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观点与看法部分取材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课程笔记,本文仅依靠观点进行扩展和延伸)
《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诞生于1922年,由当时中国电影的龙头企业明星电影公司制作出品。
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刚刚在中国兴起没几年,在这先前也已经产出了几部比较优秀的短片或者是电影,但是由于一些不可知的原因,像是战争,像是胶片损毁,《劳工之爱情》对于现在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现存的完整故事片。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长片开始出现,电影开始不再局限于短片,但是这样的局势并不意味着短片的退出,相反,短片依旧是比较受创作者欢迎的类型,本片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早期电影,其特征受戏剧戏曲影响非常明显。
像是开头的“本剧事略”,完全是当时看戏时才会有的故事梗概,对比于现在已经极其少见甚至消失了。
演员夸张的面部表情和浮夸的肢体动作。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无声片无法像有声片一样依靠角色的独白或者是配乐来表现角色的心情或者想法,那个时期的电影拍摄手法也不如一百年后的今天如此完善,因此,电影极大地依靠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再者一部分原因则是喜剧片受到当时国际上两位大师的影响颇深,即巴斯特基顿和查理卓别林。
故事发生的场景比较集中。整部电影(或者说是短片)只有六个场景:水果摊、医馆、茶馆、俱乐部、木匠的房间、俱乐部外面的楼梯。场景的集中与情节的紧凑也能看出舞台剧或者是戏剧戏曲的影子。
既然说《劳工之爱情》是中国电影的早期尝试,其电影化的重要表现以及想要脱离戏剧作出区分的趋势也是可以从影片里略窥一二。
通过前后物件放置位置的对比增加场景的纵深感。医馆场景,离摄影机较近的位置左右各有一张桌子,中间是一个小过道,而稍远一些的位置放置着几把椅子和墙上的牌匾,打破了影片场景的平面感觉,使人感受到一股距离感。这种手法在茶馆、俱乐部等场景也有体现。
加强了场景中任务的纵深调度。像是茶馆一幕,老伯的女儿把水壶放在灶台上,离开后旁边的小痞子们便伸手把水壶藏在了更远或者更靠后的地方,;这一特点最为明显的一场戏则是最后从楼梯上摔下的人们来医馆看病的时候使医馆人满为患,大家都向后挤,而后随着医治的进行,前面的病人离开,后面的病人就走上前来......
借助人物的动作制造完整的空间感。两个至少表面上毫无关系的场景:水果摊和医馆。由于木匠向老伯女儿“递送”水果而连接起来。这一边木匠将水果放在小篮子里,借助墨斗线甩了出去,场景迅速剪辑到医馆,老伯女儿则接住了"飞来“的果篮。(想必影片的《掷果缘》片名就来源于此)
给钟表特写或者过渡场面来暗指时间的变化。木匠被俱乐部的噪音吵醒无法入睡,看了看床头的闹钟。影片也常常借助茶馆场景的人物数量或者是角色行为来暗指时间的流逝。
通过交叉叙述以及蒙太奇,来表示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这一特点在影片中段俱乐部里的打架情节非常明显。楼上俱乐部打架产生噪音,楼下木匠突然从床上跳了起来,还有一个镜头是一个熟睡即将摔到地上的人,三个场景的来回剪辑暗示观众这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事,增强了情节的张力和戏剧感染力。(也许这一手法现在我们以及习以为常,但是放在当时还是比较新奇的。)
总体来说,《劳工之爱情》既能看到当时人们深受戏剧戏曲影响的影子,也能从各个方面感受到电影作者们想要脱离戏剧的束缚来让电影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文化标志的决心和美好愿望。
*周影评作业机翻 语病见谅
《劳工之爱情》最有趣的的是它叙述故事的不同角度。电影可以根据拍摄地点分为三个部分:外部(木匠的水果店,诊所),内部(俱乐部,木匠的卧室)。在外部场景中,喜剧默片招牌的夸张动作占主导地位,而在内部场景中,则不常见地出现了对木匠心理的表现。 医生女儿的形象在木匠睡前叠加出现,表明他的思念。同时电影还进行了交叉剪辑,对比展示了即将入睡的木匠和嘈杂的俱乐部常客,这暗示着冲突:观众已经明白其实他不可能睡着了。
如果我们从电影结尾开始看,我们知道木匠通过改造楼梯,“报复”了这群扰民的“夜猫子”,并以此方式为医生带去了更多的客源,成功娶到他的女儿。这可能是之前“卧室-俱乐部”进行交叉剪辑的原因:女儿的图像代表提亲的矛盾;将他提亲的矛盾,与和俱乐部的冲突联系在了一起,推动了剧情进一步发展:通过解决后者,他成功地提到了亲。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他的内部心理对于这里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木匠的内部心理(女儿的叠影)删除,而仅仅以传统的剧台表现,似乎我也可以推论出二者的联系—但是这个“我”,是站在一百年多的叙事类电影高度成熟的如今而推论的。也许对于过去观看时空固定的平面戏台的观众来说,这一点显得非常前卫吧。据说这就是中国影史里的从“吸引力电影”(cinema of attraction)(即类似庙会仅追求夺人眼目的)到“叙事电影”(cinema of narrative)的转变。这个选择可能是偶然的。尽管如此,它还是成就了“现存最早的中国叙事电影”。电影中的混合性别俱乐部、和由南洋学成技艺归国的木匠本身,也时常被看作是现代性的象征。甚至木匠改造滑梯,被传统中医认可,都被认为是海归人改变社会阶层的隐喻。
但是说这部电影倡导自由恋爱可能是不正确的。导演Zhang Sichuan可能接触过“五四”意识形态,并以此作为他电影主题的部分灵感。但是鉴于我也不知道五四倡导的自由恋爱是什么,下面这段你可以当我放屁。我这样说的原因是,与基于个人选择和反对父权制的“自由恋爱”不同,《劳工之爱情》中的“自由爱”并不“自由”。木匠发达了医生的业务,遵守并履行了他的意愿,最终赢得了他的认可。这与“自由之爱”可能相去甚远。女儿像父亲诊所中的其他传统物件一样,成为被渴望的对象。除了一段将父亲的眼镜扔给木匠的恶作剧外,她没有“自我”的行动。这里容我多讲一点。木匠带上老花镜,只能和老中医一样睁眼瞎。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种视角互换,即让年轻人以老人的观点去观看世界,以此促成最后的妥协。但是要注意的是,木匠和中医都没有表示希望互换视角,这场戏更像是女儿一时兴起的恶作剧。提亲也是发生在恶作剧之后,所以不能将之理解为对父权的蔑视和报复。如果我们过度解读,则会得到“用激进替代保守是不可行的”的结论:因为二人被强制视野互换,结果都短暂失明成为生产的残疾人,两败俱伤。这样解读挺有趣,不过没必要。因此,“劳动者的爱”可能不能被视为对诸如“自由爱”意识形态的直接回应,而是一个试图平衡传统与技术进步的文化产品,对“自由之爱”类的当代话题涉及甚浅。
《劳工之爱情》于1922年上映,由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张伟涛摄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影片讲述了一个改卖水果的郑木匠(郑鹧鸪饰)与祝医师(郑正秋饰)之女(余瑛饰)的结缘故事。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早期默片,《劳工之爱情》本身就已体现当时还未成熟的“影戏”主流电影创作风格的特点。该片情节简单,轻松滑稽。从郑木匠与小女掷果的一来一回感情渐生,到他教训流氓为小女解围,再到他施妙计帮助祝医师,无不令人忍俊不禁。
这种滑稽故事短片的创作不仅受到早期外国传入中国的影片影响(当时主要是纪录片、滑稽片和特技片),还与其本身具有商业投机性有深刻联系。演员表演感情丰富,肢体语言夸张,在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景框内进行表演,依旧承袭舞台戏剧式的表演风格和电影拍摄。
不过该片相比于中国最开始的戏曲短片,有了全中近景的景别变化,且在表现水果铺和茶馆空间关系的那一段有了一定场面调度。一堆孩子们围在水果铺旁买水果,引来旁边茶馆坐着闲聊的地痞流氓的注意,他们探过头来看见郑木匠,也预示着接下来双方的矛盾纠葛。
除此之外,影片还运用了叠画,例如郑木匠在家幻想的那一段,想到他和小女在一起便欣喜若狂,又想到祝医师的阻碍而失落犯难,导演用电影化的拍摄技法形象地表达郑木匠内心的矛盾情绪;还有影片开头结尾的圈入圈出,这些都是影片在电影拍摄技巧和表现方式上的学习与探索。字幕在影片中起到叙事的作用,且配有英文。中英文字幕与当时中国电影市场被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占据有关,同时一些中国影片也会输送到外国放映。
《劳工之爱情》纯粹的搞笑娱乐确是脱离人民生活和时代的。它是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算是我们探寻中国电影史发展初期、阶段特征和时代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剧情简介:郑木匠和祝郎中都是1920年代上海弄堂里经营小本生意的市民,由于生意不景气,郑木匠转行为做水果生意的小贩,而祝郎中则始终坚持郎中的职业。在日常接触中,郑木匠对祝郎中的女儿祝小姐萌生爱慕之情,郑木匠经常将自己摊子上的水果赠与祝小姐,还帮助祝小姐赶走了骚扰她的流氓阿飞,最终博得了祝小姐的好感,两人私定终身。郑木匠登门向祝郎中提亲,但遭到祝郎中的拒绝,祝郎中认为郑木匠属于贩夫走卒之辈,与他的女儿并不般配,并且提出,谁能够让他经营不景气的诊所红火起来,就把女儿许配给谁。郑木匠遭到拒绝后回到住处,想出一个办法,他施展自己的木工手艺,在他家楼梯上施以手脚,在楼梯上安装机关,搬动扳机楼梯便会变成滑梯,郑木匠用这个楼梯摔伤了出入楼上俱乐部的赌徒,这些赌徒纷纷来到祝郎中的诊所接受治疗,诊所的生意从此异常红火,祝郎中也履行当初的诺言将女儿许配给郑木匠。
文化影响:《劳工之爱情》是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1922年创立之初摄制的四部系列影片之一,其他三部影片分别为《滑稽大王游沪记》、《大闹怪剧场》和《张欣生》。这四部影片均为短剧,情节简单,以滑稽搞笑为影片的主题,但是由于这些影片情节过于简单且脱离生活,加之搞笑情节大多为简单的噱头,且时常出现一些暴力镜头,因而推向市场后并不成功,票房表现均不佳。这些影片的失败直接导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路线的转变,此后明星的影片较少此类搞笑短剧。
《劳工之爱情》摄制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在影片中出现了郑木匠向祝小姐求婚的场面,并且有“你可以和我结婚吗?”的字幕台词出现,这些场景在当时的中国颇为前卫,与父母之名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传统婚恋观念格格不入,是开中国爱情电影先河之作。
编剧郑正秋在劳工之爱情一剧中展现了他的艺术功底,他以夸张而不失协调的肢体语言生动地刻画了郑木匠、祝郎中和祝小姐三个主要人物。影片人物动作设计简练达意又不失滑稽,拍摄画面流畅场景清晰是早期默片的优秀之作。
明星影业之后,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上海影戏公司、香港光亚公司纷纷仿照《劳工之爱情》等片的模式摄制情节简单的搞笑短剧,先后出炉了大批此类影片,以至1920年代中前期中国出品了大量滑稽短片,此类影片也成为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
其中郑木匠带上祝郎中的主观镜头令人印象深刻,演员表情丰富、动作夸张。
嬉笑怒骂中藏着对历史的敬畏
8.2;爱比死更冷
acting is still awkward(some actors literally looking at he camera or act towards audience), most shots are frontal, but there are closer shots, cross-cutting, constructive montage(掷果), lateral staging, pov shots, fast motion. and indeed a funny film.
几个点非常重要,主观镜头,叠印的幻想空间,还有最后的降格拍摄。以及舞台感强,缺纵深调度,受棍棒喜剧影响。
现存中国最早电影,从“劳工之爱情”到“让子弹飞”,中国电影真正传统:“传奇现实主义”从未中断过,它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生命力更加持久,表现力更加丰富!它与好莱坞经典叙事和宝莱坞歌舞片并称为世界三个大众电影叙事体系之一。中国电影注定不能像韩日一样仅模仿好莱坞表达。
“丈人阿伯” “DEAR FATHER-IN-LAW” 群众演员们都辛苦了
1922,3本。中国早期短片趋成熟之作。舞台化痕迹,如横向入画出画,观众角度的机位。电影语言探索:景别的变化(特写),叠印,降格,主观镜头,交叉蒙太奇。拍摄方式:工作台本(接近分镜头剧本)
有很重的模仿痕迹,但也有本土的特色,蛮好笑;有些地方看上去还挺先锋,主观镜头,降格快动作啥的,而且这都是实拍,演员都是真摔,看着都疼;不过关于这个修复版,应该找人写个配乐吧,几百号人干巴巴地看二十来分钟也太行为艺术了。
还是挺有些技术含量的 情节设置也很巧妙 表演夸张但有喜剧感 只是用这种损招有点破坏人品
现存最早的中国故事片,无声黑白电影。表演偏向滑稽戏,男主小木匠甚而有些猥琐和损人利己,但一百年前的电影真的展现出惊人的娱乐魅力。
滑稽、喜感、猥琐。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这么好的市民喜剧,把我的国家自豪感都看出了一滑梯!郑正秋导演好演技!
张真(2012)在“欲望交换”之外没有注意到的是,爱情与金钱在上海摩登中作为“currency”互相交换的关系。爱情和欲望在这里不只是突破了传统的、绝对的媒妁之言(女性成为欲望主体),更是可以与金钱交换,爱情其实商品化了。此外,我认为郑木匠玩弄魔术梯,使得俱乐部的成员滑落摔伤,并非是“讽刺城市有闲阶级地位的滑落”(第146页),而应该与郑木匠和祝郎中的约定联系。让“俱乐部”的成员在传统的技艺前滑落,最终只能寻求“中医”正骨术的救治,拯救被西医打击得生意惨淡的中医(见祝一家生活状况可知),其实暗含着电影创作者隐约透露的对待外来西化/现代文明的态度。在尚未形成完整的叙事片之时,早期的电影巧匠(cinematic bricoleur)也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
楼梯的噱头完全照抄巴斯特·基顿(似乎是《鬼屋》),扔来扔去那根线也是抄基顿(《稻草人》),把人扔进水缸里就更不说了。第一个还改得各种损人利己什么的。不过郑正秋扮演的老先生真是妙啊。特写、叠印、景别变换。视听语言不算流畅。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真是NB。
一颗星献给最后一个从楼梯上飞下来的特技(杂技)演员
100年后我看到了它!
资料馆留存最早中国影片,在画面分切、景别变化、平行镜头、主观镜头的运用以及特技摄影方面,这部影片做了很好的尝试,它在拍摄前有了初具规模的台本,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的创作趋于成熟。
真棒!!!
看这种已经不止是看电影了,更可见那个时代的吃穿住用,人情乐趣。故事虽然有些理想化,却好在有趣,轻松却颇有些章法。
马的…笑屎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