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如果你也爱TVB
很惊讶这部电影的突然出现,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就像几个月前《福禄寿过暑假》突然出现一样。我承认,我是福禄寿的拥趸。
很担心这部电影里福禄寿被过度消费,就像刚才说到的《福禄寿过暑假》。先前在网上看到一些片段,真心觉得不错,再看,果然没有失望。现今的邵氏电影,还是有诚意在的。
看邵氏的电影,一个优惠是,它依然可以玩《建国大业》里数明星的那套,前提是,如果你爱TVB。邵氏的几部电影,可能担心票房,可能节省人工,总有大帮TVB艺员出动,这对于一个爱怀旧的80后,真是莫大的福利。于是,你看到了张可颐、八两金、田蕊妮、林雪、关宝慧这一帮好戏之人,还有谢天华、陈法拉、高海宁这一帮当红一线,这就已经足够了。
电影里满是笑料,当然可能有些嬉闹,可能有些刻意,但至少,不妨碍我们当下笑得过瘾。就我而言,未必好过《72家租客》,比《我爱HK》还是高过一些。尽管依旧是拿着自家的艺员开涮(譬如林峰与潘霜霜二三事)、依旧是小小地煽情(真心不觉得电影有多么辛酸),但依旧是一部材料十足的喜剧。
2 ) 多出一些吧
很有港味的喜剧片,小人物主角,励志故事,开始10分钟好像看到了香港草根电影曾经辉煌的模样,中间老套了些,结局更狗血,总的来说不错,节奏很快,笑点不少,明星多,帅哥少,但美女多,用20天拍完的电影,真是体现了香港速度。。。
挺喜欢这样的模式:曾志伟监制,邵氏加tvb出品,一群香港本土明星,讲的是低层老百姓的故事,这样的影片欢迎多出一些。。。
越来越能接受薛凯琪这位演员了,真的在很多香港小成本影片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3 ) 爆笑角斗士 港产喜剧片
电影除了保留了香港喜剧电影的特色:穿插与堆砌大量的无厘头喜剧笑料之外,以喜剧手法展现人生百态、以娱乐视觉撑起半边天更是久违的惊喜:饰演LAURHING GOR的谢天华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俨然就是对当今娱乐圈大牌之讽刺;惹笑的精神病人营造的剧情之落差,更是喜感十足;劳工处应聘者竟然乔装CEO“扮猪吃老虎”,幽默又辛酸;张可颐色诱曾志伟那段香艳极了,可不是以前追女追男片的恶趣味?总之,《无敌福禄寿》中的惹笑桥段,比较起曾志伟制作的前两部《七十二家租客》与《我爱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畅所欲言、肆无忌惮对现实的辛辣讽刺才是香港喜剧之神髓!
王祖蓝、李思捷、阮兆祥,其实个个是特色鲜明的演员,但电影并未给足个人空间发挥演技,主要还是跟剧本的松散有关,当然电影是邵氏电影与TVB互动的又一次博弈,目的还是主打将“福禄寿”品牌推广的一种功利宣传行为,和之前的《僵尸奖门人》、《变节》绝无二致,令人很惋惜的是现在的邵氏号称崛起,但实际上并无拿出什么像样的独立作品再战江湖了,靠着TVB吃饭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当年雄霸亚洲的第一大电影公司仍在醉生梦死,港片,也依然在醉生梦死ING……
4 ) TVB大联欢
这段时间很迷一部TVB老剧《难兄难弟》,对张可颐扮演的程宝珠的喜欢尤甚。很巧,影院正在上映一部张可颐参演的港片-爆笑角斗士,于是今天拉着老婆去了久违的影院。说起来老婆怀孕后我们就没有看电影了。
片头醒目的TVB标志就告诉你,这是一部TVB的大联欢,正好也符合这段时间看难兄难弟培养的港剧感觉。这部片子故事一般,老套的港式励志,外加讽刺一下时政,主角没有什么大牌,就算是TVB当红的诸如谢天华,也只是客串性质。其他的熟人也很多。最主要想看的张可颐戏份不算太多,而且十五年了,当年美丽善良的珠妹也老了。不过二小姐保养的还可以。勾引曾志伟那段也很爆笑。另外除了宝珠,还有龙干导演也露了一小脸,还有仙姐,还有就是导演了。除此以外,其他的明星也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片子的后半段稍微有点假得感觉,整体而言,也就是3星的水准,不过考虑到有宝珠这个浓浓的怀旧情节,多给1星吧。
5 ) C+以上,B以下
和《破坏之王》的题材是很像啦,但当年周星驰代表的天马行空毕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连喜剧里的女人们也不再单纯扮演楚楚可怜的被保护者或同样疯癫的小丑角色,而是要在事业和情感上全面盖过故事里的男人们(尽管在价值观上,这些女性角色的理想仍是传统的回归家庭)。
至于电影本身没有提供什么新笑点。讲故事讲到现在确实很难再讲出新意,重新打包组合也没什么需要执着的,表演不要求太夸张,故事不需要太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角也不需要特别神经质,算是对许氏喜剧的回归了。
谈及港式喜剧的没落、港人对草根故事的坚守、港式喜剧中女性象征的变化、对于各种经典桥段的戏仿,说什么都好,此片倒是都可以看到(或者说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观众想看到什么都行)。脱离了周时代喜剧弱势的女性角色故事也未必会变得不好看,反正只有对充满励志味道的男loser的描绘是怎么都不会过时的。
6 ) 拼命逞强,是香港人的浪漫
香港电影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响当当金灿灿的名字了,这是难以否认的。狭小的市场,陈旧的题材,受众有限的文化模式,把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纯粹香港电影一步步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香港电影人走向外面的市场,大陆,东南亚,美国,似乎原汁原味的香港情怀已经很难再见了。
不过,这种困兽犹斗,竭力一搏的逞能,大概就是香港的最后一脉血液。
喜剧很难拍,要放得下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又要拉得住观众的兴趣和投入。前者做不好,容易变成自我作践的耍宝,后者做不好,就是赤裸裸侮辱着观众的智商。在这方面,香港的市民喜剧倒是很好的表率。
写小人物,永远是喜剧成功的不二法则。小人物的特点很明显,活在鸡毛蒜皮的事情里却有心比天高的梦想,喜怒无常的生活里却有咬牙坚持的决绝,纷繁往复的红尘里却有单纯执着的动力。为了五十万,去打擂台,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要说从中分解出多少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挣扎,那是并没有多少的。可是当一部作品想要呈现的就是这种热腾腾的血气方刚的拼劲儿的时候,你还要要求什么呢?
而市民喜剧厉害的地方恰好在于,无论用多么直白干脆的情节,无论用多么扁平虚构的人物,无论故事和情节是多么一根筋没脑子,但是它确确实实让你在看完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热血喷涌,咬紧槽牙,似乎一站起来,也能双脚一使劲,就旱地生拔上房顶似的。这是血性的东西。
王祖蓝的角色在片中说,拼命逞强,是男人的浪漫。我听着这话,脑子里出现的是张彻镜头前盘场大战的壮烈,是周润发从摩托车上摔倒的悲情,是李小龙尖叫着独自冲入敌阵的畅快。这是男人的浪漫,也是香港人的浪漫。
不管怎么样,当看到那些粤语的笑话还在,看到神经质的悲喜还在,看到油麻地和旺角还在,那我就知道,香港电影还在,还在拼命逞强,还在咬牙坚持。
原载《羊城晚报》2012年08月31日A28版
laughing sir出现的太少了。。。。。连潜行狙击都拿来搞笑。。哈哈。。这种搞笑手段感觉很鬼马。。。关注时事和新剧才能理解片中笑点,所幸我还差不多都了解。。。。值得看,不过大陆拍片习惯性的要以真善美教育为主旋律,所以这种福禄寿这种片中只适合娱乐~
香港人看这部电影共鸣特别多,虽然广告甚多但也娱乐十足。屎尿屁之余还有各种励志,元素特多:WWF、紫荆侠、TVB、海天堂、叶问2、内地客、魔术、天若有情、无间道、唐司长,以上就是我记得的东西。这电影简直就是一碟大炒饭,最后连angry bird也来了,里面最悲剧还数那个高海宁,露面时间还不够露胸多
前半段就好像高海宁的波一样好看!
笑料也挺足的,薛凯琪真漂亮啊。。
拉风哥那两段笑死了
电视观众冇要求咁电影观众呢???又刻意去底层草根了呵呵,现在的SB出品你丫就是电视电影了无聊!!!以为梁政珏消停了吧以为“高海宁”出现过了吧结果还是...冇眼睇= =林雪真是模仿不标准粤语上瘾~继许绍雄之后又一客串咖嘛哪里都能见到..anyway能看到小凤和汉叔还是挺开心的~
二爷看得很开心
小人物的故事!搞笑励志佳作!我们需要这样的香港电影!
不错的港味,很欢乐,但也感觉笑料有点陈旧
难得没有烂俗的喜剧。
前半段笑果很足,还有很多熟人客串,模仿各种经典港片。叶问啊,天若有情啊,唱无间道的歌啊,跳草蜢的舞啊,讽刺laughing哥和林峰啊,看得还是很开心的
for fun
出人意料的感动
前面有很多爆笑的笑点,可见无厘头的诞生地都极少玩肢体语言的笑点了,可是我国那群土逼制片人还在要求重复20年前香港喜剧的过时技法,真的是很无奈捏。后半部分挺励志但不伤感,当做是休闲娱乐片看一下还是可以的。里面有很多大腕客串呀,还有多年不见的八两金!
如果能够理解粤语的笑点 那么你就会觉得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前半部分很紧凑 笑点很多。 最后面的高潮戏有点水。angry bird是亮点啊。
虽然有些粗糙,不过还算有趣,TVB大联欢,各种恶搞以及打气。愤怒的小鸟想起曾经的无敌风火轮。熟悉的片头音乐与不一样的邵氏标志
讲个故事,要恐怖,要搞笑还要悲伤:从前有个僵尸,它放了个屁,然后死了。
烂!!笑点老而且一点都不好笑,而且薛凯琪实在演得太用力了。
比潮性办公室电影版好多了.给高分的 应该都是广东人吧~~尤其广州人 因为 我们看TVB大的
由有趣的桥段搭在一起,但是还是典型的现代香港电影缺点——一个,剧情不严密,有好句无佳章,另一个,演员太差劲了吧,完全投入不进去啊,这质量下降的太严重了,光露胸是没有用的