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惊悚恐怖奇幻电影《格蕾特和韩塞尔 | Gretel & Hansel》
难道是题材的受限,现在怎么都开始对童话故事出手了?翻译其实很不接地气,你叫格尔特和汉赛尔,我哪里知道这个是 糖果屋。。
你还别说。。我看完了 都没想到 是这童话故事 (捂脸)
缺点很明显,因为我看的一脸懵逼。。哈哈,这太致命了,也许我并不是受众。
优点是氛围很好,配乐和色彩语言的运用,梦境现实故事穿插,奇幻程度也很到位,索菲娅·莉莉丝 Sophia Lillis ,很有独特气质的女孩,我还是最喜欢她的,《小丑回魂 It》,这里的演出也是很出色的。
但是优点如何华丽。。但是剧情神神叨叨不明所以,最后小孩子们都跑走了。。那么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 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OMG
上来就很奇幻了~
突入起来的好人,让我想起《艾利之书》,嗯,差个墨镜~
1:55:1 确实很不常见啊~ 但是效果很赞
森林确实很美啊~
怎么看都是不正经(有毒)的蘑菇吧。
怎么看也美丽不起来啊~
画面,配色,都非常出色啊~
真美~~~
原来,你就是 扶弟魔!!!
我也有小黑手了~
~~~~~~~~~~~~~~~~~~~~~~~~~~~~~~~
虽然感觉不明觉厉,但是我是真的是不明白,欣赏不来。
--------------------我是盛宴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扶弟魔前传:觉醒。
#周三看电影#第01期 《格蕾特与韩塞尔》PART2 解读篇
推荐星:二星(一:不推荐 二:推荐 三:超级棒)
关键词:格林童话;女性觉醒;风格
童话故事是最符合传统模式的一种叙述,主角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在外面遇到了好人,也遇到了强大的敌人,她经历了种种困难,战胜敌人,回到了幸福的故乡。
原著中,由于瘟疫饥荒,格蕾特兄妹二人被送到荒野抛弃,她们在森林里迷路,找到一栋由糖果和饼干组成的房子,一个和蔼的夫人收留了她们,原来是为了将她们变成自己的零食,最后她们凭借勇敢战胜了魔女,捡到了宝藏,幸福的回到了家里。
而本片中,格蕾特成了姐姐,她和弟弟同样因为饥荒被母亲赶出家中,她们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尖锐的房子,飘香的食物,诱惑弟弟进去,魔女同样收留了她们,但是魔女除了想吃她们,还想培养格蕾特。
两个故事的脉络大体相似,但走向其实完全不同,一个是严格遵循英雄之旅的结构,而一个是在走向恶魔之旅。
故事的开头是个普通的黑暗童话,父亲为了拯救女儿,将她带到女巫治疗,女巫治愈了小女孩儿,但也让小女孩儿也背上诅咒与能力。陷入厄运的家庭,把她独自送到森林中,小女孩诱惑其他孩子,来做她的玩伴,所以要注意别人的免费的赠礼。
在《格林童话》中,恶毒继母要赶走兄妹,直到继母病死(怎么病的?),他们才回到家里,小孩子杀魔女的故事本就让人冒汗。这个抛弃女儿的故事更加黑暗,谁能说那些孩子不是被抛弃的呢?
这是格蕾特记住的故事,而影片中她觉得自己也是被抛弃在森林中的小女孩,所以她的出场、结尾乃至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森林当中。母亲与女儿的关系非常不好,她从内心到外在都没有归属,她想找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路,所以必须觉醒。
她很早熟,很早就懂得成人的一切,她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看到事物隐藏的一面,人们会恐惧甚至憎恨她。而弟弟却不同,弟弟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她的孩子,她觉得自己不会抛弃他。
开始的故事从画面来看就是虚假的,村里的人并不为小粉帽所高兴,至少从他们的表情看不出。甚至可能小粉帽都没什么能力,只不过是个饥荒的母亲想抛弃女儿,想获得能力,所自叙的解释。
魔女的几句话很值得玩味,人们恐惧优秀的女性,认为女性都应该是个单纯的小女孩,都应该困在婚姻的锁链里,所以她自己的路就是抛弃羁绊,获得力量。
格蕾特也被能力吸引,她希望自己可以保护自己,保护弟弟。可得到东西,总要付出些代价。她没有接受生母的选择,被母亲抛弃。她选择了魔女的教导,实际也把她当成心灵的母亲。
在影片的开始有猎人给她指路,她没有遵循。中间有梦境给她提醒,她没有听从,她潜移默化的相信了魔女的价值观,让弟弟离他而去,从前面的剧情来看,弟弟根本养活不了自己,所以我觉得最后格蕾特间接的促成了弟弟的死亡,没有了母亲与孩子的羁绊,成为了魔女。
简单的文本,在创作者的改编中,赋予了复杂的定义,一切很晦涩,母亲与女儿的母题非常独特。如果熟知《韩塞尔与格蕾特》的文本,你会发现,全片避开了英雄之旅的模式,讲了一个成为恶魔的故事,即使不清楚文本,影片刻意的美感和音效,给人一种噩梦的幻觉,喜欢独特风格的恐怖电影,一定要看。
精致考究的美工布景——《格蕾特和韩塞尔》
今天聊聊电影《格蕾特和韩塞尔》。
片名Gretel & Hansel (2020),别名战栗糖果屋(台) / 韩赛尔与格蕾特 / 糖果屋。
《格蕾特和韩塞尔》改编自格林童话《糖果屋》。
看到影片标题时,我以为是一部类似2013年电影《韩赛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Hansel and Gretel:Witch Hunters)的奇幻动作片。而实际上这部《格蕾特和韩塞尔》是讲述《韩赛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前传性质的电影,一个格蕾特和韩塞尔在孩童时期消灭糖果屋女巫的故事。
《糖果屋》是一则来自德国的童话“Hansel und Gretel”,后被格林兄弟收录到《格林童话》。
《糖果屋》讲述的是年幼的格蕾特和韩塞尔姐弟俩因为饥荒被遗弃至大森林深处,两位迷路的小孩误打误撞来到女巫的糖果屋。女巫把格蕾特和韩塞尔抓起来,让格蕾特做帮佣,想将韩塞尔养肥了再吃掉。姐弟俩虚与委蛇,凭借勇气和智慧战胜女巫逃出生天。
原故事见这里:http://6tt.co/tC8F
而这部《格蕾特和韩塞尔》并没有想要讲述一个童话故事,而是转而讲述一个成人黑暗童话。
2011年美剧《格林》就参考格林童话,加入喜剧惊悚奇幻元素而大受好评,电影版《格蕾特和韩塞尔》没有采取类似套路,而是加入了大量黑暗哲学探讨,试图唤醒观众们对成长和选择的思考。
唯一相同的是,本片有着强烈的电视剧质感。
中世纪的底层民众生活极为悲惨,遇到大饥荒时,没有人来救济,反而依旧要交钱交粮。家里揭不开锅的情况下,父母并没有能力和意愿照顾孩子们。
格蕾特作为家里长女,面临两条出路。一条是到富人家里做帮佣顺便出卖身体,成为有钱人的附庸,另一条是去修道院做修女,成为神的附属。格蕾特两条路都不想想走,她想堂堂正正地活下去,被赶出家门后,她带着弟弟在森林里游荡求生。
不久格蕾特遇到了女巫,在女巫谆谆教诲下,格蕾特依旧需要面临选择,舍弃弟弟自己变得“强大”,还是继续硬抗饿死自己。格蕾特何去何从成了最终悬念……
本片布景美工十分考究,可以看得出花了很大心思,大量强对比色彩令人很容易联想到另一部相同气质的《霓虹恶魔》。
比如同样多次出现三角形图形,在房屋建筑、角色背景、人物服饰上多次出现,隐喻人类最开始的地方;比如生命的周而复始轮回不止,有舍有得的不同选择可以造就不同人生道路。
两部影片在意识流上如出一辙,但《格蕾特和韩塞尔》没有《霓虹恶魔》的神和形,对比前作,这里更像是简单粗浅的模仿。而且《霓虹恶魔》也不是特别优秀的惊悚电影,神神叨叨的玩意儿玩一次就够了。
为了证明自己是一部恐怖电影,《格蕾特和韩塞尔》在吓唬观众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与常见B级片不同,本片摈弃了常见的血浆、追杀和喊叫,而是采用更加高级的心理层面惊吓。
影片营造神秘诡异气氛,让观众们感受到明显的不适。但想要造成更进一步吓人效果时,影片显得力不从心。前半段大量营造姐弟俩和观众们对未知的恐惧,后半段却变成了大篇幅的意识流画面对白,临门一脚却选用大量枯燥乏味的说教,这样的恐怖片可不会令人满意。
精致考究的美工布景,
喋喋不休的惊悚哲学。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女主是有自己思想,独立而勇敢的女性,她有着自己坚定的价值观,没有不劳而获,要收获一定要付出代价。平白而来的馈赠,一定隐藏着看不见的危机。
女巫的成长,强大而勇敢。
被赐予的黑暗力量终究是不够的,老女巫没法战胜觉醒力量的新女巫。
但是,女主的手也黑了,无论她再强大,她也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社会了。
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是否会变得和老女巫一样,又或者成为真正远离尘世帮人实现愿望的女巫。
有一点独特的启发,老女巫认为自己有缺陷,吃掉了自己的孩子,让自己不再有缺陷,看似强大,实则是逃避,是脆弱。女主观点不同,弟弟是自己的弱点,但不是毁掉弱点,而是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无人可以阻挠的地步。
虽然女主也是送走了弟弟,也是送走了自己的弱点,但她会不断去让自己更强大,才能够守护得住自己想要的一切!
干不够140字。。。。。。。。。。。。。。。。。。。。。。。。。。。。。。。。。。。。。。。。。。。。。。。。。。。。。。。。。。。。。。。。。。。。。。
。。。。。。。。。。。。。。。。。。。。。。。。。。。。。。。。。。。。。。。。。。。。。。。。。。。。。。。。。。。。。。。。。。。
今天要聊的这部惊悚恐怖片,完全是因为小时候家人有和我讲起过这个童话故事,以至于成为了我童年小阴影之一。
这部电影叫《格雷特和韩赛尔》,很绕口很难记对不对,所以接下来用《战栗糖果屋》更为顺口些,不过大家不要混淆《逃出绝命镇》乔丹皮尔监制的《糖果人》,《糖果人》要到今年6月才上映。
《战栗糖果屋》改编自著名德国格林童话同名故事,格林童话大家应该不陌生吧,《青蛙王子》,《灰姑娘》,《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等。
格林兄弟的童话以浪漫主义为主,而且一部分是来自北欧神话,还有民间传说和歌谣,所以格林兄弟的故事会有一定的神秘气氛。
大部分的格林童话故事,都和当时的贵族阶级有联系,因为在当时19世纪初,能读得起故事的,大部分都是贵族。
当然格林兄弟也有贴近贫苦民众的选题故事,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部《战栗糖果屋》,其背后意义就是反应中世纪大饥荒给贫苦人民带来的痛苦。
《战栗糖果屋》讲述的是格雷特和韩赛尔两兄妹,因为大饥荒被母亲赶出了家门自力更生,在森林彷徨和饥饿的时候,偶遇了一栋奇怪的黑色三角房屋,里面住着一位神秘老太,老太热情的迎接兄妹俩,重要的是,老太家中食物应有尽有取之不竭。
于是兄妹俩暂时决定留下,但随着日子的推移,姐姐格雷特发现房子各种诡异的地方,从而发现了老太和房子的惊人秘密。
《战栗糖果屋》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不管从角色,人物,场景和特效方面考量,都是非常精打细算的。
截止到目前,烂番茄的口碑评分出现了两极分化,专业影评人番茄指数为63%及格良好,但大众爆米花指数却只有可怜的22%差得一塌糊涂。
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分数决定选在两者之间。
确实这部《战栗糖果屋》有别于以往美式快餐的惊悚恐怖片,没有廉价的突然音效吓人,也没有成吨的血浆爆破,就连妆容都懒得往吓人的方向靠。
因此看过吓人预告片的观众,如果你抱着上述的目的去看这部电影,那势必会大失所望,影片节奏缓慢,故事过于简单,从《小丑回魂》出来的索菲亚.莉莉丝也没啥突出演技,结局转折过于草率甚至有些伟光正,最重要的是,作为惊悚恐怖片,一,点,都,不,吓,人。
所以这也怪不了大众难以接受如此晦涩的一部惊悚恐怖片。
当然我也能理解专业影片人给出的好评,确实,《战栗糖果屋》很怪,画面比例不是主流的2.35:1,而是接近于古老的4:3画幅,影片用了更多的时间,去营造神秘诡谲的气氛,注意,我这里说的神秘诡谲和惊悚恐怖是两码事,神秘诡谲可以让人浑身不舒服但又好奇,惊悚恐怖是让人单纯害怕。
此外,影片画面的构图和光影,刻意打断叙事感的剪辑,让人觉得有种所谓的文艺气质,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故弄玄虚,因为其背后根本没什么用意。
影片总时长是87分钟,抛开片尾字幕时间,其实是一部比标准时长还短的电影,但在整体观影感受中,影片依然故事单薄节奏拖沓。
首先是前面三分之一处,用来描述兄妹俩如何在饥荒背景下找活干,姐姐格雷特去了一位农场主家,但因为农场主太猥琐,格雷特情愿饿死也不想接这份工作,于是兄妹俩被母亲赶出家门。
之后遇到一位游荡的好心猎人,告诉兄妹俩一个伐木工场,兄妹俩正是走入森林展开冒险。
等到兄妹俩发现那间黑色糖果屋时,故事主线才真正开始。
对于我来说前面铺垫太多没关系,毕竟很多主流商业电影进入主线故事的时间,都是在半小时之后,尤其是惊悚恐怖类型的电影,前面铺垫很久,不过开始真正吓人时,会让观众忘掉前面冗长的铺垫。
所以《战栗糖果屋》真正问题就在于,兄妹俩进入糖果屋之后,叙事的节奏并没有因此加快,而是老太和格雷特的攻心计较量,然而绝大部分的观众,都是看过格林童话这个故事的,也清楚老太是把小孩养胖再吃掉的梗,但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来来去去隐藏这个所谓的秘密玄机,让人感觉非常无聊。
当然影片后来也寻求了改编突破,原来格雷特也是有潜力的女巫,她能感应到来自阴暗世界的黑色力量,所以老太女巫有意教导格雷特,让格雷特成为接班人,可能是这个意思吧,影片其实也没有解释得很清楚。
anyway,这个情节的设定,是为了第三幕格雷特拯救弟弟韩赛尔铺垫的,最后格雷特用自己初学的魔法,救下了准备被女巫BBQ的弟弟。
最后格雷特自己变成了女巫,释放了那些之前被老女巫残害的儿童灵魂。
这样剧情转折不光生硬,而且早让人猜到,整部电影没有一点波澜,哪个层面看都让人毫无印象,这也难怪大部分想寻求恐怖刺激的观众给影片打低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看完之后,我回看了格林兄弟原本的故事,故事后面是老太想要把兄妹俩养胖之后,某日老太对格雷特撒谎,说烤箱坏了,让格雷特进去看看,格雷特装傻不明白,于是老太自己进烤箱做示范,格雷特见状关上烤箱,把老太给烤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回想起小时候家人对我讲的这个故事,并不是原版的样子,更不会是电影的情节。
我家人讲的那个版本,是兄妹俩到了老太家中之后,被老太关在一个很小笼子里,老太每天递食物进去,想把兄妹俩喂胖再吃掉,但笼子里面太黑,所以老太只能放手进去摸小孩的手臂,看看有没有变胖变粗。
但聪明的兄妹俩每次都拿起一根瘦小的棍子,假装是自己的手臂,给老太摸,多日后老太发现兄妹一直没有变胖,于是打开笼子,两个被养得又壮又胖的兄妹逃了出来,兄妹俩吃饱了力气大,老太自然不是对手。
大家听完我的故事,是不是觉得这根本不是格林兄弟的这个版本,还是其实我听的是另一个类似的童话故事?或者是因为流传版本太多,到我这里,就变了样呢?
如果小伙伴有和我听过同样版本的故事,或者有其他改版,欢迎在底下留言讨论。
没想到拍这么晦涩,看得我都睡着了,片子表达的意思明白了,但是这么隐晦不累吗?
好的是有风格,糟的是只有风格,感觉导演选错了题材,惊悚类这个节奏不适合。
网飞流水线三流电视剧质感,就是可以边玩手机边看完的那种片子,不痛不痒的剧情,不痛不痒的表演,自以为很高级的摄影和production design。
看来德国古代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不力啊。
灯光、摄影和审美造诣都不错。细节有一些恶心,但是能看出来恶心也是有追求“美学境界”。古典魔幻超现实主义,立意是对爱放手、各走半边,陈述晦涩,但算是用心制作。
一天集中出两部(刚看完“拧紧”)垃圾,这部更甚,文绉绉的叙事,优雅的堕入黑暗?标榜暗黑童话,却是格林童话里最催眠的篇章,几乎毫无悬念,情绪也没有高低起伏,在梦境中寻找真相,也不自知深陷其中?期待常态恐怖类型片里应有的内容,可能要大失所望,这部连基本的故事都没能讲好,情绪总是被割裂,角色在进程中总没了下文,连结尾那种反套路的安排也没法儿在我这儿讨好,可千万别期待是“鹰眼”演过“韩塞尔”的那种纯血浆动作片,同一部小说的人物不同时期而已,风格大相径庭,这部偏文艺剧情,没有恐怖气息,没有骇人场面,一颗星送给光影斑驳的摄影和场景布置,但这丁点的质感根本无法挽救这无聊透顶的拙劣改编。★
60/100,至少表层的精致度做的足够了,以中世纪村庄和室内昏黄硬光组成了影片的固有视觉风格,室内空间大多是秩序构图,且强调线条。各种广角镜头和POV乱入(虽然用意不明),至少美则美矣。选用一个童话文本就实在是可爱,对于类型片就不想多苛责了。
老妖婆变身成少妇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以及死的太轻巧了。。。这种片子太形式主义太空洞了
拉一下评分,氛围实在出色。
太美了啊,是我最喜欢的中世纪哥德风格。
女巫悲苦堕魔道,一山还有一山高
优点缺点都非常突出,秋天的日耳曼森林的诡秘氛围从来没有这么好地被呈现过,格林童话故事的鬼魅背景,但是作为童话新编,不可避免地要对古老的故事做肢解和填充,这里面的greta讲着完全与实际时代背景身份不符的当代女性觉醒话语,以及女巫的心路历程&无敌弱鸡,很难说不是当代主题先行宣传电影的固有硬伤。
Diversity™
现在是恐怖片也要政治正确了是吗?
一个半小时超长预告片。修女艾达一样的大headroom。构图比较文艺。千与千寻 “不要再吃了会被吃掉的”
3.1/恐怖片爆款果然是可遇不可求。摄影非常出色,对称构图,镜头深远,冷暖色调对比,森林的雾霭,昏黄的灯光,诠释出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黑暗童话。至于其他的则是乏善可陈地俗气无聊,旁白太多,想凹出文艺范,显得古怪还有点不合时宜。
喜欢女主,可是故事有点闷。
让我想起了一个东欧版本的小红帽
语焉不详的剧情,摄影非常棒
大概有那么几场恶心戏在视觉上还不错吧,整体这是个啥啊,神神叨叨、故弄玄虚的。连起码的把故事讲得稍微有趣一点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