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之所以是变态,那是因为他不会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去思考。对于一件事情,总是使用自己非常偏执的想法去看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在他的价值观里,正常人的世界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他的世界才是正确的。
这是变态之所以是变态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边缘条件。一旦一个变态背离了这个条件,那么他的厄运就开始了。轻者计划全部以失败告终,重者因此而献出不是那么宝贵的生命。这其实不难理解,你可以大胆地想象一下,让《致命弯道》以及《隔山有眼》中的大反派们去谈一场玛丽苏式的恋爱是什么景象。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变态,也要有着职业素养,一旦背离了自己的职业素养,那么离死也就不远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个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变态想成为正常人,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最终导致自己成为了一个更大的变态,并最终献出了自己肮脏的生命。
《杀人狂魔》讲的是一个小孩的血泪史。男主从小就经常目睹从事特殊职业的母亲与不同男人鬼混的场面,这对于男主幼小的心灵造就了很深的创伤。此后,随着母亲的离世,男主角的生活可以因此焕然一新,但是没想到,他却因此走上了不归路。
童年有过阴影的孩子内心之中都会有创伤。男主也不例外,他的这种创伤体现在与人交往上之后,就会变成一种病态的偏执最终是变态杀戮。每每遇见一个陌生的女孩,男主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母亲之前龌龊的身影。在这样的打击之下,男主由一个唯唯诺诺的弱者,一跃成为这个城市最大的变态杀人狂。他残忍的杀害每一个自觉地不错的女子,然后将她们的头发剥去,做成模特,供自己欣赏。而这一切在他遇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之后发生改变。
这个姑娘是一个搞艺术的女生,他与男主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男主认为自己的模特披上真人的头发后,就会变得跟真人一样,女主也有这种感觉,男主一下子觉得自己遇见了知音。但没成想这却是自己走向失败的诱因。因为对女主的特殊情感催化,男主觉得自己应该绕过女主而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他人。女主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知了自己的助理被杀的消息。此后男主过来安慰她,没想到言语之间却露出了马脚。
女主开始警觉,男主拼命解释也无济于事,当女主开始举刀刺向男主之时,男主心中的恶魔一下子被唤醒了。于是,一场杀戮,也是最后一场杀戮开始了,当然也结束了。
相比于其他的恐怖片,本片唯一的亮点就是第一人称视角。这是一个有着很深的参与感的视角,之前的一部动作片《硬核亨利》正是因为使用了第一人称视角而让广大影迷们觉得很刺激。本片也是如此,当一部恐怖片开始用第一人称视角的时候,那种参与感油然而生。当然,给你这种参与感并不是为了让你去犯罪,而仅仅是让你去洞察男主心中的那种纠结的情绪。
实际上确实是如此的,作为一个变态,应该有自己的的修养,而这种修养理应建立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之上,一旦变态摒弃了这个教条,那么失败就会如影随形。男主正是因为自己摒弃了原来的信奉的教条而导致自己遇见了女主之后,成为了自己变态事业的转折点。但是这种转折点并不是正向的,如果男主因此放下屠刀,这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男主却仅仅是将女主绕了过去,这就很尴尬了。自然这个结果并不会令人满意,最终本片走向结局。
由于是第一人称视角,本片将一般恐怖片中血腥以及暴力放大了,观众们很容易很直接的体会到那种紧张以及刺激的场面。不过本片的时长有限,而且故事很是匆忙没有太大的悬念。这个不足之处显然对于男主与女主之间的特殊情感缺乏说服力。这同样也是本片故事并不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在视觉上以及感觉上有点意思了,但是整体上还是比较零散,给人以一种片段的感觉,这是本片的失败点。
对于变态杀人狂来说,本片还是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的,要不你就做一个正常人,从此放下屠刀,要不就坚持自己的变态行径。一旦变态开始犹豫,那么就会漏出马脚,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自己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对于警察来说或许是好消息,因为犯罪会终止,罪犯会落网,皆大欢喜。
来自精神病患者的第一视角.不知道评分怎么会那么低,拍得比旧版好看多了,第一人称视觉,简直神作,很刺激,比汉尼拔,此房是我造那些好看.就是后面不够好,要是像英剧堕落的男主角那样小心翼翼就非常完美.要是再改编 加点 分裂 那边的多重人格分裂 就非常非常非常完美.....................
全程几乎都是第一视角,搞得好像我是杀人犯一样,不过也确实挺特别的。整部电影除了血腥暴力色情这样的重口味场面外,其他没什么看头。也不知道究竟要讲个什么,没有深意,纯粹是冲着名字来的。
男主从小看惯了母亲与各种男人的暧昧场面,还不时受到母亲的辱骂和鞭打,所以后期导致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看这部电影的父母应该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是只要活着就行。强行扣出来一点意义,哈哈😃
最惊悚的场面应该是男主割女人头皮的画面,挺血腥的。不过我好像对血腥暴力的场面没什么感觉,不害怕也不觉得刺激,可是我有种想自己动手实操的冲动。我最近看的电影总是出现剥皮的画面,尤其是剥头皮的时候,特别像剥个柚子皮一样很轻松,搞得我很想试试看那个手感究竟是不是一样的。
估计别人看了这影评,害怕的不是电影,而是我这个人吧,怎么有这么血腥的想法。但我觉得每个人应该都有内在最原始的冲动,就是猎杀。毕竟我们的祖先在很长的一段进化史里都是以狩猎为生的。其实也可以说,这是人性里的原罪,我承认我这部分兽性,但是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刺激而做出超过人性范围的事,至于那些邪恶的念头,偶尔想想而已。
基本全程主观镜头 用一个平淡但血腥的故事讲述弗劳多老爷是怎么为了给妹子带上指环而变成咕噜的
异常的简单粗暴
第一人称视角算是亮点了,除此之外就没了,既不恐怖,也不悬疑,倒是有点小文艺~
通篇的第一视觉与高度重复的杀人手段令人乏味。弗洛多演变态真是太带感了。
家庭是多么重要。
第一视角不错,有点无聊
Elijah wood 的呆萌还是很适合当个小变态态的
伊利亞伍德的角色除了無害的小受,就是暴虐的變態。本劇从第一視角展現了變態殺人狂的獨特世界。不過類似視覺系和紀錄片的風格讓人極不耐煩。實驗主義的風格讓整個電影彌漫地下的味道。
哈哈,萌萌的霍比特人也会演这样血腥的片啊
整体有点无聊 第一人称视角很赞
第一人称视角的设定挺有趣的,代入感很强。
还不错!原版粗砺边缘,新版精致迷幻,砍杀更凌厉,怀旧风也很好
太愁人了 就不能找个稍微有点魅力的男演员吗!一看内男的便秘脸嘶吼就觉得好无趣啊……配乐和细节做的都还可以
片子还可以,结局挖空心思恶心你,大量重口味全部爆发,跟我预想的不一样,ANNA也没能活下来,这点还不错哦,拍摄手法设计过,全片几乎都站在了伍德的视角上,这样做有弊也有利,但我觉得在这片里还是利大于弊,剧情故事不新鲜,但大量血腥杀戮画面直逼眼前,足以弥补不足伍德适合这个角色!
OST
头发不会腐烂 但是头发也需要营养的
全片主观视角。
塑料模特修复师的爱情猎头故事,七八十年代的质感不错,全程伪第一人称的代入感也挺强。Alexandre Ajas虽说只是编剧,但有他参与的恐怖片翻拍基本不会失手。结局加一星
本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部分都采用第一视角拍摄,有些难适应,不过这个尝试很有意思,更能体会到主角心里的扭曲和变态,加上背景一些故意嘈杂的音乐和音效,看到血腥场景,让人第一次觉得当一个疯子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作为翻拍版,情节基本上和老版差不多,其他方面就乏善可陈了。。。
我叫Frank 孤独的寻美者 古董模特修复师 人们眼中的嗜血杀人狂魔 亦或渴求纯洁之爱的小男孩 放浪的母亲与浮靡的都市孕育了我 杀戮与幻觉是我唯一的安慰剂 直到有一日邂逅同样钟情封存永恒美丽的你 即便结局不如Francis与Jane般美好 我却依然深爱你 那么请身着白色的嫁纱 并在地狱等待相逢 — 我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