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

HD

主演:容中尔甲,尼玛颂宋,赛却加,廖希,金巴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藏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拉姜色 剧照 NO.1阿拉姜色 剧照 NO.2阿拉姜色 剧照 NO.3阿拉姜色 剧照 NO.4阿拉姜色 剧照 NO.5阿拉姜色 剧照 NO.6阿拉姜色 剧照 NO.13阿拉姜色 剧照 NO.14阿拉姜色 剧照 NO.15阿拉姜色 剧照 NO.16阿拉姜色 剧照 NO.17阿拉姜色 剧照 NO.18阿拉姜色 剧照 NO.19阿拉姜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阿拉姜色》是什么色

昨天晚上,我到电影院二刷了《阿拉姜色》。

我上一次在影院二刷(下线前又刷了第三遍)的影片是《刺客聂隐娘》,是为了一再探其“隐”。二刷《阿拉姜色》,我看到了更多的细节,离“《阿拉姜色》是什么色”的“终极问题”也更近了。

第一次在影院看《阿拉姜色》的时候,影厅里包括我只有两个观众,影厅里空调又比较冷,让我全程有一种冰冷的感觉。昨天晚上的场次,上座率达到了八成以上,整个观影的过程是比较温暖的——观看《阿拉姜色》,我们需要互相取暖,才能看到最饱和的“颜色”。

1、《阿拉姜色》是什么色?

其实,《阿拉姜色》是一首在藏区传唱祝酒歌。

“阿拉姜色”其实是“音译”,意思就是“让我们喝了这杯酒吧”。

这首歌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的时候,我认为它唱起的寓意是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的“相识”。

这首歌第二次出现在影片的结尾,“儿子”诺尔吾在洗头时不自觉地哼了起来,而“父亲”罗尔基也很有默契地接上了。这一次的哼起,意味着“父子”的和解乃至相知。

2、夫妻

俄玛和罗尔基虽然是二婚,但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他们是非常恩爱的夫妻。

当俄玛提出要去磕长头朝圣,罗尔基并没有阻拦,他只是觉得时机不对。而当俄玛执意要马上出发,罗尔基也只是默默支持。这是丈夫对妻子的最大的尊重和包容。

出发前,罗尔基用松木给俄玛做磕头的“手套”,这是细心;俄玛给罗尔基买了一堆衣服,这是贴心。

俄玛上路后,罗尔基一再劝阻(尤其是发现妻子身患绝症后),一度赌气离开。但他最后决定回到俄玛的身边,一路护送她去朝圣。这是爱与责任。

俄玛在透露她要去完成亡夫的遗愿后,罗尔基是嫉妒的,难以释怀的。俄玛临终前的托付,是对罗尔基最大的信任,但也使罗尔基深陷痛苦与煎熬。此间此后,罗尔基做了一些很小气很幼稚的举动——爱是自私的,爱是无法分享的,他只是一个爱得真切爱得直白的男人。

从俄玛去世到给俄玛办完后事,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罗尔基的眼泪。俄玛临终前也说,我不要看到你的眼泪。爱,就是不忍看到对方的悲痛。但我们知道,罗尔基的悲痛总有开闸倾泻的时候。从水中爬起来后,罗尔基看着湿透了的他和俄玛的合照,放声大哭。痛彻心扉的怀念,让他终于挣脱自私的爱,拥抱最深沉的爱——继续亡妻的朝圣之路。

在罗尔基的心中也许有一个疑问,俄玛最爱的是谁?俄玛带着亡夫骨灰做的擦擦和与亡夫的合影,但她也带着和罗尔基的最美的合影,她忘不掉逝者,也放不下生者。罗尔基最后选择了释怀——在现世,他就是俄玛的最爱。

俄玛当然也是罗尔基的最爱,他们是真正的彼此拥有的夫妻。

3、父子

罗尔基和俄玛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罗尔基明显具备成为一名好父亲的潜质。

诺尔吾头戴塑料袋吓唬卡车司机的时候,他的舅舅对他又是喝斥,又是猛拽,教育方式极其粗暴,而罗尔基却懂得孩子热爱恶作剧的天性,帮他在塑料袋上弄了一个“嘴巴”,化解了他可能窒息的风险。

诺尔吾很固执地提出要跟着妈妈去朝圣的时候,他的舅舅也是很粗暴地否决他的想法。罗尔基却温和地许下郑重的诺言——他要带诺尔吾去拉萨。

其实,诺尔吾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的舅舅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因为父亲早逝,母亲长年不在身边,诺尔吾难免会成长为一个敏感、偏执的孩子,而他舅舅对待他的方式无疑加重了他的乖僻。

罗尔基和诺尔吾的朝圣之路,是和解之路,也是诺尔吾的成长之路。

罗尔基跳下池塘救诺尔吾(实际上诺尔吾并未落水),是诺尔吾接纳罗尔基的开始。诺尔吾也第一次跟罗尔基吐露心声,他当年其实是很想跟着他们一起生活的,是罗尔基拒绝了他。

小驴出现后,“孤儿”诺尔吾与其同病相怜、心心相惜。在路上,他需要一个朋友,更需要一个父亲。而这对父子的和解需要一个见证者。就这样,他们一起上路了。

得知诺尔吾烧好水后,罗尔基停下磕头,往前走,而诺尔吾默默地捡起一块石头,给罗尔基做上标记。这是默契。

诺尔吾突然回头,像罗尔基揪他的耳朵那样揪小驴的耳朵。那一瞬间,罗尔基作为“父亲”的角色得到了诺尔吾的认同。

良辰吉日来临,小驴很巧合地踢翻了诺尔吾的背包,罗尔基看到了那张他撕开的照片又拼在了一起。

借着泡沫的刺激,诺尔吾一直在揉眼睛,掩盖他的眼泪。这是一个男孩的成长。

银幕黑屏,诺尔吾很心虚地辩解后,罗尔基却略显紧张地安慰他。

这是和解。

4、朝圣者

俄玛朝圣路上的两个女伴,一个在半个月后离开,一个在两个月后离开。

其实,从她们略显文艺范的打扮来看,就可以预感到她们的朝圣之路走不远。带着一颗文艺的心去朝圣,只能是体验,不可能是真正的苦行与信仰。

事实上,我们在影片中从未看到她们两个磕长头的镜头。这明显是导演故意安排的。

为朝圣而朝圣,因浮躁而朝圣,又因浮躁而离开。

从《冈仁波齐》大卖来看,她们也许才是朝圣者中的主流。

5、两种朝圣,两种视角

在我看来,《冈仁波齐》中的朝圣和《阿拉姜色》中的朝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朝圣。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是为朝圣而朝圣,它与信仰的关系不大,更多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表现和行为艺术的呈现。

这是千千万万文艺青年需要的朝圣,这是他们想象中的心灵洗涤。所以,他们为影片贡献了过亿的票房。

《阿拉姜色》中的朝圣,是命运、爱与信仰共同驱使的朝圣。它坚定过,它失落后,它动摇过,但它来到了终点。它是人间的,在场的,能够让观者真切感受到的。

《冈仁波齐》本质上是对朝圣的“围观”,而《阿拉姜色》的朝圣是内观的、自省的,它来自创作者的平视,也来自观众的凝视。

6、天葬?

俄玛去世后,出现了秃鹫(?)翱翔的画面,这是否意味着她被天葬了?

其实,现在藏区的天葬场已经极少,而天葬的“程序”也比较复杂,在影片中没有更多细节表现天葬的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俄玛并没有被天葬。

秃鹫(?)的出现,也许只是表明俄玛的灵魂去往天界而已。

 2 ) 阿拉姜色:一杯献给命运的美酒

刚从藏区回来,就受朋友邀请去看了上海电影节的最后一场,本届评审团大奖《阿拉姜色》。

工作日晚上十一点才开始的片子,一半位置都空着。想来评审团大奖的名头也无法让大家大半夜跑来看这个名字不知所谓的影片吧。

然而主创团队居然出现了,穿着干净朴素的藏服。在门口电影节的背景板那儿拍照时,周围有人小声惊呼:啊,原来是藏族电影啊!

可想而知,有些观众并不清楚影片背景。所以当主创团队齐齐站在台上,主持人微笑着问大家对他们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台下有人不满地吼了一句:片子还没看呢,哪儿来的问题?

是啊,真想知道观众的想法,不应该等放映结束再出现吗?还是他们也想早点回去休息?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出现呢。

恼人的创作者们离开了,留下他们的作品供人细细观赏。但这个小插曲还余音未了。我一开始很难入戏。不是演员们演技不好,而是当他们的真实形象先于角色出现在了你面前,而且还正正好就是在电影放映前这个点,真是很难不把他们的真实形象和电影角色混淆在一起。仿佛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你:这都是假的,别进去。

总之,以上那么多字只为说明:主创团队,尤其是演员们,千万不要在映前出现。

映后欢迎。

回来继续谈谈片子本身。

坦白讲,影片一开始我是有些后悔的。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整体基调太沉重了。这种片子更适合一个人在阴雨的夜晚,一个人在家边喝酒边看。午夜时分跑来影院和这么多人一起看,身边还有个认识的朋友,不太自在。担心某一个自我在脆弱的午夜按捺不住,喷薄而出。

可是来都来了,总得看完啊。好在片子是部好片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影片讲的是嘉绒藏区一家人去拉萨朝圣的故事。情节不算复杂,女主的前夫生病住院的时候两人曾说好要一起去拉萨朝圣,但并未实现。前夫去世后,女主嫁给了男主,但男主不想接纳她的儿子,于是儿子就留在了娘家生活。结婚六年后,女主梦到前夫来找她,要她跟他一起去拉萨。而后女主去医院发现自己得了绝症,隐瞒了病情,安顿好家人,带着前夫的骨灰和结婚照去拉萨朝圣。

但这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朝圣之旅。先是一同出发照顾女主的两个同村小妹中的一个跟遇到的帅哥跑了,而后男主发现了女主的病情骑着摩托车追来,央求女主跟他去医院,被拒绝。再然后,剩下那个小妹也离开了,女主的弟弟带着她那叛逆休学的儿子来了。在弟弟离开后,这变成了一家三口的朝圣之旅。

这也是三个人头一次这样子朝夕相处吧。三人间其实各有间隙。女主对男主坦白了来朝圣的真实目的,男主很嫉妒,但还是深深爱着女主。儿子依恋母亲,却又无法原谅他们俩"抛弃"自己的行为,这恨意又在女主去世后完全转嫁到了男主身上。

当然,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在朝圣的最后得到了消解。

影片最成功之处应该就在于呈现了这些相遇和情感的升起与消弥。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所有的相遇都是缘起,分离都是缘灭。这个重组家庭的相遇是缘分,两个姑娘的加入是缘分,一路上遇到的司机、村民、小毛驴甚至蚊子都是缘分。缘分升起又消失,大家聚了又散了。

片中的每一个人最终也都接纳了自己的命运。并不是没有过抗争的企图,只是最后都在命运面前臣服。妻子在一开始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数度悲痛哭泣,可也仅止于此。她擦干眼泪,默默而细致地安排好两家人,遥遥磕头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转身踏上前往拉萨的不归之路。丈夫在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难接受,试图说服妻子去医院。但曾经在医院陪伴插满管子的前夫长达一年的妻子心知这样的抗争是徒劳的,人总是要死的,她想以自己的方式离开,丈夫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儿子也抗争过,他不接受母亲改嫁后自己只能跟外婆舅舅一起生活的结果,以叛逆休学的形式发出自己的不满。他也不接受才和母亲相聚没多久母亲就离世的结果,可这一次,他开始学会接受命运,除了将墙上被男主撕裂的照片偷偷取回来粘在一起珍藏,他明白了自己是没有资格和命运讨价还价的。他也默默地接受了继父,允许他拿着剪刀在自己头上剪头发,共同准备迎接此行的终点拉萨。这场剪发,像是一场成人礼。

最终,这一家人,以这样的形式,抵达了拉萨。

阿拉姜色是一首祝酒歌,意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在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儿子对男女主还有怨气的时候,男主在火堆旁为了示好,唱起此曲。女主也附和着,温柔美好的歌声和真挚的感情,逐渐融化了儿子的心。第二次我记不太清了,应该是在女主去世过后,男主一个人唱起此曲。

缘分到时,请干了这杯美酒。缘分散尽,互道珍重。

除了女主离世前一晚对丈夫道出自己来朝圣的真实原因,片中人似乎从来不需要解释什么。女主没有解释过自己对前夫和男主的感情,男主也没有对儿子解释过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想接受他,两个小妹离开时也并没有解释就走了……一切就是那么顺其自然就发生了,人类除了接受,并没有什么能做的。解释何用?

亦没有强迫。男主和家人尽管担心女主,但都没有勉强她留下来;母亲没有勉强儿子跟着舅舅回家。大家都那么尊重别人的意愿。

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有意思。片中的藏族人没有人质疑女主的行为的,即使她病重躺在帐篷里,附近的村民也只是默默地让孩子送来奶茶和“需要时叫我一声”的关心。反而是一个汉族医生,语重心长地把男主拉到一边谴责说:你婆娘都这样了你怎么还能让她去朝圣呢?不知道导演是否刻意,但我认为这里体现了汉族人和藏族人的巨大差别。地广人稀的藏区,人人都要有独自生存的能力,人人都要为自己负责。他们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施舍的司机,送茶的小孩,随时伸出援手的村民……),但不会干涉或随意质疑他人的决定。而高度相互依赖的汉族人,总是习惯于去给别人提意见和发号施令的。

对藏族人而言,生死问题也就是个因缘问题。女主去朝圣不仅仅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也是自己与人世的告别。她离开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回得来。藏族人里是有很多生病了不去医院而选择去看活佛或者去朝圣的,外人总认为这是迷信。诚然,是有迷信的成分在。但在这部片中,我认为女主的选择是基于她对自己病情的足够了解(源于与医生的交谈)、对现代医学的疑惑(源于她前夫的经历)和对自己清楚的认知后得出的理性结果。事实上,汉族人以及欧美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绝症时拒绝治疗,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离开。藏族人的这种行为尤为受到关注不过是因为他们大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朝圣这种方式。但这事儿到底算不算一个纯宗教范畴的问题,还值得商榷。

藏族人对于生死的淡定还表现在丈夫发现妻子离开后的冷静克制上。他守着尸体过了一夜,第二天虽然明显地由于悲痛导致状态不佳,仍旧冷静地按照习俗处理好了丧事。村民听到女主离开的消息也只是惊讶了一下,毕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那么快,然后迅速提供男主需要的一切帮助。他们的内心固然是悲伤的,是有复杂的情绪的,但每个人都选择安静地消化自己的情绪。毕竟,这都是个人的事情,命运是不会理睬的。

命运之河不息地流淌,缘分似波浪升起又幻灭。一曲阿拉姜色献给你,干了这杯美酒吧。

 3 ) 美丽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亲情。

荣获上海电影节最佳编剧和评委会大奖的电影《阿拉姜色》终于上映,之前并没有怎么了解,本来以为又是一部《冈仁波齐》,看完之后,却觉得这部比起《冈仁波齐》更加动人,甚至比起绝大数今年的中国电影都更加打动人心。 电影一开始便呈现出家庭的氛围,为电影奠定了基调,从母亲俄玛开始朝圣,又让我想起了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充满了纪实风格,但实际上情节仍然在围绕着这组重组家庭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着,后半段,在母亲死后,剧情更加像一部关于亲情的家庭公路电影,两个并非有血缘关系的人,因这次朝圣,关系愈来愈好,仿佛进入了是枝裕和的电影中,探讨着血缘与感情的关系。 电影中的许许多多的镜头都在户外拍摄,美丽西域,风景无限好,但是一个个美丽的镜头里,却依然装着亲情的力量,美丽的风景使得这种力量更加纯粹,更加自然向观众流露。场面调度极佳,不仅仅是因为演员的优秀,还有导演技巧的精良。很多长镜头,并没有长大空的缺点,反而很好的辅助叙事,让观众看出了导演的精心安排,实在令人佩服。 电影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和视听语言也十分值得品味:开头出现的冲不出房间的飞蛾,从开头一直到在酥油灯里烧死的飞蛾,导演在向观众暗示,母亲俄玛的死是必然的,她的死渐渐冲破了剧情中后爸与儿子的隔阂;还有父亲跳水救儿子一段,充满了暗喻,那清澈的湖水,仿佛象征儿子纯粹的心灵,父亲怎么抓也抓不到,电影也呈现父亲一人默默流泪,共同象征着感情中爱的隐忍;打光是电影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它不仅仅可以在电影里暗示人物的内心变化,将其直观地展现给观众,还在父亲给儿子包扎脚一段中,象征着父爱一般照射着自己没有血缘的孩子身上。电影还有很多细节都值得观众细细感受。 由松太加导演的《阿拉姜色》并没有把故事单纯的框在一个讨论信仰的故事里,而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探讨着血缘与感情的关系,他让观众见到西域的美,也让观众思考着主题。结尾的处理像极了一部冰岛电影的结尾,它是一部电影的结尾,但更是两个人感情关系新的开始。推荐家庭电影爱好者,西域地区向往者观看。

 4 ) 伤痛是一个值,往往落在善良人身上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11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阿拉姜色》是在今年上海电影节获得广泛好评并抱回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奖的热点电影,即便排片不大,不密,依然在近期颇受关注,并获得挑剔的男性影评人群体的肯定。它感动人们的,一定不是五体投地磕头去拉萨的信仰心,而是普通人的情感,感动在磕头之外,又不能脱离磕头,即故事既探入普适性人情微妙处,又发轫于藏族的特殊文化。

“阿拉姜色”是藏语音译,意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大概是男女主角罗尔基和俄玛吃饭喝酒时唱的那首藏族民歌。这种情调,加上从头至尾的伤感配乐,奠定了平静、忧伤甚至粘稠的电影氛围。故事从俄玛清晨的哭泣开始,罗尔基不知她的梦,也不知她的秘密,但他至少能从“煨个擦擦”这种藏族祭奠死者的小仪式中猜测妻子的心事,并追溯到妻子隐瞒的绝症秘密,大叔憨厚,但不傻。但妻子亲口讲出,她磕头上路去拉萨朝拜,只是为了圆死去的前夫托来的梦,临死也要嘱托他让孩子带着他爹的擦擦做的书包——即作为个体的信物——去拉萨,大叔遭受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

于是我们非常理解他听说妻子执意“死在路上”的缘由是她对前夫的爱之后那种妒嫉、失望,也理解他听寺庙里的和尚说,两夫妻一起升天,命真好,之后,不甘心地把照片撕成两半,分别贴在墙上。孩子把照片拼回来随身带着,他惊愕地发现自己在这个三口之家永远处于局外第四人的位置。妻子爱的是前夫,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妻子的错,孩子爱的是亲生父母,不爱这个后爹,更不是孩子的错。如果爱之伤是一个恒定值,总是需要一个人承受,那么善良的罗尔基就是那个注定受苦的人。

人一陷入这种局面,往往会叹息命运。下一步,就是信仰。无论是完成他所爱的俄玛随前夫的亡灵、磕头去拉萨这个遗愿,还是化解痛失所爱的悲伤,甚至与极少见面的继子建立相依为命的新关系,他都只能选择在这种关于信仰的仪式中体验过程,获取心灵平静和活下去的动力。结尾处,目的地拉萨胜利在望,罗尔基与继子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即“我懂你的伤痛与情感,你的心里从未有过我,但我要陪伴在你身边,你是自由的”。由此,他也终于能含泪接受“人家”两夫妻一起升天的冥冥之意。

大叔的泪,也为你我他而流,这不就是我们在爱中的处境吗?

 5 ) 祝酒歌中去朝圣

一个病重的妻子独自带着心愿踏上了朝圣之旅,丈夫和儿子为爱也加入进朝圣道路中,妻子病逝后,丈夫和儿子继续完成妻子遗留的夙愿,在路途中完成了父子关系的和解,也终于完成了去拉萨的朝圣愿望。 加绒藏语的方言、活佛转经丧礼、弦乐器弹奏犹如天边传来,在藏族文化符号的包裹下,让人物关系冲突变化和亲情的表达有了一些地域性的色彩。朝圣所具有的神性被导演削弱,转而聚焦于人物内心幽微细腻的情感。在朴素的镜头中,人物完成了朝圣的夙愿与自我的和解。 语言的缺少并没有削弱人物的形象,在静默中却用大量的细节堆砌表现出更大的情感张力,冲入湖中的奋不顾身,打着手电在脚底涂药,简单的镜头中暗涌着情感。而影片在父子关系之上又添加以寄养家庭的设定,与《小偷家族》中家庭设置有着相似性,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称谓,但在藏族文化下人物关系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层次感。父子关系从撕裂的照片到剪去的头发,形同陌路最后相依为命。小孩在山上看到了布达拉宫,让夙愿得到了完成,也是关系融合的双重圆满。 松太加导演作为藏族人,在创作中一直关注藏区人民的生活表达,电影中融入了大量的藏族元素,片名的直译显露出电影的文化表达倾向,而父亲的形象传递出的是藏族文化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但不同于《冈仁波齐》中的朝圣,有着川藏线自然风光的瑰丽,展现的是朝圣的过程,这部影片的朝圣只是叙事的元素,推动发展却并不着力表现。导演更多的是记录下个体的精神困境和情感纠葛,让心灵去朝圣。 祝酒歌成为影片沉郁风格下的一抹亮色,却又埋下了浓厚的怅惘。俄玛将病情与对前夫的思念藏匿于朝圣的夙愿,罗尔基把生活的困顿和纠葛连同酒一同吞入腹中,诺尔吾用叛逆掩藏情感缺失的失落,而在此刻三人篝火边的围坐唱歌,成了动人的伏笔,让结尾的歌谣震动心灵。像极了《小偷家族》里的那场烟花,美好转瞬即逝。

 6 ) 《阿拉姜色》,喝下这杯离别的苦酒

去年在影院看《冈仁波齐》,中间睡着了一次,醒来满屏寂静的雪山,没有声音,好像回到了去羊湖的汽车上,一路都是苍凉的山,睡得昏天黑地。观看这部电影的行为本身就像是一趟梦中旅行,再度亲近西藏的土地与人,感念其中美好。

因此对于《冈仁波齐》,我很难将之作为一部电影来评价,说它是伪纪录片,它又过于精巧;说它是剧情片,它也不具备完整的故事。导演尽量从容平淡地记录了一次集体磕长头的朝圣之旅,一次全景式的写真,这种不煽情的讲述赢得“克制”的美名,也突破了西藏题材惯用的神化模式。然而平淡本身有反煽情的刻意,从而又创造了新问题。只是同类电影太少了,缺乏参照的情况下,除了赞美它的诚意与突破,似乎也无从谈起。

还好,有了《阿拉姜色》,终于可以把《冈仁波齐》的问题讲清楚了。

同样是藏人磕长头去拉萨朝圣的故事,全景式的《冈》,是一种旁观者对藏民的景观化视角。信仰的坚纯虽然是用平淡的镜头语言讲述的,信仰的分量却在其中被无限放大,大到模糊了人性的细节。在《冈》里,所有人物都遵循“虔诚”的人设,塑造得刻板化,与其说人物塑造上是情感克制,不如说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因此看完后回想不起任何一个人物的具体性格,众人汲汲营营,像一杯平淡的水流走。信仰支撑的旅程抹平了一切艰难,没有冲突,实现了为今天城市人所称道的“佛系生活”。这是对藏人生活的过分文艺的解读。《冈》不是坏电影,亦不乏用心良苦,但它是用风光片的手法来呈现人物,使观者看到的是藏文化符号,不是血肉。

有趣的是,在《冈》热映之后,导演为大众所瞩目的却是一段艳闻,“佛系文艺女青年”要与他共赴前世的爱情盟约。面对镜头声泪俱下的女孩,似乎也是这部电影精神外延的一部分——精心营造的克制,对应疯狂的放纵。

看《阿拉姜色》,才真正进入一个“磕长头去朝圣”的故事,贴近当中人物的悲喜心迹。信仰不是故事主线,而是人物的背景,万千家庭的生活指南,既是宗教的,也是民俗的。在信仰的背景下,人们生病了要去寺院祈福,死后要请喇嘛念咒超度,行动须择吉日,“去拉萨”这种誓言不可以随口说出,中途而废是丢脸的事。许多细节串成了一个生动的藏地生活图景,使观者也如在其中。

电影的前半部,镜头的凝视,一直带观众走进俄玛的内心戏,而她的丈夫罗尔基,在前半部是被挡在大门之外的,一个无辜又无奈的旁观者。俄玛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后,隐瞒所有人,踏上朝圣之路。而临行前,种种带有诀别意味的温情相依,从背后抱住丈夫的恋恋不舍,走出父母家后的流泪跪拜,花积蓄给亲人们买衣服鞋子,都让人感受到此行的痛苦。又难免随罗尔基的无奈,对俄玛的执拗产生一丝反感。朝圣不再是一件单纯的事,而是和家庭责任、家人的情感交织。为什么她不能好好去治病、非要抛下家人去磕长头?在前半部分,这种焦虑一直在观影体验中挥之不去。

冲突之一是她重病缠身,随时可能倒下。之二是家人的不解与牵挂。无论如何,这是不合适的时机。善良的罗尔基一脸愁容,骑着摩托车来劝阻她停下,但拗不过俄玛的一意孤行,他不得不加入,成为妻子的随行照料者。俄玛的弟弟又送来了她寄养在父母家的、上一段婚姻里的儿子。于是关系复杂的一家三口,在远行的路上首次朝夕相对。

一点一点地,镜头转向了罗尔基和诺尔吾,他们的情感渗入故事框架,不再是俄玛的内心独白。罗尔基不解、埋怨却又无条件地支持着妻子的选择,即使在知道妻子是为圆对前夫的一句承诺后,生气吃醋也不改初衷,像大地一样宽厚。而自幼缺少父母关爱的诺尔吾,孤闭,不喜欢继父,逃避着一切交流。

剧中最温馨感人的一幕,是夜色下的篝火,俄玛和罗尔基一左一右看着闷闷不乐的诺尔吾,为了哄他,便用石头做道具,唱起了祝酒歌《阿拉姜色》,那歌词是“干了这杯美酒啊,这一杯你一定要喝下”。在火光中,石头酒杯被传来传去,诺尔吾的心扉也悄然开启。三人终于有了一家人的感觉。看到这一段,忍不住流下热泪。旁观者如我,知道俄玛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尘世间的温暖相聚,是如此短暂,明朝又将踏上冰冷的路途。

写死亡,《阿拉姜色》的镜头是缓慢的。如同用最慢的速度撕开皮肉,慢到无法逃避,在每一秒里感受那沉钝的痛。缓慢之余,又是简练写意的。俄玛病发身亡,镜头在她哭着说“不要让我看到你流泪”后,就再也没有拍到她。俄玛无声逝去。镜头一转,是罗尔基再次出现,从此刻起,朝圣的主体悄然变更,他成为了主角。

我在第二次看《阿拉姜色》的时候,仍然有些惊异,似乎无法顺畅地接受,俄玛真的死了。罗尔基失去妻子,诺尔吾没有了妈妈,她在下半部里再也不会出现了。而这种突兀的离别,不正是电影试图呈现的真实无常,触动人类情感之底的疼痛。

很难相信容中尔甲是第一次演电影。他的表演有层次,也有深度。俄玛去世后,罗尔基仿佛一下子老了,走在路上,显得灰颓瑟缩,一种轻松的神气从他身上消逝。在帐篷里,与妻子的遗体最后一晚独处时,他默默地流着眼泪,没有多余的悲伤,是一种准备好了接受死亡、但心被离别碾压的感觉。天明之后孤独的生活仍将继续。

诺尔吾没有为母亲痛哭。有一段戏,他呆呆地坐在河边,看着一只小驴和驴妈妈的尸体。当罗尔基走过来时,诺尔吾淡淡地说:小驴的妈妈死了。宛如胸口被重锤击打,沉闷的痛。这一幕令我感到熟悉,事后才想起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多年前的日本电影《情书》里见过。剧中少女时代的藤井树参加完父亲葬礼后,呆呆地看着一个死在雪中的虫子,轻声说:爸爸死了。人世间生死大恸,往往是说不出口也哭不出来的。小驴的妈妈死了,借眼前景,才能道出心中一二。

由此也感到,藏人与日本人之间,有一种内核的神似。对自然与神明的敬心与禁忌,对命运的体认,对死亡的亲近,在这部电影里微妙相通。

罗尔基与诺尔吾没有血缘之亲,甚至到最后,我也不觉得那是一种父子情。他们的联系全因俄玛而生,才会共同面对至亲的离丧。失去妻子的男人,和失去母亲的男孩相逢,是男性的成长主题。他们对同一个女人有着不同的爱,是这种爱使他们相连、必须要共同去化解痛苦。而磕长头去拉萨,信仰的意义淡化,疗愈、悼念和完诺的意味超越了宗教,从而血肉丰满。

容中尔甲的表演,让我想起《饮食男女》里的父亲。但他所呈现的人物层次更丰富,情感更厚重。在后半部分,是一步步往深处走,背负着丧妻之痛,去与倔强的继子言和,一路扮演父亲角色细腻照顾,情感的张力始终紧紧绷住。到最后一刻,望见拉萨,弦也没有松。实在是出色的天赋演员。他在现实中是一位歌手。

《阿拉姜色》我在短时间内看了两遍。细细地体会着慢镜头与特写中的情感。我甚至有些沮丧。说到中国电影,人们的观念里只有华语电影,没有其他语种电影的席位。而《阿拉姜色》以其成熟的电影语言、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探索,证明了藏语电影正在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短评

4.5 很难想象这是容中尔甲的首度表演,个人认为这是21世纪华语片中最好的男性表演之一,极度复杂又极度纯粹,日后一定会因为这个角色反复观看这部电影。电影日后再理性评价,后半段看得情绪崩溃了,没怎么看进去。在不动声色中撕心裂肺,感觉自己连日的无力感,都在这对父子的互动里,一点点倾诉着。

7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最难得是刻意淡化了表现磕长头的神圣感,选择用更多篇幅展现信仰和死亡构成的特殊家庭的关联。当藏区电影几乎都在用风景、用民族风情表现纯净淳朴的时候,这部电影少有的用温和日常来表现。另外,听到敬酒歌歌词的片名时,非常感动,导演有心了。

9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摄影师出身的松太加,当了导演之后,从不炫技,他的片子一直以来都很朴素、沉着,很少有匪夷所思的民俗奇观。《太阳总在左边》《河》《阿拉姜色》三个片子加起来,可以算是“家庭三部曲”了,三个片子,感情浓烈在逐次递增。这部《阿拉姜色》,亲情范围已超越了血缘关系,松太加显然是个善良的自然主义者,在他的故事里,有怀疑却没有憎恶,有嫉妒却没有伤害,有死亡却没有绝望,有失去却没有一无所有,他只是顺着日常生活的脉络上,提炼出一些令人难忘的情感、气氛和细节,它们的纯净度就像中途帮助父子两人处理母亲后事的那一家人,以及那家人院子里一盆盆美丽生长的天竺葵,简单,纯粹,极富生命力。

1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说什么是缘分,带人家去西藏, 结果是让小毛驴背了一路的行李

1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和《小偷家族》一样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有隔阂和分歧,也有和解和包容。进藏的确不能净化心灵,朝圣的确不能不药而愈,信佛也的确不能万事如意。但是,一条川藏线使他们的内心得以连通,也使他们的血液得以融合。西藏之行让前夫如愿以偿“去了”西藏,让俄玛完成了遗愿,让罗尔基开阔了心胸,让诺尔吾学会了如何与他人(驴)相处,让村民弥补了曾经的幼稚,还让罗尔基和诺尔吾化解代沟,重新上路。一个人从吃醋“情敌”、不理解妻子、和养子没有共同语言,转为可以坚持走完妻子没有走完的路,可以放下嫉妒和狭隘,可以和“情敌”握手言和,也可以对“别人的”儿子视如己出……他最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不是因为佛祖,而是因为妻子,因为养子,因为帮助过他的村民,更是因为他自己。

1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剪掉的头发,不应该乱扔,而应该把它放在别人踩不到的地方” 嘉绒到拉萨,一千多公里的朝圣,太可怕了,这一路的信仰接替,隔阂化解,目的地已然不重要…“这也是一种缘分”

1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难得的是没有以流俗的藏族风情堆砌奇观或刻意营造朝圣的神圣感,全片的关键词便是「日常」,以温情而不失真实的笔触描摹流淌在那块土地上的涓涓细流,有家庭成员间温暖的支持,亦能直面矛盾涌现时的逃避与隔阂,情感的内敛与迸发皆较自然。公路片范式下的各人成长,以一个家庭内部的变故表现藏民达观的生死观,叙事主体的巧然切换,暗指生命的传承延续,死亡能分离我们的,爱却永远不会。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3.5 最精彩的表达是朝圣主体转换的不露痕迹又合情合理。朝拜本身的去魅化处理也是此类题材罕见的珍贵品质。

23分钟前
  • LOOK
  • 推荐

木卫二傻逼。无法移情片中任何一个角色,这让人非常恐慌。作为一个男人,不能总跟在别人的后面。作为一部电影。要么只讲故事,要么只讲感觉,要么用故事讲感觉,三样都没有是干啥呢?要生活感就别给音乐,要戏剧化就把情感给到位,不然在干嘛呢?故作高深的拍了个极其弱智的故事。

27分钟前
  • 叶宁
  • 很差

冈仁波齐的另一面,小偷家族的中国版,也还有人说这是藏地北野武和菊次郎。虽然看哭了并不一定是一部电影的最高评价,但这的确是这个秋季大银幕中最暖心怀的青稞精酿。

30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本质是个藏地公路片,没有一贯的神秘色彩十足,而是用纪实的手法去反映朝圣。母亲俄玛未完成的三步九叩首,由罗尔基父子去继续她的梦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拉萨朝圣过程中,熊孩子与继父,却逐渐产生羁绊。母亲重病去世,只剩他们相依为命。不是亲生,但浓郁的父子情,却依然打动人。容中尔甲演技还挺好,细腻而不浮夸。虽然有些平淡,这种题材无法大红大紫,却有着独特的价值。7分

33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从河到路,松太加描绘的家庭关系都在一条纽带牵系下打碎又弥合,一直变化并一直向前。相比于河完全自然生发的内在力量,这一部像路一样多了些人力驱使的作用痕迹,稍弱了些。7/10

35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比冈仁波齐好看一百倍!同为讲朝圣之路,并没有过多讲神啊佛啊念经啊,而是更多着墨于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小孩不可爱,丈夫不帅,妻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美。很多粗砺不完美的人物关系,但又自然夹杂着一些特别打动人的小细节。真的可以说是今年新片惊喜了。五星好评

39分钟前
  • ishine
  • 力荐

作为汉族观众,看西藏题材难免会带上猎奇的心理,特别是那些藏区风光片和藏区带着神秘主义色彩的故事,把信仰拍的很魔幻,反正我是难以理解,更难以共鸣,喜欢不起来。到了这部电影里,虽然前半部分也是朝圣,但导演却是用纪实式的手法,从人物的心理逻辑出发,让人看到真实的藏区人民,从朝圣到生死,从信仰到如父如子的亲情关系,这种克制却又丝丝缕缕关联的亲情关系非常动人,让人看到有血有肉的人和那种朴实且普世的人类情感。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冈仁波齐》一亿,《阿拉姜色》五亿。

42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生命痛苦,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理解不了它的复杂性。

43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朝圣只是缘由,真正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俄玛对生命的恐惧、罗尔基盲目的嫉妒、诺尔吾的无法融入,这个没有血缘的家庭在朝圣之旅中重新建立他们的情感纽带,公路之旅更是心灵和精神之旅。不过讨论重心有点失衡,俄玛的死放在开头或放在结尾都可,它放在了中段。

4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真正能和阿拉姜色对标的其实不是冈仁波齐,而是图雅的婚事呀。相比之下朴素的羁绊是有的,但表演还是欠打磨,该流露的地方大都叉劈,不该流露的地方又打不住,全片从情感传达上给人一种无法忽视的滞涩感。不过必须得说,松太加有一条描绘西藏的独特路径,他不需要蓝天,也不需要群山,他不把信仰和世俗对立,也搞天人交错的奇观。他只需要一个家庭。一种在地化的永恒。

4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藏语电影出走安多,由康巴出发。原有隔阂的一家三口,从四姑娘山下的嘉绒出发,磕长头去往拉萨。与被冈仁波齐化的信仰等大词相比,《阿拉姜色》关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类的人类世俗情感。这次的小孩,面目不亲爱,带着愤怒眼神,直到长发蔽目。漫长的路程,变成了人生的陪伴。后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泪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女人身负病体在远行前对着故土三拜叩别,母亲慌张别过脸去拭泪任盆中的水倾地;男人将妻子的残照和一绺束发悬于寺墙,掩过头去伏身垂泣;孩子望向围着亡故老驴打转的小驴仔,流下不明所以的忧苦的泪来;眼泪是最软弱的东西,也是最敲打人心的东西;离开西藏五个月后,一再回想起拉萨。

55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