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是讲重庆的,这部《达达》发生在武汉,可电影的氛围给我感觉都差不多。我对武汉和重庆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天色灰蒙蒙的,半阴不阴的夏天,我骑着半旧地,咯吱咯吱的自行车,身上的汗把衣服都汗的粘粘的,但又没有湿,像是穿着阴雨天没完全晒干的衣服,但又不似那样清凉,于是我感到燥起来了,猛地蹬几下自行车,穿进一个石板小巷子,又穿出来,巷口幽幽的风把我身上的躁热带走,身上的汗冷却下来,我整个人更潮了,像一根浸了水的秋葵一样,又凉快又压抑又难堪。
成都也是这样,一南一北,可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样。
性欲望的凝视意味很浓烈,但没有更深度的内涵…
不知为何,作为一个女生看了总觉得被冒犯。除了开头自由的舞动,剩下时间就看到达达在颓丧黄色的边缘疯狂试探,没有看到达达的自由与觉醒,只看到了屈服,尤其那最最后的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局。。。这倒不能归因于阶层环境认知什么的,尊重女人拍好女人也是个重要的问题。
一场荒诞迷茫失落贫穷的青春浮梦,开头和结尾立住了这个性感肆意的人设,或许因为,配乐到位????
知道《达达》这部影片,源于釜山电影节,那时和《车逝》一起登上我日记本里的排片表。大学时期太多的研究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而张元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喜欢死了《绿茶》《我爱你》《东宫西宫》,以及可爱而冷峻的《看上去很美》。所以特别期待这次的《达达》,看看张导在经历了一些世事后会给我们呈现怎样的一个新故事。
故事:
母亲的情人夺走了达达唯一的母爱,甚至那个邪恶的男人对达达也有一种企图。于是乎她不得不出走,去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原本以为可以从好友可可那得到安慰,却发现可可沉浸在爱情中早忘记了友情。于是她去找了邻居赵野,那个对自己有好感的男孩子,准备一起去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可在找寻的过程中,她才体会到母爱,接着和赵野回家。却遭到母亲情人的恶意,于是她动手把那个人推下了楼。赵野目睹了这一切,他逃走了。最终达达找到逃亡中不成人样的赵野,并决定去自首。
故事本身有着浓郁的社会性,自我存在与找寻成为影片的核心内容。缺失了安全感的八零末女孩达达,在经历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冲撞后,最终得以重生。在经历的过程中体会到真我的存在,也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最终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然后豁然开朗地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好的坏的都不再重要。
人物:
关于达达似乎有太多的感受,复杂。她是那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子,有少女的多情,有女人的妩媚,有男孩子的决绝,有成人的沧桑。她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她渴望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她无法接受被忽略。在感觉母爱被抢走后,她横眉冷对母亲的情人(当然啦这个男人很猥亵);在好友可可重色忘友时,她依然离开;在看到赵野给别的女人走近时,大发雷霆。她有太多的骄傲,却发觉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切都如愿,甚至会很遭。比如她准备把自己给赵野时,因为他讲了跟母亲情人一样的话而立马翻脸。她很脆弱,浑身都是触角,她渴望被关爱,但又那样的把自己困在一个自我的世界。直到好友结婚,直到看到母亲的孤独才明白生活的意义。所以她去找赵野,她不再是那个年轻气盛的女孩,蜕变后的她已经可以直面生活。
关于赵野,有点觉得他不成熟,但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盗版碟的侵入让他对有味道的达达充满了兴趣,然后开始偷窥她的一举一动。他们的爱情有些突如其来,充满了偶然却又那样的必然。他有着男孩子特有的责任,却不懂得去真正了解女孩的心思,比如火车上关于方便面的故事;他对达达充满了爱,却不敢表白,只远观,不敢走近;他与长辈的沟通甚少,更多的在自我世界里活动,直到与达达充满冒险的在一起;他对达达无奈,却又孩子气地找人替代达达的妈妈来让达达开心;他善于利用资源去寻找,比如让旅馆老板帮忙找达达的妈妈。
关于家长。影片更多地脱离家长的视线,这也是第六代电影最常见的形式。达达的母亲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生活习惯来约束着达达。赵野的父亲也是如此,只是挺着大肚子的后妈并没有比赵野大几岁。两家家长的二次婚姻都对孩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记得达达的母亲说了一句要往哪搬啊?无奈到极致。
精彩
影片许多情节都用偷拍的视角来完成,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去感受主人公的各种情感。开场赵野偷窥的那场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让两个人的发展有了交集。
达达在参加完可可的婚礼后,寻找赵野的那场夜戏很棒。她性感的装扮下面隐藏着一个不可说的秘密。那个似乎作为替罪羊的赵野的影子给了她新的力量。她踉跄地在大街中游荡,或者倒在地上,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暴露了她生活的压力和不舒畅。她在试图改变自己的整个故事却发现那样的软弱无力。母亲形只影单的背影,给了她无比的自责。于是她决定结束这样魂魄般的日子。
还是那个小旅店,还是那个洗手池。达达给赵野剪发的同时,也一刀一刀地把过去剪断。所有的不愉快和所有的恩怨都被那盆冷暖混合的水冲洗的一干二净。生活回归到原点,达达还是那个爱跳舞的达达,赵野还是那个单眼皮爱看达达的赵野。
首先要击掌恭喜国产片9月份在广电总局的政策下得以重新占领国内银幕,尽管质量、票房种种情况还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但数量繁多、百花齐放的整体态势还是让人欣喜,尤其是百花齐放,各种类型的国产影片能够进入影院和观众见面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国内的电影产业的确处在快速上升状态。产业的蓬勃给很多导演创造了机会,第六代导演们也纷纷亮出新作,有趣的是9月11号一天就有两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同时亮相,管虎的《斗牛》和张元的《达达》,相信这只是发行市场运作的巧合,并非两个导演想同台PK,可既然一起来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
管虎早年在《头发乱了》这样明显第六代标签的电影后走了条和其他第六代死磕地下电影不尽相同的道路,他迅速转向了电视剧创作,用极具电影创作的手法拍摄了《冬至》、《黑洞》、《生存之民工》等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期间也执导了一些电视电影,02年的《西施眼》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但在国内影响不大。从几部电视剧和电影的质量和口碑都看得出管虎是把市场要求和艺术追求平衡地比较出色的导演,《斗牛》果然也借用了黄渤和闫妮打出了喜剧这张目前中国电影的市场通行证。可这是一部很拧吧的喜剧,影片一开始就是全村百姓都被日本人杀光后死寂灰暗的华北农村,幸存者牛二和一头荷兰奶牛负责把整部戏撑下去,这能是喜剧吗?这样沉重的开局带有很强的荒诞感,让观众怀疑场景的真实性,而牛二和奶牛的登场和不断的闪回叙事证实了故事的真实性,一度很怀疑这种不断的插叙会影响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可现场不断的笑声证明导演成功地让观众更聚焦在黄渤彻底放开的独角表演中了。黄渤的表演堪称出色但绝非很多人溢美的完美深刻,他承担的让观众笑和继续看下去两大任务都成功完成,但所谓的精彩表现也只是非常本色的面部表情或讥诮的方言,对人物内心缺少关照,而闫妮的表演因为戏份少而浅几乎没什么亮色可言。看得出管虎还是想通过影片中说很多东西,在战争、喜剧等类型片的包裹之下依然是对人生存意义的拷问,在那样一个人命如蝼蚁般残酷而荒诞的环境下,牛二能生存下去表面的意义是遵守承诺保护奶牛还给八路军这样一个宏大的道德命题,实际上导演想要说的是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动力。
导演张元被公众所知晓并不是因为的他的电影而是前段时间他的“吸毒丑闻”,其实这原本并不能对他的电影产生什么优或劣的影响,可传媒的可怕力量却可以用他的负面新闻来为影片宣传造势,张元或许无可奈何或许暗自窃喜。《达达》的影片宣传语是“岩井俊二”式的影片,是90后女孩的情欲心灵史,其实这只是部70、80后青春臆想片,这样说绝无讽刺之意,相反我还挺喜欢这部影片的感觉,只是感觉。影片开始于男孩赵野对达达身着内衣舞蹈的窥视,这种窥视很难推脱性的暗示,好在赵野和达达随后的相识、相知、相伴都相当的干净,否则公映无望也。青春必须残酷才有故事,于是达达的母亲据说不是亲生的,于是有个猥琐中年男始终盘踞在家里对他们母女两都虎视眈眈,于是有了一段达达和赵野寻母的旅程。寻找的结果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达达所说:干吗这么严肃,我们出来就好好玩玩,和我一起出来一定会很开心。可开心的时光短暂,苦闷和纠结确是长久,自我身份的迷失让达达始终无法停止寻找,而赵野只是迷恋着达达,所以当达达问他喜欢她什么时,他只能大而化之的说:我觉得你挺有味道的。靠情绪推进影片非常困难,一般需要剧情的转折来推动人物和故事的发展,于是达达将猥琐中年男推下了楼去,责任的承担成为青春走向成熟、迷失回归本位的标志,达达再次找到赵野时内心已经平静而坚定,再次跳起的舞蹈虽无声却仍旧美丽。
近几年第六代导演相继告别地下,浮出水面,可浮出水面的他们却正遇到比审查制度更为残酷的市场考验,再次上路,希望他们一路走好。
比较失望
2009,杭州庆春路庆春电影世界。补登豆瓣。
镜头挺喜欢的
片尾曲好听嗯
看的时候电影院就我一个。。。女主角长得像赵薇但是导演把其拍得很美。。。是一个成长的电影,性好奇,躁动的什么拍的都不错。
又是混子和骚货的故事。第六代逃不出这个圈,完了
为什么一定要自首?
那些投在牆上的影子真美。
“你喜欢我什么呀?”“你挺有味道的!”
中国的文艺片拍这样不错了,女孩真亮眼。
张元也是嗑药的主,就是拍出来的片子一般。可能是国内的药太次了。
13届釜山电影节
脱一个行不。
赵薇不是尤物,姚晨不是尤物,但是她们俩的合体李欣芸却是个尤物。
找到自己,便有了勇气,或爱或放弃
我们岁数都不小了,您就别再玩青春期骚动了!!片尾曲《REMEDIOS》好听
张元还是嗑药罢,戒毒之后就拍烂片了?
来自内地的台湾故事
!假!
电影院的灯光突然发亮时,仍记得坐在我后排的那个哭泣的同学,静悄悄的影院只有她一个人哭泣的声音,或许达达的一些触动了她心中某片柔软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