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蘑菇世界观
大脑创造智慧,肉体创造灵魂
人由三个部分:肉体,智慧,人格
人总是把智慧当作自我而忽视了自我是人格
但只有智慧而没有人格是无法形成人的(机器人)
智慧是人的理性,逻辑,计算
人格是人的感性,情绪,性格
蘑菇这里简单把人格归纳为肉体创造(人的性格受先天基因的影响)其实还是少了环境影响,不过环境也是影响到肉体上所以勉强算是囊括了
二、“根源式”的诞生
因为“人类无意识”(人类会有进行的无意识的行为防止人类的毁灭)两仪家将根源创造出了肉体
原本想强塞进的人格失败却唤起了根源自己诞生出了人格
再有人格创造出了智慧
但根源原本是虚无,无法与世界接触(这里不太理解原理),只能终日面对着根源实在太无意义
所以创造出了式和织两个人格来控制这个身体去和世界接触
三、式为何追求杀戮?
因为根源的起点是无,尽头也是无,无即使万物的消亡
万事万物从存在的一刻便受到根源(天道)的指引走向死亡
所以式拥有看穿根源尽头(死亡)的眼睛
式不是杀人魔,而是作为根源,追求死亡本能的死神
四、根源式的“庄周梦蝶”
全知全能的现实世界对于根源来说像梦一样
意味着一切没有意义也不需要思考
但这样实在单调无聊到痛苦
所以决定一直沉睡直到这副身躯腐烂也不必醒来
五、黑桐干也的“平凡之路”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人生路上创造着不平凡
但最后还是逃不过天道轮回
归于通向死亡(或者失败)的平凡之路
“希望自己平凡的生活下去,不伤害别人因此自己也不受伤害,什么都不争夺因此什么也没得到,不站在风口浪尖上,与时间融为一体般平淡中过活.”
如此平凡无奇的人生反倒是一种不平凡
(尼玛男主这九集下来,最后出入根源,你跟我他说人生平凡无奇???)
这种“无为而治”的价值观和现在年轻人中盛行的“佛系青年”如出一辙
六、关于“型月”世界
我们通常接触的幻想作品多是以物质层面进行世界观的设定
而蘑菇反其道而行之
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外显成世界观设定
因此便可以在如此哲学性的世界观设定下创造出更多
蕴含哲理的故事
挖掘更深层次的人性思考
天才的创意不仅为“型月”作品带来了高于其他幻想作品的深刻和哲思
也为“型月”世界带来了粉丝忠诚的喜爱和同人创作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但因此造成作品中更容易出现脱离现实生活的极端人物形象
和因此引发偏激的角色行为和故事走向
导致“黑深残”的出现
(不能算缺点,只能算风格,同时也是脱离不了日本“物哀”的民族文化气息)
但介于以动画为媒介形式和中国文化市场缺乏分级制度
会容易导致心智不成熟小朋友一起负面的心理影响
或者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比如我)的观众产生心理上的不适
所以还是要量力观看
七、总结
故事好看且充满哲理,引人深思
高级叙事手法玩得让人回味无穷
出色的人物设定,让观众记住了那个坚强的式,冷艳的橙子,温柔的黑桐
配上梶浦由记那宏大却不失细腻空灵的配乐
构成一个大世界里的小人物(划去)传奇
格局不大,但充满细腻的温柔,治愈人心
每一个系列的日本动画,都是在宣传一个世界观。没有什么国家的人比日本人更热爱这个话题了。话说日本人真是一个辛劳的民族,漂泊到岛上这么多年以来,打打杀杀多少年,明治维新牛逼了,也过一回侵略世界的瘾。
我在想,还有谁这么偏爱世界观啊,想的到也说不出来。这会不会是东亚人的共同特质呢?据说日本人是一根筋的家伙,搞科研搞发展是这样,搞侵略搞殖民也是这样。所谓一根筋,就是那特别强烈无法动摇的人生信念。比如鸣人,活脱脱的要把所有政治不正确的人说正确,或者一护,直接把不正确的人砍掉。
在东方人看来,美国人是多么简单淳朴的种族,一天到晚哪有那么多世界观好去想,工作派对,不会抱着一把剑想来想去的。
有句话,好妻子能让男人得到幸福,坏妻子能让男人成为哲学家。也就是说好生活让人享受,坏生活让人思考。西方人没想到如此神秘的东方其实无比的苦逼。
日本人拍的电影我不太爱看,看的几部也不怎么样,单从动画来讲,想要灌输人生观世界观的比比皆是,本来热血动画就是一个相信自己战胜敌人的故事,一个简单粗暴有效的结论,但像火影一样,肉体上打败了别人不说,一定要在精神上去净化掉对方。
空之境界讲的是,每个人有自己的起源,片中那些“起源”被苏醒的人大部分有着很强的能力和变态的心理,追求自己的起源就会堕落成欲望的奴隶,基本上就变成了杀人狂,拒绝自己的起源才能不迷失,表现出正常的人格。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空之境界也就解释到这一句。人性是邪恶而强大的,必须得以控制。
西方热衷于世界观的,莫过于德国人,德国人也是一根筋的种族,也难怪能和日本在那个时候结成盟友,什么社会达尔文,物种挑选,培养人类,灭绝另一部分人类,全都出来了,问题的核心是一样的,坚信自己的世界观并且残暴的强加于人。
生活中有很多迷信中医和鬼神的朋友,年轻的时候爱和他们争吵,现在释然了,就算比他们相对正确那么一点,也不值得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迷信是在很就以前就在人类的大脑里面扎根了,远古的人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就算现在人们消除了很多疾病,野兽也变成了动物园的保护动物和身边的宠物,但是人还是会恐惧,会迷恋未知和神秘。从那个时候开始,就逐渐构成了崇拜神灵的起源。
不过日本毕竟是成熟的国家,爱思考固然不是坏事情,况且他们你想你的我想我的,各自在平行的世界中遐想彼此不打架。鲁鲁修里面要用战争终结战争,放在什么地方都政治不正确。但他们就提出来,演绎在你面前让你看看世界会怎样。成熟的民族可以彼此尊重,在日本青春期的时候,军国主义,统一亚洲征服世界的梦做的不比纳粹小,当代的日本更强调个人和尊重,和以前那种野蛮的征服早已不同。
空之境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世界观,但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
一个是为了不受伤害而肯定一切的式,一个是为了受伤害而否定一切的织。空境的画面和音乐实在太美。
什么也不期待,什么也不想要,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黑桐干也这不就是佛吗,无欲无求得生则生得死则死,这还算有自由意志吗?(简单的)自由意志还是有的,只是没有欲望。然而,自由意志是否必然导致欲望?欲望是因为(空间上的)扩张和(时间上的)维持。也就是说如果是生命就想要扩大并存续自我。不如说,正是有这样特性的东西成为了生命,而其他的分子组成不成其为生命。繁衍是为了维持,爱是为了扩张(除去性欲繁衍部分)。我愿意把爱理解为对同一性、融合的追求,弗洛姆说爱是因为婴儿与母亲的分离造成人对这个世界必然有分离感因而必然追求最初的同一。那么对同一和融合的追求,是否也可以看作扩张自我呢?不一定。可能人在爱中想扩大自我,也可能人把自我融合在世界中,消失在融合中就算了。但消失自我的融合并非被普遍接受的也不是最好的形式。所以还是更接近维持自我的扩张。
黑桐干也不想扩张也不想维持。他所做的是不设想自己的命运,只从利他的角度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可能有。缺乏自我的人并非没有啊,我只是自我太强烈,才总以为所有人都那么想。其实可能虽然多数人拥有自我,也有一部分并不。所以黑桐干也倒也没有那么神奇,只是缺乏扩张与维持的欲望但依然存在自由意志(如果自由意志存在且可以认为它表现为选择的话)的人。如果自由意志都不存在,空境讨论基础就不在了。空境是以自由意志为基础的。
看什么都总觉得也没有讲得很“深入”,很振聋发聩。到底是知识扩大了还是感受和思维能力下降了呢。总觉得这些都是逻辑自洽无甚新意的东西。什么才能让我觉得向更深处挖掘了呢。
无法为这个空灵的作品找到很多字眼来描述,十多章的故事有种从虚无中重归虚无的感觉,画风,人设,剧情好像都拆不开碰不到,也只能靠音乐来找到一个路径进入它了。在第一部的观看聆听得到了不少内容,悲伤?优美?可能最终只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吧。。这份孤独终于在这一部中明确地提了出来,自此有关一切我从片中收获的情感都在向空中坠落(或者是虚无)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观空与空相应不相应,不观无相与无相相应不相应,不观无愿与无愿相应不相应。何以故?舍利子,空、无相、无愿皆无相应不相应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入一切法自相空已,不观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是菩萨摩诃萨不观色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前际故。不观受、想、行、识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前际故。不观色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后际故。不观受、想、行、识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后际故。不观色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现在故。不观受、想、行、识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不见现在故。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观前际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前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与后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后际与前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现在与前际、后际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观前际、后际、现在若相应若不相应。何以故?舍利子,三世空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内容只是两个人三十分钟的哲学talk,看时一开始我很困,后来惊醒,慢慢地沉浸在这个空之境界所设置的世界观架构里。一个动画的剧场版,能够单单用对话撑起。我们便可看出,“世界观”,对于这部动画聚集是多么重要,有时候甚至不知道,到底是故事产生了世界观,还是世界观产生了故事。
一个人要么向好,要么向坏,总之要有一个方向,但是两仪式不同,她是式和织的本质,是这个世界的根源,是“珈蓝之洞”,根的漩涡,她诞生于虚无,也终结于虚无。当然了,没必要说得这么故弄玄虚,无数的哲学家都说过了,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虚无。而和式、织、两仪式这三人一体纠葛不断的黑桐君,却是这个世界的一朵奇葩。他无欲也就无痛苦,他很满足,这跟“及时行乐”又有点不同,行乐是找乐子,酗酒嗑药之类,但找不到乐时亦会痛苦。而黑桐君就是单纯的“满足”现在的状态,这不是智慧,当然也不是无知的欢乐。这是天赋。就像式的“死之魔眼”一样,是神或者魔的赐予。
人活于世,不过遇到那么几个问题。几千年争论不休无果,这个动画也不可能有什么突破建树。面对着这通向死亡和虚无的生命之旅,两仪式看到的是无趣,黑桐只是满足。无数挣扎于二者程度之间的普罗大众们,就像蝼蚁一样,挣扎,挣脱,欢喜,挣扎,痛苦。多么无趣的人生,明明缺少明确的理由,却又活得那么理所当然。两仪式背对着黑桐君说:理所当然地活着,也会理所当然地死去吧。那是,多么的孤独。
而黑桐君负责的是希望部分,“人类每个人都是拥有不同意义的生物,依靠着身为统一生物的人,为了把不能相互理解的隔阂,化为空之境界而生存着,明知这一天不会到来,却依旧梦想着,活下去。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
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没有一个结果在等待我们,除了消无。但,还是要怀着梦想活下去。这,就是这部片子所说的空之境界吧。
这什么坑爹的玩意儿直接出一张抓不好么。。。
虽然我是两仪式脑残粉。。。。可是你这是耶鲁大学公开课吗!坂本真绫声线一如既往棒 制作成本肯定很少吧混蛋
一个场景,两个人,不停讲话。
214本源出来说了半小时哲学
越来越意识流了...好再已经终章了。画面依旧超赞,2nd
犹如黑暗大海的,平凡与孤独中的,生之虚无。
shiki&黑桐君将近半小时的talk,那啥我还是停留在相伴而行的那段结尾吧,看黑桐君一步一挪的往家走我好受不了的……
我睡过去了。。。
枯燥的对话,深奥的含义
有点拖沓 累
不是未来福音?
真心觉得……录个drama就够了……
好深奥……有点枯燥……要是这俩人可以搭配上点肢体语言就好啦~~哈哈哈
混蛋!未来福音呢?!
把一个五分钟能说完的事墨迹了半个小时.
平凡治愈不平凡,每个人都是普通的啊,普通的普遍性
原……原来不是未来福音啊OTL...默默地被上了半小时哲学课……而且还听不懂= =。坂本真绫辛苦了,CG上色很漂亮。Tag注目:量产壁纸 蘑菇哲学帝 幻灯片
完满的结局
这大段的对白和独白,是我无法表达的虚无与存在。
画面好美啊~但是没大看懂啊。。。干也的腿最后被两仪式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