥尔气愤塞尚不了解他的内心,塞尚气愤爱弥尔不懂得自己的追求,在沉默中两人再一次分别。
12.相见不如怀念
塞尚继续终日在艾克斯的山林间作画。他坚持他绘画的源泉必须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他希望把这些源泉里出来的东西转换成绘画的新真实。画商弗拉尔对塞尚画的经营让塞尚小有名气。
1899年爱弥尔带着让娜(曾经的女仆)和一双儿女来到艾克斯,接到信息的塞尚撇下画笔,像孩子一样从山林中赶来,却在人群中听到朋友对他“折翼天才”的评价,他难过的转身离开,“原来你依然不懂我”。不能相融的内心无法等到两个朋友的和解。
有人说,这是一段友谊始于苹果,终于人性。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两人不同的出身、境遇、渴望造就了分道扬镳的追逐。
爱弥尔.左拉,七岁丧父、吃尽苦头、赚多少吃多少、尝尽劳苦大众的生活、不被认可为法国人,他渴望公正、渴望成功、憎恶腐败的社会,这让他超越浪漫主义成就科学基础上的文学。
保罗·塞尚,从小被迫按照父亲的意志生活,他的想法只能通过反叛、斗争实现,他渴望自由、并将自由夯实为真实。虽然经历贫瘠的困顿,但那只是愤怒的父亲打压他的手段,殷实的家底不曾让他为金钱出卖艺术理想。而他不善与人交流的性格和对社交虚伪的厌恶,使塞尚最喜欢表现的题材是静物,而他画中的人物都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他认为厚重沉稳的体积感以及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是画面的和谐所在,他不断追求的就是真实,即绘画的真实。
两个人的分歧是一个走向社会,一个人走向自然。没有谁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论两个人谁对谁错。即使是两个人之间也分不清楚是爱弥尔给予保罗生活和信心上的支持重要,还是保罗给予爱弥尔对艺术执着和理想主义信念上的标杆高尚。说不清是保罗·塞尚对爱弥尔·左拉铁石心肠的批评残酷,还是爱弥尔·左拉对保罗·塞尚由衷的不欣赏让人心寒。
但至少他们在彼此的生命中相互陪伴与支撑过。正如爱弥尔给保罗塞尚的信中所说,你存在于我的每一个喜悦和每一个悲伤之中。这足以让彼此惦念与思念一生。人终是有限的,艺术、信仰的坚持必将牺牲许多难以割舍的东西,这需要极大的爱与坚定,同时也意味着接受放弃与残忍。
好了,保罗·赛尚的故事就到这里吧。
最后一幕,年迈的塞尚林中作画 得知左拉来的消息 佯装不在意地说我在工作,却再也画不下去。一瘸一拐从山上下来,坡着脚拖着拐杖,赶去左拉在的地方。在人群里远远的望着,听到左拉说曾经是个天才折翼的天才的时候,黯然离去。
塞尚追着左拉争吵时,左拉静默的眼泪。--是塞尚没读懂左拉。虽然争吵后塞尚离开左拉的家,但感觉对于塞尚来说真正的决裂或许是听到左拉说折翼的天才的时候。
如果一个画家,为了你放弃了那一刻的光线,这是真爱吧。
喜欢左拉妈妈来跟塞尚说我快喘不过气了。
结尾的字幕,St.victor火山,变幻着颜色。
说起苹果能够联想到许多人物,比如白雪公主、比如亚当夏娃(亦有说禁果是无花果)、比如牛顿、比如乔布斯、比如筷子兄弟,还有一个人也许不被大家熟悉,那就是保罗·塞尚。
1.为苹果代言的男人
保罗·塞尚(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现代艺术之父”。他一生当中画过 270 多幅静物画,其中一大半都是水果,再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苹果。他的名言是:“用一只苹果,我就能让巴黎震惊。”口气很大是不是?可是实际上他确实挺厉害,他通过苹果的描绘,展现出对静物体量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创了思路,也就是第一个把苹果画出3D的效果的人。
然而这并不是保罗·赛尚与苹果的全部情缘。如果把绘画放在第一位,那么在塞尚生命中第二位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爱情。作为塞尚的模特、塞尚孩子的妈(直到孩子六岁,依然没有名分)曾抱怨过,“你看我像看一个死人,你爱的是画上的人,你给她涂胭脂时眼睛里有光,你给她头发涂上金色,这让你兴奋,你让我觉得自己羞耻。”他的前女友说过,“你永远不能让一个女人幸福,我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不再爱你。”就连他自己也说过,“背叛的爱情可以原谅,而友谊就没那么容易。”是的,除了绘画,塞尚最最在乎的就是友情。
2.缘于苹果的友谊
而塞尚说这句话的对象是他相爱相杀的朋友,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爱弥尔·左拉(1840年4月2日-1902年9月28日)。他们的友谊正是缘于苹果。
1852年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银行家的儿子保罗·赛尚在一场校园群架中保护了一个单亲借读生爱弥尔,隔日,爱弥尔抱着一篮子苹果上门感谢塞尚。
于是少年间的友情便在普罗旺斯的阳光、清风、山林、河川中生长。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冒险、一起探讨梦想、一起分享隐私。他们如此亲密,甚至被人称为连体儿。他们更彼此欣赏,保罗·塞尚欣赏爱弥尔的文学才华,称他为“诗人”;爱弥尔最早发现了塞尚的绘画天赋,称他为“早产的精灵”。
3.巴黎的邀约
1860年20岁的爱弥尔在巴黎一边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打工苦苦维持生计;一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伴,追逐着艺术梦想。他写信给艾克斯的朋友塞尚:“最近我做了个梦,我写了一本美妙绝伦的书,你为它做的插图,美妙的版画,印着我们金光闪闪的名字,象征天才版的兄弟情谊,永世不分开。”
对巴黎艺术氛围的希望、对朋友热情邀约的回应,让塞尚不顾父亲反对,奔向巴黎,那里有他的艺术、梦想和友情。
4.巴黎并非天堂
然而现实并没有他想象的美好。巴黎小酒吧里年轻的艺术追求者们(包括莫奈、雷诺阿联等人)探讨着现实与前途、生计与梦想。临摹是年轻画师们生活保障和选择画派的通途,然而塞尚却对此嗤之以鼻。而他貌似滥用色彩、用力过猛的画风被印象派所嗤笑。
与外界的格格不入,让塞尚终日在屋子里埋头绘画。直到1862年塞尚的父亲切断了生活费,加之1863年塞尚的作品被“官方沙龙”拒绝,好友爱弥尔与塞尚女朋友加蓓儿走到一起,这接连的打击让他决定回到艾克斯。
5.返回艾克斯
回到艾克斯,塞尚整日沿着少年时代走过的山林、河川,一路取景写生。不变的风景时时提醒着往日美好时光。些许隔阂和距离挡不住两个朋友之间的思念,他们通过书信倾诉着鼓励与支持、艺术与理想。
书信:“亲爱的保罗,我专心为你写这几页信,我知道你会全心全意读完,明天还会更加爱我。我们的友谊不适于巴黎,也许它需要普罗旺斯的阳光来存活。你来信说有时会扔下画笔,因为画面不遂你愿。气馁时,笔也不从我手中滑落…保罗,你是我整个少年,你在我的每个喜悦里,也在我每个悲伤里…设想我们又再次与世隔绝,老朋友还是会心灵相通。请你鼓起勇气,再次握紧你的画笔,任想象翱翔,我对你有信心。——爱弥尔”
书信:“爱弥尔·左拉,你知道,所有在室内即画室里完成的画,都无法与室外完成的作品比美。当你画出户外的那些景色时,人物与大地间的对比会令人吃惊,内景也会显得格外美丽。每当我见到美的事物,就下决心非在户外画下来不可。——保罗·塞尚”
6.再入巴黎
1867年保罗·塞尚再次带着画作来到巴黎,参加官方沙龙。此时塞尚的画试图用大片的色块来突出轮廓,但与当时推崇之画风严谨、细腻的新古典画派、逐渐兴起之追逐光影美感的印象画派所背驰,塞尚被批评说只喜欢脏兮兮的画。
此时爱弥尔·左拉的《娜娜》已经取得了成功,爱弥尔以帝国即将在普法战争中崩溃为背景,借娜娜一生的兴衰,刻画第二帝国腐化堕落的社会。
两个朋友在游船上推心置腹的发表对艺术的见解。爱弥尔希望塞尚摒弃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画风,融入主流画派。塞尚反驳爱弥尔不懂绘画回归自然所产生的情感和灵魂,并指责爱弥尔的作品看似批评,实则越来越迎合资产阶级口味。两个人都为彼此不懂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懊恼。
7.艾克斯的重逢
1870年为了逃避征兵(普法战争),塞尚携爱人玛丽·奥尔唐丝·富盖隐居艾斯克。同年,爱弥尔和爱人加蓓儿也为躲避巴黎动荡来到艾斯克。那是一次美好又短暂的重逢,他们像少年时代一样一起踏过山林,坐在山顶亲密地倾诉,塞尚为爱弥尔在林中画肖像。但是此时的爱弥尔已经积极的投入政治之中,时局的变化牵动着爱弥尔的政治神经。当在报纸上看到巴黎暴动,爱弥尔将妻子和母亲留下,果断只身返回巴黎,投入运动。
8.巴黎的困顿
因为父亲对塞尚绘画和爱人的不满,塞尚选择在巴黎继续绘画生涯。在此期间,爱弥尔回帮助塞尚的母亲带些钱给塞尚,以填补塞尚一家的困顿。大约1877年,同一时期的画家马奈、莫奈、小雷诺阿、卡米耶·毕沙罗等人都入选了沙龙,爱弥尔的《小酒馆》销量也非常理想。只有塞尚依然坚持着自己才懂的艺术追求。
9.巴黎梅塘的冲突
1880年以左拉为首的六位爱国作家:保尔·阿莱克西、昂利·塞阿、莱昂·埃尼克、于斯曼和莫泊桑创作的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完成(包括莫泊桑《羊脂球》)。
塞尚也参加了他们的聚会。塞尚对爱弥尔看好马奈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刻薄、不体面,让在座的作家们难堪。塞尚故意激怒爱弥尔的行为是出于打击爱弥尔降尊纡贵的礼节。塞尚在爱弥尔这里已经感觉不到朋友的亲密了。而爱弥尔当众评论塞尚绘画作品的失败也寒了塞尚的心。
10.惹火的《杰作》
1886年爱弥尔的《杰作》问世,这部书中的人物克洛德·兰蒂尔,事实上是以塞尚为原型的。爱弥尔引证塞尚的生活痕迹来描写克洛德·兰蒂尔作为无艺术能力者的可怕心理和异常精神下对梦想的畸形追求。
触怒塞尚的不是爱弥尔对克洛德形象的塑造与命运的安排,而是爱弥尔·左拉,塞尚最好朋友终究不懂他努力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他恨他在朋友眼中是个失败者、无能之辈的形象。
11.朋友间的摊牌
1888年收到《杰作》的保罗·塞尚再次到访梅塘,满腔怨气的塞尚指责爱弥尔将克洛德写成一个窝囊废、失败者、疯子、怪人,而这就是爱弥尔眼中自己。
爱弥尔痛苦地坦言,他并不认为克洛德是失败者,在他眼中克洛德是个坚持艺术的理想主义者。而失败的人恰恰是他自己,他再写不出满意的作品,他无法直面艺术、直面生活,更没办法直面自己爱上了小自己27岁的女仆。爱弥尔抱怨塞尚不理解自己的内心,说他成不了艺术家的原因就是铁石心肠。
爱弥尔气愤塞尚不了解他的内心,塞尚气愤爱弥尔不懂得自己的追求,在沉默中两人再一次分别。
12.相见不如怀念
塞尚继续终日在艾克斯的山林间作画。他坚持他绘画的源泉必须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他希望把这些源泉里出来的东西转换成绘画的新真实。画商弗拉尔对塞尚画的经营让塞尚小有名气。
1899年爱弥尔带着让娜(曾经的女仆)和一双儿女来到艾克斯,接到信息的塞尚撇下画笔,像孩子一样从山林中赶来,却在人群中听到朋友对他“折翼天才”的评价,他难过的转身离开,“原来你依然不懂我”。不能相融的内心无法等到两个朋友的和解。
有人说,这是一段友谊始于苹果,终于人性。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两人不同的出身、境遇、渴望造就了分道扬镳的追逐。
爱弥尔.左拉,七岁丧父、吃尽苦头、赚多少吃多少、尝尽劳苦大众的生活、不被认可为法国人,他渴望公正、渴望成功、憎恶腐败的社会,这让他超越浪漫主义成就科学基础上的文学。
保罗·塞尚,从小被迫按照父亲的意志生活,他的想法只能通过反叛、斗争实现,他渴望自由、并将自由夯实为真实。虽然经历贫瘠的困顿,但那只是愤怒的父亲打压他的手段,殷实的家底不曾让他为金钱出卖艺术理想。而他不善与人交流的性格和对社交虚伪的厌恶,使塞尚最喜欢表现的题材是静物,而他画中的人物都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他认为厚重沉稳的体积感以及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是画面的和谐所在,他不断追求的就是真实,即绘画的真实。
两个人的分歧是一个走向社会,一个人走向自然。没有谁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论两个人谁对谁错。即使是两个人之间也分不清楚是爱弥尔给予保罗生活和信心上的支持重要,还是保罗给予爱弥尔对艺术执着和理想主义信念上的标杆高尚。说不清是保罗·塞尚对爱弥尔·左拉铁石心肠的批评残酷,还是爱弥尔·左拉对保罗·塞尚由衷的不欣赏让人心寒。
但至少他们在彼此的生命中相互陪伴与支撑过。正如爱弥尔给保罗塞尚的信中所说,你存在于我的每一个喜悦和每一个悲伤之中。这足以让彼此惦念与思念一生。人终是有限的,艺术、信仰的坚持必将牺牲许多难以割舍的东西,这需要极大的爱与坚定,同时也意味着接受放弃与残忍。
好了,保罗·赛尚的故事就到这里吧。
摄影美;两位男主演技有火花;艺术家是孤独的存在。有幸作为迷影网的记者对导演进行了采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http://cinephilia.net/57741
传记类型不会轰轰烈烈 平淡日常琐碎却三次落泪。画家的窘迫 友谊的不易
Gossip is the new porn嘛 才知道Masterpiece这部写的是塞尚和爱弥尔成长的投射 He is a stillborn genius
塞尚读懂了左拉,左拉却始终没有理解塞尚。
巴黎Z:神与神
影1959:由于没有看过左拉与塞尚的传记,只看过《杰作》,小说的封面噱头也是可以。(绝交岂是一部小说,只是最后的稻草),但据说电影高度还原历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左拉,你太婊了!
在中国正儿八经的电影看了一部感人肺腑的基友片。细节很棒,故事很赞,节奏画面都把握到位。左拉: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爱你?甚至借马奈钱也只为了给你。塞尚:我很爱他。绝美的cp组合
天啊!!!想不到塞尚的脾气那么臭!!整个一马景涛啊!我一直以为梵高是印象派里最疯狂的,尚塞跟雷若阿一样人淡如菊呢。。。看来不是因为左拉写小说丑化尚塞他两才撕逼的,尚塞是见人就怼,怼完前女友怼左拉,怼完左拉怼马奈,马奈做错了什么。。。
“我爱左拉,但左拉爱马奈”。塞尚放下画笔去找左拉的那段时间对画家来说多么宝贵——光线一旦变了景就永远找不回来了。截然不同出身完全相反性格的朋友,从对方身上得到安慰激励以及自我怀疑。卡司用两个Guillaume很故意啊。可惜塞尚读懂了左拉,左拉却始终没有理解塞尚。画家于是更孤独也更恒久吧。
画布上真爱远高于现实,台阶上窒息着局外亲人;雨夜食鸟,户外蒸腾,没有指针的钟敌不过“曾经的伟大”,却终究捕捉到了空气晃动的形状。还不错
用没必要的形式操作来掩盖情节的缺失,加上各种繁复冗杂的呈现,让表达完全失去了力量,最后的情感微弱到需要自己脑补才能感受得到。
中间睡着,故事乏味,艺术家怎么都是这样一见面就要大吵的德性,而且一次又一次,当然有两个情境也打动了人。要不是想看Canet真的不会看。
基于现实的改编,可惜因为太过真实,故强调了现实的对话和书信往来——但并非电影这一媒介所擅长。结果,电影充斥了二人以及他人的絮谈,而实际上剧情空虚,张力不足。演员足够优秀,常常声嘶力竭,却难以让人沉浸。总之,太不“电影”;或者说,电影选择了不适合表达的题材。历史还原度高,道具服装好
永远记得毛姆说过,要成为小说家就不要做绅士。左拉用朋友的生活当作自己写作的灵感,而塞尚用自己的天赋创作艺术。一个汲取一个给予,一个阐述一个创造。
自然主义文学和印象派绘画,主演两人刚好都叫Guillaume,原来塞尚情商是这么低的……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致使影片成色平淡,白羊座的Guillaume Canet出演白羊座的左拉实在太完美不过了,左拉和塞尚的友情原来如此真挚基♂情♂。马奈、雷诺阿、皮萨罗等人闪得太快都没认清,看到影片临近结束的字幕莫名感伤欲哭。Déborah François真的好美!!!
#塞尚#与#左拉#那些不得不说的基友故事,两位出自aix en provence同乡就是较劲中成挚友最后形同陌路,导演功力不足拍成了印象派艺术家们特立独行,并没让观众看出啥新鲜来。
前半段节奏好快振奋得快要反应不过来。没想到台词又多又难,可以说又文学又艺术又话唠,传记类着眼于人物关系矛盾可能不是我喜欢的套路。但因为最后一个镜头必须加一星,感动得险些冒泪也只是因为自然与历史之美。洪尚秀电影搭档박홍열就坐在我身后,内心十分激动嘤嘤嘤。0531KOFA
黄金分割构图 古典蒙太奇 每一帧画面刻意捕捉光影变幻 BGM情感汹涌堪称亮点 技术满分然而内核空洞:1艺术家都是疯子 2“这是一个名利场 你愿意吗”[机智]
最印象深刻的一段:塞尚愤怒地对左拉吼---“你他妈好残忍啊,写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还说我不举!
导演细腻地展现两个男人间的情谊,重复细节的使用加深了情感表达,普罗旺斯的美景融进了两人的拉锯力道,羡慕他们心里有永远解不开的结。[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